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301201912215200
DOI 10.6846/TKU.2019.00716
論文名稱(中文) 空間概念的關鍵詞,1990年代淡江建築基本設計課程的知識狀況
論文名稱(英文) The keywords of Spatial Conception, knowledge condition of Basic Design Curriculum at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during the 1990’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土木工程學系博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7
學期 1
出版年 108
研究生(中文) 徐玉姈
研究生(英文) Yu-Ling Shiu
學號 800380031
學位類別 博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英文
口試日期 2018-12-28
論文頁數 36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黃瑞茂
委員 - 吳光庭
委員 - 王俊雄
委員 - 施植明
委員 - 夏鑄九
委員 - 陳珍誠
委員 - 賴怡成
關鍵字(中) 空間概念
知識領域
拼裝
基本設計
場域特定的課程理論
課程研究
關鍵字(英) assemblage
Basic Design
curricular history
episteme
site-specific curriculum
spatial concep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基本設計是現代主義空間認識傳播中的核心課程,在設計教育與建築教育經常的分界下,基本設計課程可視為建築教育哲學之根基。本研究關注20世紀末台灣基本設計課程中空間概念的內容與轉變,提出兩個問題,一是在基本設計課程文本(texts) 中有哪些空間概念關鍵詞?二是這些關鍵詞所隱含的建築學基本假設,它們呈現出怎樣的知識領域 (episteme)?藉著對基本設計的課程研究,敘述其引入台灣後,在淡江建築這個特定場域實施時,對它的質疑、調整與修正。在以課程文本所整理的教學模型上,考察空間概念的變動,分述了八個關鍵字的知識領域,據以對1990年代空間概念的知識狀況進行梳理,並建構以關鍵詞為主的設計課程研究方法論。
在以概念詞彙作為知識範型辨識的基礎上,研究發現,直到1980年代中期,美術原則仍然位居淡江建築基本設計課程的核心。在1992年出現明確的變化,並在接下來的五年內刷新了過去長達20年的課程內容,實現了自1972年以來的「基本設計建築化」的目標。在1993-96年試圖以環境規劃意識修正建築學內容,重建描述空間的語言,而在1997-2001年,在西化等同現代化的慣習中,完成對美國自1970年代以來對基本設計課程革新成果的移植。在知識與權力關係上,研究支持了知識範型是不同利益團體相互競爭及作用下的結果;在詞彙流動的地理中,顯露了課程高度依賴美國進口的之現象,盡管東、西岸對現代主義遺產有著不同的信仰,卻在台灣特殊的歷史條件上,繞過了建築自主性的辯論,意外地拼貼成一個拼裝體(assemblage)的狀況。
最後,在八個關鍵字展示的空間概念知識領域樣貌中,則試圖與英國建築史學家阿德里安.福蒂(Adrian Forty)所論述的〈空間〉一詞對話。福蒂指出,空間一詞在自歐入美的過程中遺失了真實生活體驗部分的語義,而那正是現代主義的空間產生問題的關鍵。1990年代中期的淡江建築基本設計課程曾意圖明確地表現出對此一缺漏的補償行動,但在概念詞彙偏向於形式生成的發展與操作下,具社會性質之概念詞彙仍然無法進入基本設計工作室,並使得反映台灣作為一個特定場域(site-specific)的設計研究礙難開展。結論建議一個以基地關係結構來建立詞彙網絡,並重新思考設計成立條件的行動,以建立總是能具備獨特連結的基本設計課程之學術景觀。
英文摘要
Basic Design is the most important curriculum in the spread of modernist spatial cognition. Based on the typical divide between design and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the Basic Design can be seen as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the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This research is aimed to focus on Spatial Conception of the Basic Design Curriculum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in Taiwan, especially to its content and shift, while raising two critical questions, to first identify what are the keywords within the conception vocabulary within the text content of the design curriculum; two is to investigate on how these keywords are able to present what types of knowledge episteme with their inherited basic assumption on architecture. Based on the necessity to research and create the Basic Design curriculum, Tamkang Architecture has formulated its doubt, adjustment and correction of its stance during the process of structuring its Basic Design curriculum. On the teaching model structured based on text format instruction, it has studied the shift for the spatial conception to develop eight specific keywords and their respective knowledge base, while engaging in the knowledge summarization process based the trends of spatial concept of the 1990’s to develop a design curriculum rationale and method derived from the interpretation of specific keywords.
By utilizing vocabulary to identify knowledge model, the research has discovered that the fine art principles were still the dominated as the core fundamental value underpinning the basic design education at Tamkang Architecture until 1980s. The Basic Design Curriculum in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Taiwan embarked a clear shift of paradigm during the mid-1990, and Tamkang embraced this educational trend in 1992, and in a subsequent 5-year span to develop a new set of basic design education curriculum to replace a design teaching tradition that had last for more than 20 years, which further transcends a departmental goal to create a basic design education based on architecture that originally initiated back in 1972. There was a brief attempt between 1993-96 to incorporat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into the basic design curriculum in order to restructure the descriptive language for spatial interpretation. With the general acceptance of the Westernized educational philosophy during 1997-2001, the adaptation of American style curriculum model has signified a successful achievement transplant of the design curriculum restructuring goal set forth since the 1970’s. From a power relation point of view, this research also demonstrates the fact that knowledge of transfer is inevitably a product of result power struggle between various competing interested groups. In spite of different design philosophies between the East and West Coasts brand of modernism, Tamkang was able to create an assemblage form of teaching method by accident that mainly attributed to an unique historical condition which intentionally bypassing the debate discussion of architectural autonomy point of view.
Within the episteme of spatial conception based on the bricolage of eight keywords in curriculum, there is an attempt to create a dialogue with the British architectural historian, Adrain Forty who discoursed of the word "space", where he pointed out that the meaning of space lost the definition of real life experience during its importation from Europe into America, and that is the linkage to the issues resulting from the modernist spatial interpretation. During the mid-1990’s Tamkang’s Basic Design Curriculum was structured with an attempt to make up the lost meaning. However, 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 concept is putting too much emphasis on formalism while the social conception vocabulary emphasized by field traits could not be fully applied in the basic design studio, thus making it difficult to expand design research that was based on Taiwan as a site-specific curriculum theory. The suggested conclusion is therefore to build a vocabulary network with emphasis on site-relation structure, based on the reconsideration the action in which the condition of the design is made, which will always nurtured an academic landscape that is equipped with uniquely linked format of basic design curriculum.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部分 緒論 

前言:基本設計的模糊性與革新	3
現象一:關鍵字的出版與展覽	3
現象二:設計工作室的評圖與論述	3
現象三:基本設計的模糊性與革新	3
初步研究與動機	4
動機一:不斷革新卻愈顯模糊的基本設計課程	4
動機二:知識輸入台灣的狀況	5
動機三:自身教學經歷的反思	5
第一章 研究問題	7
第一節 「詞彙」作為基本設計課程的研究	7
第二節 關鍵詞所架構的「空間概念」知識域	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1
第一節 研究問題用語界定	11
第二節 研究視野的建立	18
第三節 建築學關鍵詞研究的現況	2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寫作策略	30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0
第二節 課程知識與關鍵詞論述架構	36

第二部分 淡江建築基本設計課程的年代式回顧 

第一章  1992以前  基本設計的實施與質疑	45
第一節 1964-1969 工程製圖氛圍中的基本設計	45
第二節 藝術與技術之間的擺盪	49
第三節 1978-1986美術人眼中的「設計基本」	56
第四節 1987-1991建築學士對大一的回憶	64
第五節 1992 變動的一年	69
第二章  1993-1996  環境規劃的意識	77
第一節  新系館、新機會、新團隊	77
第二節  入學禮	84
第三節  新架構的困境	87
第四節  動手做與離開圖桌	93
第五節  新課程的語言	96
第三章1997-2001  建築專業的內容	103
第一節 1997-1998「真正的建築系」?	103
第二節 1998圖解分析的魅力	115
第三節 1999-2001新美學的細節	121
第四節 2002乘浪而行與暗礁	126
第五節 2002-2008構築成為主軸	134

第三部分 空間概念詞彙拼盤中的關鍵詞

壹、理論-場域特定的課程理論 (Site-Specific Curriculum theories)	145
一、導言 Conclusion and Introduction	145
二、1990年代淡江建築基本設計課程的知識狀況	148
三、以概念詞彙為主的設計課程研究方法論建立	160
四、空間概念關鍵詞	163
五、作為結論,基本設計課程空間概念詞彙的新取向	171
貳、關鍵字
1. Body身體	185
2. Object物件	205
3. Material材料	227
4. Tectonic構築	247
5. Cube立方體	265
6. Collage拼貼	285
7. Case Study案例分析	303
8. Transfomation轉化	327

圖表索引
 
第一部分
圖 1 命題中關係與論點的說明。	14
圖 2 上  命題網路 下 概念詞彙網絡示意	14
圖 3 一位生手對斜面問題的記憶結構	17
圖 4 一位專家對斜面問題的記憶結構	17
圖 5 有效率的教師在問題解決情境中的基模應用	17
圖 6 概念詞彙的篩析示意	31
圖 7基本設計課程空間概念關鍵字的知識域網絡建構,以及與阿德里安.福蒂
     空間一詞的對話	34
表 1 《關鍵詞》一書寫作架構	26
表 2 歷年基本設計課程檔案格式	31
表 3依主導師資分列的課程資料整理格式	31
表 4 訪談計畫與實際訪談狀況說明	32
表 5 對受訪者的編號紀錄	32
表 6 研究流程與全文寫作架構	35
表 8 建築理論架構表	39
表 9 Fraker的都市設計論述	39
表 10 以概念詞彙為主的設計研究架構	40

第二部分
圖 1騙子與瘋子的舞台	41
圖 2 巧妙融入地景的宮燈教室	44
圖 3 民國50年代工學部教室	46
圖 4 淡江建築創刊號封面	46
圖 5 教學新方案	46
圖 6 簡易型態內線形構成	47
圖 7 線形材料張力與彈性力的結構造型	47
圖 8 版形材料空盒疊砌	47
圖 9 高次曲線薄殼造型	47
圖 10 基本設計習作,幾何曲線或組合線的軌跡組織與運行的變化造型。	51
圖 11 基本設計習作,線形材料的比例組合造型,以其論比例與光影。	51
圖 12 五年制課表	53
圖 13 1978 對尺寸訓練的系列探討	55
圖 14 1978 對造型探討的系列作品	55
圖 15 1978年基本教程輸控	55
圖 16上:輸控過程的出題對照整理 下:直覺設計過程分析	55
圖 17 1923年發表的包浩斯教學課程圖	58
圖 18 書籍封面呈現的色彩幾何構圖	58
圖 19 20世紀のデザイン展: ヨーロッパとアメリカ:目錄	58
圖 20 1986色彩空間,陳國哲作品	60
圖 21 1986立體空間,黃敏禛作品	60
圖 22 1986立體空間,朱子豪作品	60
圖 23 1986立體空間,姜修恆作品	60
圖 24 73學年度第二學期一年級基本設計(下)D組教學計劃書第四頁	61
圖 25 74學年度第一學期一年級建築設計基本(上)第二組教學計劃封面	61
圖 26 74學年度第一學期一年級建築設計基本(上)第二組教學計劃環境意象表現題目	61
圖 27 成大基本設計作品(黏土造型	65
圖 28 東海一年級繪圖空間	65
圖 29 逢甲美術教室	65
圖 30 陳勇佑,工寮外觀木雕	70
圖 31 工寮外的展版	70
圖 32 1992年第一學期風的抽象概念模型,林冠華作品	73
圖 33 1992年第一學期風的抽象概念模型,倪順成作品	73
圖 34 1992年第一學期非228紀念空間,鐵道的紀念碑,倪順成作品	73
圖 35 1972年以前 淡江基本設計空間概念詞彙流動的地理示意	75
圖 36 1978-1992年 淡江基本設計空間概念詞彙流動的地理示意	75
圖 37 全系參與討論會	76
圖 38 階梯教室透視圖	79
圖 39 設計工作室所繪製的系館短向剖面	79
圖 40 系館剖透圖	79
圖 41 設計討論參與會議宣傳單	79
圖 42 募款活動照片1	79
圖 43 募款活動照片2	79
圖 44 改建後系館中庭的活動	79
圖 45 83學年度第一學期建築學系第一次系所務會議附件九。	83
圖 46 1994 保蛋。樂山作品的素描與設計說明稿件	86
圖 47 《基本視覺概念與原則》	90
圖 48 美國建築師協會出版的教案競賽	90
圖 49 1993年出版的 ARCHITECTURE 101 A Guide to the Design Studio	90
圖 50 在回留茶藝館的圓桌會議	90
圖 51 1994物體的塑造與發現-真實物件的製作 樂山作品	93
圖 52 1994 水泥灌模,崔光原作品	93
圖 53 牛欄。設計工作室	94
圖 54 1995年音樂轉化題目單的排版。	94
圖 55 對地方的報導寒假作業題目。	94
圖 56 環境速寫的參考圖式	94
圖 57 1993-1996 淡江基本設計空間概念詞彙流動的地理示意	101
圖 58 呂理煌sci-arc期間作品1	106
圖 59 呂理煌sci-arc期間作品2	106
圖 60 準備剖開的相機	106
圖 61 SCI-Arc學生作品(左起4張)與校刊封面(右1)	108
圖 62 SCI-Arc 學生作品	109
圖 63 SCI-Arc 學生作品	109
圖 64 1997題目-wall project	111
圖 65 1997題目-materials	111
圖 66 1997題目-virtual reality	111
圖 67 1997題目-a place for viewing	111
圖 68 平面上的立體,立體中的平面	133
圖 69 Site Plan,2012畢業設計	133
圖 70 Parallel Projection,2012畢業設計	133
圖 71手繪量體、手工澆灌模型、數位量體與隨機剖面及3D模型	139
圖 72 1997-2001淡江基本設計空間概念詞彙流動地理示意	141
表 1 1981-1986基本設計題目整理	63
表 2 1987-1991課程,師資與作品	66
表 3 張樞的完全實驗設計課程	68
表 4 1992年課程,師資與作品	72
表 5 依系所務會議附件整理的1992年的課程規畫綱要	81
表 6 1993年課程,師資。	91
表 7 -1993-1996年課程題目表	100
表 8 依SCI-Arc Fromtheedge一書整理的一年級課程	108
表 9 SCI-Arc課程目標與目標達成的概念詞彙關係)	108
表 10 1997年課程,師資,作品。	114
表 11 1988年出版的庫柏聯盟各年級設計題目	116
表 12 1998年課程與師資	119
表 13 1999年遠見雜誌評鑑排名	127
表 14 評鑑中的三大面向排名狀況	127
表 15 2002年課程結構表	127
表 16 2002-2008題目,師資,作品	137
表 17 2002-2008題目	138


第三部分

壹、理論
圖 1概念詞彙的流動地理	145
圖 2 1990年代淡江建築基本設計課程中的空間概念關鍵字	145
圖 3 關鍵字組中的兩種自主性	145
圖 4淡江建築1970-2010年代基本設計概念詞彙流動地理示意圖	159
圖 5 關於田野與理論的映照與對話架構示意	161
圖 6 8個概念詞彙關鍵字知識網絡	161
圖 7基本設計概念詞彙的知識域-Forty 空間一詞的論述	169
圖 8做吧,別說了! 	178
表 1 詞語密林中的概念詞彙線索	160
表 2概念詞彙的寫作綱要	162




貳、關鍵字
1.身體 Body
圖 1 1931年,柏林的伊登造型學院,課前預備運動	179
圖 2 1926年,奧斯卡.施萊默與他的學生劇場工作坊舞台照	179
圖 3 2008年,身體異器,劉呈祥作品	179
圖 4 1511年基於男性身體比例的維特魯威人	185
圖 5包浩斯劇場工作坊的人物	185
圖 6 Man in the Circle of Ideas	185
圖 7 2006 身體異器作品	185
圖 8 M2,隈研吾作品	188
圖 9 DORIC,隈研吾作品	188
圖 10 Dancing house,Frank Gehey作品	188
圖 11 Zumthor溫泉水療中心作品	188
圖 12  1982年,班刊封面	193
圖 13 1972年,淡江建築系刊封面	193
圖 14 1978年,尺寸訓練。劉孟周作品	193
圖 15人與家具尺寸的表現圖。劉孟周作品圖	193
圖 16 1995年,身體經驗與空間題目單圖示	193
圖 17 2005 坐的裝置	195
圖 18 坐的裝置	195
圖 19 身體+容器	195
圖 20 身體異器	195
圖 21 身體異器	195
圖 22 創作者的身體形象	196
圖 23無殼蝸牛運動	196
圖 24 偶戲工作坊,夢想嘉年華遊行	196
圖 25 偶戲工作坊,夢想嘉年華遊行	196
圖 26 身體作為一個空間中的物	198
圖 27 表達了身體與空間關係可能的模糊性線條	198
圖 28身體-概念詞彙的知識域	198
表 1身體-概念詞彙之設計題目	193

2物件Object
圖 1 1925年,有塔狀城市之稱的瓦贊計畫模型	199
圖 2 1995年,物件的製作作品	199
圖 3 1913,白底黑色的方形,卡基米爾.馬列維奇	208
圖 4 1918,Suprematist Composition:White on White,卡基米爾.馬列維奇	208
圖 5 物的製作	211
圖 6 東海建築系101學年度一年級設計課上學期題目,閱讀物件題目第一頁	211
圖 7 1994,真實物件的製作,崔光源作品	214
圖 8 1995, 真實物件的製作,劉峻志作品	214
圖 9 1996,真實物件的製作物體的塑造與發現,王大雨作品	214
圖 10 1995,物體的塑造與發現,廖嘉舜作品	214
圖 11 1996,真實物體的製作,木模板分割	214
圖 12 1996,貼上膠帶以創造質感的木模板	214
圖 13 安藤忠雄 900mm×1800mm 模板尺寸來自日本傳統榻榻米的尺寸	214
圖 14 形體與結構	216
圖 15 1997塑膠玩具的物件放大,吳明威作品	216
圖 16 滑輪的物件放大,陳俊亨作品	216
圖 17 MICROSCOPE/TELESCOPE PROJECT: ANALYSES	216
圖 18 1997, Drawing 吳明威大一基本設計作品	216
圖 19 1997,drawing背包扣物件放大,高名孝作品	216
圖 20 2011,解.構.圖,徐毅佳作品	216
圖 21 物件放大作品,系館外評圖狀況	217
圖 22 關於product詞彙的說明附圖	219
圖 23 Woman in a Blue Dress,畢卡索,1941	219
圖 24 2002年物件的家作品	219
圖 25物件-概念詞彙的知識空間/域	220
表 1 物件-概念詞彙之設計題目	212

3.材料 Material
圖 1 1914—17年《繪畫浮雕》,木板上金屬及皮革,塔特林作品	221
圖 2 1924年,包浩斯 對於不同種類木材的觀察	221
圖 3 1992年,非228紀念碑,潘松岳作品	221
圖 4 俄羅斯構成主義在1920年代的新材料研究,1921	228
圖 5 Exhibition oF student work from the preliminary course of the New Bauhaus, 
Marshall Field mansion	228
圖 6 右1右2,觸覺值習作	229
圖 7紙的表面處理	229
圖 8 木材在不同加工階段的表面型態	229
圖 9 Fall 1999 Micro-scapes	232
圖 10 Fall 1999 Columbia University	232
圖 11 裝飾與結構	232
圖 12 庫柏聯盟一年級題目,圖右1右2,Block project	233
圖 13 庫柏聯盟,problem 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233
圖 14 1981 磁磚,姚政仲作品	234
圖 15 1987 質感,鐘尚芸作品	234
圖 16 材料構築	234
圖 17 材料構築	234
圖 18 1997年,單一材料,許英傑作品	234
圖 19 1995,物體的組構與發現-真實物件製作 朱百鏡作品	237
圖 20 1996 物件的組裝(OBJECT COMPOSING) 王大雨作品	237
圖 21 圖左1,一張俄國建築師手繪稿的分析,左2,1995周愷作品	237
圖 22 1995年,組構,徐世旻作品	237
圖 23 1995。草模與正模,王元辰作品	237
圖 24 1995年,都市藍圖學生競圖,江俊昇,何宗陽,陳明揮作品	238
圖 25 2004材料構築,徐衛邦作品	239
圖 26 2004材料構築,李怡瑩作品	239
圖 27 2006材料構築,楊鴻偉,蔡宇任作品	239
圖 28 材料-概念詞彙的知識域	240
表 1 包浩斯的材料課程	230
表 2 材料-概念詞彙相關題目	234

4.構築 Tectonic
圖 1 大廳透視圖,le-duc作品	241
圖 2 庫柏聯盟設計與構造問題題目	241
圖 3 協力造屋暑期工作營	241
圖 4 右1:森佩爾41951年世博會會上展示的原始棚屋,右2:接合	245
圖 5 原始小屋	245
圖 6 1977,造型訓練	252
圖 7 1981年,幾何形體	252
圖 8 1988,牙籤與保麗龍的戀愛故事,林碧雲作品	252
圖 9 2004,水平向度的延伸	254
圖 10 1996,身體經驗與空間,淡水河-漁船-溝通-船型結構與樓梯造型	254
圖 11 1999,椅子	254
圖 12 On architecture,承重一塊磚的橋	254
圖 13 On architecture,另一承重一塊磚的橋	254
圖 14 2005,建構材料的水平延伸,陶珩作品	254
圖 15 1997 A PLACE FOR VIEWING-Design,許英傑作品	255
圖 16 2005,建構材料的水平延伸,吳婉倩作品	255
圖 17 2001,坐的裝置	255
圖 18 2005,淡江後花園,湯天維,鄭如庭作品	255
圖 19 淡江設計工作室的組構	255
圖 20 2003年構築課 環境生物工程	255
圖 21 2002,協力造屋暑期工作營	255
圖 22 呂理煌組-小小羅賓漢的家&小松鼠樂園	256
圖 23陳珍誠組-迎風居、影之屋、苦楝茶屋	256
圖 24王俊雄組-爪蟲。不飛鳥,迎蜂極樂屋	256
圖 25 2004,宜蘭童玩節 風的裝置,林芳慧組-看風聽水	256
圖 26 2004,宜蘭童玩節 風的裝置,徐昌志組-凝結風經	256
圖 27 「民眾之家」	256
圖 28構築-概念詞彙的知識空間/域	259
表 1 構築-概念詞彙之設計題目	253

5.立方體 Cube
圖 1 1924年量體關係的構成Georges Vantongerloo作品	261
圖 2 威尼斯建築師Frederick Kiesler: The City in Space, model in Austrian section,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 Paris, 1925	261
圖 3 量體與空間關係	261
圖 4 1997 Cube,陳俊亨作品	261
圖 5 1911年,《進化》,蒙德里安作品	267
圖 6 1912年,受立體派影響的《銀灰色的樹》,蒙德里安作品	267
圖 7 1915年《構成第十號(海堤或海) 》,蒙德里安作品	267
圖 8 a和b兩點沿線進行的相遇	268
圖 9 他們的力量不是抵消	268
圖 10 新的方向d=a和b結合,不比b或a更活躍的一個新的力量方向,
並沒有創造新的自然現實,而只是新的方向	268
圖 11 b只是源自M中心的無限數量的圓形線中的一個。
a和b的整體是“平面”,它是一種無限精細的光線和被動拉伸線。	268
圖 12 C點,射線必須是某一射線運動的真正中心,以一定的線移動為界,
或者:從射線到射線必須以其“表面”出現。	268
圖 13時間與空間圖解。	268
圖 14 1918年蒙德里安的第一個鑽石構成	268
圖 15 橢圓原理	268
圖 16 海杜克的Texas Houses 1-5	270
圖 17 九宮格問題	270
圖 18 由海杜克手繪的九宮格問題	272
圖 19 在庫柏聯盟的九宮格問題	272
圖 20 Cube problem 與住宅研究,庫柏1964-1972,the cube problem	272
圖 21 CUBIST HOUSE,1990,INVISIBLE LANGUAGE, (Heneghan, 1993, 頁 46)	274
圖 22對Andrea Palladio的Villa Rotonda 18個圖解	274
圖 23 1984,立體構成,黃柏榮作品	277
圖 24 1985,立體空間構成,姜修恆,黃敏禎作品	277
圖 25 1997年,cube	277
圖 26 1997 CUBE,高名孝作品	277
圖 27 2002立方體的構成作品	279
圖 28 正立方體的構成作品	279
圖 29 材料方體作品	279
圖 30 仙台媒體館	280
圖 31 立方體-概念詞彙的知識空間/域	280
表 1 立方體-概念詞彙題目表	276

6.拼貼 Collage
圖 1 1913年 喬治布拉克單簧管	281
圖 2 1982年The Portland Building, Michael Graves	281
圖 3 The Manhattan Transcripts, Bernard Tschumi	281
圖 4 1981,浮雕,傅仁俊作品	291
圖 5 1986,平面構成與環境意象表現,趙中天作品	291
圖 6 1989,環境意象,鄧倩如作品	291
圖 7 1989,字體造型設計,陳勇佑作品	291
圖 8 匡溪THING一詞的操作圖	291
圖 9 Le Corbusier (Charles-Édouard Jeanneret), 1920, Nature morte (Still Life),
 圖畫盒子	291
圖 10 1994 二度空間與三度空間的轉換,樂山作品	293
圖 11 1994拼貼,林家如作品	293
圖 12 1996,空間萬花筒,徐世旻作品	293
圖 13 1996 從〈介於之間〉到一個場所的設計題目單	294
圖 14 2001,表現法課綱	294
圖 15 2001,表現法課程	294
圖 16 庫柏聯盟,二維/色彩練習設計題目	295
圖 17 庫柏聯盟,拼貼	295
圖 18 The Third dimension	295
圖 19 Rem Koolhass	296
圖 20 Rem Koolhaas/OMA, Maison a Bordeaux, 1994–98, plans of level 0, 1, 2, 
two sections.	296
圖 21 拼貼-概念詞彙的知識空間/域	297
表 1 拼貼-概念詞彙相關題目表	292

7.案例分析 Case study
圖 1 幾何式平面設計法	299
圖 2 Altes Museum. Plan.下Palace of the Assembly. Plan	299
圖 3 2002年表現法課程 解析元素與整體關係的建築分析	299
圖 4 Le Corbusier-an analysis of form	309
圖 5 Diagram Diarie	309
圖 6 1968年秋天耶魯大學建築學院三年級工作室課, "Studio LLV"	310
圖 7 OMA, panoramic diagram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EU,2006	310
圖 8 1995,臺鐵舊舍案例研究測繪圖說與模型	317
圖 9 無法分割成許多部份的柯比意作品分析,庫柏聯盟分析問題	318
圖 10庫柏聯盟三年級設計:分析	318
圖 11 1997對Frank Gery的案例分析,吳明威作品	318
圖 12 1997案例分析,高名孝作品	318
圖 13 2000住宅案例分析作品	319
圖 14 2001 案例分析作品	319
圖 15 2011居住空間案例分析	320
圖 16 2004 介入	320
圖 17 包浩斯對繪畫的幾何分析	320
圖 18 表現法中的分析方法教授與分析式圖解的參照	320
圖 19 SANAA's housing projects	321
圖 20 案例分析-概念詞彙的知識空間/域	322
表 1 案例分析-概念詞彙題目表	315

8.轉化 Transformation
圖 1 羅賓埃文斯畫的阿內皇家小教堂穹隆棚格	323
圖 2 1967, National Football Hall of Fame, Robert Venturi	323
圖 3 1997 2D-3D高名孝作品,站立的平面	323
圖 4 達西.湯普森(D'Arcy Thompson)1917年魚體形態的幾何變換,	327
圖 5 非兔非鴨	327
圖 6 符號學三角形	329
圖 7 自我-文本-意義的轉化關係示意	329
圖 8 Theo van Doesburg Counter-Composition VIII, 1924。反構成第八號	333
圖 9 Counter-Composition V,1924	333
圖 10 1995, 2D-3D以珍珠板製作的模型,廖嘉舜作品	338
圖 11 從畫布到空間	339
圖 12 1997, 以物件放大操作2D-3D 高名孝作品	339
圖 13 Braque, Studio III(1949)	339
圖 14 飛向牆的鳥	339
圖 15 牆宅研究	339
圖 16 2000,哈利波特之異想世界作品	341
圖 17 2002 2D-3D作品-以設計語彙(動詞表)發展的三維作品	341
圖 18 A musical instrument that reflect a new sense of location for thinking 
發聲器設計,1995,廖嘉舜作品	342
圖 19 音樂轉化題目-以John Cage的排法	342
圖 20 游思的示意	342
圖 21 電影轉化的題目單	342
圖 22 2008 自由題-漬.空間的幾何轉化作品,沈書妤,李冠儒,陳敬杰,
   施柏堯	343
圖 23 2003年圖像/空間之轉化transformation 2-D to 3-D	343
圖 24 2002 材料的時間	343
圖 25  轉化-概念詞彙的知識域	344
表 1轉化-概念詞彙之設計題目	335
參考文獻 	345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文件
淡江大學建築系(2000)。Millennium special issue。
淡江大學建築系(2002)。文件2001。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淡江大學建築系(2004)。DOCUMENT 02-03:淡江建築2002-2003年學生作品集。淡水:淡江大學建築系。
淡江大學建築系(2005)。DOCUMENT 04-05:淡江大學建築系2004-2005年學生作品集。淡水:淡江大學建築系。
淡江大學建築系(2007)。Document 06-07:淡江建築 學生作品精選集。淡水:淡江大學建築系。
淡江大學建築系(2009)。淡江建築DOCUMENT 08-09:淡江大學建築系2008-2009年學生作品集。淡水:淡江大學建築系。
淡江大學建築系(2014)。淡江建築TKU ARCHITECTURE DOCUMENT 2012-2013。 新北市:淡江大學出版中心。
淡江大學建築系學會(1990)。淡江建築13。淡水:王紀鯤。
淡江大學建築系學會(1993)。淡江建築16。淡水:周家鵬。
淡江大學建築系學會(1996)。淡江建築’96。淡水:淡江大學建築系學會。
淡江大學建築系學會(2012)。淡江建築 Document10-11。淡水:淡江大學建築系。
淡江大學建築學系(1984)。1984淡江建築作品專輯。
淡江大學建築學系(1986)。淡江建築10。淡水:陳信樟。
淡江文理學院建築研究室(1970)。我國建築教育之研究。
淡江建築系學會(1988)。淡江建築12。淡水:淡江大學建築系。
淡江建築系學會(1996)。淡江建築96-6。淡水:周家鵬。
淡江建築編輯委員會(1969)。淡江建築創刊號。台北縣淡水鎮:張建邦。
淡江建築學會(1978)。像我們這樣的城市第三期。淡水:王紀鯤。
淡江建築學會(1982)。1982年淡江建築作品專集。淡水:淡江大學建築系。
淡江建築學會(1987)。淡江建築11。淡水: 淡江大學建築學系。
淡江時報社(2010年05月31日)。淡江時報 第789期 圖片資訊。擷取自 淡江時報: http://tkutimes.tku.edu.tw/pic.aspx?no=5656
淡江時報社(2008年3月17日)。淡江時報 第707期 專題報導。擷取自 淡江時報: http://tkutimes.tku.edu.tw/dtl.aspx?no=17899
淡江時報社(1999年6月21日)。淡江時報 第 406 期。擷取自 淡江時報: http://tkutimes.tku.edu.tw/dtl.aspx?no=7631
淡江學院建築系第四屆系展籌備委員會(1978)。1978淡江建築系展特刊。
淡江學院建築學系(1972)。淡江建築第四期。淡水:張建邦。
淡江學院建築學系(1973)。淡江建築5。淡水:張建邦。
淡江學院建築學系(1974)。淡江建築第六期。淡水:張建邦。
淡江大學八十二學年度第一學期建築系一年級教學課程會議(一)。黃瑞茂收藏。
淡江大學八十二學年度第一學期一年級建築設計課程綱要(1993年9月13日)。[筆記]。黃瑞茂收藏。
淡江大學83學年度建築系一年級建築設計課程第一次教學會議紀錄。(1994年9月8日)。[筆記]。黃瑞茂收藏。
淡江大學建一基本設計第二次教學會議討論綱要。回留茶藝館, 黃瑞茂收藏。
淡江大學83學年建築系一年級建築系課程第一次教學會議記錄。(1995年9月5日)。[筆記]。黃瑞茂收藏。
淡江建築系1993-1997建一設計設計題目與教學資料冊 (1997)。[手冊]。黃瑞茂收藏。
淡江大學一年級建築設計課教學計畫討論(1995年8月15日)。[筆記] 。詹益忠收藏。
淡江建築第十七屆四年級(1983)。比例尺2。
建築設計基本(上) 第二組 教學計劃(1984)。[手冊]。章錦逸收藏。

一般文獻
中文部份
丁沃沃(2005)。設計實驗室。建築師,第118期,16-23。
丁沃沃(2009)。再度審視建築文化。於丁沃沃,胡恆(主編),建築文化研究,(頁 3-11)。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丁福寧(2017)。古希臘的人學。台北:聯經出版社。
五十嵐太郎(2010)。關於現代建築的16章 (謝宗哲譯)。臺北市:田園城市。
方永泉(2000年12月)。客體。[國家教育研究院 雙語詞彙 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擷取自erms.naer.edu.tw/detail/1307334/
日本建築學會編(1995)。建築設計資料集成1。台北:台隆書局。
日本建築學會編(2012)。建築論與大師思想 (徐苏宁 冯瑶 吕飞 譯)。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王志弘(2014)。拼裝都市論與都市政治經濟學之辯。地理研究 第62期,頁 109-122。DOI: 10.6234/JGR.2014.62.06, 
王受之(1997)。世界現代設計。台北:藝術家。
王明蘅(1978)。對症篇--我國建築教育問題初探。建築師, 46-52。
王建柱(1990)。包浩斯。臺北市: 大陸書局。
王紀鯤(1993)。〈論台灣之大學建築教育〉。於 王紀鯤, 王紀鯤教授文集 建築拾零。
王紀鯤(2015)。王紀鯤教授文集III 建築拾綴。
王祖哲(2005)。〈如何理解維柯的《新科學》? 山東社會科學NO.8 總第120期。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571831/。
王偉雄(2016)。《哲學研究》筆記(I):維根斯坦論靈魂。[哲學新媒體] 擷取自https://philosophy.hk01.com/channel/讀書/63211/《哲學研究》筆記%EF%BC%88%EF%BC%A9%EF%BC%89%EF%BC%9A維根斯坦論靈魂。
王敏穎(2017)。建築史在西方與中國專業學院中的定位-從十八世紀迄今。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學報 第十七期,頁 63-72。
王群,赵辰,朱涛(2007年12月)。关于《建构文化研究》的对话 DOMUS-China 017期。[朱涛TaoZhu的博客] 擷取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3b7301008fu7.html
王德威(1993a)。導讀一:淺論傅柯。於王德威譯 知識的考掘 (原作者:Michel Foucault) (頁13-38)。臺北市:麥田。
王德威(1993b)。導讀二:「考掘學」與「宗譜學」—再論傅柯的歷史文化觀。於王德威譯 知識的考掘 (原作者:Michel Foucault) (頁 39-66)。 臺北市:麥田。
王骏阳 趙辰 朱濤(2009)。關於《建構文化研究》的對話。 於 丁沃沃,胡恆(主編),建築文化研究 (頁 183-193)。 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加斯東.巴舍拉/ Gaston Bachelard (2003)。空間詩學 (龔卓軍,王靜慧譯)。臺北市:張老師文化出版。
布魯諾.拉圖/ Bruno Latour (2012)。我們未曾現代過 (余曉嵐、林文源與許全義譯)。台北:群學。(原著出版年:1991)
布魯諾.賽維/ Bruno Zevi (2006)。建築空間論 (張似贊譯)。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白亦方 (2008)。課程史研究的理論與實踐: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urriculum History Research.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弗雷德里克.詹姆遜/ Fredric Jameson (2000)。文化转向:后现代论文选 (胡亚敏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伊東豐雄 (2008)。伊東豐雄建築論文集 衍生的秩序 (謝宗哲譯)。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伊東豐雄(2008)。建築:非線性的偶發事件。於 伊東豐雄, 伊東豐雄建築論文集 衍生的秩序(謝宗哲譯) (頁 400-433). 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安東尼.维德勒/ Anthony Vidler (2008)。空間爆炸:建築與電影想像(李浩譯)。ARCHITECT 總第136期, 14-24。
安東尼 維德勒/ Anthony Vidler (2017)。建筑的异样性 关于现代不寻常感的探寻 (賀玮玲譯)。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江嘉玮(2017)。從沃爾夫林到埃森曼的形式分析法演變。時代建築 2017(3), 60-69。
江蕾(2013年4月29日)。[吳光庭]那些年我們辦過的雅砌。[欣傳媒] 擷取自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2053-Kwang
米契爾.席沃札/ Mitchell Schwarzer (2009)。建築學的建構哲學(王丹丹譯)。於 丁沃沃,胡恆(主編),建築文化研究(頁 27-51)。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米歇.傳柯/Michel Foucault (1993)。知識的考掘 (王德威譯)。 臺北市:麥田。
米歇爾.傅柯/ Michel Foucault (1994)。臨床醫學的誕生。(劉絮愷譯)。臺北市:時報文化。
余舜德(2005年9月5日)。「物與身體感」架構討論:身體感的定義。[醫療與身體經驗研究群] 擷取自http://idv.sinica.edu.tw/yusd5644/2006newweb/activity/workshop%20doc/01-ue.htm
余舜德編(2016)。身體感的轉向。台北:臺大出版中心。
吳介禎(1998)。導讀-再生之死。於 吳介禎譯, 後現代建築語言 (原作者:查理斯詹克斯) (頁 11-25)。臺北市:田園城市。
吳永毅(2010)。運動在他方—個激進知識分子的工運自傳。(博士論文)。擷取自香港理工大學http://ira.lib.polyu.edu.hk/handle/10397/4019
吳光庭(2000)。吳序。於 張樞, 圖說建築 (頁 4-5)。台北市:建築情報季刊。
吳光庭(2015)。主編的話。台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 第77期 20150120, 3。
吳明修(1969)。建築教育改革芻議。於 淡江建築編輯委員會, 淡江建築創刊號 (頁 5-7)。台北縣淡水鎮:張建邦。
吳春籃(2011)。臺灣戰後建築教育實踐的過程與內容─以中原大學建築系為例(1960-1980)。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學位論文。1-183。
呂理煌(2006)。"易殖"與"拓殖"實驗--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建築繁殖場。於 邱茂林編著翻譯,重想建築設計工作室=Re-imaging:architectural design studios (頁 200-211)。臺北市:建築情報季刊。
呂理煌(2009)。探索邊緣 暴走繼續。Dialouge, 48。
坎特.布魯爾,查理士.摩爾/ Kent C. B1oomer & Charles W. Moore) (1981)。人體,記憶與建築 (葉庭芬譯)。台北:尚林出版社。
张法(2013年3月)。"西方哲学中thing(事物)概念:起源,内蕴,演变"。 社会科学战线 3(2013):45-53。頁 45-53。
张进,王垚(2018年06月26日)。新世纪文论:从文本间性到事物间性 [中國社會科學網]。擷取自 www.cssn.cn/kxk/wszrt/201806/t20180626_4446807.shtml
张春艳 , 王洋(2014)。包豪斯:作为启蒙的设计。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李江涛(2015)。当代文化发展新趋势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局。
李歐塔/Jean-Francois Lyotard (2015)。後現代狀態:關於知識的報告 (車槿山譯)。臺北市: 五南。
沈清松(1993)。〈從現代到後現代〉。哲學雜誌 第四期 台北:哲學雜誌社, 4-25。
亞瑟.丹托/ Arthur C. Danto (2010)。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林雅琪,鄭惠雯譯)。台北:麥田。
佾所設計工程顧問有限公司(1999)。補影的眼,混殖的手 實踐大學高雄校區群體建築--台灣高雄1996-1998。Dialogue 22, 74-87。
卓彥利(無日期)。卓彥利〈符號學〉筆記。擷取自 page.phsh.tyc.edu.tw/downtext/upload/符號學.doc
周光宙(2002年11月18日)。 啊!工學院不見了! [瀛苑副刊,淡江時報 第 518 期] 擷取自 http://tkutimes.tku.edu.tw/dtl.aspx?no=2575
周祝瑛(2002)。大學卓越的另一章-教學評鑑之探究。擷取自 https://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8872/1/%E5%A4%A7%E5%AD%B8%E5%8D%93%E8%B6%8A%E7%9A%84%E5%8F%A6%E4%B8%80%E7%AB%A0--%E6%95%99%E5%AD%B8%E8%A9%95%E9%91%91%E4%B9%8B%E6%8E%A2%E7%A9%B6.pdf。
尚.布希亞/ Jean Baudrillard (1997)。 物體系 (林志明譯)。臺北市:時報文化。(原著出版年:1968)
彼得.蓋伊/Peter Gay (2009)。現代主義 異端的誘惑 (梁永安譯)。新北市:立緒文化。
彼得‧霍爾/Peter Hall (2017)。明日城市:二十世紀城市規劃設計的思想史 (吳綱立譯注)。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拉斯穆生/S. E. Rasmussen (1988)。體驗建築(漢寶德譯)。臺北市:台隆書店。(原著出版年:1959)
杭間 靳埭强(2010)。包豪斯道路:历史遗泽世界和中国。济南:山東美術出版社。
林乃文 (2001年5月9日)。淡江建築系師生建構「哈利波特的想像世界」[博客來網路書店]。擷取自 https://www.books.com.tw/onlinepublish/2001050901.htm
林如愔(2013)。轉形作用(Transformation)[科學Online 高瞻自然科學教學資源平台]。擷取自 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42990
林利彥(1978)。一年級設計基本。 1978淡江建築系展特刊,10-11
林品章(1990)。基礎設計教育 造型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林建業(1973)。淡江建築學系五年制課程標準之安排與擬定。於 淡江學院建築學系,淡江建築5 (頁 2-9)。淡水:張建邦。
林若娟(2003)。台灣清水混凝土建築源流與發展。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林書堯(1972)。基本設計的基本觀念。淡江建築四, 100-103
林書堯(1981)。基本造型學:現代基本造型教學法的研究。三民。
林盛豐(2017年3月8日)。豐叔的21個故事:人生的因緣際會與終極關懷—林盛豐的畢業演講 [欣建築]。擷取自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16259-linsf
林會承(2012)。台灣建築史學史初探。2012台灣建築史論壇-台灣建築百年學術之路 論壇論文集1 (頁 6-27)。台北:台灣建築史學會。
林雋怡(1993)。時序進入這個豐收的季節,我們關上編輯室的門,準備歡慶收割! 於 淡江大學建築系學會, 淡江建築16 (頁 128)。淡水:周家鵬。
肯尼斯.弗蘭姆普頓/Kenneth Frampton (2007)。建構文化研究--論19世紀和20世紀建築中的建造詩學 (王骏阳譯)。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6)
邱茂林(2006)。探索建築設計工作室的發展-過去現在與未來。於 邱茂林編著翻譯, 重想建築設計工作室=Re-imaging:architectural design studios (頁 16-41)。 臺北市:建築情報季刊。
姚立群(2009)。導讀。於 王墨林, 台灣身體論 王墨林評論集1979-2009(第一卷) (頁 6-9)。 台北:左耳文化出版社。
威廉J.R.柯蒂斯/ Curtis, William J. R.(2011)。20世紀世界建築史(本書翻譯委員會譯)。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原著第三版出版年:1996)。
施植明(2002)。科比意。木馬文化
施植明,姜建宇,陳林蔚(2008)。擬仿的地域主義-黃聲遠的宜蘭經驗。 設計學報 第13卷第4期(頁1-23)。
查理斯.詹克斯/ Charles Jencks (1998)。後現代建築語言(吳介禎譯)。臺北市:田園城市。
柯布/Le Corbusier (1997)。邁向建築 (施植明譯)。台北:田園城市。
柯林 羅,羅伯特 斯拉茨基/ Colin Rowe, ;Robert Slutzky (2007)。透明性 (金秋野,王又佳譯)。北京:中國建築出版社。
柯林.羅,弗瑞德.科特/Colin Rowe,Fred Koetter (2003)。拼貼城市 (童明譯)。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柯淳融(2015)。數位時代對大一建築設計的挑戰。台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 第77期,46-53。
約瑟夫.里克沃特/ Joseph Rykwert (2009)。森佩爾與風格問題(王丹丹)。 於 丁沃沃,胡恆(主編),建築文化研究 (頁 228-235)。北京:中央編輯出版社。
約翰.伯格/John Berger(1991)。看的方法 繪畫與社會關係七講。台北市:明文書局。
約翰.義庭/Johannes Itten (1989)。造型藝術的基礎 包浩斯的造型原理及展開 (王秀雄譯)。台北:大陸書店。
胡恆(2010)。不分類的建築。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胡曉琪(2018年3月22日)。用 10 種材料解讀建築師隈研吾,東京的這場展覽不要錯過[Shopping Design]。擷取自 https://www.shoppingdesign.com。tw/post/view/2753
范家豪(2005)。解析知識管理的權力結構-與紀登斯(A.Giddens)與傅柯(M.Foucault)的對話。國立臺南大學 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集刊 第1期, 頁 259-282。
赵德利,林楚杰(2018年4月10日)。埃森曼在中国美院[有方]。擷取自http://www.archiposition.com/items/20180525120218
哈里.弗朗西斯.馬爾格雷夫,戴維.戈德曼/ Harry Francis Mallgrave, David Goodman (2016)。建築理論導讀-從1968年到現在(赵前,周卓艳,高颖譯)。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原研哉、阿部雅世 (2009)。為什麼設計 語言與溝通。原研哉與阿部雅世的對話 (蔡欣芸譯)。台北:木馬文化。
夏鑄九(1993)。理論建築:朝向空間實踐的理論建構。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叢刊-02。
夏鑄九(2011)。三十年回首,反省向前--對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的一個批判性回顧與展望。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 第十七期, 頁 17-34。
夏鑄九(2018)。現代性移植與建築教育的挑戰。 賓夕法尼亞大學與中國近代建築 (頁 1-14)。 上海: 未知。
徐玉姈(2014)。包浩斯設計教育以來的空間概念概念與設計詞彙初探。建築學報 第87期,頁 1-22。
徐明福,吳玉成(1995)。建築系基礎造型課程教材與教法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84-2512-006-001),未出版。
徐超聖 (2000年12月)。課程領域[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擷取自: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8%AA%B2%E7%A8%8B%E9%A0%98%E5%9F%9F
徐裕健(1997)。大學院校建築教學改革研究。中華民國建築學會。
泰瑞.伊格爾頓/ (1999)。縱論雷蒙德.威廉斯(王爾勃譯 周莉、麦永雄校)。於刘纲纪 編,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 第二輯,頁 394-409。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翁獅整理(1993)。回頭看看我們的設計課程 全系大評圖現場紀實。於 淡江大學建築系學會,淡江建築16 (頁 25-35)。淡水:周家鵬。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編輯部。(2010年7月10日)。自由的追尋 赴美留學生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台灣 第14期中文電子報] WATCH TAIWAN 觀。擷取自 http://mocfile.moc.gov.tw/htmlfile/201704/709b56b0-1b8b-4687-bcfb-5ba0eaa092c5/watchtw_tw15/edm_c_p03.html
張文炳(1977)。風箏設計 製作。台中:西江書局。
張正岳(2006)。影響營造業在低價競爭之產業選擇策略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張振中(1969)。我國建築教育現況及本系教學改革方案。於 淡江建築編輯委員會,淡江文理學院建築學會會刊 淡江建築創刊號 (頁 2-4)。台北縣淡水鎮:張建邦。
張琪琳,韓冬青(2008)。圖解--期待未知。新建築2008(2), 118-124。
張樞(2000)。圖說建築。台北:建築情報。
曹则贤(2016)。作为物理学专业术语的plasma 一词该如何翻译?。擷取自 http://www.wuli.ac.cn: http://www.wuli.ac.cn/fileup/PDF/20061218.pdf
曼弗雷多.塔夫里/ Manfredo Tafuri (2010)。建築學的理論與歷史 (鄭時齡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梁光耀(2018年3月5日)。丹托的藝術終結:藝術的可能性窮盡了嗎?(一)~(三) [香港01 哲學]。擷取自 https://www.hk01.com/哲學/164551/丹托的藝術終結-藝術的可能性窮盡了嗎-一-梁光耀
梁濃剛(1992)。回歸佛洛伊德—拉岡的精神分析學。臺北市:遠流。
理查.魏斯頓/Richard Weston (2012)。改變建築的100個觀念 (吳莉君譯)。台北:城邦文化事業。
畢光建(2004)。環境生物工程。於 淡江大學建築系,Document02-03:淡江建築系2002-2003年學生作品集 (頁 1-2)。淡水:淡大建築系。
畢恆達(2003)。家的想像與性別差異。於 加斯東巴舍拉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頁13-19)。臺北市:張老師。
章錦逸,陳德耀(1982)。一年級設計作品 開竅。於 淡江建築系學會, 1982淡江建築系作品專集 (頁 3)。淡水:陳信樟。
許麗玉(2012)。建築師的歷史? 2012台灣建築史論壇 台灣建築百年學術之路 論壇論文集2 (頁 225-235)。台北:台灣建築史學會。
許麗雯(總編) (1994)。巨匠美術週刊 90 : 蒙德里安。臺北市: 錦繡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郭文亮(2006)。草莓啟動器:東海建築系一年級教學實驗。於 邱茂林編著翻譯, 重想建築設計工作室=Re-imaging:architectural design studios (頁 108-125)。臺北市:建築情報季刊。
郭世恒(2018年4月20日)。莊子之物論:一個現象學的解讀。[香港01哲學]擷取自 https://www.hk01.com/哲學/111377/莊子之物論-一個現象學的解讀
陳方正(2008年3月12日)。《幾何原本》在不同文明之翻譯及命題初探。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No.48-2008, 頁 193-210。
陳永寧,詹耀文(2000)。我們的師長-陳其寬先生。於羅時瑋(編),建築向度 設計與理論03 東海建築人物思潮與作品(一) (頁 15-19)。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陳其澎(2011)。身體與空間。新北市:暢通文化。
陳冠帆(2016)。從日本建築與事務所教育看結構與設計教學整合。台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 第83期,55-60。
陳建綱(2016年4月15日)。激情中的社會與社會中的激情:從休謨的道德心理學論民族特性的形成。[中研院民族所] 政治學工作坊:對話的政治_11「社會中的激情與激情中的社會」擷取自https://www.ioe.sinica.edu.tw/content/search/GSearch.aspx?SiteID=530167135246736660&q=%e9%99%b3%e5%bb%ba%e7%b6%b1
陳格理(1997)。對建築基本設計課的省思與做法。1997基本設計研討會論文集 (頁 A27-36)。台中:朝陽技術學院。
陳逸杰(2009年12月)。以「身體勞動」的概念探索一種建築營造的可能性。建築學報 第70期,頁 43-58。
森佩爾(2014)。建築四要素(罗德胤,赵雯雯,包志禹 譯)。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陸建德(2005)。詞語的政治學。於 [英]雷蒙.威廉斯, 關鍵詞 文化與社會的詞匯 (頁 1-11)。北京:三聯。
麥可.阿提雅/Michael Atiyah (2013年12月1日)。2013〈二十世紀的數學 2000年世界數學年講詞 (翁秉仁譯)。數理人文20131201創刊號,頁 26-37。
黄晖(2006)。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理论剖析。法国研究 2006年第3期。
黄擎(2011)。雷蒙•威廉斯与"关键词批评"的生成。外国文学研究 2011 年第4 期, 頁 133-138。
彭康健(2015)。手作與數位之間。於 吳光庭(主編)宋立文(特約主編), 臺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 第77期 (頁 8-11)。台北市:臺灣建築學會。
曾成德(2010)。當代建築的標籤雲。於 五十嵐太郎, 關於現代建築的16章 (頁 12-21)。臺北市:田園城市。
曾旭正(1993)。再與曾旭正老師暢談一晚。(宣威, 採訪者) 淡江建築16。頁109-111。淡水。
曾長生(2017)。美感典藏:跨世紀藝術環境省思。獨立作家-新銳文創.
童明(2003)。〈譯者前言〉。於 弗瑞德科特童明譯 [美]柯林.羅,弗瑞德.柯特著,拼貼城市。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華德.葛羅培/ Walter Gropius (1984)。整體建築總論 (漢寶德譯)。臺北市:台隆書局。
華德.葛羅培/ Walter Gropius (1984a)。新建築與包浩斯(王錦堂譯)。臺北市:台隆書局。
隈研吾 (2010)。自然的建築(林錚顗譯)。台北市: 博雅書屋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2008)。
馮路(2009)。建築學知識的兩種形式。當代中國建築創作論壇 重慶會議論文 分議題:建築教育與創作實踐。重慶。
馮雷(2008)。理解空間:現代空間觀念的批判與重構。大陸:中央編譯。
黃光廷(2015年4月20日)。探究本源的建築師 路易.康——專訪「建築之境:路易.康」策展人約希恩.艾森布蘭特(Jochen Eisenbrand)。[MOT TIMES 明日誌] 擷取自http://www.mottimes.com/cht/interview_detail.php?serial=296
黃衍明(1997)。基本設計之基礎認識。1997年基本設計研討會論文集(頁A01-A05)。台中市:朝陽技術學院。
黃衍明(2012)。建築如何背叛地球。於 褚瑞基等撰述;劉克峰(主編),地理啟蒙 (頁 20-25)。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
黃瑞茂(2000)。淡江建築2000系刊。於 淡江大學建築系,Millennium special issue (頁 127)。
黃瑞茂(2014)。淡江建築作為一個教育場域! 於 淡江大學建築系,TKU ARCHITECTURE DOCUMENT 2012-2013 (頁 6-15)。新北市:淡江大學出版中心。
黃瑞茂,翁獅整理(1993)。評圖序四發言。於 淡江建築系學會, 淡江建築16 (頁 33)。 淡水:周家鵬。
黃聲遠(2002)。影響-1991~1993年間,我在Eric Owen Moss事務所看到的故事。 於 里昂.懷特,金光裕,建築新紀元 加州當代建築師作品選輯 (頁 70-89)。台北: 田園城市。
黃鴻銘(2004)。How to increase your Creativity。擷取自 http://www.homerarchi.com/dialogue_creativity.htm
瑪格麗特.羅斯/ Margaret Ross (2002)。後現代與後工業︰評論性分析 (張月譯)。遼寧教育出版社。
楊滿玉(2014)。人如何完成自我形塑的可能? 試以「自我理解」與「精神修練」作為實踐之道。全方位成功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14 (頁 137-145)。新北市: 空大。擷取自 http://ir.no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43/2/人如何完成自我形塑的可能%EF%BC%9F試以「自我理解」與「精神修練」作為實踐之道(楊滿玉).pdf
葉于雅(1997)。語言學中語言轉換模式對視覺符號設計之適用性探討。1997基本設計研討會論文集 (頁 C-09-16)。台中:朝陽技術學院。
葉秀山(1991年9月)。論福柯的「知識考古學」。 女性人 5,頁 4-24。
董皇志,陳文亮,簡予貞,王韡儒(1997)。朝陽建築系大一「建築設計」課程教學大綱。1997基本設計研討會論文集 (頁 A-51-60)。台中:朝陽技術學院。
詹明信/Fredric Jameson (1990)。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 (唐小兵譯)。台北:台灣英文雜誌社。
詹明信/Fredric Jameson (1998)。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吳美真譯)。臺北市:時報文化。
雷納.班納姆/Reyner Banham(2009)。第一機械時代的理論與設計(丁亚雷,张筱膺譯)。南京市:江蘇美術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60)
雷蒙.威廉斯/ Raymond Williams(2005)。關鍵詞 文化與社會的詞彙 (劉建基譯)。北京:三聯。
廖炳惠編(2003)。關鍵詞200 文學與文化批評的通用辭彙編。 台北:麥田人文。
維特魯威 (2007)。建築十書 (高履泰譯)。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赵辰(2009)。"建構熱"后話建構。於丁沃沃,胡恆(主編),建築文化研究 第一輯 (頁 159-181)。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齊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 (2018)。液態現代性 (陳雅馨譯)。 臺北市: 商周出版(原出版年:2000)。
歐幾里得 (2005)。幾何原本 (燕曉東編譯)。人民日報出版社。
劉克峰(1996)。純粹主義美學的現代性。臺北市:洪葉文化事業。
劉建基(2005)。譯者導讀。於 [英]雷蒙.威廉斯, 關鍵詞 文化與社會的詞彙 (頁 1-10)。北京:三聯書局。
劉創馥(2010年5月)。亞里士多德範疇論。臺大文史哲學報 第七十二期,頁 67-95。
慕思勉(2015)。社會取向建築基本設計教學與學習經驗 分析:以臺灣大學「初等環境規劃與設計」課程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學報 第 22 期,頁 77-100。
數位時代(2015年11月8日)。科技這樣改變了建築方式!。擷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37899/BN-2015-11-08-101602-34
蒋梦麟(2010)。從圖紙到建築-勒杜設計圖紙研究(一)。時代建築,112-117。
蔡耀賢(2016)。看見一個工程與設計整合的未來。台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 第83期, 4-9。
鄭昭明(2006)。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台北:桂冠。
鄭晃二(2001)。準備登上巨浪的高峰。於 淡江大學建築系, 文件2001 (頁 1-4). 臺北市: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鄭晃二(2002)。建築專業教育。淡水:淡江大學建築系。
鄭泰昇(2010年9月21日)。數位時代的包浩斯建築教育的反思。擷取自 https://vimeo.com/15593436
蕭有志(2018)。邁向建築作者論—實踐大學建築教育的前瞻與回顧。擷取自 http://yuchihhsiao.net/filter/2018/2018-1
蕭百興(2012)。「批判建築史」在台灣:一個學院空間論述傳播的初步考察。台灣建築百年學術之路 2012台灣建築史論壇論文集1 (頁 63-79)。台北:台灣建築史學會。
蕭百興(2014a)。新工業秩序的空間想望:戰後「建築工學」設計論述在淡江學院的傳播形構(1960s中~1970s末)。城市與設計學報 第[五]二十一期,頁 63-113。
蕭百興(2014b)。圖繪空間結構:一個建築設計教學實踐的行動研究。建築學報 第87期,頁 23-48。
諾伯格.斯卡爾茲/ Christian Norberg-Schulz (1994)。實存.建築.空間 (王淳隆譯)。 臺北市:台隆出版社。
謝宗哲(2012)。形式的消去/物質(素材)的發掘與交往--建築家隈研吾的自然建築之路.。於 原作者:隈研吾林錚顗譯, 自然的建築 (頁 7-16)。 台北市: 博雅書屋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2008)。
戴維.萊瑟巴羅(2017)。地形學故事 景觀與建築研究 (刘东洋,陈洁萍譯)。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鍾鴻銘(2004年3月)。 H.M.Kielbard的課程史研究及其啟示。教育研究集刊 第五十輯第一期,頁 91-118。
簡子傑(2006)。〈詩性的,批判的靜默框架─寫在「2006年張正仁個展:漂流於形、質之間」展前〉[伊通評論專欄]。擷取自 http://www.itpark.com.tw/people/essays_data/106/454
簡聖芬(2015)。做設計與做研究。台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 第80期, 201510, 99-103。
羅時瑋(1997)。試論「環境觀察與經營」練習在建築基本設計教學的重要性-以東海大學的嘗試為例。1997基本設計研討會論文集 (頁B105-107)。台中:朝陽技術學院。
羅時瑋(2000)。回看來時路-東海建築教學經驗的傳承1960-1990。 於 羅時瑋(編), 建築向度 設計與理論03 東海建築人物思潮與作品(一) (頁 8-11)。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羅時瑋(2010)。Tectonic Becoming 2010 實構築ing。於 劉克峰、林芳怡等/合編, dA夯10 實構築:Tectonic Becoming (頁 18-23)。台北:田園城市。
羅時瑋(2013年5月11日)。當建築與時間做朋友:近二十年的台灣在地建築論述 [準建築人手札]。擷取自: http://www.forgemind.net/phpbb/viewtopic.php?f=24&t=27363
羅時瑋(2013年10月)。應機而變的建築教育觀。台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 第72期, 頁 30-39.
羅雪容(2007年7月)。風格描述與圖像類型應用於繪畫創作之研究:蝴蝶系列。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學刊,頁 17-28。
羅貴祥(1997)。德勒茲。臺北市:東大。
羅賓.埃文斯/ Robin Evans (2017)。從繪圖到建築物的翻譯及其他文章 (刘东洋译)。 北京:中國建築工程出版社。譚盾(1992)。無聲的震撼 我與約翰凱吉的最後對話。表演藝術1992年10月號。
關永中(1997)。愛、恨與死亡-一個現代哲學的探索。台北:台灣商務。
顧大慶(2007)。作為研究的設計教學及其對我國建築教育發展的意義。時代建築 2007年第03期
龔書章(2012)。菁英與普普文化的狂譫想像。[國立交通大學]。擷取自 ocw.nctu.edu.tw/course/arr011/20121127.pdf
01哲學團隊 (2017a年2月14日)。自由與必然[香港01 哲學]。擷取自https://www.hk01.com/哲學/44560/斯賓諾莎-自由與必然-ep23
01哲學團隊 (2017b年2月14日)。休謨:懷疑論[香港01哲學]。擷取自https://www.hk01.com/哲學/46032/休謨-懷疑論-ep30

英文部份
Alban Janson & Florian Tigges. (2014).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Architecture:The Vocabulary of Spatial Situations. Birkhäuser .
Alofsin, Anthony (Ed.). (1992). CENTER 7: The Final Decade: Architectural Issues for the 1990s and Beyond. New York: Rizzoli.
Alofsin, Anthony. (1992). Introduction The 1990s: A Decade of Demise in an Age of Despair? In Anthony Alofsin(Ed.)CENTER 7: The Final Decade: Architectural Issues for the 1990s and Beyond, pp. 5-9. New York: Rizzoli.
Alofsin, Anthony. (2012). American Modernism's challenge to the Beaux-Art. In Ockman, Joan (Ed.), Architectrue School: three centuries of educating architects in North America. (pp. 91-119).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AL-Saati, Abdulaziz. (1992). Mondrian: neo-plasticism and its influences in architecture. METU JFA 1990(10:1-2), 63-74.
Anderson, Stanford. (2009). Thinking in Architecture. Ptah 08 Yearbook. Esa Laaksonen,ed.(pp.72-86).Retrieved from http://web.mit.edu/soa/www/downloads/2000-09/TH_Ptah08_Nov2008_08.pdf
Archeyes. (2016, July 15). The Danteum / Giuseppe Terragni [ARCHEYES]. Retrieved from http://archeyes.com/danteum-giuseppe-terragni/
Aynsley, Jeremy. (2009). Designing Modern Germany. London: Reaktion Books.
Bailey, John. (2014, March 23). Oskar Schlemmer: The Bauhaus Stairway and the Triadic Ballet [ASC]. Retrieved from https://ascmag.com/blog/johns-bailiwick/oskar-schlemmer-the-bauhaus-stairway-and-the-triadic-ballet
Baird, George. (2004). "Criticality" and Its Discontents. Harvard Design Magazine No. 21
Baker, H. Geoffrey. (1996). Le Corbusier:An Analysis of Form. New York: Routledge;3rd Edition .
Barry Bergdoll & Leah Dickerman. (2009). Bauhaus 1919-1933: Workshops for Modernity. Museum of Modern Art.
Bernard Tschumi & Matthew Berman. (2003). Index Architecture: A Columbia Architecture Book.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Black, Max. (1962). Models and Metaphors.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Blotkamp, Carel. (1994). Mondrian:The Art of Destruction. London: Reaktion Books
Blume, Torsten. (2014). Ein Unternehmen wider die Natur Zum Zweck der Ordnug [Bauhaus 6, 5].Retrieved from https://www.bauhaus-dessau.de/zeitschrift-bauhaus-6-schlemmer.html
Caragonne, Alexander. (1995). The Texas Rangers: Notes from the Architectural Underground.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1st Edition edition.
Carol J. Burns & Andrea Kahn (2005). Site Matters: Design Concepts, Histories, and Strategies.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Charles Jencks & George Baird. (1969). Meaning in Architecture. Barrie & Rockliff : The Cresset Press.
Charles Jencks & Karl Kropf. (1997). Theories and Manifestores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Great Britain: Academy Editions.
Coates, Nigel. (2012, October 31). Lebbeus Woods, visionary architect of imaginary worlds [Online weekly] .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heguardian.com/artanddesign/architecture-design-blog/2012/oct/31/lebbeus-woods
Cohen, John-Louis. (2014). Le Corbusier's Modulor and the Debate on Proportion in France. Architectural Histories, 2(1), Art. 23. DOI: http://doi.org/10.5334/ah.by 
Corbo, Stefano. (2015, January 25). From Formalism to Weak Form: The Architecture and Philosophy of Peter Eisenman [ArchDail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rchdaily.com/591214/from-formalism-to-weak-form-the-architecture-and-philosophy-of-peter-eisenman
Cros, Susanna. (Ed.). (2003). The Metapolis Dictionary of Advanced Architecture: City, Technology and Societ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Barcelona : Actar Publishers.
Crowley, Michael. (2017). Review. In Stonorov,Tolya. The Design-Build Studio: Crafting Meaningful Work in Architecture Education. 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mazon.com/Design-Build-Studio-Meaningful-Architecture-Education/dp/1138121800
Dent, Tim (009)。物質文化 (龔永慧譯)。臺北市:書林(原出版年:1999)。
Dixon Hinson, Mary.Alice (1986). Erasing the Ghost of Perrault. In Joanne Gaines, Sheila Kennedy, David Pollak and Anne Tate(Ed.) The Harvard Architecture Review, 5: Precedent and Invention (pp. 80-95). New York: Rizzoli.
Dooley, Michael. (2014). Oskar Schlemmer: The Bauhaus Master of Multimedia Design [Bauhaus 6]. Retrieved from http://www.printmag.com/imprint/schlemmer-bauhaus-multimedia-design/
Douglis, Evan. (2013). Autogenic Structures. England and Wales: Taylor & Francis.
E. D.Gagné, C.W.Yekovich, & F.R. Yekovich (1998)。教學心理學:學習的認知基礎 (岳修平譯)。台北市:遠流。
Eisenman, Peter. (1999). Diagram diaries.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Ltd. 
Eisenman, Peter. (2000). Autonomy and the Will to the Critical. Assemblage No.41(Apr,2000), 90-91.
Evans, Robin (2000). The Projective Cast: Architecture and Its Three Geometries. Cambridge,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Fabrizi, Mariabruna. (2014, March 3). "I do not draw plans, facades or sections": Adolf Loos and the Villa Müller [socks-studio.com]. Retrieved from http://socks-studio.com/2014/03/03/i-do-not-draw-plans-facades-or-sections-adolf-loos-and-the-villa-muller/
Ferré, Albert. (2004). Verb connection: architecture boogazine. Barcelona: Actar Publishers.
Feuerstein, Marcia F. (2002). Body and Building inside the Bauhaus’s darker side: on Oskar Schlememr. In Dodds, George & Tavernor, Robert.(Ed.) Body and Building: Essays on the Changing Relation of Body and Architecture (pp. 227-236). Cambridge,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Forty, Adrian. (2000). Words and Buildings: A Vocabulary of Modern Architecture. Lodon: Thames and Hudson Ltd.
Fox, Margalit. (2005, May 7). Robert Slutzky, 75, Painter and Architectural Theorist, Dies [The New York Time]. Retrieved from www.nytimes.com/2005/05/07/arts/design/robert-slutzky-75-painter-and-architectural-theorist-dies.html
Fraker, Harrison. (2007). Where is the Urban Design Discourse? Places,19(3).61-63 [Places Journal]. Retrieved from https://placesjournal.org/assets/legacy/pdfs/where-is-the-urban-design-discourse.pdf
Frampton, Kenneth (1991)。現代建築-一部批判的歷史(原山譯)。台北:六合出版社。
Frampton, Kenneth (1999)。現代建築史:一部批判性的歷史 (蔡毓芬譯)。台北市:地景。
Frampton, Kenneth. (2007). Structure,Fabric and Topography Nanjing Symposium Opening Address. 於丁沃沃,胡恆(主編),建築文化研究 第一輯 (頁 19-26)。北京:中央編輯出版社。
Frank Weiner & Shelly Martin. (2005). The Education of An Architectect:3 Points of View: Rowe, Hejduk and Ferrari. Association of Collegiate Schools of Architecture 93rd Annual Meeting, The Art of Architecture/The Science of Architecture, (pp. 195-202). Retrieved from http://apps.acsa-arch.org/resources/proceedings/uploads/streamfile.aspx?path=ACSA.AM.93&name=ACSA.AM.93.21.pdf
Garcia, Mark. (2010). The Diagrams of Architecture. Wiley; 1 edition.
Gert Wingårdh and Rasmus Warn(Ed.). (2008). Crucial words Conditions for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Basel.Boston.Berlin: Birkhäuser.
Gilley, Amy Bragdon (2010). Drawing, Writing, Embodying: John Hejduk's Masques Of Architecture (Doctoral dissertation,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 Retrieved from VirginiaTech: https://vtechworks.lib.vt.edu/bitstream/handle/10919/29724/Gilley_AB_D_2010.pdf?sequence=2&isAllowed=y
Hays, K. Michael. (2010). Architecture's Desire: Reading the Late Avant-gard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Hejduk, John. (1985). John Hejduk: Mask of Medusa - Works 1947-1983. New York: Rizzoli.
Heiduk, John. (1995). Adjusting Foundations. New York: The Monacelli Press.
Heneghan, Tom. (1993). The Next Wave. In Heneghan, Tom Invisible Language Tokyo 1990's: A Dialogue with Five Japanese Architects (PP. 11-16). London: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Publications 
Hodgden, Lee. (1986). The Interior Façade. Cornell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Vol.3, pp. 30-43. New York: Rizzoli.
Hoffman, Dan. (1994). Architecture Studio: Cranbrook Academy of Art 1986-1993. New York: Rizzoli.
Horie, Kira. (2015, March 10). Bridge between Rowe's "Collage City" and Colquhoun's "From Bricolage to Myth"[ Cornell Blogs]. Retrieved from blogs.cornell.edu/arch5302sp15/2015/03/10/bridge-between-rowes-collage-city-and-colquhouns-from-bricolage-to-myth/
Horn, Bradly. (2011). 建築學真是無所不在麼? 於 蘇杭譯,唐克揚(主編),設計學院的故事 (頁 45-74)。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Jarzombek, Mark. (1990). "Good-Life Modernism" And Beyond The American House in the 1950s and 1960s:A Commentary. 於 UniversityCornell, Cornell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Vol.4 (pp. 76-93). New York: Rizzoli.
Jeannine Fiedler & Peter Feierabend (Ed.). (2006). Bauhaus. H .F. Ullmann Publishing.
Jencks, A. Charles. (1982). The Language of Post-Modern Architecture. 台北:茂榮圖書(原出版年1977)。
John Hejduk,Elizabeth Diller,Diane Lewis, and Kim Shkapich. (1988). Education of An Architect. New York: Rizzoli.
Jones, Christopher (1974)。環境設計與規劃的新方法(林建業節譯)。於 淡江學院建築學系,淡江建築第六期 (頁 2-20)。淡水:張建邦。
Kanekar, Aarati. (2005). From building to poem and back:the Danteum as a study in the projection of meaning across symbolic forms. The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Volume 10, pp. 135-150.
Kostof, Spiro. (1990). The Shape of Time at Yale, circa 1960. In Parks, Janet & Wright, Gwendolyn.(Ed.), The History of History in American Schools of Architecture, 1865-1975. (pp. 123-135). New York: Temple Hoyne Buell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American Architecture.
Krippendorff, Klaus. (1995). On the Essential Contexts of Artifacts or on the Proposition that "Design is Making Sense(of Things). InMargolin & Richard BuchananVictor (Ed.), The Idea of Design (pp. 156-186). Lodon, England: The MIT Press.
Le Corbusier. (1969). Architecture,the expression of the materials and methods of our times. Architectural Record, pp. 43-44.
Leupen, Bernard. (1997). Design and Analysis. 010 Publishers.
Liane Lefaivre, & Alexander Tzonis. (2003). Critical Regionalism: Architecture and Identity in a Globalized World. Prestel Pub .
Libeskind, Daniel. (2001). Interview [Architecture Australia]. Retrieved from https://architectureau.com/articles/libeskind/
Lynn, Greg. (2003). aesthetics/appearance. In Tschumi, Bernard & Berman, Matthew (Ed.) INDEX Architecture , A Columbis Book of Architecture (p. 1).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Martin, A. Nicole. (2008). Collage ⇔ Architecture (Master's thesi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McLeod, Mary. (2012). 1968-1990 The end on innocence:From Political Activism to Postmodernism. In Ockman, Joan (E.d)Architecture School: Three Centuries of Educating Architects in North America (pp. 160-201). Cambridge, 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s; 1st edition.
McMorrough, John. (2006). Notes on the Adaptive Re-use of Program . PRAXIS: Journal of Writing + Building No. 8, Reprogramming, pp. 102-110.
Michael, Siebenbrodt & Lutz, Schobe. (2009). Bauhaus: 1919-1933. Parkstone Press; 1 edition.
Millais , Malcolm (2012)。揭開現代建築的神話 (赵雪译)。北京: 電子工業出版社 (原出版年:2009)。
Mindrup, Matthew. (2007). Bausiel as immaterial investigation: avant-garde experiments with generatiive architectect and models. In Loschke, Sandra Karna, Meterialty and Architecture (pp. 195-212). 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
Mindrup, Matthew. ( 2014). Bauhaus Translation from Matiral to Architecture. In Christoph Schnoor.(Ed.) Proceedings of the Society of Architectural Historia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Vol.31. pp.531-543.Auckland, New Zealand: SAHANZ and Unitec ePress. 
Moholy-Nagy, László. (2005). The New Vision: Fundamentals of Bauhaus Design, Painting, Sculpture, and Architecture. Mineola,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MoMA. (1952). de stijil. New York: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Morales, Jose. (2003). Object. In Cros, Susanna, The metapolis dictionary of advanced Architecture: City, Technology and Societ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p. 461). ‎Barcelona :Actar Publishers.
Muschamp, Herbert. (2000, July 6). John Hejduk, an Architect And Educator, Dies at 71[The New York Time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ytimes.com/2000/07/06/arts/john-hejduk-an-architect-and-educator-dies-at-71.html
Nerdinger, Winfried. (1990). From Bauhaus to Harvard: Walter Gropius and the Use of History. In ParksWright and Janet Gwendolyn, The History of History in American Schools of Architecture, 1865-1975 (pp. 89-98). New York: Temple Hoyne Buell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American Architecture .
Ockman, Joan. (2012). The Turn of Education. In Ockman, Joan.(Ed.), Archutecture School (pp. 10-33).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Ockman, Joan (E.d).(2012).Architecture School: Three Centuries of Educating Architects in North America . Cambridge, 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s; 1st edition.
omelet. (1988). 35th建築祭特刊 老師專訪 王元辰,王詩婷,朱百鏡,李榮峰,范綱城,陳明揮,黃融,蕭舜文。建築系刊。
Otto, Christian F. (1990). Orientation and invention:teaching the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at cornell. In Parks, Janet & Wright, Gwendolyn.(Ed.) The History of History in American Schools of Architecture, 1865-1975 (pp. 111-122). New York: Temple Hoyne Buell Center for the the Study of American Architecture.
Ovaska, Arthur. (1990). States of Emergence. In The Cornell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vol. 4, 112-121.
Padovan, Richard. (2002). Towards Universality: Le Corbusier, Mies and De Stijl . 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
Pallasmaa, Juhani. (2014). Foreword. In Shields A.E. Jennifer, Collage and Architecture (pp. ix-x). 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
Paul Crowther and Isabel Wünsche . (2012). Meanings of Abstract Art: Between Nature and Theory (Routledge Advances in Art and Visual Studies).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1 edition.
Peter Eisenman and John Hejduk . (1981). Idea as model : IAUS IDEA AS MODEL 22 Architects 1976-1980. New York: Rizzoli.
Pam Meecham & Julie Sheldon. (2002)。現代藝術批判 (王秀滿譯)。臺北市:韋伯文化。
Reetzke, Nina. (2012, September 12). Le Corbusier's furniture and interiors [STYLEPARK].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tylepark.com/en/news/le-corbusiers-furniture-and-interiors
Robert Venturi, Denise Scott Brown & Steven Lzenour(1997)。向拉斯維加斯學習 (賀成軍譯)。臺北市: 田園城市文化。(原出版年:1972)
Rowe, Collin. (1976). The Mathematics of the Ideal Villa and Other Essays.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Rubio, Agustin Perez. (2007). SANAA Houses: Kazuyo Sejima + Ryue Nishizawa. Barcelona : Actar/Musac .
Ruy, David. (2009). Autogenic Succession. In Evan Douglis, Autogenic Succesion (pp. 10-15).
Schoenmaekers, M. H. J. (1915). Het nieuwe wereldbeeld (新世界觀)。Retrieved from www.dbnl.org/tekst/scho003nieu01_01/scho003nieu01_01_0002.php
Schroepfer, Thomas. (2011). 空間的可能:在庫柏聯盟的建築體驗。於蘇杭譯 唐克揚(主編),設計學院的故事 (頁 5-44)。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Schulz, Dana. (2014年11月19日). Towers in the Park: Le Corbusier's Influence [NYC]. Retrieved from https://www.6sqft.com/: https://www.6sqft.com/towers-in-the-park-le-corbusiers-influence-in-nyc/
Schumacher, L.Thomas. (1991). Surface and Symbol: Giuseppe Terragni and the Architecture of Italian Rationalism .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
SCI-Arc. (1997) .From the Edge: Student Work of Southern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Southern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Print.
Scott Brown, Denise. (1979). On Formal Analysis as Design Research.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v32 n4 , pp.8-11.
Scott Brown, Denise. (1986). Invention and Tradition in the Making of American Place. In  Joanne Gaines, Sheila Kennedy, David Pollak and Anne Tate(Ed.) The Harvard Architecture Review, 5: Precedent and Invention (pp. 162-171). New York: Rizzoli.
Shields, A. E. Jennifer. (2014). Collage and Architecture. 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
Shulman, L. (1986). 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5(2), 頁 4-14.
Smith, Philip. (2008). 文化理論面貌導論(林宗德譯)。台北:韋伯。
Somol, R. E. (1999). Dummy Text, or The Diagrammatic Basis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In Peter Eisenman, Diagram diaries (pp. 6-25).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Ltd.
Sowa, Axel. (2008). Body. In Gert Wingårdh and Rasmus Warn(Ed.) Crucial words: Conditions for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pp. 18-25). Birkhäuser.
Speaks, Michael (2010)。設計智識Design Intelligence。(楊千慧編譯)。台灣建築 172期 2010-01, 94-97。
Stephanie Salomon and Steve Kroeter. (2013年10月19日). The 1968 Learning from Las Vegas Studio Revisited [Designers& Books]. Retrieved from www.designersandbooks.com/blog/1968-learning-las-vegas-studio-revisited
Stern, Robert (1988)。美國建築的新方向 (漢寶德譯)。板橋:境與象出版社。
Steven Best & Douglas Kellner (1994)。後現代理論:批判與質疑 (朱元鴻等譯)。臺北市: 巨流 (原出版年:1991)。
Stonorov, Tolya. (2017). The Design-Build Studio: Crafting Meaningful Work in Architecture Education. 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
Taylor, Joshua C. (1961). Futurism. LYNN, MA, U.S.A.: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Tschumi, Bernard. (1981). The Manhattan Transcripts. Architecture Design.
Tschumi, Bernard. (1996). Architecture and Disjunction. London: The MIT Press.
Uhl, Johannes. (1987). The House in Context: Variations of Form in Detached and Multiresidential Housing Developments. English and German Edition, Van Nostrand Reinhold
Ulrich Franzen, Alberto Perez-Gomez, and Kim Shkapich (Ed.). (1999). Education of an Architect, A Point of View: The Cooper Union School of Art and Architecture, 1964-1971. New York: The Monacelli Press.
Venturi, Scott Brown. (1972). Learning From Las Vegas:The Forgoten Symbolism of Architectural For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 The MIT Press.
Vernooy, D. Andrew. (1992). Crisis of Figuration in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In CENTER 7: The Final Decade: Architectural Issues for the 1990s and Beyond (pp. 93-110).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Vincent Mulcahy and John Zissovici. (1987). Elementary Investigation In The Third Dimension. In KlugA. Butz and Jeffrey L. Pamela.(Ed.), Cornell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Vol. 3 (pp. 96-101). New York: Rizzoli.
Wagner, Anselm. (2015). Six Canonical Projects by Rem Koolhaas Essays on the History of Ideas. architektur + analys.
Warke, K.Val. (1987). The plight of the object. In KlugA. Butz and Jeffrey L.Pamela.(Ed.), Cornell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Vol. 3  (頁 78-5). New York: Rizzoli.
White, Michael. (2003). De Stijl and Dutch Modernism.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Whiteson, Leon. (2002). 前言. 於 里昂.懷特,金光裕, 建築新紀元 加州當代建築師作品選輯 (頁 10-29)。台北: 田園城市。
Zevi , Bruno (1992)。現代建築語言(施植明譯)。台北:博遠。
Zumthor, Peter. (1997). Three Concepts. Birkhäuser Basel; 1 edition .
Zumthor, Peter. (2006). Thinking Architecture. Birkhäuser Architecture; 2nd edition .
Zumthor, Peter. (2014). Peter Zumthor 1990-1997 2. Zurich: Scheidegger & Spiess.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