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識別號 | U0002-0203200717291700 |
---|---|
DOI | 10.6846/TKU.2007.00039 |
論文名稱(中文) | 宋代對蝗災的認識與回應 |
論文名稱(英文) | The Song dynasty’s awareness and response to locus disasters |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 |
校院名稱 | 淡江大學 |
系所名稱(中文) | 歷史學系碩士班 |
系所名稱(英文) | Department of History |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 |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 |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 |
學年度 | 95 |
學期 | 1 |
出版年 | 96 |
研究生(中文) | 張志強 |
研究生(英文) | Chih-Chiang Chang |
學號 | 692060089 |
學位類別 | 碩士 |
語言別 | 繁體中文 |
第二語言別 | |
口試日期 | 2007-01-11 |
論文頁數 | 163頁 |
口試委員 |
指導教授
-
葉鴻灑
共同指導教授 - 黃繁光 委員 - 徐光台 委員 - 江天健 |
關鍵字(中) |
宋代 蝗蟲 蝗災 化生說 治蝗政策 |
關鍵字(英) |
Song Dynasty Locust Locust Disaster Heterogenesis Locust Control Policy |
第三語言關鍵字 | |
學科別分類 | |
中文摘要 |
本文是以宋人對蝗蟲的觀察與認知為中心,來探討宋代社會對於「蝗蟲生態」與「蝗災成因」的瞭解,同時分析當代治蝗措施的運用,與相關知識累積的關係,進而探索當時社會在蝗災衝擊下所衍生的各種問題(如官吏失職、匿災以及貪污等)。 首先,說明宋代蝗災的分布情形,再探究蝗災對當時社會所造成的影響,以作為後續研究的基礎。其次,說明宋人對蝗蟲生活史的觀察,再歸納當時社會上普遍的蝗蟲來源說,藉以瞭解宋人對蝗蟲生物知識的認知情形。接著,從宋人對蝗災成因的解釋及其治蝗方法,分析這些措施的歷史意義。最後,呈現宋代社會在蝗災衝擊下,所產生的各種現象,如捕蝗法令的由賞入罰、官民捕蝗的苦況、多靈驅蝗的信仰型態等,以便增進對宋代社會真實面貌的瞭解。 综而論之,透過這四個部份的討論,可以瞭解蝗災為宋代社會帶來了飢荒、民亂等問題,使得朝廷制定嚴苛的捕蝗法,以減少蝗蟲的危害。然而此舉雖然舒緩了蝗災所造成的傷害,增進了人們對蝗蟲生態的瞭解,甚至提升了治蝗的技術,但頻繁的捕蝗活動,不僅官吏疲於奔命,還造成百姓們額外的負擔,並衍生許多執行上的弊病。這些問題的產生,正彰顯出飛蝗史研究的複雜性,需靠跨領域的研究,它不僅是災荒史的研究,同時也是科學史、社會史、經濟史乃至於環境史等領域研究的課題。 |
英文摘要 |
The thesis aims to explore the Song dynastic society’s awareness towards “locust ecology” and “causes leading to locust disasters” by focusing on Song people’s observation and awareness of the locusts, and to further explore a host of problems derived as impacted by locust disasters, i.e. imperial officials’ negligence, concealment of disaster scenarios, graft and such by analyz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daptation of locust controlling measures adopted at the time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relevant knowledge. The thesis first begins to describe the state of locust disaster distribution in Song dynasty before moving to explore the impact that locust disasters have to the society at the time, which would provide a premise for subsequent study. The thesis then moves to describe Song people’s observation of the locust’s life span before summing up the general assumptions on the origin of locusts in the society at the time, with which to discern the state Song people’s awareness of the biology of locusts. The thesis then moves to analyze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remedial measures that Song people have adopted by explaining the causes leading to locust disasters and means for locust controlling. The thesis at least profiles a host of phenomena created in Song society amid the impact of locust disasters, i.e. stepped-up locust controlling laws, hardship of locust capturing by officials and commoners, and the religious mode of terminating locusts through deity worship and so forth in order to gain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facets of Song society. In an overview through a four-part discussion, it is understood that locust disasters that brought Song society with problems of famine, uprising and such have compelled the imperial court to draft stringent locust capturing laws in order to contain the harm of locusts. Nevertheless, despite the move has more than easing the damage caused by locust disasters, helping the people understand the biology of locusts, and excelling also locust-controlling techniques, yet the frequent locust-capturing activities do exhaust the officials from running around and weigh down the people with extra burden, creating also many implementing frauds. The emergence of such problems highlights the complexity in studying the history of locusts, which calls for cross-domain research, for it is more than a study of disaster history, but a subject that encompasses also the domains of history of science, sociology, economics or event environmental study. |
第三語言摘要 | |
論文目次 |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回顧…………………………………………2 第三節 研究方向…………………………………………11 第二章 宋代蝗災的分布與影響…………………………13 第一節 宋代蝗災的分布情況……………………………13 第二節 宋代蝗災對社會的影響…………………………18 第三章 宋人對蝗蟲的生物認知與來源說………………33 第一節 宋人的蝗蟲生物認知……………………………33 第二節 宋人的蝗蟲來源說………………………………47 第四章 宋人對蝗災的認識與防治………………………59 第一節 宋人的蝗災觀……………………………………59 第二節 宋人的治蝗方法…………………………………71 第五章 宋代除蝗的相關法令及信仰活動………………87 第一節 宋代捕蝗法的發展趨勢…………………………87 第二節 宋代捕蝗對官民之衝擊…………………………94 第三節 宋代的禳蝗活動…………………………………102 第六章 結論………………………………………………113 徵引書目……………………………………………………119 附錄…………………………………………………………131 圖表目次 圖2-1:北宋蝗災發生頻率分布示意圖………………………15 圖2-2:南宋蝗災發生頻率分布示意…………………………16 圖2-3:宋代皇帝在位期間遭受蝗災比較圖…………………17 圖2-4:宋代農牧分布圖………………………………………22 圖3-1:蝗蟲交合情況…………………………………………35 圖3-2:蝗蟲產卵入地常深寸許情況…………………………35 圖3-3:剛產下之蝗卵形態……………………………………36 圖3-4:蝗卵顏色會漸漸轉深…………………………………36 圖3-5:蝗蟲初生時型態………………………………………39 圖3-6:蝗、蝦外型比較圖……………………………………58 表2-1:宋代連續蝗災表………………………………………19 表3-1:宋代蝗蟲「抱草死」之紀錄…………………………44 表4-1:南宋蝗災的祭祀記錄…………………………………73 表4-2:宋代掘蝗卵之記錄……………………………………83 表5-1:「劉猛將」來歷記錄表………………………………108 表6-1:宋人捕蝗方法的分類…………………………………113 表6-2:宋人對捕蝗知識的應用………………………………114 圖表目次 圖2-1:北宋蝗災發生頻率分布示意圖………………………15 圖2-2:南宋蝗災發生頻率分布示意圖………………………16 圖2-3:宋代皇帝在位期間遭受蝗災比較圖…………………17 圖2-4:宋代農牧分布圖………………………………………22 圖3-1:蝗蟲交合情況…………………………………………35 圖3-2:蝗蟲產卵入地常深寸許情況…………………………35 圖3-3:剛產下之蝗卵形態……………………………………36 圖3-4:蝗卵顏色會漸漸轉深…………………………………36 圖3-5:蝗蟲初生時型態………………………………………39 圖3-6:蝗、蝦外型比較圖……………………………………58 表2-1:宋代連續蝗災表………………………………………19 表3-1:宋代蝗蟲「抱草死」之紀錄…………………………44 表4-1:南宋蝗災的祭祀記錄…………………………………73 表4-2:宋代掘蝗卵之記錄……………………………………83 表5-1:「劉猛將」來歷記錄表………………………………108 表6-1:宋人捕蝗方法的分類…………………………………113 表6-2:宋人對捕蝗知識的應用………………………………114 |
參考文獻 |
徵引書目 一、 史料 (一)史籍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62。 〔漢〕劉珍,《東觀漢記》,收入《中華古籍叢刊》,臺北:大西洋圖書公司,1968。 〔南朝宋〕范瞱,《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65。 〔唐〕房玄齡,《晉書》,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74。 〔後晉〕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75。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56。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北京:中華書局據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本重印,1988。 〔宋〕李埴,《皇宋十朝綱要》,收入《宋史資料萃編》第1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 〔宋〕李燾,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點校,《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95。 〔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臺北:文海出版社據清光緒四年(1878)越東集印本縮印,1962。 〔宋〕歐陽修,《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75。 〔宋〕歐陽修,《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75。 〔宋〕薛居正,《舊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76。 〔元〕佚名,《宋史全文》,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30-33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元〕脫脫,《宋史》,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77。 〔清〕徐松,《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據民國二十五年(1936)前北平圖書館影印本複製重印,1957。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57。 (二)政書、類書 〔晉〕張華,《博物志》,收入《百部叢書集成.指海》第5函,臺北:藝文印書館據道光錢熙祚校刊子培讓培杰續刊本影印,1966。 〔宋〕孔傳,《白孔六帖》,臺北:新興書局據明嘉靖壬午年(1522)刻本影印,1976。 〔宋〕江少虞,《事實類苑》,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7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宋〕李季,《乾象通鑑》,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050-10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北京圖書館藏明抄本影印,1997。 〔宋〕李昉,《太平御覽》,臺北:新興書局據王雲五先生前請張元濟先生向日本借帝室圖書寮京都東福寺東京岩崎氏靜嘉堂文庫藏宋刊珍本重印,1959。 〔宋〕李昉,《太平廣記》,臺北:新興書局,1968。 〔宋〕孫奭,《律音義》,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86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宋〕祝穆,《古今事文類聚》,京都:中文出版社據明萬曆甲辰(1584)金谿唐富春精校補遺重刻本影印,1982。 〔宋〕秦九韶,《數書九章》,收入《百部叢書集成.宜稼堂叢書》第5函,,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道光郁松年刊本影印,1967。 〔宋〕潘自牧,《記纂淵海》,臺北:新興書局明據萬暦己卯年1579年刻本影印,1972。 〔宋〕鄭居中,《政和五禮新儀》,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4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宋〕謝深甫,《慶元條法事類》,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86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北京圖書館藏清抄本影印,1997。 〔宋〕謝維新,《古今合璧事纇備要》,臺北:新興書局據明嘉靖丙辰年(1556)摹宋刻本影印,1971。 〔宋〕蘇軾,《物類相感志》,收入《百部叢書集成.寶顏堂秘笈》第14函,臺北:藝文印書館據中央圖書館藏明萬曆中繡水沈氏尚白原齋刻本影印,1965。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據萬有文庫本影印,1988。 〔明〕方以智,《物理小識》,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6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明〕李蘇,《見物》,收入《百部叢書集成.惜陰軒叢書》第7函,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道光李錫齡輯刊本影印,1967。 〔明〕徐光啟,《徐光啟集》,收入《中國農書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86。 〔明〕黃淮,《歷代名臣奏議》,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據國立中央圖書館珍藏善本影印,1964。 (三)經書、子書 〔漢〕王充,《論衡》,收入《百部叢書集成.漢魏叢書》第4函,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明程榮何允中清王謨輯刊本影印,1967。 〔漢〕劉安,《淮南子》,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據武進莊氏本校刊,1966。 〔晉〕郭璞,《爾雅》,臺北:世界書局據景刊唐石經本縮印,1953。 〔晉〕傅玄,《傅子》,收入《百部叢書集成.聚珍版叢書》第36函,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乾隆敕刻武英殿聚珍本影印,1969。 〔宋〕段昌武,《毛詩集解》,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宋〕范處義,《詩補傳》,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宋〕羅願,《爾雅翼》,收入《百部叢書集成.學津討原》第6函,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嘉慶張海鵬輯刊本影印,1965。 〔宋〕嚴粲,《詩輯》,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宋〕蘇轍,《詩集傳》,收入《四庫全書珍本.六集》第10-1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1976。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臺北:國家出版社,1982。 姜義華注譯,《禮記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7。 楊伯峻,《列子集釋》,臺北:明倫出版社,1970。 (四)方志、地理書 〔宋〕潛說友,《咸淳臨安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浙江省》第49號,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道光十年(1830)重刊本影印,1970。 〔宋〕談鑰,《嘉泰吳興志》,收入《宋元地方志三十七種》第11冊,臺北:國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據民國三年刊吳興先哲遺書本影印,1980。 〔宋〕羅濬,《寶慶四明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浙江省》第574號,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咸豐四年(1854)甬上煙嶼樓徐氏刊本影印,1983。 〔宋〕羅願,《淳熙新安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8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元〕袁桷,《延祐四明志》,收入《宋元地方志叢書》第9冊,臺北:大化書局據宋元明清刊本及影抄本影印,1980。 〔明〕吳仕詮、黃汝金,《萬曆溧水縣志》,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萬曆七年(1579)刊本。 〔清〕李銘皖、馮桂芬,《光緒蘇州府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江蘇省》第5號,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光緒九年(1883)刊本影印,1970。 〔清〕阮元,《兩浙金石志》,收入《歷代碑誌叢書》第19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據清道光四年(1824)廣東刊本影印,1998。 〔清〕黃瑞,《台州金石錄》,收入《歷代碑誌叢書》第20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據民國五年(1916)劉氏嘉業堂刊本影印,1998。 〔清〕楊宜崙修撰,《高郵州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江蘇省》第29號,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乾隆四十八年修清嘉慶十八年增補清道光廿五年(1845)重刊本影印,1970。 〔清〕顧震濤,《吳門表隱》,南京:江蘇古籍社,1999。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傅斯年圖書館藏,拓片編號:02288,〈宋靈護廟碑〉。 馮煦等纂,《金壇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江蘇省》第13號,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民國十年(1921)刊本影印,1970。 (五)文集、筆記小說 〔南朝梁〕任昉,《述異記》,收入《百部叢書集成.龍威秘書》第1函,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乾隆馬俊良輯刊本影印,1968。 〔唐〕白居易,《白香山詩集》,臺北:世界書局,1965。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收入《百部叢書集成.學津討原》第22函,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嘉慶張海鵬輯刊本影印,1965。 〔宋〕孔武仲,《清江三孔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4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宋〕王令,《廣陵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0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宋〕王炎,《雙溪類稿》,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5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宋〕王應麟,《困學紀聞》,收入《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上海涵芬樓景印江安傅氏雙鑑樓藏元刊本影印,1966。 〔宋〕司馬光,《傳家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9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宋〕朱熹,《晦庵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43-114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宋〕朱熹,《詩集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上海涵芬樓景印中華學習社借照日本東京岩崎氏靜嘉文庫藏宋本影印,1981。 〔宋〕朱熹注,《詩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何薳,《春渚紀聞》,收入《百部叢書集成.學津討原》第20函,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嘉慶張海鵬輯刊本影印,1965。 〔宋〕呂祖謙,《呂氏家塾讀詩記》,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據「商務依墨海金壺本排印」影印,1984。 〔宋〕杜範,《清獻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7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宋〕車若水,《腳氣集》,收入《百部叢書集成.寶顏堂秘笈》第16函,臺北:藝文印書館據中央圖書館藏明萬曆中繡水沈氏尚白原齋刻本影印,1965。 〔宋〕周密,《癸辛雜識》,收入《百部叢書集成.學津討原》第26函,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嘉慶張海鵬輯刊本影印,1965。 〔宋〕洪咨夔,《平齋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上海涵芬樓景印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景宋鈔本闕卷以中華學藝社借照日本內閣文庫藏宋本重印,1981。 〔宋〕洪邁,《夷堅志》,臺北:明文書局,1994。 〔宋〕胡銓,《澹菴文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3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宋〕范浚,《香溪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4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宋〕孫覿,《鴻慶居士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3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宋〕徐元杰,《楳埜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8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宋〕徐照《芳蘭軒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7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宋〕晁補之,《雞肋集》,臺北:世界書局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鈔本影印,1986。 〔宋〕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江南圖書館藏明正德刊本影印,1968。 〔宋〕秦觀,《淮海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1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宋〕袁燮,《絜齋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5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宋〕高晦叟,《珍席放談》,收入《百部叢書集成.函海》第3函,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乾隆李調元輯刊道光李朝夔重修補刊本影印,1968。 〔宋〕寇宗奭,《本草衍義》,收入《百部叢書集成.十萬卷樓叢書》第3函,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光緒陸心源校刊十萬卷樓叢書本影印,1968。 〔宋〕張方平,《樂全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0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宋〕張師正,《括異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上海涵芬樓影印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景宋鈔本重印,1966。 〔宋〕張師正,《倦游雜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宋〕莊綽,《雞肋編》,收入《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7。 〔宋〕郭祥正,《青山續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1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宋〕陳造,《江湖長翁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6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宋〕陸佃,《埤雅》,收入《百部叢書集成.五雅全書》,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明郎奎金輯刊五雅全書本影印,1967。 〔宋〕陸游,《劍南詩稿》,臺北:世界書局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鈔本影印,1986。 〔宋〕章甫,《自鳴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6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宋〕彭汝礪,《鄱陽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0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宋〕彭乘,《墨客揮犀》,收入《百部叢書集成.稗海》第3函,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明萬曆中會稽半埜堂商濬校刊稗海本影印,1965。 〔宋〕曾敏行,《獨醒雜志》,收入《百部叢書集成.知不足齋叢書》第2函,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乾隆鮑廷博校刊本影印,1966。 〔宋〕程珌,《洺水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7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宋〕黃榦,《勉齋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6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宋〕楊萬里,《誠齋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60-116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宋〕溫革,《分門瑣碎錄》,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97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上海圖書館藏明抄本影印,1997。 〔宋〕葉夢得,《避暑錄話》,收入《百部叢書集成.學津討原》第19函,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嘉慶張海鵬輯刊本影印,1965。 〔宋〕董煟,《救荒活民書》,收入《百部叢書集成.珠叢別錄》第1函,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道光錢熙祚校刊本影印,1966。 〔宋〕趙令畤,孔凡禮點校,《侯鯖錄》,收入《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2002。 〔宋〕趙汝愚編,北京大學中國中古史研究中心校點整理,《宋朝諸臣奏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宋〕趙葵,《行營雜錄》,收入《百部叢書集成.古今說海》第6函,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明嘉靖陸楫輯清道光酉山堂重刊陸氏儼山書院本影印,1966。 〔宋〕趙蕃,《乾道稿》,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5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宋〕劉昌詩,《蘆浦筆記》,收入《百部叢書集成.知不足齋叢書》第19函,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乾隆鮑廷博校刊本影印,1966。 〔宋〕劉宰,《漫塘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7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宋〕劉敞,《公是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9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宋〕樓鑰,《攻媿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52-115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宋〕歐陽修,《歐陽文忠公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上海涵芬樓景印,1979。 〔宋〕鄭獬,《鄖溪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9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宋〕戴栩,《浣川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7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收入《百部叢書集成.稗海》第4函,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明萬曆中會稽半埜堂商濬校刊稗海本影印,1965。 〔宋〕蘇舜欽《蘇學士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上海涵芬樓影印清康熙刊本重印,1979。 〔宋〕蘇軾,《東坡全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07-110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宋〕蘇軾,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收入《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6。 〔宋〕蘇頌,《蘇魏公文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9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二、 近人著作 (一)專書 朱恩林編,《中國東亞飛蝗發生與治理》,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 郭郛、陳永林、盧寶廉,《中國飛蝗生物學》,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 宋正海、高建國、孫關龍、張秉倫等撰,《中國古代自然災異相關性年表總匯》,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姬慶文,《治蝗豐碑》,南京:江蘇文史資料編輯部,1995。 鄺芷人,《陰陽五行及其體系》,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 王德毅,《宋代災荒的救濟政策》,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1。 夏凱齡等編,《中國動物志》,昆蟲綱第四卷,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 夏凱齡等編,《中國動物志》,昆蟲綱第十卷,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 郭文佳,《宋代社會保障研究》,北京:新華出版社,2006。 韓茂莉,《宋代農業地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 周堯,《中國昆蟲學史》,西安:天則出版社,1988。 周堯,《中國早期昆蟲學研究史》,北京:科學出版社,1957。 宋正海,《中國古代自然災異群發期》,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宋正海,《中國古代自然災異動態分析》,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宋正海主編,《中國古代重大自然災害和異常年表總集》,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2。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資料編纂組,《中國歷代自然災害及歷代盛世農業政策資料》,北京:農業出版社,1988。 張建明、宋儉,《災害歷史學》,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 張全明、王玉德,《中華五千年生態文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張波、馮風、張綸、李宏斌等編,《中國農業自然災害史料集》,西安: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張文,《宋朝社會救濟研究》,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張晉藩,《中國法制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2。 陳高慵,《中國歷代天災人禍表》,上海:上海書店,1986。 陳正祥,《中國文化地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 程遂營,《唐宋開封生態環境硏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馬世駿,《中國東亞飛蝗蝗區的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65。 孟昭華,《中國災荒史記》,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3。 傅璇琮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1998。 樂愛國,《儒家文化與中國古代科技》,北京:中華書局,2002。 薛梅卿,《宋行統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鄒逸麟,《黃淮海平原歷史地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鄒樹文,《中國昆蟲學史》,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 鄧雲特,《中國救荒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英〕李約瑟(Joseph Needham)原著,陳立夫主譯,《中華科學文明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 〔日〕道家信道,《華北の飛蝗》,北京:華北產業科學研究所華北農事試驗場(華北產業科學研究所調查報告第十四號),1943。 〔日〕澤田瑞穗,《中國の民間信仰》,東京:工作舍,1982。 〔美〕韓森(Valerie Hansen)著,包偉民譯,《變遷之神:南宋時期的民間信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二)期刊、論文 丁建軍、郭志安 2005 〈宋代依法治蝗論述〉,《河北大學學報(社科版)》,第5期(2005) ,頁35-38。 孔學 2000 〈《慶元條法事類》研究〉,《史學月刊》,第2期(2000),頁40-47。 孔學、李樂民 1998 〈宋代全國性綜合編敕纂修考〉,《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8卷4期(1998.7) ,頁6-11。 王涯軍、楊偉兵 1998 〈宋代川峽四路荒政特點浅析〉,《貴州社會科學》,第2期(1998),頁93-97。 王德毅 1976 〈關於「慶元條法事類」〉,《食貨月刊》6卷5期(1976),頁227-231。 朱青海、黃玉芳 2001 〈論中國古代生物循環變化思想〉,《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第1期(2001),頁45-48。 朱清海、李思孟 2001 〈中國古代生物循環變化思想初探〉,《自然辨證法通訊》,第6期(2001) ,頁47-54。 吳滔、周中建 1998 〈劉猛將信仰與吳中稻作文化〉,《農業考古》,第1期(1998) ,頁265-269。 宋湛慶 1990 〈宋元明清時期備荒救災的主要措施〉,《中國農史》,第2期(1990) ,頁14-22。 李伯重 1999 〈氣候變化與中國歷史上人口的幾次大起大落〉,《人口研究》,第1期(1999),頁15-19。 李鳳蓀 1933 〈捕蝗古法〉,《昆蟲與植病》,第1卷(1933) ,頁734-742。 車錫倫、周正良 1992 〈驅蝗神劉猛將的來歷和流變〉,收入《中國民間文化:稻作文化與民間信仰調查》(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頁1-21。 周曉鐘 2003 〈我國飛蝗災害的成因及防治〉,《生物學教學》, 4期(2003),頁29-30。 施和金 2002 〈論中國歷史上的蝗災及其社會影響〉,《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2),頁148-154。 倪根金 1998 〈中國歷史上的蝗災及治蝗〉,《歷史教學》,第6期(1998),頁48-51。 倪根金、趙艷萍 2006 〈徐光啟〈除蝗疏〉「蝗蝦互變」思想真偽考〉,收入《中西文化會通第一人-徐光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頁119-126。 徐國棟 1933 〈浙江省縣志蟲害記載之整理與推論〉,《浙江省昆蟲局年刊》,第2號(1933),頁332-363。 徐碩俊 1933 〈歐陽修答朱寀捕蝗詩(附跋)〉,《昆蟲與植病》,第1卷(1933),頁463-464。 桂慕文 1997 〈中國古代自然災害史概說〉,《農業考古》,第3期(1997),頁226-238。 耿寶榮、蔡明章 1994 〈虎紋蛙(Rana tigerina rugulosa)的食性與繁殖習性的研究〉,《福建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第3期(1994),頁92-96。 張劍光、鄒國慰 1997 〈唐代的蝗害及其防治〉,《南都學壇》,第1期(1997),頁32-35。 張德二、陳永林 1998 〈由我國歷史飛蝗北界記錄得到的古氣候推斷〉,《第四紀研究》,第1期(1998),頁12-19。 曹驥 1950 〈歷代有關蝗災記載之分析〉,《中國農業研究》,第1卷第1期(1950),頁57-64。 郭郛 1955 〈中國古代的蝗蟲研究的成就〉,《昆蟲學報》,第2期(1955),頁211-220。 陳家祥 1936 〈中國歷代蝗患之記錄〉,《浙江省昆蟲局年刊》,第5號(1936),頁188-241。 陸人驥 1986 〈中國歷代蝗災的初步研究-開明版《二十五史》中蝗災記錄的分析》,《農業考古》,第1期(1986),頁311-324。 陸敏珍 2003 〈從宋人胡則的神化看民間地方神祗的确立〉,《浙江社會科學》,第6期(2003.11),頁141-145、133 章義和 1996 〈關於中國古代蝗災的巫禳〉,《歷史教學問題》,第3期(1996),頁7-11。 彭世獎 1983 〈中國歷史上的治蝗鬥爭〉,《農史研究》,第3輯(1983),頁122-130。 葉鴻灑 1992 〈北宋儒家的自然觀〉,收入《國際宋史研討會論文選集》(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2),頁216-234。 2002 〈北宋的蟲災與處理政策演變之探索〉,《淡江史學》,第13期(2002),頁205-228。 遊修齡 2003 〈中國蝗災歷史和治蝗觀〉,《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3),頁94-100。 鄒佩貞等 2003 〈沼水蛙繁殖習性與食性的初步研究〉,《動物學雜誌》,第2期(2003),頁66。 趙雲鮮 1995 〈化生說與中國傳統生命觀〉,《自然科學史研究》,第4期(1995),頁366-373。 劉淦芝 1989 〈中國飛蝗史〉,收入《中國科技史》上冊(臺北:銀禾文化,1989),頁242-267。 鄭雲飛 1990 〈中國歷史上的蝗災分析〉,《中國農史》,第4期(1990),頁38-50。 閻守誠 2003 〈唐代的蝗災〉,《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3),頁12-18。 〔日〕濱島敦俊 1990 〈江南劉姓神雜考〉,《待兼山論叢》,第24號(1990) ,頁1-18。 |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