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607201913262000
DOI 10.6846/TKU.2019.00437
論文名稱(中文) 探討使用動機、偶像崇拜與社會臨場感對遊戲直播平台持續使用意圖之影響:以Twitch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The Influence of Use Motivation, Idol Worship and Social Presence to the Continuance Intention of Usage in Game Live Broadcast Platform: The Study of Twitch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資訊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7
學期 2
出版年 108
研究生(中文) 劉人鳳
研究生(英文) Jen-Feng Liu
學號 60604008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9-06-14
論文頁數 7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意文(137186@mail.tku.edu.tw)
委員 - 楊立人(iry@mail.tku.edu.tw)
委員 - 張敬珣(chang.ch@ntnu.edu.tw)
關鍵字(中) 網路直播平台
使用與滿足理論
社會臨場感
Twitch
關鍵字(英) Live Broadcast Platform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ory
Social Presence
Twitch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在網際網路與科技的迅速發展下,網路直播成為目前的主流趨勢之一,改變人們的休閒型態,帶給人們更即時的互動與臨場感受,遊戲電競的興起也讓遊戲直播平台崛起,電玩遊戲從單人遊玩的娛樂變成了一種觀賞式的娛樂,也成為時下大眾的熱門話題。本研究以使用與滿足理論作為研究基礎,主要目的在了解直播平台使用者現況與持續使用意圖,因此,本研究透過對Twitch平台使用者為研究對象,來了解使用動機、偶像崇拜、社會臨場感的感受程度是否會影響持續使用意圖,利用網路問卷調查方式收集214份有效問卷,本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1. 使用動機(娛樂性、社交性、資訊性)對持續使用意圖有顯著正向影響
2. 偶像崇拜對持續使用意圖有顯著正向影響
3. 社會臨場感對持續使用意圖有顯著正向影響
4. 直播平台使用者在社交性與社會臨場感感受上,受到年齡與教育程度影響
5. 直播平台使用者在持續使用意圖上,受到觀看時間影響
英文摘要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technology, the live broadcast has become one of the current mainstream trends, changed people's leisure life, bring people a more instant interactivity and live feel, and the rise of e-sports also makes game live broadcast platform rise, video games have become a kind of viewing
entertainment from single-player entertainment, become the most popular topic for the public nowadays.

This research based on the theory of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ive broadcast platform users and the continuance intention of usage, therefore, the research through the users of Twitch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influence of use motivation, idol Worship,social Presence on continuance intention of usage. This research uses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collect 214 valid samples,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The influence of use motivation(entertaining, social, informational)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continuance intention of usage.
2.Idol worship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continuance intention of usage.
3.Social presence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continuance intention of usage.
4.Social and social presence are affected by age and education.
5.Continuance intention of usage is affected by browsing tim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3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6
第四節 研究流程7
第二章 文獻探討8
第一節 網路直播8
第二節 遊戲直播9
第三節 使用與滿足理論11
第四節 社會臨場感1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2
第一節 研究假說22
第二節 研究架構27
第三節 操作型定義29
第四節 變數定義與衡量30
第五節 研究設計34
第六節 資料分析方法35
第四章 資料分析37
第一節 描述性統計分析37
第二節 研究構面之描述性分析39
第三節 信度分析39
第四節 獨立樣本T檢定44
第五節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45
第六節 迴歸分析58
第五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61
第一節 研究發現61
第二節 研究討論61
第三節 小結6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64
第一節 研究結論64
第二節 實務意涵66
第三節 研究限制68
第四節 未來研究建議68
參考文獻70
附錄一 研究問卷76
表目錄
表 2.1 使用與滿足理論於網路平台上的研究與使用動機18
表 3.1 變項操作型定義29
表 3.2 使用動機之問卷題目及參考文獻30
表 3.3 偶像崇拜之問卷題目及參考文獻31
表 3.4 社會臨場感之問卷題目及參考文獻32
表 3.5 持續使用意圖之問卷題目及參考文獻 33
表 4.1 基本資料分析38
表 4.2 各構面之感受程度 39
表 4.3 使用動機之信度分析40
表 4.4 偶像崇拜之信度分析 41
表 4.5 社會臨場感之信度分析42
表 4.6 持續使用意圖之信度分析44
表 4.7 各構面之獨立樣本T檢定 44
表 4.8 年齡之變異數分析46
表 4.9 教育程度之變異數分析48
表 4.10 一天觀看時間之變異數分析50
表 4.11 一周觀看時間之變異數分析53
表 4.12 接觸時間之變異數分析55
表 4.13 使用動機對持續使用意圖之迴歸分析59
表 4.14 偶像崇拜對持續使用意圖之迴歸分析59
表 4.15 社會臨場感對持續使用意圖之迴歸分析60
表 4. 16 各構面對持續使用意圖之迴歸分析60
表 5.1 本研究之假說驗證61
圖目錄
圖 1.1 研究流程圖7
圖 2.1 使用與滿足研究架構 16
圖 3.1 研究架構圖28
參考文獻
一、中文參考文獻
王春煊(2016)。以使用與滿足理論探討網路遊戲直播平台 Twitch TV 粉絲的
持續使用意圖。南臺科技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古明泓(2004)。探討即時通訊之使用動機、使用行為與滿足之關係。國立政治
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田詩薇(2012)。以使用與滿足理論探討社交媒體之持續使用行為:跨文化與社
經地位比較。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江嘉軒(2004)。虛擬社群網站使用動機與社會臨場感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未出
版碩士論文。
李侑螢(2014)。智慧型手機攝影濾鏡 App「Instagram」使用與滿足研究。國
立臺灣藝術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吳佩倫(2017)。探討社群使用者之資訊分享意圖-以臉書為例。淡江大學未出
版碩士論文。
林奕辰(2017)。影響閱聽人觀看網路直播意圖之因素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未出
版碩士論文。
施雅慧(2014)。以使用與滿足理論探討微電影廣告之研究。淡江大學未出版碩
士論文。
施琬妤(2017)。以自我決定理論探討遊戲實況平台感知互動、社會臨場感和觀
看愉悅感之關係。國立交通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洪仲威與陳伯璿(2015)。遊戲玩家線上直播的持續使用因素分析-以 Twitch 的
英雄聯盟直播為例,數位媒體設計國際研討會論文集,196-210。
高妮霠(2007)。Web2.0 應用服務之使用與滿足研究-以線上影音分享網站為例。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高凡宜與許言(2016)。智慧型手機通訊軟體使用者之社會臨場感與愉悅感研究
-以中高齡使用者為例。工業設計,(134),1-6。
翁鈺翔(2016)。遊戲實況的媒介消費意涵─以英雄聯盟遊戲實況為例。南華大
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張耀之(2017)。社會臨場感對遊戲直播平台觀眾使用型態之關係研究─以
Twitch 平台為例。世新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張玉琳與李秋滿(2014)。以媒介豐富與社會臨場感理論探討 LINE 貼圖價值、
流行涉入、網路外部性對虛擬社群意識與黏著度之影響。電子商務研究,12(4),
419-449。
陳君毅(2016)。即時串流直播平台 Twitch.tv 之使用與滿足研究。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威珞(2012)。Justin TV 網路影音直播平台使用行為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未
出版碩士論文。
陳建銘(2015)。遊戲直播網站忠誠度與持續使用意圖之研究:以 Twitch TV 為
例。國立東華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曹文瑜、林政坤、楊惠貞(2009)。影響網路直播持續收看意圖相關因素之研究。
企業管理學報,(81),107-129。
傅韜(2018)。網路影音直播平台觀眾之滿意度與持續使用意圖之研究-以 Twitch
直播平台為例。淡江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楊美雪與蔡雯婷(2014)。智慧型手機通訊軟體使用者之社會臨場感與愉悅感研
究─以 LINE 即時通訊軟體為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32(1),35-50。
黃厚銘(2001)。虛擬社區中的身分認同與信任。台大社會所未出版博士論文。
廖庭寬(2012)。探討 Web 2.0網頁使用者行為對於使用動機滿意度關係之研究。
淡江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趙甫嘉(2013)。虛擬社群粉絲專頁持續使用意圖之初探─以中華職棒球員
Facebook 粉絲專頁為例。南臺科技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劉希望(2017)。電視直播與網路直播持續使用行為之研究。萬能科技大學未出
版碩士論文。
劉得鋆(2016)。在社群網站環境中社會臨場感對持續使用意圖探討。國立臺北
商業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蔡禮丞(2018)。以使用與滿足理論及沉浸理論來探討遊戲直播持續觀看意願。
明新科技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鄭文綺(2018)。偶像崇拜行為對直播觀賞的影響。明新科技大學未出版碩士論
文。
鄭佩宜(2005)。大學生校務意見表達溝通媒介使用行為與溝通滿意關係之研究。
國立中正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賴明弘與張峻維(2016)。網路影音直播平台的使用者行為探討:從知曉到持續
使用。中科大學報,3(1),31-47。
賴英豪(2005)。網路電話使用行為初探—創新特質、使用動機與滿足程度之研
究。國立交通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謝成銘(2016)。遊戲實況平台觀眾滿意度影響因素之探究。國立交通大學未出
版碩士論文。
謝昊峰(2018)。網路直播觀眾的忠誠度影響因素之研究。淡江大學未出版碩士
論文。
商業周刊(2015)。直播別人打電動 收視完勝 NBA。(1458)。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2016)。ARO / MMX 直播社群網站使用概況。創市
際雙週刊第 68 期。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2017)。IX 市調解析直播收視篇。創市際雙週刊第
92 期。
林東泰(2002)。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邱皓政(2017)。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五版) 。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翁秀琪(1998)。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市:三民書局。
陳正昌(2013)。SPSS與統計分析。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彭懷恩(2005)。大眾傳播概論Q&A。台北市:風雲論壇。
翁秀琪(2011)。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市:三民書局。
網路資料
INSIDE(2016a)。新眼球爭奪戰開打,你對「網路直播」知多少。取自:
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6379-broadcasting-live-video-online
INSIDE(2016b)。抓住遊戲影音直播熱潮,Twitch 生財有道。取自:
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7649-twitch-and-live-stream
有物報告(2016)。社群:讓觀眾參與實況,各頻道形成獨特社群。取自:
https://yowureport.com/40223/
李科成(2017)。不只是拿起手機開始拍——認識直播的五大類別。取自: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78434
翁逸姝(2015)。資策會 FIND:臺灣網友收看網路直播行為調查分析。取自:
https://tesa.today/article/440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7)。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取自:
https://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200307index.shtml
動腦雜誌(2015)。直播、實況的盛行時代。取自:
https://www.brain.com.tw/news/articlecontent?ID=22693
張蕙娟(2016)。網路直播產業分析。取自:
http://www.bpaper.org.tw/uncategorized/38-04/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2017)。直播教學顛覆你對學習的想像。取自:
https://mic.iii.org.tw/Industryobservation_MIC02views.aspx?sqno=238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2017)。遊戲玩家調查系列三。取自:
https://mic.iii.org.tw/IndustryObservations_PressRelease02.aspx?sqno=496
數位時代(2015)。網路直播超展開,大吸眼球。取自: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35912/BN-2015-04-09-155514-36
數位時代(2017)。直播平台前撲後繼,贏家可能跟你想得不一樣。取自: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2897/taiwan-live-streaming-2017
蘋果日報(2014)。亞馬遜 291 億買 twitch。取自:
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40827/36047736/
二、英文參考文獻
Bauer, R. (1964). The Obstinate Audience: The Influence Proces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In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 319-328.
Bhattacherjee, A. (2001).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Systems Continuance: An
Expectation-Confirmation Model. MIS Quarterly, 25, 351-370.
Biocca, F., & Harms, C. (2002). Defining and measuring social presence:
Contribution to the networked minds theory and measure.In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Annual International Presence Workshop, 7-36.
Biocca, F., Harms, C., & Gregg, J. (2001). The Networked Minds Measure of Social
Presence: Pilot Test of the Factor Structure and Concurrent Validity.
Blumler, J. G. (1979). The Role of Theory in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Studie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6(1), 9-36.
Blumler, J. G., & Katz, E. (1974). 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s :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Beverly Hills, Sage Publications.
Chang, Y. P., & Zhu, D. H. (2011). Understanding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doption in
China: A comparison of pre-adoption and post-adoption.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7(5), 1840-1848.
Han, S., Min, J., & Lee, H. (2015). Antecedents of social presence and gratification of
social connection needs in SNS: A study of Twitter users and their mobile and
non-mobile usa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35(4),
459-471.
Hilvert-Bruce, Z., Neill, J. T., Sjöblom, M., & Hamari, J. (2018). Social motivations
of live-streaming viewer engagement on Twitch.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84, 58-67.
Hamilton, W., Garretson, O., & Kerne, A. (2014). Streaming on twitch: Fostering
participatory communities of play within live mixed media. In Proceedings of the
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1315–1324.
Katz, E., Blumler, J. G., & Gurevitch, M. (1974). Utilization of mass communication
by the Individual. In J. G. Blumler & E. Katz (Eds.), 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s: Curent perspective on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19-34.
Katz, E., Gurevitch, M., & Haas, H. (1973). On the use of the mass media for
important thing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8(2), 164-181.
Li, H., Liu, Y., Xu, X., Heikkilä, J., & van der Heijden, H. (2015). Modeling hedonic
is continuance through the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ory: An empirical study in
online game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48, 261-272.
Lowenthal, P. R. (2009). Social presence. In P. Rogers, G. Berg, J. Boettcher, C.
Howard, L. Justice, & K. Schenk (Eds.), Encyclopedia of distance and online
learning. PA, Hershey: IGI Global.
McQuail, D. (1983).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 an introduction. London: Sage.
Park, N., Kee, K., & Valenzuela, S. (2009). Being Immersed in Social Networking
Environment: Facebook Groups,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nd Social Outcomes.
CyberPsychology. Social Networking & Behavior Networking,12(6), 729–733.
Phua, J., Jin, S. V., & Kim, J. (2017).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for bridging and bonding social capital: A comparison of Facebook, Twitter,
Instagram, and Snapcha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72, 115-122.
Rice, R. E. (1993). Media Appropriateness.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19(4),
451-484.
Rourke, L., Anderson, T., Garrison, D., & Archer, W. (2001). Assessing Social
Presence In Asynchronous Text-based Computer Conferencing.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14(3), 51-70.
Shao, G. (2009). Understanding the appeal of user‐generated media: a uses and
gratification perspective. Internet Research, 19(1), 7-25.
Short, J., Williams, E., & Christie, B. (1976).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telecommunications. London; New York: Wiley.
Sjöblom, M., & Hamari, J. (2017). Why do people watch others play video gam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motivations of Twitch user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75, 985-996.
Taylor, D., E. Lewin, J., & Strutton, H. (2011). Friends, Fans, and Followers: Do Ads
Work on Social Networks?.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51(1), 258-275
Vorderer, P., Klimmt, C., & Ritterfeld, U. (2004). Enjoyment: At the Heart of Media
Entertainment. Communication Theory, 14, 388–408.
Wu, J.-H., Wang, S.-C., & Tsai, H.-H. (2010). Falling in love with online games: The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perspectiv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6(6),
1862-1871.
Yoo, Y., & Alavi, M. (2001). Media and Group Cohesion: Relative Influences on
Social Presence, Task Participation, and Group Consensus. MIS Quarterly, 25(3),
371-390.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