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識別號 | U0002-2701201012293900 |
---|---|
DOI | 10.6846/TKU.2010.00974 |
論文名稱(中文) | 戲劇治療療效因子對高風險家庭兒童情緒能力的影響 |
論文名稱(英文) | Therapeutic Elements of Drama Therapy for the High-risk Families' Children of Emotional Competence |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 |
校院名稱 | 淡江大學 |
系所名稱(中文) |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
系所名稱(英文) |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 |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 |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 |
學年度 | 98 |
學期 | 1 |
出版年 | 99 |
研究生(中文) | 施雅芝 |
研究生(英文) | Ya-Chih Shih |
學號 | 694130161 |
學位類別 | 碩士 |
語言別 | 繁體中文 |
第二語言別 | |
口試日期 | 2010-01-12 |
論文頁數 | 192頁 |
口試委員 |
指導教授
-
洪素珍
委員 - 李麗君 委員 - 張曉華 |
關鍵字(中) |
戲劇治療 療效因子 高風險家庭兒童 情緒能力 |
關鍵字(英) |
Drama Therapy Therapeutic Elements High-risk Families Children Emotional Competence |
第三語言關鍵字 | |
學科別分類 | |
中文摘要 |
本研究主要探討戲劇治療療效因子對高風險家庭兒童情緒能力的影響。本研究參與者以身處高風險家庭且就讀於國小五年級之學童,並經由學校師長進行篩選與推薦後,共挑選六位。透過戲劇團體之實施進行團體歷程研究,研究過程以團體歷程紀錄之質化資料,以及「國小兒童情緒能力量表」之測驗數據,進行研究結果呈現並相互佐證,用以暸解高風險家庭兒童情緒能力在戲劇治療團體歷程中是否有變化,並探討戲劇治療團體之療效因子如何影響高風險家庭兒童情緒能力之轉變。故綜觀研究結果分析與綜合討論後,獲得以下四項研究結論: 一、戲劇治療團體對於團體成員情緒能力具有激發與修復之功能。 二、對團體成員情緒能力轉變具影響之戲劇治療療效因子,如「自發性」、「與生活之關聯」、「遊戲」、「轉變」以及「創作與見證歷程」等五項,其分別或同時出現於暖身活動、主要活動以及結束活動三階段中。 三、團體歷程紀錄中除分析出療效因子外,亦發現其他主題,如攻擊與性議題、負向自我評價、尋求安全感以及慣用負向的語言和行為與自己或他人互動等四項。 四、團體歷程中成員呈現矛盾與分離焦慮之狀態。 |
英文摘要 |
This main discussion is for the influence of therapeutic elements on emotional competence of the high-risk families' children. Six members are sifted and recommended from the teachers, who live in high-risk families and are fifth grade student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The group of eight sessions is conducted. The acquisition and analysis of data from the scale and team process records are in order to know what change of emotional competence in drama therapy group, and what kinds of therapeutic elements influence the change of emotional competence.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Drama therapy group can arouse and repair emotional competence of members. 2.Therapeutic elements of drama therapy made influence on emotional competence of members repeat on three stages of the team process. For example, spontaneity, related to the events in the reality, play, transformation, the process of creativity and testimony. 3.The other four subjects are detected in the team process, like the issue of aggression and sex, negative self-evaluation, seeking for security, and the interaction of using negative language and behavior to someone. 4.The members show signs of the contradiction and separation anxiety in the team process. |
第三語言摘要 | |
論文目次 |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4 第三節 名詞釋義………………………………………………………………….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戲劇治療相關內涵探討………………………………………………….7 壹、 戲劇治療的定義………………………………………………………….8 貳、 戲劇治療的起源與發展………………………………………………....11 參、 戲劇治療的架構………………………………………………………....17 肆、 國內戲劇治療團體的相關研究………………………………………....21 第二節 戲劇治療之療效因子……………………………………………………24 第三節 情緒相關內涵探討………………………………………………………29 壹、 情緒的理論………………………………………………………………29 貳、 情緒發展的觀點…………………………………………………………32 參、 情緒能力的相關理論……………………………………………………43 肆、 國內兒童情緒團體的相關研究…………………………………………46 第四節 台灣高風險家庭相關內涵探討…………………………………………48 壹、 台灣高風險家庭的定義與類別…………………………………………48 貳、 台灣高風險家庭的現況…………………………………………………49 參、 台灣高風險家庭評估與界定的系統……………………………………5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2 第一節 研究策略…………………………………………………………………52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53 第三節 研究設計…………………………………………………………………54 第四節 戲劇治療團體活動方案設計……………………………………………54 第五節 研究工具…………………………………………………………………56 第六節 研究實施程序……………………………………………………………62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63 第八節 研究限制…………………………………………………………………69 第九節 研究倫理…………………………………………………………………71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綜合討論………………………………………………. 73 第一節 團體成員在戲劇治療團體情緒能力的變化……………………………73 壹、 A成員之量表分數趨勢,與在團體歷程中情緒能力的變化………….75 貳、 B成員之量表分數趨勢,與在團體歷程中情緒能力的變化………….76 參、 C成員之量表分數趨勢,與在團體歷程中情緒能力的變化………….78 肆、 D成員之量表分數趨勢,與在團體歷程中情緒能力的變化………….80 伍、 E成員之量表分數趨勢,與在團體歷程中情緒能力的變化………….82 陸、 F成員之量表分數趨勢,與在團體歷程中情緒能力的變化………….83 第二節 對團體成員情緒能力轉變具影響之戲劇治療療效因子………………86 壹、 暖身活動階段的療效因子:「自發性」、「與生活之關聯」、「遊戲」以及「轉換」………………………………………………………………..87 貳、 主要活動階段的療效因子:「自發性」、「與生活之關聯」以及「創作與見證歷程」……………………………. ………………………………96 參、 結束活動階段的療效因子:「自發性」、「轉變」以及「創作與見證歷程」…………………………………………..………………………..104 第三節 團體歷程中發現的其他主題…………………………………………..109 壹、 呈現具攻擊性與性意涵的言行………………………………………..109 貳、 負向自我評價…………………………………………………………..112 參、 尋求安全感……………………………………………………………..112 肆、 慣用負向的語言和行為與自己或他人互動…………………………..113 第四節 綜合討論………………………………………………………………..116 壹、 團體成員在戲劇治療團體情緒能力的變化…………………………..116 貳、 對團體成員情緒能力轉變具影響之戲劇治療療效因子……………..122 參、 本研究團體歷程中常出現之團體狀態………………………………..125 第五章 結論、省思與建議……………………………………………………... 128 第一節 研究結論………………………………………………………………..128 第二節 研究省思………………………………………………………………..139 第三節 研究建議………………………………………………………………..141 參考文獻…………………………………………………………………………. ..145 附錄………………………………………………………………………………... 153 附錄一 戲劇治療團體設計方案…………………………………………153 附錄二 國小兒童情緒能力量表(正式量表)……………………………172 附錄三 團體歷程紀錄與分析表…………………………………………174 附錄四 團體回饋單………………………………………………………181 附錄五 家長同意書………………………………………………………183 附錄六 錄影同意書………………………………………………………184 附錄七 作品授權使用同意書……………………………………………185 附錄八 授權使用同意書…………………………………………………186 附錄九 台北市高風險家庭評估表………………………………………188 附錄十 台北縣政府高風險家庭評估表通報單…………………………190 表目錄 表2-1-1 戲劇治療定義分類表……………………………………………………..8 表2-1-2 國內戲劇治療團體相關研究彙整表……………………………………22 表2-3-1 國內外情緒理論彙整表…………………………………………………34 表2-3-2 情緒能力定義與內涵彙整表……………………………………………43 表2-3-3 國內兒童情緒團體相關研究彙整表……………………………………46 表2-4-1 內政部高風險家庭篩選指標項度表……………………………………50 表3-4-1 團體單元設計大綱………………………………………………………55 表3-5-1兒童情緒能力量表之分量表題目分布………………………………….57 表3-5-2兒童情緒能力分量表與總量表之原始總分…………………………….58 表3-5-3 督導學經歷一覽表………………………………………………………61 表3-7-1 團體歷程紀錄與分析摘要表……………………………………………64 表3-7-2 成員反應分析主題彙整表………………………………………………67 表3-7-3 團體主題分類與歸納表…………………………………………………68 表4-1-1 參與三次量表測驗分數統計表…………………………………………74 表4-1-2 參與兩次量表測驗分數統計表…………………………………………74 圖目錄 圖3-1-1 研究策略圖………………………………………………………………53 圖3-6-1 研究實施程序圖…………………………………………………………62 |
參考文獻 |
參考文獻 內政部(2008)。兒少保護及高風險家庭講義教材。2008年11月13日,取自http://www.cbi.gov.tw/CBI_2/upload/721c9458-6cf9-46db-b374-897b1e874e58.doc 內政部(2009)。九十八年第十週內政統計通報。2009年03月08日,取自http://www.moi.gov.tw/news_detail.aspx?sn=2167 王秀園(2008)。情緒通道的工程。張老師月刊,369,96-101。 王春展(1999)。兒童情緒智力發展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王淑俐(1990)。國中階段青少年情緖發展與問題及指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王淑俐(1995)。青少年情緒的問題、研究與對策。臺北:合記。 王雅君(1998)。讀書治療團體對兒童同理心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任凱、陳仙子(譯)(2006)。H.R. Schaffer著。兒童發展心理學。臺北:學富。 何正云(2007)。團體藝術治療方案對單親兒童情緒能力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吳芝儀、李奉儒(譯)(2008)。M. Q. Patton著。質性研究與評鑑。嘉義市:濤石文化。 吳英璋(2001)。情緒教育的理論與內涵。學生輔導,75,66-79。 呂俊甫(1982)。發展心理與教育:全人發展與全人教育。臺北:臺灣商務。 吳琮璠(1997)。資訊管理個案研究方法。資訊管理學報,4(1),7-17。 李小觀(2004)。情緒教育方案對國小四年級兒童情緒智力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李丹(主編)(1989)。兒童發展。臺北:五南。 李百麟、吳士宏、吳芝儀、洪光遠、曾蕙瑜(譯)(1998)。R. J. Landy著。戲劇治療概念、理論與實務。臺北:心理。 李姍姍(譯)(1998)。W. Kohler著。完形心理學。臺北:桂冠。 李瑞玲、黃慧真、張美惠(譯)(1998)。D. Goleman著。EQⅡ:工作EQ。臺北:時報文化。 李瀚倫(2003)。藝術治療對行為與情緒困擾兒童之處遇—以繪畫為導向之個案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兒童福利聯盟(2005)。臺灣高風險家庭觀察報告。臺北市: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周盛勳(2002)。班級輔導之情緒教育課程:對國小六年級兒童情緒智力、自我概念及生活適應之輔導效果。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輔導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林世華、陳柏熹、黃寶園、傅瓊儀、趙如錦(譯)(2005)。K. F. Punch著。社會科學研究法:量化與質化取向。臺北:心理。 林本炫、何明修(編)(2004)。質性研究方法及其超越。嘉義:南華教社所。 林玉萍(2005)。國小高年級兒童情緒能力、父母管教方式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林孟蕾(2004)。繪本閱讀教學─以情緒教育主題為例。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林德真(2008)。藝術治療介入肌肉萎縮症自傷青少女之個案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林薰香(譯)(1997)。A. Huber著。EQ情緒智慧。台中:晨星。 柯慈姍(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在日常生活中之情緒經驗與情緒管理之探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洪素珍、楊大和、徐繼忠、郭玫伶(譯)(2002)。P. Jones著。戲劇治療。臺北:五南。 洪素珍、王心怡、王秋玉、王雅玲、王蘭蓓、林佳玲等(2009)。壓傷的蘆葦不折斷。臺北: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洪素珍、呂旭亞、黃宗堅(2009)。台籍前慰安婦戲劇治療團體在情緒創傷處理之初探。台灣藝術治療學刊,1(2),59-77。 洪蘭(2008)。通情達理:品格決定未來。臺北:遠流。 洪蘭(譯)(2001)。Joseph L.著。腦中有情:奧妙的理性與感性。臺北:遠流。 高宇人(2008)。戲劇治療技巧應用於國中中輟生之研究—以苗栗國中慈輝班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文文化。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曉華(2004)。教育戲劇理論與發展。臺北:心理。 張曉華(2004)。戲劇治療導論。臺灣戲專學刊,8,47-83。 曹中瑋(1997)。情緒的認識與掌控。學生通訊輔導,51,26-39。 連廷嘉、徐西森(譯)(2006)。J. McLeod著。諮商與心理治療質性研究。臺北:心理。 莫麗珍(2003)。國中學生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以臺灣中部地區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莊明貞、陳怡如(譯)(2005)。C. Glesne著。質性研究導論。臺北:高等教育。 許媄淑(2007)。班級讀書方案對國小兒童情緒能力之輔導效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郭修廷(2002)。表達性黏土創作在兒童情緒與社會諮商上的運用。諮商與輔導,196,8-11。 郭瓊鍈(2005)。戲劇教學方案對國小學童情緒能力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陳正昌、張慶勳(主編)(2007)。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新學林。 陳志明(2007)。戲劇策略融入國小五年級學童團體輔導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陳怡君(2007)。藝術媒材介入之團體對國小高年級低自尊學童之影響。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諮商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陳美姿(2000)。以兒童繪本進行幼兒情感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陳凌軒(2007)。雷妮‧伊姆娜,美國戲劇治療之母。張老師月刊,352,10-13。 陳凌軒(譯)(2006)。R. Emunah著。從換幕到真實:戲劇治療的歷程、技巧與演出。臺北:張老師。 鈕文英(2007)。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雙葉。 傅娟芬(2004)。治療取向的繪畫活動對國小情緒障礙兒童的輔導成效之個案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彭心怡、曾淯琪、莊騏嘉、朱淑芬、林怡君、曾滿意等(編)(2006)。諮商與心理治療的三勢 ─ 優勢、劣勢、趨勢。臺北:天馬文化。 曾娉妍 (1998)。情緒教育課程對提昇國小兒童情緒智慧效果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曾端真(2005)。弱勢兒童的關懷與輔導。教師天地,137,28-33。 游恆山(譯)(1996)。K. T. Strongman著。情緒心理學:情緒理論的透視。臺北:五南。 黃天中 (1981)。兒童發展學。臺北:臺灣東華。 黃月霞(1989)。情感教育與發展性輔導:「情育課程」對兒童「態度」與「學業成績」的影響。臺北:五南。 黃淑婉(2007)。運用繪本為主的情緒教育方案對提昇國小兒童情緒智慧效果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黃慧真(譯)(1994)。S. W. Olds & D. E. Papalia著。兒童發展。臺北:桂冠。 楊竫宜(2004)。戲劇治療活動在軍中團體輔導工作之應用─以空軍航空技術學校學生社團為例。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行為科學研究所軍事心理組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詹棟樑(2007)。兒童發展與輔導。臺北:師大書苑。 雷更零、黃世琤、許功餘(2002)。0~3 歲嬰幼兒發展研究彙編:情緒、氣質與親子關係。臺北:信誼。 劉揚銘(2008)。EQ完全解讀。經理人月刊,39,46-50。 劉智雄等(編)(2006)。藝術與心靈的對話。臺北:北市教研中心。 劉維民(2006)。應用戲劇治療技巧對提升國小資源班ADHD學童社會能力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蔡秀玲、楊智馨(1999)。情緒管理。臺北:揚智。 蔡素玲、鍾志芳(譯)(2007)。S. E. Spradlin著。別讓情緒控制你的生活─如何讓辯證行為治療幫助你掌控自己。臺北:心理。 鄧可姍(2007)。從家庭社會資本探討高風險家庭子女學習適應之研究。私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鄭玄藏、余振民、黃淑清、彭瑞祥、趙祥和、蔡藝華(譯)(2005)。G. Corey著。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臺北:雙葉。 鄭惠文 (2000)。失業青年之生活壓力、休閒支持、休閒決心與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賴念華(2002)。災後心理重建歷程之合作行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賴怡君(2002)。國小學童情緒智力發展與依附關係、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鍾瑞麗、曾琼蓉(譯)(2006)。L. S. Greenberg著。情緖焦點治療。臺北:天馬文化。 魏惠貞(譯)(2006)。M.Hyson著。幼兒情緒發展。臺北:華騰。 羅世宏、蔡欣怡、薛丹琦(合譯)(2008)。W. B. Martin & G.. George著。質性資料分析:文本、影像與聲音。臺北:五南。 蘇湘婷、陳雅麗、林開誠(譯)(2007)。S. K. Levine & E. G. Levine著。表達性藝術治療概論。臺北:心理。 Blumer, H. (1962). Society as symbolic interaction. in Arnold M. Rose (ed.). Human Behavior and Social Process: An Interactionist Approach. Boston: Houghton-Mifflin. Bowlby, J. (1969/1982).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1. Attachment (2nd ed.). New York: Basic Books. Buss K. A., Goldsmith H. H. (1998).Fear and anger regulation in infancy: Effects on the temporal dynamics of affective expression. Child Development, 69(2), 359-374. Boyatzis, R. E., Goleman, D., & Rhee, K. S. (2000). Clustering competence i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sights from the Emotional Competence Inventory. In R. Bar-On & J. D. A. Parker (Eds.), The handbook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heory, development, assessment, and application at home, school, and in the workplace (pp. 343-362).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Courtney, R. (1968). Play, drama and thought: The intellectual background to dramatic education. London: Cassell. Cook, T. D., & Campbell, D. T. (1979). Quasi-experimentation: Design and analysis issues for field setting.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asson, J. (2004). Drama, 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is. New York: Brunner-Routledge. Dupont, H. (1979). Affective development: Stage & sequence. In R. L. Mosher(Ed.), Adolescents’ development & Education: a Janus knot. Berkeley, California: McCutchen. Dey, Ian (1993).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A user-friendly guide for social scientist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Davidson, R. J., & Rickman, M. D. (1999). Behavioral inhibition and the emotional circuitry of the brain: Stability and plasticity during the early childhood years. In L. A. Schmidt and J. Schulkin (Eds.). Extreme fear and shyness: Origins and outcomes(pp. 67-87).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r Sue Jennings.(n. d.). Retrieved January 19, 2009, from http://www.suejennings.com/ Erikson, E. H. (1940). Studie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play. Genetic psychological monograph, 22, 557-671. Ellis, A. (1962). Reason and emotion in psychotherapy. Secaucus, NJ: Citadel. Emunah, R. (1994). Acting for real: Drama therapy process, technique, and performance. New York: Brunner-Routledge. Freud, S. (1908/1959). The relation of the poet to day-dreaming. In S. Freud (Ed.), Collected papers (Vol. 4, pp. 173-183). London: Hogarth Press. Fredrickson, B. L., & Branigan, C. (2005). Positive emotions broaden the scope of attention and thought-action repertoires. Cognition and Emotion, 19(3), 313-332. Gardner, H. (1993).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York: Basic Books. Greenberg, L., Rice, L., & Elliott, R. (1993). The Moment by Moment Process: Facilitating Emotional Change.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Goleman, D. (1998). The emotionally competent leader. The Healthcare Forum Journal, 41(2), 36-38. Gabriele, M., Mucci, M., & Millepiedi, S. (2001). 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Epidemiolog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15(2),93-104. Goldsmith, H. H., & Davidson, R. J. (2004). Disambiguating the components of emotion regulation. Child Development, 74(2), 361-365. Halberstadt, A. G., Denham, S. A., & Dunsmore, J. C. (2001). Affective social competence. Social Development, 10, 79-119. James W. (1884). What is an Emotion? Mind, 9, 188-205. Jones, P. (1991). Dramatherapy, five core process. Journal of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for dramatherapists, 14(1), 5-10. Kleinginna, P. R., & Kleinginna, A. M. (1981). A categorized list of emotional definitions, with suggestions for a consensual definition. Motivation and emotion, 5(4), 345-379. Lewis, M., Alessandri, S. M., & Sullivan, M. W. (1992). Differences in shame and pride as a function of children’s gender and task difficulty. Child Development,63,630-638. Landy, R. (1994). Drama therapy, concepts, theories and practice(2nd ed.). Springfield, IL: Charles C. Thomas. LeDoux, J. E. (1996). The emotional brain:The mysterious underpinnings of emotion life.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Mead, G. H. (1934). Mind, Self and society.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cDougall, W. (1945). The home university library of modern knowledge: The structure of min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yer, J.D. (1986). How mood influences cognition. In N. Sharkey (Ed.) Advances in Cognitive Science (pp. 290-314). Chichester, West Sussex: Ellis Horwood Ltd. Miles, M. B., & Huberman, A. M. (1994).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iaget, J. (1954/1981). Intelligence and affectivity: Their relation during child development. Palo Alto, CA: Annual Reviews. Piaget, J. (1962). Play, dreams and imitation in childhood. New York: Norton. Plutchik, R. (1980). Emotion: a psychoevolutionary synthesis.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Patton, M.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2nd). Newbury Park, CA: Sage. Robbins, A. (1980). Expressive therapy: A creative arts approach to depth-oriented treatment. New York: Human Science Press. Reynolds, F. C. (1990). Mentoring artistic adolescents through expressive therapy. Clearing House, 64, 83-86. Rogers, N. (1993). The Creative Connection: Expressive Arts as Healing. Palo Alto, CA: Science and Behavior Books. Slade, P. (1954). Child drama. London: University of London press. Scherer, K. R. (1994). Toward a concept of "modal emotions". In P. Ekman & R. J. Davidson (Eds.), The nature of emotion: Fundamental questions(pp. 25-31). New York/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roufe, L. A. (1996).Emotional Developme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aarni, C. (1999).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al Competence. New York:Guilford Press. Saarni, C.(2000). Emotional competence: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In R. Bar-On & J. D. A. Parker (Eds), The handbook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68-91. Watson, J. B. (1924). Psycholog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Behaviorist(2nd). Philadelphia, PA: J. B. Lippincott. Winnicott, D. W. (1971). Playing and Reality. London: Tavistock. Wolin, S. J., & Wolin, S. (1993). The resilient self: How survivors of troubled families rise above adversity. New York: Villard. Zimbardo, P. G. (1985). Psychology and life (11th ed.). Glenview, IL:Scott, Foresman. Zambo, D. M. (2007).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bombaloo?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39(3), 32-39. |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