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806202101175900
DOI 10.6846/TKU.2021.00192
論文名稱(中文) 演唱會週邊產品購買意願分析
論文名稱(英文) An Analysis of Purchase Intention of Concert Peripheral Product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企業學系國際行銷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Executive Master's Program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EMBA) in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9
學期 2
出版年 110
研究生(中文) 張益維
研究生(英文) Yi-Wei Chang
學號 70852012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21-06-03
論文頁數 5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張勝雄
委員 - 林江峰
委員 - 張瀞文
關鍵字(中) 演唱會
週邊商品
購買意願
關鍵字(英) Concert
Purchase Intention
Peripheral Product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以往音樂產業靠賣唱片、卡帶為主要收入,現在音樂串流平台崛起,購買實體唱片的人逐年下降,收入取而代之的為舉辦演唱會。以前演唱會只有攤販會在場外兜售螢光棒,讓演唱會畫面更華麗,而現今演唱會製作公司會推出官方的螢光棒以及各式各樣的週邊商品。
本研究主要蒐集演唱會製作公司在舉辦演唱會時對於週邊的種類以及設計行銷通路販售,是否會影響消費者購買的意願,對此,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的深度訪談法訪問常看演唱會的觀眾對於演唱會中的週邊商品購買意願以及挑選週邊的因素為何,最後,將訪談結論加以分析及提出四項建議。
英文摘要
The music industry used to rely on selling records and cassettes as its main income. Now that music streaming platforms have mushroomed, the number of people buying physical records has declined year by year. Instead of selling records, concerts have become one of the main sources of income. In the past, only vendors would peddle fluorescent sticks outside the venue, making the concert look more spectacular. Nowadays, concert production companies will launch official fluorescent sticks as well as various peripheral products.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whether the types, the designs, marketing, and sales channels of a peripheral product will affect consumers’ willingness to buy. In this regard, this research uses in-depth interviews, a qualitative data collection method, to survey the willingness to purchase peripheral products in a concert and the factors in selecting peripheral products from frequent concert-goers. Finally, the interview conclusions are analyzed and four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	III
目 錄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	4
第四節 研究流程	5
第五節 論文架構	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演唱會	8
第二節 週邊商品	10
第三節 購買意願	13
第參章 研究方法	1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16
第二節 研究設計	17
第肆章 資料分析	21
第一節 訪談對象	21
第二節 訪談過程	22
第三節 訪談結果	23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4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4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49
第三節 研究限制	51
參考文獻	52
中文文獻	52
英文文獻	54
網路資料	54
 
表目錄
表 3 1 訪談大鋼	19
表 4 1 訪談人員列表	21
 
圖目錄
圖 1 1研究流程	5
圖2-1 演唱會現場	9
圖2-2 椎名林檎演唱會週邊商品陳列	13
圖2-3 蔡依林演唱會週邊商品陳列	14
圖 3 1研究架構	16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1.	張佳華. (2007). 台灣表演藝術團體週邊商品行銷研究. 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學位論文, 1-177.
2.	葉柏增. (2019). 臺語藝人的品牌經營與演唱會行銷—以江蕙《 祝福》 演唱會為例. 臺灣師範大學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學位論文, 1-103.
3.	李志珍. (2012). 青年粉絲對韓國偶像崇拜, 周邊商品知覺價值與購買意願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東華大學, 花蓮縣.
4.	雷文谷, & 吳靜怡. (2012). 美國職棒觀賞動機與周邊商品購買意願. 運動健康與休閒學刊, (20), 45-60.
5.	郭怡汎. (2018). 五月天演唱會的體驗價值探討.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學位論文, 1-128. 
6.	范麗娟. (1994). 深度訪談簡介. 戶外遊憩研究, 7(2), 25-35.
7.	阮光勛. (2014). 促進質性研究的品質與可信性. 國教新知, 61(1), 92-102.
8.	萬文隆. (2004). 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 生活科技教育月刊, 三十七卷, (4), 17-23.
9.	林金定, 嚴嘉楓, & 陳美花. (2005). 質性研究方法: 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 身心障礙研究季刊, 3(2), 122-136.
10.	侯勝宗. (2012). 見所未見: 詮釋性個案研究方法探索. 組織與管理, 5(1), 111-153.
11.	林富美, 沈宜蓉, & 陳健倫. (2004). 媒體行銷文化商品創造之綜效——以聯合報系 “兵馬俑· 秦文化特展” 與 “印度古文明· 藝術特展 “為例. 傳播與管理研究, 3(2), 67-104.
12.	王嘉盈. (2009). 情感設計之設計理論與設計思維比較研究-Donald A. Norman 與深澤直人. 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學位論文, 1-158.
13.	陳永晶. (2011). 繪本元素應用於周邊商品之創作. 臺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學位論文, 1-145.
14.	張佳華. (2007). 台灣表演藝術團體週邊商品行銷研究. 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學位論文, 1-177.
15.	陳宜棻. (2010). 從展望理論觀點探討網路口碑對消費者購買意願之影響. 電子商務學報, 12(3), 527-546.
 
英文文獻
1.	Kwon, H. H., Trail, G., & James, J. D. (2007). The mediating role of perceived value: Team identification and purchase intention of team-licensed apparel.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21(4), 540-554.
2.	Su, E. C. (2012). An Empirical Study of Ticket Pricing at Live Concerts. Global MBA College of Managemen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1-94.

網路資料
1.	許家禎,教學研究方法: 訪談法(interview),udn網路城邦, 2013
http://blog.udn.com/trjason/7717492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予資料庫廠商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