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507201616394900
DOI 10.6846/TKU.2016.00399
論文名稱(中文) 一所新高中學校行銷策略之個案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Case Study of School Marketing Strategies for a New High School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Leadership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4
學期 2
出版年 105
研究生(中文) 林靜霞
研究生(英文) Ching-hsia Lin
學號 70372001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6-06-24
論文頁數 21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潘慧玲
委員 - 陳文彥
委員 - 鈕方頤
關鍵字(中) 學校行銷管理
學校行銷策略
外部行銷
內部行銷
互動行銷
關鍵字(英) school marketing management
school marketing strategy
external marketing
internal marketing
interactive marketing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學校行銷管理的觀點,探討一所新設立的高中如何在資源有限,且招生激烈的教育市場競爭中推動學校行銷的過程與內容,包含其擬定學校行銷策略的前置作業,學校的外部、內部與互動行銷策略及其運作,其所遭遇之困境與因應等。
 本研究以一位校長、三位主任、三位教師、六位學生及二位家長共十五人為對象進行訪談,輔以文件分析及現場觀察,並將所蒐集資料進行統整分析,研究發現學校善用行銷管理「規劃、執行、控制」的程序可使學校行銷的推動事半功倍。
 本研究之結論如下: 	
壹、個案學校透過學校情勢分析,確立學校行銷目標,擬定市場區隔、選  擇目標市場與定位進行學校行銷策略的前置作業。
貳、個案學校行銷策略的運作採外部、內部與互動行銷三方並行,外部行銷善用4P策略。
一、產品策略主打雙語教學,提供優質師資、設備與特色課程。
二、價格策略強調「公校收費,私校品質」及免費假日課程。
三、通路策略提供學生方便運用的軟硬體設備;「策略聯盟」分享資源創    
  造共好。
四、推廣策略採多元做法,提升形象與口碑。
參、個案學校的內部行銷策略為遴選優秀教師與行政人員並提升其專業知能。
肆、個案學校透過相輔相成的互動行銷策略與內部、外部行銷策略,與家長、社區良性互動,建立口碑。
伍、內外環境因素造成個案學校行銷之困境。
陸、個案學校運用行銷控制突破行銷之困境。
 最後根據本研究發現與結論,針對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個案學校、後續研究提出相關建議。
英文摘要
The study, using the perspective of school marketing management, explores how a new high school promoted school marketing, including the preparation work of the school marketing strategy, its external, internal and interactive marketing strategies, its plight and how the school coped with it in the fiercely competitive education market with limited resources .
 The research methods included interviews with a principal, 3 directors, 3 teachers, 6 students and 2 parents. Document analysis and field observation were also us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school marketing promotion could be more efficient if the school could   make good use of “planning, execution and control” procedure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are listed below:   
1. The case school did the preparation work of its marketing strategy by analyzing its situation, establishing its marketing objective, conducting market segmentation, selecting the target market and positioning itself. 
2. The external, internal and interactive marketing strategies were used by the case school, and 4P strategies were used for the external marketing.
(1)The product strategy was featured with the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providing high quality teachers, equipment and special courses.
(2)The price strategy emphasized “charge at the rate of public schools and provide teaching quality of private schools” and free holiday courses.
(3)The channel strategy provided students with software and hardware convenient to use; “strategic alliance” sharing resources for common good.
(4)The promotion strategy took a multifaceted approach to improve its image.
3. The internal marketing strategy of the case school was to select prominent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ive staff and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4. The case school interacted with parents and the community positively and built reputation using the interactive marketing strategy, internal and external marketing strategies that complemented each other.
5.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factors caused hardship for the case school.  
6. The case school used marketing control to get out of the marketing dilemma.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行銷的概念與作法	9
第二節	學校行銷的意涵與策略	20
第三節	國內學校行銷相關研究	3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3
第一節	研究方法	53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55
第三節	資料的蒐集、處理與分析	61
第四節	研究的信實度	66
第五節	研究者角色與研究倫理的關注	67
第四章	卓越高中學校行銷的推動	69
第一節	卓越高中擬定行銷策略的前置作業	69
第二節	卓越高中的學校行銷策略與運作	85
第三節	卓越高中學校行銷策略之困境與因應	15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85
第一節	結論	185
第二節	建議	191
參考文獻		195
壹、 中文部份	195
貳、 英文部分	204
附 錄		205
附錄一:校長、主任訪談大綱	205
附錄二:教師訪談大綱	206
附錄三:學生訪談大綱	207
附錄四:家長訪談大綱	208
附錄五:校長訪談邀請函	209
附錄六:主任、教師訪談邀請函	210
附錄七:學生、家長訪談邀請函	211
附錄八:訪談同意書	212

 
表 次
表2-1 國內學者對行銷的定義   …………………………………………………11
表2-2 全面行銷經營觀念彙整表  ………………………………………………15
表2-3 教育行銷的定義……………………………………………………………21
表2-4 學校行銷的定義……………………………………………………………22
表2-5 非營利行銷的主要類別……………………………………………………24
表2-6 國內學者對學校行銷功能的看法…………………………………………26
表2-7 各種推廣工具優缺點比較表………………………………………………34
表2-8 互動行銷指標………………………………………………………………38
表2-9 1985-2015年學校行銷論文分析表……………………………………… 40
表2-101985-2015年學校行銷論文研究對象分析表………………………………42
表2-11學校行銷重要性認知相關研究彙整表……………………………………44
表2-12學校行銷現況知覺相關研究彙整表………………………………………46
表2-13學校行銷實施成效相關研究彙整表………………………………………49
表3-1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與訪談日期時間表…………………………………60
表3-2 資料編號管理表……………………………………………………………63
表3-3 觀察資料編號管理表………………………………………………………63
表3-4 文件資料編號管理表………………………………………………………64
表4-1 卓越高中SWOTS分析…………………………………………………… 71
表4-2 卓越高中學生分析表一……………………………………………………75
表4-3 卓越高中學生分析表二……………………………………………………76
表4-4 卓越高中學生分析表三……………………………………………………76
表4-5 卓越高中招生班級數一覽表………………………………………………81
表4-6 卓越高中高一學生居住地區一覽表………………………………………82
表4-7 卓越高中104學年度上學期專題研究課程………………………………91
表4-8 卓越高中104學年度下學期專題研究課程………………………………91
表4-9 卓越高中104學年度上學期多元選修課程………………………………92
表4-10卓越高中104學年度下學期多元選修課程………………………………92
表4-11卓越高中學校行銷策略的運作 …………………………………………152
表4-12與校長有約--關鍵能力調查………………………………………………180
 
圖 次
圖1-1 臺閩地區出生人數及出生率 ………………………………………………2
圖2-1 銷售觀念和行銷觀念的比較………………………………………………14
圖2-2 社會行銷導向觀念圖………………………………………………………14
圖2-3 行銷管理的程序……………………………………………………………19
圖2-4 學校行銷管理的實施程序…………………………………………………30
圖2-5 學校行銷金三角……………………………………………………………31
圖3-1 研究流程圖…………………………………………………………………54
圖4-1 卓越高中課程地圖 ………………………………………………………180
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份
一免報到率六成一 板中︰不如預期(2014年06月24日)。自由時報電子報。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90201
三峽北大高中校舍落成 以教育帶動地方發展(2014年11月17日)。新北市政府新聞局。取自http://www.ntpc.gov.tw/ch/home.jsp?id=28&parentpath=0,6,27& mcustomize=multimessages_view.jsp&dataserno=201411170016
方世榮(1996)。行銷學。臺北市:三民。
內政部戶政司(2015)。百年人口重要指標。取自http://www.ris.gov.tw/346 
王奕婷(2004)。我國高等教育行銷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王毓芬(2014)。教師對學校行銷策略認知與學生選校因素之研究-以花蓮地區兩所私立高中職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漢技術學院流通與行銷管理研究所,花蓮縣。
北大高中首屆新生 社區服務(2014年08月25日)。自由時報,A13。
田桂華(2014)。基北區私立高中職學校行銷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有主見!棄建中選北大高中(2014年09月04日)。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04000436-260107
朱逸凡(2010)。運用社群網站行銷學校特色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李小芬(2001)。學校行銷。社教雙月刊,101,55-56。
李元恕(譯)(2014)。G. Armstrong, & P. Kotler著。行銷學。臺北市:華泰文化。
李芳齡、余美貞、李田樹(譯)(2002)。P. Drucker著。杜拉克:管理的使命。臺北市:天下雜誌。
李美玲(2009)。內部行銷認知與學校效能感受之關聯性研究---以桃園縣某高級中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桃園市。
何宣甫(2010)。學校行銷策略管理。臺北市:五南。
何福田(2005)。學校行銷的意義與重要性。研習資訊,22(1),1-9。
吳月容(2012)。彰化縣私立高中職教師對學校行銷策略認知與學生選校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4)。M. Q. Patton著。質的研究與評鑑。臺北市:桂冠。
吳宗立(2004)。學校經營的行銷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61,62-69。
吳建華(2008)。學校行銷的理念與實踐──以東莞臺商子弟學校為例。學校行政雙月刊,53,175-191。
吳建華、謝發昱、黃俊峰、陳銘凱(2003)。個案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頁199-236)。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炳銅(2006)。教育行銷學。臺北縣:冠學文化。
吳珮君(2006)。新學校的行銷策略分析-以政大附中首次招生為例。學校行政雙月刊,41,165-175。
吳清山(2005)。學校行政研究。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2010)。教育改革與教育發展。新北市:華藝數位。
吳清山、林天祐(2001)。策略聯盟。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41,67。
吳國基(2005)。學校行銷策略在學校行政上的應用與實務。學校行政雙月刊,37,96-108。
吳錦惠(2012)。學校競爭優勢與行銷策略:高中教育改革與發展。臺北市:五南。
汪家安(2006)。臺灣高級中等學校行銷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余佩珊(譯)(1994)。P. Drucker著。非營利機構的經營之道。臺北市:遠流。
余朝權(1991)。現代行銷管理。臺北市:五南。
呂惠美(2001)。私立中等藝術學校行銷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林志成主編(2011)。特色學校理論、實務與案例。臺北市:高等教育。
林志成、李重毅(2013)。高中職學校特色發展的歷程、原則與策略。學校行政雙月刊,85,1-23。
林廷芳(2008)。臺北市高中職學校行銷策略與學校品牌績效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39-262)。高雄市:麗文。
林俊彥、張惠雯(2009)。我國高等技職校院行銷管理模式之建構。學校行政雙月刊,65,1-15。
林孟彥、林均妍(譯)(2010)。S. P. Robbins, & M. Coulter著。管理學-第十版。臺北市:華泰文化。
林淑惠(2006)。行銷與招生績效之研究-以中部地區高中職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林偉人(2009)。教育行銷:全方位檢視與實踐策略。臺北市:高等教育。
林進丁(2012)。探討學校行銷概念及其應用於國民中小學之有利因素。學校行政雙月刊,77,27-45。
林進發(2008)。臺南縣私立完全中學教師對學校行銷策略認同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致遠管理學院教育研究所,臺南市。
林雅蘭(2009)。少子化衝擊下桃園縣私立中學內部行銷推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開南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桃園市。
林榮洲(2008)。臺北縣市公私立高中職學校行銷策略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林磐聳(1994)。企業識別系統-第三版。臺北市:藝風堂。
林慶川(2002)。國民小學教育人員與家長對教育行銷實施現況之知覺與態度(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周佩樺、林俊昇(2009,5月)。高中職學校行銷策略之研究。載於中興大學行銷學系舉辦之「2009服務業行銷」研討會論文集,(頁495-510), 台中市。
洪秉彰(2011)。高中職學校行銷策略運用之研究─以北部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臺北市。
施振典(2005)。學校行銷策略之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36,109-117。
范惟翔(2007)。現代行銷管理: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湯姆生。
宮文卿(2005)。國民小學教育行銷管理之研究-以臺北市某國小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馬秋毅(2010)。私立高中職學校招生行銷策略之研究 --以臺南市私立高中職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高誌傑(2007)。學校行銷策略對學生選校考量因素影響之研究─以基隆市私立高中職校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秦夢群(2013)。教育行政實務與應用-第二版。臺北市:五南。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臺北市:洪葉文化。
陳伯璋(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收錄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5-49)。高雄市:麗文。
陳怡君(2015)。臺灣地區國民小學學校行銷研究發展分析與展望:2002~2013年。學校行政雙月刊,98,69-91。
陳怡鈞(2013)。臺中市一所私立完全中學學校行銷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臺中市。
陳珠吟(2009)。高職餐飲管理科學校行銷策略、學校競爭力與學生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基北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臺北市。
陳素雪(2008)。私立高級中等學校行銷策略與招生效能關聯性之研究-以臺中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彰化縣。
陳添旺(1997)。以行銷導向提昇學校競爭力之探索性研究--以私立高職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工學院事業經營研究所,彰化縣。
陳啟榮(2012)。教育行銷在學校經營之應用。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集刊,8,59-80。
陳梵煦(2014)。基北區學校面對十二年國教入學制度影響及其學校行銷策略運用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陳樂斌(2008)。桃園縣高中職學校教育人員對學校行銷策略認知及其運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中等學校教師在職進修班,臺北市。
陳鴻鵬(2010)。屏東縣立完全中學師生對學校行銷策略認同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35,87-120。
張明輝(2002)。學校經營與管理研究:前瞻、整合、學習與革新。臺北市:學富文化。
張明輝(2008)。學校經營的新議題,教育研究月刊,165,40-52。
張明輝、王湘栗(2009,5月)。教育行銷策略的創新思維。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舉辦之「教育行政的力與美」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63-177), 臺北市。
張奕華、李春芳(2010)。國民中學學校內部行銷認知、運作與執行困境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68,1-26。
張奕華、許正妹(2010)。質化資料分析:MAXQDA軟體的應用。臺北市:心理。
張奕華、陳樂斌(2010)。高中職學校教育人員對學校行銷策略認知及其運作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69,20-44。
張淑貞、楊杏琳(2009)。國民小學學校行銷運作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64,78-97。
張裕弘(2009)。行銷,請先從內部做起-淺談以內部行銷策略提升教師教學效能。學校行政雙月刊,64,66-77。
教育部部史(2015)。重大教育政策發展歷程。取自http://history.moe.gov.tw
worldhistory.asp?yearstart=91&yearend=100&page=6
教育部統計處(2015a)。臺閩地區出生人數及出生率。取自http://depart.moe.edu.tw/ ED4500/cp.aspx?n=002F646AFF7F5492&s=1EA96E4785E6838F 
教育部統計處(2015b)。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學生人數預測分析報告:104~119學年度。取自http://stats.moe.gov.tw/files/ analysis/104highstudent.pdf
教育部統計處(2015c)。歷年高級中等學校校數變動情形。取自http:// depart.moe.edu.tw/ED4500/cp.aspx?n=002F646AFF7F5492&s=1EA96E4785E6838F
教育部統計處(2015d)。各級學校縣市別校數統計。取自http://depart.moe.edu.tw/
ED4500/cp.aspx?n=1B58E0B736635285&s=D04C74553DB60CAD
郭振鶴(1999)。行銷研究。臺北市:華泰。
許士軍(1993)。管理學-第十版。臺北市:東華。
陸宛蘋(1999)。非營利組織之定義與角色。社區發展季刊,85,30-35。
許筱君、林政逸(2011)。學校行銷策略對學校公共關係推展之應用。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5(1),121-137。
許詩旺(2002)。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行銷策略認知及其運作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許詩旺、黃義良(2003)。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行銷策略認知及其運作之研究。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4(3),37-53。
曾光華、饒怡雲(2008)。行銷學原理。臺北縣:前程文化。
黃怡雯(2006)。面對少子化現象學校行銷的涵義與因應策略。學校行政雙月刊,49,272-287。
黃坤謨(1999)。從CIS到SIS,談校園識別系統在學校公共關係上的實際應用。國立教育研究院研習資訊,16(4),83-86。
黃俊英(2003)。行銷學的世界-第二版。臺北市:天下遠見。
黃俊英(2007)。行銷學原理-第二版。臺北市:華泰文化。
黃俊堯(2008)。私立高職學校行銷策略與學生選校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etds.lib.tku.edu.tw/etdservice/searching
黃俊堯(2011)。行銷管理。臺北市:三民。
黃俊傑(2007)。學校內部行銷。國教之友,59(1),55-62。
黃舒琳(2007)。推廣策略在學校行銷的運用。網路社會學通訊,64。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64/index.htm
黃義良(2002)。淺析學校行銷策略適用於中小學的具體作法。教育資料與研究,45,112-119。
黃義良(2004)。國民中小學校行銷指標與行政運作之研究(博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黃義良(2006a)。教育行銷研究的發展分析與展望。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2,189-219。
黃義良(2006b)。教育行銷研究的發展分析與展望-以學位論文與期刊論文的分析為例。學校行政雙月刊,45,154-175
黃義良、丁學勤(2013)。學校行銷研究之發展分析:EBSCO 期刊資料庫論文的探索。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7(2),105-124。
黃曉芬(2003)。學校行銷策略之研究-以三所私立國小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黃種世(2003)。高雄市高中職學校行銷現況及可行策略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湯堯(2000)。學校經營與管理:大學經費分配、募款與行銷。臺北市:五南。
傅國樑(2015)。高中職服務品質、學校行銷、品牌形象對學生滿意度影響之研究(博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彭曉瑩(2000)。師範院校教育行銷現況困境及發展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南市。
彭曉瑩(2002)。教育行銷之理論與實務。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3,108-119。
葉日武(1997)。行銷學-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前程企業管理。
葉永婷(2014)。私立高中職學校創新經營、學校行銷策略與學校品牌形象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桃園市。
新北一中、新北女中…朱立倫指示新北市成立指標性高中。(2011年01月04日)。NOWnews今日新聞。取自http://www.nownews.com/n/2011/01/04/579910
新北市第一座雙語中學 北大高中新建校舍落成。(2014年11月17日)。NOWnews今日新聞。取自http://www.nownews.com/n/2014/11/17/1509915
新北首所雙語中學落成 北大高中沒圍牆 師生彩繪鳶塔。(2014年11月18日)。人間福報。取自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378556
新北高中優免放榜 板中門檻5A。(2015年06月08日)。聯合新聞網。取http://udn.com/news/story/6916/952049%E6%96%B0%E5%8C%97%E9%AB%98%E4%B8%AD%E5%84%AA%E5%85%8D%E6%94%BE%E6%A6%9C-%E6%9D% BF%E4%B8%AD%E9%96%80%E6%AA%BB5A
詹曜源(2014)。學校行銷策略與學校品牌績效之研究-以葳格高中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遠見雜誌編輯部(2015年9月)。師長精心設計的學習樂園。遠見雜誌教育好好玩專刊,118-121。
齊若蘭(譯)(2004)。P. Drucker著。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臺北市:遠流。
廖淑伶、陳水蓮(譯)(2014)。G. Armstrong, & P. Kotler著。行銷學。新北市:臺灣培生。
數位行銷力調查報告:關於數位行銷,今年只要做好三件事。(2016年04月19日)。數位時代。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9252
蔡永智(2011)。學校行銷策略與學生選校就讀關係之研究-以新北市公私立高職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蔡金田(2009)。學校品牌建構與行銷管理之探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3,139-160。
蔡金田(2011)。一所國小校長在學校行銷的實踐探究。嘉大教育研究學刊,27, 29-54。
蔡幸枝(2004)。高級職業學校行銷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蔡侑展(2005)。台灣中部地區私立高級中等學校行銷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臺中市。
蔡婕詠(2012)。少子化下之私立高中職經營策略之認知差異性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彰化縣。
蔡夢蓉(2012)。學校行銷策略對學生選校影響之研究—以高级中等學校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潘慧玲 (2003)。緒論:轉變中的教育研究觀點。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觀念與應用 (頁1-34)。臺北市:高等教育。
鄭孟忠(2014)。國民中小學行政人員教育市場化認同、學校行銷策略重要性與運作知覺之研究(博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劉千逸(2012)。行銷策略與招生績效之個案研究 -以新北市二所私立高職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劉奕欣(2013)。行銷管理:實務與應用(第四版)。新北市:新文京開發。
劉榮元(2010)。北臺灣綜合高中招生行銷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劉燕齡(2008)。國民小學學校行銷策略之研究-以新竹縣一所國小為個案分析(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駱少康(譯)(2012)。P. Kotler, & K. L. Keller著。行銷管理學。臺北市:臺灣培生教育,臺灣東華。
蕭富峯(1997)。內部行銷。臺北市:天下文化。
蕭富峯(2009)。行銷管理。臺北市:智勝文化。
鍾克修(2006)。高中職學校行銷策略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彰化縣。
謝水乾(2003)。臺南縣市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學校行銷策略認知及其運作之研究
(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戴志勳(2013)。免試入學後私立高中行銷策略認知對學生就讀意願影響之研究-
以長榮高中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戴國良(2009)。行銷學。臺北市:五南。
藍一品(2006)。高中職學校行銷策略跟招生績效相關性之研究-以高雄市私立高
中職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顏偉(2010)。以行銷資源觀點探討學校行銷績效-以高雄縣市私立高中職為對象
之實證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魏惠娟(2006)。臺灣地區學校行銷研究評析及其對學校行銷策略規劃的啟示:1984-
2004 的探索。教育政策論壇,9(2),131-154。
羅珮菁(2005)。私立高職學校行銷策略實施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彰化縣。
貳、 英文部分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2015). Definition of marketing.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ma.org/AboutAMA/Pages/Definition-of-Marketing.aspx
Booms, B. H., & Bitner, M. J. (1981). Marketing strategies and organization structures
for service firms. In Donnelly, J. H. & George, W. R. (Eds.). Marketing of service
(pp. 47-51). Chicago, IL: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Drucker, P. F. (1973). 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 New York, NY:
Harper & Row.
Drucker, P. F. (1990). 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Practices and principles.
New York, NY :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Gray, L. (1991). Marketing education. Buckingham,UK: Open University Press.
Gronroos, C. (1994). From marketing mix to relationship marketing towards paradigm
shift in marketing. Management Decision, 32(2), 4-22.
Keller, K. L., & Kotler, P. (2006). Holistic Marketing: A Broad, Integrated Perspective
to Marketing. In Does Marketing Need Reform? Fresh Perspectives on the Future
(pp. 300-305). New York, NY: M.E Sharpe. Inc.
Kotler, P., & Andreasen, A. R. (1987). Strategic marketing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4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Kotler, P., & Fox, K. F. (1995). Strategic Marketing fo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Kotler, P., & Levy, S. J. (1969). Broadening the concept of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33, 10-15.
Lauterborn, B. (1990). New marketing Litany: Four P's Passe; C-Words take over.
Advertising Age, 61(41), 26.
McCarthy, E. J. (1981). Basic marketing: A managerial approach. (7th ed.). Homewood,
IL: Richard D. Irwin, Inc.
Porter, M. E. (1979). How comparative forces shape strategy. Havard business Review,
57(2), 137-145.
Shostack, G. L. (1984). Designing services that deliver.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2,
133-139.
Yin, R.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2nd ed.). London, UK: Sage.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予資料庫廠商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