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402201900031500
DOI 10.6846/TKU.2019.00335
論文名稱(中文) 唐以前道教北斗信仰之探溯
論文名稱(英文) The Belief of Taoist Big Dipper(Beidou)Before the Tang Dynast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博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7
學期 1
出版年 108
研究生(中文) 陳瑤蒨
研究生(英文) Yao Chien- Chen
學號 802010040
學位類別 博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9-01-08
論文頁數 44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傅錫壬
委員 - 莊雅州
委員 - 王俊彥
委員 - 周德良
委員 - 殷善培
關鍵字(中) 漢代
道教
北斗
關鍵字(英) Big Dipper
Beidou
Han Dynasty
Taoism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取用唐代之前的文獻為材料,探析道教北斗信仰之淵源。

先秦兩漢典籍中,在眾多「四時」、「八節」資料中,北斗的線索不多,因此,北斗星本身雖因位於恆顯圈,終年為北半球居民所見,計時、定向等實用功能在古籍中有明確的記載,但應當還有其他文化上的面向,促使北斗成為華夏民族信仰的對象,甚至在道教信仰中,形成眾多型態的修鍊方法。

我們認為,先秦兩漢之時,北斗星已有「氣神」的元素,從而型塑道教氣神論的觀念。此外,從在「月建」、「元氣」、「中」、「天中」、「道」等主題的論述裡,可以看到北斗獲得推尊、文化意涵漸次增衍的過程。

藉由道經與世書的對讀,本文希望說明道教在「謝過」、懺悔方面的認知,從而表明修鍊者的內心世界。其次,從「專注於一」、「恍惚」主題中,我們看到上清經對修鍊經驗的描述,與《老子》等書的記載,是有所承襲的。其三,道經「天關」之說,與漢代「天門」只有部分關連,而「天關」與宇宙週期變化的「劫期」息息相關,至於劫期的計算方式,或許也可以成為區分道經之道派屬性時,所參酌的條件。其四,先秦兩漢典籍對「北斗所擊」、斗柄指向多所記載,本文試圖說明其與道教「戴斗辟鬼」之寓意,具備何種聯繫。其五,《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用十二地支分別配合北斗七星,以連繫個人的財祿與命運,本文以為地支應指「年份」。
英文摘要
My thesis mainly takes the documents before the Tang Dynasty, I want to analysis the belief of the Big Dipper(Beidou)in the Taoist.

  In the pre-Qin and Han Dynasty, in many data, Beidou's clues are not many, therefore, although the Big Dipper itself is located in the constant display circle, all the year round for the residents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see, but there should be other aspects, to promote Beidou to become the object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faith.

  We believe that at that time, Beidou had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Qi God", and in the "Middle", "Heaven", "Tao", "vitality" and other topics of the discussion, you can see the process of Beidou being pushed, it has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and timing, orientation and other practical functions, parallel.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次



緒   論1
一、前言1
二、研究回顧9
(一)北斗信仰研究綜述9
(二)道教北斗信仰回顧13
三、待解決問題24
四、研究方法與道藏資料說明25
	
第一章  北斗概述29
第一節  北斗的基本性質30
一、漢賦中的北斗30
(一)天中北斗、地上宮室的映照	
(二)攝提與北斗的關係	
(三)北斗居中、四靈在旁的象徵意義	
(四)漢人遊仙與後世道教觀念的差異	
(五)齋戒之思:遊仙與道教通同之處	
二、「北斗之威」的來源40
(一)以北斗定季節	
(二)北斗象徵天時	
(三)地中的對應點:空同、崑崙	
三、結語50
第二節  北斗、北辰之區判51
一、前賢研究與問題意識51
二、北斗、北辰相代56
(一)北辰即「極」	
(二)北斗、北辰合稱斗極	
(三)視北斗為北辰	
三、鄭玄對北辰、北斗的見解62
(一)《易緯.乾鑿度》鄭玄注	
(二)《易緯.通卦驗》鄭玄注	
(三)紫宮、太微之異同	
四、結語64
第三節  漢賦中的太一、北斗67
一、賈誼〈惜誓68
二、司馬相如〈大人賦〉68
三、揚雄〈甘泉賦75
四、班彪〈覽海賦〉77
五、黃香〈九宮賦〉78
六、張衡〈東京賦〉79
七、班固〈西都賦〉80
八、劉歆〈遂初賦〉80
九、結語 82
第四節  北斗、北辰、太一的關係84
一、在《史記》、《漢書》的呈現85
(一)祭祀	
(二)星占	
(三)律呂	
(四)三正	
二、《鶡冠子》、《淮南子》與《楚辭》王逸注等記載92
(一)《鶡冠子》	
(二)《淮南子》	
(三)《楚辭》王逸注	
(四)其他	
1.只談太一與北辰	
2.只談太一與北斗	
三、早期道經中的太一、北辰、北斗101
(一)《老子》三注	
(二)《周易.參同契》	
(三)葛洪《抱朴子內篇》	
(四)《太平經》	
1.北極	
2.斗極、機衡	
3.斗建、建除	
四、結語116

	
第二章  先秦兩漢時則中的北斗星119
第一節  四時之氣119
一、四時:天之道120
二、四時之「氣」123
(一)月令文獻中的四時之氣	
(二)月令文獻中的四時、五行之氣	
1.管子	
2.禮記	
三、四時與祭祀 130
(一)祭祀的定義	
(二)古代文獻中的四時祭祀	
1.春祠、夏礿、秋嘗、冬烝	
2.巡守與其他四時祭祀	
3.氣與四時祭祀	
四、結語	134
第二節  八節日之氣 136
一、《春秋繁露》、《黃帝內經》中的四時、八節 138
(一)《春秋繁露》中的四時、八節	
(二)《黃帝內經》中的四時	
1.四時、八節的重要性	
2.四時與五行、五臟	
二、從氣的角度談八節的重要性	145
(一)八風與八節日	
(二)八卦之氣	
1.八風與八卦	
2.「四象」之定義	
3.八卦與八節日	
三、結語	153
第三節  十二月之氣	155
一、十二律之淵源	159
(一)《國語.周語下》	
(二)《呂氏春秋.十二紀》	
(三)《淮南子》	
二、《漢書.律曆志》:對「律」之總結與闡發 165
(一)律即音樂	
(二)律與氣的關係	
(三)根本性質的確立	
三、概念辨析與配應原則蠡測 172
第四節  元氣	179
一、漢代「元氣」之說 180
(一)董仲舒《春秋繁露》:兼論《淮南子》、《春秋.文耀鉤》之元氣說	
1.董仲舒《春秋繁露》	
2.《淮南子》與緯書《春秋.文耀鉤》	
3.小結	
(二)王充、班固、張衡與王符	
1.王充《論衡》	
2.班固《白虎通》、張衡《靈憲》	
3.王符《潛夫論》	
4.小結	
二、道教「元氣」之說 186
(一)《楚辭》王逸注	
(二)《河上公章句》	
(三)《太平經》	
(四)小結	
三、結語 	194

	
第三章  北斗星神之本質 197
第一節  道教星辰之氣、神觀念:以北斗星為例 	197
一、問題意識之提出 	197
二、老、莊、楚辭中的身外之氣 204
三、星辰之氣 207
(一)星辰為氣	
(二)北斗星之氣的特色	
(三)從氣、神關係談道教的北斗神	
1.氣與神	
2.星、氣與神	
四、結語 	215
第二節  推尊北斗星之過程 	217
一、天道與天象的關係 217
(一)歲星為天道	
(二)天道以日月為喻	
二、推尊北斗星的過程 224
(一)「生生」的起點	
(二)《莊子》書中的北斗星	
(三)漢代典籍中的北斗星	
三、結語 	231
第三節  北斗星「道」之屬性:以《淮南子》為主的討論 	233
一、《淮南子》中的北斗星 	233
二、中 	241
三、中心與四方 	247
四、結語 	252

	
第四章  道教修鍊法中的北斗課題(上) 	255
第一節  自省與謝過 255
一、《尚書》中的祭祀、天罰 	256
(一)天有意志	
(二)天行賞罰	
(三)祖先有靈	
二、《論》、《孟》中的自省傳統 259
(一)知過為先	
(二)道教的看法	
三、「齋」以謝過的傳統 262
四、道教的謝過方法 	264
(一)三官手書、投龍(簡)	
(二)存思	
五、結語 	268
第二節  專注於一 271
一、「守一」觀念的溯源 272
(一)抱一	
(二)虛靜	
(三)凝止	
(四)中虛	
二、專思以求正氣:〈遠遊〉中的體道之路 279
(一)文本之結構	
(二)專一思慮的作用	
(三)巡訪的意義	
(四)上清道「昇入北斗」存思法	
三、結語 	287
第三節  宗教冥契經驗之「恍惚」:兼論「隨天轉旋」 289
一、隨天轉旋 289
二、恍惚之感 290
(一)界義	
(二)《老子》之恍、惚與靜	
(三)《莊子》之靜、恍惚與合一	
(四)上清道經典之靜、恍惚與合一	
1.恍惚	
2.恍惚與靜	
3.靜與合一	
三、結語 	305

	
第五章  道教修鍊法中的北斗課題(下) 	307
第一節 早期道經中的「天關」與北斗  	307
一、《無上秘要》中的天關及現存道經之對照 307
二、早期靈寶經中的天關 320
三、結語 	324
第二節  道教「頭戴北斗」辟鬼的思想淵源 327
一、辟鬼 	327
(一)鬼之來路	
(二)道教辟鬼法中的北斗	
二、「斗柄指向」的雙面意義 	331
(一)月建	
(二)《焦氏易林》之北斗	
三、兵家對斗柄指向的認識 335
(一)《蓋廬》中的斗擊	
(二)四靈與北斗	
四、斗柄所指與死亡的關係 342
五、結語 	344
第三節  「命屬」問題與北斗 	347
一、「命屬」相關研究及問題意識之提出 347
(一)蕭登福之研究	
(二)敦煌占卜文獻敘錄類著作對「命屬」資料的定位	
(三)個別「命屬」文本之相關探討	
(四)問題意識的提出	
二、「命屬」文本析論 353
三、從《五行大義》看「命屬」文本的含義 361
(一)集中探討《五行大義》的原因	
1.盧央《中國古代星占學》之見解	
2.陳于柱相關論著	
3.《五行大義》之星命、生肖	
(二)綜合討論《五行大義》之北斗七星	
1.第一大段	
2.第二大段	
3.第三大段	
4.第四大段	
5.本命	
四、結語 	378
(一)前文總結	
(二)與道經的參證	
	
	
結  論 383

	
引用書目 	415


	
附  說  《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之繫年與相關論題 437
一、《北斗經》主旨與本文各節主題之對照 438
二、《北斗經》之成書時間 439

圖片目次


【圖0-1-1】行天宮誦經所用的經本 1
【圖0-1-2】行天宮山門屋宇之神像特寫 2
【圖0-1-3】新莊武聖廟後殿空間配置圖 3
【圖0-1-4】新莊武聖廟後殿三樓通明殿 4
【圖0-1-5】新莊武聖廟後殿三樓通明殿「百壽圖」特寫 4
【圖0-1-6】新莊武聖廟後殿二樓璇璣殿 4
【圖0-1-7】《上清曲素訣辭籙》之北斗星君形像 5
【圖0-1-8】松山慈惠堂「九皇七元真形圖」的左半側 6
【圖0-1-9】松山慈惠堂「九皇七元真形圖」的右半側 6
【圖1-2-1】 咸陽窯店陶瓶 54
【圖4-3-1】 步綱根據之星圖 290
【圖5-2-1】 《上清金闕帝君五斗三一圖訣》附圖 331
【圖5-2-2】 三里村漢墓陶瓶 342
【圖5-2-3】 《上清金書玉字上經》臥斗圖 344
【圖5-3-1】 敦煌寫卷P.3064   355
【圖5-3-2】 《佛說北斗七星延命經》之北斗星君及其符  356

表格目次
【表1-3-1】〈大人賦〉具有方位意涵的詞彙72
【表1-3-2】〈遂初賦〉曲、費二書注說比較 81
【表1-4-1】《楚辭》北斗、北極、太一資料一覽表 98
【表2-1-1】《禮記.月令》與鄭玄注、高誘注《呂氏春秋》內容對照 129
【表2-3-1】諸書所記「十二律」176
【表3-3-1】雌、雄北斗神的定義 237
【表4-1-1】《上清洞真解過訣》主要內容一覽表 269
【表5-1-1】《赤書真文》、《無上祕要》所引《洞玄玉訣經》內容對照表	315
【表5-3-1】北斗七星、十二地支對應 355
【表7-0-1】《度人經》四注之「五斗」執掌 441
參考文獻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依典籍時代先後排列)

(一)一般古籍

‧詩經	(漢)鄭玄:《毛詩鄭箋》(臺北:新興書局,1981年)。
黃錦堂編註:《詩經今釋》(臺北:大夏出版社,1994年)。
‧尚書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屈萬里:《尚書釋義》(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6年)。
屈萬里:《尚書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屈萬里:《尚書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
屈萬里注,周鳳五、李偉泰校:《尚書集釋》(上海:中西書局,2014年)。
‧周易	(宋)程頤撰,王孝魚點校:《周易程氏傳》(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宋)朱熹撰,田中慶太郎校訂:《周易本義》(臺北:華聯出版社,1975年)。
(清)李道平撰,潘雨廷點校:《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朱高正:《易經白話例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
吳怡:《新譯易經繫辭傳解義》(臺北:三民書局,2011年)。
南懷瑾、徐芹庭注譯:《周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
高亨:《周易古經今注》(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老子	(春秋)李耳撰,余培林注:《新譯老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
(春秋)李耳撰,高明注:《帛書老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春秋)李耳撰,樓宇烈注:《老子道德經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左傳	(春秋)左丘明撰,(晉)杜預集解,竹添光鴻會箋:《左氏會箋》(臺北:天工書局,1988年)。
(春秋)左丘明撰,李宗侗:《春秋左傳今註今譯》(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春秋)左丘明撰,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論語	(清)焦循撰,沈文倬點校:《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查正賢:《論語講讀》(臺北:五南圖書,2007年)。
孫欽善譯注:《論語》(臺北:錦繡出版社,1992年)。
楊伯峻:《論語譯注》(臺北:漢京,1987年)。
‧管子	(春秋)管仲撰,方一心、王雲路譯注:《管子譯注》(臺北:建安出版社,1998年)。
(春秋)管仲撰,黎翔鳳撰,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墨子	(春秋)墨翟撰,劉文忠、馬玉梅、李永昶譯注:《墨子譯注》(臺北:建安出版社,1997年)。
‧公羊傳	(戰國)公羊高撰,(清)陳立注:《公羊義疏》(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
(戰國)公羊高撰,劉尚慈譯注:《春秋公羊傳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國語	(戰國)撰者不詳,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鶡冠子	(戰國)鶡冠子撰,黃懷信整理:《鶡冠子彙校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文子	(戰國)撰者不詳,李定生、徐慧君校釋:《文子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吳子	(戰國)吳起撰,傅紹傑注譯:《吳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六韜	(戰國)托名姜尚撰,鄔錫非注譯:《新譯六韜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楚辭	(宋)洪興祖注:《楚辭補注》(臺北:天工書局,1989年)。
(宋)洪興祖注:《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清)王夫之注:《楚辭通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呂正惠:《楚辭》(臺北:時報出版社,2003年)。
周嘯天主編:《楚辭鑑賞集成》(臺北:五南,2001年)。
傅錫壬:《新譯楚辭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
傅錫壬:《經典。屈原 楚辭》(臺北:麥田,2012年)。
黃壽祺、梅桐生:《楚辭全譯》(貴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
‧禮記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臺北:臺灣古籍,2001年)。
(清)孫希旦注:《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清)朱彬撰,饒欽農點校:《禮記訓纂》(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王夢鷗注:《禮記今注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高明註釋:《大戴禮記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楊天宇撰:《禮記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周禮	許嘉璐注譯:《周禮譯注》(臺北:建安出版社,2002年)。
‧莊子	(戰國)莊周撰,(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萬卷樓,1993年)。
(戰國)莊周撰,吳怡:《新譯莊子內篇解義》(臺北:三民書局,2009年)。
(戰國)莊周撰,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戰國)莊周撰,黃錦鋐:《新譯莊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881年)。
‧荀子	(戰國)荀況撰,(清)王先謙撰,沈嘯還、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戰國)荀況撰,葉玉麟編譯:《荀子新譯》(臺北:大夏出版社,1998年)。
‧韓非子	(戰國)韓非撰,(清)王先慎撰,鍾哲點校:《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4、2007年)。
(戰國)韓非撰,張覺譯注:《韓非子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
‧呂氏春秋	(戰國)呂不韋撰,許維遹:《呂氏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戰國)呂不韋撰,廖名春、陳興安譯注:《呂氏春秋全譯》(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
‧山海經	楊錫彭整理:《新譯山海經》(臺北:三民,2005年)。
‧淮南子	(漢)劉安撰,何寧整理:《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漢)劉安撰,馬慶洲譯注:《淮南子今注》(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年)。
(漢)劉安撰,陳廣忠譯注:《淮南子譯注》(臺北:建宏出版社,1996年)。
(漢)劉安撰,熊禮匯注譯,侯迺慧校閱:《新譯淮南子》(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
(漢)劉安撰,劉文典:《淮南鴻烈集解》(臺北:文史哲,1992年)。
‧律術對	(漢)京房〈律術對〉,收入(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之《全漢文》卷44,第1冊,頁663-664。
‧新語	(漢)陸賈撰,王利器校注:《新語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6、1997年)。
‧韓詩外傳	(漢)韓嬰撰:《韓詩外傳》(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春秋繁露	(漢)董仲舒撰,賴炎元註譯:《春秋繁露今註今譯》(臺北:商務印書館,1987年)。
‧司馬相如集	(漢)司馬相如撰,金國勇校注:《司馬相如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揚雄集	(漢)揚雄撰,張震澤校注:《揚雄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2013年)。
‧鹽鐵論	(漢)桓寬撰:《鹽鐵論》(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新序	(漢)劉向撰,石光瑛校釋,陳新整理:《新序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說苑	(漢)劉向撰,盧元駿注譯:《說苑今註今譯》(臺北:商務印書館,1977年)。
‧史記	(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2008年)。
(漢)司馬遷撰,〔日〕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宏業書局,1990年)。
(漢)司馬遷撰,白話史記編輯委員會:《白話史記》(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年)。
(漢)司馬遷撰,周嘯天主編:《史記全本導讀》(臺北:合記圖書,1998年)。
(漢)司馬遷撰,郝志達、楊鍾賢譯注:《史記》(臺北:建宏出版社,1995年)。
(漢)司馬遷撰,韓兆琦注譯:《新譯史記》(臺北:三民書局,2008年)。
‧焦氏易林	(漢)焦延壽撰,尚秉和注,常秉義點校:《焦氏易林注》(北京:光明日報,2005年)。
(漢)焦延壽撰,劉黎明整理:《焦氏易林校注》(成都:巴蜀書社,2011年)。
(漢)焦延壽撰,鄧球柏整理:《白話焦氏易林》(長沙:岳麓書社,1996年)。
‧新論	(漢)桓譚撰:《新論》(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
(漢)桓譚撰,朱謙之校輯:《新輯本桓譚新論》(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漢書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宏業書局,1996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漢)班固撰,吳榮增等注譯:《新譯漢書》(臺北:三民書局,2013年)。
(漢)班固撰,施丁主編:《漢書新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
‧白虎通	(漢)班固撰,(清)陳立撰,吳則虞點校:《白虎通》(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石門頌	(漢)〈司隸校尉楊孟文石門頌〉,收入(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之《全後漢文》卷98第2冊,頁921。
‧靈憲	(漢)張衡:《靈憲》,收入(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之《全後漢文》卷55,頁777。
‧張衡集	(漢)張衡撰,張震澤校注:《張衡詩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論衡	(漢)王充撰,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說文解字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1984年)。
‧吳越春秋	(漢)趙曄撰,黃永堂譯注:《吳越春秋》(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6年)。
‧風俗通義	(漢)應劭撰,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釋名	(漢)劉熙撰,(清)畢沅疏證,王先謙補,祝敏徹、孫玉文點校:《釋名疏證補》(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潛夫論	(漢)王符撰,(清)汪繼培箋,彭鐸校正:《潛夫論箋校正》(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諸葛亮集	(漢)諸葛亮撰,段熙仲、聞旭初等編校:《諸葛亮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緯書集成	〔日〕中村璋八、安居香山輯:《緯書集成》(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漢賦	曲德來、遲文浚、冷衛國主編:《歷代賦:廣選、新注、集評》(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年)。
費振剛等校注:《全漢賦校注》(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5年)。
龔克昌等評注:《全漢賦評注》(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2003)。
‧黃帝內經	(唐)王冰撰:《王冰醫學全書.素問》(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年)。
(明)馬蒔:《黃帝內經素問注證發微》(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清)張隱庵:《黃帝內經素問集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
(清)高士宗:《黃帝內經素問直解》(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
張登本等校注:《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年)。
楊維傑:《黃帝內經靈樞譯解》(臺北:志遠書局,1994年)。
楊維傑:《黃帝內經素問譯解》(臺北:志遠書局,1999年)。
山東中醫學院、河北醫學院校釋:《黃帝內經素問校釋》(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年)。
‧難經	(漢)撰者不詳,(清)莫熺注:《難經直解》(鄭州:中原農民出版社,2012年)。
‧神農本草經	(漢)撰者不詳,馬繼興主編:《神農本草經輯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年)。
‧孔子家語	(三國)王肅整理,羊春秋注譯,周鳳五校閱:《新譯孔子家語》(臺北:三民書局,2011年)。
‧列子	楊伯峻撰:《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西京雜記	(晉)葛洪撰,周天游校注:《西京雜記》(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爾雅注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物理論	(晉)楊泉:〈物理論〉(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拾遺記	(晉)王嘉撰,石磊注譯:《新譯拾遺記》(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
‧搜神記	(晉)干寶撰,李劍國整理:《新輯搜神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晉)干寶撰,黃鈞注譯,陳滿銘校閱:《新譯搜神記》(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三國志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
(晉)陳壽撰,陳乃乾校點:《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
‧後漢書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注:《後漢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涵芬樓藏宋紹興刊本影印)。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注:《後漢書》(臺北:新陸書局,2012年,影印武英殿本)。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南朝宋)范曄撰,韓復智、洪進業注譯:《後漢書 紀傳》(臺北:五南圖書,2003年)。
(南朝宋)范曄撰,魏連科等:《新譯後漢書》(臺北:三民書局,2013年)。
‧文選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臺北:五南圖書,1991年)。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臺北:五南圖書,2009年)。
(南朝梁)蕭統編,高步瀛撰:《文選李注義疏》(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印行,1966年)。
(南朝梁)蕭統編,陳宏天等編:《昭明文選譯注》(臺北:建宏出版社,1994年)。
(南朝梁)蕭統編,俞紹初、劉群棟、王翠紅點校:《新校訂六家注文選》(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13年)。
‧水經注	(南北朝)酈道元撰,王國維校:《水經》(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7年)。
‧五行大義	(隋)蕭吉撰,〔日〕中村璋八整理:《五行大義校註 增訂版》(東京:汲古書院,1998年)。
(隋)蕭吉撰,錢杭整理:《五行大義》(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
‧北史	(唐)李延壽撰:《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開元占經	(唐)瞿曇悉達撰,常秉義點校:《開元占經》(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年)。
‧經典釋文	(唐)陸德明撰,黃焯整理:《經典釋文彙校》(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藝文類聚	(唐)歐陽詢等:《藝文類聚》(臺北:文光出版社,1974年)。
‧千金要方	(唐)孫思邈撰,高文柱、沈樹農校注:《備急千金要方校注》,收入《藥王千金方》(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年)。
‧太平御覽	(宋)李昉編纂:《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縮印商務影宋本)。
(宋)李昉編纂:《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縮印商務影宋本)。
‧新唐書	(宋)歐陽修、宋祈撰:《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出版年代不詳)。
‧四書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學海出版社,1991年)。
謝冰瑩等:《新譯四書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
‧本草綱目	(明)李時珍撰,劉衡如、劉山永校注:《本草綱目》(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年)。
‧紀效新書	(明)戚繼光撰,范中義校釋:《紀效新書》(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古今圖書集成	(清)陳夢雷編:《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乾象典》(臺北:鼎文書局,1985年)。

(二)宗教典籍
1. 道藏
(1)《正統道藏》:張繼禹主編之《中華道藏》(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漢)嚴遵撰:《道德真經指歸》,《中華道藏》第9冊,頁54-126。
(晉)葛洪撰,(南朝梁)陶弘景、(金)楊用道增補:《葛仙翁肘後備急方》,《中華道藏》第21冊,頁606-724。
(南朝梁)陶弘景:《真誥》,《中華道藏》第2冊,頁112-244。
(南朝梁)陶弘景:《登真隱訣》,《中華道藏》第2冊,頁245-268。
(北齊)劉書:《劉子》,《中華道藏》第25冊,頁190-249。
(北周)宇文邕:《無上祕要》,《中華道藏》第28冊,頁1-317。
(唐)李淳風:《金鎖流珠引》,《中華道藏》第33冊,頁1-167。
(唐)孫思邈述:《存神煉氣銘》,《中華道藏》第23冊,頁146-147。
(唐)白履忠(原題梁丘子)注:《黃庭內景玉經注》,《中華道藏》第23冊,頁10-38。
(唐)杜光庭:《道門科範大全集》,《中華道藏》第42冊,頁266-477。
(唐)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中華道藏》第9冊,頁558-833。
(唐)杜光庭集:《太上宣慈助化章》,《中華道藏》第8冊,頁681-708。
(唐)舊題長生陰真人注:《周易參同契》,《中華道藏》第16冊,頁1-38。
(宋)張君房編纂:《雲笈七籤》,《中華道藏》第29冊,頁1-962。
(南朝齊)嚴東,(唐)薛幽棲、李少微、成玄英注,(宋)陳景元集注:《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中華道藏》第3冊,頁353-419。
(宋)陳椿榮集注:《太上洞玄靈寶无量度人上品經法》,《中華道藏》第3冊,頁426-478。
(宋)路時中編:《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中華道藏》第30冊,頁387-506。
(宋)宋徽宗注:《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經》,《中華道藏》第10冊,頁667-709。
(宋)元妙宗:《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要》,《中華道藏》第30冊,頁313-386。
(宋)蘇登:《天老神光經》,《中華道藏》第32冊,頁674-678。
(宋)朱熹:《周易參同契考異》,《中華道藏》第16冊,頁247-262。
(元)衛琪:《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注》,《中華道藏》第6冊,頁454-568。
撰者不詳:《上清元始變化寶真上經九靈太妙龜山玄籙》,《中華道藏》第1冊,頁533-584。
撰者不詳:《上清天關三圖經》,《中華道藏》第1冊,頁415-426。
撰者不詳:《上清太上八素真經》,《中華道藏》第1冊,頁171-180。 
撰者不詳:《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經》,《中華道藏》第1冊,頁222-236。
撰者不詳:《上清太上開天龍蹻經》,《中華道藏》第2冊,頁789-808。
撰者不詳:《上清仙府瓊林經》,《中華道藏》第2冊,頁392-400。
撰者不詳:《上清外國放品青童內文》,《中華道藏》第1冊,頁278-298。
撰者不詳:《上清河圖內玄經》,《中華道藏》第2冊,頁49-60。
撰者不詳:《上清金書玉字上經》,《中華道藏》第2冊,頁66-69。
撰者不詳:《上清金匱玉鏡修真指玄妙經》,《中華道藏》第2冊,頁441-446。
撰者不詳:《上清金闕帝君五斗三一圖訣》,《中華道藏》第2冊,頁92-98。
撰者不詳:《上清洞真智慧觀身大戒文》,《中華道藏》第2冊,頁735-742。
撰者不詳:《上清洞真解過訣》,《中華道藏》第2冊,頁329-334。
撰者不詳:《上清修行祕訣(擬)》,《中華道藏》第2冊,頁296-298。
撰者不詳:《上清眾真教戒德行經》,《中華道藏》第2冊,頁310-312。
撰者不詳:《上清握中訣》,《中華道藏》第2冊,頁281-295。
撰者不詳:《上清紫精君皇初紫靈道君洞房上經》,《中華道藏》第2冊,頁70-76。
撰者不詳:《上清華晨三奔玉訣》,《中華道藏》第2冊,頁428-429。 
撰者不詳:《上清黃氣陽精三道順行經》,《中華道藏》第1冊,頁267-277。
撰者不詳:《上清鎮元榮靈經》,《中華道藏》第32冊,頁576-581。
撰者不詳:《上清瓊宮靈飛六甲籙》,《中華道藏》第1冊,頁510-517。
撰者不詳:《女青鬼律》,《中華道藏》第8冊,頁599-611。
撰者不詳:《中天紫微星真寶懺》,《中華道藏》第44冊,頁290-291。
撰者不詳:《元始五老赤書玉篇真文天書經》,《中華道藏》第3冊,頁1-25。
撰者不詳:《元始天尊說玄微妙經》,《中華道藏》第2冊,頁99-101。
撰者不詳:《太上三十六部尊經》,《中華道藏》第5冊,頁374-406。
撰者不詳:《太上三天正法經》,《中華道藏》第1冊,頁259-263。
撰者不詳:《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中華道藏》第6冊,頁640-642。
撰者不詳:《太上玄靈北斗本命長命妙經》,《中華道藏》第6冊,頁643。
撰者不詳:《太上老君中經》,《中華道藏》第8冊,頁211-226。
撰者不詳:《太上洞玄靈寳諸天內音自然玉字》,《中華道藏》第3冊,頁206-238。
撰者不詳:《太上洞玄靈寶八威召龍妙經》,《中華道藏》第3冊,頁239-247。
撰者不詳:《太上洞玄靈寶三元品戒功德輕重經》,《中華道藏》第3冊,頁766-708。
撰者不詳:《太上洞玄靈寶五符序》,《中華道藏》第4冊,頁54-83。 
撰者不詳:《太上洞玄靈寶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敦煌本)》,《中華道藏》第3冊,頁325-330。
撰者不詳:《太上洞玄靈寶天地運度自然妙經》,《中華道藏》第3冊,頁60-62。
撰者不詳:《太上洞玄靈寶投簡符文要訣》,《中華道藏》第4冊,頁388-397。
撰者不詳:《太上洞玄靈寶赤書玉訣妙經》,《中華道藏》第3冊,頁26-48。
撰者不詳:《太上洞玄靈寶真文要解上經》,《中華道藏》第4冊,頁91-96。
撰者不詳:《太上飛行九晨玉經》,《中華道藏》第2冊,頁6-17。
撰者不詳:《太上除三尸九蟲保生經》,《中華道藏》第32冊,頁612-620。 
撰者不詳:《太上無極大道自然真一五稱符上經》,《中華道藏》第3冊,頁193-205。
撰者不詳:《太上黃庭內景玉經》,《中華道藏》第23冊,頁1-6。
撰者不詳:《太平經》,《中華道藏》第7冊,頁14-241。 
撰者不詳:《太平經鈔》,《中華道藏》第7冊,頁242-317。
撰者不詳:《太玄八景籙》,《中華道藏》第2冊,頁601-614。
撰者不詳:《太清中黃真經》,《中華道藏》第23冊,頁120-131。
撰者不詳:《太清真人絡命訣》,《中華道藏》第2冊,頁401-414。
撰者不詳:《太微靈書紫文仙忌真記上經》,《中華道藏》第1冊,頁304-305。
撰者不詳:《无上三元鎮宅靈籙》,《中華道藏》第2冊,頁639-646。
撰者不詳:《北斗治法武威經》,《中華道藏》第32冊,頁671-673。
撰者不詳:《北帝七元紫庭延生祕訣》,《中華道藏》第30冊,頁241-244。
撰者不詳:《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中華道藏》第8冊,頁317-325。
撰者不詳:《正一法文修真旨要》,《中華道藏》第8冊,頁355-361。
撰者不詳:《正一法文經章官品》,《中華道藏》第8冊,頁326-350。
撰者不詳:《先天斗母奏告玄科》,《中華道藏》第6冊,頁763中。
撰者不詳:《赤松子章曆》,《中華道藏》第8冊,頁620-680。
撰者不詳:《受籙次第法信儀》,《中華道藏》第42冊,頁150-158。
撰者不詳:《金闕帝君三元真一經》,《中華道藏》第2冊,頁89-91。
撰者不詳:《洞玄靈寶丹水飛術運度小劫妙經》,《中華道藏》第3冊,頁52-59。
撰者不詳:《洞玄靈寶長夜之府九幽玉匱明真科》,《中華道藏》第3冊,頁283-298。
撰者不詳:《洞玄靈寶課中法》,《中華道藏》第8冊,頁473-475。
撰者不詳:《洞真上清太微帝君步天綱飛地紀金簡玉字上經》,《中華道藏》第1冊,頁212-221。 
撰者不詳:《洞真上清青要紫書金根眾經》,《中華道藏》第1冊,頁323-338。
撰者不詳:《洞真上清神州七轉七變舞天經》,《中華道藏》第1冊,頁367-377。
撰者不詳:《洞真上清開天三圖七星移度經》,《中華道藏》第1冊,頁404-414。
撰者不詳:《洞真太一帝君太丹隱書洞真玄經》,《中華道藏》第1冊,頁378-394。
撰者不詳:《洞真太上八素真經三五行化妙訣》,《中華道藏》第1冊,頁198-202。
撰者不詳:《洞真太上八素真經占候入定妙訣》,《中華道藏》第1冊,頁208-211。
撰者不詳:《洞真太上八道命籍經》,《中華道藏》第2冊,頁335-351。
撰者不詳:《洞真太上上皇民籍定真玉錄》,《中華道藏》第2冊,頁786-788。
撰者不詳:《洞真太上太霄琅書》,《中華道藏》第1冊,頁646-702。
撰者不詳:《洞真太上飛行羽經九真昇玄上記》,《中華道藏》第2冊,頁1-5。
撰者不詳:《洞真太上素靈洞元大有妙經》,《中華道藏》第1冊,頁106-130。
撰者不詳:《洞真太上紫度炎光神玄變經》,《中華道藏》第1冊,頁310-322。
撰者不詳:《洞真太上紫書籙傳》,《中華道藏》第2冊,頁463-467。
撰者不詳:《洞真太上道君元丹上經》,《中華道藏》第1冊,頁131-145。
撰者不詳:《洞真太上說智慧消魔真經》,《中華道藏》第2冊,頁468-485。
撰者不詳:《洞真高上玉帝大洞雌一玉檢五老寶經》,《中華道藏》第1冊,頁76-96。
撰者不詳:《皇天上清金闕帝君靈書紫文上經》,《中華道藏》第1冊,頁299-303。 
撰者不詳:《紫文行事决》,《中華道藏》第2冊,頁352-363。

(2)新刊道經
《北斗真君賜福真經》,《列聖寶經合冊》(臺北:財團法人行天宮編印,2003年)。
《北斗延生妙經述微》(臺北:多聞宗禎雜誌出版社發行,2005年)。

(3)《法藏敦煌西域文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P.2675V〈陰陽書〉:第17冊,頁196。
P.2675bis〈七星人命屬法〉:第17冊,頁197。
P.3811:第28冊,頁138。
P.3398〈推十二時人命相屬法〉:第24冊,頁77-80。

2. 佛教
(唐)一行:《梵天火羅九曜》,《大正藏》編號1311,第21冊,頁459中-462下。
(唐)一行:《宿曜儀軌》,《大正藏》編號1304,第21冊,頁423上。
(唐)一行:《北斗七星護摩法》,《大正藏》編號1310,第21冊,頁458中。
(唐)一行:《梵天火羅九曜》,《大正藏》編號1311,第21冊,頁462上-中。
撰者不詳:《佛說北斗七星延命經》,《大正藏》編號1307,第21冊,頁425下。

3.宗教典籍之近人校注
(漢)河上公撰,王卡點校:《老子道德經 河上公章句》(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漢)張陵撰,顧寶田、張忠利注譯,傅武光校閱:《老子想爾注校證》(臺北:三民,2008年)。
(漢)張陵撰,饒宗頤整理:《老子想爾注校證》(香港:中華書局,2015年)。
(漢)嚴遵撰,樊波成校箋:《老子指歸校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漢)魏伯陽撰,劉國樑譯注:《新譯周易參同契》(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
(漢)魏伯陽撰,蕭漢明、郭東昇校注:《周易參同契研究.下篇》(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漢)魏伯陽撰:《周易參同契集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5年)。
(漢)于吉等撰,王明點校:《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漢)于吉等撰,俞理明點校:《太平經正讀》(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漢)于吉等撰,楊寄林譯注:《太平經今注今譯》(石家莊市 : 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晉)葛洪撰,王明校釋:《抱朴子內篇校釋(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2002年)。
(晉)葛洪撰,王慶元、楊端志等譯注:《抱朴子譯注》(臺北:建安出版社,1999年)。
(晉)葛洪撰,顧久譯注:《抱朴子內篇》(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5年)。
(南朝梁)陶弘景撰,王家葵輯校:《登真隱訣輯校》(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南朝梁)陶弘景撰,王家葵整理:《真靈位業圖校理》(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北周)宇文邕編纂,周作明點校:《無上祕要》(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唐)杜光庭撰,董恩林點校:《廣成集》(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宋)張君房編纂,李永晟點校:《雲笈七籤》(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宋)撰者不詳,蕭登福註譯:《南北斗經今註今譯》(臺北:財團法人行天宮文教基金會編印,1999年)。
〔日〕麥谷邦夫、吉川忠夫編,劉雄峰譯:《《周氏冥通記》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
〔日〕吉川忠夫、麥谷邦夫編,朱越利譯:《真誥校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二、近人論著(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一)專書

于省吾等編:《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重印)。
王暉:《古文字與商周史新證》(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王孝廉:《嶺雲觀雪》(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
王晶波:《敦煌占卜文獻與社會生活》(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13年)。
王皓月:《析經求真》(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王國良:《神異經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 
史泰司(W. T. Stace)著,楊儒賓譯:《冥契主義與哲學》(臺北:正中書局,1998年)。
石磊:《先秦漢代儒家天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朱磊:《中國古代的北斗信仰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18年)。
朱越利:《道經總論》(臺北:洪葉文化,1993年)。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 增訂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呂志鵬:《道教哲學》(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呂應鐘:《周髀算經天文研究》(臺北:天工書局,2000年)。
呂錘寬:《2008臺灣燈會道教金籙祈福法會紀勝》(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08年)。
呂錘寬:《道教儀式與音樂之神聖性與世俗化》(臺中: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2009年)。
呂鵬志:《唐前道教儀式史綱》(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李小光:《中國先秦之信仰與宇宙論:以太一生水為中心的考察》(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李申:《道與氣的哲學》(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李志超:《中國宇宙學史》(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年)。
李零:《中國方術續考》(東方出版社,2001年)。
李豐楙:《抱朴子:不死的探求》(臺北:時報文化,1994年)。
邵鴻:《張家山漢簡蓋廬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修訂第3版)。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著,蔡怡佳、劉信宏譯:《宗教經驗之種種》(臺北:立緒,2007年)。
段致成:《《太平經》思想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年)。
胡孚琛:《魏晉神仙道教:抱朴子內篇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徐平章:《王符潛夫論思想探微》(臺北:文津出版社,1982年)。
紐衛星:《天文學史》(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年)。
高文柱:《醫心方》(北京:華夏出版社,2011年)。
高平子:《高平子天文曆學論著選》(臺北: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1987年)。
高國藩:《敦煌古俗與民俗流變》(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1989年)。
高國藩:《中國民俗探微:敦煌巫術與巫術流變》(江蘇:河海大學出版社,1993年)。
高國藩:《敦煌俗文化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
張文智:《孟、焦、京易學新探》(濟南 : 齊鲁書社,2013年)。
張立文主編:《道》(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
梁韋弦:《漢易卦氣學研究》(濟南 : 齊魯書社,2007年)。
章啟群:《求道集》(出版資料待補)。
潘崇賢、梁發主編:《道教與星斗信仰》(濟南:齊魯書社,2014年)。
潘崇賢、黃建榮主編:《道教與星斗信仰  第二輯》(香港:青松出版社,2015年)。
陳久金:《帛書及古典天文史料注析與研究》(臺北:萬卷樓,2001年)。
陳于柱:《區域社會史視野下的敦煌祿命書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
陳鼓應:《道家易學建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
陳遵媯:《中國天文學史》上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陳麗桂:《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陶磊:《《淮南子.天文》研究:從數術史的角度》(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
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湯一介:《早期道教史》(北京:崑崙出版社,2006年3月初版)
欽偉剛:《朱熹與《參同契》文本》(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
程宜山:《中國古代元氣學說》(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馮時:《中國天文考古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2007年)。
黃正建:《敦煌占卜文書與唐五代占卜研究 增訂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
楊儒賓:《儒門中的莊子》(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6年)。
路永照:《道教氣論學說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15年)。
廖名春:《周易研究史》(長沙:湖南出版社,1997年)。
趙益:《古典術數文獻述論稿》(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趙中偉:《道者,萬物之宗:兩漢道家形上思維研究》(臺北:洪葉文化,2004年)。
趙洪聯:《中國方技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
劉屹:《神格與地域:漢唐間道教信仰世界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劉武:《莊子集解內篇補正》(北京:古籍出版社,1958年)。
劉樂賢:《簡帛數術文獻探論 增訂版》(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 
劉操南:《古代天文曆法釋證》(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年)。
劉鶴丹:《《老子》思想溯源》(成都:巴蜀書社,2012年)。
潘朝陽:《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臺北:五南圖書,2005年)。
鄧文寬:《敦煌天文曆法文獻輯校》(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 
鄭炳林、陳于柱:《敦煌占卜文獻敘錄》(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14年)。
盧央:《中國古代星占學》(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年)。
蕭兵:《中庸文化的省察》(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蕭登福:《道教星斗符印與佛教密宗》(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蕭登福:《道教與佛教》(臺北:東大圖書,1995年)。
蕭登福:《讖緯與道教》(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蕭登福:《道家道教與中土佛教初期經義發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賴錫三:《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
錢穆:《古史地理論叢》(臺北:東大,1982年)。
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鄺芷人:《陰陽五行及其體系》(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龔鵬程:《漢代思潮》(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2月)。
〔日〕小野澤精一等:《氣的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日〕新城新藏著,沈璿譯:《東洋天文學史》(上海:中華學藝社,1933年)。

(二)單篇論文

〔日〕森和〈中國古代的占卜與地域性〉,《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6期(2013年11月)。
丁常雲:〈道教的北斗崇拜及其北斗科儀〉,收入潘崇賢、梁發主編:《道教與星斗信仰》(濟南:齊魯書社,2014年)。
王子今:《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疏證》(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王仲堯:〈智顗《摩訶止觀》之三十六獸說考論〉,《佛學研究》2004年。
王育成:〈略論考古發現的早期道符〉,《考古》1998年。
王承文:〈靈寶自然天文與中古道教經教體系的構建〉,收入潘崇賢、梁發主編:《道教與星斗信仰》(濟南:齊魯書社,2014年)。
王家廣:〈十二生肖連干支〉,《文博》1985年5期。
王振軍:〈漢代辭賦與太一信仰〉,《語文學刊》2013年第9期。
王琛發:〈壽星信仰的神道設教:形態演變與神學重構的探討〉,收入潘崇賢、梁發主編:《道教與星斗信仰》(濟南:齊魯書社,2014年)。
王皓月:〈《三天正法經》的成書和演變〉,《世界宗教文化》2013年第6期。
王貴元:〈十二生肖來源新考〉,《學術研究》2008年第5期。
王貴元:〈讀孔家坡漢簡札記〉,《語言論集》第6輯,2009年。
王新春:〈虞翻易學十二消息說語境下的宇宙大化〉,《中國哲學史》2011年第2期。
王德:〈元氣本義考〉,《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第4期(總第143期)。
王興業:〈試論十二辟卦〉,《周易研究》1997年第1期(總第31期)。
付林鵬、曹勝高:〈論《樂緯》解樂模式及其思想背景〉,《天津音樂學院學報(天籟)》2010年第2期。
田天:〈西漢太一祭祀研究〉,《史學月刊》2014年第4期。
朱越利:〈道經中的鬱儀和結璘〉,收入《道教與星斗信仰》(濟南:齊魯書社,2014年)。
吾淳:〈中國古代「天」觀念與知識的關係〉,《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4期。
呂鵬志:〈攝召北酆鬼魔赤書赤書玉訣與靈寶五篇真文:《太上洞玄靈寶赤書玉訣妙經》校讀拾遺〉,《宗教學研究》2010年第4期。
李玫:〈淮南律數新解〉(《中國音樂學(季刊)》2010年第3期)。 
李建德:〈明刊《道藏》所收近世《北斗經》注本之生命哲學探析〉,「第三屆讀經教育國際論壇會議」論文(臺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2013年3月30-31日)。
李美燕:〈漢代樂律與天人思想同構之宇宙圖式及方法意義〉,收入《第三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學系編,2000年)。
李剛:〈五斗米.北斗.南斗〉,收入潘崇賢、梁發主編:《道教與星斗信仰》(濟南:齊魯書社,2014年)。
李家浩:〈再論「兵避太歲」戈〉,《考古與文物》1996年第4期。 
李國偉:〈中國古代對角度的認識〉,原載於《數學史研究文集》第2輯(內蒙古大學出版社與九章出版社,1991年)。
李零:〈「三一」考〉,《哲學與文化》26卷第4期(1999年4月)。
李零:〈「太一」崇拜的考古研究〉,《中國方術續考》(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年)。
李遠國:〈北斗、斗姆信仰的歷史考辨〉,收入潘崇賢、梁發主編:《道教與星斗信仰》(濟南:齊魯書社,2014年)。
李豐楙:〈《道藏》所收早期道書的瘟疫觀-以《女青鬼律》及《洞淵神呪經》系為主〉,《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期(1993年3月)。
杜霞:〈《周易.艮卦》釋義〉,《周易研究》2005年第1期(總第69期)。
周西波:〈敦煌寫本《靈寶自然齋儀》考論〉,《敦煌學》第24輯(2003年6月)。
周西波:〈敦煌寫卷P.2354與唐代道教投龍活動〉,《敦煌學》第22期(1999年12月)。
明聖:〈黃庭一詞何所指?〉,《氣功》1997年1期。
邱博舜:〈貪狼諸詞來歷初探〉,《文資學報》第2期(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2006年)。 
金春峰:〈漢代經學和經學哲學的確立及其歷史意義〉,陳弱水主編《中國史新論:思想史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2012年)。
柯資能:〈《乾卦》爻辭中星宿信息鈎沉〉,《周易研究》2007年第2期(總第82期)。
段致成:〈《太平經》中的「建除」學說〉,《鵝湖月刊》第25卷第5期(1999年11月)
胡省三:〈略談中國古代的元氣論〉,《麗水師專學報》1988年第2期。
韋兵:〈道教與北斗生殺觀念〉,《宗教學研究》2005年第2期。
唐蘭:〈崑崙所在考〉,《國立北京大學國學季刊》第6卷第2期,1937年。
唐蘭:《殷墟文字記》之「釋     」(臺北:學海書局,1986年)。
孫克誠:〈天人感應:中國文化視域中的北斗星〉,《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2期(2012年6月)。
孫基然:〈「太一」與「招搖」關係考〉,《中華醫史雜誌》第40卷第2期(2010年3月)。
徐兆仁:〈道教的重要經典:《黃庭經》〉,《文史知識》1998年第12期。
殷善培:〈《樂緯》初探〉,收入《第二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學系編,1999年)。
祝秀麗:〈北斗七星信仰探微〉,《遼寧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總155期)。
馬蘭蘭、田錦宗、江能:〈追本溯源:《易傳》與《中庸》之「中」思想探析〉,《文學評論》總第316期。
高亨:〈《易傳》作者的思想述評〉,收入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張家麟:〈論臺灣民間信仰「本土化」現象:以禮斗儀式為焦〉,《2008宗教經典詮釋方法與應用》(臺北:真理大學宗教系主辦,2008年5月23-24日)。
張超然:〈經驗與教法:《太平經》「內學」之研究〉(《輔仁宗教研究》第17期,2008年夏。
張黎明:〈漢代北斗信仰考〉,《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2期(2009年6月)。
張濤:〈略論劉向劉歆父子的易學思想與成就〉,《文獻》1998年第2期。
強昱:〈《太一生水》與古代的太一觀〉,《道家文化研究》第17輯(1999年)。
曹峰:〈上博簡《天子建州》「文陰而武陽」章新詮〉,《中華文史論叢》2013年第3期(總第111期)。 
曹錦炎:〈論張家山漢簡《蓋廬》〉,《東南文化》2009年第2期(總第161期)。
梁韋弦:〈八風與五行、八卦〉,《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4期(2002年7月)。
莊雅州:〈古書中的北斗〉,《淡江大學中文學報》第1期,1992年。
莊雅州:《左傳-天文史料析論(上)》,《國立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3期(2000年9月)。
許抗生:〈《黃庭經》淺析〉,《中國道教》1990年3期。
許迪:〈論月令系統的時間圖式嬗變〉,《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6卷第2期(2014年第2期)。
郭振香:〈論朱熹對艮卦的闡釋〉,《周易研究》2011卷1期(2011年2月)。
陳久金:〈北斗星斗柄指向考〉,《自然科學史研究》,第13卷第3期(1994年)。
陳于柱、張福慧:〈敦煌具注曆日見載「本命元神」考辨〉,《敦煌學輯刊》2010年第4期。
陳于柱:〈敦煌文書P.T.127《人姓歸屬五音經》與歸義軍時期敦煌吐蕃移民社會研究〉,《民族研究》2011年第5期。
陳于柱:〈敦煌藏文本祿命書P.T.127《推十二時人命相屬法》的再研究〉,《中國藏學》總第85期(2009年第1期)。
陳進國:〈試論《周易參同契》以「易」為核心的發展變化觀〉,《周易研究》2001年第4期。
陳夢家:〈漢簡年曆表敘〉,《考古學報》1965年第2期。
陳霞:〈淺析中國古代的北斗信仰〉,收入潘崇賢、梁發主編:《道教與星斗信仰》(濟南:齊魯書社,2014年)。
陳攖寧等:〈黃庭經講義〉,《中國道教》1980年第1期。
麥谷邦夫:〈道教與日本古代的北辰北斗信仰〉,《宗教學研究》2000年第3期。
曾春海:〈元氣概念在兩漢思想史中的流變〉,《觀念字解讀與思想史探索》(臺北:學生書局,2009年)。
焦海燕:〈兩漢北斗星的文化考察〉,《咸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4卷第5期(2009年9月)。
程佩:〈宋代古法時期命理文獻中的正五行考〉,《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2期(2013 年第2 期)。
程建功:〈《周易》與儒家「時中」觀的淵源〉,《甘肅社會科學》2005年第1期。
華少庠:〈北辰和天的意象重構〉,《貴州社會科學》總287期(2013年11月)。
黃徵:〈敦煌寫本巨道興《搜神記》一卷校注〉,劉進寶、高田時雄主編:《轉型期的敦煌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黃潔莉:〈阮籍〈樂論〉思想釐析〉,《哲學與文化》第37卷第6期(2010年6月)。 
黃黎星、孫曉輝:〈論易學與古代樂律學的文化解釋功能群疊加〉,《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6期(總第147期)。
黃黎星、孫曉輝:〈鄭玄「爻辰」易例與古代樂律論探析〉,《周易研究》2007年第4期(總第84期)。
楊桂良:〈禮斗(拜斗)的要義十問十答〉,《農民曆》(臺北:臺北天后宮印贈,2016年)。
楊儒賓:〈巫風籠罩下的性命之學:屈原作品的思想史意義〉,《第四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2003年12月。
楊儒賓:〈昇天變形與不懼水火:論莊子思想與原始宗教相關的三個主題〉,《漢學研究》7:1=13(1989年6月)。
楊儒賓:〈莊子「由巫入道」的開展〉,《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11期(2008年6月)。
楊儒賓:〈莊子與人文之源〉,《清華學報》41卷4期(2011年12月)。
楊儒賓:〈莊子與東方海濱的巫文化〉,《中國文化》第24期(2007年)。
楊儒賓:〈莊騷與楚文化〉,「巫者的面貌」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計畫」, 2002年7月17日)。
楊儒賓:〈離體遠遊與永恆的回歸:屈原作品反應出的思想型態〉,《國立編譯館館刊》22:1(1993年6月)。
楊藝華:〈北辰不是北斗星〉,《咬文嚼字》(2011年11期)。
葛兆光:〈眾妙之門:北極與太一、道、太極〉,《中國文化》1990年第2期。
詹石窗:〈《黃庭經》的由來及其與易學的關係〉,《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0年第4期。
詹石窗:〈道教攝生法門與易學關係考釋〉,《古籍研究整理學刊》2006年第6期。 
廖肇亨:〈從懺悔到救度:「沉淪、懺悔與救度:中國文化的懺悔書寫」專輯導言〉,《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8卷第2期(2008年6月)。
甄盡忠:〈漢代北斗信仰的文化意涵〉,《石家莊學院學報》第18卷第4期(2016年7月)。
趙貞:〈敦煌文書中的「七星人命屬法」釋證:以P.2675bis為中心〉,《敦煌研究》總第96期(2006年第2期)。
趙益:〈地下主者.冢訟.酆都六天宮及鬼官:《真誥》冥府建構的再探討〉,《古典文獻研究》第11輯。
劉子珍:〈《大人賦》所見漢代「四方五位」圖式淺說〉,《棗莊學院學報》第33卷第4期(2016年8月)。
劉玉建:〈試論京房易學中的世卦起月例:兼與朱伯崑先生商榷〉,《周易研究》1996年第2期(總第28期)。 
劉兆彬:〈古代元氣論哲學的邏輯演進〉,《東岳評論》第31卷第6期(2010年6月)。
劉宗迪:〈古代月令文獻的源流〉,《節日研究》第2輯(2010年第2期)。
劉長東:〈本命信仰考〉,刊於《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第130 期(2004年第1期)。
劉青:〈從卜辭「立中」到《易傳》的中道思想〉,《上海財經大學學報》第3卷第2期(2001年4月)。
劉信芳:〈生肖的起源及文化屬性〉,《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第4期。
劉雄峰:〈道與之貌,陶魂鑄魄〉,收入潘崇賢、梁發主編:《道教與星斗信仰》(濟南:齊魯書社,2014年)。
撰者不詳:〈十二生肖的由來〉,《中國保安》2004年第24期。
歐陽禎人:〈從《周易》的角度看《保訓》《中庸》的「中」〉,《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3期(2013年5月)。
蔣南華:〈北斗星是古人心目中的曆書和鐘錶〉,《貴州文史叢刊》2012年第3期。
蔣曉光:〈太一信仰與《大人賦》關係考論〉,《社會科學研究》2014年第3期。
鄭言午:〈略談秦漢間的生肖文化:以簡牘材料為中心〉,《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23卷第5期(2013 年10 月)。
鄭杰文:〈墨家「鬼察鬼罰說」與道教「除算減年說」〉,《宗教學研究》2008年第3期。
蕭志才:〈略談十二辟卦原理及作用〉,《中國氣功》2000年第5期。
蕭登福:〈《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探述〉,《宗教學研究》1997年第3期。
蕭登福:〈先秦冥界思想探述(上)〉,《鵝湖月刊》137期(1986年11月)。
蕭登福:〈敦煌寫卷及藏經中所見受道教影響的星壇及幡燈續命思想〉,《潘石禪先生九秩華誕敦煌學特刊》(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9月)。
蕭登福:〈道教守一修持法的源起及其演變〉,《宗教學研究》2006年第1期。
蕭進銘:〈唐宋玄靈法「璇璣玄一停輪」、「太玄三一」考探:《北斗經》之版本、源流、經旨及宗派歸屬問題新思考〉,「華人宗教經典的建構、詮釋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臺北保安宮、保生民間宗教學院,2015年6月28日)。
賴錫三:〈當代學者對《老子》形上學詮釋的評論與重塑:朝向存有論、美學、神話學、冥契主義的四重道路〉,《清華學報》38卷1期,2008年3月。
賴錫三:〈道家的自然體驗與冥契主義:神秘.悖論.自然.倫理〉,臺灣大學文學院《臺大文史哲學報》第74期(2011年5月)。
謝世維:〈首過與懺悔〉,《清華學報》第40卷第4期(2010年12月)。
謝世維〈南鯤鯓代天府甲午科羅天大醮與斗醮歷史〉,收入李豐楙、林明德總編輯:《臺灣第一大醮:甲午盛典  羅天大醮》(臺南:南鯤鯓代天府管委會,2015年)。
謝君讚:〈未始出吾宗:論莊子之冥契主義的類型問題〉,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中正漢學研究》,2013年第1期(總第21期),2013年6月。
韓秉方:〈老子銘考釋〉,《江西社會科學》2002年第1期。
韓鑫冰、何新慧:〈《傷寒論》欲解時機理及其意義探析〉,《遼寧中醫雜誌》2009年第36卷第3期。
龔鵬程:〈《黃庭經》論要(一)〉,《書目季刊》第31卷第1期(1997年6月)。
龔鵬程:〈星象的政學與道學〉,收入潘崇賢、梁發主編:《道教與星斗信仰》(濟南:齊魯書社,2014年)。

(三)學位論文

王天麟:《天師道經系仙道教團戒律類經典研究:西元2至6世紀天師道經系仙道教團宗教倫理的考察》(臺北: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王欣慧:《歷代京都賦的文化審視》(臺北: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9年)。
朱磊:《中國古代北斗信仰的考古學研究》(山東大學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博士論文,2011年)。
宋隆斐:《守一與守意:六朝佛道思想交流初探》(臺北: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6年)。
周西波:《杜光庭道教儀範之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易天任:《先秦「氣」思想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林政言:《先秦兩漢星辰信仰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1年)。
段致成:《太平經思想研究》(臺北: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9年)。
段致成:《道教丹道易學研究:以《周易參同契》與《悟真篇》為核心的開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
張家維:《殷人宗教觀:以巫術、諸神及祭祀為例》(嘉義: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12年)。
張景賢:《魏晉南北朝道教齋戒思想:以《無上祕要》為中心》(嘉義:南華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張超然:《系譜、教法及其整合:東晉南朝道教上清經派的基礎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8年)。
許慧如:《先秦天人思想流變及其學術互動關係之研究:從天文與巫術切入》(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5年)。
陳昭吟:《早期道經諸天結構研究:以道藏本《太上靈寶五符序》為中心》(山東大學中國古代史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
陳圓圓:《王符道論研究》(杭州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彭坤誠:《先秦至六朝昆侖神話研究》(臺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黃惠玲:《周易參同契之十二消息卦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中文碩士,2006年)。
葉大松:《漢代長安與洛陽都城宮室規制之探討:以兩都二京賦為主軸》(新竹:玄奘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8年)。
盧玲甄:《《周易》卦變循環思想研究──以十二消息卦為核心》(臺北:世新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11年)。
賴昇宏:《《禮記》氣論思想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
謝君讚:《先秦儒、道義理的當代詮釋與反思:以典範轉移、冥契主義與樂園思想為核心》(桃園:中央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14年1月)。
羅正孝:《《太平經》生命觀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所碩士論文,2004年)。
諸葛俊元:《先秦兩漢「太一」思想的起源與演變》(臺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孫小淳:《北斗星在中國古代天文學中的意義》(南京:南京大學天體測量與天體力學碩士論文,1989年)。

(四)網站資料

.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ezproxy.lib.tku.edu.tw/ihpc/hanji?@127^262445167^807^^^405190410021^2@@1124501527(2018.11.15查尋)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ezproxy.lib.tku.edu.tw/ihpc/hanji?@76^1260696909^807^^^60304001000801990007^1@@1348871433(2018.2.7查尋)
.CBETA電子版:
《七星如意輪祕密要經》,《大正藏》編1091號,第20冊(2017.2.9查尋)http://buddhism.lib.ntu.edu.tw/BDLM/sutra/chi_pdf/sutra10/T20n1091.pdf
《佛說北斗七星延命經》,《大正藏》編號1307,第21冊(2017.2.10查尋)http://buddhism.lib.ntu.edu.tw/BDLM/sutra/chi_pdf/sutra10/T21n1307.pdf
《大集經》卷23:CBETA 電子版(2017.2.8查尋)http://buddhism.lib.ntu.edu.tw/BDLM/sutra/chi_pdf/sutra8/T13n0397.pdf
.香港蓬瀛仙館 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http://zh.daoinfo.org/wiki/%E9%A6%96%E9%A0%81(2017.09.19查尋)http://zh.daoinfo.org/w/index.php?title=%E7%84%A1%E4%B8%8A%E7%8E%84%E5%85%83%E4%B8%89%E5%A4%A9%E7%8E%89%E5%A0%82%E5%A4%A7%E6%B3%95&variant=zh-tw(2016.12.26查尋)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版: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ccd=2Ec4x0&o=e0&sec=sec1&op=v&view=3-1(2017.06.16查尋)
.漢語網:http://www.chinesewords.org/dict/17247-519.html(2017.06.16查尋)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ezproxy.lib.tku.edu.tw/ihp/hanji.htm(2017.09.19查尋)
.楊兆貴:〈《鶡冠子》天論探微〉,《中國學研究期刊》第4期(2011年)。引自http://repository.umac.mo/handle/10692/1137   (2014.10.20下載)。
.曾亦:〈論喪服制度與中國古代之婚姻、家庭及政治觀念〉,2008.12.23發表於網站: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3846 (2015.01.30下載)
.臺北覺修宮:http://www.25977463.org/worship2.asp(2016.11.28查尋)
.行天宮:(2019.1.29查尋)
https://www.ht.org.tw/religion27.htm;https://www.ht.org.tw/p7_download.htm;https://www.ht.org.tw/religion28.htm;https://www.ht.org.tw/religion259.htm
.松山慈惠堂:https://www.sstht.org.tw/about/origin(2019.2.7查尋)
.中華民國內政部「全國宗教資訊網」之「宗教知識+」: (2019.2.9查尋)
https://religion.moi.gov.tw/Knowledge/Content?ci=2&cid=660
https://religion.moi.gov.tw/Knowledge/Content?ci=2&cid=244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