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3103201523360500
DOI 10.6846/TKU.2015.01122
論文名稱(中文) 發展國民中學國際教育課程方案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n Action Research of Developing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roject At A Junior High School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3
學期 1
出版年 104
研究生(中文) 陳映如
研究生(英文) Ying-Ru Chen
學號 69975012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5-01-27
論文頁數 19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朱惠芳(hueyfju@mail.tku.edu.tw)
委員 - 黃儒傑
委員 - 劉美慧
關鍵字(中) 國際教育
行動研究
關鍵字(英)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ction Reasearch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透過行動研究中三次循環教學實施:「台灣共同的驕傲」、「My City and Me-Let’s Talk English with GLEE」、「Discovering Culture Differences」,分別探討教師在規劃與實施國中階段之國際教育課程方案的歷程,分析學生在實施的過程中的學習情形與研究者在所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策略,以及深究研究者於發展實施其方案所獲得的專業成長。本研究結論如下:
  壹、國際教育議題融入課程引起學生探索世界的意願。
  貳、學生認同國際教育議題的分組合作學習有其必要性。
  参、教師突破每一次課程實施所遇到的困境。
  肆、教師在實施的歷程中提升國際教育專業知能。
    研究者根據研究的結論與啟示,針對執行國際教育的各領域教師、學校及未來研究的建議,以供後續研究做為參考的依據,分述如下:
  壹、對教師的建議
    一、取用多元素材融入國際教育主題課程。
    二、顛覆傳統課室圖像,給時間讓孩子盡情揮灑。
    三、與時俱進吸收新知,提高教師專業成長。
  貳、對學校的建議
    一、成立國際教育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不同領域的老師可相互給予回饋意見。
   二、多尋找國際交流夥伴,增進學生實質國際交流經驗。
    三、多元培育國際教育種子。
  參、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對不同的研究對象進行研究。
    二、可採用不同的研究方法進行探討。
英文摘要
Abstract:
    This research paper follows the ‘action research’ paradigm through three cycles: “The Shared Pride of Taiwan”, “My City and Me – Let’s Speak English with GLEE”, “Discovering Culture Differences”. The instructor’s experiences designing and executing these lessons, and the process followed through these steps are described and detailed. The students’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during the lessons is also described and analyzed along with accounts of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by the researcher, and the strategies used to overcome challenges. Furthermore, the enhanced experience, and professional growth experienced by the researcher throughout these projects is also discussed. The research findings include the following key points:
1.	Integrating the curriculum with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encourages students to want to explore the world.
2.	Working together in small groups is essential for students to accept the topic of ‘global perspectives’.
3.	The instructor was able to overcome every challenge that arose.
4.	The instructor’s abilities relating to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were greatly enhanced through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these lesson plan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for the benefit of future researchers, curriculum specialists, school officials or scholars who may take interest in this topic,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are offered for consideration:
Suggestions for Teachers:
1. Make use of multi-cultural materials, and integrate them into the main curriculum.
2. Subvert the traditional images usually presented in class, and allow students time to fully engage in differently structured activities.
3. Teachers must constantly engage in continuous self-improvement, and keep up with the times.
Suggestions for Schools:
1. Establish a learning community for teachers who want to enhance thei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eachers from various departments can offer each other helpful suggestions and advice.
2. Search tirelessly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artners, and enhance the students’ experience with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3. Multiculturalism nurtures the seed students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1. Find different groups of students with whom to carry out this type of research.
2. For a more enhanced understanding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other research approaches, aside from action research, should also be considered.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7
第四節 名詞釋義	8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國際教育的定義	11
第二節 國內外國際教育之相關研究與作法	19
第三節 社團活動	39
第四節 教師專業成長	4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9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59
第二節 研究情境與研究對象分析	62
第三節 課程方案說明	67
第四節 研究資料的蒐集與分析	6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2
第一節 教師推動國際教育課程方案之規畫歷程	72
第二節 國中國際教育課程方案之實施歷程	78
第三節 學生的學習歷程分析	102
第四節 評析與討論	10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08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11
參考文獻	114
中文書目	114
英文書目	119
附錄一:認識自己的學習風格	122
附錄二:第一循環:活動一學習單	125
附錄三:第一循環:活動二台灣人物文本資料	128
附錄四:第一循環:活動三思考與分享學習單「互評與自評表」	132
附錄五:Flat Stanley 學習單	133
附錄六:第二循環:My City and Me 學生成果PPT	136
附錄七:淡水微旅行-紅毛城歷史文化英語導覽趣遊學習手冊	156
附錄八:第二循環:Let’s Speak English With GLEE 學生成果PPT	164
附錄九:第三循環:Discovering Culture Differences 閱讀文本	171
 
表次
表 2 1國際教育與比較教育之差異	14
表 2 2國中英語何嘉仁第三版教科書之內容分析	28
表 2 3國中英語康軒第二冊教科書之內容分析	28
表 3 1寰宇班學生資料分析	62
表 3 2資料編碼代號說明	70
表 4 1第一循環教學單元設計-台灣共同的驕傲	78
表 4 2第一循環修正表	86
表 4 3第二循環教學單元設計My City and Me- Let’s speak English with GLEE	87
表 4 4第二循環修正表	94
表 4 5第三循環教學單元設計- Discovering Culture Differences	94
表 4 6學生的學習情形分析	104
表 4 7教學過程所遭遇的困境與修正實施結果	105

圖次
圖 3 1研究流程圖	61
圖 4 1學生填寫「認識生活中的國際品牌」學習單之情形	82
圖 4 2學生填寫「認識生活中的國際品牌」學習單之情形	83
圖 4 3採訪藝術踩街總監吳娟小姐	90
圖 4 4學生拍攝國際環境藝術節踩街實況	90
圖 4 5採訪西仔反傳說導演蘇達先生	90
圖 4 6外籍老師指導學生用英文報告	91
圖 4 7學生們專心聽從老師所指示的單字找字卡的樣子	98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天下雜誌(2004)。天下雜誌2004年教育特刊。臺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王如哲(1999)。比較與國際教育初探。比較教育,46,67-82。
王秋絨(1991a)。教師需求論於教師在職進修課程發展上的意義。台灣教育,第439期。
王秋絨(1991b)。批判教育論在我國教育實習制度規劃上的意義。台北市:師大書苑。
王聖馨(2006)。九年一貫國小教科書國際觀內容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未出版。
白穗儀(1999)。國民中學組織學習與教師專業展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大學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明清(2004)。提升教師素質之探究。教育研究月刊,127,5-17。
吳清山(1998)。建立教師專業權威之探索-談專業知能、專業自主與專業倫理。初等教育學刊,6,41-58。
吳清山(2011)。培養學生國際視野的策略。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雙月刊,28(5),1-3。
李岩勳、田耐青(2010)。全球教育教學方案發展之行動研究-「從臺灣到越南」為例。論文發表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舉辦之「2010全球教育與課程創新」國際研討會,臺北市。
宋佩芬、陳麗華(2008)。全球教育之脈絡分析:兼論臺灣的全球教育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11(2),1-26。
岑國禎等(1990)。國際教育百科全書第五冊。中國:貴州教育出版社。	
何嘉仁(2010)。國民中學英語課本第三冊。臺北市:何嘉仁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清江(1994)。教育社會學(六版)。臺北市:臺灣書店。
邱玉蟾(2012)。學校推動國際教育應有的認識。臺北市:教育部。
夏林清等譯(1990)。Altrichter, Posch & Somekh著。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作研究(Teachers Investigate Their Work)。臺北:遠流。
徐超聖(2000)。教育大辭書。2014年12月1日,取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4105/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修訂。2012年10月1日,取自
http://www.edu.tw/secretary/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9519
教育部訓委會(1988)。社團活動的參與。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4)。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正中。
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遠景。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92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2012年10月21日,取自http://www.edu.tw/ej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4420
教育部(2005)。教育基本法。2012年9月12日,取自http://www.laws.taipei.gov.tw/taipei/lawsystem/showmaster02.jsp?LawID=A040080020001000-20051130
教育部(2007)。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手冊(第二版)。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2012年10月15日,取自http://www.edu.tw/ej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5326
教育部(2009)。98年到101年教育施政藍圖。2012年11月19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EDU01/教育部施政藍圖_.pdf
教育部(2010)。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兩岸與國際教育。臺北市:教育部。	2012年10月15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0/教改-十大議題09.pdf
教育部(2011)。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扎根培育二十一世紀國際化人才。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2)。中小學國際教育融入課程資源手冊-國小版。臺北市:教育部。2012年11月4日,取自http://ietw.cityweb.com.tw/GoWeb/include/index.php?Page=1-3-1
張明文,陳盛賢(2006)。桃園縣初等教育國際化及其政策。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1,63-78。
張興蘭(2010)。國中英語教科書適用於國際文化教育內容分析批判-以何嘉仁版第三冊為例。2012年12月5日取自http://goo.gl/7DcPc
張德銳(1992)。教師評鑑與教師專業成長。國教世紀,28,50-54。
陳伯璋(1994)。師範院校通識教育課程架構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陳美玉(1997)。教師專業─教學理念與實踐。高雄市:麗文文化。
陳美如、郭昭佑(2003)。學校本位課程評鑑:理念與實踐。台北市:五南。
陳昭雄、林合懋、許仁慈、簡信男(2006)。全國大專校院園社團發展趨勢之探討—由歷年來全社評及傑人會獲獎社團資料分析。弘光學報, 49,37 -43。
陳韋霖(2013)。國中生社團參與態度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臺南市歸仁國中為 例(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臺南市。
陳怡如(2011)。臺灣中等學校國際教育實施現況與未來發展。教育資料集刊,50,1-26。
陳弘哲(2010)。英國中小學階段國際教育策略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傅木龍(2000)。校園學生社團活動之發展與輔導。訓育研究, 39(1), 16 -24 。
曾慧芬(2007) 。公民行動取向全球觀課程實施成效之研究以 [前進斯里蘭卡] 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黃乃熒(2009)。臺灣推動中小學國際教育之行動建構。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42,1-23。
黃乃熒(2011)。全球領導與國際教育。臺北市:學富文化。
黃乃熒,王錦雀(2009)。英國國際教育政策。中小學國際教育實務研討工作坊。臺北:教育部主辦,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協辦。
趙中建(1996)。全球教育發展的研究熱點:90年代來自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的報告。北京市:教育科學出版社。
黃政傑(2006)。國際視野與國際旅行。師友月刊,474,8-12。
游家政(2010)。全球教育融入學校課程的原則與模式。論文發表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舉辦之「2010全球教育與課程創新」國際研討會,臺北市。
楊思偉(1996)。當代比較教育研究的趨勢。臺北市:師大書苑。 
游光銳(2003)。九年一貫國小英語課程之政策分析。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賈馥茗,伍振鷟,楊深坑,黃發策,謝福生(2000)。教育大辭書。臺北:文景。
劉惠琴(1994)。南投縣及彰化國小高年級新移民子女自我概念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生死研究所,嘉義縣。
劉欣宜(2003)。 高中教師對全球觀融入第二外語教學知覺之調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甄曉蘭(2004)。中小學教師的專業成長。教師專業成長問題研究:理念、問題與革新。臺北市,學富文化。
繆士林(2009)。教育國際化背景下當代大學發展的國際化路徑思考。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6(3),120-123。
甄曉蘭(2004)。中小學教師的專業成長。教師專業成長問題研究:理念、問題與革新。臺北市,學富文化。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臺北市,師大書苑。
廖松圳(2006)。彰化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社團活動參與、自我概念習滿意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彰化縣。
廖燦輝(1991)。課外活動輔導之未來發展方向。訓育研究, 30(3), 17 -19 。
蔡培村(2001)。全球化趨勢與成人教育之發展。成人教育雙月刊,64,2-8。
蔡靜宜(2000)。從英語外籍教師文化優勢現象看台灣英語教育-以文化全球化面向探討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鄭雅靜(2011)。屏東縣國民中學社團活動課程現況調查研究(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賴瑩真(2008)。國小家長對子女參與校內社團活動的教育期望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新北市。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1)。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蘇峰山(2006)。論述方法分析-以「全民說英語大家來英檢」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通訊,70,3-15。
羅中展(2002)。課外活動與全人教育之探討。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2(387 -400 頁)。臺北市: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顏佩如(2007)。全球教育課程發展。臺北市:冠學。
饒見唯(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圖書。

 
英文書目
Cambridge, J., & Thompson, J. (2004). Internationalism and globalization as contexts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mpare, 34(2), 161-175. 
Cook, A. (2009). Creating a different future through the global dimension.	2009 Confernec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on Elemtary and Secondary. Taipei: Th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Adminidtratio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Bull, H. (1977). The Anarchical Society: A Study of Order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Epstein, E. H. (1994).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Overview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2, 918-923. 
Goldmann, K. (1994). The Logic of Internationalism: Coercion and Accommodation. London: Routledge.
Gregorc, A. F. (1973), Developing plans for professional growth, NASSP Bulletin,  1-8.
Hill, I.	(2007).	Multicultural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Never the Taiwan shall meet?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 53, 245-264.
Hinchcliff-Pelias, M., & Greer, N. S. (2004). The importanc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KNOXVILLE-, 33(2), 5-18. 
International Bureau of Education (IBE). (2006). Retrieved May 5, 2006, from http://www.ibe.unesco.org/Chinese/home.htm
Jones, P. W. (1998).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sm: Democratic Prospects for World Education. Comparative Education, 34(2), 143-155.  
Keller, J.M. (1983).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ARCS model of motivational design (Reports Research/ Technical 143). East Lansing, MI: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on Teacher Learning.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130001)
Keller, J.M. (1983).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ARCS model of motivational design.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 10(3), 2-10. 
Kirby, K. (2009). International Australia: Asia Literacy. Bulletin of 2009 Con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o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70-77. Taipei: The Institute of Education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Leach, R. J. (1969). International Schools and Their Role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Oxford: Pergamon Press. 
Merryfield, M. M. (1996). Making connections between multicultural and glob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ors and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ERIC. 
Robertson, R. (1992). Globalization. London: Sage.
Shulman, L.S. & Sykes, G. (1986). A national board for teaching: In search of a bold standard. Paper presented in the Task Force on Teaching as a profession, Carnegie Forum on Education and the Economy.   
Shulman L.S. (1986). 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5(2), 4-14. 
Quashigah, A. Y., & Wilson, A. H. (2001). A cross-national conversation about teaching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Issues of culture and power. Theory into Practice, 40(1), 55-64. 
UNESCO  (1966). Recommendations Concerning the Status of Teachers
Retrieved from http://www.unesco.org/education/pdf/TEACHE_E.PDF
UNESCO (1974). Recommendation concerning 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co-operation and peace and education relating to human rights and fundamental freedoms.	
    Retrieved from http:// www.enesco,org/education/nfsunesco/pdf/Peace_e.pdf
Yarger, S. J., & Mertens, S.K.(1980).Testing the Waters of School- Based Teacher Education. In Carigan, D. C. & Howey, K. R. (eds.), Concepts to Guide the Education of Experienced Teachers. Reston, VA: 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