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202201213023100
DOI 10.6846/TKU.2012.00911
論文名稱(中文) 政府對高科技產業發展之戰略研究 – 以台灣TFT-LCD產業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The Study of Government’s Strategy in High Tech Industry - A case study of the TFT-LCD industry in Taiwa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0
學期 1
出版年 101
研究生(中文) 李芳佳
研究生(英文) Fang-Chia Lee
學號 69833005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2-01-04
論文頁數 14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李大中
指導教授 - 曾怡碩
委員 - 洪財隆
委員 - 王高成
委員 - 李大中
關鍵字(中) TFT-LCD產業
高科技產業
科技戰略
關鍵字(英) TFT-LCD Industry
High Tech Industr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trateg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導致日本TFT-LCD廠商損失慘重,業者為籌措資金終於願意將視為「國寶」的大尺寸TFT-LCD量產技術移轉給台灣廠商,而我國自1999年開始量產大尺寸TFT-LCD後,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時間就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TFT-LCD生產國。其中主要原因除了突破長期以來的技術封鎖之外,還有來自國內龐大的下游筆記型電腦與監視器市場,以及來自政府的支持,為瞭解政府對TFT-LCD產業發展的影響,本論文選定了四個對我國TFT-LCD產業發展造成關鍵影響的因素,分別是市場因素、產業發展環境、科技人才、技術研發,並分別在政府對這些因素所實施的戰略內涵與實施動機進行探究。

    研究結果發現,在市場因素與產業發展環境兩個因素上,雖然政府實施的戰略不同,一個是開放國內業者赴陸投資設廠,另一個則是設立科學園區,但兩者實施的動機都是為了建構更為完整的產業鏈結構。雖然這些戰略為我國TFT-LCD產業發展提供及時所需,但以更具前瞻性的思維來看全球TFT-LCD產業,並參考全球第一大生產國韓國的市場策略,就可以發現除了產業鏈結構完整性的重要外,TFT-LCD廠商更必須往下游發展,建立自有企業品牌,不僅確保市場訂單,亦可更直接獲利。
    另外在科技人才與技術研發因素上,我國政府雖然在產業初期推動了許多科技人才的培育計畫以及TFT-LCD技術研發計畫,但隨著大陸近年積極發展TFT-LCD產業,還有產業發展必須不斷有創新技術來帶動之下,政府要開始思索並想辦法因應國內科技人才流動到大陸的問題,以及作為業者的技術風險分攤者,結合產業界與學術界共同研發創新顯示器技術,為我國TFT-LCD產業提前做好技術佈局。
英文摘要
The Japanese TFT-LCD firms had a great loss due to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in 1997, so the firms finally transferred the big size TFT-LCD technology which they protected a lot to Taiwanese firms to raise money, and Taiwan has beat Japan to be the second largest TFT-LCD production country since the mass production in 1999. The main reason is not only the breakthrough of technology for a long time, but also the large laptop and monitor market in down stream and support from the governmen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how government supported, there are four factors chosen, which are the market fact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then study the strategies and its motivation that government has for these factors respectively. 

    The research result indicates that although the strategies that government has for the market factor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that one was allowing domestic firms to invest in China and the other was establishing the science parks, are different, the motivations of these two strategies are both constructing a more complete industrial chain. Looking at the global TFT-LCD industrial with a more prospective thought and take the number one TFT-LCD production country in the world Korea as a reference, it can be discovered that it is not enough to build up a complete industrial chain but is also important for TFT-LCD firms to establish their own brands to secure the orders and get profits more directly. 

    For the last two factors, although the government has done a lo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training programs and TFT-LC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ojects, the government still need to think about how to deal with the flow of talents to China as China government is progressively developing TFT-LCD industry these years, and try to cooperate with the industry and academia on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innovation as being a cutting-edge technology risk-sharer to build up a technology layout for the TFT-LCD industry in Taiwan in advanc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謝辭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目錄	VI
圖目錄	VIII
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五節 文獻檢閱	        11
第六節 研究架構	        16
第七節 章節安排	        16

第二章 全球TFT-LCD產業發展概況	17
第一節 TFT-LCD產業起源與全球發展概況	17
第二節 TFT-LCD產業特性	        21
第三節 TFT-LCD產業的發展先驅者–日本	24
第四節 複製DRAM的成功經驗–韓國	26
第五節 獨特的發展軌跡–台灣	        30
第六節 急趕直追的大陸	        33

第三章 台灣政府與TFT-LCD產業發展歷程之互動	36
第一節 1976–1989 產業萌芽期	        36
第二節 1990–1998 TFT-LCD廠商投資開始	40
第三節 1999–2011 大尺寸TFT-LCD量產時期	46

第四章 政府對TFT-LCD產業發展之戰略分析1–市場因素與產業發展環境	54
第一節 市場因素–開放業者赴陸投資	                        55
第二節 產業發展環境–科學園區的建立	                        73

第五章 政府對TFT-LCD產業發展之戰略分析2–科技人才與技術研發	95
第一節 科技人才–TFT-LCD產業科技人才培育	                95
第二節 技術研發–初期來自工研院的技術移轉	                107

第六章 結論	                        121
第一節 研究結果	                        121
第二節 政府對TFT-LCD產業發展的戰略評估與建議	126

參考文獻	129


圖目錄
圖一、我國TFT-LCD產業鏈結構	90
圖二、我國TFT-LCD產業聚落	91

表目錄
表一、2010年4月我國於大陸設立的TFT-LCD工廠地點分布情形	58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一、專書
1. 丁錫鏞,《台灣18項重點高科技工業發展政策》,(臺北市:嵐德出版社,2002年)。
2. 于宗先、王金力合著,《一隻看得見的手:政府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角色》,(臺北市:聯經,2003年)。
3. 王淑珍,《台灣邁向液晶王國之秘》,(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初版,2003 年)。
4.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中華民國科學技術白皮書(民國96年至99年)附錄》,(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7年)。
5. 宋鎮照,《發展政治經濟學-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1995 年)。
6. 宋鎮照等著,《全球金融大海嘯下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 變動中的亞太國家機關、市場經濟與全球金融的發展關係》,(臺北市:五南,2009年)。
7. 金仁秀(Linsu Kim)著,劉小梅、劉鴻基譯,《模仿是為了創新:南韓經驗:技術學習的典範》(Imitation to Innovation),(臺北市:遠流,初版,2000年)。
8. 周佩萱總編,《2008法人科技專案執行成效報告》,(臺北市:經濟部,2009年)。
9. 拓墣產業研究所,《日本、南韓、新加坡之租稅減免獎勵機制研究》,(臺北市:拓樸科技,2007年)。
10. 拓墣產業研究所,《亞洲重要國家產業政策面面觀》,(臺北市:拓樸科技,2006年)。
11. 拓墣產業研究所,《剖析全球面板產業競爭力版圖》,(臺北市:拓樸科技,2009年)。
12. 拓墣產業研究所,《顛覆雁行理論:透視亞洲重要國家產業競爭力》,(臺北市:拓樸科技,2006年)。
13. 財訊出版社編著,《台灣面板產業版圖》,(台北市:財訊出版社,2005年)。
14. 財訊出版社編著,《台灣面板產業新版圖》,(臺北市:財訊出版社,2007年)。
15. 徐作聖、賴賢哲合著,《科技政策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全華,2005年)。
16. 徐作聖、邱奕嘉、鄭志強,《產業經營與創新政策》,(臺北市:全華,2003年)。
17. 麥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著,李明軒、邱如美譯,《國家競爭優勢》(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臺北市:天下文化,1996年)。
18. 陳泳丞,《台灣的驚嘆號-台日韓TFT世紀之爭》,(臺北市:時報文化,初版,2004 年)。
19. 理查.維特(Richard H. K. Vietor)著,《國家競爭力:全球經濟中的國家策略、結構以及政府》,(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2007年)。
20. 鄒永祥,《1999我國顯示器的大未來》,(新竹:工研院IEK,初版,1999年)。
21. 熊正誼,《南韓產業發展現況與市場商機》,(臺北市: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2003年)。
22. 劉美君主編,《2010平面顯示器年鑑》,(新竹縣竹東鎮,工研院產經中心,2010年)。
二、期刊論文 
1. 方世杰,〈知識經濟、產業創新政策與國際競爭力〉,《科技發展政策報導》,1999年12月,頁445-458。
2. 王明郎,〈投資者與股票族必讀 - 認識台灣半導體產業〉,《台灣綜合展望》,第7期,2003年10月,頁73-93。
3. 王佳煌,〈雁行理論與日本的東亞經驗〉,《問題與研究》,第43卷第1期,2004年1月,頁1-31。
4. 王彥文,〈新時代韓國產業科技發展策略〉,《科技發展政策報導》,2006年2月,頁136-151。
5. 王建彬,〈不同生命週期產業創新政策之評估研究〉,《科技發展政策報導》,2006年10月,頁1171-1201。
6. 王建彬、吳彥寬,〈創新政策及產業群聚對企業技術學習以建立技術能力之影響〉,《科技發展政策報導》,2007年9月,頁1-23。
7. 王信陽,〈中國大陸戮力發展LCD產業〉,《光連:光電產業與技術情報》,第54期,2004年11月,頁45-49。
8. 王信陽,〈中國平面顯示器產業發展〉,《光連:光電產業與技術情報》,第49期,2004年1月,頁19-23。
9. 王信陽,〈中國大陸掀起TFT LCD產業投資熱〉,《光連:光電產業與技術情報》,第59期,2005年9月,頁22-26。
10. 王健全,〈由國際經驗論我國創新政策與產業升級轉型的關係〉,《科技發展政策報導》,2004年6月,頁443-457。
11. 王惟貞,〈從各國科學與工程博士培育看高階科技人才流向〉,《科技發展政策報導》,2001年9月,頁695-703。
12. 王綺年,〈國家角色與產業發展之連結:比較台灣與韓國之薄膜液晶顯示器產業〉,《東亞研究》,第39卷第1期,2008年1月,頁95-123。
13. 王綺年,〈臺灣高科技產業對中國大陸投資的政策因素分析〉,《展望與探索》,第6卷第12期,2008年12月,頁25-40。
14. 石大成,〈我國光電科技產業發展策略與未來展望〉,《科技發展政策報導》,2001年10月,頁766-771。
15. 田畠真弓、莊致嘉,〈引進技術的過程和發展結果:比較台灣與日本液晶面板產業〉,《台灣社會學》,第20期,2010年12月,頁145-184。
16. 史欽泰,〈塑造經濟奇蹟的跨界合作--臺灣半導體研發與產業發展〉,《科學月刊》,第481期,2010年1月,頁28-33。
17. 行政院,〈財政經濟篇〉,《行政院公報》,第17卷第52期,2011年3月22日,頁7817-7818。
18. 光電協進會,〈南科完整LCD產業鏈發揮合作綜效〉,《光連雙月刊》,第83期,2009年9月,頁71-72。
19. 李右婷,〈日本的科技政策與人才培育〉,《東亞論壇季刊》,第452期,2006年6月,頁33-42。
20. 李俊毅,〈中國大陸加入TFT-LCD戰局 直接挑戰五代線〉,《新電子科技》,第152期,2003年10月,頁12-23。
21. 李國盛,〈新台灣科技之星 - TFT-LCD〉,《台灣光華雜誌》,第30卷第5期,2005年2月,頁32-41。
22. 李煥仁、魏志賓,〈我國TFT-LCD產業發展情境與策略分析〉,《科技發展政策報導》,2006年2月,頁100-118。
23. 李櫻穗,〈推動科技研發促進經濟成長-以德國為例〉,《工業材料雜誌》,第278期,2010年2月,頁156-162。
24. 吳茂昆,〈因應知識經濟世代之科技發展政策〉,《國家政策季刊》,第1卷第1期,2002年9月,頁167-182。
25. 吳思華、沈榮欽,〈台灣積體電路產業的發展與形成〉,《台灣產業研究》,第1卷第1期,1999年,頁57-150。
26. 吳悅,〈由美國、日本科技政策組織與資源分配機制看我國科技政策組織設計〉,《科技發展政策報導》,2005年5月,頁495-514。
27. 吳悅、葉乃菁,〈競爭中亞洲國家體創新政策工具之比較:南韓、以色列、台灣〉,《科技發展政策報導》,2006年12月,頁1437-1459。
28. 吳學良、林育司,〈經濟部科技專案執行效率之評估:資料包絡分析之實證〉,《科技管理學刊》,第10卷第1期,2005年3月,頁101-134。
29. 何孟穎,〈中國TFT-LCD產業與市場發展〉,《光連雙月刊》,第77期,2008年9月,頁22-27。
30. 呂錫民,〈世界各主要國家科技發展策略〉,《科技發展政策報導》,2006年5月,頁494-508。
31. 承立平,〈建構創新與新創企業發展的前瞻性政策環境〉,《科技發展政策報導》,2004年7月,頁542-548。
32. 邱正雄,〈台灣高科技產業對台灣經濟發展與兩岸經質合作的影響〉,《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通訊》,第16期,2010年2月,頁34-39。
33. 林欣吾,〈從創新政策循環角度看創新政策的評估〉,《科技發展政策報導》,2006年10月,頁1142-1153。
34. 林欣吾,〈融合趨勢下產業創新政策應有的政策思維〉,《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7卷第7期,2002年7月,頁13-19。
35. 林季蓉,〈臺灣科學園區產業群聚之研究〉,《創新研發學刊》,第5卷第2期,2009年12月,頁48–60。
36. 林佳慧,〈科專原有價值與評估之重點?--從技術移轉角度檢視現行科技專案績效評估之方向〉,《臺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0卷第5期,2007年5月,頁90-95。
37. 邱琬珺,〈科技發展經濟-竹科傲視全球〉,《光連雙月刊》,第81期,2009年5月,頁9-10。
38. 金曉珍,〈知識經濟時代科技人才國際觀之培育〉,《科技發展政策報導》,2001年12月,頁951-962。
39. 洪世章、呂巧玲,〈台灣液晶顯示器產業之發展〉,《科技發展政策報導》,2001年3月,頁173-183。
40. 洪世章,〈我國TFT-LCD產業之技術優勢分析〉,《科技發展政策報導》,2004年12月,頁993-1013。
41. 洪倍源,〈TFT-LCD顯示技術〉,《電子月刊》,第4卷第4期,1998年,頁92-98。
42. 胡仲英,〈我國經濟發展趨勢與產業結構調整〉,《研考雙月刊》,第35卷第2期,2011年4月,頁57-70。
43. 孫南申、彭岳,〈技術創新的市場失靈與法律保障的制度建構〉,《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2010年,頁65-73。
44. 袁鶴齡,〈我國TFT-LCD產業發展模式之探討〉,《科技發展政策報導》,2006年2月,頁119-135。
45. 盛九元,〈探討中國IC與TFT-LCD產業〉,《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8卷第6期,2005年6月,頁91-96。
46. 盛九元,〈探討中國IC與TFT-LCD產業〉,《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8卷第6期,2005年6月,頁91-96。
47. 陳信宏、王文娟、劉孟俊、溫蓓章,〈經濟發展動能與科技創新政策:台韓之比較〉,《科技發展政策報導》,2005年11月,頁1276-1303。
48. 陳信宏、劉孟俊,〈如何維護台灣產業聚落的優勢〉,《科技發展政策報導》,2004年12月,頁973-992。
49. 曾俊洲,〈我國兆元產業之大尺寸TFT-LCD面板產業發展與產業供應鏈分析(1)--產業發展分析〉《品質月刊》,第44卷第9期,2008年9月,頁48-57。
50. 曾俊洲,〈我國兆元產業之大尺寸TFT-LCD面板產業發展與產業供應鏈分析(2)--產業發展分析〉《品質月刊》,第44卷第10期,2008年10月,頁42-50。
51. 曾俊洲,〈臺韓顯示器面板業之競爭力分析(1)〉《品質月刊》,第45卷第1期,2009年1月,頁56-60。
52. 曾俊洲,〈臺韓顯示器面板業之競爭力分析(2)〉《品質月刊》,第45卷第2期,2009年2月,頁48-52。
53. 張峰源,〈產業科技創新-提昇與市場創新及科學研究之關聯〉,《科技發展政策報導》,2004年5月,頁361-380。
54. 張淑華、黃亮洲、尤万豪,〈台灣TFT-LCD廠商赴大陸投資行為之分析〉,《經社法制論叢》,第45期,2010年1月,頁93-135。
55. 許牧彥,〈由知識經濟談專業技術人才〉,《國家菁英季刊》,第2卷第2期,2006年06月,頁21-40。
56. 許慈倩,〈技術轉移,人才擴散--工研院樂當產業人才庫〉,《人才資本》,第10期,2007年11月,頁30-33。
57. 許瓊文、楊雅婷,〈台灣影像顯示產業科技人才供需分析〉,《科技發展政策報導》,2006年7月,頁708-726。
58. 許瓊文、楊雅婷,〈臺灣半導體產業科技人才供需分析與因應對策〉,《科技發展政策報導》,2007年11月,頁16-36。
59. 陳婉如,〈科學園區LCD產業發展的優勢與挑戰〉,《光連》,第30期,2000年11月,頁28-34。
60. 陳婉如,〈科學園區光電產業整體概況〉,《光連》,第25期,2000年1月。
61. 馮震宇,〈從國際創新體系技轉線況看台灣創新體系研發擴散的問題與改善〉,《科技發展政策報導》,2005年2月,頁132-150。
62. 曾芳美,〈TFT-LCD面板廠商中國大陸設廠地點評選因素之研究〉,《產業論壇》,第7卷第4期,頁133-151。
63. 黃朝義,〈韓國TFT LCD產業分析〉,《光連》,第25期,2000年1月,頁7–14。
64. 黃鈞銘,〈新竹如何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重鎮﹖--探索1970年代臺灣發展半導體產業的故事〉,《竹塹文獻雜誌》,第26期,2003年4月,頁154-162。
65. 葉乃菁、吳悅、康美凰、林品華、王惟貞、羅於陵,〈創新策略體系與工具:一個國際比較的角度〉,《科技發展政策報導》,2006年11月,頁1283-1307。
66. 董珮貞,〈群聚效應吸引廠商進駐之利基〉,《國際投資季刊》,第19期,2004年,頁16-19。
67. 楊愛杰,〈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市場失靈及其公共政策選擇〉,《武漢理工大學學報(資訊與管理工程版)》,第28卷第3期,2006年3月,頁119-122。
68. 鄭呈皇,〈面板業從千億投資戰變一元成本站〉,《商業周刊》,第941期,2005年12月5日,頁92。
69. 鄭秀玲、黃國綱,〈政府資助的產業創新活動:以工研院科專計畫為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7卷第3期,2005年9月,頁459-489。
70. 鄭德珪,〈大陸LCD的發展與挑戰〉,《光連:光電產業與技術情報》,第17期,1998年9月,頁12-17。
71. 龍柏華,〈濕蝕刻製程介紹暨機台原理簡介〉,《光連》,第48期,2003年11月,頁37-41。
72. 蔡宏明,〈日韓星產業政策經驗〉,《產業雜誌》,2007年3月。
73. 蔡昕翰、張又心、曾國雄、周露華,〈台灣工業合作計畫協助產業發展之研究〉,《科技發展政策報導》,2004年4月,頁269-280。
74. 劉尚志,〈我國新興高科技製造業的競爭力與策略佈局〉,《科技發展政策報導》,1999年10月,頁264-289。
75. 劉晨,〈家電下鄉政策的經濟學研究〉,《價值工程》,第201期,2010年5月,頁48-49。
76. 賴麗華、吳宗鎧,〈TFT-LCD廠商策略聯盟供應鏈與股價風險值之分析--以友達鏈與奇美鏈為例〉,《運籌管理評論》,第3卷第1期,2008年3月,頁135-144。
77. 賴鈺城、紀凱榮,〈台灣光電高科技產業對於技術引進及移轉之技術鑑價探討〉,《智慧財產季刊》,第56期,2006年,頁45-56。
78. 羅愛雁、楊蕙琪、陳君華、林紫妦、高秋芳、劉聰德,〈台日韓科技人才培育政策之探討〉,《科技發展政策報導》,第6期,2007年11月,頁1-15。
79. 龔明鑫,〈由台灣產業競爭力到台韓國力之比較〉,《科技發展政策報導》,2005年11月,頁1257-1275。
三、學位論文 
1. 丘家苡,《台灣高科技產業空間擴散之研究 - 以TFT-LCD產業群之發展為例》(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2. 許偉庭,《國家角色、職能與新興產業--以台灣TFT-LCD產業興起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3. 秦正宇,《我國促進TFT-LCD產業研發政策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4. 詹孟樵,《台灣國家機關與產業發展之關係-以液晶顯示器(LCD)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年)。
5. 顏惠貞,《台灣TFT-LCD產業發展之政經分析》(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四、研究報告
1. 李佳恬,2009/4/20。〈從家電下鄉看LCD TV市場發展〉,《工業技術研究院》,〈http://www.itri.org.tw〉。
2. 科技產業資訊室,2007/7/19。〈中國大陸TFT-LCD上下游產業鏈〉,《國研院政策研究中心》,〈http://stpi.narl.org.tw〉。
3. 科技產業資訊室,2011/3/9。〈經濟部修正赴大陸投資TFT-LCD面板廠相關規定〉,《國研院政策研究中心》,〈http://stpi.narl.org.tw〉。
4. 信息產業部,2007/7/19。〈中國大陸TFT-LCD上下游產業鏈〉,《國研院政策研究中心》,〈http://stpi.narl.org.tw〉。
5. 曾志超,2010年12月9日,〈檢視我國科技產業發展的困境〉,《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post/2/6142〉。
6. 陳金隆,2010年3月5日。〈加速面板產業登陸投資刻不容緩〉,《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post/1/7143〉。
7. 葉仰哲,2009/8。〈韓國LCD材料廠商發展現況〉,《IEK產業情報網》,〈http://ieknet.iek.org.tw〉。
8. 葉仰哲、鍾俐娟,2006/2/24。〈平面顯示器材料市場現況與發展趨勢〉,《IEK產業情報網》,〈http://ieknet.iek.org.tw〉。
9. 葉錦清,2007/7/19。〈韓國顯示產業聯盟對台灣面板產業的衝擊分析〉,《IEK產業情報網》,〈http://ieknet.iek.org.tw〉。
10.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2007年2月。〈平面顯示器產業分析及投資機會〉,《投資台灣入口網》,〈http://investtaiwan.nat.gov.tw/doc/industry/17FPD_Industry_cht.pdf〉。
五、網際網路 
1. 工商時報,〈面板燒錢孔只剩南韓玩得起〉,《工商時報》,2010年5月18日,<http://140.138.140.197/NEWS/2010-5/0518-1%20%20工商.htm>。
2. 中央社,〈台灣成立液晶電視專區 今年將成為全球最大面板供應區〉,《中央社》,2005年4月23日,< http://www.epochtw.com/5/4/23/1413.htm >。
3. 中廣新聞網,〈面板登陸鬆綁 考量產業競爭的立即需求〉,《中廣新聞網》,2011年3月9日,<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10309/KDVL6ITHLV340.shtml >。
4. 王繼紅,〈張文魁談國企改革:方向不會變制度決定後發〉,《人民網》,2004 年10 月9 日,<http://www.people.com.cn/GB/jingji/1037/2904445.html>。
5. 余美慧,〈三星蘇州7.5代、LG廣州8.5代可望2012年投產〉,《精實新聞》,2010年12月3日,<http://www.fund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42adfe90-ee80-41eb-8646-4de718dc5079>。
6. 林怡君、謝宗樺,〈財經虎將/李國鼎三顧茅廬 張忠謀成晶圓教父〉,《NOWnews》,2007年11月25日,<http://www.nownews.com/2007/11/25/91-2192420.htm#ixzz1fGrdhP3V >。
7. 邱馨儀、謝佳雯,〈面板登陸 友達搶先發〉,《經濟日報》,2010年2月11日,<http://pro.udnjob.com/mag2/tool/storypage.jsp?f_ART_ID=54823>。
8. 陳泳丞,〈韓面板廠登陸快准了 台廠憂〉,《工商時報》,2010年11月5日,<http://tech.chinatimes.com/tech/0,5249,12050902x122010110500287,00.html>。
9. 陳秀蘭,〈南韓面板傳將登陸 雙虎乾瞪眼〉,《旺報》,2010年11月6日,<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01106001014>。
10. 曹逸雯,〈面板廠登陸鬆綁 拿掉「N-1」規定、開放併購及參股〉,《NOWnews今日新聞網》,2011年3月8日,< http://www.nownews.com/2011/03/08/320-2694716.htm#ixzz1gY22U0zu >。
11. 曹義文,〈赴陸投資政策解套 台、韓面板廠競爭態勢可望逆轉〉,《電子工程專輯》,2011年3月14日,< http://www.eettaiwan.com/ART_8800637132_480702_NT_b1d6eb4e.HTM >。
12. 常曉華,〈家電下鄉政策刺激需求 彩電巨頭搶佔農村市場〉,《新華網》,2009年4月12日,<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4/12/content_11172907.htm >。
13. 許曉嘉,〈IEK:台灣面板業2013年將再無擴產空間〉,《Money DJ 理財網》,2009年9月17日,<http://www.moneydj.com.tw/KMDJ/News/NewsViewer.aspx?a=aa479d09-6ece-4358-9ae2-69fb79381898 >。
14. 華夏經緯網,〈韓係兩液晶項目傳獲批 臺係面板遭遇壓力〉,《華夏經緯網》,2010年11月10日,<http://hk.huaxia.com/tslj/qycf/2010/11/2168239.html>。
15. 電子工程專輯,〈赴陸投資政策解套 台、韓面板廠競爭態勢可望逆轉〉,《電子工程專輯》,2011年3月14日,< http://www.eettaiwan.com/ART_8800637132_480702_NT_b1d6eb4e.HTM >。
16. 劉煥彥、蕭君暉、徐碧華,〈三星LGD准登陸 不利面板雙虎〉,《經濟日報》,2010年11月5日,<http://udn.com/NEWS/FINANCE/FIN3/5954811.shtml>。
六、網站
1. OECD官方網站 http://www.oecd.org
2. 中華民國總統府 http://www.president.gov.tw/
3.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 http://www.cnfi.org.tw
4. 中華民國創業投資商業同業公會 http://www.tvca.org.tw
5. 中部科學工業園區 http://www.ctsp.gov.tw
6. 內政部役政署 http://www.nca.gov.tw/
7. 友達光電 http://www.auo.com/
8. 司法院 http://www.judicial.gov.tw
9. 立法院法律系統 http://lis.ly.gov.tw
10.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http://www.mac.gov.tw
11.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http://www.rdec.gov.tw
12.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http://laws.cla.gov.tw/
13.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http://www.cepd.gov.tw
14. 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law.moj.gov.tw
15. 東莞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 http://www.dgboftec.gov.cn
16. 南部科學工業園區 http://www.stsipa.gov.tw
17. 科學工業園區人才補助計畫 http://training100.nni.com.tw/
18.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http://www.itri.org.tw
19. 財團法人孫運璿基金會http://www.sunyunsuan.org.tw
20. 家電下鄉信息管理系統 http://www.jdxx.gov.cn
21. 國立交通大學 http://www.pac.ntcu.edu.tw
22. 產業碩士專班 http://imaster-moe.iiiedu.org.tw/
23. 經濟部人才網 http://hirecruit.nat.gov.tw/
24. 經濟部工業局 http://moeaidb.gov.tw
25.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 http://www.dois.moea.gov.tw
26. 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 http://www.moeaic.gov.tw
27.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http://www.sipa.gov.tw
28. 影像顯示科技人才培育網 http://www.fpd.edu.tw/zh_tw/





貳、英文部分 
一、期刊
1. Arrow, K. J. and Debreu, G., “Existence of an Equilibrium for a Competitive Economy,” Econometrica: Journal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 Vol. 22, No. 3, Jul 1954, pp. 265-290.
2. Bowonder, B. and Miyake, T., “Japanese LCD Industry: Competing through Knowledge Management,” Competing Through Knowledge Management, Vol. 8, No. 2, June 1999, pp. 77-99.
3. Bowonder, B., Rao, M. S., Sarnot, S. L., and Miyake, T.,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competitiveness: An analysis of the Japanese Electronics Display Industry,” World Competition, Vol. 18, No. 1, pp.17-69.
4. Chang, P. L., Tsai, C. T., “Find the niche position: competition: competition strategy of Taiwan’s IC design industry,” Technovation, Vol. 22, No.2, 2002, pp. 101-111.
5. Chang, S. C., “The TFT-LCD industry in Taiwan: competitive advantages and future developments,” Technology in Society, Vol. 27, 2005, pp. 199-215.
6. Chiu, Y. J., Chen, H. C., Tzeng, G. H., and Shyu, J. Z., “Marketing strategy based on customer behaviour for the LCD-TV,”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Vol. 7, No. 2-3, 2006, pp. 143-165.
7. Choung, J. Y., “Patterns of innovation in Korea and Taiwan,”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Vol. 45, Issue 4, 1998, pp. 357-365.
8. Gordon, I. R. and McCann, P., “Industrial Clusters: Complexes, Agglomeration and/or Social Networks?” Urban Studies, Vol. 37, No. 3, 2000, pp. 513-532.
9. Hung, S. W., “Competitive strategies for Taiwan’s 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 (TFT-LCD) industry,” Technology in Society, Vol. 28, 2006, pp. 349-361.
10. Kawamoto, H., “The History of Liquid-Crystal Displays,”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Vol. 90, No. 4, April 2002, pp. 460-501.
11. Lee, C. S., “Headlong Plunge,”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Vol. 10, June 1999, pp. 84-86.
12. Lee, T. L., vonTunzelmann, N., “A dynamic analytic approach to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the IC industry in Taiwan,” Research Policy, Vol. 34, Issue. 4, 2005, pp. 425-440.
13. Lim, S. J. and Bae, Y. J., “Political Economy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The LCD and Footwear Industries in South Korea and Taiwan,” Issues & Studies, Vol. 37, No.5, Sep/Oct 2001, pp. 35-75.
14. Linden, G., Hart, J., Lenway, S. A., and Murtha, T. P., “Flying Geese as Moving Targets: Are Korea and Taiwan Catching up with Japan in Advanced Displays?” Industry and Innovation, Vol. 5, Issue 1, 1998, pp. 11-34.
15. Liu, S. J., Lee, J. 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dustry in Taiw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Vol. 13, No. 3, 1997, pp. 308-325.
16. Mathews, J. A., “A silicon valley of the East: Creating Taiwan's semiconductor industry,”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Vol. 39, No. 4, 1997, pp. 26-54.
17. Malecki, E. J., “What about people in high technology? Some research and policy considerations,” Growth and Change, Vol. 20, Issue 1, Jan 1989, pp. 67-78.
18. Mohnen, P. and Lepine N., “R&D, R&D spillovers and payments for technology: Canadian evidence,”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Vol. 2, Issue 1, June 1991, pp. 213-228.
19. Park, J.J., “Global TFT-LCD MArket,”Asia Pacific Equity Research, October 2005, pp.3-21.
20. Pitkethly, R. H.,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y in Japanese and UK companies: patent licensing decisions and learning opportunities,” Research Policy, Vol. 30, Issue 3, March 2001, pp. 425-442.
21. Rogers, E. M., Takegami S., Yin J., “Lessons learned about technology transfer,” Technovation, Vol. 21, Issue 4, Apr 2001, pp. 253-261.
22. Sakakibara, M. and Cho D. S., “Cooperative R&D in Japan and Korea: A comparison of industrial policy,” Research Policy, Vol. 31 , 2002, pp.673 -692.
23. Sha, D. Y., Chen, P. K., Chen, Y. H., “The strategic fit of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in the TFT-LCD industry,”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Vol. 13, No. 5, 2008, pp. 339-342.
24. Tannas, L. E., “Evolution of flat panel displays,” Proceedings of IEEE, Vol. 82, No. 4, 1994, pp. 499-509.
25. Wang, C. H., “The Flying Geese Theory and Japan’s East Asian Experience,” Issue and Research, Vol. 32, pp.1-31.
26. Wang, Frank A.Y., “Global TFT LCD Report,”Morgan Stanley Research, September 2005.
27. Wong, P. K. and Mathews, J. A., “Competing in the Global Flat Panel Display Industry: Introduction,” Industry and Innovation, Vol. 5, No. 1, June 1998, pp. 1-10.
二、書籍 
1. Gaytrell, J. and Reid, N., 2006. Enterprising worlds. Netherland: Springer Press.
2. Kuo, Y., 1997. Thin Film Transistor Technologies III.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3. Prakash, A. and Hart, J. A., 2000. Coping With Globalization. Routledge. 
4. Robinson, R. D., 1988. The International Transfer of Technology: Theory, Issues, and Practice. Ballinger Pub Co.
三、研討會論文
1. Zhang, W., Shi, Y., Wu, X. and Teng, Y., 2008/6/17. “Latecomer Strategies: The Experience of the TFT-LCD Industry in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5th Celebration Conference 2008 on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 Organizations, Institutions, Systems and Regions. 〈http://www2.druid.dk/conferences/viewpaper.php?id=3832&cf=29〉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予資料庫廠商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