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807201521183900
DOI 10.6846/TKU.2015.00203
論文名稱(中文) 中國產業轉移之研究:以珠江三角洲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China's Industrial Transfer:A Case Study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3
學期 2
出版年 104
研究生(中文) 陳耀祥
研究生(英文) Yao-Hsiang Chen
學號 79827003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5-06-15
論文頁數 13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李志強
共同指導教授 - 蔡青蓉
委員 - 傅豐誠
委員 - 王健全
關鍵字(中) 產業轉移
珠江三角洲
產業升級
產業集聚
關鍵字(英) Industrial transfer
the Pearl River Delta
Industrial upgrading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論文提要:
國際產業轉移呈現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如紡織業)向資本密集型產業(如鋼鐵業)轉移,再從資本密集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產業(如消費性電子和IT產業)轉移的趨勢。國際間發生轉移的產業主要是勞動密集行業和處於衰退期的行業,或者失去比較優勢的邊際產業。珠江三角洲充分利用其政策優勢和地緣優勢,率先承接國際上的產業轉移並帶動當地產業發展,形成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發展模式。
由於中國大陸東部沿海地區開放時間較早,加上臺商大陸投資早期以外銷為主,故臺商主要投資地區集中在江蘇省、廣東省及上海市。臺商一直扮演大陸經濟開發的重要角色,帶著技術及資金,以上中下游產業集聚的方式迅速發展。中國大陸東部地區經濟實力不斷成長,對外投資和產業轉移能力逐漸提高,技術密集型產業有向東部地區集中的趨勢,其中長江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是承接技術密集型產業最大的地區。
隨著中西部地區經濟的不斷發展,許多中西部勞動力選擇回到本地就業,造成農民工回流,東部沿海地區勞動力流入因而減少,勞動密集型產業「招工難」的現象日趨明顯。經濟發達地區的工資成本總是大於次發達地區,所以產業由發達地區向次發達地區轉移是合乎規模的。發達地區勞動密集型產業的企業,出於降低用工成本的考量,會將企業轉移到次發達地區,如珠三角向粵北及東西兩翼轉移,其中也包括從沿海發達地區的城市遷移往內陸的次發達地區,這對次發達地區而言,透過承接產業轉移是提升產業升級的契機。
英文摘要
Abstract: 
The trend of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tranfer from labor intensive (ex. textile industry) to capital intensive industry (ex. iron&steel industry),and then transfer from capital intensive to technology intensive industry(ex. consumer electronic and IT industry). Mainly transferred industries between internation are labor intensive, or declining industries, or marginal industries which have lost the advantage in competition. Government of Pearl River Delta had initiated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with utilization the advantage of policy and geographic, as well as, made a progress in industry development. It made economic developing model of the processing trade.
Since the investment in the eastern coastal area has been available earlier and most Taiwanese companies invested in foreign trade. Taiwanese companies are major to invest in Jiangsu province, Canton province, and Shanghai city. They have alread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Mainland China. With the benefit of technology and capital, they can develope quickly through the gathering of upstream, middlestream, and downstream industries. As economic in eastern region of Mainland Chian has been progressed continueously, the capacity of foreign investment and industrial transfer are increasing. And also attract technology intensive industries. Now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Pearl River Delta are major largest region to attract technology intensive industries.
With the economic progress in middle and western area of Mainland China, a lot of labors go back to their home town to work. In eastern coastal area, recruiment become difficult since lack of labor population. Consider the different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igher economic development, higher manpower cost. Industry transfer from economic developed region to sub developed region can achieve economic growth for economies of scale. Specially, labor intensive industries tend to transfer to sub developed region due to payroll cost consideration. For example, industries in Pearl River Delta will transfer to northern Canton as well as eastern and western Canton mostly. Some of them will trasfer to the inner area of China. This trend also provides the oppotunity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7
第二章	理論分析架構
第一節  區域經濟發展理論體系………………………………………9
第二節  區域經濟發展階段……………………………………………12
第三節	國際產業轉移理論……………………………………………17
第三章	產業轉移的趨勢與特徵
第一節  中國大陸產業轉移……………………………………………21
第二節  珠江三角洲產業轉移…………………………………………47
第四章	影響產業轉移的要素
第一節  勞動力…………………………………………………………61
第二節  產業結構升級…………………………………………………67
第三節	產業集聚………………………………………………………81
第五章	政府政策與產業轉移
第一節	中央政府的政策措施…………………………………………87
第二節	地方政府的政策措施…………………………………………92
第六章	結論……………………………………………………………123
圖目錄
圖1  2010~2013年外商直接投資金額(億美元)  …………………………………  29
圖2  2010年及2013年外商直接投資產業結構圖 ………………………………  29
圖3  廣州市生產總值(億人民幣)  ………………………………………………… 52
圖4  2010至2014年廣州市生產總值成長率(%)…………………………………52
圖5  深圳市生產總值(億人民幣)  …………………………………………………53
圖6  2010至2014年深圳市生產總值成長率(%)…………………………………53
圖7  東莞市生產總值(億人民幣)  …………………………………………………54
圖8  2010至2014年東莞市生產總值成長率(%)…………………………………54
圖9  佛山市生產總值(億人民幣)  …………………………………………………55
圖10 2010至2014年佛山市生產總值成長率(%)…………………………………55
圖11 惠州市生產總值(億人民幣)  …………………………………………………56
圖12 2010至2014年惠州市生產總值成長率(%)…………………………………56
圖13 中山市生產總值(億人民幣)  …………………………………………………57
圖14 2010至2014年中山市生產總值成長率(%)…………………………………57
圖15 珠海市生產總值(億人民幣)  …………………………………………………58
圖16 2010至2014年珠海市生產總值成長率(%)…………………………………58
圖17 江門市生產總值(億人民幣) …………………………………………………59
圖18 2010至2014年江門市生產總值成長率(%)…………………………………59
圖19 肇慶市生產總值(億人民幣)  …………………………………………………60
圖20 2010至2014年肇慶市生產總值成長率(%)…………………………………60
圖21 廣州市1985年及2014年生產總值構成圖 …………………………………75
圖22 深圳市1983年及2014年生產總值構成圖 …………………………………76
圖23 東莞市1983年及2014年生產總值構成圖 …………………………………76
圖24 佛山市1983年及2014年生產總值構成圖 …………………………………77
圖25 惠州市1996年及2014年生產總值構成圖 …………………………………78
圖26 中山市1983年及2014年生產總值構成圖 …………………………………78
圖27 珠海市1983年及2014年生產總值構成圖 …………………………………79
圖28 肇慶市1990年及2014年生產總值構成圖…………………………………79
圖29 江門市1983年及2014年生產總值構成圖…………………………………80
圖30 2010至2013年外商直接投資行業結構(前五名)的趨勢圖  ……………… 85
圖31 雙轉移路線圖…………………………………………………………………122
表目錄
表1 東亞地區產業轉移層次 ………………………………………………………22
表2 中國大陸實際引進跨國公司FDI金額 ………………………………………25
表3 中國大陸引進跨國公司FDI合同數 …………………………………………26
表4 1992~2009年中國大陸東部、中部及西部地區  FDI 占全國的比重 ………28
表5 2010~2013年中國大陸東部、中部、西部及有關部門FDI占全國的比重  28
表6 我國核准對中國大陸投資金額分年分區統計表 ……………………………32
表7 我國核准對中國大陸投資件數分年分區統計表 ……………………………33
表8 2007~2010年三大區域勞動、資本與技術密集型產業跨區域轉移總量  …34
表9 2010~2011年電子通信製造業總產值分地區成長情形  ……………………36
表10 2010~2011年電子通信製造業產值規模排名前四名的省市………………37
表11 2010年中國大陸三大區域機械製造業產值占全國產值的比重  …………39
表12 2010年中國大陸三大經濟區機械製造業產值占全國產值的比重  ………40
表13 2010年機械製造業產值規模排名前四名的省市  …………………………40
表14 2005~2010年中國大陸三大區域在機械製造業中的占比變動情況………42
表15 2010年三大區域在紡織業子行業的產值及占比  …………………………44
表16 中國大陸主要省市在紡織業子行業產值的占比……………………………46
表17 珠江三角洲主要工業行業分類………………………………………………50
表18 2010~2015年中國大陸東部地區省市最低工資標準………………………66
表19 2006~2008年產業集聚程度較高之行業其主要集聚區……………………84
表20 1995~2008年東部地區利用FDI總額最多的8個省市……………………84
表21 廣東地區競爭力排名(2008年)………………………………………………95
表22 珠江三角洲城市於中國大陸294個城市競爭力排名(2008年)……………95
表23 中國大陸城市發展階段競爭力排名(2008年)………………………………96
表24 珠江三角洲城市於中國大陸51個城市產業結構競爭力排名 (2008年) …96
表25 珠江三角洲城市於中國大陸51個城市開放競爭力排名 (2008年) ………97
表26 2011~2013年TEEMA調查報告受訪廠商產業別布局城市分析 …………98
表27 2011~2013年TEEMA調查報告城市競爭力評價最佳十大排名 …………98
表28 2011~2013年TEEMA調查報告中國大陸十大經濟區排名 ………………99
表29 2013年TEEMA調查報告珠三角經濟區城市綜合實力排名………………99
表30 珠江三角洲產業布局一體化的「530產業體系」 …………………………102
表31 廣佛肇、深莞惠、珠中江經濟體的整體布局和產業定位…………………103
表32 珠三角先進製造業產業布局…………………………………………………104
表33 珠三角戰略性新興產業與高技術產業布局…………………………………105
表34 珠三角優勢傳統產業布局……………………………………………………107
表35 2010~2014年廣州市支柱產業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產總值成長率 ………108
表36 2010~2014年深圳市支柱產業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產總值成長率 ………108
表37 2010~2014年佛山市高技術製造業、先進製造業、優勢傳統工業生產總值成長率 ……………………………………………………………………………… 109
表38 2012~2014年東莞市高技術製造業、先進製造業、優勢傳統工業生產總值成長率 ……………………………………………………………………………… 109
表39 2012~2014年中山市高技術製造業、先進製造業、優勢傳統工業生產總值成長率  ………………………………………………………………………………110
表40 2011~2014年珠海市高技術製造業、先進製造業、優勢傳統工業生產總值成長率  ………………………………………………………………………………110
表41 2010~2014年江門市高技術製造業、先進製造業、優勢傳統工業生產總值成長率  ………………………………………………………………………………111
表42 2010~2014年肇慶市先進製造業、優勢傳統工業生產總值成長率………111
表43 廣東省産業轉移工業園………………………………………………………116
表44 廣東省獲批產業轉移工業園概況……………………………………………117
表45 廣東省珠三角、粵北、粵東及粵西地區產業轉移的產業…………………120
表46 2009~2012年廣東省四大地區生產總值及成長率 …………………………120
表47 2013年TEEMA中國大陸城市競爭力排名分析(珠三角城市部分) ………125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及文獻
一、中文書籍
1.于立新、陳萬靈,互利互贏開放戰略理論與政策-中國外向型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2011年5月。
2.王秉安、王侃,海峽經濟區競爭力研究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12月。
3.王雲平,產業轉移和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0年4月。
4.王振主編,泛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報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
5.左學金,2010年率先轉型中的長三角,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5月。
6.史清琪、趙經徹主編,中國產業發展報告2000,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1年1月。
7.伍華佳,中日韓產業分工與合作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
8.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編,經濟特區地建設,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8年3月。
9.汪一洋,廣東「雙轉移」戰略-廣東經濟轉型之路,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10年8月。
10.汪小娟主編,中國經濟的開放與增長1980~2005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
11.李松志,珠江三角洲產業轉移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7月。
12.李欣廣,產業對接理論與產業結構優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
13.李靖,新型產業分工-重塑區域發展格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8月。
14.李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路徑選擇-廣東現代產業體系及其支撐要素互動關系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8月。
15.余海鵬,區域共同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9月。
16.余國揚,專業鎮發展導論,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年2月。
17.芮明傑,中國產業發展的戰略選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
18.吳介民等著,兩岸開放二十年回顧與展望,臺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2007年11月。
19.吳忠主編,深圳經濟發展報告(2011),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4月。
20.周勇,集群效應與企業進駐科技園區的決策,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年10月。
21.林毅夫,解讀中國經濟,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3月。
22.林毅夫,經濟發展與轉型︰思潮、戰略與自生能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
23.林濤,產業集群合作行動,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年4月。
24.俞國琴,中國地區產業轉移,上海:學林出版社,2006年9月。
25.段樵,香港與珠江三角洲政策與都會經濟區的塑造,臺北:台灣綜合研究院。
26.胡鞍鋼、鄢一龍,中國:走向2015,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2月。
27.高希均、李誠、林祖嘉主編,兩岸經驗20年-1986年以來兩岸的經貿合作與發展,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7月。
28.高長,大陸經改與兩岸經貿,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0月。
29.高新才主編,1978~2008中國經濟改革30年-區域經濟卷,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
30.馬春輝,中國城市化問題論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8月。
31.徐長樂、馬學新主編,長江三角洲發展報告2010-區域發展態勢和新思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
32.徐建牛,基層政府行為演進的制度邏輯-市場轉型過程中鄉鎮政府經濟行為的制度分析,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4年7月。
33.袁易明主編,中國經濟特區產業結構演進與原因,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8月。
34.袁易明主編,中國經濟特區研究:2009年第1期,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12月。
35.袁曉莉,中國利用FDI的經濟效應及對經濟安全影響的評價,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年9月。
36.倪鵬飛主編,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7.城市:中國跨向全球中,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4月。
37.戚本超、景體華,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報告(2009~2010),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3月。
38.梁慶寅、陳廣漢,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研究報告(2008),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12月。
39.梁慶寅、陳廣漢,粵港澳區域合作與發展報告(2010~2011),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6月。
40.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技術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編,中國產業發展報告2012~2013,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3年4月。
41.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研究所,中國經濟:「十二五」戰略思路與政策選擇,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年1月。
42.國家發展計畫委員會高技術產業發展司編,中國高技術產業發展報告-「十五」重大問題研究,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1年6月。
43.湖海林、王莉,精算珠三角-珠三角經濟社會發展競爭力評價基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7月。
44.陶一桃、魯志國主編,中國經濟特區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11月。
45.馮雷,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模式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6月。
46.斐長洪、澎磊,后危機時代中國開放型經濟研究-轉變外貿發展方式與對外經貿合作新趨勢,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10月。
47.張可雲,區域經濟政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3月。
48.張麗平,產業升級與國家競爭優勢,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
49.鄒璇,要素流動、產業轉移與經濟增長-空間經濟學框架下的理論探索,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年1月。
50.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編,廣東省區域經濟發展報告(2009),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3月。
51.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十二五規劃逐商機:2011年中國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與風險調查,臺北,商周編輯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8月。
52.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大陸新政拓商機:2013年中國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與風險調查,臺北,商周編輯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8月。
53.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第二曲線繪商機:2012年中國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與風險調查,臺北,商周編輯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8月。
54.厲以寧,中國經濟雙重轉型之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11月。
55.劉士林主編,2008中國都市化進程報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
56.劉春生,全球生產網路的構建與中國的戰略選擇,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
57.葉飛文,中國經濟區比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4月。
58.蓋驍敏,中國FDI產業集聚研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年12月。
59.陶一桃、魯志國,中國經濟特區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11月。
60.樊福卓,中國區域分工的度量-方法與實證,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9年9月。
61.陳文鴻編,超越香港:珠三角都會區的發展,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年。
62.陳明祥,地方產業集群的起源、生成和演進機理-基于佛山磁磚集群的分析,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年7月。
63.陳佳桂主編,中國經濟發展「十一五」中期評估和「十二五」展望,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6月。
64.陳建軍,要素流動、產業轉移和區位經濟一體化,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年。
65.陳德昇主編,中國大陸區域經濟發展變遷與挑戰,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4月。
66.陳德昇主編,台商轉型升級與兩岸產業合作:策略、實務與案例,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10月。
67.陳澤明,企業重組與產業轉移,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4月。
68.陳劍峰,長江三角洲區域經濟發展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8月。
69.鍾琴主編,兩岸產業分工理論與實際,臺北: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1996年6月。
70.陸美嫦主編,澳門與珠三角地區經濟一體化策略研究,澳門:澳門經濟學會,2005年1月,
71.謝富紀,中國都市圈創新體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
72.蔡禾、劉林平、萬向東,城市化進程中的農民工︰來自珠江三角洲的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10月。
73.聶華林、馬洪翰,中國區域經濟格局與發展戰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3月。
74.饒美蛟、李思名、施岳群,區域經濟合作-CEPA與珠三角及長三角,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06年11月
二、中文論文
1.王一傑,「台商高科技業投資與區位選擇影響因素之研究—以長江三角洲地區為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4年。
2.朱英嘉,「從世界體系與全球化論泛珠江三角洲」,佛光大學未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3.高進吉,「中國區域經濟的發展模式:以大西南區域經濟協作為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4.郭至凱,「從區域經濟整合看臺商在大陸的投資佈局」,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5.黃志龍,「中港(CEPA)對區域經濟整合的機遇與挑戰」,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6.曾曉薇,「台商高科技產業群聚現象之研究:以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為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7.楊仕偉,「廣東省經濟發展之空間分析:經濟特區的角色與影響」,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8.楊華妙,「區域化與區域主義:中國大陸區域經濟整合模式之比較研究」,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9.鄭明正,「中國大陸區域經濟發展政策:沿海與內陸省區間之比較分析」,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10.蕭鴻恩,「珠江三角洲經濟整合之研究」,銘傳大學國家發展與兩岸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11.藍一峰,「中國經濟發展中『民工短缺』的實證分析–以『珠三角』為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三、委託研究計畫(大陸考察)報告
1.張佩珍等人,台灣高科技產業赴大陸投資政策之檢討,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2001年11月。
2.劉孟俊等人,我國產業外移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2004年3月。
3.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編,珠江三角洲投資環境,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大陸考察報告,1992年6月。
四、網路資源
1.中山統計信息網,網址: http://www.zsstats.gov.cn/
2.中共國家統計局網站,網址:http://www.stats.gov.cn/
3.中國投資指南網,網址:http://www.fdi.gov.cn/
4.中國評論新聞網,網址:http://www.chinareviewagency.net/
5.中國經濟網,網址:http://big5.ce.cn/
6.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網,網址:http://www.cena.cn/
7.江門市統計信息網,網址: http://tjj.jiangmen.gov.cn/
8.求是理論網,網址:http://big5.qstheory.cn/
9.佛山市統計信息網,網址:http://www.fstjj.gov.cn/
10.東莞市統計調查信息網,網址: http://tjj.dg.gov.cn/website/web2/index.jsp
11.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粵經濟貿易辦事處網站,網址:http://www.gdeto.gov.hk/tc/
12.珠三角貿促網,網址:http://zsjccpit.gdefair.com/
13.珠海統計信息網,網址:http://www.stats-zh.gov.cn/
14.深圳統計信息網,網址: http://www.sztj.gov.cn/
15.惠州統計信息網,網址: http://www.hzsin.gov.cn/
16.肇慶市統計信息網,網址: http://61.146.213.162/
17.廣州統計信息網,網址: http://www.gzstats.gov.cn/
18.廣東省人民政府網站,網址:http://www.gd.gov.cn/
19.廣東省統計信息網,網址:http://www.gdstats.gov.cn/
20.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粵經濟貿易辦事處網站,網址:http://www.gdeto.gov.hk/tc/
21.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站,網址:http://old.npf.org.tw/
22.國家圖書館全球資訊網,網址:http://www.ncl.edu.tw/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