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907202120455300
DOI 10.6846/TKU.2021.00485
論文名稱(中文) 大學生所知覺的父母衝突、人格特質與其人際親密能力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Perceived Parental Conflict, Personality Traits and Interpersonal Intimacy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9
學期 2
出版年 110
研究生(中文) 周欣穎
研究生(英文) Hsin-Yin Chou
學號 60669074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21-06-28
論文頁數 10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林怡君(smile307.tw@gmail.com)
委員 - 張民杰(cjame888@gmail.com)
委員 - 張貴傑(cgcjeff@gms.tku.edu.tw)
關鍵字(中) 父母衝突
人格特質
人際親密能力
人際關係
關鍵字(英) Parental Conflict
Personality Traits
Interpersonal Intimac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大學生介於青少年與成人前期階段,面臨著自我認同與親密發展議題,意味著「親密」是大學生在發展階段中重要的一環。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究大學生所知覺的父母衝突之程度、人格特質與其人際親密能力三者之關聯,以及父母衝突程度與人格特質對人際親密能力的預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以「子女知覺父母衝突量表」、「人格特質量表」與「人際親密能力量表」為研究工具,研究對象為臺灣大專院校大學日間部在校生為樣本,共回收608份有效問卷。所得問卷以描述性統計、t考驗及單因子變異數進行不同背景變項的差異分析;以積差相關進行知覺父母衝突、人格特質與人際親密能力三者之間的相關分析,最後以線性迴歸與中介效果迴歸模型,探討父母衝突與人格特質對人際親密能力的預測力。
本研究結果:一、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在知覺父母衝突、人格特質與人際親密能力上有部分顯著差異。二、大學生所知覺的父母衝突、人格特質與人際親密能力上有顯著相關。三、大學生所知覺到的父母衝突和人格特質對於人際親密能力具有顯著預測力。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主要發現:一、在父母已分居,但仍有婚姻關係以及父母已離婚的家庭環境中,其子女在知覺父母衝突的程度較高。二、與父或母任一人同住的子女,在知覺父母衝突的程度上顯著大於與父母同住。三、知覺父母衝突與人際親密能力、人格特質具有顯著差異,且呈現負相關;人際親密能力與人格特質有顯著差異,呈現正相關。四、當身處在父母衝突的程度環境中越高時,會影響個體的人格養成,進而影響個體成年後的人際親密能力。
根據研究結果與結論,研究建議中提供未來的研究方向,以及針對諮商輔導相關的實務工作者提出具體建議。
英文摘要
College students are between adolescents and pre-adults and are faced with issues of self-identification and intimacy development, which means that "intimac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students' developmen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degree of parental conflict perceived by college stud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traits and their interpersonal intimacy, and the prediction of parental conflict and personality traits on interpersonal intimacy. The research use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o collect data, using the "Child Perceived Parental Conflict Scale", "Characteristic Quality Scale" and "Interpersonal Intimacy Scale" as research tools. The research objects are students in the daytime department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Taiwan. Sample, a total of 608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The obtained questionnaire use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and single-factor variance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of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uses product difference correlation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erceived parental conflict, personality traits and interpersonal intimacy, and finally uses linear regression Regression model with mediation effect to explore the predictive power of parental conflict and personality traits on interpersonal intimac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1.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have som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erceived parental conflict, personality traits and interpersonal intimacy. 2. The perceived parental conflict, personality traits and interpersonal intimacy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3. Parental conflict and personality traits perceived by college students have significant predictive power for interpersonal intimac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In a family environment where the parents are separated but still married and the parents are divorced, their children have a higher degree of perception of parental conflict. 2. Children who live with either parent will perceive a higher degree of parental conflict than children who live with their parents. 3. Perceived parental conflict and interpersonal intimacy ability and personality trait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interpersonal intimacy ability and personality trait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4. The higher the degree of conflict between parents in the environment, it will affect the individual's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then affect the individual's interpersonal intimacy after adulthood.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the research recommendations provid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s well as specific suggestions for practitioners related to counseling and counseling.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人際關係理論與相關研究	9
第二節 人格特質理論與相關研究	18
第三節 父母衝突對親子關係的影響相關研究	24
第四節 大學生人際親密相關研究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0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1
第二節 研究假設	32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3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4
第五節 研究流程	38
第六節 研究實施程序	38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方法	39
第八節 研究限制	4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1
第一節 各量表信度分析	41
第二節 樣本分布情形	47
第三節 大學生所知覺的父母衝突、人格特質與人際親密能力之現況分析	49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所知覺的父母衝突、人格特質與人際親密能力之差異情形	52
第五節 大學生所知覺的父母衝突、人格特質與人際親密能力之相關分析	75
第六節 大學生所知覺的父母衝突與人格特質對人際親密能力之預測力	8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9
參考文獻	90
附錄	101
附錄一:子女知覺父母衝突量表授權同意書	101
附錄二:人格特質量表授權同意書	101
附錄三:人際親密能力量表授權同意書	102
附錄四:受試者說明書	103
附錄五:正式量表	104

表目錄
表4-1-1子女知覺父母衝突量表各題平均得分及信度分析之分布	42
表4-1-2人格特質量表各題平均得分及信度分析之分布	44
表4-1-3人際親密能力量表各題平均得分及信度分析之分布	45
表4-2-1有效樣本基本資料一覽表	48
表4-3-1子女知覺父母衝突各分量表分數的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	50
表4-3-2人格特質各分量表分數的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	50
表4-3-3人際親密能力各分量表分數的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	51
表4-4-1不同性別在各量表上的平均數、標準差、顯著性	54
表4-4-2不同年齡在各量表上的平均數、標準差	56
表4-4-3不同年齡在各量表上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7
表4-4-4不同出生序在各量表上的平均數、標準差	59
表4-4-5不同出生序在各量表上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0
表4-4-6父母婚姻狀況不同在各量表上的平均數、標準差	62
表4-4-7父母婚姻狀況不同在各量表上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5
表4-4-8目前不同居住狀況在各量表上的平均數、標準差	67
表4-4-9目前不同居住狀況在各量表上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9
表4-4-10不同背景變項在知覺父母衝突、人格特質與人際親密能力的差異摘要表	73
表4-5-1知覺父母衝突與人格特質相關分析摘要表(N = 608)	77
表4-5-2知覺父母衝突與人際親密能力相關分析摘要表(N = 608)	80
表4-5-3人際親密能力與人格特質相關分析摘要表(N = 608)	83
表4-6-1知覺父母衝突、人際親密能力與人格特質之線性迴歸	85
表4-6-2知覺父母衝突與人際親密能力之線性迴歸	85
表4-6-3「知覺父母衝突→人格特質→人際親密能力」Sobel test中介效果迴歸模型	86


圖目錄
圖 1研究流程圖	38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內政部統計處(2020)。婚姻與家庭。網址:https://www.moi.gov.tw/stat/node.aspx?cate_sn=&belong_sn=5138&sn=6826
史捷(2010)。大學生人格特質、人際溝通能力與愛情態度的相關研究(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8NKNU5464017)
任以容(2004)。國中生所知覺的父母教養態度、親子衝突因應模式與其人際困擾傾向之關係研究(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任翌瑜(2011)。大學生人格特質、自主學習對於網路學習成效之影響(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9MCU05331033)
何明芬(2002)。國小學童知覺父母婚姻衝突與其人際關係、攻擊行為之研究(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0NTNTC576030)
吳佩宜(2015)。大學生知覺不同形式父母衝突與情緒安全感、婚姻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治勳(2003)。青少年同儕關係的評估及其特性之探討--以憂鬱傾向與壓力歷程特性為指標(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1NTU00071008)
吳青環(2016)。青少年的人格特質、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同儕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性研究-以嘉義區國中為例(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士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4NHU00457010)
吳秋月(1998)。子女知覺父母婚姻暴力的經驗、社會支持及共依附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虹妮(1999)。單、雙親家庭青少年知覺之父母衝突、親子關係與其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吳景濱(2018)。大學生人際親密能力與關係滿意度之研究–以自我監控為調節變項(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6SCUL0071004)
吳麗雲(1998)。人際歷程取向團體諮商對不安全依附類型大學生人際困擾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丹(1989)。兒童發展。臺北市:五南。
李侑恩(2014)。認知行為團體諮商之家庭作業與團體凝聚力對人際困擾大學生效果研究(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2NCUE5464038)
李欣樺(2020)。成年初顯期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自我分化程度與親職化情形之關聯性研究(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8NCCU5464009)
李秋英(2006)。大學生的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以屏東教育大學為例(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李詩萍(2011)。國小高年級學生偶像崇拜與同儕關係之研究(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0NPTT5204009)
汪珊妃(2001)。具人際困擾傾向大學生之生活型態分析研究(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汪靜姿(2014)。新北市高職商管群輪調式建教合作班學生人格特質及人際關係相關之研究(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3NTNU5037010
周玉真(1992)。青少年的身體意象滿意度與其自我概念、班級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林妙娟(1988)。鄉村家庭親職角色與親子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林育珊(2011)。教師人格特質、轉型領導行為與學生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林麗華(2003)。俱人際困擾護專學生依附內在運作模式之分析研究(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1NKNU0464015)
邱文彬、林美珍(1999)。大學生發展成熟的人際關係中親密性能力的發展:自我揭露與自主性之年級與性別差異的探討。教育心理學報,31(1),37-62。
施玉鵬(2002)。出生序、父母管教方式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同儕關係、社會興趣之關係研究(未出版博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施振豪(2014)。高中職學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網路沉迷之相關研究(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2CYUT0675001)
洪瓊慧(2018)。臺南市技術型高中學生父母教養方式、生活適應與挫折容忍力之相關研究(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6NCYU5464044)
徐振堃(2001)。臺北市國中生情緒智力與自我概念、家庭氣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博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徐瑞琪(2020)。成年初顯期者親子關係、自我認同與工作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徐詩意(2020)。親子關係對小學生幸福感之影響(博碩士論文系統)。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8KNU01318030)
時蓉華(1996)。社會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馬斯洛(2020)。動機與人格(梁永安譯)。臺北市:商周。(原著出版於1954)
張完如(2016)。國中生手遊類型選擇、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相關研究-以臺中市立某一國民中學為例(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4THMU1742076)
張春興(2003)。心理學原理。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9)。現代心理學(重修版)。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201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修二版)。臺北市:東華。
張鳳燕、楊妙芬、邱珍琬、蔡素紋譯(2004)。Robert M. Liebert & Lynn Langenbach Liebert原著。人格心理學:策略與議題。台北市:五南。
曹維序(2015)。大學生家庭系統分化、人際親密與憂鬱之相關研究(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3NTNU5328022)
許玫茵(2015)。大學生知覺雙親婚姻衝突、家庭界限與人際親密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許惠雯(2007)。從親子三角關係、情緒安全感探討兒童知覺父母衝突與其適應之關係(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許雅嵐(2002)。國中班級同儕團體互動之研究(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0NKNU0332039)
郭秋美(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生命態度、人際關係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元和(2016)。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自尊對幸福感之影響-以新北市某國小為例(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4LHU00121067)
陳天心(2012)。探討台灣大專院校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網路成癮與網路使用態度的關係(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0NCTU5331010)
陳良鎧(2019)。國小高年級學童手機使用情形與人際關係之影響─以桃園市某國小為例(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健行科技大學:桃園市。
陳其良(2019)。家庭結構、教養態度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7NTNT0576009)
陳佳琪(2002)。青少年生活壓力、家庭氣氛與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陳怜均(2015)。高職餐飲管理科學生人格特質、LINE使用行為對人際關係研究-以中部某高職為例(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3CYUT0675024)
陳怡君(2017)。高中生家庭系統分化、人際親密能力與求助態度之相關研究-以苗栗縣某高中為例(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6HCU01501001)
陳俐婷(2003)。父母衝突、教養行為與兒童內化問題之關係(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陳映圻(2016)。團體輔導應用於國小人際困擾兒童之行動研究(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4NPTU0212005)
陳春秀(2011)。國小中高年級學童親子溝通、家庭氣氛與親子關係之研究(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89NCYU0658001)
陳若榛(2019)。父母教養方式對幼兒園新生挫折容忍力之影響(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8NTTU5096005)
陳皎眉(2013)。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第二版。臺北市:雙葉書廊。
陳凱葦(2012)。新北市新莊區國小高年級使用手機學童之人際關係與人格特質之研究(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1TMTC5205006)
陳嬿竹(2002)。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0NPTTC328009)
曾牧臣(2013)。大學男生「宅」之初探:人格特質、主修科系、居住型態與心理適應之關聯(博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	101NCTU5331023)
游玉文(2020)。國中生親子關係、家庭氣氛與其自尊之相關研究(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8NCYU5464042)
黃可欣(2006)。戀愛中大學生之性別角色特質、人格特質與愛情態度之相關研究(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5NHCT5329001
黃志航(2015)。人格特質、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之關聯性研究-以臺東地區大專院校學生為例(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3NTTU0396021)
黃河(2015)。大學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人際認知對網路成癮之關聯性探究(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3NDHU5071020)
黃堅厚(2004)。人格心理學。台北市:心理。
黃淑芬(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生命態度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4NKNU0332033)
黃琪皎(2007)。大學生依附風格、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黃鈺程(2004)。中部地區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3NTCTC576018)
黃瓈箴(2012)。大學生成人依附風格、自尊與人際親密能力之相關研究(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0NTCTC328015)
黃麗娟(2011)。國小低年級人際關係之研究(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9NTPTC204081)
楊憶雯(2020)。臺南市青少年人格特質、親子關係與壓力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8NTNT1464001)
葉合倩(2006)。嘉義縣國小學童依附關係、人際關係與情緒穩定之相關研究(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5NCYU5658065)
劉勇伸(2013)。人格特質、Facebook使用動機對人際關係之衝擊研究—以台灣地區大學生為例(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2YUNT5396008
劉婉柔(2012)。大學生自尊、人際親密能力與關係適應之相關研究(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1NHCT5329003)
潘正德(1996)。大一新生人格特質、生活適應與學業成績的關係暨相關因素之研究。中原學報,24(2),35-51。
蔡恒翠(2004)。國中生知覺之父母婚姻關係、家庭氣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敏光(1985)。高中生行為適應問題之研究(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鄧景宜、曾旭民、李怡禎、游朝舜(2011)。International English Big-Five Mini-Markers之繁體中文版量表發展。管理學報,28(6),579-615。
鄭佩芬、王淑俐與曾華源(2008)。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新北:揚智。
鄭淳方(2019)。父母教養方式對子女自我概念影響之探究(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鄭靜怡(2008)。兒童知覺父母衝突與其因應策略迷思之研究(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盧妍伶、呂朝賢(2014)。家庭結構與兒童幸福感。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4(2),95-125。
蕭雅文(2010)。父母衝突下兒童因應策略、因應效能及其適應問題之探討(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8SCU05071010)
賴佳嫈(2011)。團體中的人際行為與團體氣氛對大學生人際困擾諮商效果的影響(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9NCUE5464005)
賴薇如(2015)。大學生知覺父母衝突對分離-個體化程度的影響:以順從為中介變項(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錢一英(2016)。人格特質與價值觀對中小學生人際關係與學習表現之研究(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4LHU00121066)
戴靜文(2002)。青少年不同背景變項、依附風格、知覺父母婚姻衝突與婚姻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謝喆瑋(2009)。大學生知覺父母衝突之程度、情緒安全感受與親職化的相關研究(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7NCTU5331014)
羅品欣、陳李綢(2015)。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致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6(3),221-240。
簡嘉怡(2014)。探討國中生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對憂鬱之影響-以人際關係為中介變項(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2YUNT0031054)
蘇文賢、莊季靜、廖小雯與林以舜(2015)。縱觀人類發展:從出生到殞落。台北:學富文化。
蘇逸珊(2002)。大學生依附風格、情緒智力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大學;屏東市。
英文文獻
Amato, P. R., & Afifi, T. D. (2003). Feeling caught between parents: adult children’s relations with parent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8, 222-235.
Allport, G. W. (1937). Personality: A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Buehler, C., Lange, G., & Franck, K. L. (2007). Adolescents’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responses to marital hostility. Child Development, 78,775-789. Doi:10.1111/j.1467-8624.2007.01032.
Branje, S. J. T., van Lieshout, C. F. M., & van Aken, M. A. G. (2004).Relations between Big Fiv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perceived support in adolescents’ famili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6(4), 615-628. Doi:10.1037/0022-3514.86.4.615
Cummings, E. M., & Cummings, J. L. (1988). A process-oriented approach to children’s coping with adults’ angry behavior. Developmental Review, 8, 296-321.
Cummings, E. M., & Davies, P. T. (1994). Children and Marital Conflict: The Impact of Family Dispute and Resolution.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Cummings, E. M., & Davies, P. T. (2010). Marital conflict and children: An emotional security perspective.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Dwyer, Diana. (2001). 人際關係(林正福譯)。新北:弘智。
Erikson, E. (1963). Childhood and society. Toronto, CA: George J .McLeod Limited.
Gurtman, M.B.(1996).Interpersonal problems and the psychotherapy context: The construct validity of the inventory of interpersonal problems.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8(3),241-255.
Gecas, V., & Schwalbe, M. L. (1986) . Parental behavior and adolescent self-esteem.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8, 37-46
Grych, J. H., Seid, M., & Fincham, F. D. (1992) . Assessing Marital Conflict from the Child's Perspective: The Children's Perception of Interparental Confict Scale. Child Development, 63 (3) , 558-572.
Greeley, A. T., & Tinsley, H. E. A. (1988). Autonomy and intimacy development in college students: Sex differences and predictor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29,512-520.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 Y.: Harper & Row.
Maccoby & Jacklin (1974). Stress, Activity, and Proximity Seeking: Sex Differences in the Year-Old Child. Child Development, 44(1),34-42.
Meltzer, H., Doos, L., Vostanis, P., Ford, T. & Goodman, R. (2009). The 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 who witness domestic violence. CHILD & FAMILY SOCIAL WORK, 14, 491-501. Doi:10. 1111/j. 1365-2206. 2009. 00633. x
McCoy, K., Cummings, E. M., & Davies, D. (2009). Constructive and destructive marital conflict, emotional security and children’s prosocial behavior.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50(3),270-279.
Moss, B.F., & Schwebel, A.I. (1993). Marriage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s: Defining Intimacy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Family Relations, 42(1), 31-37.
Norman, W. T. (1963). Toward an Adequate Taxonomy of Personality Attributes: Replicated Factor Structure in Peer Nomination Personality Ratings. Th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6(6), 574-583.
Pollard, K. D., Benton, S. B., & Hinz, K. (1983). The assessment of developmental tasks of students in remedial and regular program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 24,20-23.
Paulussen-Hoogeboom, M. C., Stams, G. J. J., Hermanns, J., & Peetsma, T. T. (2007). Child negative emotionality and parenting from infancy to preschool: A meta-analytic review.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3(2),438.
Richards, M. H., & Larson, R.(1983). Daily Companionship in Late Childhood and Early Adolescence: Changing Developmental Contexts. Child Development, 62(2),284-300.
Ryckman, R. M. (2008).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9th ed.). Belmont. CA: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