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識別號 | U0002-2102201312500300 |
---|---|
DOI | 10.6846/TKU.2013.00794 |
論文名稱(中文) | 李商隱七言律詩語言風格研究-以音韻和詞彙為研究範圍 |
論文名稱(英文) | Study on the Linguistic Style of Lee Shang-Yin’s Seven-character-poem with focus on Phonology and Dictions |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 |
校院名稱 | 淡江大學 |
系所名稱(中文) |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
系所名稱(英文) | Department of Chinese |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 |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 |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 |
學年度 | 101 |
學期 | 1 |
出版年 | 102 |
研究生(中文) | 莊茹蘭 |
研究生(英文) | Ju-Lan Chuang |
學號 | 798010186 |
學位類別 | 碩士 |
語言別 | 繁體中文 |
第二語言別 | |
口試日期 | 2013-01-11 |
論文頁數 | 233頁 |
口試委員 |
指導教授
-
葉鍵得
共同指導教授 - 高婉瑜 委員 - 金周生 委員 - 普義南 |
關鍵字(中) |
李商隱 義山 七言律詩 語言風格 音韻 詞彙 |
關鍵字(英) |
Lee Shang-Yin Yi-shan Seven-character-poem Linguistic Style |
第三語言關鍵字 | |
學科別分類 | |
中文摘要 |
晚唐詩人李商隱,擅長以曲折隱晦的語言,營造矇矓和神秘的意境,用典繁密,詞藻穠麗更是其最大的特點。義山詩當中,又以七律成就最高,在中國古典詩歌發展過程中不僅具有延續及重振之功,甚而自成獨樹一幟的唯美詩風。自唐以來,不論在詩集的箋釋或學者的研究,李商隱及其七言律詩始終占有一席之地。 「語言風格學」是利用語言學的觀念和方法,提供一條分析文學作品的新途徑,其相關研究論述有逐年增多的趨勢,取材範圍亦十分廣泛,但其中以李商隱詩為研究對象者較少,範圍或內容亦都有所偏重。因此,本論文以「語言風格學」的理論,對其七言律詩中的音韻、詞彙進行探討。 本論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緒論」,分成研究動機、研究範圍、研究方法及前人研究概況四小節,闡述本文寫作之動機及研究方法。第二章為「李商隱生平及其七律」,分成李商隱生平大略及創作源流以及李商隱七律內容分類兩節,對李商隱創作源流及七律分類作介紹。第三章「李商隱七言律詩之音韻風格」分為頭韻的設計、韻腳的安排、同音重複及雙聲疊韻四小節,將義山七律音韻風格具體分析。第四章「李商隱七言律詩之詞彙風格」則分成重疊詞、數量詞、色彩詞及典故運用的探索四小節,對詞彙進行結構與語法分析,以探析其詞彙風格。第五章「結論」,綜合前章所述之要點,進行歸納整理,並用圖表的方式呈現。 |
英文摘要 |
Lee Shang-Yin,a poet of the late Tang Dynasty,is good at using tortuous and vague phrases to create obscure and mysterious atmosphere in his poems.What is the most remarkable in his poems is the use of flowery dictions and plenty of allusions to classic stories or sayings. Among his works,the greatest and the most fantastic achievement is his seven-character octives. His seven-character octives not only contribute to passing down and revival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during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but also create a one-of-a-kind,artistic poetic style. Therefore, Lee Shang-Yin and his seven-character octives have always earned a place in the research of selecting poems for the collection and in the reviewers’ criticism since Tang dynasty. “Linguostylistics” takes over the conceptions and methods of linguistics as a new channel to the study of literary classics. Although related researches increase year by year,with a very wide range of material sources, Lee Shang-Yin’s poetry is seldom the target of researach.Therefore, with the theory of “Linguostylistics,” we will discuss rhymes and phrases in his seven-character poems.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tion” includes sections such as motive of research, range of research, methods of research, and related previous research,explaining why and how this thesis is conducted.The second chapter describes “the life of Lee Shang-Yin and his seven-character poems,” divided into two parts,introducing the inspiration of his creation and the content clarification of his seven-character poems.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rhythmics style of Lee Shang-Yin’s seven-character poems,” we will analyze the language style in terms of rhymes in five sections, including the patterns of alliterations, rhymes, tones, repetitions, and rhyme pairs.In the fourth chapter,”the phrase style of Lee Shang-Yin’s seven-character poems,” we will examine the words of reduplications, numerals, colors, and allusions to classic stories or sayings in his poems to define the style of phrases. In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we conclude the points mentioned in the above chapters and use a chart to clearly present the conclusion of the analytical results of this study. |
第三語言摘要 | |
論文目次 |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5 第四節 前人研究概況 7 第二章 李商隱生平及其七律 11 第一節 李商隱生平大略及創作源流 11 一、生平大略 11 二、創作源流 16 第二節 李商隱七言律詩內容分類 19 一、李商隱在七律發展中的地位 19 二、李商隱七言律詩分類 20 三、小結 22 第三章 李商隱七言律詩之音韻風格 23 第一節 頭韻的設計 24 一、同一詩句中的頭韻現象 26 二、同一聯詩句中的頭韻現象 33 三、小結 35 第二節 韻腳的安排 36 第三節 同音重複 50 一、疊字的同音重複 50 二、非疊字的同音重複 54 三、小結 57 第四節 雙聲疊韻 58 一、單句裡的雙聲、疊韻詞 59 二、對句裡的雙聲、疊韻詞 69 三、小結 70 第四章 李商隱七言律詩之詞彙風格 71 第一節 重疊詞 72 一、AA式 75 二、ABB式 78 三、AAB式 81 四、小結 82 第二節 數量詞 83 一、數詞 83 二、量詞 93 三、小結 99 第三節 色彩詞 100 一、色彩詞的分類 100 二、色彩詞的搭配組合 118 三、小結 122 第四節 典故運用的探索 123 一、典故的來源 123 二、小結 174 第五章 結論 175 第一節 李商隱七言律詩之音韻風格 175 一、頭韻無特別使用情形 175 二、韻腳與《廣韻》獨用、同用大致符合 178 三、回環往復的音響之美 179 第二節 李商隱七言律詩之詞彙風格 181 一、重疊詞少見且無特定出現位置 181 二、數詞多見,量詞運應用普遍 182 三、好用材質兼色之色彩詞 185 四、典故運用繁密且多與生平際遇相關 188 參考書目 191 附錄一、前人研究李商隱詩相關論著 203 附錄二、七律一百二十首 219 表 次 (表2-2-1)李商隱七言律詩分類 ............................................................. 20 (表3-1-1)單句連續頭韻之聲母使用情形 .................................................. 30 (表3-1-2)單句不連續頭韻之聲母使用情形 ............................................. 32 (表3-1-3)同一聯詩句之聲母使用情形 ...................................................... 34 (表3-2-1)句尾用字用韻表........................................................................... 37 (表3-2-2)李商隱七言律詩之用韻情形 ...................................................... 44 (表3-2-3)李商隱七言律詩之韻攝使用情形 ............................................. 48 (表3-3-1)疊字所居位置統整表 .................................................................. 51 (表3-3-2)疊字詞語音分析表 ...................................................................... 52 (表3-3-3)單字同句重出統整表 .................................................................. 54 (表3-4-1)單句句首雙聲、疊韻詞 .............................................................. 59 (表3-4-2)單句上腰雙聲、疊韻詞 .............................................................. 61 (表3-4-3)單句下腰雙聲、疊韻詞 .............................................................. 63 (表3-4-4)單句句尾雙聲、疊韻詞 .............................................................. 64 (表3-4-5)單句兩組雙聲、疊韻詞 .............................................................. 66 (表3-4-6)單句雙聲、疊韻詞使用情形 ...................................................... 67 (表3-4-7)對句雙聲、疊韻使用情形 .......................................................... 69 (表4-1-1)重疊詞主要形式........................................................................... 73 (表4-1-2)重疊詞形式分析........................................................................... 73 (表4-3-1)色彩詞使用情形(專指色彩者) ........................................... 109 (表4-3-2)色彩詞使用情形(材質兼色者) ........................................... 115 (表4-3-3)色彩詞使用情形(修飾色彩性質者) ................................... 118 (表4-3-4)色彩詞搭配組合統計 ................................................................ 122 (表4-4-1)典故使用句數統計 .................................................................... 173 (表4-4-2)典故使用出處統計 .................................................................... 173 圖 次 (圖5-1-1)單句連續頭韻之聲母使用情形 ............................................ 176 (圖5-1-2)單句不連續頭韻之聲母使用情形 ........................................... 176 (圖5-1-3)同一聯詩句之聲母使用情形 .................................................... 177 (圖5-1-4)李商隱七言律詩之韻攝使用情形 ........................................... 178 (圖5-1-5)李商隱七言律詩雙聲聲調同異使用情形 ............................... 179 (圖5-1-6)李商隱七言律詩疊韻聲調同異使用情形 ............................... 180 (圖5-1-7)李商隱七言律詩雙聲疊韻出現位置情形 ............................... 180 (圖5-2-1)李商隱七言律詩重疊詞形式分布情形 ................................... 181 (圖5-2-2)李商隱七言律詩重疊詞出現位置分布情形 ........................... 182 (圖5-2-3)李商隱七言律詩數詞形式分布情形 ....................................... 183 (圖5-2-4)李商隱七言律詩量詞形式分布情形 ....................................... 184 (圖5-2-5)李商隱七言律詩色彩詞使用情形(專指色彩者) .................... 185 (圖5-2-6)李商隱七言律詩色彩詞使用情形(材質兼色者) .................... 186 (圖5-2-7)李商隱七言律詩色彩詞使用情形(修飾色彩性質者) ............ 186 (圖5-2-8)李商隱七言律詩各類色彩詞使用比例 ................................... 187 (圖5-2-9)李商隱七言律詩典故使用句數統計 ....................................... 189 (圖5-2-10)李商隱七言律詩典故出處統計 .............................................. 189 |
參考文獻 |
一、古籍 1. 〔春秋〕左丘明著,王守謙、金秀珍、王鳳春譯注:《春秋左傳》上冊,(台北:臺灣古籍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2. 〔春秋〕左丘明著,王守謙、金秀珍、王鳳春譯注:《春秋左傳》中冊,(台北:臺灣古籍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3. 〔春秋〕列禦寇著,蕭登福編著:《列子古注今譯》,(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4. 〔春秋〕列禦寇著:《列子》,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子部十四.道家類,(台北:臺灣商務印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5. 〔戰國〕荀況:《荀子》,收錄於《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子部.儒家類,(台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6. 〔戰國〕荀況著,蔣南華、羅書勤、楊寒清譯注:《荀子》上冊,(台北: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7. 〔戰國〕莊周,水渭松注:《新譯莊子本義》,(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8. 〔戰國〕莊周:《莊子》,收錄於《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子部.道家類,(台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9. 〔戰國〕墨翟撰、王冬珍、王讚源校注《新編墨子》上、下冊,(台北:國立編譯館,2001年)。 10.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收錄於《武英殿本十三經註疏》,(廣東:廣東書局出版,1871年)。 11.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陸德明音義:《毛詩》,收錄於《四部叢刊初編》,(上海:上海涵芬樓景印,1922年)。 12. 〔漢〕王逸:《楚辭章句》,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集部一.楚詞類,(台北:臺灣商務印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13. 〔漢〕司馬遷著,司馬貞、張守節、裴駰注:《史記三家注》上、下冊,(台北:七略出版社,1991年)。 14. 〔漢〕班固:《漢武故事》,收錄於《古今逸史》,(台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66年)。 15. 〔漢〕班固著:《漢武內傳》,收錄於《墨海金壺》,(上海:博古齋出版,1921年)。 16.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台北:遠大印刷有限公司,1972年)。 17. 〔漢〕許慎:《說文解字》,收錄於《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經部.小學類,(台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18.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19. 〔漢〕郭憲撰:《別國洞冥記》,收錄於《古今逸史》,(台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66年)。 20. 〔漢〕劉向著,王锳、天天海譯注:《說苑》上、下冊,(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 21. 〔漢〕劉向編,盧元駿註譯:《新序》,(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 22. 〔漢〕劉安主撰,陳麗桂校注:《新編淮南子》上冊,(台北: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23. 〔東漢〕王逸章句:《楚辭》,(台南:台南北一出版社,1972年)。 24. 〔東漢〕辛氏:《三秦記》,收錄於《龍溪精舍叢書》,(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1年)。 25. 〔東漢〕趙曄著,黃仁生注譯:《新譯吳越春秋》,(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26. 〔東漢〕劉熙:《釋名》,(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65年)。 27. 〔東漢〕衛宏:《漢舊儀》,(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28. 〔東漢〕鄭玄注:《周禮鄭注》,(台北:中華書局,1981年)。 29. 〔魏〕王弼注,〔晉〕韓康伯注、王弼撰略例,〔唐〕邢璹注:《周易》,收錄於《四部叢刊初編》,(上海:上海涵芬樓景印,1922年)。 30. 〔魏〕酈道元:《水經注》,收錄於《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史部.地理類,(台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31. 〔魏〕酈道元:《水經注》收錄於《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史部.地理類,(台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32. 〔晉〕皇甫謐撰:《帝王世紀》,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一一O,(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33. 〔晉〕陳壽撰:《三國志》,收錄於《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史部.正史類,(台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34. 〔晉〕陳壽:《魏志》,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史部一.正史類,(台北:臺灣商務印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35. 〔晉〕王嘉撰,石磊注譯:《新譯拾遺記》,(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36. 〔晉〕沈懷遠撰:《南越志》收錄於《兩浙督學李際期刊本》,(清順治丁亥-四年,1647年)。 37. 〔晉〕皇甫謐:《高士傳》,收錄於《古今逸史》,(台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66年)。 38. 〔晉〕張華著,范寧校證:《博物志校證》,(台北: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 39. 〔晉〕張華著:《博物志》收錄於《古今逸史》,(台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66年)。 40. 〔晉〕郭璞注:《爾雅》,收錄於《四部叢刊初編》,(上海:上海涵芬樓景印,1922年)。 41. 〔晉〕陸翙:《鄴中記》,收錄於《龍溪精舍叢書》,(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1年)。 42. 〔晉〕葛洪著,成林、程章燦譯注:《西京雜記》,(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 43. 〔東晉〕干寶著,黃鈞注譯:《新譯搜神記》,(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44. 〔東晉〕常璩著:《華陽國志》,收錄於《古今逸史》,(台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66年)。 45. 〔東晉〕陶潛:《搜神後記》,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子部三四八.小說家類,(台北:臺灣商務印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46. 〔東晉〕習鑿齒著:《襄陽耆舊記校注》,(湖北:荊楚書社出版,1986年)。 47. 〔東晉〕郭璞注:《山海經》,(長沙:岳麓書社出版,1992年), 48. 〔東晉〕郭璞注:《穆天子傳》,(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49. 〔東晉〕葛洪:《抱朴子》,(台北:世界書局,1979年)。 50. 〔東晉〕葛洪著,周啟成注譯:《新譯神仙傳》,(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51.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注:《後漢書》上、下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52. 〔南朝宋〕劉義慶撰、柳士鎮、劉開驊譯注:《世說新語》上、下冊,(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53. 〔南朝宋〕劉義慶撰:《世說新語》,收錄於《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子部.小說家類,(台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54. 〔南朝宋〕劉義慶撰:《幽明錄》,收錄於《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 55. 〔南朝宋〕鮑照著,錢仲聯增補集說校:《鮑參軍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56. 〔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子部三四八.小說家類,(台北:臺灣商務印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57. 〔南朝梁〕沈約:《宋書》,(台北:鼎文書局,1980年)。 58. 〔南朝梁〕宗懍撰,王毓榮校注:《荊楚歲時記校注》,(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59. 〔南朝梁〕陶弘景:《真誥》,(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60. 〔南朝梁〕劉勰著:《文心雕龍注》,(台北:學海出版社,1988年)。 61. 〔南朝梁〕蕭統撰,〔唐〕李善注:《文選》上冊,(台北:五南圖書出版,2000年)。 62. 〔南朝梁〕鍾嶸著,徐達譯注:《詩品》,(台北:地球出版社,1994年)。 63. 〔北齊〕魏收撰:《魏書》,收錄於《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史部.正史類,(台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64. 〔唐〕丁用晦撰:《芝田錄》,(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27年)。 65. 〔唐〕王冰註釋:《黃帝內經.素問》,收錄於《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子部.醫家類,(台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66. 〔唐〕玄奘大師著,芮傳明譯注:《大唐西域記》上、下冊,(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67. 〔唐〕李延壽:《北史》,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史部一.正史類,(台北:臺灣商務印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68. 〔唐〕李延壽撰:《南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 69. 〔唐〕李商隱著,〔清〕朱鶴齡箋注、沈厚塽輯評:《李義山詩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3年)。 70. 〔唐〕李商隱著、〔清〕馮浩箋注:《玉谿生詩集箋注》,(台北,里仁書局,1981年)。 71. 〔唐〕李商隱著、〔清〕馮浩箋注:《樊南文集詳註》,(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066年)。 72. 〔唐〕杜佑:《通典》,收錄於《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集部.別集類,(台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73. 〔唐〕杜甫著,〔清〕仇兆鰲注:《杜詩詳註》第一冊,(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 74. 〔唐〕杜牧撰:《樊川文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75. 〔唐〕房喬撰:《晉書》上、下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 76. 〔唐〕姚思廉:《陳書》,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史部一.正史類,(台北:臺灣商務印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77. 〔唐〕段成式撰:《酉陽雜俎》,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子部十二.小說家類,(台北:臺灣商務印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78. 〔唐〕韋皐撰:《鸚鵡舍利塔記》收錄於《唐人說薈》十六集,(上海:掃葉山房出版)。 79. 〔唐〕徐堅:《初學記》,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子部十一.類書類,(台北:臺灣商務印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80. 〔唐〕務成子、梁邱子註:《黃庭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81.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子部十一.類書類,(台北:臺灣商務印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82. 〔唐〕鄭還古撰:《博異志》,收錄於《筆記小說大觀十四編》,(台北:新興出版社,1976年)。 83. 〔唐〕顏師古撰:《隋遺錄》,收錄於《百川學海》,(台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65年)。 84. 〔唐〕釋道世:《法苑珠林》上冊,(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88年)。 85. 〔後晉〕劉昫撰:《舊唐書》,收錄於《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史部.正史類,(台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86. 〔宋〕丁度:《集韻》,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經部十.小學類,(台北:臺灣商務印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87. 〔宋〕王溥:《唐會要》,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史部十三.政書類,(台北:臺灣商務印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88.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史部二.編年類,(台北:臺灣商務印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89. 〔宋〕朱熹:《詩經集傳》收錄於《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經部.詩類,(台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90. 〔宋〕朱熹集註:《四書》,(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91. 〔宋〕佚名:《釋常談》,收錄於《百川學海》,(台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65年)。 92. 〔宋〕吳曾著:《能改齋漫錄》,收錄於《墨海金壺》,(上海:博古齋出版,1921年)。 93. 〔宋〕李昉:《太平御覽》收錄於《四部叢刊三編》,(台北:臺灣商務印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 94. 〔宋〕李昉:《太平廣記》,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子部十二.小說家類,(台北:臺灣商務印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95. 〔宋〕姚宽撰:《西溪叢語》,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子部一五六.雜家類,(台北:臺灣商務印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96. 〔宋〕馬端臨撰:《文獻通考》,收錄於《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史部.故事類,(台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97. 〔宋〕張君房撰:《雲笈七籤》,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子部十四.道家類,(台北:臺灣商務印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98. 〔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收錄於《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集部.總集類,(台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99. 〔宋〕陳彭年等著:《新校宋本廣韻》,(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100. 〔宋〕葉夢得撰:《避暑錄話》,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子部十.雜家類,(台北:臺灣商務印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101. 〔宋〕樂史撰:《太平寰宇記》,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史部二二七.地理類,(台北:臺灣商務印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102. 〔宋〕樂史撰:《趙飛燕外傳》,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小說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03. 〔宋〕樂史撰:《趙飛燕外傳》,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小說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04. 〔宋〕歐陽脩、宋祈等撰:《新唐書》上、下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 105. 〔宋〕歐陽脩、宋祈等撰:《新唐書》上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 106. 〔宋〕歐陽脩、宋祈撰《新校本新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89年)。 107.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子部十.雜家類,(台北:臺灣商務印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108. 〔宋〕蘇軾著:《東坡志林》,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子部十.雜家類,(台北:臺灣商務印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109. 〔宋〕釋惠洪:《冷齋夜話》收錄於《殷禮在斯堂叢書》,(台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日本五山版)。 110. 〔南宋〕章樵:《古文苑》,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集部八.總集類,(台北:臺灣商務印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111. 〔南宋〕陸游:《入蜀記》,收錄於《知不足齋叢書》,(台北:興中出版社,1964年)。 112. 〔金〕元好問:《遺山集》,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集部五.別集類,(台北:臺灣商務印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113. 〔元〕辛文房:《唐才子傳》,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史部七.傳記類,(台北:臺灣商務印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114.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子部五.醫家類,(台北:臺灣商務印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115. 〔明〕胡震亨撰:《唐音癸籤》,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集部九.詩文評類,(台北:臺灣商務印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116. 〔明〕胡應麟撰:《詩藪內外雜編》,收錄於《光緒廣雅叢書本》,(清.廣雅書局編,1920年)。 117. 〔明〕張之象輯:《彤管新編》,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編》,(濟南:齊魯書社出版,2001年)。 118. 〔明〕張自烈編,〔清〕廖文英補:《正字通》下冊,(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 119. 〔明〕陳耀文:《天中記》,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子部十一.類書類,(台北:臺灣商務印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120. 〔明〕陸時雍編:《詩鏡總論》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集部八.總集類,(台北:臺灣商務印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121. 〔清〕方東樹:《昭味詹言》,(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122. 〔清〕王士禎等編撰:《淵鑑類函》,收錄於《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子部.類書類,(台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123. 〔清〕王士禎等編撰:《淵鑑類函》,收錄於《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子部.類書類,(台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124. 〔清〕伍崇曜輯:《粵雅堂叢書.飲水詞集》收錄於《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66年)。 125. 〔清〕吳楚才、吳調侯著,遲嘯川釋注:《古文觀止》,(台北:采舍國際有限公司,2010年)。 126. 〔清〕吳騫纂:《拜經樓詩話》,(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127. 〔清〕李炘輯:《歸州志》收錄於《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三三五號,(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76年)。 128. 〔清〕汪灦、張逸少等撰:《御定佩文齌廣羣芳譜》,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子部一五一.譜錄類,(台北:臺灣商務印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129. 〔清〕周濟著,鄺利安箋注:《宋四家詞選箋注》,(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 130. 〔清〕東軒主人:《述異記》,收錄於《漢魏叢書》,(台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67年)。 131. 〔清〕姚培謙:《李商隱詩集箋注》,(中文出版社,1979年)。 132. 〔清〕凌紹雯等撰,《康熙字典》,(台北:世一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133. 〔清〕孫希旦撰:《禮記集解》上、下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134. 〔清〕孫星衍輯:《漢官儀》,收錄於《平津館叢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 135. 〔清〕曹寅刊刻:《御定全唐詩》,收錄於《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集部.總集類,(台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136. 〔清〕揚雄:《方言》,(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65年)。 137. 〔清〕黃侃:《黃侃國學講義錄》,(新竹:花神出版社,2002年)。 138. 〔清〕黃奭輯:《春秋元命苞》,收錄於《原刻景印叢書集成三編》,(台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2年)。 139. 〔清〕黃奭輯:《春秋演孔圖》,收錄於《原刻景印叢書集成三編》,(台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2年)。 140. 〔清〕董誥等奉勅編:《全唐文及拾遺》第三冊,(台北:大化書局,1987年)。 141. 〔清〕鮑廷博輯:《五總志》收錄於《知不足齋叢書》,(台北:興中出版社,1964年)。 142. 王夢鷗註譯:《禮記今註今譯》上、下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143. 朱永嘉、蕭木注譯:《新譯呂氏春秋》,(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144. 朱恒夫、王學鈞、趙益注譯:《新譯高僧傳》下冊,(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145. 佚名:《三輔黃圖》,收錄於《四部叢刊三編》,(台北:臺灣商務印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 146. 屈萬里註譯:《尚書今註今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147. 張旭華、鄭侑如、李建儒、黄淑媛、辛農編輯:《古詩觀止》上、下冊,(台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7年), 148. 張金嶺注譯:《新譯列仙傳》,(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二、現代著作 1. 丁聲樹:《現代漢語語法講話》,(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 年)。 2. 王力:《中國語法理論》上、下冊,(台中: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87年)。 3. 王力:《詩詞格律概要》,(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 4. 王力:《漢語詩律學》,(香港:中華書局,2003年)。 5. 王靜芝:《詩經通釋》,(台北:輔仁大學文學院,1968年)。 6.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台北:漢京文化,1884年)。 7. 朱恆夫、姚蓉、李翰、許軍注釋:《新譯李商隱詩選》,(台北:三民書局,2011年)。 8. 吳調公:《李商隱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9. 吳禮權:《中國現代修辭學通論》,(台北:國家出版社,1998年)。 10. 呂正惠:《詩詞曲格律淺說》,(台北:大安出版社,1991年)。 11. 李元洛:《詩美學》,(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12. 李元貞:《論李義山律詩的風格和技巧》收錄於《李商隱詩研究論文集》,(台北:天工書局,1984年)。 13. 李添富:《晚唐律體用韻通轉之研究》,(台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14. 李銘龍:《應用色彩學》,(台北:藝風堂出版社,2002年)。 15. 李德超:《詩學新編》,(台北:五南圖書出版,2000年)。 16. 林尹:《中國聲韻學通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 17. 林書堯:《色彩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1970年)。 18. 竺家寧:《詞彙之旅》,(台北,正中書局,2009年)。 19. 竺家寧:《漢語詞彙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1999年)。 20. 竺家寧:《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21.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22. 高明:《唐詩新賞》,(台北:錦鏽出版社,1992年)。 23. 啓功:《漢語現象論叢》,(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24. 張仁青:《李商隱詩選》,(台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 25. 張志公:《漢語知識》,(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年)。 26. 張宗正:《理論修辭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27. 張健著:《王士禎論詩絕句三十二首箋證》,(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28. 張夢機:《古典詩的形式結構》,(台北:駱駝出版社,1997年)。 29. 張爾田:《玉谿生年譜會箋》,(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79年)。 30. 陳本益:《漢語詩歌的節奏》,(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31. 曾啓雄:《色彩的科學與文化》,(台北:耶魯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 32.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上、中、下冊,(台北:學海出版社,1984年)。 33.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2年)。 34. 黃永武:《中國詩學-鑑賞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9年)。 35. 黃麗貞:《實用修辭學》,(台北:國家出版社,2000年)。 36. 黃麗容:《李白詩色彩學》,(台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 37. 楊如雪:《文法ABC-給你一把解開國文文法教學的鑰匙(增修版)》,(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 38. 楊柳:《李商隱評傳》,(台北:木鐸出版社,1985年)。 39. 葉桂桐:《中國詩律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40.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上、下冊,(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7年)。 41. 葛本儀:《語言學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2008年)。 42. 臺靜農:《百種詩話類編》,(台北:藝文出版社,1974年)。 43. 趙元任:《中國話的文法》,(香港:中文大學,2002年)。 44. 趙謙:《唐七律藝術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45.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1980年)。 46. 劉學鍇、余恕誠、黃世中編:《李商隱資料彙編》上、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47. 劉學鍇、余恕誠著:《李商隱詩歌集解》上、中、下冊,(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 48. 劉蘭英、孫全洲主編:《語法與修辭》上、下冊,(台北: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1993年)。 49. 蔡宗陽:《修辭學探微》,(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 50. 賴慶雄編著:《實用量詞詞典》,(台北:螢火蟲出版社,2007年)。 51. 謝欣怡:《色彩詞的文化審美性及其運用》,(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52. 謝雲飛:《文學與音律》,(台北:東大圖書,1978年)。 簡明勇:《律詩研究》,(台北:五洲出版社,1973年)。 53. 顏崑陽:《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中國古典詮釋學例學》,(台北:里仁書局,2005年)。 54. 羅常培:《漢語音韻學導論》,(台北:九思出版社,1978年)。 55. 蘇雪林:《玉溪詩謎》,(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三、學位論文 1. 王莉莉:《古詩十九首修辭藝術探究》,(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2. 朴柱邦:《唐代唯美詩之研究-以晚唐為探討對象》,(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年)。 3. 吳榮富:《李商隱用典析疑》,(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年)。 4. 林欣怡:《宋詩話對李商隱評論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5. 洪雅惠:《高適七言古詩語言風格研究》,(台北:台北巿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6. 徐敏綺:《陳子昂〈感遇詩〉語言風格研究》,(台北:台北巿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7. 張經宏:《杜甫七律與李商隱七律之比較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8. 曾淑巖:《李商隱詠物詩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9. 黃勝雄:《李商隱與令狐氏關係考-兼論相關詩文及史事》,(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10. 劉文芳:《李商隱七言愛情詩語言風格研究-以音韻和詞彙為研究範圍》,(台北:台北巿立教育大學語文教學學位班,碩士論文,2011年)。 11. 蔡宇蕙:《李賀、李商隱「設色穠麗」的詩歌色彩析論》,(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12. 賴佳玉:《小李杜詩歌色彩運比較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專班論文,2007年)。 13. 賴宜欣《李商隱五言律詩詞彙風格研究》,(台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2年)。 14. 韓惠京:《李商隱詠史詩探微》,(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15. 羅娓淑:《李商隱七言律詩之詞彙風格研究》,(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四、單篇論文、期刊 1. 余金龍:〈有關徐復觀〈環繞李義山錦瑟詩的諸問題〉之探討〉,《通識研究集刊》(2004 年12月)。 2. 沈秋雄:〈李義山詠物詩探析〉,《教學與研究》13期(1991年6月)。 3. 沈秋雄:〈試論李義山詩的用典〉,《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977年4月)。 4. 沈懷興:〈複音單純詞、重疊詞、派生詞的產生和發展─漢語語匯複音化發展續探〉,《漢字文化》(2001年)。 5. 林惠蘭:〈李商隱之詩學〉,《蘭陽學報》3期(2004年7月)。 6. 竺家寧:〈聲韻學知識與文學賞析〉,《聲韻論叢》(2000年11月)。 7. 胡仲權:〈由反用典角度探索義山詩的藝術特色〉,《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989年6月)。 8. 耿志堅:〈晚唐及唐末五代近體詩用韻考〉,《彰化師範大學學報》第二期(1991年6月)。 9. 張至廷:〈李義山詩中的長卿情結〉,《國文天地》(2010年3月)。 10. 張清發:〈論李義山詠植物詩的題材運用與情感意蘊〉,《語文學報》10期(2003年 12月)。 11. 曾啓雄.談崇瑩:〈紅、赤、丹、朱〉,《臺灣美術》44期(1999年4月)。 12. 馮笪:〈試探唐宋詞有關顏色的描繪〉,《南開學報》第1期(1988年)。 13. 黃文儀:〈嫦娥月寂寞心--義山詩中的虛實探微〉,《板中學報》3期(2000年3月)。 14. 黃世中:〈李商隱詩版本考〉,《文學遺產》2期 (1997年)。 15. 黃世中:〈論李商隱詩的藝術特色〉,《中國韻文學》2期(1997年5月)。 16. 黃柄麟:〈疊字詩、同字詩的表達效果〉,《修辭學習》4期(1997年)。 17. 黃盛雄:〈李義山七律末聯的強化與深化〉,《中外文學》(1989年6月)。 18. 黃紹梅:〈從李商隱七言律詩的用韻現象看其情感特質〉,《中國文化月刊》(1992年3月)。 19. 葉鍵得:〈以語言風格學賞析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兼談撰寫語言風格學論文的步驟及相關問題討論〉,《儒家研究論叢》第四輯(2011年12月)。 20. 蔡振念:〈李義山無題詩詮釋新論〉,《中山人文學報》6期(1998年2月)。 21. 簡翠貞:〈李義山詩之聲律賞析〉,《新竹師專學報》(1983年3月)。 22. 魏聰棋:〈疊字的語言結構及修辭〉,《修辭論叢》第五輯 (2003年11月)。 五、其他 1. 〔唐〕悟達國師傳:《慈悲三昧水懺法》,(台北:佛教出版社)。 2. 〔宋〕契嵩禪師編修:《傳法正宗記》,(台南:和裕出版社,2001年)。 3.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台北:佛教大毘盧遮那禪林基金會,2011年)。 4. 北涼沙門法眾於高昌郡譯:《大方等陀羅尼經》收錄於《趙城金藏》,(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年) 5. 佚名譯:《大方便佛報恩經》,(台南:和裕出版社,1995年)。 6. 佚名譯:《佛說菩薩本行經》收錄於《趙城金藏》,(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年)。 7. 竺摩法師著:《維摩經講話》,(高雄:佛光出版社,1996年)。 8.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註》,(新竹:無量壽出版社,1978年)。 9. 董群釋譯:《法華經》,(高雄:佛光出版社,1996年)。 |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