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707201011224700
DOI 10.6846/TKU.2010.00200
論文名稱(中文) 人格特質、性別角色、工作績效與女性升遷關係之研究-以F證券公司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ersonality, Gender Role,Job Performance and Female Promotion - An Example of F Security compan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2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羅明祥
研究生(英文) Ming-Shiang Lo
學號 79761040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0-06-11
論文頁數 12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黃曼琴(huangmc@mail.tku.edu.tw)
共同指導教授 - 袁國榮
共同指導教授 - 林谷峻
關鍵字(中) 人格特質
性別角色
工作績效
升遷
關鍵字(英) Personality
Gender Role
Job Performance
Promo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論文名稱:人格特質、性別角色、工作績效與女性     頁數:126  升遷關係之研究-以F證券公司為例
	                                       
校系所組別: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畢業時間及提要別:98學年度第2學期碩士學位論文題要
研究生:羅明祥  	               指導教授:黃曼琴 副教授 
					      
論文提要內容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之調查,女性就業人數於2009年已高達450萬人,其中有47.2%從事於服務業及生產性工作,專業、技術人員佔32.4%居次,而高階管理主管方面竟僅有1.9%,很明顯可以看出在許多行業中,女性擔任主管職務遠遠落後於男性。
因此本研究希望以證券業之女性為研究對象,探討其人格特質、性別角色、工作績效等三項變數對升遷的影響,藉此獲致客觀的研究結果,期能使女性獲得發展機會,同時提供相關資料給人資單位及企業主,協助作為女性升遷任用時的參考。
      本研究係以質化深度訪談方式,蒐集資料進行研究,對象為F證券分公司七位女性主管,受訪者年齡介於44歲~ 52歲之間,教育程度均為大專以上,藉由個案訪問結果分析後,獲得下列結論:
不同的人格特質類型和性別角色組合,認為與升遷的關係並不相同,如欲提升女性為管理者時,宜考慮其不同人格特質類型和性別角色的組合,因此在F證券公司如欲以工作績效作為影響升遷的首要因素,具有人格特質內控A型組合者機會較大。而如果外控B型欲爭取升遷的機會,則以具女性化角色者較有機會出線。但如果不是以工作績效作為影響升遷的因素,如考量性別角色,則具有內控B型兩性化角色者應爭取表現。

關鍵詞:人格特質、性別角色、工作績效 
   
                           表單編號:ATRX-Q03-001-FM030-01
英文摘要
Title of Thesis: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ersonality,Gender Role,Job Performance
and Female Promotion-An Example Of  F  Security company 
Total pages: 126
Key word: Personality,Gender Role,Job Performance,Promotion
Name of Institute: Executive Master's Program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EMBA) in General Management,Tamkang University
Graduate date: June, 2010         Degree conferred: Master
Name of student: Lo,ming-shiang   羅明祥        
Advisors: Huang , Man-Chin, Ph.D.  黃曼琴
             
Abstract:
It has been a long time, since woman entered the workplace. However, this doesn’t mean that have had equal chance of promotion as men do.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done by Executive Yuen, ROC, The number of female employees have reached 4,500,000 by 2009, 47.2% of them are in the service and productive industries. 32.4% in the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industries second, but higher executive positions only have 1.9%, most of job, the female holes the post of  the managers duty behind far the male.
The subjects in this study were hope take security company female as object, and  the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ersonality, Gender Role, Job Performance with Female Promotion.  So as to obtains the findings, hoped that can enable the female to have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and provides the material to the human capital unit and boss, assists reference which does is promoted 
The study collected date by qualitative interview. and collection material conducts the research, The object is the F securities company seven female managers, the participant age is situated between 44 year old of ~ 52 years old, the education level is above a technical college, after case visit result analysis, obtain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The different personality special characteristic type and the sex role combination, thought that with the relations which is promoted are not same, when wants promotes the female for the superintendent, suitably considers its different personality special characteristic type and the sex role combination, therefore like wants in the F securities company to work the achievement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which is promoted as the influence, has the personality special characteristic to control from the inside a combination opportunity to be big. But if outside controls the opportunity which B wants to strive for to be promoted, by has the feminization role to have good opportunity . But if is not by works the achievements the factor which is promoted as the influence, if consideration sex role, then has controls from the inside the B both sexes role to strive for to display.            
                           表單編號:ATRX-Q03-001-FM031-01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目錄	i
表目錄	iii
圖目錄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人格特質	13
第二節 性別角色	27
第三節 工作績效	37
第四節 升遷	45
第五節 各變數的相關研究	4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5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	56
第三節 資料的收集	58
第四章 資料歸納與研究結果	62
第一節 女性主管人格特質之分類結果分析	62
第二節 女性主管性別角色之分類結果分析	75
第三節 女性主管工作績效重視指標分類結果分析	80
第四節 三項變數與升遷關係之命題	8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7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91
參考文獻	94
一、中文部份	94
二、英文部份	103
附錄	108
 
表目錄
表 2-1人格特質定義一覽表	14
表 2-2 內外控取向相關研究結果一覽表	16
表 2-3  A/B型人格特質相關研究結果一覽表	20
表 2-4 內外控取向及A/B型人格特質兩者之歸類。	23
表 2-5 性別角色定義相關文獻	29
表 2-6 工作績效的定義	38
表 2-7 工作績效的衡量項目	43
表 2-8 升遷定義之整理	46
表 2-9 與女性升遷相關之文獻	48
表 2-10 人格特質與工作績效相關研究	50
表 2-11性別角色與工作績效相關研究	51
表 2-12人格特質與升遷的相關研究	52
表 2-13 性別角色與升遷相關研究	52
表 2-14 工作績效與升遷相關研究	53
表 4-1深度訪談對象資料表	62
表 4-2 個案性別角色整理區分表	78
表 4-3 個案人格特質與性別角色歸類區分表	79
表 4-4 個案工作績效取向區分表	81
表 4-5 個案三項變數與升遷關係排序表	82
表 5-1 個案三項變數歸類與升遷關係排序表	89
 
圖目錄
圖3-1 本研究觀念架構圖	55
圖4-1 個案內外控取向區分圖	68
圖4-2 個案A/B型取向區分圖	73
圖4-3 個案內外控與A/B型取向歸類區分圖	74
圖4-4 個案性別角色取向區分圖	79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1.天下雜誌編輯(2000)4月份,<不一樣的她-e世代女性新典範>,台北:天下雜誌。
2.王大方(1996),「玻璃天花板:管理女性vs女性領導」,台北:時報文化。
3.王怡凱(2005),「影響醫院內女性主管升遷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王進興(1998),「企業文化、員工人格特質與工作滿足、工作績效之相關研究:以臺灣五百大企業為研究對象」,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朱蘭慧(2002),「男性性別角色刻板化印象形成語鬆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6.官振萱、陳一姍(2003),<美麗與權力-台灣企業界最有影響力的女人>,天下雜誌267期。
7.李秀珠(1998),<領導型態、性別與領導效能>,中華傳播學會。
8.李美枝(1981),<性別特質問卷的編製及男女大學生四種性別特質在成就動機、婚姻、事業及性態度的比較>,中華心理學刊第23卷,頁23-27。
9.李美枝(1984),<女性心理學>,台北:大洋書局。
10.李美枝(1985)。<社會變遷中婦女角色及性格的改變,中國在國家發展過程中的角色研討會論文集下冊>。國立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
11.李文娟(1998),「領導型態、工作滿意度與工作績效相關之個案實證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2.李佩玫(1998),「女性主管的人格特質、政治行為與職位升遷關係之研究」。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3.李淳梅(2004),「性別因素對軍中升遷影響之研究」。大葉大學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4.李美華、孔祥明、林家娟、王婷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下)>。台北:109 時英。<原書Babbie, E.著,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8th ed.)>
15.余慧君(2000),「以性別角色態度、生活型態、工作投入之角度探討女性經理人工作與家庭之調適」。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6.江婷婷(2002),「研發工程師之金錢倫理觀、工作道德、工作狂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7.林士偉(1997),「服務業員工人格特質、工作特徵知覺、授能風格、服務氣候、員工福祉氣候、員工工作滿足、服務品質知覺與顧客滿意之研究:以銀行業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8.林月雲、呂良添(2000),<創新導向、管理實務、人際網路與組織績效之研究>http://www.management.org.tw。
19.林蕙質(2002),「國民中學校長性別角色、轉換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20.林乃慧(1999),「高雄市職業婦女生涯發展、教育需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21.林寶生(2005),「組織氣候、工作特性、內外控人格、自我效能與工作績效之關係研究—以陸軍某基地進訓基層單位為例」。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2.林佩儀(2007),「女性內外控人格特質、成就動機、認知升生涯阻隔對生涯動機影響之研究」。大葉大學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碩士論文。
23.吳金鍊(2004),「女性主管的領導型態與衝突因應之研究-以台灣媒體組織新聞部門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24.吳秀媚(2006),「玻璃天花板效應對女性生涯發展之影響-以飯店高階女性主管為例」。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25.吳秉恩(1986),<組織行為學>,台北:華泰書局。	
26.吳芝儀、李奉儒譯,Michael Quinn Patton 著(1999),<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圖書。
27.周惠莉(2003),「五大人格特質、性別角色與轉換型領導關連性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28.卓靜怡(2004),「報社激勵制度滿意度與員工工作績效之研究-以中時、自由、聯合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9.黃小鳳(2000),「性別角色刻板化印象、晉升者性別及平權意識喚起對晉升決策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30.黃煥榮(2000),「組織中玻璃天花板效應之研究:行政院部會機關女性升遷之實證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
31.黃堅厚(1979),<國小及國中學生內外控信念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主編,教育心理學報第12 期,頁1-14。
32.黃英忠(1991),<現代管理學>,台北,華泰文化。
33.黃麗蓉(1996) ,「組織中的女性領導」。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
34.黃洲煌(2000),「個人人格特質、激勵認知、工作態度與組織公民行為之關連性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企業管理學程碩士論文。
35.黃有麗(2000),「女性公務人員生涯發展歷程之質性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36.黃瓊嬅(2007),「員工情緒穩定性與升遷關係」。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7.黃月桂(2001),「我國服務業女性經理人領導才能與人格特質內涵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38.黃一峰(2006),「人格特質、工作滿足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以經濟部中部辦公室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工業工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9.黃素貞 ( 2002 ),「 員工組織政治知覺與工作投入及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0.高薰芳等譯(2001),Joseph A. Maxwell 著,<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台北:心理出版。
41.徐甄慧(1998),「女性人格特質、角色衝突與擔任高階主管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42.馮麗慧(1994)。「行政機關女性成員人格特質與角色扮演之研究-兼論事業生涯與男性比較問題」。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43.陳健虎(1999),「高階管理者人格特質對全面品質管理實施之影響」,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4.陳鴻銘(1995),「國民小學教師之角色衝突及其因應策略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45.陳振弘(2006),「女性公務人員升遷之研究-以交通部為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46.陳 旻(2001),「女性公務人員性別角色態度、成功恐懼及前程發展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政府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7.陳玉玲(1989),「台灣地區服務業主管對女性工作人員升遷態度之探討」。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48.陳勝源(2005),「證券業務員對跨售業務之工作投入、工作壓力、薪酬滿足與工作績效之相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9.陳皎眉、關永馨(1989),<個人及環境因素與逃避事業成就傾向、工作滿意的關係>。國立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婦女研究室。
50.陳皎眉(1986),<性別角色態度、個人現代性與逃避事業成就傾向及工作滿意程度的關係>,台北:台大婦女研究室專輯報告。
51.張英陣編(2000),Deborah K. Padgett 著,<質化研究與社會工作>,台北:洪葉文化。
52.梁文蓁(2001),「中學女性校長權力運用之研究:以兩位女校長為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53.張潤書(1998),<行政學>。台北:三民書局。
54.張春興(1992),<現代心理學>,東華書局。
55.張馨芸(2001),「我國女性主管的領導風格與決策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56.張康玲(2001),「女性主管的人格特質、領導型態與領導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台灣南區保險業為例」。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7.蔡秀涓(1998),「我國政府部門升遷現象之研究:從組織政治觀點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
58.趙其文(1987),<人事管理>,台北:華視出版社。
59.廖彥良(1995),「電信局升遷管理與組織承諾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60.郭彩霞(2005),「女性領導者的人格特質與領導風格之個案研究-以某公營事業為例」。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61.葉妮娜(2005),「女性教育行政主管領導風格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專班碩士論文。
62.湯仁棟(2007),「證券營業員人格特質、主管領導型態對工作績效之影響-以某證券商為例」。世新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論文。
63.楊永妙、張玉文(2002),<行銷時代:女性CEO大展身手>遠見雜誌190期,2002年。
64.楊少強(2003),「平均每3個男人就有1人感受女人威脅」。<商業週刊>833期。
65.楊國樞(1989),<中國人的蛻變>,桂冠圖書公司。
66.廖彥良(1995),「電信局升遷管理與組織承諾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67.鄒慧英(1989),「高中男、女分校與其學生性別角色、成就動機之關係」,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68.劉秀娟、林明寬(1996),<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台北:揚智出版社。(Basow,S,A原著:Gender,Stereotypes and Roles )。
69.孫倩玉(2004),「升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70.房冠寶(2000),「人格特質與工作績效的關聯性研究:以證券業後勤行政人員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71.郭玉玲(1983),「人格類型、領導角色與時間壓力對工作表現的影響」。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72.郭瑾瑜(1996),「女性主管管理風格、人際關係、決策型態、領導行為與成就動機比較關連性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73.蕭靜宜(1999),「護理人員工作特徵、角色壓力、人格特質對組織與專業承諾之影響:H 醫院的個案研究」。東海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74.蕭博仁(2001),「現任縣市長陞遷女性主管因素之研究:交換理論之應用」,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75.傅肅良(1984),<人事管理>,台北:三民書局。
76.傅肅良(1987) ,<中國憲法論>,台北:三民書局。
77.傅肅良(1996),<我對健全升遷制度的看法>,人事月刊,22(5),44-55。
78.賴碧蘭(2002),「行政機關女性主管生涯發展策略及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兩性工作平等觀點」。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專班碩士論文。
79.蘇義祥(1999),「中華電信專戶服務部門領導型態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80.蘇毓婷(2000),「女性管理者的性別角色與決策對領導型態關係之研究」。大同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81.行政院主計處,2007。我國女性生育概況。國情統計通報,http://www.dgbas.gov.tw/dgbas03/bs3/analyse/new89101.htm。
82.行政院主計處,2004。我國女性工作與家庭概況。國情統計通報,http://www.dgbas.gov.tw/dgbas03/bs3/analyse/new89101.htm
83.行政院主計處,2008。台閩地區按性別分類之主要統計資料-與女性議題有關之統計專題分析。
84.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8。勞動參與率按教育程度、年齡及性別分統計。http://www.cla.gov.tw/acdept/month/tabo207.xls。
85.立法院,2008。立法委員現有人數-性別、學歷及年齡別統計。
86.教育部,2008。高等教育概況統計。http:
      //www.edu.tw/high-school/。
 
二、英文部份
1.Adams,J.S.(1965),Inequity in social exchange. In L. Berkowitz(E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 New York: Academic Press,pp.267-299.
2.Aryee, S., & Raymond, J. (1996). Work expatriates, work adjust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expatriate employees in Hong Kong.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7(1), 151-164.
3.Allport, G. W. (1947). The psychology of particip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 52(4),117-132.
4.Bandura, A.,Beyer,J.1977. Cognitive Process Mediating Behavioral Chang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5(3),125-139.
5.Berson, A., S. Smith, and K. Thearling, (2001) Building Data Mining Application for CRM,New York, McGraw-Hill Inc..
6.Bem,S.L,1979 Theory and measurement of androgyny:A reply to the Pedhazur-Tetenbaum and Locksley-Colten critique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hychology,37,1047-1054.
7.Bem, D., & Allen, A.,(1974), On predicting some of the people some of the time: The search for cross-situational consistencies in behavior.,Psychological Review,81,506-520.
8.Bielby,D.V,&Bielby,W.T,1984.Work Communtion,Sex-Role Attitudes,and Womens Employement.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49,April,pp234-247
9.Boman, W. C.,& Motowidlo,S. J.,(1993), Task performance and contextual performance: the meaning for personnel selection research,Human Performance,10(2),pp.99-109.
10.Campbell, J. P., M. B. Gasser, & F. L. Oswald, (1996), The Substantive Nature of Job Performance Variability. In K. R. Murphy(E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pp.258-299).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1.Costa,P.TJr.,&McCrae,R.R.(1992). Four ways five factors are basic.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3.p653-665.
12.Costa,P.T.Jr.,McCrae,R.R.,&Dye,D.A.(1991).Facet scales for agreeableness and conscientiousness: Arevision of the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2.pp.887-898.
13.Costa, P.T.Jr., & McCrae, R. R. (1992). Revised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NEO-PI-R)and NEO five-factor inventory (NEO-FFI) Professional Manual.Odessa, FL:PAR.
14.Digman J.M., (1990), Personality structure: Emergence of the five-factor model,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41,417-440 Freud,S,1933.New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New York:Norton.
15.Friedman, M. & Rosenman, R. H. (1974) Type A Behavior and Your Heart.New York: Knopf.
16.Guilford, T.P.(1959), Personality, New York:Megraw-Hill.
17.Goldberg, L. R.,(1990), An Alternative Description of Personality:The Big Five Factor,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9,pp.1216-1229
18.Goldberg, Lewis R,(1993), The structure of phenotypic personality traits, 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 Washington: Jan 1993.Vol.48,Iss.1;pg.26,9pgs
19.Hochwater, W. A. Witt, & Kacmar K. M.,(2000), Perceptions of organizational politics as a moderator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cientiousness and job performanc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Vol. 85, 472 – 478
20.Jex S.M. & T.A. Beehr (1991), Research in Personnel and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Emerging Theoretical and Method logical Issue in the study of work-related stress , London:JAI Press Inc, Vol.9, pp. 311-365.
21.Kane, V. E., (1986)Process Capability Indices, Journal of Quality Technology, Vol.18, pp.41-52
22.Katz, D., & R. L. Kahn, (1978).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Organizations, 2nd ed., New York:Wiley.
23.Kohlberg,L,(1966).A cognitive-developmental analysis of childrens sex role concepts and attitude. In E.E.Maccoby(Ed).CA: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82-172.
24.Lee et. al., (1990), Who score high on type A behavior have the highest job performance and satisfaction when they work in highly autonomous jobs
25.Lawer, E. E. III.(1986).High-Involvement Management: Participative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26.Maslow, A. H.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50(1), 370-396.
27.McCrae R.R., Costa P.T., Busch C.M., (1986). Evaluating Comprehensiveness in Personality Systems: The California Q-set and the Five-Factor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54, 430-446
28.McCrae, R. R., & John, O. P. (1992). An introduction to the five-factor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0, pp.175-215.
29.Motowidlo,S.J.,& Van Soctter,J.R.(1994).“Evidence that task performance should be Distinguished form contextual performance”,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Vol.79, pp.475-480.
30.Porter L. W. and E. F.Lawler (1968), The effects of Performance on Job Satisfaction ,Industrial Relations, Vol. 7, No. 4, pp.25-36.
31.Rebecca, M., Hefner, R., & Oleshamassky, B. (1976). A modell of sex role transcendence.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32(3), 197-206
32.Rotter, J. B. (1966) 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of 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control of reinforcement. Psychology Monograph: General and Applied.80(1)
33.Robbins, S. P., (1989). Organizational behavior:concepts, controversies, applications. New Jersey:Prentice Hall.
34.Robbins, S. P. (1998). Organizational Behavior(8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35.Robbins, S.P.(200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Concepts, 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s (9th ed.). Prentice-Hall, Inc. P565.
36.Schaffer,K,1980.Sex role issues in mental health.Ca:Addison-Wesley.
37.Schermerhorn, Jr. J. R., Hunt, J. M. & Osborn, R. N. (2000),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6 th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38.Spence.J.T., Helmreich, R., & Stapp, J.(1975). Ratings of self and peers on sex-role attributes and their relation to self-esteem and conceptions of masculinity and feminin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32,29-39.
39.Spector, P.E.(1987). “Interaction effects of perceived control and job stressors on affective reactions and health outcomes for clerical workers.” Work & Stress, 1,pp. 155.
40.Turner, Ronald. October 1993. Affirmative Action and the Civil Rights Act of 1991,44 Labor Law Journal 615Aronold, D. R., Capella, L. M. and Smith,D.(1983). Strategic Retail Management. Second Edition.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