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0403201012402400
DOI 10.6846/TKU.2010.01162
論文名稱(中文) 重構生命故事-一個經驗韌力的自我敍說
論文名稱(英文) Reconstruction of the life stories- a man’s self-narrative about the experience of resilienc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1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王佳元
研究生(英文) Chia-Yuan Wang
學號 69569004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0-01-21
論文頁數 18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呂旭亞
委員 - 謝文宜
委員 - 柯志恩
關鍵字(中) 重構生命故事
自我敍說,韌力
關鍵字(英) reconstruction of the life stories
self-narrative
resilienc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論文是透過自我敍說的方式,回觀生命過程裡的重要成長經驗與故事。經由生命故事的書寫,並以韌力的理論為主軸,回觀並對自身生命的覺察反思、理解與賦予生命的意義。研究目的是重新解構與再建構那看似破碎的生命故事,以及在故事中人事物對自身的影響,以及自我如何經驗韌力的歷程。

論文包含三大部份,第一個部份是原先他者研究筆下訪談我的生命故事與觀點,第二部份是我再次重新敍說生命自己與重要他人的故事,以及和重要他人互動中,對我生命產生的影響;第三部份對韌力發生在自身的生命事件中,再次進行反思與沉澱。

因此,論文經由以自我敍說方式呈現,從韌力的理論為視框,交織出以一種重構生命故事的展現。在文本的呈現中,可以看見我如何在研究者、當事人與書寫者之間的穿梭與位移。再者,論文裡也記錄著我如其所是的表達,創造出一條屬於我個人尋回歸鄉之路的英雄旅程。
英文摘要
This thesis reviews significant growing experiences and stories of life with the method of self-narrative. Through the autobiographical style of writing, the researcher reviews, reflects on, realizes and gives meaning to his own life by using the theory of resilience as the main axis.
  
  The purpose of the thesis is to deconstruct and reconstruct the seemingly broken life stories, the affection caused by the people, events and things in the story, and the process of how one experiences the resilience.

This thesis includes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ncludes the interviews made by others about the researcher’s life stories and viewpoints. 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the re-narration of the stories of the researcher and other significant persons, and the affection caus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The third part is about the reflection on and final settling of the resilience taking place in life event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說故事的起點:沒有位置的我……………………………………3
第二節 說故事的目的:說一個我經驗韌力的故事………………………4
第二章  文獻的回顧…………………………………………………10
第一節  自我敍說……………………………………………………………10
第二節  韌力的探究…………………………………………………………14
第三章  研究途徑……………………………………………………22
第一節  研究議題的轉折……………………………………………………22
第二節  自我書寫的經驗……………………………………………………25
第三節  自我敍說探究………………………………………………………27
第四節  凝視與沉澱:研究中我的位置……………………………………32
第四章  文本故事-強強與小呆的「現身」………………………40
第一節  他人研究筆下的強強………………………………………………40
第二節  我對文本的再理解…………………………………………………62
第五章	小呆眼中的原生家庭………………………………………71
第一節  我是囧男孩二號……………………………………………………71
第二節  老榮民的祖父………………………………………………………75
第三節  愛恨糾葛的奶奶……………………………………………………82
第四節  渴望翻身的父親……………………………………………………89
第五節  自小流離的母親……………………………………………………93
第六節  親若長姐的姑姑……………………………………………………98
第七節  皖省望族的外公……………………………………………………100
第六章	當生命陷落時………………………………………………106
第一節  灰暗隱忍的童年……………………………………………………106
第二節  對權威壓迫的反動…………………………………………………116
第三節  六年關係的結束……………………………………………………125
第七章	韌力的回觀與實踐…………………………………………135
第一節  我的心靈捕手………………………………………………………135
第二節  惡水上的大橋~與父親的重新連結………………………………143
第三節  風之畫師與自由寫手………………………………………………151
第八章	敍說的心靈祕徑……………………………………………158
第一節  與論文的再對話……………………………………………………158
第二節  韌力與我……………………………………………………………162
第三節  自我敍說與助人工作………………………………………………166
參考文獻………………………………………………………………174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丁凡(譯)(2005)。D. E. Greenan & G.. Tunnell著。同志伴侶諮商。台北:心靈工坊。
丁宜芬(2009)。返身尋傷之自我敘說。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常以方(2006)。戰爭與和平:從我的母女關係探究母女親密關係與自我脫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丁興祥(2001)。心理傳記學的開展與應用:典範與方法 。應用心理研究,12,77-106。
天主教善牧基金會主編(1997)。在生命的泥沼中成長。台北:天主教善牧。
方惠光(作詞)(1987)。歸鄉的路。雪在燒【CD唱片】。台北:飛碟唱片。
心靈捕手(1997)。心靈捕手【電影】。台北:年代事業。
王麗玲(2006)。自書與自疏--我在時代流變下的不孕,解放與再生。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方紫薇、馬宗潔(譯)(2001)。 Yalom, I. D著。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原著出版年:1995)
何粵東(2005)。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
朱儀羚、康萃婷、柯禧慧、蔡欣志、吳芝儀(譯)(2004)。Michele L.Crossley.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台北: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2000)
江麗美、李淑君、陳厚愷(譯)(2008)。Froma Walsh.家庭再生:逆境中的家庭韌力與療癒。台北:心靈工坊。
李永真(2009)。回首當時∼一個應用「歷程性繪畫」於分手創傷之個案研究。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宋文里譯(1990)Carl R.Rogers(1980).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
  的觀點。台北:桂冠。(原著出版年:1967)
汪石泉(作詞)(1977)。萬里尋母。萬里尋母【卡通影集】。台北:華視。
余德慧、彭榮邦、石世明、劉宏信、劉美妤著(2006)。台灣巫宗教的心靈療遇。台北:心靈工坊。
余德慧(2002)。追索敘說自我的主體。應用心理研究,16,214-217。
李佳蓉(2001)。個人面對親人死亡事件心理復原歷程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李宗盛(作詞)(1990)。我是隻小小鳥。我是隻小小鳥【CD唱片】。台北:滾石。
李俊良(2000)。復原力對諮商的啟示。輔導季刊,26(3),32-36。
李維倫(2004)。以置身所在做為心理學研究的目標現象及其相關之方法論。應用心理研究,22,157-200。
易之新(譯)(2002)。Irvin D。Yalom。生命的禮物-給心理治療師85則備忘錄。(The Gift of Therapy-an open letter to a new generation of therapists and their patients)台北:心靈工坊。
易之新(譯)(2005)。Jock Mckeen,M.D.& Bennet Wong,M.D。關係花園。台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1996)
邱小淨(2005)。論述之外,主體之內—女同志情傷經驗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未出版,高雄。
周志建(2002)。敘事治療的理論與實踐-以一個諮商個案為例的敘說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秋燕(2004)。失戀歷程及復原力展現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芝儀(2003):敘事研究的方法論探討。《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縣大林鎮:南華大學社會所。
林美伶(2007)。從愛情經驗回觀童年目睹父母婚暴影響之自我敘說。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美珠(2000)。敘事研究:從生命故事出發。輔導季刊,36,27-34。
吳香質(2005)。服務學習對低自我概念學生復原力建構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輔導活動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林秋離(作詞)(1989)。黑夜白天。日安我的愛【CD唱片】。台北:飛碟。
胡因夢、廖世德(譯)(2001)。Pema Chodron著。當生命陷落時-與逆境共處的智慧。台北:心靈工坊。
洪君睿(2006)。新手上路,暗處發聲:一個研究生的自我探究之旅。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多元文化研究所,未出版,花蓮市。
范信賢(2004)。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轉變:敘事探究的取向。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慎恕、朱侃如、龔卓軍(譯)(1990)。內在英雄:六種生活的原型。台北:立緒。(原著出版年:1986)
胡紹雯(2007)。找尋回家的路─重構女性主體的自我敘說。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多元文化研究所,未出版,花蓮市。
胡紹嘉(2005)于秘密之所探光:遭遇的書寫與描繪的自我。應用心理研究,25,29-54。
吳熙琄(2005)。敘事治療-問題的生命力:人和問題的可能。敘事治療進階工作坊,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台北市。
夏林清、洪雯柔、謝斐敦譯(2003)。D. A. Schon著。反映回觀──教育實踐的個案研究。台北:遠流。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16,19-69。
徐雅雯(2005)。逆旅-透故繞尋回自我的女性故事。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施宏達、陳文琪(譯)(2004)。Judith Herman,M.D.著。從創傷到復原。台北:遠流。
莫麗文(2008)。欲走還留-一位女性在愛情關係中的心理歷程。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常以方(2006)。戰爭與和平:從我的母女關係探究母女親密關係與自我脫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文琪(譯)(1994)。Stearns,A.K.原著。失落感:超越個人的危機。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84)
許玉玲(2007)。在關係的經驗裡重新與我自己相遇—以諮商關係為主軸的自我敘說。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未出版,台北。
陸若君(2005)。復原力對失業家庭青少年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輔導活動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陳金定(2006)。復原性適應:復原性適應與個類相關因子之動力關係(一)。輔導季刊,42(3),1-11。
陳美綨(2005)。解密:一個私生女的發生/聲。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未出版,彰化。
陳淑琴(2005)。自我認同與親密關係-以祖孫家庭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筱婷(2009)。敘事頑童在關係中自我的發展歷程。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曾文志(2006)。復原力保護因子效果概化之統合分析。諮商輔導學報,14,1-35。
黃淑賢(2002)。復原力對自閉症兒童家長家裡調適影響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張妙如(2006)。婚姻暴力受虐婦女復原力的展現。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傅佩榮(譯)(2007)。Rollo May著。創造的勇氣。(The Courage to Create)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張秀娟(2008)。哲學人.諮商心敘說一個準諮商員自我探究的歷程。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娟芬(2001)。愛的自由式—女同志故事書。台北:時報文化。
黃孟嬌(譯)(2008)。Michael White著。敘事治療的工作地圖。台北:張老師文化。
畢恆達(1998)。社會研究的研究者倫理。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台北:三民。31-91。
楊蓓(2008)。勇氣與自由。台北:心靈工坊。
劉翔平(2001)。尋找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的意義治療學說。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張敏如(譯)(2000)。Stone R.著。沙發上的說話課。台北:經典傳訊。
張裕英(2005)。母親與我:透過敘說看見自我重生。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張維珊(2007)。修行者:一個工商心理學研究生通往生命解構之路。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葉冠伶(2008)。我與火影忍者的冒險事件簿:自卑的喚起與對話。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白崇亮、呂旭亞、詹美涓等著(2009)。心靈祕徑。台北:心靈工坊。
楊立德(作詞)(1991)。有一天我會。有一天我會【CD唱片】。台北:科藝百代。
廖婉如(譯)(2009)。David Richo著。以愛之名,我願意。台北:心靈工坊。
蔡美玲(譯)(2002) 。Le Guin, U著。地海巫師。台北:繆思。
潘美妗(2005)。女同性戀教師情慾流轉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廖世德譯(2001)。Michael White&David Epston.故事、知識、權力。台北:心靈工坊。
曾慶台(2002)。面面俱到?處處保留?~一個國小男性教師的自我敘說。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碩士班,未出版,新竹市。
鄭玉英、趙家玉(譯)。John Bradshaw著(1993)。家庭會傷人:自我重建的新契機。台北:張老師。
蔡振南(作詞)(1989)。金包銀。金包銀【CD唱片】。台北:愛莉亞唱片。
鄧明宇(2000)。獻身與沉淪:一個男性的自我生成與發展。私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蔡美娟(2007)。探尋下一段實踐路徑─書寫、反映、對話與探究。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D. J. Clandinin & F. M. Connelly著。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台北市:心理。
蔡群瑞(2001)。復原力對離婚後個人適應之影響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劉瓊英、黃漢耀、魯宓、馬英(2000)。Salvador Minuchin&Michael P.Nichols.回家:結構派大師說家庭治療的故事。臺北:張老師文化。
賴誠斌(2004)。自我敘說探究與生命轉化—發生在蘆荻社大的學習故事。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賴誠斌、丁興祥(2005)。自我書寫與生命創化:以蘆荻社大學員蕃薯的故事為例。應用心理研究,25,73-114。
賴俊達(譯)(2009)。Jim Loetr著。人生,要活對故事。台北:天下文化。
蕭文(2000)。災變事件前的前置性因素與復原力在創傷後壓力症候反應心理復健上的影響。九二一震災心理復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4-40。
韓良憶(譯)(2002)。G. Natalie著。心靈寫作-創造你的異想世界。台北:心靈工坊。
蘇俊明(譯)(2007)。Katherine Ketcham著。誰能寫出玫瑰的味道。台北:人本自然。

二、西文部份
Anthony & Cohler, B. J. (Eds.). (1987). The invulnerable child. New York: Guiford Press.
Denzin, N. K. (1989). The research act: A theoretical to sociologgical method.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Fraser, M. W., & Richman, J. M. (1999). Risk, protection, and resilience: Toward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 Social Work Research, 23, 131-144.
Garmezy, N. (1991). Resilience and vulnerability to adverse developmental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poverty.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34, 416-430.
Jew, C.L.,Green, K.E.& Kroger, J.(1999).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Measure of Resiliency, Measurement & Evaluation in Counseling & Development,32(2),75-80.
Kierkegaard, S. (1987). Either/or part. Ewing,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um, W. (2002). The use of self of the therapist.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24 (1), 181-197.
Murray, H. A. (1983). Explorations in personal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iller, E.D.(2003) Reconceptualizing The Role of Resiliency in Coping and Therapy, Journal of Loss and Trauma,8,239-246.
Masten, A. S., Best, K. M., & Garmezy, N. (1990). Resilience and development: Contributions from the study of children who overcome adversity. Developmental and Psychopathology, 2, 425-444.
Mrazek, P. J., & Mrazek, D. (1987). Resilience in child maltreatment victims:A conceptual exploration.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11, 357-365.
Oddone, A. (2002). Promoting resilience in an at risk world. Childhood  Education, 78.274-277.
Polkinghorne, D. E. (1995). Narrative configuration in qualitative analysis. In J. A. Hatch & R. Wisniewski (Eds.), Life History and Narrative. Washington. DC: Falmer Press.
Richardson, G..E. (2002). Metatheory of Resilience and Resiliency.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58(3),307-321.
Ruttert, M. (1987). Psychosocial resilience and protective mechanisms.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57, 316-331.
Sarbin (1986). Narrative psychology: The stories nature of human conduct. New York: Prager.
Werner, E. E. (1993). Risk, resilience, and recovery: Perspectives from the Kauai longitudinal study.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5, 503-515.
Walsh. F. (1998). Strengthening family resilience.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William, N.R. (2003). Rising from the asches: Stories of recovery adaptation and resiliency in burn survivors , Social Work in Health Care, 36, 53-77.
Wolin, S.J.& Wolin,S.(1993). The Resilience Self-How Survivors of Troubled Families Rise Above Adversity.New York:Villard.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