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3012201908562500
DOI 10.6846/TKU.2020.00923
論文名稱(中文) 成年前期子女自我概念與知覺父母教養方式之關聯
論文名稱(英文)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concept and Perceived Parenting-style by Early Adulthood Childre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8
學期 1
出版年 109
研究生(中文) 蔡華甄
研究生(英文) Hua-Chen Tsai
學號 60569055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9-12-25
論文頁數 14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張貴傑(cgcjeff@mail.tku.edu.tw)
委員 - 邱惟真(arnold@gms.tku.edu.tw)
委員 - 藍挹丰(carolyflan@yahoo.com.tw.)
關鍵字(中) 成年前期
自我概念
知覺父母教養方式
關鍵字(英) adulthood
self-concept
perceived parenting styl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成年前期子女不同背景變項在知覺父母教養方式以及自我概念上的差異情形,並探討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自我概念的關聯性。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臺灣成年前期階段的子女為研究對象,透過「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自我概念量表」作為本研究之研究工具,實得有效問卷為475份,並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卡方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Eta值」等統計方法來進行結果分析。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不同性別之成年前期子女在自我概念上部分有顯著的差異,女性在道德自我概念上較男生佳。
二、不同年齡成年前期子女在家庭自我概念及道德自我概念部分有顯著差異。
三、獨生與非獨生之成年前期子女在自我概念上沒有顯著的差異。
四、不同出生序成年前期子女在自我概念上沒有顯著差異。
五、成年前期子女在知覺父母教養方式上不因性別而有差異。
六、不同年齡的成年前期子女在知覺父母教養方式上有顯著的差異情形。
七、獨生子女或非獨生子女之成年前期子女在知覺父母教養方式上沒有顯著的差異。
八、不同出生序之成年前期子女在知覺父母教養方式上沒有顯著的差異。
九、成年前期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父母之「生理自我概念」、「心理自我概念」、「家庭自我概念」、「學業自我概念」、「道德自我概念」、「社會自我概念」及「整體自我概念」皆呈現顯著關聯性。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in parental parenting styles and self-concepts between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of early adulthood children, 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parenting styles and self-concepts. This study adopt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which is based on the early adulthood children of Taiwan. Through the "perceive parenting style" and the "self-concept scale" as the research tools of this study, the effective questionnaire was 475 copies. Statistical methods such a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 t test for independent means ", "chi-square test", "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 and " Eta coefficient "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result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Children of different gender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ir self-concepts, and women are better at moral self-concept than boys.
2.Children of different age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amily self-concept and moral self-concept.
3.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lf-concept between the children of the only child and the non-only child.
4.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lf-concept between children born in different prenatal years.
5.In the early adulthood children are not differentiated by their gender in the way they perceive their parents.
6.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way parents perceive parents' parenting at different ages.
7.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way parents perceive parents' parenting between the one-child or non-only-child children.
8.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way parents perceive parents' parenting in different prenatal years.
9.Early adulthood children 's perception of parenting style and parent's "physical self-concept", "psychological self-concept", "family self-concept", "study self-concept", "moral self-concept", "social self-concept" and "holistic self-concept all show significant relevanc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二章、文獻探討	7
第一節、成年前期子女	7
第二節、自我概念相關研究	11
第三節、父母教養方式相關研究	23
第四節、自我概念與知覺父母教養方式相關研究	35
第三章、研究方法	38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8
第二節 研究假設	39
第三節 研究抽樣	40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1
壹、原始問卷擬定	41
貳、表面效度檢測	44
參、內容效度檢測	45
肆、問卷預試檢測信效度	50
第五節 研究流程	65
第六節 資料方法處理	6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8
第一節 基本資料之描述性統計	68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成年前期子女自我概念現況分析	73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成年前期子女在知覺父母教養方式差異情形之分析	83
第四節 成年前期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自我概念相關分析	92
第五節 研究假設驗證之摘要	97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9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98
第二節 研究發現之驗證	104
第三節 研究建議	123
參考文獻	126
壹、中文文獻	126
附錄	135
附錄一 原始問卷	135
附錄二 專家效度評量表	138
附錄三 問卷定稿	145
附錄四 自我概念量表使用同意書	148
附錄五 教養方式量表使用同意書	149

表目錄
表2-1  Erikson提出的八階段發展任務	7
表2-2  自我概念相關研究	18
表2-3  單向度父母教養方式	26
表2-4  雙向度父母教養方式	26
表2-5  多向度父母教養方式	29
表2-6  父母教養方式相關研究	31

表3-1  彙整專家效度修正意見	45
表3-2  知覺父母教養方式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51
表3-3  知覺父母教養方式量表-KMO與Bartlett 檢定	52
表3-4  知覺父母教養方式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	52
表3-5  自我概念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54
表3-6  自我概念量表-KMO 與 Bartlett 檢定	56
表3-7  自我概念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	56
表3-8  知覺父母教養方式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58
表3-9  知覺父母教養方式量表-KMO 與 Bartlett 檢定	60
表3-10  知覺父母教養方式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	60
表3-11  自我概念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61
表3-12  自我概念量表-KMO 與 Bartlett 檢定	63
表3-13  自我概念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	64

表4-1-1  性別概況-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68
表4-1-2  年齡概況-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69
表4-1-3  獨生與非獨生子女概況-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69
表4-1-4  排行概況-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70
表4-1-5  家庭孩子總數概況-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70
表4-1-6  教養方式概況-分類準則	71
表4-1-7  教養方式概況-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71

表4-2-1 不同性別成年前期子女在自我概念上之差異-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73
表4-2-2  不同年齡成年前期子女在自我概念上之差異-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6
表4-2-3  成年前期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在自我概念上之差異-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78
表4-2-4  不同出生序成年前期子女在自我概念上之差異-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81

表4-3-1  不同性別成年前期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之差異-卡方檢定摘要表	80
表4-3-2  不同年齡成年前期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之差異-卡方檢定摘要表	82
表4-3-3  獨生或非獨生成年前期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之差異-卡方檢定摘要表	84
表4-3-4  不同出生序成年前期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之差異-卡方檢定摘要表	85

表4-4-1  成年前期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自我概念相關情形-Eta係數相關分析摘要表	88
表4-4-2  成年前期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在自我概念上之差異-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0

表4-5-1 研究假設驗證摘要表	97

表5-2-1 在20至25歲年齡區間不同性別成年前期子女在自我概念上之差異-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104
表5-2-2 在26至30歲年齡區間不同性別成年前期子女在自我概念上之差異-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105
表5-2 3 在31至35歲年齡區間不同性別成年前期子女在自我概念上之差異-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106
表5-2-4 在36歲以上年齡區間不同性別成年前期子女在自我概念上之差異-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106
表5-2-5 在20至25歲年齡區間成年前期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在自我概念上之差異-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108
表5-2-6 在26至30歲年齡區間成年前期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在自我概念上之差異-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109
表5-2-7 在31至35歲年齡區間成年前期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在自我概念上之差異-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109
表5-2-8 在36歲以上年齡區間成年前期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在自我概念上之差異-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110
表5-2-9 在20至25歲年齡區間不同出生序成年前期子女在自我概念上之差異-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11
表5-2-10 在26至30歲年齡區間不同出生序成年前期子女在自我概念上之差異-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12
表5-2-11 在31至35歲年齡區間不同出生序成年前期子女在自我概念上之差異-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13
表5-2-12 在36歲以上年齡區間不同出生序成年前期子女在自我概念上之差異-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13
表5-2-13 在20至25歲年齡區間不同性別成年前期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之差異-卡方檢定摘要表	115
表5-2-14 在26至30歲年齡區間不同性別成年前期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之差異-卡方檢定摘要表	115
表5-2 15 在31至35歲年齡區間不同性別成年前期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之差異-卡方檢定摘要表	116
表5-2-16 在36歲以上年齡區間不同性別成年前期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之差異-卡方檢定摘要表	117
表5-2-17 在20至25歲年齡區間獨生或非獨生成年前期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之差異-卡方檢定摘要表	118
表5-2-18 在26至30歲年齡區間獨生或非獨生成年前期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之差異-卡方檢定摘要表	118
表5-2-19 在31至35歲年齡區間獨生或非獨生成年前期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之差異-卡方檢定摘要表	119
表5-2-20 在36歲以上年齡區間獨生或非獨生成年前期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之差異-卡方檢定摘要表	119
表5-2-21 在20至25年齡區間不同出生序成年前期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之差異-卡方檢定摘要表	120
表5-2-22 在26至30年齡區間不同出生序成年前期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之差異-卡方檢定摘要表	120
表5-2-23 在31至35年齡區間不同出生序成年前期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之差異-卡方檢定摘要表	121
表5-2- 24 在36歲以上年齡區間不同出生序成年前期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之差異-卡方檢定摘要表	121

圖次
圖3-1 研究架構圖	38
圖3-2 研究流程圖	65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王婉婷(2014)。高中生偶像崇拜與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市翱翔高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王智弘、張勻銘(2002),國小輔導工作的倫理與法律 問題,臺灣心理諮商資訊網。網址http://www. heart.net.tw/wang/paper-new/paper2002elem. shtml,檢索日期:2014,11月
王逸倩(2015)。大陸與台灣父母教養方式的差異及其對兩地大學生子女雙園自主性的影響。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王鐘和(1993)。家庭結構、父母教養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丘金蘭、胡秀媛、邱紹一(2019)。父母教養方式、教師期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北區大學生為例。育達科大學報,(47),75-117。
古芸妮 (2009)。從佛洛伊德的潛意識世界探討其人格理論發展。諮商與輔導,279,38-46。
余羿萩(2015)。青少年的依附關係與自我概念之初探。家庭教育雙月刊,(54),18-24。
吳明隆(2009)。結構方程模式方法與實務應用。高雄市:麗文。
吳武忠、江珮瑜(2003)。高職餐飲管理科建教合作生自我概念與實習機構社會適應關係之研究。觀光研究學報,9(2),頁91-106。
吳品姍(2015) 。九年級生父母教養方式與課業壓力的知覺之關係研究-以新北市某一所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吳美玲 (2002)。兒歌在幼兒音樂課中的觀察與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彩瑋(2016)。參與靈性學習課程者自我概念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吳萬春(2005)。高雄市國中生父母教養方式與生活適應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裕益、侯雅齡(2000)。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指導手冊。臺北市:心理。
吳嘉瑜(2004)。親子關係的另一端:成年期親子關係特色。諮商與輔導,217,20-24。
吳麗娟 (1997)。「個體化」、「自我分化」的另一端—談「共依附」的意義與內涵。諮商與輔導,(144),33-37。
呂宗翰(2018)。觀察勒戒處遇對收容人之影響評估研究。藥物濫用防治,3(2),1-21。doi:10.6645/JSAR.201806_3(2).1
李如雪(2008)。大學生身體意象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李雨君、潭志忠、李昭容(2016)。未成年諮商倫理與法律議題之探討。諮商與輔導,(365),44-50+58。
林妤芳(2011)。南部地區高中職生自我概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台南市。
林邦傑(1981)。性別角色與自我防衛、生活適應、認知能力的關係。中華心理學刊,23(2),107-129。
林家彣(2018)。大學生知覺父母教養方式、生涯自我概念與生涯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筱芬(2009)。國中生知覺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同儕關係之關聯性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邱慧芳(2013)。科技校院幼保系學生自我概念、學習態度與就業能力之研究(博士論文)。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金惠梅(1997)。國小學童父母情緒智力、管教態度對其子女人格適應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洪福源、邱素玲、鄭光燦(2012)。大學生學業應得權益感研究:量表發展與相關變項關係分析-以臺灣北部與中部地區八所大學為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8(4),141-174。
洪瓊慧(2018)。臺南市技術型高中學生父母教養方式、生活適應與挫折容忍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修慧蘭等譯(2016)。Gerald Corey 著。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四版)。雙葉。
唐允君(2013)。國小生知覺父母管教、自我概念、同儕關係之關聯性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徐安立 (2013)。大學父母教養方式與自尊心高低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徐安立(2013)。大學生父母教養方式與自尊高低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常雅珍、曾榮祥、陳寧容(2015)。父母教養方式與大學生樂觀信念之關聯性研究─以北區一所科技大學為例。長庚科技學刊,(23),55-78。doi:10.6192/CGUST.
張同廟、韓筱玲(2014)。自我槪念、學習動機與幸福感之探討─以救國團終身學習成員為例。社會服務與休閒產業研究,3,30-45。
張君如、林志遠、陳美吟(2008)。高職學生休閒參與對自我概念的影響。真理大學運動知識學報,5,79-90。
張松山、陳朝政、羅怡卿(2018)。大學新鮮人第一哩路的自我概念、生活適應、學校認同與教育期望關聯性研究。學生事務與輔導,57(3),38-53。doi:10.6506/SAGC.201812_57(3).0005
張芝鳳(2000)。青少年與父母以及同儕間的依附關係對其自我價值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市。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4)。心理學概要。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版。臺北市:東華。
張柏維(2018)。大學生自我概念、服務學習滿意度、立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張萬烽(2017)。學習障礙學生的自我概念及其教育與輔導之介入。輔導季刊,53(4),31-41。
莊秀敏、陳揚學(2016)。大學生自我概念與智慧型手機成癮之相關研究。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114),43-60。doi:10.6137/RECT.2016.114.03
莊珮芳(2012)。新北市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父母教養方式與情緒智力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許苔意(2017)。青少男父母教養方式、雙元自主發展與完美主義傾向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連惠君(2000)。不同家庭發展階段父母對長子女教養方式之研究–以嘉義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郭為藩(1993)。特殊兒童心裡與教育。臺北:文景出版社。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臺北:師大師苑。
郭玲芳(2008)。單親家庭高中(職)學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台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
陳其昌(2010)。從社會學習理論的觀點探討運動道德的研究方向。中華體育季刊,24(1),110-119。doi:10.6223/qcpe.2401.201003.2012
陳金足(2011)。自我概念、社會支持對職業選擇意向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陳婉琪、徐崇倫(2011)。愛的教育,鐵的紀律?父母教養方式與青少年心理健康之相關。教育研究集刊,57(2),121-154。
陳淑貞、翁玉秀(2006)。非行少年依附、解釋風格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28(1),29-49。Doi:10.7040/JGC.200608.0029
陳富美(2007)。親子在教養行為上的認知差異:預測子方教養知覺的因素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0(1),1-30。
陳薇先(2012)。臺東縣國中學生父母管教方式、同儕關係與霸凌行為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傅明俐(2016)。 輔導季刊, 52 卷2 期,p.75~81.
曾淑玲(2012)。一位成年前期女兒經驗母親罹患精神分裂症之角色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黃玉臻 (1997)。國小學童A型行為、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秀媚、 陳清煌(2015)。高職學生自我概念對健康行為影響之初探—以北市某高職為例。學校衛生護理雜誌,(24),33-51。
黃英虹(2004)。隔代教養與非隔代教養方式對青少年自我認同影響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瓊儀、游錦雲、吳怡慧(2018)。國中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親子互動、自我概念與學校適應之關係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3(1),103-140。doi:10.6209/JORIES.2018.63(1).04
黃韞臻、林淑惠(2012)。父母婚姻關係、教養方式、個體休閒滿意度與大學生幸福感之相關探討-以臺中市六所大專院校為例。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26(1),99-122。doi:10.7037/JNTUHA.201206.0099
楊忠斌(2015)。Piaget「基模」理論的哲學基礎-從Kant到Hegel。教育科學期刊,14(1),1-17。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評析。中華心理學刊,1,1-49。
廖育青(2006)。成年前期子女經歷父母罹患癌症其家庭角色經驗與個人發展任務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劉櫻婕、盧姵綺(2017)。藝術教育治療取向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之影響。藝術教育研究,(34),93-128。doi:10.6622/RAE.2017.34.04
歐妙苓(2010)。Bowen家庭系統理論與個體的開展:以一個生命故事為例。教師之友,51(1)
蔡妍妮(2017)。中高齡學習者自我控制與自我概念的相關研究。華醫學報,(46),46-79。
鄧蔭萍、宋大峯、許銘麟(2010)。新移民子女自我概念與社會行為之探索性研究。市北教育學刊,(37),67-101。doi:10.7036/JETMUE.201012.0067
鄭增財、鄭靖國 (2014)。中華科技大學學生自我概念及其相關因素。中華科技大學學報,(58), 239-264。
盧欽銘(1980)。我國國小及國中學生自我觀念發展之研究。師大教育心理學報,13,75-84。
蕭金土、陳瑋婷(2014)。臺灣學生依附關係、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8(2),23-48。
賴保禎(1972)。父母管教態度測驗指導手冊。臺北市:中國行為科學社。
賴婉甄(2008)。高雄地區高中生父母教養方式、情緒智力與道德判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謝琬如(2018)。父母自我知覺情緒調適能力與子女知覺父母情緒表達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貳、英文文獻
Acock, A. C., R. D. Day, and C. R. Bolkan (2002) Youth Problem Behavior and Their Perception of Parental Behavior: Do Perceptions of Fathers' Cou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llocation of Social and Family Resources in Changing Societies. ISSP, Academia Sinica, Tapei.
Alawiye,O.(1987).The self-concept of children,and the perceptions of parents and teachers,from schools in Ghana and Gambia.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48(1),100.
Baldwin, A. L.,Kalhoun, J., & Breese, F. H. (1945). Patterns of parent behavior.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58(3), 86-105.
Bandura, A. (1971). Behavior therapy from a social learning perspective. Proceedings of the XIX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London, England..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Baumrind, D.(1971)Current patterns of parental authorit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1), part 2..
Baumrind, D.(1991).The influence of parenting style on adolescent competence and substance use.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11(1),56-95.
Becker, W.C.(1964).Consequences of parental discipline.In review of child develop ment research, edited by M.L. Hoffman & L.W. Hoffman.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Blos, P. (1967). The Second Individuation Process of Adolescence. Psychoanalytic Study of the Child, 22, 162-186.
Bowlby, J. (1958). The nature of the child's tie to his moth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39, 350-373.
Bowlby, J.(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volume i: Attach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Bronfenbrenner, U. (1961).Toward a theoretical model for the analysis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in a social context. In J.C. Glidewell (Ed) Parental attitudes and behavior,Springfield, III; Charles C.Thomas.
Clark, D. A., & Beck, A. T. (2012) The Anxiety and Worry Workbook: The Cognitive Behavioral Solution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Clore, G. L. and Byrne, D. (1974), A Reinforcement-Affect Model of Attraction. In T. 
Cooley.C.H.(1902).Human nature and social order.NY:Scribner.
Darling, N., & Steinberg, L. (1993). Parenting style as context: An integrative model.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3(3), 487-496.
Darling, N., & Steinberg, L. (1993). Parenting style as context: An integrative model.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13, 487-496. doi:10.1037/0033-2909.113.3.487
Dinkmeyer, D., & Caldwell, E. (1970). Developmental counseling and guidance: A comprehensive school approach.New Yourk:McGraw-Hill.
EriksonE .H .(1982).The Life Cycle Completed:A review.New York:Norton.
Esman M.J. (1980).The Rol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Rural Development. In: Requiem or Renewal?.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40(5):426-431.
Fitts, W. H.(1965).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 Manual..Los Angeles:Western Psychological Services.
Freeman, T. C. A., & Sumnall, J. H. (2002). Motion versus position in the perception of head-centred movement. Perception, 31, 603-615.
Freeman,G D.(2003).Effects of creative drama on self-concept,social skills,and problem behavior.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96(3),131-139.
Fuller, F. F. (1967). Behavior science foundation for elementary education: course content ordered by empirically derived concerns sequence of prospective teachers. Washington, D.C.: ERIC.
Gesell, A., & Thompson, H. (1929). Learning and growth in identical infant twins. Genetic Psychology Monographs, 6, 1-123.
Gould,R,L.(1979).Transformations : Growth And Change in Adult Life.New York : Simon & Schuster .
Hetherington, E. M., & Frankie, G. (1967). Effects of parental dominance, warmth, and conflict on imitation in childre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2), 119-125.
Hormuth, S. E. (2010). The ecology of theself: Relocation and self-concept change.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ambron ,S.,Mounts,N.,& Steinberg,L.(1991).Patterns of competence and adjustment among of adolescents from authoritative, authoritarian,indulgent and neglectful families. Child Development,62(5),1049-1065.
Maccoby,E.E. & Martin, J.A.(1983).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nt of the family:parent-child Interaction. In P. H. Mussen(ed.)Handbook,of Child Psychology(vol.4) ,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Mahler, M., Pine, F., & Bergman, A. (1975). The Psychological Birth of the Infant. New York: Basic Books.
Markus, H. (1977). Self-schemata and process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self.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5(2), 63-78.
Marsh,H.W.(1989).Age and sex in multiple dimensiond of self-concept:Pre-adolescence to adulthood.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82,107-116.
Mead, D. E.(1976).Six approaches to child rearing. Prove, UT .: BrighamUniversity.
Mead,G.h.(1934).Mind,self & societ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social behaviorist(Edited by C.W.Morris.).Chicago,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ichael, W. B., & Smith, R. A. (1976). The 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validation of three forms of a self-concept measure emphasizing school-related factors.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8, 527-535.
O’koon,J.(1997). Attachment to parents and peers n late adolescence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self-image.Adolescence,32(126),471-482.
Parker, G.,Tupling, H., & Brown,L. B. (1979).A 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 British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52,1-10.
Plucker,J.A. & Stocking,V.B.(2001).Looig outside and inside:Self-concept development of gifted adolescents.Exceptional Children,67(4),535-548.
Prescott, A. P. (Ed.). (2006). The concept of self in education, family, and sports.Hauppauge, NY: Nova Science.
Rogers,C.R.(1951).Client-centered therapy.Boston:Houghton Mifflin.
Schaefer, E. S. (1959). A circumplex model for maternal behavior. Th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2), 226-235.
Sears, R., Maccoby, E. E.& Levin, H .(1957). Patterns of Child Rearing. Eranstan,IL: Row, Peterson.
Shavelson, R. J., & Bolus, R. (1982). Self concept: The interplay of theory and method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4(1), 3-17.
Shavelson,R,J,Hubner,J.J, & Stanton.G. C.(1976).Self-concept: Validation of construct interpretations.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46(3),407-441.
Tein, J-Y, Roosa, M., & Michaels, M. (1994). Agreement between parent and childreports on parental behavior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6,341-355.
William,W.C.(1958).The PAIS test:A  technique for children to evaluate both parents. 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 22,487-495. York: Academic Press.
Youniss & Haynie(1992).Friendship in adolescence.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 Behavioral Pediatrics, 13, 59-66.
Youniss & Haynie(1992).Friendship in adolescence.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 Behavioral Pediatrics, 13, 59-66.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