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識別號 | U0002-1607201312025000 |
---|---|
DOI | 10.6846/TKU.2013.00529 |
論文名稱(中文) | 台灣菜的歷史與文化之研究 |
論文名稱(英文) | The History and cultural Research of Taiwan Cuisine |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 |
校院名稱 | 淡江大學 |
系所名稱(中文) | 歷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
系所名稱(英文) | Department of History |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 |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 |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 |
學年度 | 101 |
學期 | 2 |
出版年 | 102 |
研究生(中文) | 許育純 |
研究生(英文) | Yu-Chun Hsu |
學號 | 797030136 |
學位類別 | 碩士 |
語言別 | 繁體中文 |
第二語言別 | |
口試日期 | 2013-06-28 |
論文頁數 | 133頁 |
口試委員 |
指導教授
-
周宗賢
委員 - 吳明勇 委員 - 張素玢 |
關鍵字(中) |
台菜 台灣菜 台菜歷史 臺灣料理 |
關鍵字(英) |
Taiwan cuisine Taiwan food the culture Taiwan cuisine |
第三語言關鍵字 | |
學科別分類 | |
中文摘要 |
論文提要內容: 從中國古代典籍,可以看出飲食與人息息相關,進食不只是滿足口腹之慾,也是一種文化、教育的展現、是聯誼的媒介、是生活的禮儀、也是一種美學與藝術,紀錄各階層社會的日常生活習俗。中國飲食文化的「菜系」,指的是在特定自然、社會、歷史條件下長期形成,地方特色最濃郁的菜餚風味體系,是「有特殊的調味品和調味手段,有眾多的烹飪原料為菜系的重要標誌」,並且「有從簡到繁、從低到高、從小吃到大菜、從大眾菜餚到筵席菜餚等一系列風味菜式」。 「台菜」至今並無統一的定義,蓋因台灣在政權嬗遞下,不同時期輸入不同地區、民族的飲食文化,生活在本地的居民雜居共處,通婚交流,在飲食上也相互學習相互影響,若以「台菜」即為閩菜如此說法,太過偏頗,因台菜同時雜揉閩菜、粵菜、日本菜、八大菜系等色彩在其中,因此,本文將所要書寫的「台菜」定位為:發生在臺灣、臺灣人所食用、在臺灣人祭典、食俗發生的食物,即稱為「台菜」。本文內容整理討論由前人記載,理解這個經過許多不同民族統治、外來文化輸入,交互影響的在地料理;「台灣菜」一詞是何時開始出現?在台灣的開發過程中,「台灣菜」有哪些明顯而重要的變化?台菜背後具有哪些文化展現?在不同政權統治下,台菜的菜色變化,以及廚師、大眾心目中所展現出的「台灣菜」又是哪些菜色?希望能以自身資料整理與所提出的想法觀點,為臺灣的飲食文化史盡棉薄之力。 如同逯耀東教授所說:「社會與文化的轉變,往往先反映在飲食方面,最先是對不同口味認同和接納,然後經過一段混同的轉變階段,最後融成一種新的口味。」臺灣四面環海,盛產各式海鮮,原住民即以食用獵捕到的臺灣原有動植物維生;明清時期閩粵移民漸多,帶入福建、廣東地區的飲食習慣以及各類的小吃,而伴隨郊商出現的「刀煮」與地方上對筵席菜的重視,也成為戰後臺灣「辦桌」文化的重要開端;日治時期「臺灣料理」一詞的出現、高級料理的消費族群增加,再加上餐飲業為迎合統治階級的飲食習慣,使得當時的「酒樓」林立、臺灣菜菜色的精緻化,日本料理及飲食習慣開始融入臺灣菜式之中;戰後中國各省人民進入臺灣,當然也帶入各省菜系烹調手法,江浙菜、四川菜及各省小吃,使得臺灣菜再度受到衝擊。現在的臺灣菜式,表現出福建菜烹調海產的傳統手法,參以日本生魚片、天婦羅,中國各省菜式、小吃,可以說是雜然紛陳。台灣菜由漢民開拓演變至今日,兼具台灣原住民、日本、中國八大菜系等文化的影響,再加上本土意識抬頭,追求族群的認知與自我認同,已經沒有所謂飲食的「正統」存在,表現出來的就是飲食文化上最重要的「兼容並蓄」。 關鍵字:台菜;台灣菜;台菜歷史;臺灣料理 |
英文摘要 |
Abstract: From ancient Chinese books, food is highly connected with people. It is not only about feeding, but it is the culture, the education, the socialization, the manner, the esthetics, and the art. It records how different societal levels of people live their lives. The "types" of Chinese food refer to the food systems influenced by specific natural environment, society, and history which shows strong area characteristics. They represent food cooked with certain steps or flavorings, They also stand for the series of food that are from simple to complicated, from lower levels to high levels, from vendors to restaurants, from common to delicate. Taiwan cuisine does not have specific definition so far. Due to the changes of political power, immigration to Taiwan has helped to shape its cuisine, with people from other countries making various contributions to it. Local people and immigrants live together, and get married. They learn from each other on cooking styles. Therefore, to define Taiwan food as "Minnan food“is too narrow. Taiwan cuisine is influenced by Minnan, Guangdong, Japan, and eight recognized China cooking styles. I would like to use this article to define Taiwan cuisine as" the food happened in Taiwan, eaten by Taiwanese, used in religious festivals, and originated from the customs. There will be lots of aspects in this article. They are as followed: local food influenced by imported culture under the changes of political power; when does the word" Taiwan cuisine" start?; What are the important changes of Taiwan cuisine during its development? ; What are the culture Taiwan cuisine stands for?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of Taiwan cuisine under different political authorities? What are those kinds of food that best represent people and cookers' impressions about Taiwan cuisine. I hope that this information and point of view could help to Taiwan food history. As the professor 逯耀東 said" Food is always the first aspect to reflect the changes of a society and the culture. It starts with the acceptance and acknowledgement of different flavors, and then comes the mixture and transformation. Finally it ends up of a new flavor." Before the arrival of China immigrants from Minan and Guangdong, Taiwan is known for the abundance of vegetables and animals, as well as seafood. The original cooking styles started to be mixed with ideas brought by Minan and Guangdong immigrants to create new dishes. By the growth of merchandizers, the importance of cookers and feasts were established. It is also the time that the culture of "Roadside Banquets" starts. During the time of Japan colonization, the word of "Taiwan cuisine" becomes popular. With the big population from Japan, Taiwan cuisine start to mix Japan tastes. Food become more delicate and with versalities. Taiwan cuisine is heavily influenced by Japan since then. By the immigration form mainland China, they've also brought many cooking styles such as Zhejiag and Sichuan, It's an another huge impact on Taiwan cuisine. Today, Taiwan cuisine contains the seafood cooking style from Fuken, the sashimi, the Tenfulo from Japan,and many kinds of food China provinces. With the cooking style. and the flavors, you can't define exactly what Taiwan cuisine is. You can say it is a type of food that shows the integrity and influences of what happened during Taiwan's history. |
第三語言摘要 | |
論文目次 |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0 第二章 二十世紀前的台灣菜 第一節 原住民、荷治時期的飲食與料理 14 第二節 原住民、荷治時期的飲食文化 20 第三節 明清時期的飲食與料理 23 第四節 明清時期的飲食文化 32 第三章 二十世紀後的台灣菜 第一節 日治時期的飲食與料理 49 第二節 日治時期的飲食文化 58 第三節 戰後時期的飲食與料理 70 第四節 戰後時期的飲食文化 77 第四章 台灣菜的展現 第一節 廚師的台灣菜 85 第二節 政治的台灣菜 87 第三節 食譜的台灣菜 94 第四節 台灣菜的諺語 99 第五章 結論 103 參考書目 108 附錄一 訪問問題與紀錄 116 附錄二 報紙所載國宴料理﹝未列入資料者﹞ 122 附錄三 辦桌常見菜色 125 |
參考文獻 |
參考書目 一、史料 丁紹儀,《東瀛識略》﹝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1848年成書。 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臺北:新文豐,1989年﹞,原著為漢朝戴德。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文建會,2005年﹞,1752年成書。 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臺北:文建會,2006年﹞,1764年成書 王禮,《臺灣縣志》﹝臺北:文建會,2005年﹞,1720年成書 田中一二著、李朝熙譯,《臺北市史》﹝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98年 ﹞,1932年成書 朱景英,《海東札記》﹝南投:臺灣省政府文獻委員會,1996年﹞,1772年成書。 江樹生譯,《熱蘭遮城日誌》﹝臺南:臺南市政府,1999年﹞,1629-1662年荷治史料。 呂不韋,《呂氏春秋》﹝臺北:中華書局,1965-1966年﹞,公元前239年成書。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北:文建會,2005年﹞,1717年成書。 周璽,《彰化縣志》﹝臺北:文建會,2006年﹞,1836年成書。 胡建偉,《澎湖紀略》﹝臺北:文建會,2004年﹞,1769年成書。 倪贊元,《雲林縣采訪冊》﹝臺南:臺灣歷史博物館,2011年﹞,1894年成書。 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文化,1977年﹞,1918年成書。 陳文達,《臺灣縣志;鳳山縣志》﹝臺北:大通,1984年﹞,1720年成書。 陳文緯,《恆春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3年﹞,1894年成書。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臺北:文建會,2006年﹞,1852年成書。 陳朝龍,《新竹縣采訪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年﹞,1893年成書。 陳培桂,《淡水廳誌》﹝臺北:臺灣銀行,1957年﹞,1871年成書。 陳第,《東番記》,載於沈有容,《閩海贈言》,〈臺灣文獻叢刊〉,民四十八年,收錄於簡後聰,《臺灣史》﹝臺北:五南,2001年﹞,1603年所作。 莊萬壽,《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2009年﹞,為晉人以道家思想寫成。 陶樂勤,《論衡》﹝臺中:文聽閣,2010年﹞,原著為東漢王充。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1724年寫成。 鄭用錫,《淡水廳志稿》﹝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6年﹞,1834年成稿。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乾隆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3年﹞第10輯。 臺南州共榮會,《南部台灣誌》﹝臺南:臺南周共榮會,1934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嘉義管內採訪冊:安平縣雜紀》﹝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約成書於1897-1901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遊筆記〉,《臺灣輿地彙鈔》﹝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 諸家,《樹杞林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成書於1898年。 劉安,《淮南子》﹝臺北:臺灣古籍,2005年﹞,西漢編成。 劉向,《戰國策》﹝臺北:臺灣古籍,1996年﹞,西漢劉向校訂、編訂。 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文建會,2005年﹞,1740年修編。 劉寧顏,《重修臺灣省通志》﹝臺北:文獻會,1993年﹞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文建會,2007年﹞,1894年纂輯。 蔣毓英,《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1685年編纂。 簡後聰,《臺灣史》﹝臺北:五南,2001年﹞ 藍鼎元,《平臺紀略》﹝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1721撰。 二、專書 The secrets of delicacies / 蔡倩玟著 ,《美食考:歐洲飲食文化地圖》﹝臺北:貓頭鷹,2008年﹞ 小川嘉一,《臺灣鐵道旅行案內》﹝臺北: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內,1935年﹞ 土屋重雄,《臺灣事情一班》﹝東京:臺灣事務局,1898年﹞ 王學泰,《中國飲食文化簡史》﹝香港:中和,2011年﹞ 王浩一,《慢食府城》﹝臺北:心靈工坊文化,2008年﹞ 中村孝志,《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上卷》﹝臺北:稻鄉,1997年﹞ 井出季和太著,《興味の臺灣史話》﹝臺北: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1997年﹞ 尹章義,《台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1989年﹞ 片岡巖著,陳金田譯,《臺灣風俗誌》﹝臺北:眾文圖書,1987年﹞ 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台灣踏查日記》﹝臺北:遠流,1996年﹞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1957年﹞ 朱振藩,《點食成金:袁枚隨園食單‧須知單》﹝臺北:麥田,2009年﹞ 朱秋樺,《正宗台灣小吃126道》﹝臺北:出版菊,2009年﹞ 池田敏雄,《臺灣の家庭生活》﹝臺北:東都書籍株式會社臺北支店,1944年﹞ 李淑芬,《臺灣小吃20》﹝臺北:博揚文化,2008年﹞ 李梅仙,《台灣小吃》﹝臺北:躍昇,1993年﹞ 李澤治,《吃在臺灣》﹝臺北:吃遍中國,1996年﹞ 李秀英、陳渭南,《欣葉心台菜情─欣葉30周年獻菜》﹝臺北:賽尚圖文,2007年﹞ 阮昌銳,李永裕,《臺東縣原住民文化圖錄:祭儀篇》﹝臺東市:臺東縣文化局,2007年﹞ 佐倉孫三,《臺風雜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希旭菲爾德,《歐洲飲食文化─吃吃喝喝五千年》﹝臺北:左岸文化,2009年﹞ 吳瀛濤,《臺灣民俗》,﹝臺北:眾文圖書,1992年﹞ 何聯奎、衛惠林,《臺灣風土志》﹝臺北:中華書局,1983年﹞ 林川夫,《民俗臺灣》,﹝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第一輯、第二輯、第四輯 林乃燊,《中國古代飲食文化》﹝臺北:臺灣商務,1994年﹞ 林慶弧,《飲食文化與鑑賞》﹝臺北:新文京開發,1994年﹞ 周芬娜,《飲饌中國》﹝臺北:積木文化,2004年﹞ 武內貞義,《臺灣》﹝臺灣:臺灣日日新報社,1915年﹞ 東方孝義,《臺灣習俗》﹝臺北:南天書局,1997年;1942 年原刊﹞ 施建發,《家庭臺菜套餐》﹝臺北:台視文化,1997年﹞ 唐魯孫,《飲饌雜譚中國吃》﹝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8年﹞ 連愛卿,《臺灣風味小吃》﹝臺北:名田,2006年﹞ 陳耕、楊浩存、黃振良合著,《閩南民系與文化》﹝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06年﹞ 陳淑華,《島嶼的餐桌─36種臺灣滋味的追尋》﹝臺北:遠流,2009年﹞ 陳靜宜,《臺味─從番薯糜到紅蟳米糕》﹝臺北:聯經,2011年﹞ 陳嘉謨,林秀薰,《臺菜烹調》,國立高雄餐飲學院,95年9月1日 陳翠蓮,《故鄉臺式料理》﹝臺北:唐代文化,1998年﹞ 陳楓洲,《懷念台灣料理》﹝臺北:邦聯文化,2003年﹞ 陳麗華,《台灣辦桌食譜》﹝臺北:玉山社,2006年﹞ 陳秀英,《欣葉心台菜情》﹝臺北:賽尚圖文,2007年﹞ 莊聖思,《台灣菜精華》﹝臺北:生活品味文化,2002年﹞ 莊聖思,《呷飽飽!正港台灣菜》﹝臺北:生活品味文化,2007年﹞ 國分直一,《臺灣民俗學》﹝臺南:莊家出版社,1980年﹞ 國分直一,《臺灣的歷史與民俗》﹝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 梶原通好著、李文祺譯,《臺灣農民的生活節俗》﹝臺北:臺原出版社,1989年;1941 年原刊﹞ 鳥居龍藏原著,楊南郡譯著,《探險臺灣─鳥居龍藏的臺灣人類學之旅》﹝臺北,遠流,1996年﹞ 梁瓊白著,施如瑛譯,《臺菜料理》﹝臺北:膳書房出版,1999年﹞ 梁瓊白,《說吃》﹝臺北:躍升文化,1996年﹞ 郭啟昭、林淑蓮,《77道必吃臺灣小吃》﹝臺北:漢宇,2008年﹞ 費德廉、羅效德編譯,《看見十九世紀臺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臺北:如果,2006年﹞ 逯耀東,《出門訪古早》﹝臺北:東大,2008年﹞ 逯耀東《肚大能容─中國飲食文化散記》﹝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11年﹞ 童世璋,《小吃的藝術與文化》﹝臺北:文建會,1986年﹞ 焦桐,《臺灣味道》﹝臺北:二魚文化,2009年﹞ 曾玉明,《臺灣菜食譜》﹝臺北:漢光文化,1992年﹞ 傅培梅、程安琪,《美味臺菜》﹝臺北:旗林文化,2009年﹞ 楊本禮,《世界美食風華錄》﹝臺北:商務,2007年﹞ 圓山飯店,《圓山經典食錄》﹝臺北:漢光文化,2002年﹞ 熊四智,《中國烹飪學概論》﹝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 廖用賢,《尚友錄》﹝臺南縣柳營鄉:莊嚴文化,1995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關係文獻集零》﹝臺北:臺灣銀行,1972年﹞ 臺灣慣習研究會編,《臺灣慣習記事》﹝臺北:古亭書屋,1969年﹞,第2卷10 號、第3卷1 號、第4卷10 號、第5卷2 號、第6卷5號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臺灣農家食糧消費調查》﹝臺北:台灣總督府殖產局農務課,1992年﹞。 劉還月,《台灣人的歲時與節俗》﹝臺北:常民文化,2000年﹞ 蔡文福,《雜糧作物各論》﹝臺北:臺灣區雜糧發展基金會,1994年﹞ 權藤震二,《臺灣實況》,﹝東京:東京法學社,1896年﹞ 三、學位論文 葉肅科,〈日據時代台北都市發展與台人日常生活〉﹝臺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理論組碩士論文,1987﹞ 朱亭佳,〈辦桌產業策略發展之研究〉﹝臺北: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曾品滄,〈從田畦到餐桌─清代臺灣漢人的農業生產和食物消費〉﹝臺北: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 王美媛,〈金門傳統飲食文化之研究〉﹝臺北: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 陳貴凰、黃穗華,〈呷飽、呷好、呷巧──臺灣辦桌菜單設計變遷之研究〉﹝臺北:靜宜大學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7﹞ 戴文心,〈製造歡樂的消費空間─「江山樓」及其相關書寫的文學/文化意涵〉﹝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9﹞。 四、期刊論文 康培德,〈十七世紀的西拉雅人生活〉《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 葉春榮譯註,〈荷治初期的西拉雅族平埔族〉,收錄於《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 〈料理‧台灣〉,2012年1月創刊號,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 徐仁全,〈吃出競爭力〉《遠見雜誌》﹝臺北:遠見,2007年﹞。 朱峰,〈祭祀物品簿〉,《臺灣風物》17卷1期﹝1967年2月﹞,頁70-71。 吳逸生,〈艋舺零食譜〉《臺灣風物》第17期 6卷﹝1967﹞。 島田彌市,〈臺灣果物﹝破布子﹞〉《臺灣博物學會會報》第16號﹝1914年7月﹞,頁149-152。 曹介逸,〈生活習俗變遷談〉《臺北文物》第6期3卷﹝1958年﹞,頁77-91。 一剛,〈圓環夜市‧龍山寺夜市〉《臺北文物》第6期4卷﹝1958年﹞。 甘治士著,陳傳康,〈中國飲食文化的區域分化和發展趨勢〉《第三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1994年﹞。 徐福全,〈從諺語看台灣的傳統飲食文化〉《第四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1996年﹞。 劉廣偉,〈陸味派與海味派〉《第六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2000年﹞。 宋祝平,〈論小吃〉《第六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2000年﹞。 李貴榮,〈臺灣菜的演進與發展〉《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1990年2月,頁28-32。 姚偉鈞,〈南味甜,北味鹹─《口水歌》與中國菜系的特色〉《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2002年11月,頁20-23。 李信夫,〈臺灣菜烹調技術溯源〉《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2002年11月,頁28-33。 張玉欣,〈臺北飲食文化初探〉《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2003年1月,頁35-42。 張玉欣,〈簡述台灣飲食史〉《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2004年8月,頁4-9。 張玉欣,〈「和漢料理」的源與由〉《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2006年2月,頁27-30。 張玉欣,〈臺灣的辦桌文化〉《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2007年2月,頁37-46。 河口充勇,〈台灣料理的混成性─以欣葉餐廳為例〉《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2007年5月,頁34-40。 張玉欣,〈「臺灣料理」一詞之探究〉《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2008年2月,頁40-44。 卓文倩,〈我國歷任總統國宴菜色及政經意涵之比較研究 〉《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2011年5月,頁4-15。 吳燕和,〈臺灣的粵菜、香港的臺菜─飲食文化與族群的比較研究〉,收錄於蒲慕州主編,《飲食傳播與文化交流》﹝臺北: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1999年﹞,頁161-183。 陳玉箴,〈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階級與文化展演:日治與戰後初期的「臺灣菜」〉,收錄於《臺灣史研究》第十五卷第三期,2008年9月,頁141-188。 石萬壽,〈臺灣府城的行郊特產點心〉《臺灣文獻》31卷4期﹝1980年12月﹞,頁70-98。 李澤治,〈「中華名廚招牌菜」系列─台菜篇〉《吃在臺北》,1990年5月號。 翁雲霞,〈台菜發源地─蓬萊閣的大酒家〉《吃在臺北》,1990年8月號,頁119-121。 張玉欣,〈原鄉時尚文化創業主題學苑-臺灣的多元飲食文化講稿〉,2008年9月2日。 〈「辦桌」─高雄內門人的驕傲〉,《豐年》第五十六卷,第22期,頁66-67。 洪麗雯,〈日治時期臺灣牛乳飲用的開展與文化意涵〉,收錄於《中國飲食文化》第七期,2011年7月,頁79-114。 蔡明志,〈臺灣公眾飲酒場所初探:1895-1980s〉,收錄於《中國飲食文化》第七期,2011年7月,頁121-167。 畫報子,〈臺灣土民的風俗〉《風俗畫報》115號﹝1895年5月﹞,頁23-24 陳貴凰、黃穗華,〈呷好、呷飽、呷巧、呷健康─臺灣辦桌菜單品項之研究〉《餐旅暨觀光》2011年6月,頁97-126。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室藏,《臺中龍井林家文書》,編號T0029D0029-305-004。 |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