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708202115135300
DOI 10.6846/TKU.2021.00392
論文名稱(中文) 素養導向學習單與國中國文課程—以素養導向評量增進九年級閱讀理解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Literacy-Driven Learning Sheet and 9th Grade Chinese Class—An Action Research of Learning Assessment to Promote Students’Reading Comprehensio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9
學期 2
出版年 110
研究生(中文) 劉芯妤
研究生(英文) Hsin-Yu Liu
學號 707750047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21-06-28
論文頁數 18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張月霞
委員 - 葉庭光
委員 - 陳大道
關鍵字(中) 素養導向評量
閱讀理解
關鍵字(英) literacy-driven learning assessment
reading comprehens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以素養導向學習單融入國文科教學後,學生閱讀理解增進與否的情形,以及就實施歷程發現的問題以及研究者本身的反思提出歸納。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以臺北市某國中九年級16名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三個循環共17堂課的教學。研究者由省思札記、課堂觀察紀錄、協同教師訪談、學生學習單、PISA閱讀試題、素養導向評量融入國文科教學意見調查問卷、國文科課堂活動問卷各項研究工具,分析學生的閱讀理解及學習態度的變化。根據研究發現,獲得以下結論:
一、素養導向學習單融入國文科教學能提升學生的自主思考行為。
二、素養導向學習單搭配差異化與合作學習策略有助於學生建立學習歷程。
三、素養導向學習單融入國文科教學能提升學生「擷取與檢索」、「統整與解釋」、「反思與評鑑」三層面的閱讀理解能力。
四、素養導向學習單融入國文科教學能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歷程。
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提出教學與研究方面的建議,提供相關人員進行教學與研究之參考。
英文摘要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introduce literacy-driven learning sheets into Chinese literature teaching, observe the variation of students’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make inductive reasoning for issues found from the implement process and the reflections of the researcher.
The research adopts action research methods. Sixteen 9th grade students studying in a certain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pei City were taken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underwent three cycles composed of seventeen lessons. The researcher analyzed the variation of students’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learning attitudes through several research means such as reflection notes,lesson observation records, teacher accompanied interviews, learning sheets for students, PISA reading questions, questionnaires of opinions of introducing literature-driven assessment into Chinese literature teaching and questionnaires of Chinese literature teaching activities. Based on the research,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made:
1. Introducing literacy-driven learning sheets into Chinese literature teaching could promote students’ independent elaborative faculties.
2. The literacy-driven learning sheets with learning strategies of differentiative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could help students establish their learning portfolios.
3. Introducing literacy-driven learning sheets into Chinese literature teaching could promote students’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the following three levels: capture and retrieval, integr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reflection and evaluation.
4. Introducing literacy-driven learning sheets into Chinese literature teaching could help teachers understand the learning portfolios of the students.
The researcher makes suggestions about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provides these suggestions to relative personnel as reference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壹、核心素養的落實 	1
貳、教學現場的困境	2
參、個人教學經驗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壹、研究目的	5
貳、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壹、核心素養	7
貳、素養導向	8
參、閱讀理解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限制與處理	10
壹、研究範圍	10
貳、研究限制與處理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素養導向評量與學習單設計	12
壹、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中的素養概念	12
貳、評量在教學中的角色	19
參、素養課程中的評量原則	20
肆、素養導向學習單之設計	21
  第二節 閱讀理解之意涵與素養導向閱讀教學策略	25
壹、閱讀理解的意涵	 25
貳、閱讀理解的層次	25
參、閱讀策略	29
肆、素養導向閱讀理解教學的策略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32
壹、研究方法	32
貳、研究架構	33
  第二節 研究流程	35
壹、研究流程圖	35
貳、學習單設計與實施	37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參與者	47
壹、研究場域	47
貳、研究者	47
參、研究對象	48
肆、協同觀察者	51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2
壹、學習單	52
貳、入班觀察表	58
參、教學省思札記	59
肆、學生意見調查問卷	59
伍、學生訪談	59
陸、PISA閱讀理解試題	59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60
壹、資料蒐集	60
貳、資料分析	61
第六節 研究信實度與研究倫理	62
壹、研究信實度	62
貳、研究倫理	6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第一節 素養導向學習單融入教學之實施歷程	65
壹、行動研究第一階段	65
貳、行動研究第二階段	74
參、行動研究第三階段	79
肆、素養導向學習單融入課程後學生的學習態度成效	84
第二節 學生閱讀理解改變情形分析	90
壹、擷取與檢索	90
貳、統整與解釋	96
參、反思與評鑑	102
第三節 研究者本身之反思與成長	112
壹、教材設計	112
貳、課堂活動設計	117
參、教師教學態度的反思	120
肆、學生對於課程的看法與建議	12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24
第二節 建議	126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128
貳、英文部分	132

附錄
附錄一 教學省思札記表格	133
附錄二 入班觀察評鑑紀錄表	134
附錄三 教學觀察(公開授課)-觀察前會談紀錄表	136
附錄四 素養導向學習單融入教學訪談大綱	137
附錄五 素養導向評量融入國文科教學意見調查問卷	138
附錄六 國文科課堂活動問卷	140
附錄七 學生參與研究同意書	143
附錄八 〈豬血糕〉教案	144
附錄九 〈青鳥就在身邊〉教案	150
附錄十 〈大鼠〉教案	154
附錄十一 〈豬血糕〉閱讀筆記單	158
附錄十二 〈豬血糕〉閱讀筆記整理單	163
附錄十三 〈青鳥就在身邊〉閱讀筆記單	167
附錄十四 〈豬血糕〉活動學習單	173
附錄十五 〈豬血糕〉活動學習單	174
附錄十六 〈青鳥就在身邊〉活動學習單	175
附錄十七 〈大鼠〉閱讀筆記單	177
附錄十八 〈大鼠〉活動學習單	182
 
表次
表 2-1-1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與課程目標	13
表 2-1-2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程綱要課程目標	14
表 2-1-3《九年一貫課綱》閱讀階段	15
表 2-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閱讀階段	16
表 2-1-5九年一貫與十二年課綱比較	16
表 2-1-6素養導向評量原則	20
表 2-1-7閱讀策略參考表	22
表 2-1-8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的五個面向	24
表 2-2-1 PISA閱讀認知歷程	26
表 2-2-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與PISA閱讀認知歷程的相關性	27
表 2-2-3閱讀理解策略	29
表 3-2-1教學流程與設計理念〈豬血糕〉	38
表 3-2-2教學流程與設計理念〈青鳥在身邊〉	42
表 3-2-3教學流程與設計理念〈大鼠〉	44
表 3-3-1研究對象學習狀況	48
表 3-4-1學習單評分規準	57
表 3-5-1資料蒐集表	60
表 3-5-2資料編碼表	61
表 4-1-1獨立樣本T檢定─主動學習心中理想	86
表 4-1-2獨立樣本T檢定─主動學習實際經歷	87
表 4-1-3獨立樣本T檢定─活動學習心中理想	88
表 4-1-4獨立樣本T檢定─活動學習實際經歷	88
表 4-1-5獨立樣本T檢定─老師主導心中理想	89
表 4-1-6獨立樣本T檢定─老師主導實際經歷	89
表 4-2-1擷取與檢索前後測比較表	90
表 4-2-2統整與解釋前後測比較表	96
表 4-2-3反思與評鑑前後測比較表	103
表 4-3-1難易度相關題目	115
表 4-3-2合作討論相關題目	117
表 4-3-3教師互動相關題目	120
表 4-3-4學生對課程的感受相關題目	121
 
圖次
圖 1-3-1 核心素養三面九項示意圖	7
圖 3-1-1研究架構圖	33
圖 3-1-2行動研究架構圖	34
圖 3-2-1研究流程圖	35
圖 3-4-1〈豬血糕〉閱讀筆記單─傳令官	53
圖 3-4-2〈豬血糕〉閱讀筆記單─領主	54
圖 3-4-3〈青鳥在身邊〉活動學習單	54
圖 3-4-4素養導向評量架構與閱讀理解能力指標	58
圖 3-6-1三角檢證	63
圖 4-1-1歸納清楚的心智圖	68
圖 4-1-2獨特的心智圖	69
圖 4-1-3學生作答情形	75
圖 4-1-4廣告分析	78
圖 4-1-5說故事評分表	82
圖 4-1-6學生上台照片	83
圖 4-1-7危機解密學習單	83
圖 4-1-8國文科課堂活動問卷	84
圖 4-1-9自主學習題目	86
圖 4-2-1回答不完整的〈豬血糕〉學習單	91
圖 4-2-2擷取訊息不完整	92
圖 4-3-1很完整的答案	119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佳琪(201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之核心素養課程:評量的觀點。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3),35-42。
呂秀蓮(2017)。十二年國教107課綱核心素養的評量。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3),1-6。
林永豐(201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體系發展指引。國家教育研究院委託研究報告。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
林永豐(2017a)。核心素養的課程教學轉化與設計。教育研究月刊,275,4-17。
林永豐(2017b)。論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總綱學習重點的規劃思維與意涵。課程與教學,20(1),105-125。
伍晴文(譯)(2018)。Ron Ritchhart/Mark Church/Karin Morrison著(2011)。讓思考變得可見。(Making Thinking Visible )。新北市:大家出版社。
李惠玉(2014)。提問式教學促進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發展情形之個案研究─以七年級國文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吳璧純(2017)素養導向教學之學習評量。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3),30-34。
柯華葳、劉子鍵(2005)。初探十八歲青少年需要之重要能力:能力的架構、意義與內涵。教育研究月刊,140,22-29。
封四維,2001;課程-教學-評量的新思維-從智慧典範轉移談起。課程與教學 5(1),55-83。DOI: 10.6384/CIQ.200201.0055
范信賢(2015)。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教材。教科書研究8(3),155-180。
范信賢、陳偉泓(2016)。素養導向課程及教學評量。載於潘慧玲主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普通高中課程規畫及行政準備手冊(9-17)。臺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洪裕宏(2008)。界定與選擇國民核心素養:概念參考架構與理論基礎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5-2511-S-010-001)。臺北市:國立陽明大學。
洪詠善(2018)。素養導向教學的界定、轉化與實踐。臺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取自https://ws.moe.edu.tw/001/Upload/23/relfile/8336/60712/20a973ac7ba5-4f3e-a29a-3220634613cd.pdf
黃方妤(2018)。合作學習與差異化教學研究——以拼圖法實施於八年級國文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陳麗華(2018)。中小學教材教法的現況觀察與改革契機─素養導向觀點。教科書研究。11(2),109-145。
陳伯璋、張新仁、蔡清田、潘慧玲(2007)。全方位的國民核心素養之教育研究。行政院 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5-2511-S-003-001)。臺南市:致遠管理學院。
陳祥麟(2018-03-27) 。國文科「沒有版本只有根本」。中學生報,287期。臺北市:國語日報社。取自https://www.mdnkids.com/events/20180323-Examinationguide/paper_chinese.pdf
張民杰(2018)。運用問題導向學習設計與實施素養導向教學可行性之探究。課程研究13(2),43-58
孫劍秋、林孟君(2012)。談PISA閱讀素養評量對十二年國教閱讀教學的意涵。北市大語文學報,9,85-98
葛康馨(2008)。社會學習領域中的歷史作業設計研究—以《社會》第三冊歷史教材為中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臺北市。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本國語文(國語文)。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0)。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語文領域─國語文。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2016)。核心素養與基本能力。臺北市:教育部。
取自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BA5E856472F10901&sms=5588FE86FEB94225&s=E62B1B1EBC8AE952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2)。literacy的定義。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取自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678771/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2)。實作評量。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臺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取自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453898/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2)。檔案評量。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臺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取自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3355063/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5)。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領域課程綱要核心素養發展手冊。取自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14/pta_8251_9890220_04409.pdf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語文領域─國語文課程手冊定稿。取自
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img/67/882293039.pdf
楊孟麗、謝水南(譯)(2013)。Jack R. Fraenkel/Norman E. Wallen/Helen H. Hyun著(1992)。教育研究法: 研究設計實務 (第2版) (How to Design and Evaluate Research in Education)。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臺灣PISA國家研究中心(2008)。PISA閱讀素養應試指南。取自
http://pisa.nutn.edu.tw/dowaoad/publishing/piSa-read-guide.pdf
蔡清田(2011)。素養:課程改革的DNA。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
蔡清田(2014)。國民核心素養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網要中的可能角色。教育研究月刊,242,139-153。
蔡清田(2015)。國民核心素養: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的DNA。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
蔡清田(2017)。核心素養的課程發展。臺北市:五南。
潘麗珠(2010)。閱讀的策略。臺北市:商周出版。
鄭圓鈴(2013)。國中國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的課堂實踐─建構式學習單的製作與使用。中等教育,64(3),92-108。
劉湘瑤、張俊彥(2018)。論自然科學課程綱要中的「素養」內涵。科學教育月刊,413,2-9。
翰林出版社(2019)。國中國文備課用書第五冊。臺南市,翰林出版社。
歐鴻志(2017)。國文科素養導向課程實踐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賴麗珍(譯)(2008)。Grant Wiggins&Jay McTighe著(2005)。重理解的課程設計(Understanding by Design)。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謝佩蓉(2018)。108 課綱第四學習階段國語文閱讀素養線上評量之建構。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3(4),193-228。
龔心怡(2016)。因應差異化教學的評量方式:多元評量停、看、聽。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211-215。

貳、英文部分
Earl, L. (2003). Assessment as learning: Using classroom to maximize student learning.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European Commission. (2005). On key competences for lifelong learning. Proposal for a recommendation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Brussels, Belgium: Author.
GRANT P. WIGGINS(1999):Assessing Student Performance: Exploring the Purpose and Limits of Testing:Jossey-Bass.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 Statistics Canada. (2005). Learning a living: First results of the adult literacy and life skills survey. Paris, France: OECD Publications Service.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09). PISA 2009 assessment framework: Key competencies in reading, mathematicSand science. Paris: OECD.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予資料庫廠商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