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907202121072900
DOI 10.6846/TKU.2021.00824
論文名稱(中文) 國軍參謀本部之研究(1917年至1946年)
論文名稱(英文) Research on the General Staff Headquarters of the National Army(1917 to 1946)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歷史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Histor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9
學期 2
出版年 110
研究生(中文) 簡廷屹
研究生(英文) Ting-Yi Chien
學號 60403003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21-07-15
論文頁數 14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吳明勇
委員 - 趙祐志
委員 - 鄭睦群
關鍵字(中) 軍令系統
參謀部
軍令部
參謀本部
國防部參謀本部
關鍵字(英) Military Command System
Staff Head
General Staff
Staff Headquarters
General Staff Headquarter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國軍最早的軍令系統,可追溯至1917年廣州護法軍政府時代,孫文以大元帥的名義,成立可統一作戰、傳達軍令的「參謀處」,以及作為傳達口令與命令的「參軍處」。直到1928年11月,才成立了不受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等五院控制的「參謀部」,因直隸於國民政府,故稱國民政府參謀部。此時,國民政府的軍政與軍令系統,也因為軍事委員會的撤銷,將軍政部歸行政院管理,形成軍政、軍令分立。
    1923年1月,孫文與蘇聯,在政治與軍事上,開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蘇聯的目的有三:其一、幫助國民黨建立軍隊,並引進監察軍隊的政工制度;其二、協助國民黨,反英美帝國主義國家;其三、逐漸滲透並掌握國民黨的政治、軍事,建立赤化的跳板。蘇聯掌控國軍的方法有三種:其一、當國軍官兵不了解蘇聯式的軍事制度時,蘇聯顧問會以專業軍人的角度,進行指導;其二、蘇聯顧問,會出席每一次的軍事委員會,與中央執行委員會政治會議,對國軍的組織、補給、軍事撥款、一般參謀作業瞭若指掌;其三、引進「以黨領軍」的政工制度,自黃埔軍校第三期學員開始,灌輸共產思想。1927年,四一二清黨後,國民政府與蘇聯決裂,但卻保留了政工制度。在政工制度的影響下,國軍參謀體系功能被削弱,而軍中的黨代表,有權力指揮或革職軍事長官,形成雙重指揮、雙重參謀制度,使得日後協助國民政府的美國,頗有怨言。
    北伐結束後,國民政府希望能建立一支現代化陸軍,故與德國軍事合作。當時的德國,既是現代化陸軍的典範,也是成立參謀本部的效仿對象。1932年,一二八淞滬會戰後,國民政府了解,國軍仍無法應付現代戰爭,其根本原因是軍政、軍令的尚未制度化,以及國軍參謀備受輕視,導致參謀無法善盡職責。國民政府為了解決軍政、軍令分立的問題,重新成立軍事委員會,以作為行政院軍政部,與國民政府參謀本部的溝通橋樑,並將參謀部,改為參謀本部。1938年1月,國民政府有感於指揮系統的不便,決定採納德國顧問的建議,將參謀本部改組為軍令部,再置於軍事委員會之下。因此,原本直隸於國民政府的參謀本部,終於納入軍政系統的軍事委員會,形成軍政、軍令一元化。
    繼德國之後,國民政府和法國曾短暫合作,法國顧問犀利批評國民政府的參謀本部,但時間過短,無法有效幫助國軍解決參謀無法發揮職責的問題。國軍雖經德國協助改制,但仍保留輕視參謀的文化與習慣。一直到1942年,美國顧問利用藍伽整訓,引進了美式陣中參謀。其後,經過美式訓練、裝備、參謀,改造的國軍在緬甸戰區果然發揮較好的實力。戰後,美國認為國軍在藍伽整訓後,已熟悉美式參謀的基礎下,決定以美國陸軍部的組織為範本,為國民政府設計以「守勢」為主的國防部,及國防部參謀本部。而在美國的設計下,以及美國本身給參謀的權力,造成國軍參謀的地位,有上升。其實蔣中正參謀部成立以來,除了越級指揮部隊外,也習慣藉由參謀總長下達命令,故使得外界誤以為參謀總長的權力大於國防部部長。事實上,在蔣中正的指揮方式下,無論是國防部部長或參謀總長,都無法善盡職責,必須聽從蔣中正的意志。
英文摘要
The earliest Military Command system of the National Army can date back to the 1917 in the era of the Guangzhou Protectorate Military Government. In the name of the Grand Marshal, Sun Wen established a "Staff Office" that could unite operations and convey  Military Command, and a "Joint Army Office" that convey the passwords and orders.Until November 1928 a "Staff Head" was established,that was not controlled by the five houses of Executive, Legislative, Judicial, Examination,and Control. Because it was directly under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it was called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Staff Head.At this time, the Military Administration and Military Command system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because the Military Committee canceled, the Military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was put under the management of the Executive Yuan, forming a separation of Military Administration and Military Command.
  In January 1923,Sun Wen and the Soviet Union began a close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in politics and military affairs.There are three purposes of the Soviet Union:First, to help the KMT build an army and introduce a Political Work system to supervise the army; Second, assisting the KMT and anti-British and American Imperialism countries; Third, gradually infiltrate and predominate the politics and military of the KMT, and establish a springboard for the Communist Party. There are three ways for the Soviet Union to control the National Army: First, when the National Army officers and soldiers do not understand the Soviet-style military system, Soviet consultant will guide th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fessional soldiers; Second, Soviet consultant will attend every Military Committee Meeting and the Central Executive Committee Meeting, and have a thorough knowledge of the organization, supplies, military appropriations, and general staff operations of the National Army; Third,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olitical Work system of "Leading the Army by the Party" started from the third phase of the Whampoa Military Academy and instilled communist ideology. In 1927, after the party was cleared in April 12,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broke with the Soviet Union, but retained the Political Work system.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Political Work system, the function of the national Army’s staff system was weakened, and Party Representatives in the army had the power to command or dismiss military officers, forming a dual command and dual staff system, Make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will assist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in the future, complain.
  After the Northern Expedition,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hoped to establish a modern army, so it cooperated with the German Military. At that time, Germany was not only a model of a modern army, but also a model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General Staff Headquarters. In 1932, after the Battle of Shanghai on January 28th,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understood that the National Army was still unable to cope with modern warfare. The fundamental reason was that the Military Administration and Military Command were not yet institutionalized, as well as the contempt of the National Army staff, which made the staff unable to perform their duties.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separation of Military Administration and Military Command,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re-established the Military Committee to serve as a communication bridge between the Military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of the Executive Yuan and the General Staff Headquarters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In January 1938,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felt the inconvenience of the Military Command system and decided to adopt the suggestion of the German consultant to reorganize the General Staff Headquarters into a General Staff and place it under the Military Committee. Therefore, the General Staff Headquarters, which was originally directly under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was finally incorporated into the Military Committee of the Military Administration system, forming a unified Military Administration and Military Command.
  After Germany,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and France had a short-term cooperation. French consultant sharply criticized the National Government’s General Staff Headquarters, but the time was too short to effectively help the National Army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staff’s inability to perform their duties. Although the National Army was assisted by Germany in restructuring, it still retained the culture and habit of despising staff. Until 1942, U.S. consultants used Ramgarh for training and introduced American-style staff officers. After American-style training, equipment, and staff, the reformed National Army has indeed exerted a better strength in the CBI Theater. After the war, the United States believed that the National Army had been familiar with the American staff after the Ramgarh training, and decided to use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the Army as a model to design a "defensive"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se for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and the General Staff Headquarters. However,  the design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power given to the staff by the United States. The status of the National Army Staff has been improved.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目錄	I
圖目錄	III
表目錄	IV
緒論	1
第一章、國民政府參謀體系的建立(1917-1928)	14
第一節、參謀體系的起源	15
一、從護法軍政府到國民政府	15
二、參謀處的功能	16
三、參軍處的功能	21
四、參謀團的功能	23
第二節、蘇聯軍事援助與政工制度的引進	25
一、蘇聯軍事顧問的軍事協助	25
二、蘇聯協助建立政工制度	28
小結	34
第二章、北伐後至抗戰初期的軍令系統(1928-1938)	36
第一節、從參謀部到參謀本部	37
一、國民政府參謀部與參謀本部	37
二、軍事委員會軍令部	49
三、蔣介石對參謀制度與人員的看法	54
第二節、德國顧問協助軍政、軍令的一元化	57
一、德國參謀本部的誕生與演進	57
二、德國與國民政府軍事的合作始末	59
三、德國軍事顧問團提供的軍事建議	61
小結	64
第三章、從軍令部到國防部參謀本部(1938-1946)	67
第一節、美國對國軍指揮系統的改造	72
一、美國協助國民政府的背景	72
二、第一次緬甸戰爭中的軍事合作	73
三、從藍伽整訓到取得國府兵權	84
四、戰後的美國軍事顧問團	88
第二節、國防部參謀本部的誕生	91
一、成立現代化的國防部	91
二、參謀本部在國防部中扮演的角色	94
三、參謀總長與國防部部長的實權	96
四、參謀本部一般參謀與特業參謀的運作	101
小結	132
結論	134
一、國民政府軍令系統的混亂	134
二、國軍軍備與制度的不能與時俱進	135
三、軍政與軍令系統的權力衝突	137
四、國軍現代化在台灣的成功,與軍隊國家化的困難	138
徵引書目	141
一、檔案:	141
二、專書:	143
三、碩博士論文:	145
四、期刊論文:	145

圖目錄
緒論:2020年8月4日台北國史館對參軍處與參事處的應7
圖1-1-1:1928年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編制系統圖	17
圖1-1-2:1922年大元帥大本營系統圖	22
圖1-2-1:北伐時期總政治部組織系統圖	32
圖2-1-1:1928年參謀本部組織圖	38
圖2-1-2:1932年參謀本部組織圖	45
圖2-1-3:1935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組織系統	48
圖2-1-4:1938年軍事委員會組織系統	51
圖3-1-1:1943年至1945年戰時地面指揮結構	75
圖3-1-2:1941年3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組織系統圖	76
圖3-1-3:1941年8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組織系統圖	77
圖3-1-4:1942年5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組織系統圖	78
圖3-1-5:1944年3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組織系統圖	79
圖3-1-6:1944年8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組織系統圖	80
圖3-1-7:1944年12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組織系統圖	81
圖3-2-1:1946年4月國防部組織圖	93
圖3-2-2:國防部第一廳組織系統圖	103
圖3-2-3:國防部第二廳組織系統圖	106
圖3-2-4:國防部第三廳組織系統圖	108
圖3-2-5:國防部第四廳組織系統圖	109
圖3-2-6:國防部第五廳組織系統圖	112
圖3-2-7:國防部第六廳組織系統圖	114
圖3-2-8:國防部新聞局組織系統圖	116
圖3-2-9:國防部民事局組織系統圖	120
圖3-2-10:國防部保安局組織系統圖	122
圖3-2-11:國防部預算局組織系統圖	124
圖3-2-12:國防部兵役局組織系統圖	126
圖3-2-13:國防部監察局組織系統圖	129
圖3-2-14:國防部史料局組織系統圖	131

表目錄
表1-1-1:參謀處的功能例子(1919-1928)	19
表2-1-1:歷任軍政部部長(1928-1946)	39
表2-1-2:歷任軍事委員會上級主管(1925-1946)	42
表2-1-3:1928年與1932年參謀本部組織條例的比較	44
表2-2-1:普法戰爭前後的德國參謀本部職掌	58
表3-2-1:美國陸軍組12名(8名)軍官	92
參考文獻
一、檔案:
(一)、國史館藏:
1.《國民政府》
〈副官處參事處組織法令案〉(1927年11月21日、12月5日、12月9日)。
〈參軍處組織法令案(一)〉(1928年12月28日、10月23日)。
〈參謀本部組織法令案〉(1928年11月9日、11月14日。
〈參謀本部官員任免〉(1928年10月27日、11月19日、1929年3月28日、
     5月24日、6月5日、1930年1月31日、11月29日、1931年12月17 
     日、12月30日、1932年3月15日)。
〈日本侵略山東〉(1928年1月13日)。
〈軍職人員請派用(一)〉(1928年4月20日、5月4日)。
〈祭悼北伐陣亡將士〉(1928年7月24日、7月28日)。
〈參謀本部組織法令案〉(1932年9月18日)。
〈兵役法案(一)〉(1933年6月13日)。

2.《蔣中正總統文物》
〈濟南慘案(二)〉(1928年)。
〈事略稿本—民國十七年二月〉(1928年2月8日)。
〈掃除軍閥主持奉安大典(九)〉(1928年4月17日)。
〈領袖事功之部編案紀要初稿(合訂本)〉(1928年至1937年)。
〈領袖事功之部編案紀要初稿(合訂本)〉(1941年12月7日至1945年3月
     20日)。
〈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中正先生(七)〉(1942年6月至9月)。
〈革命文獻整編作業紀述〉(1931年11月18日至1951年11月27日)。
〈革命文獻—對法外交〉(1939年3月2日)。
〈一般資料—呈表彙集(九十五)〉(1939年6月30日)。
〈一般資料—手稿錄底(二十九)〉(1946年1月14日)。
〈一般資料—手令登錄(一)〉(1946年4月22日)。
〈一般資料—民國三十五年(三)〉(1946年6月10日)。
〈遠征入緬(三)〉(1942年2月7日)。
〈革命文獻—抗戰方略:重要指示〉(1945年1月10日)。
〈革命文獻—對美外交:魏德邁使華〉(1946年4月25日)。

3.《閻錫山史料》
〈參戰案(二)〉(1917年6月21日)。
〈各方民國8年往來電文錄存(九)〉(1919年2月23日)。
〈各方民國9年往來電文原案(二)〉(1920年7月7日)。
〈各方民國11年往來電文錄存(八)〉(1922年4月30日、6月10日)。
〈各方民國14年往來電文錄存(十)〉(1925年12月30日)
〈各方民國14年往來電文錄存(二十一)〉(1925年12月22日)。
〈各方民國15年往來電文原案(三十一)〉(1926年3月8日、3月17日、5
     月10日)。
〈聯軍與國民軍戰役案(一)〉(1926年1月6日)。

4.《行政院》
〈參謀本部歸併軍委會軍令部、訓練總監部歸併軍委會軍訓部案〉(1938
   年)。
5.《司法院》
〈立法關係法規〉(1924年4月12日至1944年2月14日)。

(二)、新店管區國史館藏:
《抗戰史料》
〈外交─中德關係〉(1934年1月1日至1941年5月19日)。
〈外交─中德關係〉(1937年11月11日)。

(三)、國防部史政檔案:
《國防部史政檔案》
〈參謀區分及職業規定〉(1953年11月25日)。

(四)、檔案管理局:
1.《國軍檔案》
〈德國顧問在華工作資料〉(1933年5月1日至1978年5月31日)。
〈參謀本部及所屬機構組織職掌編制案〉(1935年8月9日)。
〈台灣警備總部兵力駐地報告〉(1946年7月22日)
〈國防部組織法〉(1946年4月、6月17日、7月至10月、1948年9月)。
〈國防部編制草案〉(1946年7月)。
〈國防部參謀會報案(三十五年)〉(1946年)。
〈國防部卅五年度工作報告書〉(1946年)。
〈國防部各單位會議紀錄(三十五年)〉(1946年3月至12月)。

2.《外交部檔案》
〈美軍軍政府研究報告大綱〉(1943年10月1日至1945年4月30日)。
〈美軍顧問團蔡斯將軍報告案〉(1955年1月1日至8月31日)。

二、專書:
中央研究院緬甸計畫團隊,《中日再戰緬甸實錄:新一軍反攻緬北極機密
    戰鬥詳報(中華民國三十二年至三十四年)》。台北市:台灣學生書
    局,2015年。
佚名、滕晰雲譯,《淞滬會戰:德國軍事顧問呈德國陸總部報告》。新北
    市:老戰友工作室軍事文粹部,2020年。
何應欽上將九五壽誕叢書編輯委員會,《何應欽將軍九五紀事長編》。台
    北市 : 何應欽上將九五壽誕叢書編輯委員會,1984年。
何應欽,《八年抗戰之經過》。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15年。
沈克勤,《孫立人傳》。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2005年。
沈宗瑞,《先總統 蔣公與中國國防現代化》。台北市,中央文物供應
    社,1986年。
李宗仁口述,唐德剛撰寫,《李宗仁回憶錄》(下)。台北市:遠流出版
    社,2010年。
李德哈特,《戰敗者的觀點─德軍將領談希特勒與二戰時德國的興衰》。
    新北市:八旗文化,2016年。
佐道明廣、趙翊達譯,《自衛隊史:日本防衛政策七十年》。新北市:八
    旗文化,2017年。
克勞塞維茨,《戰爭論(一):論戰爭的性質、軍事天才精神要素與軍隊的
    武德》。新北市:左岸文化出版,2012年。
周明,《天下第一軍:孫立人與新編第一軍1937-1948》。台北市:知兵
    堂出版社,2011年。
周美華,《國民政府軍政組織史料─軍事委員會(一)》第一冊。台北縣:
    國史館,1996年。
林桶法,《1949大撤退》。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
    初版14刷。
林孝庭,《意外的國度:蔣介石、美國、與近代台灣的形塑》。新北市:
    遠足文化,2017年。
洪陸訓、段復初,《軍隊與社會關係》。台北市:時英出版社,2002年。
馬全忠,《中華民國百年紀事》。臺北市 :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1。
孫克剛,《中國軍魂:孫立人將軍緬甸作戰實錄》。台北市:台灣學生書
    局,2014年3版2刷。
國軍政工史編纂委員會編,《國軍政工史稿》。台北市:國防部總政治
    部,1960年。
張朋園、沈懷玉,《國民政府職官年表(1925-1949)第一冊》。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
張炳文,《指揮參謀業務》。台北市:武學書局,1952年。
張瑞德,《抗戰時期的國軍人事》。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93年。
張瑞德,《無聲的要角:蔣介石的侍從室與戰時中國》。新北市:台灣商
    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17。
野島剛,《最後的帝國軍人:蔣介石與白團》。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
    份有限公司,2015年。
郭岱君主編,《重探抗戰史(一):從抗日大戰略的形成到武漢會戰1931-
    1938》。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
黃慶秋,《法國駐華軍事顧問工作紀要》。台北市:國防部史政局,1968
    年。
黃慶秋,《德國駐華軍事顧問團工作紀要》。台北市:國防部史政局,
    1970年。
程思遠,《白崇禧傳》。北京:華藝出版社,1995年。
楊學房、朱秉一,《陸軍大學沿革史》。三軍大學,1990年。
塞謬爾‧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著、洪陸訓譯,《軍人與國
    家》。台北市:時英出版社,2006年。
臺灣省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先總統蔣公訓詞提要》。南投縣中興
    新村: 臺灣省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82年。
劉鳳瀚,《國民黨軍事制度》。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年。
劉馥著、梅寅生譯,《中國現代軍事史》。台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
    司,1956年。
蔣中正,《蘇俄在中國》。台北市:中央文物供應社,1983年。
蔣永敬,《蔣介石、毛澤東的談打與決戰(增修版)》。新北市:台灣商
    務,2015年。
蔣百里,《國防論:「戰」與「不戰」的經典論述》。香港:香港中和出
    版有限公司,2013年。
滕晰雲,《鐵血軍魂第一部:蓄勢待發抗戰前期國民革命軍德制中央軍之
    建》。新北市:老戰友工作室出版,2004年。
滕晰雲,《鐵血軍魂第四部:抗戰前期德制新中央軍南京保衛戰之折戟沉
    沙》。新北市:老戰友工作室,2018年。
滕晰雲,《裝甲雄師: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裝甲部隊之創建、戰鬥與敗亡 
    第三部德意志非洲軍》。新北市:老戰友工作室出版,2020年3月初
    版一刷
佚名、滕晰雲譯,《淞滬會戰:德國軍事顧問呈德國陸總部報告》。新北
    市:老戰友工作室,2020年8月初版。
齊錫生,《劍拔弩張的盟友:太平洋戰爭期間的中美軍事合作關係(1941-
    1945)(修訂版)》。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
    司,2012年3月2版。
齊錫生,《從舞台邊緣走向中央:美國在中國抗戰初期外交視野的轉變
    1937-1941》。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薛光前,《蔣百里的晚年與軍事思想》。台北市:傳記文學出版社,1969
    年。
魏汝霖,《中國軍事思想史》。台北市,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81年三版。
Waltsehen Gorliz、張鍾秀譯,《德國參謀本部》。台北市:黎明文化
    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

三、碩博士論文:
林文健,〈我國國防部部長在文人領軍上的角色〉,「國防大學政治作戰
    學院碩士論文」。2010年。
郭悅恆,〈蘇聯在北伐前對國民黨政府之聯盟政策(1923-1926)〉,「淡
    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2015年。
陳佑慎,〈鄧演達與國民革命軍政工制度〉,「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
    系碩士論文」。2008年。
陳佑慎,〈國防部的籌建與早期運作(1946-1950)〉,「國立政治大學歷
    史學系博士論文」。2017年。
陳蒼逸,〈孫立人中國軍事思想與實踐〉,「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戰略與
    國際事務碩士班碩士論文」。2017年。
蘇聖雄,〈蔣中正與統帥部的組建及運作〉,「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博
    士論文」。2016年。

四、期刊論文:
朱浤源,〈孫立人言論選集─陸軍節告陸軍同志書〉,《中央研究院近代
    史研究所史料叢刊44》。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
    年。
余敏玲,〈蘇聯對中國的軍事援助(1923-1925)〉,《中國現代史專題研
    究報告》,第十八輯。台北縣: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1996年。
李國祁,〈二十世紀至三十年代中德軍事合作與合步樓方案〉,《臺灣師
    大歷史學報》第32期。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2004
    年6月。
林桶法,〈戰後蔣介石、白崇禧關係的探討(1945-1950)〉,《國史館館
    刊》第35期。台北市:國史館,2013年3月。
林桶法,〈淞滬會戰期間的決策與指揮權之問題〉,《國立政治大學歷史
    學報》,期45。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16年5月。
張瑞德,〈抗戰時期國軍的參謀人員〉,《近史所集刊》,期24。台北
    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年6月。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