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識別號 | U0002-0306202419281800 |
---|---|
DOI | 10.6846/tku202400169 |
論文名稱(中文) | 臺灣供應鏈重整之研究-以高科技產業為例 |
論文名稱(英文) | A Study of Reconstructing Taiwan's Supply Chain -A Case Study of the High Technology Industry |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 |
校院名稱 | 淡江大學 |
系所名稱(中文) | 國際企業學系碩士班 |
系所名稱(英文) | Master's Program,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 |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 |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 |
學年度 | 112 |
學期 | 2 |
出版年 | 113 |
研究生(中文) | 莊昀臻 |
研究生(英文) | Yun-Chen Chuang |
學號 | 611550376 |
學位類別 | 碩士 |
語言別 | 繁體中文 |
第二語言別 | |
口試日期 | 2024-05-08 |
論文頁數 | 98頁 |
口試委員 |
指導教授
-
孫嘉祈(139866@o365.tku.edu.tw)
口試委員 - 許佳惠 口試委員 - 周啟陽 |
關鍵字(中) |
供應鏈 資訊媒合系統 |
關鍵字(英) |
Supply Chain Information Matching System |
第三語言關鍵字 | |
學科別分類 | |
中文摘要 |
本研究探討在全球經濟政治環境快速變化下,揭示了供應鏈脆弱和風險。美中貿易戰、新冠疫情使供應鏈受影響、中斷。俄烏戰爭導致全球供應鏈再次受到影響。這種高度集中於特定地區的供應情況,迫使相關行業更加關注多元化供應來源以減輕潛在的風險。 為深入分析供應鏈關鍵問題,提出創新解決方案,包括利用先進技術建立資訊媒合系統,應對市場變動和供應風險。同時將深入訪談企業與供應商協作模式,提出更順暢的合作策略。 本研究論文發現建立資訊媒合系統協助企業與供應商間交流是未來企業必須建立的,而如何建立一個完善的系統供使用者使用,需要企業實際規劃設計。 |
英文摘要 |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vulnerability and risks of supply chains in the rapidly changing glob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 The trade war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the COVID-19 pandemic, and conflicts such as the Russia-Ukraine war have disrupted supply chains. The high concentration of supply in specific regions has compelled industries to focus more on diversifying their supply sources to mitigate potential risks. To analyze key issues in the supply chain and propose innovative solutions, this study suggests utilizing advanced technology to establish an information matching system to address market fluctuations and supply risks. Additionally,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companies and suppliers will be conducted to propose smoother collaboration strategie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establishing an information matching system to facilitat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mpanies and suppliers is essential for future enterprises. However,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a comprehensive system for users will require practical planning by companies. |
第三語言摘要 | |
論文目次 |
第一章、緒論……..….………………………………………………………………….…..………1 1.1研究背景…………………………………………………………………………...……….1 1.2研究動機…………………………………………………………………………………….3 1.3研究目的…………………………………………………………………………………….4 1.4研究問題…………………………………………………………………………………….5 第二章、文獻探討………………………………………………………………………..…………7 2.1中美貿易戰是什麼,對科技業的影響?………………………………………….7 2.2新冠疫情是什麼,對科技業的影響?……………………………………………12 2.3俄烏戰爭是什麼,對科技業的影響?……………….………..…………………16 2.4資訊媒合系統是什麼,優化系統怎麼做?……….………..…………………..22 2.5哪些因素影響了系統優化(交換系統)?…………….…….…………………29 第三章、研究方法………….……………………………………………..………………………49 3.1何謂專家訪談……………..……………………………………………………………..49 第四章、實證分析………….…………………………………………..…………………………57 4.1訪談大綱…………………………………………………………………………………..57 4.2訪談來源………….……………………………………………………………………….58 4.3訪談歸納…………….…………………………………………………………………….59 4.4命題發展………………...………………………………………………………………..90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92 5.1結論…….…………….………….…………………………………………………………92 5.2未來研究方向與建議………..………………………………….……………..……..94 第六章、表格………….………………………………………………..…………………………….. 表6.1訪談步驟…………………………………………………………………50 表6.2訪談綱要…………………………………………………………………57 表6.3專家背景介紹 ………………………………………………………… 58 表6.4專家A訪談紀錄表…………………………………………………… 59 表6.5專家B訪談紀錄表 ……………………………………………………63 表6.6專家C訪談紀錄表 ……………………………………………………65 表6.7專家D訪談紀錄表 ……………………………………………………68 表6.8專家E訪談紀錄表 ……………………………………………………71 表6.9專家訪談歸納表…………………………………………………………73 |
參考文獻 |
1. 楊書菲(2021)。韌性供應鏈發展趨勢與臺灣的因應對策。經濟前瞻198期,P24-29 。 2. 周碧雲(2023)。美中貿易戰的回顧與展望。亞洲政經與和平研究,13期P17-42。 3. 張子揚(2019)。美「中」貿易戰之觀察。展望與探索。17卷12期P1-7。 4. 陳素英(2020)。美「中」貿易戰之研究。淡江大學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5. 張博翔(2021)。聯合國:美中貿易戰導致全球供應鏈損失 3 至 5 年的成長。 6. 陳漢、林岑心(2020)。(一線採訪)內循環不足 深圳工廠倒閉潮。 7. 羅昀玫(2019)。重磅!美中談判破局?美國前總統川普宣布對中國2000億美元商品關稅調升至 25%。 8. 劉麗惠(2018)。美中貿易戰掀起驚濤駭浪 臺灣衝擊有多大?機會在哪裡?。 9. 石毅人(2021)。中美貿易戰對臺灣經濟安全影響之研究-以供應鏈重組為例。政治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10. 徐遵慈(2020)。 美中貿易戰的進展、回顧與影響。 11. 鄧鎮銘、謝明媛(2018)。貿易戰下美中台三角關係崩盤,兩岸供應鏈重組-台商迴游的經濟思考。 12. 吳秀樺(2022)。美中貿易戰與疫情影響,臺灣廠商朝南向發展,出口東協突破700億美,數位時代。 13. 李旻禧(2023)。新南向貿易成長史上最高,相關批評與事實不符。中華民國經濟部投資業務處。 14. 陳添枝、顧瑩華(2020)。COVID-19對全球產業供應鏈的影響及臺灣的挑戰。經濟前瞻,191期P28-34。 15. 謝承評(2020)。COVID-19(武漢肺炎)對兩岸與全球供應鏈影響分析。展望與探索月刊,18卷4期P30-37。 16. 高長(2020)。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衝擊與全球供應鏈重整。展望與探索月刊,18卷6期P63-79。 17. 施友元(2022)。 後COVID-19時代國際供應鏈韌性之發展趨勢。臺灣經濟論衡,20卷4期P65-69。 18. 陳劍虹(2021)。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衝擊中國對臺灣經濟的影響。 19. 陳偉寬(2022)。 俄烏戰爭對臺灣的警示與啟迪。空軍軍官雙月刊,224期P52-65。 20. 局外人(2022)。 俄烏戰爭之國際情報戰。清流雙月刊,41期P42-47。 21. 謝志淵(2022)。2022年俄烏戰爭源起、戰略與對我國之啟示。國防雜誌,37卷3期P1-32 。 22. 溫蓓章、余佩儒、林蒧均(2022)。俄烏戰爭三衝擊:原物料、供應鏈、全球科研活動。經濟前瞻,201期P10-16。 23. 孫玉婷、徐劍華(2023)。2023年全球供應鏈將更具挑戰性。航貿週刊,202311期P8-17。 24. 譚偉恩(2022)。 鋒火下的全球供應鏈及臺灣經濟安全。清流雙月刊,40期P22-26。 25. 董鵬(2013)。基於供應鏈的企業庫存成因及優化控制研究。德明學報,第三十七卷第二期。 26. 方聖智(2016 )。基於雲端架構之加工供應鏈媒合平台。 27. 陳綠蔚、劉大年(2022)。後疫情產業供應鏈韌性發展研究。 28. 張哲銘(2016)。供應鏈管理系統優化研究。 29. 張力文(2008)。供應鏈績效衡量指標系統之研究。 30. 林董祥(2000)。影響供應鏈夥伴關係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半導體供應鏈為例。 31. 黃秋霞(2016)。淺談量化與質性研究的反思。 32. 萬文隆(2004 )。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 33.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3卷2期P122-136。 34. 黃振家(1997)。質化研究的邏輯、目的及執行 。傳播研究簡訊,10期P16-20。 35.黃庭凱(2014)。電子裝備冷卻分析。建國科大理工期刊,33卷2期P37-52。 36.沈燕柏(2006)。台灣電腦硬體產業產品創新策略之個案研究--以某個人電腦製造公司為例。政治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網路文獻 1.散熱系統,網址:https://www.suncooltech.com/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6 搜尋日期:2023年12月20日 |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