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201201516490600
DOI 10.6846/TKU.2015.00289
論文名稱(中文) 升降壓電源轉換器在風力發電之最大功率追蹤系統的應用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Buck-Boost Power converter Based MPPT system for Wind Power Applicatio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航空太空工程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3
學期 1
出版年 104
研究生(中文) 邱湘琳
研究生(英文) Hsiang-Lin Chiu
學號 60243007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4-12-09
論文頁數 6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蕭照焜(Shiauj@mail.tku.edu.tw)
委員 - 馬德明(derming@mail.tku.edu.tw)
委員 - 何翊(ianho@dlit.edu.tw)
關鍵字(中) 風力發電
最大功率追蹤
模糊控制
升降壓轉換器
關鍵字(英) Wind power system
buck-boost power converter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
Fuzzy logic control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論文主要探討小型風力發電機之最大功率追蹤,系統主要包含風機、發電機、及升降壓轉換器。本文之發電機使用的是交流永磁發電機,經過整流後經由升降壓轉換器再接到負載。論文中使用兩種不同類型的升降壓轉換器,一種為ZETA型,另一種為SEPIC型。透過轉換器來調控電壓,進而控制風機轉速,來達成最大功率追蹤。最大功率追蹤系統的部分,本文使用模糊邏輯控制法來達成,此控制法能夠依照人類的思考邏輯來進行法則設定,我們選用電壓、功率作為控制因子,利用模糊控制來達到最大功率,並將我們設計好的控制器及風機利用MATLAB的SIMULINK進行數值模擬,分析並觀察其結果。最後討論分為三個不同的方面,其一是根據風速的改變進行討論,風速越大時,我們的控制器是否能跟得上變化,其二是討論負載變化對於我們功率控制的影響,最後,對於我們使用的兩種升降壓轉換器進行討論,比較兩種不同的轉換器哪種對於功率會較穩定。
英文摘要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the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 for the small-scale wind power system. The wind power system contains the wind turbine, generator, and buck-boost converter. A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 (PMSG) is selected in this research. Two different buck-boost converters, ZETA and SEPIC, are used for this study. The MPPT is achieved through continuously adjusting the duty ratio command of the power switch of the converter, which, in turn, will control the velocity of the wind turbine to reach the maximum power point. A fuzzy-logic-based MPPT algorithm is developed for the wind power system. A MATLAB/SIMULINK based simulation model is developed to demonstrate MPPT design. Power variations due to wind speed and load changes are discusses in the thesis. A comparison of using ZETA and SEPIC converters for the MPPT function are also included in the thesi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目錄	i
圖目錄	iv
表目錄	vii
符號定義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	1
第二章 風力發電系統介紹	4
2.1 風力發電系統	4
2.2 風力發電機與功率特性	8
2.3 發電機	9
2.3.1直流發電機	10
2.3.2交流發電機	10
2.4 DC-DC電源轉換器	11
第三章 風力發電最大功率追蹤系統	14
3.1 風力發電系統架構	14
3.2 最大功率追蹤法則介紹	15
3.2.1 擾動觀察法	15
3.2.2 模糊邏輯法	17
3.3 控制方法測試及設計	21
第四章 風力發電系統模擬	30
4.1系統與參數設定	30
4.1.1 風扇模型	30
4.1.2 永磁同步發電機模型	33
4.1.3 整流器	36
4.2 風力發電系統模擬結果	37
第五章 模擬結果	43
5.1 控制系統	43
5.1.1 ZETA型升降壓電源轉換器	45
5.1.2 SEPIC型升降壓電源轉換器	47
5.2 模糊控制系統	48
5.3 結果與討論	52
5.3.1 模糊控制結果	52
5.3.2 改變風速下的模糊控制	54
5.3.3 改變負載下的模糊控制	56
5.3.4 ZETA和SEPIC型轉換器結果比較	58
第六章 結論與未來展望	61
參考文獻	62

 
圖目錄
圖2.1 水平軸式發電機[6]	6
圖2.2 垂直軸式發電機[6]	6
圖2.3 風機效能係數與其風扇尖端速度比關係曲線	9
圖2.4 風力發電機功率對轉速之特性曲線	9
圖2.5 升降壓轉換器電路	12
圖2.6 升降壓轉換器開關及電流、電壓週期	13
圖3.1 風力發電機系統架構圖	14
圖3.2 擾動觀察法流程圖	16
圖3.3 模糊邏輯系統控制圖	18
圖3.4 歸屬函數種類 三角形 梯型 高斯曲線	19
圖3.5 模糊邏輯控制的流程圖	20
圖3.6 最大功率追蹤方法的流程圖	21
圖3.7 三角形對稱函數的數值分配	23
圖3.8功率變化對應的歸屬度值	24
圖3.9 電壓變化對應的歸屬度值	24
圖3.10 功率與電壓變化和工作週期的關係圖	25
圖3.11 模糊規則庫	26
圖3.12 帶入歸屬函數的結果	26
圖3.13  Mamdani法則判定	27
圖3.14 利用歸屬度計算模糊值	28
圖3.15 解模糊化計算	28
圖4.1 風力發電機風扇部分模型	32
圖4.2 風力發電機 轉 之模型	32
圖4.3 永磁發電機上的qd座標系	33
圖4.4 風力系統接上發電機之模型	36
圖4.5 風力系統接上發電機輸出的三相交流電壓電流	36
圖4.6 發電機接上三相整流示意圖	37
圖4.7 風力系統接上發電機及整流之模型	39
圖4.8 風力發電系統整流後功率,負載為 	40
圖4.9風力發電系統整流後功率,負載為 	40
圖4.10 風力發電系統風機轉速-整流後功率圖	41
圖4.11 風力發電系統整流後電壓-功率圖	42
圖5.1 控制系統流程圖	44
圖5.2 在風速為10 下,未濾波的電流及電壓	44
圖5.3 在風速為10 下,濾波後的電流及電壓	45
圖5.4  ZETA型升降壓轉換器	46
圖5.5  ZETA型升降壓轉換器模擬圖	47
圖5.6  SEPIC型升降壓轉換器	47
圖5.7  SEPIC型升降壓轉換器模擬圖	48
圖5.8 風力發電機的功率對電壓之特性曲線	48
圖5.9 模糊邏輯規則庫	49
圖5.10 功率變化量對時間圖	51
圖5.11 輸入和輸出變數加入模糊規則後的歸屬函數論域	51
圖5.12 風力發電整體模型	52
圖5.13 在風速10 下,模糊控制後的時間對電壓、電流圖	53
圖5.14 在風速10 下,模糊控制後的時間對功率圖	53
圖5.15 在風速10 下,模糊控制後的工作週期圖	54
圖5.16 各風速下的最大功率對時間圖	55
圖5.17 各風速下的工作週期對時間圖	56
圖5.18 負載為50 時,各風速下的功率對時間圖	57
圖5.19 負載為50 時,各風速下的功率對時間圖	57
圖5.20 利用SEPIC型轉換器在各風速下模擬的最大功率追蹤	58
圖5.21 利用SEPIC型轉換器在各風速下的工作週期	59

 
表目錄
表3.1 風力發電機實驗數據	23
表5.1 各風速下的最大功率和負載	54
表5.2 風速和負載在改變時跟功率的關係	60
參考文獻
[1]    Hae Gwang Jeong, Ro Hak Seung and Kyo Beum Lee , 2012,“An Improved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ethod for Wind Power Systems” Energies,pp.1339-1354. 
[2]    Yuanye Xia, Khaled H. Ahmed, Senior Member, Barry W. Williams , 2013, “Wind Turbine Power Coefficient Analysis of a New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Technique” IEEE,Transactions On Industral Electronics,vol.60, no.3,pp.1122-1132.
[3]    溫宗修,2009,發電機之混合式最大功率追蹤法,碩士論文,大同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
[4]    李允中,王小璠,蘇木春,2008,模糊理論及其應用,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5]    M. A. A. Mohd Zainuri , M. a. mohd Radzi , Azura Che and N. Abdul Rahim,2012,“Adaptive P&O-Fuzzy Control MPPT for PV Boost Dc-Dc Converter”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 and Energy,pp.524-529.
[6]    Jaw-Kuen Shiau , Min-Yi Lee , Yu-Chen Wei, and Bo-Chih Chen , 2014, “Circuit Simulation for Solar Power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with Different Buck-Boost Converter Topologies” 1st International e-conference on Energies,pp.14-31.
[7]    Rubi Garcia.Hernandez,Raul Garduno.Ramirez , 2013, “Modeling a Wind Turbine Synchronous Generator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IJEP), Vol.2, Issue 3,pp.64-70.
[8]    Huang, Nantao, 2013, “Simulation of Power Control of a Wind Turbin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 System” ,Marquette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Science.
[9]    Det Norske Veritas,2002, ”Guide Lines for Design of Wind Turbines” ,2st ed ,Copenhagen and Wind Energy Department, Ris  National LAB P1-8,pp.218-221. 
[10]   吳雙群,照丹平,2011,風力發電原理,北京大學出版社。
[11]   Muyeen S. M., Tamura .Junji , Murata .Toshiaki,2009, “Stability Augmentation of a Grid-connected Wind Farm” ,Springerp,pp.23-65.
[12]   葉建甫,2013,小型風力發電機之電力轉換器研製, 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碩士班。
[13]   Suman Nath, Somnath Rana ,2011 ,“The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Wind Energy Based Power System using MATLAB”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Bengal Engineering & Science University, Shibpur,vol.1,I2,pp.12-19.
[14]   S.Vijayalakshmi,Asst.prof.EEE,Saiklmars,Saravanan.S,R.Vsandip,Vijay Sridhar,2011 ,“Modeling and control of a wind turbine using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IJEST),vol.3,pp.2377-2384
[15]   S .Samanvorakij, P .Kumkratug ,2013,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PMSG based on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in MATLAB/SIMULINK”, Proc. of the Second Intl. Conf. on Advances in Electronics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EEE,pp.37-41.
[16]   Mayouf .Messaoud , Rachid .Abdessamed ,2011,“Modeling and Optimization of Wind Turbine Driving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Jordan Journal of Mechanical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IJEST),vol 5,No. 6,pp.489-494
[17]   C.Janani1, K.Rajambal,2011,“Modeling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 small scale direct driven PMSG based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s ”Journal of Energy Technologies and Policy, Vol.1, No.1, pp.8-20.
[18]   Parash Acharya,2013,“Small Scale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Power Converter for Developing Country Application”,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Canterbury,Christchurch, New Zealand.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予資料庫廠商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