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3108201616321300
DOI 10.6846/TKU.2016.01112
論文名稱(中文) 憶之家 - 身體記憶與蒙太奇
論文名稱(英文) The Home of Memories – Memories and Montage of the Bod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建築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4
學期 2
出版年 105
研究生(中文) 方上輔
研究生(英文) Shang-Fu Fang
學號 60136064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6-06-20
論文頁數 9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賴怡成
委員 - 宋立文
委員 - 黃奕智
關鍵字(中)
身體
記憶
蒙太奇
拼貼
關鍵字(英) Home
Body
Memory
Montage
Collag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感受到現今社會對於住宅需求傾向物質層面的趨勢,而漸漸忘記家原本擁有凝聚情感的力量,因此為了找尋家供給自己的愛和關心,並以建築空間呈現,本研究以自身探索,如何從身體發掘有關家的記憶,以及運用時間產生的路徑流動,讓我們能把記憶中的感動場所連結至現在,使「憶之家」成為未來住宅的宣言。

為達上述研究目的,初期研究從文獻和案例探討出以下兩點建構家的方法,包括:一、記憶與場所: 將記憶作為調查基地,由記憶術發展出場所、影像與文字,去發覺我們內心深處的家。二、蒙太奇的空間美學: 學習將記憶轉換為實體空間的設計方法,研究蒙太奇的繪畫、攝影及電影,從2D、3D和4D三種維度研討空間感,並且以建築空間的理論和案例,得到拼貼重疊、時空間序列跟感知聯想路徑的轉化技法。

透過自身的兩個住家經驗,開始進行憶之家的設計,步驟:一、探索家的記憶。二、記憶的重現。三、家的元素產生。四、家的形成。以兒童時期的憶遊戲,結合不同身體習慣的空間錯用,和青少年階段的憶分享,從學習共用轉變出動態的空間運作,準備好前置所需要的記憶轉化空間元素。最後基地選在已逝阿公留下的一塊空地,將我與家人的家之記憶結合於其中,完成一棟連結過去居住情感及現在環境的憶之家。

本研究紀錄了一次設計家的操作過程,提供人們深入思考居住空間的機會,並讓設計者打開住戶的內心枷鎖,完成了解需求的溝通對話。未來研究則是經過身體感知空間環境和記憶後,發現我們平時過於依賴視覺,需要搭配嗅、味、觸、聽覺才能喚醒氛圍記憶,藉由材質、光和聲音等質感的堆砌,將破除看的限制,讓居住品質可以從心靈層面提升。
英文摘要
There is now a trend in modern society of a tendency towards the materialistic within the home dwelling environment, we may have gradually forgotten that originally the home was a place for emotional cohesion. Therefore, to find the love and care given by the family and convey them through architectural space, this study started with the exploration of myself to discover memories of the home through the body, and to generate a flowing passage from time, in order to connect emotions from our memories to the present time, and allowing “The Home of Memories” to become the affirmation of the future home. 

To achieve the research purpose mentioned above, the following two ways to construct a home was found through the preliminary literature reviews and case studies, including: 1) Memory and Space: using memories as the investigated site and mnemonics to develop the place, images and words in order to discover the home within our hearts; 2) Spatial Aesthetics of Montage: from 2D, 3D to 4D dimensions, the perception of space was examined, and through theories and case studies about architectural spaces, a conversion method for overlapping collage, time-space sequences and a passage for emotional association was developed.

From my own experiences of the two homes I have lived in, I explored the design of “The Home of Memories” with the following steps: 1) discovering the memories of the home; 2) reproduction of the memories; 3) generating the elements of the home; 4) representation of the home. During the childhood period, the body’s habits in different uses of space were integrated from the memory of “playing”. During the teenager period, the dynamic and flexible spaces were transformed from the memories of “sharing” of learning. Thereby I readily developed the required spatial elements that were transformed from the memories. Finally, I chose the empty land left by my deceased grandfather as the design site. Through integrating my own and my family’s memories of the home, I created “The Home of Memories” with emotions of the home from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environment. 

This study is a record process of designing a home, intended for people to re-think about the home dwelling environment, and for designers to unlock the clasp within their hearts to understand the needs for dialogues and communication. Future studies will involve the bodily perception of space, environment and memories to realize that we usually rely too much on sight. From this, we should incorporate smell, taste, touch and hearing in order to remember the memories of atmospheres, and through material, light and sound textures, the limitations of the sight can be transcended, bringing the home environment to a more spiritual and soulful level.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壹、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2
1.1.1	家與建築	3
1.1.2	家與身體	4
1.1.3	家與記憶	4
1.1.4	家的蒙太奇狂想	5
1.1.5	家的Rem Koolhaas雙年展	6
1.2	研究目的	7
1.2.1	重新探索家與記憶的關係	7
1.2.2	不同時期的身體記憶探索自己的家	9
1.2.3	身體記憶與家的蒙太奇	9
1.2.4	記憶家的時間軸	10
1.3	研究步驟	11
貳、	研究背景	12
2.1記憶與場所	13
2.1.1	記憶重新再現	13
2.1.2	尋找記憶的空間	15
2.1.3	發現記憶組成的家	16
2.2	蒙太奇的空間美學	18
2.2.1	拼貼與繪畫	18
2.2.2 序列與攝影	20
2.2.3 路徑與電影	23
2.2.4 蒙太奇與空間設計	26
2.3	記憶與家的設計方法	29
參、	案例分析	31
3.1記憶與重疊	32
3.1.1	Peter Zumthor	32
3.1.2	藤本壯介/ Sou Fujimoto	34
3.2	記憶與序列	35
3.2.1	大西麻貴/Onishi Maki	35
3.3	記憶與路徑	37
3.3.1	Bernard Tschumi	37
3.3.2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 James Corner	38
肆、	家的記憶拚圖	40
4.1	家的探索	41
4.1.1	探索家的記憶	41
4.1.2	記憶的重現	42
4.1.3	家的元素產生	42
4.1.4	家的形成	43
4.2	遊戲之家	44
4.2.1	生活場景	44
4.2.2	成人的視角	46
4.2.3	孩童的視野	48
4.2.4	空間元素	48
4.2.5	空間序列	49
4.2.6	憶遊戲	51
4.3	分享之家	54
4.3.1	生活背景	54
4.3.2	現在的視角	55
4.3.3	青少年的學習	56
4.3.4	空間元素轉化	57
4.3.5	可變動的空間序列	58
4.3.6	憶分享	59
伍、	憶之家設計	61
5.1	記憶基地	62
5.1.1	記憶背景	62
5.1.2	基地探索	63
5.2	空間故事	65
5.2.1	阿嬤的生活地圖	65
5.2.2	爸爸的生活地圖	66
5.2.3	媽媽的生活地圖	67
5.2.4	小孩的生活地圖	68
5.3	家的空間元素	69
5.3.1	組合框	69
5.3.2	跳動的盒子	70
5.3.3	大屋頂	71
5.4	記憶序列	72
5.4.1	阿嬤的空間序列	72
5.4.2	爸媽的空間序列	74
5.4.3	小孩的空間序列	77
5.5	我的記憶之家	79
5.5.1	環境連結記憶	79
5.5.2	空間連結記憶	81
5.5.3	框景連結記憶	89
陸、	結論與建議	91
6.1	設計結論	92
6.2	後續建議	93
參考文獻	95



圖目錄

【圖1-1】不同時期住過的家	2
【圖1-2】觀察周遭-台灣現代的家	3
【圖1-3】家與建築的發想來源	3
【圖1-4】小孩與大人對於空間的感知不同	4
【圖1-5】Peter Zumthor對於家的童年記憶	5
【圖1-6】2014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窗戶	6
【圖1-7】臥室裝修的漸變圖	7
【圖1-8】家的形成演進思考	8
【圖1-9】過往是家的探索基地	9
【圖1-10】觀察台灣生活型態的記憶片段	10
【圖1-11】研究步驟	11
【圖2-1】圖左,記憶劇場	14
【圖2-2】圖右,組合圖形與科學之樹	14
【圖2-3】氛圍感受元素	16
【圖2-4】家的組成與分解	17
【圖2-5】圖左,《有藤椅的靜物》	19
【圖2-6】圖右,《立體派自畫像》	19
【圖2-7】Adolf The Superman: Swallows Gold and spouts Junk,1932	20
【圖2-8】圖左,紐約著名景點	21
【圖2-9】圖右,植物	21
【圖2-10】以時代廣場來拼貼	22
【圖2-11】圖左,熨斗大廈(Flatiron Building)	22
【圖2-12】圖右,將二戰照片與現代結合	22
【圖2-13】電影片段組合	24
【圖2-14】現代化的光輝城市、羅馬都市、figure-ground plan	26
【圖2-15】柯比意打破正式組織,創造模糊透明度的模型	27
【圖2-16】The Park	28
【圖3-1】周遭環境、入口外觀、材質、內部空間	33
【圖3-2】外觀環境、波浪焦土內壁、軸轉三角形鉛門	33
【圖3-3】外盒	34
【圖3-4】樹居概念發想圖	35
【圖3-5】外部路徑空間環繞中心建築主體	36
【圖3-6】生活情境的平面透視、剖面透視	36
【圖3-7】分解過程(上)、層次組合(左下)、建築群(右下)	38
【圖3-8】整體(左)、現況照片(右)	38
【圖3-9】高架公園裡不停轉換的場景	39
【圖4-1】設計流程與轉換元素對照/	41
【圖4-2】發掘記憶的元素	41
【圖4-3】現在視角再現記憶的秩序	42
【圖4-4】喚醒記憶聯想的秩序	43
【圖4-5】空間再現	43
【圖4-6】記憶的環境地圖、樓層配置	44
【圖4-7】平面測繪圖	44
【圖4-8】活動想像圖	45
【圖4-9】蒙太奇拚貼	46
【圖4-10】九宮格模型	47
【圖4-11】孩童視野與錯用	48
【圖4-12】開口情境組合	49
【圖4-13】樓梯元素、通道轉化空間	49
【圖4-14】一棟的空間秩序	50
【圖4-15】一間的空間秩序	50
【圖4-16】由外至內	51
【圖4-17】自然成為家的元素	52
【圖4-18】概念圖面	53
【圖4-19】剖面情境	53
【圖4-20】基地環境調查	54
【圖4-21】家與對面空地測繪	55
【圖4-22】蒙太奇拼貼	56
【圖4-23】傢俱與牆面對空間擾動	56
【圖4-24】轉動空間	57
【圖4-25】拉伸空間	57
【圖4-26】縫隙空間	58
【圖4-27】可變動空間秩序	58
【圖4-28】樓梯門牆	59
【圖4-29】動態序列	60
【圖5-1】返家地圖	63
【圖5-2】基地測繪	64
【圖5-3】阿嬤的空間故事	65
【圖5-4】爸爸的空間故事	66
【圖5-5】媽媽的空間故事	67
【圖5-6】小孩的空間故事	68
【圖5-7】空間再現模型	69
【圖5-8】框的模型	69
【圖5-9】盒的模型	71
【圖5-10】大屋頂模型	71
【圖5-11】阿嬤的序列	72
【圖5-12】阿嬤的空間模型	73
【圖5-13】爸爸的序列	74
【圖5-14】媽媽的序列	75
【圖5-15】爸媽的序列	75
【圖5-16】爸媽的空間模型	76
【圖5-17】小孩的序列	77
【圖5-18】小孩的空間模型	78
【圖5-19】周遭環境配置圖	79
【圖5-20】環境連結的空間模型	80
【圖5-21】1F平面配置圖	81
【圖5-22】壁面轉動的空間模型	82
【圖5-23】2F平面配置圖	83
【圖5-24】牆櫃變化的空間模型	84
【圖5-25】3F平面配置圖	85
【圖5-26】空間剖面圖	86
【圖5-27】4F平面配置圖	87
【圖5-28】路徑的空間模型	88
【圖5-29】框景立面圖	89
【圖5-30】框景空間模型	90
【圖6-1】框的未來發展模型	94
參考文獻
1. Colin Rowe and Fred Koetter著. 《拼貼城市》(Collage City). Mit Pr, 1984.
2. 謝宗哲 . 《日本當代前衛建築:自然系》. 台北 : 田園城市, 2013.
3. VenturiRobert著,葉庭芬/譯. 《建築中的複雜與矛盾》. 台北 : 尚林, 1980.
4. 道利.安祖著,陳國富/譯. 《電影理論-電影 : 材料.方法.形式.功用》. 台北 : 志文, 1992.
5. 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著,王志弘/譯. 看不見的城市. 台北 : 時報出版, 1993.
6. Bernard Tschumi. 《曼哈頓手稿》(The Manhattan Transcripts). Wiley, 1994.
7. 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譯. 《空間詩學》. 台北 : 張老師文化, 2003.
8. 愛森斯坦. 《蒙太奇論》. 編輯地未知 : 中國電影出版社, 2003.
9. 法蘭西絲.葉茲(Frances A. Yates)著,薛絢/譯. 《記憶之術》. 台北 : 大塊文化, 2007.
10. Colin Rowe and Robert Slutzky著,金秋野/王又佳/譯. 《透明性》(transparency). 北京 :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8.
11. 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著,陳恒/梅義征/譯. 《利瑪竇的記憶宮殿》. 台北 : 麥田, 2009.
12. 彼得•卒姆托 (Peter Zumthor)著. 《思考建築》(Thinking Architecture). 香港 : 香港書聯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10.
13. 彼得•卒姆托 (Peter Zumthor)著,張宇/譯. 《建築氛圍》(ATMOSPHERES). 北京 :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 2010.
14. 五十嵐太郎著,謝宗哲/譯. 《關於現代建築的16章》. 台北 : 田園城市, 2010.
15. Doug Saunders著,陳信宏/譯. 《落腳城市:最終的人口大遷徙與世界的未來》(Arrival City:The Final Migration and Our Next World). 台北 : 麥田出版, 2011.
16. 中山繁信著,長安靜美/譯. 《住得優雅:房子不用大,34個設計法則讓你優雅過生活》. 台北 : 臉譜, 2012.
17. Witold Rybczynski著,譚天/譯. 《金窩、銀窩、狗窩:家的設計史》(HOME: A SHORT HISTORY OF AN IDEA). 台北 : 貓頭鷹出版社, 2013.
18. 隈研吾(Kengo Kuma)著,林錚顗/譯. 《自然的建築》. 台北 : 五南出版社, 2014.
19. 隈研吾(Kengo Kuma)著,朱鄂/譯. 《十宅論》. 台北 : 遠足文化, 2012.
20. 隈研吾(Kengo Kuma)著,計麗屏/譯. 《負建築》. 台北 : 博雅書屋出版社, 2010.
21. 凌天. 【2014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將建築拆解為零的「建築的元素」展. MOT/TIMES 明日誌. [線上] 2014年11月03日. http://www.mottimes.com/cht/article_detail.php?serial=239&type=2.
22. 維基百科. 蒙太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線上] 2016年6月23日.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92%99%E5%A4%AA%E5%A5%87.
23. 謝爾蓋·愛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著. 電影藝術四講. 時代出版社, 1953.
24. 坎特.布魯摩(Kent C. Bloomer)&查理士.摩爾 (Charles W. Moore). 《人體、記憶與建築》. 台北 : 尚林出版社, 1999.
25. 馬丁‧海德格 (Martin Heidegger). 《築·居·思》(Building Dwelling Thinking). 1951.
26. 貝島桃代&黑田潤三&塚本由晴著. 《東京製造》(Made in Tokyo). 台北 : 田園城市, 2007.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