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3012201323281400
DOI 10.6846/TKU.2014.01276
論文名稱(中文) 房地產價格與生育率之相關性研究:台灣的實證資料之檢視
論文名稱(英文)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Housing Price and Birth Rate: An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aiwa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2
學期 1
出版年 103
研究生(中文) 張卉婷
研究生(英文) Hui-Ting Chang
學號 60064029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3-10-18
論文頁數 6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劉志宏
委員 - 郭乃菱
委員 - 劉淑惠
關鍵字(中) 房地產
生育行為
生育率
房價所得比
臺灣
關鍵字(英) Real Estate
Fertility Behavior
Birth Rate
Housing Price-Income Ratio
Taiwa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嘗試著探討房地產市場價格之波動與生育行為的相關性之分析。觀察資料為從2004年以來一直到2012年底為止我國六大都會區包括:台北市、新北市、桃竹縣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的房價所得比資料,來代表房地產市場之榮枯及其後續影響人民所得之指標;依變項則為我國該六大都會區的總生育率,當作人民生育決策之結果;另本研究歸納出可能影響我國生育率的控制變項為:女性勞動參與率、女性教育程度、失業率、結婚率、外籍配偶比例、自有住宅率以及龍年效應,並以PCSE(Panel Corrected Standard Errors,追蹤修正標準誤)的迴歸模型來進行實證分析。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我國的房地產價格上漲其實是與生育率呈現出正相關的關係,推論其可能的解釋為與我國高度的自有住宅比例有關,房價的上揚帶動了財富效果讓人民更積極地去進行生育行為。
英文摘要
This research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real estate price and fertility behavior.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is Housing Price-Income-Ratio and  the dependent variable is birth rate from six metro areas including Taipei City, New Taipei City, Taoyuan-Hsinchu County, Taichung City, Tainan City and Kaohsiung City in Taiwan , with time spanning from 2004 to 2012 to conduct empirical study.  After controlling variables such as female labor participation, female education, unemployment rate, wedding rate, foreignmate ratio, self-owned housing ratio, and dragon year effe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able of Housing Price-Income-Ratio, i.e. index to measure housing price, and birth rate.  We employ method of PCSE (panel corrected standard error) to run regression analysis.  Our empi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real estate price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birth rate in Taiwan.  The result may be due to high degree of self-owned housing in Taiwan.  The high-rising housing price increases “wealth effect” which prompt people to give birth activel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和動機	1
第二節、研究問題	7
第三節、研究目的	7
第四節、研究方法與設計	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0
第一節、房價與生育行為的關係	10
第二節、影響生育率之其他因素	16
第三章 我國生育率與房價所得比之現況	24
第一節、我國生育率概況	24
第二節、我國房價所得之變化	26
第三節、房價所得比指標之探討	30
第四章 研究設計與實證結果	34
第一節、研究設計	34
第二節、資料來源	37
第三節、預期結果	39
第四節、實證結果之分析與討論	44
第五節、檢測結果	4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1
第一節、結論	51
第二節、研究限制	52
第三節、建議	52
參考文獻	59

圖目次

圖1-1、全球總生育率	2
圖1-2、主要國家的總生育率	3
圖1-3、我國整體地區購屋貸款負擔率	4
圖1-4、我國都市地價指數(全國、新北市、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	5
圖2-1、效用極大化理論-住宅價格與生育率的關係	14
圖3-1、我國主要縣市總生育率	26
圖3-2、世界主要國家之房價指數(基期:2005年=100)	28
圖3-3、世界主要國家之實質所得指數(基期:2005年=100)	29
圖3-4、我國主要縣市之房價所得比	30
圖3-5、我國房價所得比與總生育率	32
表一、各主要變項內容與資料來源	42
表二、主要變數的敘述統計	43
表三、年度資料之迴歸分析結果	44
表四、季度資料之迴歸分析結果	47
表五、瑞典、芬蘭、法國和日本的生育政策內容	56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內政部地政司全球資訊網。實價登錄Q&A。2013年6月20日取自http://www.land.moi.gov.tw/chhtml/hotnews.asp?cid=1003&mcid=2028。
內政部統計處(2013)。總生育率定義、公式。2013年6月20日取自http://statis.moi.gov.tw/micst/stmain.jsp?sys=100。
內政部統計處(2013)。粗生育率定義、公式。2013年6月20日取自
http://statis.moi.gov.tw/micst/stmain.jsp?sys=100。
內政部統計處(2012)。結婚登記對數。2013年9月15日取自
http://statis.moi.gov.tw/micst/stmain.jsp?sys=100。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2012)。大陸地區、港澳居民、無戶籍國民來臺人數統計表。2013年9月15日取自
http://www.immigration.gov.tw/ct.aspxItem=1216276&ctNode=29699&mp=1
內政部統計處(2013)。結婚率。2013年7月1日取自http://statis.moi.gov.tw/micst/stmain.jsp?sys=100。
內政部統計處(2013)。總生育率。2013年7月1日取自http://statis.moi.gov.tw/micst/stmain.jsp?sys=100。
內政部統計處(2013)。外籍配偶比例。2013年7月1日取自http://statis.moi.gov.tw/micst/stmain.jsp?sys=100。
內政部統計處(2013)。女性教育程度。2013年7月1日取自http://statis.moi.gov.tw/micst/stmain.jsp?sys=100。
內政部營建署(2012)。房價所得比。2012年12月29日取自http://pip.moi.gov.tw/.
方新惟(2006)。家庭生育決策之因素分析。國立東華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瑞樺(2009)。高等教育擴張與延後生育。國立高雄大學應用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王雲東(2004)政府必須正視台灣當前「少子化」現象所可能帶來的巨大衝擊。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2年8月29日取自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SS/093/SS-C-093-072.htm。
王瑞壎( 2004 )。大陸和外籍新娘婚生子女適應與學習能力之探究。台灣教育,626,25-31。
行政院主計總處台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2013)。自有住宅率。2013年8月2日取自http://win.dgbas.gov.tw/fies/index.asp。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3)。女性勞動參與率。2013年7月18日取自http://win.dgbas.gov.tw/dgbas04/bc4/timeser/more_f.asp。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3)。失業率。2013年7月18日取自http://win.dgbas.gov.tw/dgbas04/bc4/timeser/more_f.asp。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8)。替代水準。2013年9月20日取自 http://www.cepd.gov.tw/att/0000455/0000455_14.pdf。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11)。第十次家庭與生育力調查報告。,2013年2月28日取自http://health99.doh.gov.tw/media/public/pdf/21685.pdf.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9)。以調整綜合所得稅制度作為鼓勵生育政策之研究。2013年9月1日取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1606。
江清馦(2005)獎勵生育措施有效嗎?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2年8月29日取自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SS/094/SS-B-094-015.htm。
余清祥、許添容(2004)。台灣地區鄉鎮市區生育率的空間與群集研究。臺灣人口學會2004 年年會暨「人口、家庭與國民健康政策回顧與展望」研討會。
李美慧(2008)。女性勞動參與率、高等教育率、結婚率及女性失業率對台灣地區生育率之影響-以縱斷面VAR 模式為實證研究。多國籍企業管理評論﹐2(2),93-110。
吳閔鈺(2007)。自有住宅與生育決策─台灣地區之實證分析。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建興(2010)。少子化時代提高生育率的方法。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2年8月29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1/8091。
李博志(2000)。應用計量經濟學。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林宇旋、劉怡妏、林惠生(2002)。台灣婦女生育態度與行為及其轉變。臺灣人口學會「人口轉型與社會、國民健康」研討會。
林美惠、王奕貞、莊財福(2010)。新移民女性參與子女學校教育: 以台灣雲林縣個案為例。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林靜宜(2008)。有偶婦女勞動參與對生育行為之影響:1990-2003 年之實證研究。國立清華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金泰康(1994)。生育年齡分佈對粗出生率之影響。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易君健、易行健(2008)。房價上漲與生育率的長期下降:基於香港的實證研究。經濟學季刊,7(3),961-982。
洪文娟(2005)。台灣地區大學學雜費調漲對生育率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洛內(2010)。近期各國房價、所得、與生活水平概況。2012年12月29日取自http://myronutforskern.blogspot.tw/2010/12/house-price-to-income-ratio.html?showComment=13417874.。
胥愛琦(譯)(2009)。計量經濟學(初版) (Jeffrey M. Wooldridge原著)。臺北市 : 新加坡商聖智學習亞洲私人公司台灣分公司。
洪瑋薇、莊坤洋、莊媖智(2009)。台灣地區鄉鎮市區因子對青少女生育率的影響。台灣衛誌,28(6),491-502。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
陳烘玉、劉能榮、周遠祁、黃秉勝與黃雅芳(2004)。台北縣新移民女性子女教育發展關注之研究。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學術研討會:66-91。
陳旭昇(2009)。時間序列分析:總體經濟與財務金融之應用。台北:東華書局。
陳彥仁(2006)。台灣生育率下降因素之實證探討。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奕誠(2007)。台灣地區未成年少女生育率時間和地區變化與社會經濟指標關係之統計模型探討﹕1977-2005 年。國立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守鈞(2000)。個體經濟理論與應用上冊(二版)。全英出版社。
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吳聰敏(2011)。經濟學(修訂四版)。雙葉書廊。
張貴英( 1996 )。買賣的婚姻一束南亞新娘的交叉剝削圖像。女誌,(8),37-39。
張瑋珍(2010)。全民健康保險對婦女生育選擇的影響。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經濟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惠雯(2007年4年20日)。聯合新聞網獎勵生育各國政策一覽表。2013年9月1日取自http://www.coolloud.org.tw/node/2204 。
黃修梅(2005)。台灣婦女教育程度與龍虎年效應對生育率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奕綺 (2009)。外籍配偶的生育水準與生育品質。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勞保局(2009)。育嬰假津貼資料。2013年9月20日取自取自:http://www.bli.gov.tw/sub.aspx?a=KIkM99x467w%3d。
葉哲全(2007)。台灣地區生育率、男女勞動力與經濟成長。私立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楊靜利、陳寬政(2004)。台灣教育擴張與婚姻變遷。臺灣人口學會2004 年年會暨「人口、家庭與國民健康政策回顧與展望」研討會。
劉一龍、王德睦(2005)。臺灣地區總生育率的分析:完成生育率與生育步調之變化。人口學刊(30),97-123。
劉志宏(2009)。兩岸房市的丈母娘效應。中國時報,9月15日,版A15。
劉君雅、鄧志松、唐代彪(2009)。臺灣低生育率之空間分析。人口學刊(39),119-155。
劉一龍、陳寬政與楊靜利(2003)。鼓勵生育與所得稅免稅額調整,台灣社會福利學刊(電子期刊)(4),53-77。
廖珮郁(2010)。臺灣各縣市平均地價對其生育率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2013)。祝妳好運。2013年7月13日取自http://www.born.taipei.gov.tw/ct.asp?xItem=63328037&ctNode=67868&mp=10200C。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人口政策白皮書。2013年7月13日取自http://www.sfaa.gov.tw/activity/293.jhtml。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102年各直轄市、縣(市)政府發放生育津貼一覽表[1]。2013年7月13日取自http://www.sfaa.gov.tw/activity/293.jhtml。
賴思帆(2005)。生育率模型與台灣地區各縣市生育率之實證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駱明慶(2007)。臺灣總生育率下降的表象與實際,研究臺灣(3),37-60。
鍾佩玲(2005)。女大學生生育意向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碩士論文。
謝佳穎(2011)。再生一個小孩好嗎?-家庭房屋支出與生育行為之探討。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明瑞(2013)。台灣實施奢侈稅與實價登錄政策之探討。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3年8月14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2/11846。
謝明昭(2005)。我國外籍配偶識字教育政策制定之研究 。國立台北師範大學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羅兩莎(2010)。打房沒效央行擬祭選擇信用管制。聯合報,6月18日,台北。
羅清俊(2007)。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初版)。台北:威仕曼文化。
蘇于婷(2012)。台灣生育率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 英文部分
Adsera, Alicia.(2005). Vanishing Children: From High Unemployment to Low Fertility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5(2),189-193.
Ahn, Namkee & Mira, Pedro. (2001). Job Bust, Baby Bust?: Evidence from Spain. 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14(3),505-521.
Becker, Gary.(1960).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Fertility. in Gary Becker ed., Demographic and Economic Chang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9-231. 
Barro, Robert J. and Becker, Gary S.(1989). Fertility Choice in A Model of Economic Growth. Econometrica﹐57(2),481-501.
Black, Dan, Natalia Kolesnikova, Seth Sanders, & Lowell Taylor.(2011). Are Children “Normal”?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 Working Paper Series. Retrieved May 12, 2012 from http://research.stlouisfed.org/wp/2008/2008-040.pdf. 
Blake, Judith.(1968). Are Babies Consumer Durables? A Critique of the Economic Theory of Reproductive Motivation. Population Studies, 22(1),5-25.
Beck, Nathaniel & Jonathan Katz.(1995). What to Do (and Not to Do) with Time-Series Cross-Section Data.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9(3), 634-647. 
Castiglioni, Maria and Gianpiero Dalla Zuanna(1994), Innovation and Tradition: Reproductive and Marital Behaviour in Italy in The 1970s and 1980s.  European Journal of Population, 10, 107-142.
Cheng, Benjamin S.(1999). Cointergration and Causality between Fertility and Female Labor Participation in Taiwan: A Multivariate Approach. Atlantic Economic Journal, 27(4):422-434.
Courgeau, Daniel and Eva Lelievre(1992), Interrelations between First Home-Ownership, Constitution of The Family, and Professional Occupation in France. Demographic Applications of Event History Analysis, Edited by J. Trussell, R. Hankinson, and J. Tilt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120-140.
Carroll, Deborah.(2005). Are State Governments Prepared for Fiscal Crises? A   Look At Revenue Diversification during the 1990s. Public Finance Review, 33 (5), 603-633.
Dettling, Lisa & Melissa Kearney.(2011). House Prices and Birth Rates: The Impact of the Real Estate Market on the Decision to Have A Baby. NBER Working Paper No. 17485. Retrieved June 23, 2012 from http://www.nber.org/papers/w17485.
Dickert-Colin, S. and Chandra, A. ( 1999). Taxes and the Timing of Births. Journai of Political Economy,107 (1) ,167-77.
Ermisch, John.(1988).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Birth Rate Dynamics in Britain. 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23(4),563-576.
Feijten, Peteke and Clara H. Mulder(2002), The Timing of Household Events and Housing Events in The Netherlands: A Longitudinal Perspective. Housing  Studies, 17(5), 773-792.
Fox, J. and P. Goldblatt(1982), Socio-demographic Differentials in Mortality from the OPCS Longitudinal Study, London: HMSO.
Hotz, Joseph, Jacob Klerman & Robert Willis(1997). The Economics of Fertility in Developed Countries. In Mark Rosenzweig & Oded Stark, eds., Handbook of Population and Family Economics. Amsterdam: Elsevier Science, 275-347.
Jacobson, Louis, Robert LaLonde & Daniel Sullivan.(1993). Earnings Losses of Displaced Worker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3(4),685-709. 
Kogel, Tomas.(2004). Di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Fertility and Female Employment within OECD Countries Really Change Its Sign? 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17, 45-65.
Lindo, Jason.(2010). Are Children Really Inferior Goods? Evidence from Displacement-Driven Income Shocks. 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45(2),301-327. 
Lino, Mark.(2007). Expenditure on Children by Families, 2006.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Center for Nutrition Policy and Promotion Miscellaneous Publication No. 1528-2006. Retrieved August 26,2012, from http://www.cnpp.usda.gov/Publications/CRC/crc2006.pdf.
Mulder, Clara.(2006). Population and Housing: A Two-Sided Relationship.     Demographic Research, 15(13),401-412.
Mulder, Clara.(2006). Home-Ownership and Family Formation. Journal of Housing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 21(3),281-298. 
Mulder, Clara & Francesco Billari.(2010). Homeownership Regimes and Low Fertility. Housing Studies, 25(4),527-541. 
Mulder, Clara & Michael Wagner.(2001).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Family Formation and First-Time Home Ownership in The Context of West Germany and The Netherlands. European Journal of Population, 17(2),137-164. 
Mulder, Clara & Michael Wagner.(1998). First-Time Home-Ownership in The Family Life Course: A West German-Dutch Comparison. Urban Studies, 35(4),687-713. 
Mulder, Clara & Michael Wagner(2001),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Family Formation and First-Time Home Ownership in The Context of West Germany and the Netherlands. European Journal of Population, 17, 137-164.
Murphy, M. J. & O. Sullivan(1985), Housing Tenure and Family Formation in    Contemporary Britain. European Sociological Review, 1, 230-243.
Murthi, Mamta﹐Guio, Anne-Catherine and Dreze, Jean.(1995). Mortality, Fertility, and Gender Bias in India﹕A District-Level Analysis.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21(4),745-782.
Parks, Richard. 1967. Efficient Estimation of a System of Regression Equations  When Disturbances Are Both Serially and Contemporaneously Correlated.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62, 500-509. 
Plumper, Thomas & Vera Troeger.(2007). Efficient Estimation of Time-Invariant and Rarely Changing Variables in Finite Sample Panel Analysis with Unit Fixed Effects. Political Analysis, 15(s), 124-139. 
Schultz, Paul.(1985). Changing World Prices, Women’s Wages and the Fertility Transition: Sweden, 1860-1910.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3(6), 1126-1154. 
Stevens, Ann.(1997). Persistent Effects of Job Displacement: The Importance of Multiple Job Losses.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15(1),165-188. 
The Economist(2011). The Fight from Marriage. The Economist . Retrieved February, 2, 2013 from http://www.economist.com/node/21526329.
The Economist(2011b). Will the Housing Bust Produce a Baby Bust? The Economist, Oct 17th , Retrieved August, 8, 2013 from http://www.economist.com/blogs/freeexchange/2011/10/fertility. 
Willis, Robert.(1973). A New Approach to the Economic Theory of Fertility Behavior.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1(2),14-64. 
Whittington, L. A.(1992).Taxes and the Family : The Impact of the Tax Exemption for Dependents on Marital Fertility, Demography.29 (2) ,215-26.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