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806201614074900
DOI 10.6846/TKU.2016.00242
論文名稱(中文) 香港與台灣瑞士銀行私人銀行業務發展現況暨財富管理趨勢
論文名稱(英文) Business Development in Private Banking:A Comparison of UBS Hong Kong and UBS Taiwan and the Trend of Wealth Management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行銷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Executive Master's Program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EMBA) in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4
學期 2
出版年 105
研究生(中文) 林家伃
研究生(英文) Chia-Yu Lin
學號 70358013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6-05-27
論文頁數 8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林炯垚
委員 - 鲍士亨
委員 - 張眾卓
關鍵字(中) 私人銀行
金融海嘯
財富管理
關鍵字(英) private banking
financial crisis
wealth management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自1854,發源於瑞士的瑞士銀行開始第一家私人銀行業務後,展開一連串不斷購併其他銀行,正式開啟私人銀行業務榮景。瑞士銀行對全球銀行具焦財富管理業務影響甚巨,瑞士銀行作為私人銀行代表龍頭絕對無庸置疑,如同大眾對瑞士銀行的印象-隱密、安全、信任,而塑造出高資產客人要隱藏財富,直覺聯想瑞士銀行。但隨著2008年金融海嘯、2009年全球法規對於銀行趨於嚴謹下,事實瑞士銀行在發展業務中,當初代表銀行三把鑰匙品牌標誌,其榮耀光環是否依舊存在呢?透過論文的研究試圖解釋、分析此現象,探索財富管理業務未來趨勢。另外Bank 3.0時代來臨,私人銀行財富管理應該有何新策略、新思維。本論文提出以香港與台灣瑞士銀行業務發展為例,分析私人銀行的境內、外業務策略、政府法規、面臨優劣勢,並深度訪談經驗豐富私人銀行高階主管,了解財富管理經營策略,並就其中金融產品、網路平台、手續費制度、風險控管、政府法規、績效效應進行分析。

本研究有以下結論
私人銀行未來發展策略對高資產客戶所產生影響,以及所面臨法規風險下如何創造另一新局面。
銀行面對Bank 3.0來臨,財富管理業務未來發展重要性、預期所面臨壓力風險及因應策略。
關鍵詞:私人銀行、金融海嘯、財富管理
英文摘要
Abstract
UBS AG, the first bank providing private banking services in Switzerland, has continuously acquired other banks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in 1854.  UBS AG private banking, and nowadays, all big banks with a wealth management division can be attributed to UBS Switzerland.
 
Undoubtedly, UBS AG represents confidentiality; safeness and trustworthiness, the high-net-worth client always prefer USB AG’s wealth management services.
However,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 and the more and more straitening banks’ regulations since 2009, can UBS AG’s private banking still stand out?  Through analysis of offshore business strategies based on UBS AG in Hong Kong and Taiwan, government’s regulations and interviewing senior private banking managers, this article will predict the future trend in the wealth management and provides strategies and new thoughts for the Bank 3.0 era.  The article will also analyze financial products, online platform, bank fee system, risk control, government’s regulations and the consequence of performance based reward system.
 
This article has two conclusions.
How to cope with the impacts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strategy on high net worth asset customers in view of the regulation risk?
The strategies to cope with the pressure of risk due to the Bank 3.0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in wealth management
 
Key words: private banking, financial crisis, wealth management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1
第三節	研究目的                                    2
第四節	研究流程	                                    2
第五節	國際金融定向分析(質化研究) 	            3
第貳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解密私人銀行	                            6
第二節	瑞士銀行概述	                           16
第三節	財富管理概述 	                           24
第四節	Bank3.0 簡介                       	   31
第叁章 台灣與香港瑞士銀行財富管理現況與分析        36
第一節	台灣與香港瑞士銀行財富管理業務現況	   36
第二節	台灣與香港瑞士銀行財富管理業務的五力分析	   41
第三節	台灣與香港瑞士銀行財富管理業務SWOT分析	   48
第四節	台灣金控銀行財富管理業務與全球財富現況	   55
第肆章 台灣與香港瑞士銀行現行面臨挑戰與問題 	   59
第一節	嚴格法規與保密性功能	                   59
第二節	Bank3.0對台灣財富管理現行業務所產生衝擊    71
第伍章 研究結果	                                   73
第一節	專家訪談:內容結論及策略	                   73
第二節	台灣及香港財富管理新策略	                   77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80
第一節	結論 	                                   80
第二節	後續研究與建議	                           81

         圖 目 錄
圖1-3-1  研究流程(本研究)	                    2
圖2-1-1  各階層客戶最低開戶金額金字塔圖             6
圖2-1-2  私人銀行服務三大面向圖	                   14
圖2-1-3  2014年全球前十名私人銀行資產規模	   15
圖2-2-1  瑞士銀行集團UBS AG註冊商標	           16
圖2-3-1  財富管理與理財規劃之關係	           24
圖2-3-2  財富管理業務架構圖	                   26
圖2-4-1  台灣地區1998年至2014年消費支出折線圖	   28
圖2-4-2  台灣地區1998年至2014年信託管理收入折線圖  29
圖3-1-1  台灣瑞士銀行營業項目	                   36
圖3-2-1  五種力量構成元素	                   41
圖3-3-1  SWOT分析矩陣圖	                           49
圖3-4-1  台灣的銀行財管形象排名              	   56
圖3-4-2  台灣的銀行最被推薦排名	                   56
圖3-4-3  2014全球財富金字塔	                   57
圖4-1-1  目前用來偵測洗錢之方法	                   61

         表 目 錄
表2-1-1  境內私人銀行VS境外私人銀行	            9
表2-1-2  2014年全球私人銀行規模	                   15
表2-2-1  瑞士銀行歷史沿革表	                   17
表2-2-2  台灣瑞士銀行歷史沿革表	                   22
表2-3-1  台灣財富管理歷史沿革表	                   29
表3-1-1  瑞士銀行在台灣提供多樣化產品	           37
表3-1-2  企業諮詢服務	                           38
表3-1-3  台灣與香港瑞士銀行與國泰世華財富管理比較  39
表3-3-1  台灣財富管理業務SWOT分析	           50
表3-3-2  台灣新加坡香港公司與個人稅負課稅稅率(%)   51
表3-3-3  香港財富管理業務SWOT分析	           52
表3-4-1  2000年-2014年各國10%人口占全國財富比例變化幅度	58
表4-1-1  全球各國許多法規實施上改革計畫	           61
表4-1-2  OECD 與租稅天堂或金融中心簽署資訊交換國家 70
表5-1-1  受訪專家經歷	                           73
表5-1-2  專家訪談內容	                           74
表5-2-1  香港財富管理業務未來建議	           79
參考文獻
一、學位論文:
1.王思涵(2008)。財富管理與私人銀行---台灣如何從瑞士金融業
  學習。國立台灣大學財務金融所碩士論文。
2.王進益(2008)。投資組合理論在財富管理上之應用。國立中央大
  學財務金融學 系碩士論文。
3.王家芸(2013)。台灣私人財富管理銀行的發展方向(碩士論文)。
  世新大學財務金融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林東和(2000)。私人銀行業務在國內之發展策略與現況探討。國
  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5.林啟仁(2004)。經營財富管理業務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從業人
  員認知差異分析。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營運系碩士論文。
6.林湘婷(2005)。私人銀行客群品牌權益及移轉障礙對顧客忠誠之
  研究。長庚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7.林豫均(2007)。亞洲區財富管理模式之轉型研究-以歐美私人銀
  行平台為台灣之參考比較。國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班碩士論文
8.林靚怡(2014)。台灣銀行業財富管理之發展策略-以波特五力分
  析為基礎。淡江大學管理科學學系碩士論文。
9.李佩芬(2002),「百萬美元超級大戶,私人銀行到府服務」,數位
   時代,頁 102-103
10.李美珍(2006)。私人銀行服務策略之研究。台北科技大學商業
   自動化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11.李弘康(2011),國內銀行財富管理業競爭策略之研究-以S銀行
   為個案,中華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12.徐明頌(2011)。大陸財富管理市場分析-台灣銀行業進入策
   略。輔仁大學金融與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
13.許彩瑱(2006)。顧客導向價值鏈分析- 以私人銀行為例。臺灣
   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4.陳欣佑等人(2006)。私人銀行與投資銀行。《網路社會學通訊
   期刊》第56期
15.張素菱(2007)。財富管理產業之實務探討。國立中央大學財務
   金融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6.張舜斌(2015)。人民幣業務開放對台灣金融業的影響-兼 論財
   富管理發展契機。實踐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
17.賴英照(1999)。私人銀行業務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法律研究
   所碩士論文。
18.董裕生(2000)。財富管理服務認知,顧客滿意度及顧客忠誠度對
   顧客關係管理績效關聯性之研究~以S銀行財富管理部門為例。
   立德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9.劉美智(2010)。財富管理研究---以台灣地區之銀行財富管理客
   戶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高階主管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0.楊家彥(2008),2007 年我國總體經濟回顧與未來展望,台灣經濟
   研究院。
21.蔡婉如(2012)。銀行財富管理產業的瓶頸與再造 - 小額財富管
   理創新模式的可行性。佛光大學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22.羅永旭(2008)。私人銀行(Private Banking)在大中華地區之
   比較研究。東吳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碩士論文。
23.天下雜誌 (2016.4.6)。巴拿馬文件獨家調查 /2725家離岸公司
   背後
24.自立早報(1992)。1992 台灣金融指南,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
   出版部。
25.紐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修訂版。
26.瑞士信貸(2014.1.14) 。全球財富報告。
27.Brett King, Bank3.0:銀行轉型未來
28.David Maude (2008),Global Private Banking and Wealth
   Management
二、 網站資料:
29.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向研究意義www.unesco.org
30.林建鋒(2007)。《富人的藏金閣》私人銀行的三大選擇。
   udn電子報。 取自: http://mag.udn.com/
31.四維金融(1970)。私人銀行的「離岸」征途:
   http://www.swjrzk.com/10003.html
32.玉山銀行 陳嘉鐘(2014) 
   http://www.slideshare.net/Happy.Prototyper
33.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
34.台灣,銀行的未來。作者: 1830採訪團隊 / Inside Titan
   http://www.taiwanforesight.org.tw/
35.迎向數位金融之財富管理發展策略探討-以個案銀行為例。作者:
   吳欣展/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學系碩士
   http://www.ntpu.edu.tw/dba/46/EMBA_No46/EMBA46_1.pdf
36.金管會財富管理業務規範 http://www.fsc.gov.tw/ch/
37.金融研訓院2013年國際人才培訓計畫: 
   http://www.tabf.org.tw/tw/user/2014itdp/doc/
38.林巧雁、陳瑩欣(2014)。私人銀行門檻3000萬,國泰世華銀年
   底台中設點 台幣資產配置多樣化。蘋果日報。取自: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inance/
39.香港討論區(2015)。解密瑞士銀行。取自:
   http://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
40.財富管理3.0時代“新玩法”。作者:新華社中國金融信息網
   http://news.cnyes.com/20150113/
41.郭璐(2013)。改革新支點。香港爭當私銀中心文。取自:   
   http://www.hkib.org/download/xinhua_HKIB_130301.pdf
42.鉅亨網( 2016 ) http://news.cnyes.com/20160119/
43.捷鵬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2013):私人銀行事業顧問   
   http://jepun-group.com/service/service06/
44.羅琦(2014)。亞洲私人銀行忙轉型重兵佈局香港地區。財經新
   聞-新浪新聞中心。取自: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40826/13200988.html
45.盧錚(2008)。瑞銀集團承認對次貸危機估計不足。新浪財經。
   取自: 
   http://finance.sina.com.cn/j/20080422/06324781406.shtml
46.MBA 智庫百科 http://wiki.mbalib.com/zh-tw
47.UBS:https://www.ubs.com/global/en.html
48.UBS中國:
    https://www.ubs.com/cn/sc/ubs_china/shareholder.html
49.UBS 台灣:https://www.ubs.com/tw/en.html
50.UBS 香港:https://www.ubs.com/hk/en.html
51.UBS 新加坡:https://www.ubs.com/sg/en.html
52.﹝註一﹞:去銀族(de-banked)是愛特研究集團(Aite’ Research
    Group)分析師謝富林(Ron Shevlin)自行創造的,用來形容超互
    連的消費者擺脫傳統金融服務的行為。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予資料庫廠商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