系統識別號 | U0002-3107202412581600 |
---|---|
DOI | 10.6846/tku202400617 |
論文名稱(中文) | 香港繪本研究(2012-2023) |
論文名稱(英文) | The Research of Hong Kong Picture Book(2012-2023) |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 |
校院名稱 | 淡江大學 |
系所名稱(中文) |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 |
系所名稱(英文) | Department of Chinese |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 |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 |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 |
學年度 | 112 |
學期 | 2 |
出版年 | 113 |
研究生(中文) | 戴雅娟 |
研究生(英文) | Nga-Kuen Tai |
學號 | 610016015 |
學位類別 | 碩士 |
語言別 | 繁體中文 |
第二語言別 | |
口試日期 | 2024-06-13 |
論文頁數 | 160頁 |
口試委員 |
指導教授
-
謝旻琪(125910@mail.tku.edu.tw)
口試委員 - 陳玉金 口試委員 - 侯如綺 |
關鍵字(中) |
兒童文學 圖畫書 繪本 香港 |
關鍵字(英) |
Children's literature Picture book Illustrated book Hong Kong |
第三語言關鍵字 | |
學科別分類 | |
中文摘要 |
香港學界對繪本的關注是以教育為中心的,對繪本的運用有兩種方向:其一是以繪本作為語文教育的媒介,強調閱讀策略﹑教學方法;其二是把繪本用作價值觀﹑情感教育等議題的載體。2012年,香港繪本作家高佩聰創辦「香港繪本文化」工作室,指出要推動香港優質的繪本創作,成為孩子的終身夥伴。在這之後,不少得獎的優秀作品出現,有更多的繪本融入香港的本土元素,童趣的提昇以及文化與環境關懷的提出。 本研究以2012年到2023年間由本籍為香港人的創作者創作並在香港出版的繪本作為考察對象,分析香港本地繪本發展趨勢。論文以文獻分析為主要研究方法,透過梳理創作者的創作脈絡,就其創作手法﹑選取素材等,探究他們藉繪本所訴說的情感與想法;同時,詳細剖析繪本中的圖文關係﹑圖畫與文本的內涵,述說作者如何擴大及延伸彼此的意義。將依下列次序展開論述: 第一章,釐清本論題的定義與範疇──以2012年作為香港繪本發展的分界線,將2012年至2023年期間出版,圖文關係密切的香港繪本作為重點研究對象,探討正在轉變的發展趨勢。 第二章,說明2012年可看作「萌芽階段」的繪本發展趨勢,此時期的創作者從散文轉向嘗試繪本創作,在繪本意識及概念上都未及成熟;針對這段時期的圖文地位及教育功能作出分析。 第三章,深入探討2012年到2023年間的香港繪本,對創作者的創作脈絡一一探討,概括其個人特色,並分析他們的繪本作品。本論文會研究的繪本創作者有高佩聰﹑張佩斯﹑張韻珊﹑劉佩佩﹑林建才﹑劉清華﹑温柏萱﹑貓珊及趙嘉雯。 第四章,分析2012至2023年間的香港繪本出版趨勢。統整上述所分析文本,分別從本土特質﹑教育功能及兒童觀等三方面論述;與第二章香港繪本在2012年前的繪本特色相比,從繪本特質與功能的改變,顯示出創作者對繪本對象的覺察及至創作者對兒童的定義改變,反映香港的繪本發展前進。 第五章為結論。本研究發現,政府對繪本創作的資源投入明顯增加,同時,私營機構也投入大量的資源,鼓勵了本地創作者,造就香港繪本發展。隨着本地繪本的成人兒童 觀轉變,創作題材變得更多元,繪本需要回到「兒童需要甚麼」的反思上,以兒童為本位,在整理路向後繼續前進。 |
英文摘要 |
The attention of the Hong Kong academic community towards picture books is education-centered, with two main directions for their use: the first is to use picture books as a medium for language education, emphasising reading strategies and teaching methods. The second is to use picture books as a vehicle for addressing values and emotional education. In 2012, Hong Kong picture book author Ko Pui Chung founded the Picture Book Cultural Industry (PBCI), highlighting the need to promote high-quality picture book creation in Hong Kong and to serve as a lifelong companion for children. Since then, many award-winning excellent works have emerged, with more picture books incorporating local Hong Kong elements, enhancing childlike fun, and raising awareness of 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This study focuses on picture books created by Hong Kong creators and published in Hong Kong from 2012 to 2023, analys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local Hong Kong picture books. The thesis employs literature analysis as the primary research method, exploring the emotional and conceptual expressions conveyed through picture books by examining the authors' creative context, creative methods, and selected materials. Additionally, it provid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ages and text in picture books, exploring how authors expand and extend the meaning of both. The discussion will unfold in the following order: In Chapter 1, the definitions and scope of the topic are clarified, with 2012 set as the dividing lin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ong Kong picture books.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picture books published from 2012 to 2023 that feature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ages and text, exploring the evolving development trends. In Chapter 2,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icture books in 2012 is described as the "germination stage." During this period, creators shifted from prose to experimenting with picture book creation, and the awareness and concept of picture books were not yet mature. This chapter analyses the status of images and text and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s during this period. In Chapter 3, an in-depth exploration of Hong Kong picture books from 2012 to 2023 is provided, including an examination of the creative context of the authors, summarising their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analysing their picture book works. The picture book creators studied in this thesis include Ko Pui Chung, Cheung Pui Sze, Shana Cheung, Janas Lau, Lam Kin Choi, Lau Ching Wa, Wendy Wan, Maoshan Connie and Karman Chiu. In Chapter 4, the publishing trends of Hong Kong picture books from 2012 to 2023 are analysed. This chapter integrates the analysed texts and discusses them from three aspects: local characteristics, educational functions, and views on children. Compared to picture books before 2012, changes in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reflect the creators' growing awareness of their audience and a shift in their definition of children, demonstrating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ong Kong picture books. In Chapter 5, the conclusion is presented.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government’s investment in picture book creation h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private institutions have also invested substantial resources, encouraging local creators and fost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Hong Kong picture books. With the change in local views on children, the range of creative themes has become more diverse. Picture books need to return to reflecting "what children need," focusing on their needs and progressing in response to evolving directions. |
第三語言摘要 | |
論文目次 |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 第二節 研究價值 - 4 - 第三節 文獻回顧 - 10 - (一) 關於圖畫書的定義 - 10 - (二) 香港學界研究成果 - 12 -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 20 - 第二章 香港繪本在2012年前的繪本特色 - 25 - 第一節 文字的重要性大過圖像 - 25 - 第二節 教育功能的偏重 - 31 - 第三節 「兒童」繪本的初始 - 34 - 第三章 繪本分析與創作者面向 - 39 - 第一節 以兒童為本位的高佩聰 - 39 - (一) 高佩聰的繪本創作與出版歷程 - 41 - (二) 繪本創作特色 - 49 - (三) 為本地繪本提供「教育」以外的路向 - 60 - 第二節 藉繪本傳遞愛的張佩斯 - 63 - 第三節 從孩子得到創作靈感的張韻珊 - 73 - 第四節 探討本地議題的劉佩佩 - 80 - 第五節 用繪本留住回憶的林建才﹑劉清華 - 85 - 第六節 藉繪本消弭隔閡的温柏萱 - 96 - 第七節 以繪本療癒別人的貓珊 - 108 - 第八節 以畫面表達感受的趙嘉雯 - 116 - 第四章 出版趨勢分析 - 121 - 第一節 本土特質的凸顯 - 121 - 第二節 教育意義的調整 - 124 - 第三節 兒童觀的重新思考 - 128 - 第五章 結論 - 131 - 第一節 新推力的加入 - 131 - (一) 政府的獎勵與推進 - 131 - (二) 重要獎項與評論者的提倡 - 132 - 第二節 「回到孩子身上」的反思 - 133 - 參考文獻 - 137 - 附錄:本論文所評述之繪本封面 - 153 - 表目錄 表格1 本論文之研究對象及繪本 - 21 - 表格2 高佩聰曾參與創作之書目 - 41 - 表格3 「香港繪本文化」工作室得獎書目 - 44 - 表格4 温柏萱曾參與的香港出版繪本 - 97 - 圖目錄 圖1《和甘伯伯去遊河》跨頁 - 1 - 圖2《紫色的獅子》 - 27 - 圖3《月光洞》 - 27 - 圖4《細說心語》跨頁 - 28 - 圖5《細說心語》跨頁 - 29 - 圖6《憂鬱小王子》跨頁 - 30 - 圖7《憂鬱小王子》跨頁 - 30 - 圖8中小學教參出版網絡圖片 - 32 - 圖9兒童及青少年刊物出版網絡圖片 - 33 - 圖10《沒有水的一天》跨頁 - 35 - 圖11《神奇的樹葉》跨頁 - 35 - 圖12《51的快樂祕密》跨頁 - 36 - 圖13《沒有水的一天》 - 37 - 圖14《神奇的樹葉》 - 37 - 圖15〈誰吃了我的貓糧〉跨頁 - 50 - 圖16〈誰吃了我的貓糧〉跨頁 - 51 - 圖17《等待》封面頁 - 52 - 圖18《等待》跨頁 - 53 - 圖19《回家的路不再陡》跨頁 - 55 - 圖20《生日快樂》跨頁 - 59 - 圖21西貢村屋參考資料 - 65 - 圖22《想不到……》跨頁 - 66 - 圖23《想起……》跨頁 - 69 - 圖24《噢!玻璃瓶打破了!》跨頁 - 72 - 圖25《你會咚咚咚嗎?》跨頁 - 76 - 圖26《誰是魔法王?》跨頁 - 78 - 圖27《何處是吾家》跨頁 - 83 - 圖28《電車小叮在哪裏?》跨頁 - 88 - 圖29《只有繩子的玩具箱?》跨頁 - 90 - 圖30《野豬麵包店》跨頁 - 91 - 圖31《移民去哪裏?》跨頁 - 93 - 圖32《移民去哪裏?》跨頁 - 94 - 圖33《渡輪小星的祕密之旅》跨頁 - 96 - 圖34《我爸爸是一棵樹》跨頁 - 99 - 圖35《我爸爸是一棵樹》跨頁 - 100 - 圖36《悟空移山》跨頁 - 101 - 圖37《親子本》內容頁 - 102 - 圖38《四十週成長記》跨頁 - 103 - 圖39《完美的聲音》跨頁 - 104 - 圖40《暖Love Love 糖不甩故事集》跨頁 - 105 - 圖41《紅紅的朋友》跨頁 - 106 - 圖42《阿天與阿海》跨頁 - 107 - 圖43《最後的告別》跨頁 - 110 - 圖44《獅子山下的黃大獅》跨頁 - 112 - 圖45《你先我先》跨頁 - 113 - 圖46《噼嚦噗咯在泥漿浴裏》跨頁 - 114 - 圖47《通往大嶼山的慢船上》跨頁 - 115 - 圖48《陌生人》跨頁 - 118 - 圖49《陌生人》跨頁 - 126 - |
參考文獻 |
一﹑近人論著 (一) 研究文本(按出版年份排序) 高佩聰:〈誰吃了我的貓糧〉,呂美琦等:《雞蛋小小與奇異先生》(《兒童文學叢書》第21輯, 2012年度中文文學創作獎兒童圖畫故事組獲獎作品集》)(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2013年) 張佩斯/文,高佩聰/圖:《想不到……》(香港:香港繪本文化,2014年)。 高佩聰:《等待》(香港:香港繪本文化,2016年)。 張韻珊:《你會咚咚咚嗎?》(香港:香港繪本文化,2016年)。 劉清華﹑林建才:《電車小叮在哪裏?》(香港:木棉樹,2017年)。 何善韻/文,温柏萱/圖:《親子本》(香港:Motherduck,2018年)。 李梓維/文,温柏萱/圖:《悟空移山》(香港:溫柏萱繪本工作室,2018年)。 温柏萱:《我爸爸是一棵樹》(香港:溫柏萱繪本工作室,2018年)。 貓珊:《最後的告別》(香港:木棉樹,2018年)。 何善韻/文,温柏萱/圖:《四十週成長記》(香港:Motherduck,2019年)。 高佩聰:《回家的路不再陡》(香港:香港繪本文化,2019年)。 張佩斯/文,高佩聰/圖:《想起……》(香港:香港繪本文化,2019年)。 梁雅怡/文,温柏萱/圖:《完美的聲音》(香港:大細路出版社,2019年)。 温柏萱:《堅毅的力量:四個脊髓肌肉萎縮症患者的真實故事》(香港:脊髓肌肉萎縮症慈善基金&Biogen,2019年)。 李秀英﹑貓珊/文,貓珊/圖:《獅子山下的黃大獅》(香港:香港生死學協會,2020年)。 林建才/文,劉清華/圖:《只有繩子的玩具箱?》(香港:廉政公署,2020年)。 柯佳列﹑許雅梅/文,貓珊/圖:《你先我先》(香港:廉政公署,2020年)。 高兆芳等編輯,温柏萱/圖:《暖Love Love 糖不甩故事集》(香港: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2020年)。 高佩聰:《生日快樂》(香港:香港繪本文化,2020年)。 張佩斯/文,高文灝/圖:《噢!玻璃瓶打破了!》(香港:經濟日報,2020年)。 森臨:《陌生人》(香港:Kubrick,2020年)。 温柏萱:《紅紅的朋友》(香港:教育大同,2020年)。 劉佩佩 Janas Lau:《何處是吾家》(香港:格子盒作室,2020年)。 劉清華/文,林建才/圖:《野豬麵包店》(香港:廉政公署,2020年)。 林建才:《移民去哪裏?》(香港:木棉樹,2021年)。 張韻珊:《誰是魔法王?》(香港:香港繪本文化,2021年)。 温柏萱:《黑白城中的彩色鳥》(香港:教育大同,2021年)。 林建才﹑劉清華:《渡輪小星的祕密之旅》(香港:小皇冠童書館,2022年)。 温柏萱:《阿天與阿海》(香港:萬里機構,2022年)。 貓珊:《我們都值得被愛》(香港:保護動物慈善協會,2022年)。 貓珊:《噼嚦噗咯在泥漿浴裏》(香港:聖雅各福群會 藝想,2022年)。 貓珊:《通往大嶼山的慢船上》(香港:Yuen Ming Shan Connie,2023年)。 (二) 專著(按作者首字筆劃排序) Kori Song:《知了》(香港:三聯,2013年)。 Miroslav Šašek:《從前,有個香港》(香港:CUP,2020年)。 保羅‧亞哲爾(Paul Hazard)著,梅思繁譯:《書﹑兒童與成人》(臺北:天衛文化,2015年)。 周作人:〈兒童的文學〉,劉緒源輯箋:《周作人論兒童文學》(北京:海豚出版社,2012年)。 培利.諾德曼(Perry Nodelman)著,楊茂秀等譯:《話圖:兒童圖畫書的敘事藝術》(臺東:兒童文藝基金會,2010年)。 孫心瑜:《香港遊》(臺北:小魯文化,2015年)。 常新港:《呼吸的牛仔褲:青春的成長故事》(香港:香港中和,2013年)。 張慧明主編:《從互助到精采──中文教學實踐寶庫》(香港: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2017年)。 張秋生:《愛和星星聊天的青蛙》(香港:文林,2011年)。 張秋生:《頭上的一朵雲》(香港:文林,2011年)。 張韻珊:《看不見的跑手─尹約基》(香港:藍藍的天,2009年)。 彭懿:《遇見圖畫書百年經典》(臺灣:信誼基金,2006年)。 徐素霞編著:《臺灣兒童圖畫書導賞》(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2001年)。 文滴/文,高佩聰/圖:《沒有水的一天》(香港:教育,2006年)。 林文寶﹑徐守濤﹑陳正治﹑蔡尚志合著:《兒童文學》(臺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年)。 林真美:《有年輪的繪本》(臺北:遠流,2019年)。 林真美:《繪本之眼》(臺北:天下雜誌,2010年)。 森臨:《不一樣的皮皮》(中國:中國三峽,2019年)。 洪文瓊:《台灣圖畫書發展史:出版觀點的解析》(臺北:傳文文化,2004年)。 游思行/文,棗田/圖:《憂鬱小王子》(香港:突破,2006年)。 甄艷慈/文,高佩聰/圖:《神奇的樹葉》(香港:教育,2006年)。 盧瑋鑾:《香港文縱 : 內地作家南來及其文化活動》(香港:華漢文化,1987年)。 簡漢乾:《自然手記 童書見天地》(香港:香港繪本文化,2022年)。 約翰.伯寧罕(John Burningham)著,林真美譯:《莎莉,離水遠一點》(臺北:遠流,1998年)。 約翰.伯寧罕(John Burningham)著,林良譯:《和甘伯伯去遊河》(新北:阿爾發出版社,2009年)。 葛琳:《師專兒童文學研究(上)》(臺北:華視,1973年)。 郝廣才:《好繪本如何好》(臺北:格林文化,2006年)。 阿咩:《羊愛狼 見見面》(香港:藍藍的天,2008年)。 阿濃/文,棗田/圖:《細說心語》(香港:突破,2005年)。 陳玉金:《臺灣兒童圖畫書的興起與發展史論(1945-2016)》(臺北:萬卷樓,2020年)。 陳芝瑛﹑人仔叔叔/文,高佩聰/圖:《51的快樂祕密》(香港:文林,2010年)。 霍玉英主編:《上天送來的小彩虹》(香港:螢火蟲文化事業,2007年)。 霍玉英主編:《大樹和樹影》(香港:螢火蟲文化事業,2007年)。 霍玉英主編:《旋風阿達》(香港:螢火蟲文化事業,2007年)。 霍玉英主編:《月光洞》(香港:螢火蟲文化事業,2007年)。 霍玉英主編:《有顏色有甜味的風》(香港:螢火蟲文化事業,2006年)。 霍玉英主編:《水上人家:香港生活故事選》(臺北:聯經,2009年)。 霍玉英主編:《流星的女兒:香港童話選》(臺北:聯經,2010年)。 霍玉英主編:《紫色的獅子》(香港:螢火蟲文化事業,2006年)。 霍玉英主編:《香港文學大系 1919-1949‧兒童文學卷》(香港:商務,2014年)。 高佩聰﹑霍玉英合編:《遇見圖畫書》(香港:香港繪本文化,2022年)。 黃芓程:《繪本日常》(香港:香港繪本文化,2021年)。 (三) 期刊論文 吳善揮:〈繪本教學應用在香港國中食農教育之實務分享〉,《農業推廣文彙》第65輯(2020年12月),頁161-176。 吳善揮:〈繪本教學應用在香港國中融合班「失智症患者友善教育」之實務分享〉,《雲嘉特教》第32期(2020年11月),頁39-65。 林良:〈兒童文學的「文學價值」和「教育功能」〉,《師友月刊》第215期,(1985年5月),頁1-2。 唐秀玲:〈兒童觀與兒童詩〉,《兒童文學學刊》第20期,(2009年11月),頁105-160。 梁慧敏﹑張菁菁:〈以繪本促進非華語學童中文心理詞匯的發展──一個以香港幼稚園兒童為對象的行動研究〉,《華文學刊》第36期(2020年12月),頁43-66。 陳玉金:〈臺灣繪本從傳統到群眾募資出版現象觀察〉,《竹蜻蜓‧兒少文學與文化》第8期,(2022年4月),頁14-43。 陳茗茵﹑張僑平:〈數學繪本教學對一年級小學生數學學習的影響:一項探索性研究〉,《臺灣數學教師》第42卷第2期,(2021年10月),頁31-55。 葉瑞蓮:〈從21世紀香港兒童的詩歌創作看蛻變中的兒童〉,《兒童文學學刊》第20期,(2009年11月),頁161-190。 劉鳳芯:〈1984~2000兒童圖畫書在台灣的論述內涵、發展與轉變〉,《兒童文學學刊》第12期,(2004年12月),頁53-94。 潘明珠:〈兒童文學在香港商業都會環境下的生存空間〉,《兒童文學學刊》第8期,(2002年11月),頁1-12。 賴素秋:〈臺灣兒童圖畫書理念流變〉,《兒童文學學刊》第10期,(2003年11月),頁1-21。 謝雋曄:〈淺談香港近年親子共讀風氣:從香港出版學會兩份2019年閱讀調查報告說起〉,《臺灣出版與閱讀》第9期(2020年3月),頁114-123。 譚寶芝:〈以繪本《紙袋公主》結合教育戲劇實踐批判閱讀教學之自我研究:陶造與再陶造戲劇慣例的運用〉,《當代教育研究》第 24卷第4期(2012年 12 月),頁85-120。 譚寶芝:〈繪本融合習式方法:香港幼兒戲劇教育的實踐模式、狀況與挑戰〉,《藝術教育研究》第34期(2017年12月),頁65-91。 (四) 學位論文 Wong, W. F. [黃偉芬]. (2022). A multimodal analysis of the language of children’s picture books about feelings and emotions. (Thesis).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okfulam, Hong Kong SAR. 呂凱茜:《圖畫書教學提升學生閱讀動機和識字能力》(香港:香港大學教育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年)。 張思琪:《透過繪本教學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香港:香港大學教育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陳玉金:《臺灣兒童圖畫書發展史論(1945~2013)》(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14年)。 二﹑引用電子資源 (一) 引自網頁 〈字裏凡間─創書21年首四年無糧出 《木棉樹》黃雅文:只想令童年更似童年一點 #社區人物─果籽 香港 Apple Daily─原刊日期:20190604〉,2023年6月,YouTube網頁(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OKgorKuSGE)。(檢索日期:2024年3月 24日。) 〈兒童圖畫書國際論壇 暨 第一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發佈會〉,2008年7月,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網頁(https://fengzikaibookaward.org/hk/2698-2/)。(檢索日期:2022年4 月20日。) 〈高佩聰談兒童繪本 非育兒靈丹妙藥 乃親子共讀好橋樑〉,2018年11月,Champimom Newsletter網頁(https://www.champimom.com/2018/10/24/%E9%AB%98%E4%BD%A9%E8%81%B0%E8%AB%87%E5%85%92%E7%AB%A5%E7%B9%AA%E6%9C%AC%E9%9D%9E%E8%82%B2%E5%85%92%E9%9D%88%E4%B8%B9%E5%A6%99%E8%97%A5%E4%B9%83%E8%A6%AA%E5%AD%90%E5%85%B1%E8%AE%80%E5%A5%BD%E6%A9%8B%E6%A8%91)。(檢索日期:2023年10 月 10日。) 〈張韻珊:給孩子一顆溫柔的心〉,2017年3月,黃巴士網頁(https://www.yellowbus.com.hk/%E5%BC%B5%E9%9F%BB%E7%8F%8A%EF%BC%9A%E7%B5%A6%E5%AD%A9%E5%AD%90%E4%B8%80%E9%A1%86%E6%BA%AB%E6%9F%94%E7%9A%84%E5%BF%83/)。(檢索日期:2024年1月4日。) 〈第一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 圓滿結束〉,2009年7月,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網頁(https://fengzikaibookaward.org/hk/2702-2/)。(檢索日期:2022年4 月20日。) 〈第二屆華文圖畫書論壇〉,2010年8月,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網頁(https://fengzikaibookaward.org/hk/2860-2/)。(檢索日期:2022年4 月20日。) 〈第四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入圍作品—作繪者介紹《想不到......》〉,2015年6月,YouTube網頁(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AznFCsdBvk)。(檢索日期:2023年12 月 23日。) 〈渡輪上的貓〉,2023年12月,就係媒體網頁(https://beinghongkong.com/35191252)。(檢索日期:2024年3月 22日。) 〈評審觀察 | 2004-2020年華文原創圖畫書發展進程〉,2022年12月,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網頁(https://fengzikaibookaward.org/hk/2004-2020comment-from-the-judging-panel/)。(檢索日期:2023年11 月 14日。) 〈評獎快訊!這屆優秀的圖畫書是怎樣評出來的——評審標準及過程大揭秘〉,2021年9月,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網頁(https://fengzikaibookaward.org/hk/7th-award-judge-meeting/)。(檢索日期:2023年11 月 14日。) 〈撐‧你想 -- 想創你未來 ─ 初創作家出版資助計劃 (伍桂麟、駱慧瑛、趙嘉雯)〉,2022年7月,YouTube網頁(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9NhJaad71A)。(檢索日期:2024年4 月 16日。) 《別字》第二期, 2017年,《字花》線上版《別字》(https://zihua.org.hk/magazine/issue-56/article/story_of_lamma_island/)。(檢索日期:2024年2月 18日。) 《飛越童書林》第九期, 2015年10月,電子版(http://www.rerc.org.hk/wp-content/uploads/2022/06/cb09.pdf)。(檢索日期:2023年10月 12日。) 《移民去哪裏?》介紹,木棉樹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ottontree1998/photos/a.735107653287624/2437936719671367/?type=3&paipv=0&eav=Afap2Y3DDETanmeu8UbAY3IZZsrHvg5UrhUDD7V-eJZL4TI8B161BoNB0K8DeT8deuo&_rdr)。(檢索日期:2024年2 月 20日。) 《最後的告別》介紹,木棉樹網頁(https://cottontree.com.hk/product/%E6%9C%80%E5%BE%8C%E7%9A%84%E5%91%8A%E5%88%A5/)。(檢索日期:2024年3月 20日。) 《給孩子一片心靈葉子:兒童情緒的醫治》作者簡介,基道BOOKFINDER網頁(https://www.logos.com.hk/bf/acms/content.asp?site=logosbf&op=show&type=product&code=IB705)。(檢索日期:2023年12月 23日。) 《想起……》作者簡介,WENLINBOOKSHOP網頁(https://bookshop.wlpl.com.hk/index.php?route=product/product&product_id=1468)。(檢索日期:2023年12月 23日。) 《噢!玻璃瓶打破了!》內容簡介,經濟日報出版社網頁(https://www.etpress.com.hk/etpress/bookdetail.do?id=9789888501021&mobile=Y)。(檢索日期:2023年12 月 23日。) 「童‧閱‧樂」繪本傳誠計劃網頁(https://me.icac.hk/content/picturebook/book-toys.html)。(檢索日期:2024年2月 20日。) GRWTH書訪:〈「香港繪本文化創辦人」高佩聰:「好書應要追尋令人感動的故事!」〉,2019年12月,明報網頁(https://happypama.mingpao.com/grwth%E7%A4%BE%E5%8D%80/grwth%E6%9B%B8%E8%A8%AA-%E9%A6%99%E6%B8%AF%E7%B9%AA%E6%9C%AC%E6%96%87%E5%8C%96%E5%89%B5%E8%BE%A6%E4%BA%BA-%E9%AB%98%E4%BD%A9%E8%81%B0/)。(檢索日期:2023年10月 14日。) Layne:〈上水蕉徑半日遊︱玻璃屋cafe歎有機午餐、椰樹林秘境打卡〉,2021年11月,AndThen.hk網頁(https://www.andthen.hk/go/29149_%E4%B8%8A%E6%B0%B4-%E8%95%89%E5%BE%91%E5%8D%8A%E6%97%A5%E9%81%8A-%E9%83%8A%E9%81%8A/)。(檢索日期:2024年3月 12日。) PBCI 香港繪本文化,2021年6月,Facebook網頁(https://mbasic.facebook.com/pbcihk/photos/a.287439824753284/1899654643531786/?type=3&_ft_=mf_story_key.1899655813531669%3Aog_action_id.1252119518547551%3Atop_level_post_id.1899655813531669%3Atl_objid.1899655813531669%3Acontent_owner_id_new.244688035695130%3Athrowback_story_fbid.1899655813531669%3Apage_id.244688035695130%3Astory_location.4%3Astory_attachment_style.photo%3Atds_flgs.3%3Aott.AX_CVzKKtW-kLfPx%3Apage_insights.%7B%22244688035695130%22%3A%7B%22page_id%22%3A244688035695130%2C%22page_id_type%22%3A%22page%22%2C%22actor_id%22%3A244688035695130%2C%22dm%22%3A%7B%22isShare%22%3A0%2C%22originalPostOwnerID%22%3A0%7D%2C%22psn%22%3A%22EntStatusCreationStory%22%2C%22post_context%22%3A%7B%22object_fbtype%22%3A266%2C%22publish_time%22%3A1622557420%2C%22story_name%22%3A%22EntStatusCreationStory%22%2C%22story_fbid%22%3A%5B1899655813531669%5D%7D%2C%22role%22%3A1%2C%22sl%22%3A4%2C%22targets%22%3A%5B%7B%22actor_id%22%3A244688035695130%2C%22page_id%22%3A244688035695130%2C%22post_id%22%3A1899655813531669%2C%22role%22%3A1%2C%22share_id%22%3A0%7D%5D%7D%7D%3Athid.244688035695130%3A306061129499414%3A2%3A0%3A1625122799%3A-8542493846633012719&__tn__=EH-R)。(檢索日期:2024年1月 4日。) POPAchannel 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opachannel/photos/a.1459619397662211/1976707632620049/?type=3&%3Btheater&fbclid=IwAR2hvFjhX1wvnOxh-hM5vgNQeUZ5XyQj76PgspHkpG_Qe-SBsRXQ8LubiJ0。)(檢索日期:2024年3月 12日。) Trial and Error Lab:〈Trial and Error Lab實驗故事: 畫家貓珊從繪本中尋索盼望〉,2020年10月,好報網頁(https://www.hkgoodpost.com/2020/10/28/trial-and-error-lab%E5%AF%A6%E9%A9%97%E6%95%85%E4%BA%8B%EF%BC%9A-%E7%95%AB%E5%AE%B6%E8%B2%93%E7%8F%8A%E5%BE%9E%E7%B9%AA%E6%9C%AC%E4%B8%AD%E5%B0%8B%E7%B4%A2%E7%9B%BC%E6%9C%9B/)。(檢索日期:2024年3 月 19日。) YK:〈【周日畫室】繪畫初哥追夢之作 以繪本修補父女情〉,2018年7月,明周文化網頁(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e8%97%9d%e6%96%87/%e7%b9%aa%e6%9c%ac-%e7%b9%aa%e6%9c%ac%e5%89%b5%e4%bd%9c-%e7%9c%be%e7%b1%8c-78083)。(檢索日期:2024年3月 12日。) 文化者:〈劏房之中 香港何以為家?〉,2020年6月,文化者網頁(https://theculturist.hk/2020/06/%E6%96%87%E5%8C%96/%E5%8A%8F%E6%88%BF%E4%B9%8B%E4%B8%AD-%E9%A6%99%E6%B8%AF%E4%BD%95%E4%BB%A5%E7%82%BA%E5%AE%B6%EF%BC%9F%E3%80%90%E6%96%87%E5%8C%96%E8%80%85%EF%BC%8E%E5%B0%88%E8%A8%AA%E3%80%91/)。(檢索日期:2023年9月 20日。) 王思敏等:《清音》電子版2020年春季,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網頁(https://www.hkcs.org/sites/default/files/csvoice/csvoice-2020-issue004-spring-fullver.pdf)。(檢索日期:2024年3月 12日。) 王銘博:〈“兒童觀”和“文圖關係”,仍是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關注的核心〉,2023年11月,新浪網網頁(https://portal.sina.com.hk/finance/sina/2023/11/28/646236/%E5%85%92%E7%AB%A5%E8%A7%80%E5%92%8C%E6%96%87%E5%9C%96%E9%97%9C%E4%BF%82%EF%BC%8C%E4%BB%8D%E6%98%AF%E8%B1%90%E5%AD%90%E6%84%B7%E5%85%92%E7%AB%A5%E5%9C%96%E7%95%AB/)。(檢索日期:2023年12 月 2日。) 任蕙山:〈【專訪】兒童繪本作家畫出移民心事 林建才:用自己方式說香港故事〉,2021年7月,零博客網頁(https://agora0.gitlab.io/pen/21q3/stand/2021/07/22/STAND-%E5%B0%88%E8%A8%AA-%E5%85%92%E7%AB%A5%E7%B9%AA%E6%9C%AC%E4%BD%9C%E5%AE%B6%E7%95%AB%E5%87%BA%E7%A7%BB%E6%B0%91%E5%BF%83%E4%BA%8B-%E6%9E%97%E5%BB%BA%E6%89%8D-%E7%94%A8%E8%87%AA%E5%B7%B1%E6%96%B9%E5%BC%8F%E8%AA%AA%E9%A6%99%E6%B8%AF%E6%95%85%E4%BA%8B.html)。(檢索日期:2024年2月 18日。) 伍麗微:〈【兒童讀物.三】化解父女心結 溫柏萱:繪本的力量很大〉,2019年6月,香港01網頁(https://www.hk01.com/%E6%B7%B1%E5%BA%A6%E5%A0%B1%E9%81%93/336775/%E5%85%92%E7%AB%A5%E8%AE%80%E7%89%A9-%E4%B8%89-%E5%8C%96%E8%A7%A3%E7%88%B6%E5%A5%B3%E5%BF%83%E7%B5%90-%E6%BA%AB%E6%9F%8F%E8%90%B1-%E7%B9%AA%E6%9C%AC%E7%9A%84%E5%8A%9B%E9%87%8F%E5%BE%88%E5%A4%A7)。(檢索日期:2024年3月 15日。) 伍麗微:〈【兒童讀物.四】黃雅文:好書未必銷量好,出版也不一定要賺大錢〉,2019年6月,香港01網頁(https://www.hk01.com/%E6%B7%B1%E5%BA%A6%E5%A0%B1%E9%81%93/336802/%E5%85%92%E7%AB%A5%E8%AE%80%E7%89%A9-%E5%9B%9B-%E9%BB%83%E9%9B%85%E6%96%87-%E5%A5%BD%E6%9B%B8%E6%9C%AA%E5%BF%85%E9%8A%B7%E9%87%8F%E5%A5%BD-%E5%87%BA%E7%89%88%E4%B9%9F%E4%B8%8D%E4%B8%80%E5%AE%9A%E8%A6%81%E8%B3%BA%E5%A4%A7%E9%8C%A2)。(檢索日期:2024年4月 30日。) 伍麗微:〈原創繪本難推 本地欠有經驗的編輯〉,2019年6月,香港01網頁(https://www.hk01.com/%E6%B7%B1%E5%BA%A6%E5%A0%B1%E9%81%93/336695/%E5%85%92%E7%AB%A5%E8%AE%80%E7%89%A9-%E4%BA%8C-%E5%8E%9F%E5%89%B5%E7%B9%AA%E6%9C%AC%E9%9B%A3%E6%8E%A8-%E6%9C%AC%E5%9C%B0%E6%AC%A0%E6%9C%89%E7%B6%93%E9%A9%97%E7%9A%84%E7%B7%A8%E8%BC%AF)。(檢索日期:2023年4月 5日。) 伍麗微:〈繪本盛行 好書哪裡尋?〉,2019年6月,香港01網頁(https://www.hk01.com/%E6%B7%B1%E5%BA%A6%E5%A0%B1%E9%81%93/336672/%E5%85%92%E7%AB%A5%E8%AE%80%E7%89%A9-%E4%B8%80-%E7%B9%AA%E6%9C%AC%E7%9B%9B%E8%A1%8C-%E5%A5%BD%E6%9B%B8%E5%93%AA%E8%A3%A1%E5%B0%8B)。(檢索日期:2023年10 月 9日。) 吳騫桐:〈星期日文學‧不簡單的兒童文學——高佩聰《生日快樂》、趙嘉雯《陌生人》〉,2023年4月,明報網頁(https://ol.mingpao.com/ldy/cultureleisure/culture/20230423/1682187864573/%E6%98%9F%E6%9C%9F%E6%97%A5%E6%96%87%E5%AD%B8-%E4%B8%8D%E7%B0%A1%E5%96%AE%E7%9A%84%E5%85%92%E7%AB%A5%E6%96%87%E5%AD%B8-%E9%AB%98%E4%BD%A9%E8%81%B0%E3%80%8A%E7%94%9F%E6%97%A5%E5%BF%AB%E6%A8%82%E3%80%8B-%E8%B6%99%E5%98%89%E9%9B%AF%E3%80%8A%E9%99%8C%E7%94%9F%E4%BA%BA%E3%80%8B)。(檢索日期:2023年10 月 23日。) 呂敬人:第五屆書獎《等待》評審評語,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網頁(https://fengzikaibookaward.org/hk/product/waiting-2/)。(檢索日期:2023年10月 6日。) 宋珮:第七屆書獎《生日快樂》評審評語,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網頁(https://fengzikaibookaward.org/hk/product/happy-birthday/)。(檢索日期:2023年10月 17日。) 希希:〈【相約人氣作家】「蝸牛媽媽」張韻珊:與小朋友相處要「慢」 〉,2020年11月,香港小母牛「開卷助人」閱讀籌款計劃(https://www.readtofeed.org.hk/news_details.php?id=133)。(檢索日期:2024年1月 4日。) 李樂嘉:〈港作家首獲豐子愷書獎 融入本土文化 繪本帶孩子尋根〉,2017年10月發表,明報(https://fengzikaibookaward.org/wp-content/uploads/20171010160840.pdf)。(檢索日期:2023年10 月 21日。) 東網:〈網民熱話:買包送空氣 師傅被嘲技藝高〉,2016年6月,東網網頁(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160626/bkn-20160626121111071-0626_00822_001.html)。(檢索日期:2024年2月 23日。) 林蕙芝:〈劍橋碩士 童心繪出繽紛〉,2020年3月,JobMarket網頁(https://www.jobmarket.com.hk/Article/%E5%8A%8D%E6%A9%8B%E7%A2%A9%E5%A3%AB%20%E7%AB%A5%E5%BF%83%E7%B9%AA%E5%87%BA%E7%B9%BD%E7%B4%9B)。(檢索日期:2024年3 月 19日。) 胡麗珊:〈兒子童言獲靈感 媽媽開繪本展記錄孩子成長足印〉,2017年4月,TOPick網頁(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1767532/%E5%85%92%E5%AD%90%E7%AB%A5%E8%A8%80%E7%8D%B2%E9%9D%88%E6%84%9F%20%20%20%20%E5%AA%BD%E5%AA%BD%E9%96%8B%E7%B9%AA%E6%9C%AC%E5%B1%95%E8%A8%98%E9%8C%84%E5%AD%A9%E5%AD%90%E6%88%90%E9%95%B7%E8%B6%B3%E5%8D%B0)。(檢索日期:2024年1月 4日。) 香港01:〈租務管制|5年19劏房火警釀12死 政府還要漠視多少命案發生?〉,2021年7月,香港01網頁(https://www.hk01.com/%E6%B7%B1%E5%BA%A6%E5%A0%B1%E9%81%93/651152/%E7%A7%9F%E5%8B%99%E7%AE%A1%E5%88%B6-5%E5%B9%B419%E5%8A%8F%E6%88%BF%E7%81%AB%E8%AD%A6%E9%87%8012%E6%AD%BB-%E6%94%BF%E5%BA%9C%E9%82%84%E8%A6%81%E6%BC%A0%E8%A6%96%E5%A4%9A%E5%B0%91%E5%91%BD%E6%A1%88%E7%99%BC%E7%94%9F)。(檢索日期:2023年9月 21日。)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新地雨後彩虹計劃 – 《噢!玻璃瓶打破了!》現已上市,各大書店有售〉,2020年1月,社聯網頁(https://www.hkcss.org.hk/%E6%96%B0%E5%9C%B0%E9%9B%A8%E5%BE%8C%E5%BD%A9%E8%99%B9%E8%A8%88%E5%8A%83-%E3%80%8A%E5%99%A2%E7%8E%BB%E7%92%83%E7%93%B6%E6%89%93%E7%A0%B4%E4%BA%86%E3%80%8B%E7%8F%BE%E5%B7%B2%E4%B8%8A%E5%B8%82/)。(檢索日期:2023年12 月 23日。) 恩雨之聲:〈家庭解困師 霍張佩斯〉,2020年8月,成報網頁(https://www.sobem.org.hk/edm/pdf/SingPao20200831.pdf)。(檢索日期:2023年12 月 23日。) 尉瑋:〈霍玉英 香港原創圖畫書路在腳下 不畏道遠〉,2016年6月,香港文匯報(http://paper.wenweipo.com/2016/06/20/BK1606200002.htm)。(檢索日期:2024年4月 30日。) 張梓鈞:〈一筆一畫把生活刻在紙上——專訪香港藝術家林建才〉,2023年1月,(https://vocus.cc/article/63d28c29fd89780001fe6a8b)。(檢索日期:2024年2月 20日。) 張頌婷:〈繪本作家舊區故事 推動正向品格教育〉,2020年10月,晴報網頁(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774087/%E7%B9%AA%E6%9C%AC%E4%BD%9C%E5%AE%B6%E8%88%8A%E5%8D%80%E6%95%85%E4%BA%8B-%E6%8E%A8%E5%8B%95%E6%AD%A3%E5%90%91%E5%93%81%E6%A0%BC%E6%95%99%E8%82%B2)。(檢索日期:2023年10月 22日。) 教育統籌委員會:〈香港教育制度改革簡介〉,2001年9月,教統會網頁(https://www.e-c.edu.hk/tc/publications_and_related_documents/pg03.html)。(檢索日期:2022年5 月 30 日。) 教城電子報:〈繪本學中文 閱讀增見聞〉,2021年7月,香港教育城網頁( https://www.edcity.hk/hq/zh-hant/content/%E7%B9%AA%E6%9C%AC%E5%AD%B8%E4%B8%AD%E6%96%87%E3%80%80%E9%96%B1%E8%AE%80%E5%A2%9E%E8%A6%8B%E8%81%9E)。(檢索日期:2022年5 月 31日。) 梁志穎:〈霍玉英x黃芓程。家長內心都住着一個「說書人」〉,2016年8月,明周文化網頁(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cu0001/%e8%aa%aa%e6%9b%b8%e4%ba%ba-7080)。(檢索日期:2023年4月 5日。) 梁啟智:〈兩年半內,逾40萬名香港居民經機場離港,對香港造成什麼長遠影響?〉,2022年12月,端傳媒網頁(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21223-hongkong-net-outflow-of-hong-kong-residents-over-4-hundred-thousand)。(檢索日期:2024年2月 23日。) 梁蔚澄:〈【親子專題】偷時間畫繪本 職場媽媽:囝囝便便經歷成為創作靈感〉,2016年4月,香港01網頁(https://www.hk01.com/article/16137?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檢索日期:2024年1月 4日。) 第八屆書獎- 得獎作品,得獎者介紹,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網頁(https://fengzikaibookaward.org/hk/product/grannys-sea/)。(檢索日期:2024年1月 4日。) 陳奉京:《就係香港》2021夏季號,2021年,就係媒體網頁(https://beinghongkong.com/011-Preview-4)。(檢索日期:2023年10 月 12日。) 陳淑安:〈人物專訪︳本地繪本作者揚威海外 「想把香港的故事傳承給下一代﹗」〉,2021年3月,Oh!爸媽網頁(https://www.ohpama.com/635428/%E5%B0%88%E9%A1%8C/%E4%BA%BA%E7%89%A9%E5%B0%88%E8%A8%AA/%E4%BA%BA%E7%89%A9%E5%B0%88%E8%A8%AA%EF%B8%B3%E6%9C%AC%E5%9C%B0%E7%B9%AA%E6%9C%AC%E4%BD%9C%E8%80%85%E6%8F%9A%E5%A8%81%E6%B5%B7%E5%A4%96-%E3%80%8C%E6%83%B3%E6%8A%8A%E9%A6%99%E6%B8%AF%E7%9A%84%E6%95%85/)。(檢索日期:2024年2月 18日。) 温柏萱繪本工作室作品,温柏萱繪本工作室網頁(https://www.wanpakhuen.com/2031621697.html)。(檢索日期:2024年3月 12日。) 董欣佳:第八屆書獎《誰是魔法王?》評審評語,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網頁(https://fengzikaibookaward.org/hk/product/grannys-sea/)。(檢索日期:2024年1月 4日。) 劉清華:〈一碗菜茶的航道〉,2023年8月,自由時報網頁(https://art.ltn.com.tw/article/paper/1599920)。(檢索日期:2024年2月 18日。) 劉清華:〈丟失電話亭〉,2023年12月,自由時報網頁(https://art.ltn.com.tw/article/paper/1599920)。(檢索日期:2024年2月 18日。) 課程發展議會:〈小學中國語文建議學習重點〉,2008年,教育局網頁(https://www.edb.gov.hk/attachment/tc/curriculum-development/kla/chi-edu/curriculum-past-documents/pri_chi_lang_lo_web_version.pdf)。(檢索日期:2022年6 月1 日。) 貓珊個人Instagram專頁文字記述(https://www.instagram.com/maoshanconnie/p/C4qIIoDPjjE/?img_index=1)。(檢索日期:2024年3 月 19日。) 鍾家寶:〈新手媽媽繪本 為閱讀添色彩《想不到……》〉,2015年1月,阮玉笑網誌(http://smallsito.blogspot.com/2015/01/blog-post_13.html)。(檢索日期:2023年10 月 10日。)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宗旨與緣起,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網頁(https://fengzikaibookaward.org/hk/about-the-award/mission-and-history/)。(檢索日期:2022年4 月 20日。)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組委會:《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第五屆獲獎作品賞析》,教育局網頁(https://www.edb.gov.hk/attachment/tc/curriculum-development/kla/chi-edu/resources/primary/lang/Picture_book_award_5_booklet.pdf)。(檢索日期:2023年10月 22日。) 豐子愷與書獎,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網頁(https://fengzikaibookaward.org/hk/about-the-award/the-award-and-feng-zikai/)。(檢索日期:2022年4 月 20日。) 藝述心言:〈童「畫」看世界〉,2021年12月,JCCAC網頁(https://www.jccachappenings.com/article/2021%E5%B9%B412%E6%9C%88/)。(檢索日期:2024年2月 18日。) 關於 PBCI 香港繪本文化,PBCI 香港繪本文化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bcihk/about_details?locale=zh_TW)。(檢索日期:2023年10 月 20日。) |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