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3101202112442100
DOI 10.6846/TKU.2021.00861
論文名稱(中文) 公孫龍名實思想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Study Of Gong-Sun Long Philosophy: From The Concept "On Names and Actualitie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9
學期 1
出版年 110
研究生(中文) 王曉莉
研究生(英文) Hsiao-Li Wang
學號 70201008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21-01-14
論文頁數 8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周德良
委員 - 廖怡嘉
委員 - 李蕙如
關鍵字(中) 公孫龍
名家
名實
本體論
關鍵字(英) Gong-Sun Long
Ming-xue
On names and actualities
ontolog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大抵上任一學說或學派的盛起必有一開創的「先河」或「初祖」,發展延續日久,也往往必出現一能對先前眾學說整理或總結的「集大成」者,在諸多名家哲人之中,公孫龍即是名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與其他名家相比,更偏向純粹的語言分析,成為中國語言哲學的最初萌芽。 
    本論文以公孫龍的名實思想為出發點,依託中國思想傳統的考據訓詁與義理研究相結合之方法,和中國哲學的格義方法,進行文本梳理和理論探索。蓋任何一種古典哲學思想之所以能傳承數千年至今,必然有其產生的社會背景與歷史緣由,此為本文之研究動機,乃通過分析公孫龍思想,在浩如煙海的中國數千年哲學道統延綿,與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時代中,為何得以受世人重視,流傳至今的淵源,進一步證明其思想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本文運用傳統與現代西方哲學分支下的語言哲學、邏輯學思維等新工具發現,尤其是以分析哲學、符號學等為主的哲學視角下,透過對公孫龍文本中的名實思想進行解讀與詮釋,研究公孫龍所展現出來的邏輯思想,進行中西格義,比較研究的方法。
    在現代西方哲學視域下,公孫龍的研究並非只是詭辯或玩弄文字,而乃是具有其語言哲學的重要意義,故而公孫龍研究開始大放異彩。雖然中西格義不免會有牽強附會的成分,但是不得不說這一方式打開了名家研究的新視窗。有利於彰顯中國傳統名辯學的語言特色和和思想宗旨。創新之處在於把公孫龍的哲學思想,在傳統考據的思路下加以梳理,運用邏輯學體系進行論證和解讀,並在語言哲學與政治哲學的視角下進行新的解讀。儘量向世人展現一個全面且真實的公孫龍,繼而證明其人非為詭辯家,尚為思想的先覺者。
英文摘要
Among the many anicent philosophers in Chinese history, Gong-Sun Lo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representative philosopher in Chinese sophism in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Compared with other famous philosophers in the doctrine of sophism,  Gong-Sun Long is more inclined to emphasizing on pure language analysis. His philosophy had became the first sprout on philosophy of language in 2000 years ago。This dissertation takes Gong-Sun Long’s concept of “On names and actualities" as the starting point, it relied on the methods of combining textual exegesis and philosophical research based on Chinese ideological tradition.
    This dissertation applies philosophy of language, linguistic philosophy, logical thinking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under the branch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Western philosophy, especially analytical philosophy, Semiotics, to conduct comparative research method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philosophy of language.
    In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Western philosophy, the philosophical thinking of Gong-Sun Long research is not just sophistry or playing with words, it has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its philosophy of language. Although the cross-interpret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philosophies would inevitably have a far-fetched result. However, this new interpretation has been opening a new window for the study of Gong-Sun Long. It highlights the language features and ideological purpos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ingbian studies. To show  the world that is Gong-Sun Long more than a sophist, he is a pioneer of Chines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謝辭	II
摘要	III
Abstract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7
第三節  相關文獻研究回顧	9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結構	10
第二章 解構與建構―權力政治的名實謄寫	17
第一節 混亂動盪―戰國的政治文化	19
第二節 崩頹衝擊―封建的符碼更易	24
第三節 落實革新―時代政治的共識	28
第四節 公孫龍的語言哲學與歷史批判	30
第五節 小結	34
第三章 存在與本體―語言符號的名實指涉	36
第一節 中西方語言哲學的互映與交匯	36
第二節 時代火花―語言符號的嚆矢	38
第三節 哲學詭辯―語言符號的指物	40
第四節 物實位正―語言符號的指謂	43
第五節 小結	47
第四章 現代的共識―邏輯命題的名實之學	48
第一節 起於累土―唯心理論的謬誤	48
第二節 形而上學―名實的邏輯基礎	58
第三節 東西匯流―公孫龍的現代性	64
第四節 小結	69
第五章 結論	72
第一節  研究發現	72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展望	75
參考文獻	77
參考文獻
一、古籍
1.	(周)老子:《道德經》(香港: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2019年)。
2.	(周)左丘明:《左傳》(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3.	(周)公孫龍:《公孫龍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 年)。
4.	(周)莊周:《莊子》(臺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5.	(周)鄧析:《鄧析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6.	(秦)呂不韋:《呂氏春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7.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
8.	(漢)桓寬:《鹽鐵論》(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年)。
9.	(漢)陸賈:《新語》(臺北:世界書局,《四部叢刊初編》本,1962年)。
10.	(漢)揚雄:《宋本揚子法言》(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守山閣叢書》本,2017年)。
11.	(漢)鄭玄:《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12.	(漢)劉安:《淮南鴻烈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13.	(漢)劉向:《戰國策書錄》(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
14.	(唐)吳兢:《貞觀政要集校》(上海:中華書局,1963 年)。
15.	(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16.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17.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1984 年)。
18.	(宋)朱熹:《論語精義(《欽定四庫全書》本)》(北京:廣陵書社,2009年)。
19.	(宋)呂祖謙:《大事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20.	(宋)蘇軾:《蘇東坡全集》(臺北:新興書局,1955年)。
21.	(清)王夫之:《讀通鑑論.敘論四》(臺北:里仁書局,1972 年)。
22.	(清)王先愼:《韓非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 年)。
23.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95年)。
24.	(清)林春傅:《戰國紀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25.	(清)姚鼐:《惜抱軒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67年)。
26.	(清)高士奇《左傳紀事本末(全三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27.	(清)黃式三:《周紀略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28.	(清)顧炎武:《日知錄》(台北:世界書局,1968年)。

二、近代專書
1.	王琯:《公孫龍子懸解》(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2.	方勇、盛敏慧:《荀子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2012年)。
3.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年)。
4.	牟宗三:《名家與荀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6年)。
5.	牟宗三:《歷史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1978 年)。
6.	伍非百:《中國古名家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
7.	何啟民:《公孫龍與公孫龍子》(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1976年)。
8.	杜國庠:《杜國庠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
9.	李哲賢:《荀子之名學析論》(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
10.	李振綱:《智者的叮嚀:先秦諸子的生存智慧》(新北:雲龍出版社,2002年)。
11.	李賢中:《公孫龍子有關認識問題之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年)。
12.	李賢中:《先秦名家「名實」思想探析》(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13.	汪濤:《顏色與祭祀―中國古代文化中顏色涵義探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14.	沈清松:《跨文化哲學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
15.	周德良:《荀子思想理論與實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12 年)。
16.	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6年)。
17.	胡適:《先秦名學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18.	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19.	陳孟麟:《先秦名家與先秦名學》(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
20.	陳癸淼:《公孫龍子今註今譯》(臺北:台灣商務書局,2013 年)。
21.	陳癸淼:《名家與名學—先秦詭辯學派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10年)。
22.	張家龍:《邏輯學思想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
23.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24.	黃克劍:《名家琦辭疏解:惠施公孫龍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25.	黃宣範:《語言哲學—意義與指涉理論的研究》(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1983年)。
26.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27.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5年)。
28.	曾春海:《先秦哲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29.	曾春海、葉海煙、尤煌傑、李賢中:《中國哲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30.	董英哲:《先秦名家四子研究(上)》(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41年)。
31.	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証》(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
32.	(奧) 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著,賀紹甲譯:《邏輯哲學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33.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大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 年)。
34.	劉福增:《公孫龍子新論》(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
35.	龐樸:《公孫龍子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三、期刊研討會文獻
1. 丁曉軍:〈分析哲學之本真辨析―兼論分析哲學的起源及其與歐陸哲學之爭〉,《學術論壇》2017年 5期(2017年1月),頁 155-159。
2. 刁力人:〈數的概念―語義、語法及語用〉,《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0卷第4期(2008年7月),頁354-360。
3. 王永、馮浩〈從《指物論》和《名實論》看公孫龍的語言哲學思想〉《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2期(2015年1月),頁52-55。
4. 王靜:〈物莫非指,而指非指―論《指物論》中的指物關係〉,《北方文學(下旬刊)》2015年 4期(2015年7月),頁242。
5. 卡維波:〈同性婚姻不是同性戀婚姻:兼論傳統與個人主義化〉,《應用倫理評論 》62期 (2017年4月),頁 5-35。
6. 成中英、理查德.斯萬(Richard H. Swain):〈公孫龍《指物論》中的邏輯和本體論〉,《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9卷3期(2009年5月),頁113-124。
7. 朱衛兵、謝強、卜文俊:〈生物譜系命名法規簡評〉,《動物分類學報》31卷3期(2006年7月),頁530-535。
8. 江日新:〈從多元認識論到知識社會學:張東蓀知識學說的一個試探〉,《鵝湖學誌》22期(1999年6月),頁 77-98。
9. 杜保瑞:〈追求真理觀的文本詮釋進路之中國哲學方法論〉,《鵝湖月刊》440期(2012年2月),頁14-24。
10. 李怡青:〈性別平權與婚姻平權:從研究結果反思社會正義〉,《應用心理研究》72期(2020年6月),頁47-89。
11. 李秋嫺:〈《公孫龍子.白馬》語法結構析探〉,《問學》18期(2014年6月),頁29-48。 
12. 李帥:〈春秋戰國以庶代嫡諸侯王形像分析―以《史記》為視角〉,《渭南師範學院學報》2018年 21期(2018年1月),頁 22-31。
13. 李葆嘉:〈先秦名論 : 認知—思辨論和倫理—權術論〉,《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 2010年 2期(2010年7月),頁171-181。
14. 李賢中:〈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省思〉,《哲學與文化》34卷4期(2007年4月),頁7-24。
15. 吳汝鈞:〈羅素的知識論析評〉,《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9卷3期(2009年9月),頁 139-169。
16. 吳彥霖:〈公孫龍〈指物論〉中的記號思惟〉,《東方學報》38期(2017年12月),頁37-51。
17. 吳彥霖:〈以索緒爾的記號概念探討公孫龍的指物思想〉,《東方學報》28 期(2007年12月),頁1-12。
18. 邱忠義:〈同性婚的價值觀,不因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而定紛止爭〉,《人權會訊》125期(2017年7月),頁 33-35。
19. 何佳瑞:〈我在多元他者中?多元他者在我中?從士林哲學、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觀點探討外推(strangification)理論對封閉主體性的克服〉,《哲學與文化》46卷11期(2019年 11月),頁67-88。
20. 余桂霖:〈論羅爾斯的正義論〉,《復興崗學報》55期(1995年9月),頁 1-23。
21. 林富光:〈先秦名家對概念之分析〉,《復興崗學報》 66期(1999年6月),頁 1-16。
22. 周光慶:〈荀子語言哲學思想發微〉,《孔子研究》2007年第3期(2007年5月), 頁45-58。
23. 周曉瑩:〈論臺灣新士林哲學對中西哲學會通的探索―以沈清松教授的「跨文化哲學」建構的策略為例〉,《哲學與文化》 46卷11期(2019年11月),頁109-119。
24. 陸品妃:〈提倡性別正義之法:定位蘇珊.歐肯之貢獻〉,《思與言雜誌》2期(2013年6月),頁165-209。
25. 陳波:〈中國古代的六組悖論―從比較哲學的視角看〉,《哲學門》2014年 2期(2014年 4月),頁55-84。
26. 陳婕:〈孔子與季氏交往探析—以「僭越」為線索〉,《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 1期(2011年7月),頁138-147。
27. 陳舒顏:〈墨家的矢與芝諾的箭―在墨家哲學體系中探討芝諾悖論〉,《遼寧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年 3期(2011年8月),頁 107-109。
28. 陳聲柏、李巍:〈從「物」、「實」之別看公孫龍名學的價值―以荀況為參照〉,《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35期(2008年3月),頁83-104。
29. 梅廣:〈《公孫龍子》:校訂、語譯和解說〉,《清華學報》50卷1期(2020年3月),頁7-60。
30. 曹峰:〈孔子「正名」新考〉,《文史哲》2009年 2期(2015年7月),頁61-69。
31. 過常寶:〈世系和統系的構建及其意義―《史記.太史公自序》相關內容解讀〉,《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9年 2期(2019年 4月),頁153-161。
32. 張桂權:〈「心外無物」 : 王陽明與貝克萊〉,《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 6期(2017年3月),頁 5-11。
33. 張漢良:〈亞里斯多德的分類學和近代生物學分類〉,《符號與傳媒》2018年 2期(2018年12月),頁 1-25。
34. 黃聿寧:〈驪姬之亂〉,《人文集刊》 4期(2006年4月),頁137-160。 
35. 葉錦明:〈墨學邏輯研究—從數理邏輯的角度分析〉,《鵝湖學誌》15期(1995年12月),頁 133-156。
36. 鄔昆如:〈文化哲學的意含〉,《哲學與文化》28卷5期(2001年5月),頁385-395。 
37. 楊菊生:〈《公孫龍子》別解〉,《國學研究》2014年 2期 (2014年5月),頁245-270。 
38. 楊菊生:〈《公孫龍子》新解〉,《邯鄲學院學報》2014年 1期(2014年7月),頁29 - 41。 
39. 楊衛東、戴衛平:〈認知語言學〉,《現代語文(語言研究)》2014年 1期(2014年3月),頁9-14。
40. 趙彤 :〈老子「道」與「名」的語言哲學思考〉,《華章》2012年 6期(2012年7月),頁12-53。
41. 趙炎峰:〈論先秦哲學中「名」之內涵嬗變〉,《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1卷3期(2011年 5月),頁20-25。
42. 蔡偉鼎:〈語言的邊際—論《莊子》的「弔詭」〉,《哲學與文化》28卷10期(2001年10月),頁949-972。
43. 蔡錦昌:〈知擇與致知─兩種中國古代的知識論〉,《哲學論集》44期(2011年7月),頁 95-116。
44. 鄭亞倫:〈論田氏在齊國的發展〉,《北市教大社教學報》10期(2011年12月),頁1-28。
45. 鄭良樹:〈論《公孫龍子.跡府》的成書時代〉,《文獻》2000年 2期(2000年7月),頁 4-11。
46. 劉文:〈「同性戀正典化」的偏執及臺灣同志運動的修復詮釋〉,《應用倫理評論》58期(2015年4月),頁101-128。
47. 劉貴傑:〈博公先師對先秦十子思想的一些批判〉,《哲學與文化》44卷9期(2017年 9月),頁75-93。
48. 潘夢璐:〈羅爾斯社會正義原則引入家庭領域的嘗試與困境―基於蘇珊.奧金學說的探討〉,《嶺南學刊 》2018年 6期(2018年2月),頁114-119。
49. 霍書全:〈羅素哲學中的謂述問題及其認知意義〉,《哲學分析》2015年 6期(2015年3月),頁135-146。
50. 錢永祥:〈從語言到生活:維根斯坦構成理論的發展與轉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2期(1992年5月),頁 117-140。
51. 賽頌雅、趙茂林、劉千美:〈文本與意義―維根斯坦論詮釋〉,《哲學與文化》37卷3期(2010年3月),頁 39-63。
52. 蘇振興、彭艷芬:〈古希臘智者運動的興起與教育思想新探〉,《東疆學刊》24卷1期(2007年1月),頁 69-75。
  
三、學位論文
1.	郭宏才:《公孫龍子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7年)。
2.	尉遲淦:《公孫龍思想的理解與批判》(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3.	鄭維德:《蒯因與公孫龍實有論之比較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碩士論文,2010年)。
4.	張榮洲:《公孫龍白馬非馬說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