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509202208265100
DOI 10.6846/TKU.2022.00141
論文名稱(中文) 《周氏冥通記》時間詞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n the Time Words of ZHOUSHI-MINGTONGJI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10
學期 2
出版年 111
研究生(中文) 姜利蓁
研究生(英文) Li-Jen Jiang
學號 607010104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22-06-23
論文頁數 173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曾昱夫(yufutseng@gmail.com)
口試委員 - 盧國屏(088073@mail.tku.edu.tw)
口試委員 - 劉雅芬(071512@mail.fju.edu.tw)
關鍵字(中) 中古漢語
時間名詞
時間副詞
時間詞組
《周氏冥通記》
關鍵字(英) Middle Chinese
temporal nouns
temporal adverbs
temporal phrases
ZHOUSHI-MINGTONGJI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周氏冥通記》為南朝梁周子良所寫,內容為其與神靈通感之紀錄,記錄自天監十四年五月二十三日起至天監十五年十月二十七日止,其師陶弘景於其死後蒐集其手稿,卷首加〈周傳〉,於天監十五年十二月十六日上呈梁武帝後成書。
因其以日記的形式、以口語的方式記錄之語料價值,且文本的時代及作者明確,於漢魏六朝時期成書,當時時代動盪、政權的分合更替,帶來了文化交流與融合,語言的使用也為之影響,且《周氏冥通記》之文本具一定篇幅,是研究漢魏六朝中古漢語很好的資料。
本論文包含緒論一章、內文三章、結論一章、徵引書目及附錄,共五大章節。內文三章以詞性為分類依據,分為:第二章時間名詞、第三章時間副詞、第四章時間介詞詞組,第二章比較名詞中各類時長之時間詞之使用形式;第三章比較意義不同之副詞的使用情況;第四章依使用介詞之形式分類,分析其結構與使用特點。
時間詞的使用與生活密切相關,本文希望透過整理分析南朝梁《周氏冥通記》的時間詞,包含使用方式與特徵,盡力完整呈現《周氏冥通記》時間詞的使用實況,進而了解中古時期時間詞語系統架構、表達形式及詞彙關聯性,並希望本文能為未來研究者提供一份中古漢語的研究材料。
英文摘要
ZHOUSHI-MINGTONGJI was written by Zhou Ziliang from the Southern Liang Dynasty. It recorded the synesthesia of Zhou with the gods and the spirits, ranged from May 23, 515 AD to October 27, 516 AD. Tao Hongjing, Zhou’s teacher, gathered Zhou’s manuscripts after his death, the volume header plus the Biography of Zhou, and submitted to Emperor Wu of Liang to compile this book on December 16, 516 AD.
The article brought about cultural exchange and integration due to its corpus value recorded in the form of diary and in spoken way. Furthermore, the era and the author of the text was precise and it was compiled during the Han, Wei and Six Dynasties which was turbulent and had a changing regime. The use of language was affected as well. ZHOUSHI-MINGTONGJI whose text has certain extent is such an exceptional material for studying Middle Chinese of the Han, Wei and Six Dynasties.
The use of time words is closely relevant to daily life. Through sorting out and analyzing the time words of ZHOUSHI-MINGTONGJI, including the usag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this essay strivingly focuses on presenting the complete actuality, so as to be acquainted with the structure, expression and lexicon correlation of time words in the Middle Ages. Besides, this essay seeks to provide research materials of Middle Chinese for future researchers.
This essay comprises five chapters, including an introduction chapter, three content chapters, a conclusion chapter, a bibliography and appendixes. First, the introduction explains research motivations and purposes, reviews literature of predecessors, and illustrates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essay. The content are separated according to parts of speech and divided into 3 chapters: Chapter 2, Temporal Nouns, which compares the use forms of time words of various durations in nouns, Chapter 3, Temporal adverb, which contrasts the use situations of adverbs of different meanings, and Chapter 4, Temporal Phrases, which is categorized based on the forms of using prepositions and analyzes the structure and the use characteristics. Conclusion, the final chapter, summarises the discovery of the research, explains the research results, limitation and future prospects. Finally, the appendix is an entire list of time words used in this essa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次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及動機			1
 第二節、研究目的及價值			4
 第三節、文獻回顧			5
   一、現代漢語之時間詞研究		5
   二、古籍文獻之時間詞研究		6
   三、《周氏冥通記》研究概況		8
 第四節、研究方法及步驟			11
 第五節、論文結構			12
第二章、時間名詞				13
 第一節、一年以上的時間			13
   一、年、歲				13
   二、年齡				20
   三、世、身、生、命			21
   四、劫、晚葉				24
 第二節、一年內的時間			28
   一、四季、節氣			28
   二、月份				31
 第三節、一月內的時間			44
   一、旬				44
   二、昨、往、昔、宿			45
   三、今、明				47
   四、日				48
   五、早晚				54
 第四節、一日內的時間			58
   一、白天				58
   二、晚上				62
   三、短時間				65
   四、不定時間				66
 第五節、小結				72
第三章、時間副詞				73
 第一節、表「過去、已然」			73
   一、先、向				73
   二、初、始				74
   三、已、經、已經、既、既已、嘗		75
 第二節、表「現在」			80
   一、正、正當、正爾			80
   二、當、當時、當爾			81
   三、即時、即日			81
 第三節、表「將來」			83
 第四節、表「突發、短時」			86
 第五節、表「隨即」			89
 第六節、表「慣常、頻數」			93
   一、亟、每、重、常、數			93
   二、復、復更、更復			95
   三、往往、時、時時、屢、屢屢、頻、頻頻	96
 第七節、表「時長」			99
   一、恒、久、永、終、素、一向		99
   二、比、比者、比來、近、近來、頃	102
 第八節、小結				105
第四章、時間介詞詞組			107
 第一節、方位詞介詞詞組			107
   一、前、此前、前後			107
   二、後、以後、此後、自後、至後		109
   三、來、以來/已來、從來		111
   四、初、之間、中、中間、末		112
 第二節、介詞詞組			114
 第三節、小結				118
第五章、結論				119
徵引書目					133
附錄					136

表  次
表一、《周氏冥通記》一年以上的時間名詞使用統計一覽表		27
表二、《周氏冥通記》一年內的時間名詞使用統計一覽表		43
表三、《周氏冥通記》一月內的時間名詞使用統計一覽表		57
表四、《周氏冥通記》一日內名詞使用統計一覽表		71
表五、《周氏冥通記》表「過去、已然」之副詞使用統計一覽表	79
表六、《周氏冥通記》表「現在」之副詞使用統計一覽表		82
表七、《周氏冥通記》表「將來」之副詞使用統計一覽表		85
表八、《周氏冥通記》表「突發、短時」之副詞使用統計一覽表	88
表九、《周氏冥通記》表「隨即」之副詞使用統計一覽表		92
表十、《周氏冥通記》表「慣常、頻數」之副詞使用統計一覽表	98
表十一、《周氏冥通記》表「時長」之副詞使用統計一覽表		104
表十二、《周氏冥通記》方位詞介詞詞組使用統計一覽表		113
表十三、《周氏冥通記》介詞詞組使用統計一覽表		117
表十四、《周氏冥通記》時間詞使用總表			131


參考文獻
一、古籍經典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1999年)。
(梁)陶弘景撰,王家葵校釋:《周氏冥通記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20年)。
(唐)魏徵、令狐德棻等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宋)王堯臣等編:《崇文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秘書省續編到四庫闕書目》(葉德輝──葉氏刻本,1903年)。
(南宋)鄭樵撰:《通志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元)脫脫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清)永熔等撰:《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二、近人論著
(一)專書
丁聲樹:《現代漢語語法講話》(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年)。
王海棻:《古漢語時間範疇辭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王海棻:《古漢語範疇詞典.時間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
何 亮:《中古漢語時點時段表達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
呂叔湘:《中國文法要略》(上海:上海書店,1990年)。
李向農:《現代漢語時點時段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林 尹、高 名主編:《中文大辭典》十冊(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2年8月)。
高育花:《中古漢語副詞研究》(合肥:黃山書社,2007年)。
劉景農:《漢語文言語法》(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十二冊(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8年3月)。
編輯部編:《中文辭源》全四冊(臺中:藍燈文化事業出版社,1983年8月)。
(日)麥谷邦夫、谷川忠夫著,劉雄峰譯:《《周氏冥通記》研究(譯注篇)》(濟南:齊魯書社,2010年)。
(二)期刊論文
王桂花、呂玲娜:〈現代漢語時間詞研究綜述〉,《周口師範學院學報》第24卷第6期(2007年11月),頁106-108。
王常華:〈《春秋繁露》時間副詞淺議〉,《伊犁師範學院學報》第4期(2010年12月),頁85-87。
汪維輝:〈《周氏冥通記》詞匯研究〉,《中古近代漢語研究》第1輯(2000年6月),頁152-177。
汪維輝:〈六世紀漢語詞匯的南北差異¬¬──以《齊民要術》與《周氏冥通記》為例〉,《中國語文》第2期(2007年3月),頁175-184。
姜 雪:〈《老子》《莊子》時間副詞研究〉,《現代語文》第6期(2012年2月),頁19-21。
柳士鎮:〈試論中古語法的歷史地位〉,《南京大學學報》第5期第38卷(2001年),頁80-88。
高利娟:〈從《齊民要術》《周氏冥通記》看魏晉南北朝否定副詞的南北差異〉,《東莞理工學院學報》第25卷第6期(2018年12月),頁61-64。
梁 燕:〈《新輯搜神記》時間方位結構研究〉,《現代語文》第21期(2015年7月),頁80-81。
許麗玲:〈《周氏冥通記》初探〉,《東方宗教研究》新4期(1994年10月),頁149-164。
陸儉明:〈現代漢語時間詞說略〉,《語言教學研究》第1期(1991年3月),頁24-37。
劉苑如:〈入道弟子──《周氏冥通記》的宗教日常描述〉,《漢學研究》第37卷第4期(2019年12月),頁45-82。
劉祖國:〈《〈周氏冥通記〉研究(譯注篇)》補闕〉,《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第27卷第12期(2014年),頁128-132。
羅 茜:〈從認知語言學角度看時間隱喻的跨文化相似性〉,《四川文理學院學報》第19卷第1期(2009年1月),頁67-68。
龔 波:〈淺析漢語時空隱喻中的不對稱現象〉,《洛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8卷第6期(2009年12月),頁129-133。
(三)論文集論文
(日)谷川忠夫著,劉雄峰譯:〈夢的記錄──《周氏冥通記》〉,《《周氏冥通記》研究(譯注篇)》(濟南:齊魯書社,2010年1月),頁245-280。
(加)T.C.拉塞爾著,劉雄峰譯:〈《周氏冥通記》中的神啓和故事〉,《《周氏冥通記》研究(譯注篇)》(濟南:齊魯書社,2010年1月),頁281-310。
(四)學位論文
王佳欣:《《周氏冥通記》虛詞研究》(延邊:延邊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
何建朝:《《周氏冥通記》研究》(重慶:西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李 安:《現代漢語時間隱喻研究》(上海:復旦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李 浩:《《周氏冥通記》詞彙研究》(重慶:重慶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年)。
李 麗:《《周氏冥通記》介詞研究》(延邊:延邊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
周素貞:《魏晉南北朝量詞比較研究──以《齊民要術》為中心》(南京:南京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高 潔:《南北朝助動詞比較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賀燕霞:《《周氏冥通記》疑問句研究》(贛州:贛南師範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
楊同用:《漢語篇章中的時間範疇研究》(濟南:山東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博士學位論文,2002年)。
劉 悅:《《周氏冥通記》與《真誥》介詞系統的比較研究》(天津:天津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
劉 爽:《南北朝時間介詞研究──以《齊民要術》《世說新語》《周氏冥通記》為中心》(重慶:重慶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年)。
鄭如賓:《《周氏冥通記》被動句研究》(合肥:安徽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
(五)電子資料庫
數字化《說文解字》:https://szsw.bnu.edu.cn/(檢索日期:2022年8月)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國家圖書館
同意無償授權國家圖書館,書目與全文電子檔於繳交授權書後, 於網際網路立即公開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於全球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予資料庫廠商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