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607200812521900
DOI 10.6846/TKU.2008.00438
論文名稱(中文) 天母區域的邊界、認知與意象
論文名稱(英文) Boundaries, Perception,Images in the Region of Tian-Mu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建築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6
學期 2
出版年 97
研究生(中文) 林奕錫
研究生(英文) Yi-Hsi Lin
學號 69536061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8-06-20
論文頁數 13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劉綺文
委員 - 黃瑞茂
委員 - 關華山
關鍵字(中) 天母
區域
邊界
認知
意象
生活圈
關鍵字(英) Tian-Mu
Region
Boundary
Perception
Image
Living-circl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對於台北的居民而言,天母所代表的印象或許是「異國風情」、「高級住宅區」、「有錢人很多的地方」,然而這些印象的形成,也是隨著時間的發展與累積,才逐漸轉變成現在的樣貌。本研究主要是透過使用者對於生活環境的認知和定義,找出不同的群體是如何界定天母的邊界,並了解其涵蓋的範圍是否會隨著時間或區域的發展而逐漸擴張,以及不同的使用者又是如何透過日常的生活作息來認知自己所活動的環境,並建構出不同的天母意象?
    在本研究當中,藉由受訪者在地圖上所描繪的邊界、地標、中心、各種進出和活動節點,並詢問受訪者對於這些地點的感覺以及定義的方式,發現到不同的基本背景對於環境的認知各自有著不同的影響。職業上的差異不但影響了使用者的日常活動範圍,在邊界的描繪上,所關注的重點也有所不同。居住時間以及年齡的差異,並不會影響到生活圈指認的數量,但是卻影響對於不同生活圈的熟悉度。而同樣的活動聚點,受到受訪者不同的居住地點以及生活方式所影響,也會各自產生不同的意義。而這些活動聚點的出現與消失,不但造成了生活圈和商圈的繁榮與沒落,所涵蓋的範圍與邊界,也不斷的進行延伸、重疊甚至是各自獨立的現象。而所謂的天母意象,也並非完整且真實的存在於天母,而是透過使用者對於許多小場景的認知與想像,不斷的拼湊而成。
    透過研究過程中所獲得的圖面以及訪談資料,本研究除了建構出一個廣為人知,或者是大多數人所認定的天母範圍、中心和地標之外,也找出了不同的使用群組各自的生活圈,以及這些生活圈和天母的範圍與邊界之間的關係。對於往後的都市論述與設計,本研究除了提供另一種以生活圈的角度來討論的方向之外,也希望能在社區營造的過程當中,提供規劃者更多的想像,以創造出多樣化且有著不同的活動、商業或是文化特色的生活環境。
英文摘要
With regard to the residents in Taipei, the impression that Tian-Mu gives them maybe “an exotic spot”, “a prestigious residence”, or “a place with many rich men”; however, the formation of these impressions has gradually been changed to the current state be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and accumulation of time. This study mainly finds out how different groups define the boundary of Tian-Mu and understands whether its covering area would expand gradual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ime or region through discussing the perception and definition that the users have towards environment or not; and also, how different users perceive the environment that they perform activities in and construct different images for Tian-Mu through daily work and rest would also be discussed. 
  In this study, different basic backgrounds have their own different influences with regard to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re discovered through the boundary, landmark, centre, various kinds of getting in & out and activity spots that are described by the interviewees from the map and inquiring the interviewees for the feelings and ways of definitions that they have regarding these locations. The differences on careers not only influence the users’ daily activity scope, their concerned key points when describing the boundary are somewhat different as well. The differences of residence time and age will not influence the quantity that the living circle appoints, but these differences would influence the familiarity towards different living circles. For the same activity gathering spots, they would also have different definitions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from the interviewees’ different residences and living styles. And for the appearance and disappearance of these activity gathering spots, they not only cause the prosperity and decline of the living circles and commercial circles, their covered scopes and boundaries also extend continuously, overlap, and even become independent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so-called Tian-Mu image does not completely and truly exists in Tian-Mu, instead it is pieced together continuously by the users’ perceptions and imaginations towards many small scenes.
  Through the drawings and interview data that are obtained from the study process, this study has constructed the commonly known Tian-Mu scope, centre, and landmark, or the ones that are perceived by most people, it also finds out the respective living circles for different user group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living circles and Tian-Mu scope & boundary. With regard to the city discussion and design in the future, besides providing another direction that regards living circle for discussion, this study also hopes that during the process of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it could provide the planner with more imaginations so as to create diverse environment with different activities, commerce or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章節目錄
Ch1.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2
      1-1.1  研究目的                                              3
      1-1.2  研究問題                                              5
    1-2  研究範圍與發展歷史                                        6
      1-2.1  天母的道路沿革                                        8
      1-2.2  天母的發展過程                                       10
      1-2.3  小結                                                 13
Ch2.相關理論架構                                 15
    2-1  文獻回顧                                                 16
      2-1.1  關於城市意象的論述                                   16
      2-1.2  關於認知地圖                                         18
      2-1.3  關於基模與認知的過程                                 20
      2-1.4  關於區域的邊界與中心                                 21
      2-1.5  關於天母的相關論文                                   26
    2-2  小結                                                     29
Ch3.研究設計與操作方法                           30
    3-1  訪談                                                     31
      3-1.1  訪談預試                                             32
      3-1.2  訪談問題的確定                                       33
    3-2  繪圖                                                     34
      3-2.1  繪圖預試與修正                                       36
    3-3  正式操作                                                 37
      3-3.1  訪談的過程                                           39
      3-3.2  小結                                                 39
Ch4.資料分析與詮釋                               40
    4-1  資料的整理                                               41
      4-1.1  逐字稿的分析                                         41
      4-1.2  地圖的分析                                           44
    4-2  研究子題的整合                                           45


Ch5.研究所得與發現                                           47
    5-1  天母的邊界                                                48
      5-1.1  邊界與範圍                                            49
      5-1.2  對於邊界的指涉-自然環境與建成環境                     51
      5-1.3  邊界與節點的真實差異                                  60
      5-1.4  邊界與生活方式的關係                                  64
    5-2  天母的生活圈                                              69
      5-2.1  生活圈的指認與背景差異                                70
      5-2.2  生活圈與活動範圍                                      72
    5-3  天母區域的活動聚點                                        76
      5-3.1  聚點的內容                                            77
      5-3.2  天母的中心與地標                                      80
    5-4  地名的沿革與範圍                                          83
      5-4.1  活動與場所的轉移                                      85
    5-5  環境元素與天母意象代表                                    89
      5-5.1  代表天母的語彙、場所與地景                            90
Ch6.討論                                                        92
    6-1  邊界認知與建構的過程                                      93
    6-2  生活方式與指認元素的關係                                  96
    6-3  天母意象的建構與存在                                      99
    6-4  天母的生產與再生產                                       101
Ch7.結論                                         103
    7-1  對於研究問題的回應                                       104
    7-2  研究限制與改進                                           106
      7-2.1  後續研究發展                                         107
      7-2.2  對於都市空間的論述                                   108
    7-3  天母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111
Ch8.附錄                                         114
    8-1  參考書目                                                 115
      8-1.1  天母相關大事年表                                     118
    8-2  訪談稿以及繪製的圖面                                     122


圖片目錄
圖1-1命名的過程                                                    2
圖1-2天母的發展過程                                                3
圖1-3利用早期別墅所改建的哈根達斯天母旗艦店                        4
圖1-4生活圈的重疊與改變                                            5
圖1-5士東路現況                                                    8
圖1-6中山北路六段現況                                              8
圖1-7中山北路七段現況                                              8
圖1-8天母北路現況                                                  8
圖1-9天母西路現況                                                  8
圖1-10天母東路現況                                                 9
圖1-11天玉街現況                                                   9
圖1-12芝玉街現況                                                   9
圖1-13忠誠路現況                                                   9
圖1-14德行西路現況                                                 9
圖1-15德行東路現況                                                10
圖1-16昭和11年士林古地圖                                         10
圖1-17天母的主要道路與研究範圍                                    13
圖2-1Kevin Lynch五個元素簡圖                                      17
圖2-2波士頓區域之間的中心與界線(Lynch 1981 P.67)                18
圖2-3的亞歷桑納大學認知地圖(Sarrinen 1976 P.112)                19
圖2-4圖2-4辨識性和記憶的特性(Sarrinen 1976 P.112)              19
圖2-5在市中心上班民眾的認知地圖(Sarrinen 1976 P.114)            22
圖2-6芝加哥大學學生的認知地圖(Sarrinen 1976 P.115)              22
圖2-7芝加哥大學學生的認知地圖(Sarrinen 1976 P.117)              23
圖2-8顯示出高架道路的認知地圖(Sarrinen 1976 P.116)              23
圖2-9居住在東西區的居民對於市中心的認知(Sarrinen 1976)           23
圖2-10一種將文化分解的方式(Rapoport 2004)                         24
圖2-11場景構成示意圖(Rapoport 2004)                               25
圖3-1 Kevin Lynch的研究訪談(Lynch 1981 P.142)                     31
圖3-2受訪者繪製圖面的底圖                                         35
圖3-3受訪者所繪製的圖面,呈現的資訊無法清楚辨識                   36
圖3-4正式訪談的圖面,能清楚的辨識各種圖案及顏色所代表的意義       36
圖4-1資料整理與對照的過程                                         41
圖4-2第一次的分類方式                                             41
圖4-3對於訪談問題的統計                                           42
圖4-4訪談稿的分析與整合                                           43
圖4-5訪談地圖的分析                                               44
圖5-1邊界認知與差異示意圖                                         48
圖5-2受訪者對於邊界的指認差異                                     49
圖5-3三十位受訪者邊界疊圖                                         50
圖5-4天母範圍擴張圖                                               50
圖5-5二十二位受訪者對於磺溪的指認差異                             51
圖5-6十一位受訪者對於雙溪的指認差異                               51
圖5-7十八位受訪者對於芝山岩和仰德大道的指認差異                   53
圖5-8二十三位受訪者對於天母東路以北的指認差異                     53
圖5-9四位受訪者對於老天母的指認差異                               54
圖5-10十位受訪者對於士東路的指認差異                              54
圖5-11十三位受訪者對於忠誠路的指認差異                            55
圖5-12二十一位受訪者對於東山路的指認差異                          56
圖5-13六位受訪者對於天母東路的指認差異                            56
圖5-14十一位受訪者對於中山北路六段的指認差異                      57
圖5-15四位受訪者對於行義路的指認差異                              57
圖5-16三十位受訪者對於中山北路七段的指認差異                      58
圖5-17十五位受訪者對於芝山站周邊的指認差異                        58
圖5-18受訪者繪製的天母邊界整合                                    59
圖5-19差距最大的受訪者所認知的進出節點與邊界                      60
圖5-20節點與邊界的重複度                                          61
圖5-21進出節點與路徑、交通工具的關連性                            62
圖5-22受訪者的居住地點分布                                        64
圖5-23居住在北邊的受訪者所繪製的天母邊界                          64
圖5-24居住在中間的受訪者所繪製的天母邊界                          65
圖5-25居住在南邊的受訪者所繪製的天母邊界                          65
圖5-26里長與家庭主婦所繪製的邊界差異                              66
圖5-27有無搬過家的受訪者在邊界繪製上的差異                        68
圖5-28天母商圈與活動範圍分布圖                                    75
圖5-29天母活動聚點分布圖                                          76
圖5-30天母中心分布圖                                              80
圖5-31天母地標分布圖                                              82
圖5-32天母古地名的涵蓋範圍                                        85
圖5-33中心與商圈的轉移                                            86
圖6-1邊界與範圍擴張的過程                                         93
圖6-2邊界與活動地點的關係                                         93
圖6-3邊界擴張與生活圈的關係                                       94
圖6-4透過理論和研究所建構的聚落關係                               95
圖6-5複雜的生活世界                                               95
圖6-6天母意象的分布                                               99
圖6-7不同時期的天母意象                                          100
圖6-8什麼場景可以代表天母?                                      101
圖7-1受訪者繪製的邊界與活動範圍、古地名的整合                    104
圖7-2區域發展示意圖                                              109
圖7-3天母相當知名的成衣店                                        111
圖7-4忠誠路上的欒樹                                              111
圖7-5天母廣場於周末舉行的跳蚤市場與創意市集                      112
圖7-6天母白屋開放當天的活動                                      112
圖7-7駐台大使的家屬也應邀參加                                    112
表格目錄
表1-1天母里界沿革                                                  7
表1-2天母發展時間表                                               11
表2-1與天母相關的研究論文(本研究整理)                             26
表3-1第一次訪談預試的問卷                                         32
表3-2第二次訪談預試的問卷                                         33
表3-3受訪者的基本資料                                             37
表4-1逐字稿的分析與詮釋                                           43
表4-2討論主軸的相關架構                                           45
表5-1受訪者對於不同地標的指認次數                                 81
表6-1被指認出來的建成環境所擁有的特性                             98
參考文獻
1.環境認知以及基模的相關理論
Appleyard, Donald
1976  Planning a Pluralist City. Mass: M.I.T.
1969 “Why Buildings are Known: A Predictive Tool for Architects 
and Planner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1:134-135.
Bonnewitz, Patrice
    2002  《布爾狄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孫智綺譯,初版,台北,麥田出版
DeJonge, Derk
1962 “Images of Urban Areas: Their Structure and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
      28: 266-276
Barker R. G.
    1968  Ecological Psychology.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Eco, Umberto
1995  《詮釋與過度詮釋》(Interpretation and Overinterpretation)王宇根譯,初版, 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offman, Erving
    1974  Frame Analysis. London: Penguin.
Goldsteen, Joel. B
1994  Designing America: Creating Urban Identity. New York: Van 
      Nonstrand Reinhold.
Groat, Linda & Wang, David
    2002  Architectural Research Methods. USA: John Wiley&Sons,Inc.
Klein, Hans-Joachim
1967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Town-centre in the Image of its 
      Citizens”, in Urban core and Inner City. 286-306. ed. 
      E. J. Brill. Netherlands: Leiden.
Lee, Terence
2003 “Schema Theory and the Role of Socio-Spatial Schemata in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in Psychological Theories for Environmental Issues. 27-61. ed. Mirilia Bonnes, Terence Lee, Marino Bonaiuto. USA: Ashgate.
Lynch, Kevin
1981  《都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宋伯欽譯,初版,台北:
      台隆書店。
Merrifield, Andy
2000  “Henri Lefebvre-A socialist in space”,in Thinking Space.
           167-182. ed. Mike Crang, Nigel Thrift. London: Routledge.
Rapoport, Amos
1976  Human Aspect of Urban Form:Towards a Man-Environment
      Approach to Urban Form and Design. Britian:A. Wheaton&Co. 
      Ltd.
2003  《環境的意義—非語言表達方法》黃蘭谷等譯,初版,北京:中
      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4  《文化特性與建築設計》常青等譯,初版,北京:中國建築工業
          出版社。
Saarinen, Thomas F
1976  Environmental Planning:Perception and Behavior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Schanks, R. C. & Abelson, R. P.
1977	Scripts, plans, goals, and understanding:An inquiry into 
      human knowledge structure. NJ:Erlbaum.
Stea, David & Downs Roger M.
1973  Image and Environment: Cognitive Mapping and Spatial 
      Behavior. Chicago: 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
Zeisel, John
1996  《研究設計-環境行為研究的工具》關華山譯,初版,台北:田園
      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天母歷史的相關論文及文獻
古碧玲
    1998  《台北市文化地圖(下)》初版,台北:台北市政府新聞處。
金承運
    2005  <the Botaniclub, Tien-Mu>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吳坤霖
1998  <陽明山山仔后美軍眷區居住空間變遷之研究—一個跨文化社群的
          生活空間>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吳威廷
2004  <天母住宅區變更為商業區之環境管理課題>碩士論文,文化大
學。
林欣薇
1996  <住宅區變更為商業區之生活環境品質衝擊分析—以台北市天母地
      區為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
高麗鳳
    2002  《新世紀‧台北‧思想起(下)》初版,台北:台北市政府新聞處。
陳威遠
    2002  《台北市地名與路街沿革史》初版,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陳美潔
2002  <房地產神話中的老人安養魔境----以天母地景變遷為例>碩士論
      文,台灣大學。
陳策群
2005  <天母白屋地景的建構與轉化—一個後殖民的角度>碩士論文,
      台北科技大學。
郭建佑
2006  <台北市的街道生產及空間經驗之研究—以忠孝復興商圈、天母商
          圈、南京西路商圈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張中訓
2003  《士林大事紀及歷史文獻目錄彙編》初版,台北:東吳人文社會實
      驗室。
黃威融
2000  <天母的氣味與趣味>許允斌策畫《台北2001》初版,台北:台北
          市政府新聞處。
黃朝龍
1993  <天母、石牌地區都市化現象之研究>碩士論文,文化大學。
溫小平
2003  《天母不了情:台北天母浪漫的夢境之旅》初版,台北:紅樹林文
      化出版。
3.相關的地圖以及網站
馬路灣
2004  《大台北全覽百科地圖》初版,台北:戶外生活圖書股份有限公
       司。
台北市都市計劃委員會
    2001  《台北市都市計畫參考圖集》初版,台北:台北市都市計劃委員
          會。
天母合眾國
http://blog.xuite.net/united_tianmu/episode
台北市大眾運輸公車路線查詢系統
http://www.taipeibus.taipei.gov.tw/
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數值地形圖查詢
http://www.udd.taipei.gov.tw/PlanWeb/Index.aspx
台北市士林區公所
http://www.sldo.taipei.gov.tw/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