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802202118420000
DOI 10.6846/TKU.2021.00404
論文名稱(中文) 從婆媳子關係中的男性看關係中的自我調適歷程
論文名稱(英文) The Self Adjustment Progress of Intimacy and Independence for Male in Mother-in-law, Daughter-in-law and Son Relationship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9
學期 1
出版年 110
研究生(中文) 廖昀雅
研究生(英文) Yun-YA Liao
學號 60469090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21-01-13
論文頁數 12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邱惟真
委員 - 陳劍涵
委員 - 李文玫
關鍵字(中) 婆媳
已婚男性
關係
關係中的自我
關鍵字(英) mother-in-law and daughter-in-law
married male
relationships
self in relationship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5位婚齡至少3年的已婚男性為研究對象,透過深度訪談收集資料,以「主題式分析」方法分析文本,了解身處婆媳子關係中的已婚男性,如何在關係中保有自我的歷程、內涵與心理意義。研究結果如下:
(一)	婆媳子關係中男性在關係中保有自我的心理歷程,大致經歷了困擾與衝突的發生、思索調整、調適得當的三個階段。
(二)	婆媳子關係中男性在關係中保有自我的內涵,在於其調適得當的行動與調適過程的助力,「用自我調和關係」來採取行動,「關係滋養關係、關係成為成長助力、關係以外的成長助力」則是在調適過程中來自內外在的不同助力。
(三)	婆媳子關係中男性在關係中保有自我的心理意義,則表現在男性各自在關係中基於其接受程度有不同的堅持與妥協,也表現在男性個人能回到內在感受尊重自己的獨特。
(四)	研究結果呼應人際歷程取向治療理論,個體調適關係,需要足夠安全的關係,與適當的修正性經驗和歷程評論。研究對象亦展現華人男性調適關係具有「折衷自我」內涵與不同樣貌的「雙元自主」,既獨立又與關係有所連結,正是親密中仍有自我。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progress, content and psychological meaning of how did the married males who stay in the relationship with mother-in-law and daughter-in-law adjust themselves between intimacy and independence. This study based on thematic analysis, collected data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five male participants married at least three years. The findings of research is as below:

1.The progress of males in mother-in-law and daughter-in-law adjust themselves between intimacy and independence generally includes three steps: conflict or distress happened, thinking of adjustment and well adapted. 
2.The content of males in mother-in-law and daughter-in-law adjust themselves between intimacy and independence is the appropriate action and the assistances in the adjusting progress. They include: ‘using self to meditate relationship’ as action, ‘relationship nurish relationship, the assistances from relationship, the other powers out of relationship’ as the assistances from inside and outside in the adjusting progress.
3.The psychological meaning of males in mother-in-law and daughter-in-law adjust themselves between intimacy and independence performed on the different kind of insistence and compromise in relationship based on the different acceptance, and also on the respect of themselves back to inner.
4.The results of research respond the Interpersonal Process in Theory. Person adjusting intimacy and independence need safe-enough relationship, appropriate corrective- emotional-experience and process comment. The participants also showed male in Chinese culture has the content of ‘Composite Self’ and diverse appearances of ‘duel autonomy model’, which shows the adjustment of intimacy and independenc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致謝辭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V
目錄	VI
圖表次	VIII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二章、文獻探討	5
第一節、婆媳子關係	5
第二節、華人男性相關研究	18
第三節、關係中的自我	20
第三章、研究方法	30
第一節、研究方法的選擇	30
第二節、研究參與者	36
第三節、研究程序與工具	38
第四節、資料收集、文本建立與分析	41
第五節、研究倫理	45
第四章、研究結果	47
第一節、五段三角關係	47
第二節、用自我調和關係	62
第三節、關係滋養關係	71
第四節、關係成為成長助力	75
第五節、關係以外的成長助力	82
第六節、關係中自我的心理意義	89
第五章、結論與討論	92
第一節、研究結論	92
第二節、綜合討論	96
第三節、研究反思	104
參考文獻	106
附錄	111

圖表次
圖3-1主題分析法的詮釋循環⋯⋯⋯⋯⋯⋯⋯⋯⋯⋯⋯⋯⋯⋯⋯⋯⋯⋯⋯⋯⋯35
圖3-2研究程序圖⋯⋯⋯⋯⋯⋯⋯⋯⋯⋯⋯⋯⋯⋯⋯⋯⋯⋯⋯⋯⋯⋯⋯⋯⋯38
圖4-1A的婆媳子關係變化⋯⋯⋯⋯⋯⋯⋯⋯⋯⋯⋯⋯⋯⋯⋯⋯⋯⋯⋯⋯⋯⋯48
圖4-2B的婆媳子關係變化⋯⋯⋯⋯⋯⋯⋯⋯⋯⋯⋯⋯⋯⋯⋯⋯⋯⋯⋯⋯⋯⋯51
圖4-3C的婆媳子關係變化⋯⋯⋯⋯⋯⋯⋯⋯⋯⋯⋯⋯⋯⋯⋯⋯⋯⋯⋯⋯⋯⋯54
圖4-4D的婆媳子關係變化⋯⋯⋯⋯⋯⋯⋯⋯⋯⋯⋯⋯⋯⋯⋯⋯⋯⋯⋯⋯⋯⋯57
圖4-5E的婆媳子關係變化⋯⋯⋯⋯⋯⋯⋯⋯⋯⋯⋯⋯⋯⋯⋯⋯⋯⋯⋯⋯⋯⋯59

表3-1整體意義反思表範例⋯⋯⋯⋯⋯⋯⋯⋯⋯⋯⋯⋯⋯⋯⋯⋯⋯⋯⋯⋯⋯⋯42
表3-2部分譯碼分析表範例⋯⋯⋯⋯⋯⋯⋯⋯⋯⋯⋯⋯⋯⋯⋯⋯⋯⋯⋯⋯⋯⋯43
表3-3主題歸納表⋯⋯⋯⋯⋯⋯⋯⋯⋯⋯⋯⋯⋯⋯⋯⋯⋯⋯⋯⋯⋯⋯⋯⋯⋯⋯44
表4-1受訪者基本資料⋯⋯⋯⋯⋯⋯⋯⋯⋯⋯⋯⋯⋯⋯⋯⋯⋯⋯⋯⋯⋯⋯⋯⋯48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孔祥明(1999)。婆媳過招為哪樁?:婆婆、媳婦與兒子(丈夫)三角關係的探討。應用心理研究,4,57-96。
王逸倩(2015)。大陸與台灣父母教養方式的差異及其對兩地大學生子女雙元自主性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心理學研究所,台北市。
王雅各(2007)。新世紀的男性研究。女學學誌,24,135-173。
伊慶春(2009)。回應<華人孝道雙元模型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本土心理學研究,32,187-197。
伍育英、蔡順良(2007)。從溫尼考特的過渡性客體看神的意象。輔導季刊,43(3),8-18。
利翠珊(1993)。已婚婦女代間互動與婚姻滿意度之關係。輔仁學誌,27,81-98。
利翠珊(1995)。夫妻互動歷程之探討-以台北地區年輕夫妻為例的一項初探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4,260-321。
利翠珊(2006)。華人婚姻韌性的形成與變化:概念釐清與理論建構。本土心理學,25,101-137。
利翠珊(2007)。華人已婚女性代間矛盾情感之特色與測量。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0(4),357-386。
利翠珊(2008)。成年子女的孝道責任與焦慮:親子關係滿意度的影響。本土心理學研究,30,155-197。
利翠珊(2009)。孝道的俗世意義與多重面向。本土心理學研究,32,199-205。
利翠珊、張妤玥(2010)。代間照顧關係:台灣都會地區成年子女的質性訪談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3(1),99-124。
余德慧(1990)。中國男人的生涯觀。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原作者:M. Q. Patton)。苗栗縣:桂冠圖書。(原作出版年:1980)。
吳麗娟、蔡秀玲、杜淑芬、方格正、鄧文章(譯)(2017)。人際歷程取向治療:整合模式(原作者:E. Teyber & F. H. Teyber)。台北市:雙葉書廊。(原著出版年:2016)
邱宇蓁(2018)。人際歷程取向治療於伴侶諮商的應用。諮商與輔導,386,5-9。
林仁廷(2001)。「尋」與「逃」:一個失聲男性對「力」與「情」的辯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北市。
林仁廷、丁興祥(2006)。男性情感初探:一位失婚男性的生命困局。應用心理研究,56,99-132。
林亞寧(2002)。新婚夫妻婚姻信念、衝突因應策略與婚姻調適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淑蕊(2006)。從三角關係看婆媳互動之調適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胡幼慧(1995)。三代同堂—迷思與陷阱。台北市:巨流出版社。
修慧蘭、鄭玄藏、余振民、王淳弘(譯)(2013)。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三版)(原作者:G. Corey)。台北,雙葉書廊。(原著出版年:2011)。
高旭繁、陸洛(2006)。夫妻傳統性/現代性的契合與婚姻適應之關聯。本土心理學研究,25,47-100。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台北市:麗文文化。
陸洛(2003)。人我關係之界定—「折衷自我」的現身。本土心理學研究,20,139-207。
許詩淇、黃囇莉(2006)。「情同母女」之外:婆媳關係的多元和諧。本土心理學研究,26,35-72。
張思嘉(2001)。婚姻早期的適應過程:新婚夫妻之質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16,91-133。
張思嘉、許詩淇、李惟新(2018)。「新好男人」、「新好女人」?當代華人婚姻關係中的角色義務。本土心理學研究,50,209-261。
張思嘉(1999)。從系統觀點看婚姻適應的研究。應用心理學研究,2,111-123。
黃光國(2009)。從「儒家關係主義」評<雙元孝道模型>。本土心理學研究,32,163-185。
黃囇莉、許詩淇(2006)。虛虛實實之間:婆媳關係的和諧化歷程與轉化機制。本土心理學,25,3-45。
楊宜音(2001)。自己人:從中國人情感格局看婆媳關係。本土心理學研究,16 ,3-41。
楊國樞、葉光輝(2009)。中國人的孝道—心理學的分析。重慶市:重慶大學出版社。
葉光輝(2009)。華人孝道雙元模型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本土心理學研究,32,101-148。
葉光輝(2009)。再論華人孝道雙元模型的幾個議題。本土心理學研究,32,207-248。
葉光輝(2017)。從親子互動脈絡看華人性格的養成。台北市:五南書局。
蔡秋雄(2003)。婆媳過招下為人子(夫)之生活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蔡易霖(2003)。夾心餅乾—婆媳關係中男性的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蔡令真(2018)。自由與親密的追尋:從電影<血觀音>的棠寧談人際歷程心理治療。諮商與輔導,387,41-44。
魯世傑(2015)。男性的情緒調節經驗研究:以婆媳關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二、英文部分
Gergen, K. J. & Gergen M. M.(1988). Narrative and the self as relationship.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1, 17-56.
Grossman, K. E., Grossman, K. & Waters, E.(Eds.)(2005). Attachment from Infancy to Adulthood: The Major Longitudinal Studies. N.Y.,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McGoldrick M., Carter B. & Garcia-Preto N.(2011). expanded family life cycle 4/e. London, England: Pearson Education.
Merriam, S. B. & Tisdell. E. J.(2016). Qualitative Research: A guide to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4/e. San Francisco, C. A.: Josey-Bass.
Minuchin, S.(1974)。Family and Family Therapy. Cambri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ampson, E. E.(1989). The challenge of social change for psychology: Globalization and psychology’s theory of the pers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44, 914-921.
Sandel, M. J.(1982). Liberalism and the limit of jus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