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3012201116530200
DOI 10.6846/TKU.2012.01367
論文名稱(中文) 使用虛擬社群之大學生其人格特質、傳播快感與幸福感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f Personality Traits, Communication Pleasure and Happi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Using Virtual Communitie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0
學期 1
出版年 101
研究生(中文) 廖家鈴
研究生(英文) JIA-LING LIAO
學號 69769024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1-12-26
論文頁數 13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李麗君
委員 - 洪素珍
委員 - 沈俊毅
關鍵字(中) 大學生
虛擬社群
人格特質
傳播快感
幸福感
關鍵字(英) college students
virtual communities
personality traits
communication pleasure
happines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使用虛擬社群之大學生其人格特質、傳播快感與幸福感之間的關係,本研究以704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所使用研究工具則包括人格特質量表、傳播快感量表,以及幸福感量表,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以及階層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大學生網路使用年齡平均為9.24年;一天使用虛擬社群時數為3.84小時;最常使用的虛擬社群為「關係型」。
二、不同年級的大學生、不同使用虛擬社群時數以及不同虛擬社群類別的大學生在傳播快感上有顯著差異
三、在人格特質中「開放性」與「友善性」較高,以及「神經質」較低的大學生在整體幸福感較高
四、大學生的整體傳播快感與整體幸福感有顯著相關。
五、在人格特質中「開放性」、「嚴謹性」、「友善性」、「外向性」以及傳播快感中「文本互動快感」愈高,大學生之幸福感也會愈高。「神經質」愈高,大學生之幸福感也會愈低。

根據以上研究發現,本研究提出進一步討論,並提供未來研究方向及實務上之建議。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r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ersonality traits, communication pleasure and happi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using virtual communities. 704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ed this study. They completed a questionnaire that include Personality Traits Scale, Communication Pleasure Scale and Happiness Scale. The data was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sequential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main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1.  The average age of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are 9.24 years; college students using a virtual community hours are 3.84 hours per day; communities of relationship is the most using virtual communities.
2.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grade, different hours of virtual communitie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virtual community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 scores of communication pleasure.
3.  In personality traits Opennness and Agreeableness we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happiness, whereas neuroticism was negatively related to happiness.
4.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mong whole communication pleasure and whole happi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5.  When college students had more openness, conscientiousness,agreeableness and extraversion personality, they had more happiness. Furthermore, as they had more neuroticism, they had less happiness.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further researche were provided and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6
第三節	名詞釋義…………………………………………………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虛擬社群之概念與相關研究………………………… 10
第二節	人格特質之概念與相關研究………………………… 19
第三節	傳播快感之概念與相關研究………………………… 25
第四節	幸福感之概念與相關研究 ……………………………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5
第二節	研究假設	………………………………………………46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7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 ………………………………………49
第五節   資料處理 ………………………………………………62
第六節   研究流程 ………………………………………………63
第四章   研究結果 ………………………………………………64
第一節   大學生基本資料與使用虛擬社群的現況分析 ………64
第二節   大學生人格特質、傳播快感以及幸福感的現況分析 69
第三節   大學生性別、年級、使用虛擬社群在傳播快感與幸福感的差異分析…………………………………………………………………78
第四節  大學生人格特質、傳播快感與幸福感三者間的相關分析97
第五節  大學生人格特質與傳播快感對幸福感的預測分析…101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104
第一節  研究結論………………………………………………104
第二節  研究建議………………………………………………107

參考文獻	112
一、中文部份:……………………………………………… 112
二、西文部份:……………………………………………… 117

 附錄
    附錄一專家效度名單…………………………………………121
    附錄二專家效度意見一覽表…………………………………122
    附錄三預試問卷………………………………………………123
    附錄四正式問卷………………………………………………129
附錄五  量表使用同意書…………………………………………135

表 次
表2-1-1   虛擬社群的定義………………………………………………………13
表2-2-1   Eysenck的特質論…………………………………………………… 20
表2-2-2   人格特質五大因素…………………………………………………… 22
表2-2-3   人格特質的衡量方式………………………………………………… 23
表2-4-1   幸福感定義摘要表…………………………………………………… 34
表2-4-2    幸福感衡量方式………………………………………………………38
表2-4-3   幸福感的因素整理…………………………………………………… 42
表3-3-1   預試研究樣本分布一覽表…………………………………………… 47
表3-3-2   紙本及網路問卷正式研究樣本分布一覽表………………………… 48
表3-4-1   「人格特質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53
表3-4-2  「人格特質」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55
表3-4-3  「人格特質量表」信度分析結果摘要表……………………………… 55
表3-4-4  「傳播快感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56
表3-4-5  「傳播快感量表」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58
表3-4-6  「傳播快感量表」信度分析結果摘要表……………………………… 59
表3-4-7  「幸福感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59
表3-4-8  「幸福感量表」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60
表3-4-9  「幸福感量表」信度分析結果摘要表………………………………… 61
表4-1-1   問卷基本資料統計表………………………………………………… 64
表4-1-2   使用網路年齡資料統計表…………………………………………… 65
表4-1-3   使用網路年齡原始資料統計表……………………………………… 65
表4-1-4   使用網路年齡年級統計表…………………………………………… 66
表4-1-5   一天使用虛擬社群時數資料統計表………………………………… 67
表4-1-6   一天使用虛擬社群時數原始資料統計表…………………………… 67
表4-1-7   虛擬社群類別資料統計表…………………………………………… 68
表4-2-1   人格特質量表之各題得分之分佈(依平均數高低排序)…………… 69
表4-2-2   大學生人格特質之向度分析摘要…………………………………… 70
表4-2-3   大學生不同性別及虛擬社群類型其人格特質的平均數與標準差… 71
表4-2-4   傳播快感量表之各題得分之分佈(依平均數高低排序)…………… 73
表4-2-5   大學生傳播快感之向度分析摘要…………………………………… 74
表4-2-6   幸福感量表之各題得分之分佈(依平均數高低排序)……………… 75
表4-2-7   大學生幸福感之向度分析摘要……………………………………… 76
表4-3-1   不同性別之大學生之傳播快感的平均數差異檢定摘要表………… 78
表4-3-2   不同年級大學生在傳播快感的平均數與標準差…………………… 79
表4-3-3   不同年級大學生在傳播快感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80
表4-3-4   使用網路的年齡組別資料統計表…………………………………… 81
表4-3-5   不同網齡之大學生之傳播快感的平均數與標準差………………… 81
表4-3-6   不同使用網齡之大學生在傳播快感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82
表4-3-7   一天使用虛擬社群時數組別資料統計表…………………………… 83
表4-3-8   不同使用虛擬社群時數的大學生之傳播快感的平均數與標準差… 83
表4-3-9   不同使用虛擬社群時數之大學生在傳播快感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5
表4-3-10  不同虛擬社群類別之大學生在傳播快感的平均數與標準差……… 86
表4-3-11  不同虛擬社群類別之大學生在傳播快感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88
表4-3-12  不同性別之大學生之幸福感的平均數差異檢定摘要表…………… 89
表4-3-13  不同年級大學生在幸福感的平均數與標準差……………………… 90
表4-3-14  不同年級大學生在幸福感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1
表4-3-15  不同網齡之大學生之幸福感的平均數與標準差…………………… 92
表4-3-16  不同網齡之大學生在幸福感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2
表4-3-17  不同使用虛擬社群時數之大學生之幸福感的平均數與標準差…… 93
表4-3-18  不同使用虛擬社群時數之大學生在幸福感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3
表4-3-19  不同虛擬社群類別之大學生在幸福感的平均數與標準差………… 94
表4-3-20  不同使用虛擬社群類別大學生在幸福感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4
表4-3-21  不同背景變項在傳播快感及幸福感之差異整理表………………… 95
表4-4-1   大學生之人格特質與傳播快感的積差相關摘要表………………… 97
表4-4-2   大學生之人格特質與幸福感的積差相關摘要表…………………… 98
表4-4-3   大學生之傳播快感與幸福感的積差相關摘要表…………………… 99
表4-5-1   人格特質與傳播快感對幸福感之階層迴歸分析各區組模型摘要表………… 101

圖 次

圖2-4-1   幸福感範圍界定……………………………………………………… 33
圖3-1-1   研究架構……………………………………………………………… 45
圖3-6-1   研究流程……………………………………………………………… 63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丁耀民(2005)。人際關係網路對虛擬社群使用意願的影響。國立清華大學資訊系統與應用研究所,未出版,新竹。
王俊程(1999)。從網路社群中學習。終身學習,19,23-28。
王清和(2010)。大學新生網路成癮對學業成績影響之研究-以亞洲大學為例。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未出版,台中。
王智弘(2005)。網路沈迷問題的可能成因輔導策略。Young Game攻略關懷青少年研討會。台中。
王樂成、林祐聖、葉欣怡等譯(2002)Slevin, J.著.。網際網路與社會。Internet and Society.台北:弘智。
王微茹(2007)。大學生之休閒需求、參與、滿意度及幸福感之研究─幸福感之需求滿足理論驗證。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未出版,台北。
王智弘(2000)。網際網路對助人專業帶來的契機與挑戰。載於中國輔導學會主辦,2000諮商專業發展學術研討會手冊。
王憲珍(2006)。水肺潛水活動者刺激尋求與幸福感關聯性之探討。私立靜宜大學管理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毛慶禎(2007)。導論-網路社群。2011年11月16日。取自http://www.lins.fju.edu.tw/mao/icommunity/introduction.htm
史倩玲、楊文菁(2005)。解讀BLOG。數位時代雙週,108,56-79。
尼爾森 (2009)社交網站與部落格超越電子郵件,躍居全球第四大網路服務。全球三分之二的上網人口每月造訪網路社群。擷取日期(2010.08.10),取自http://tw.nielsen.com/site/news20090331.shtml
自由時報電子報(2010)。臉書創辦人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擷取日期(2011.01.09)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dec/16/today-int2.htm
周榮、周倩(1997)。網路上癮現象、網路使用行為與傳播快感經驗之相關性初探。論文發表於中華傳播學會1997學刊,2-11,台北。
何智遠(2000)。色情網路中權力與快感之分析。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明隆(2008)。SPSS 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五南。
吳姝蒨(1995)。電腦中介傳播人際感情親密關係之研究-探訪電子布告欄( B B S )中的「虛擬人際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逸菁(2001)。銘傳大學學生虛擬社群網站使用者之滿意度研究。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偉斌(2002)。網路即時諮商中工作同盟、晤談感受與諮商員口與反應之歷程分析。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李偉斌、王智弘、陳慶福(2002)。網路即時諮商中工作同盟、晤談感受與諮商口與反應之歷程分析。中國輔導學會2002諮商心理與輔導專業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
李麗君(2010)。解讀「數位原生世代」的行為與心理。教育研究月刊,193,5-14。
呂孟蘋(2009)。台灣網路社群系統行動化發展之市場研究。交通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碩士學程,未出版,新竹。
阮紹薇(2000)。電腦網路中「虛擬社群」現象與經營策略之探討,大學圖書館,4(1),60-80。
巫雅菁(2001)。大學生幸福感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子雯(1996)。成人學生多重角色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燕伶(2007)。群體凝聚力對虛擬社群持續使用影響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所,未出版,嘉義。
林宜蔓(2004)。游泳者持續參與在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林旻沛(2004)。大專院校學生網路沉癮盛行率及認知因子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林慧琪(2006)。「無名」中,成就有名-網路相簿之閱聽人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洪幸妙(1996)。大學生生活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施仁鳳(2005)。玩‧電玩遊戲之虛幻實踐。南華大學網路社會學期刊,49。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9/
施嵐芳(2004)。虛擬社群認同及網路社會支持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未出版,台北。
施建彬(1994)。幸福感來源與相關因素之探討。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未出版,高雄。
施建彬、陸洛(譯)(1997)Argyle, M. 著。幸福心理學。台北:巨流。
胡家欣(2000)。大學生的休閒認知、涉入與體驗-兼論人格特質的影響。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張春興(1996)。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翊祥(2004)。團隊成員人格特質組織對團隊效能影響之研究-以團隊互動過程為中介變項。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莊耀嘉、李雯娣 (2001)。兒童性格結構:五大模型的本土化檢驗。中華心理學刊,43(1),65-82。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0)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出爐,2010 年3月30日取自http://statistics.twnic.net.tw/query/survey-query.cgi
郭珍利(1999)。電視台網站使用動機與行為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文珍(1994)。KTV使用對個人的意義研究—快感經驗與社會性使用。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黃立文(1998)。網路使用的快感與神迷-遊戲理論與網路瀏覽行為之初探。台灣學術網路1998研討會論文集。
黃正鵠、楊瑞珠(1998)。「大專生文化與心理態度量表」之編製與調查。教育部輔導工作六年計畫研究報告,「青少年文化與心理態度之分析與探討」專案研究第三期系列(七)。
黃秋碧(1998)。漫畫閱讀之遊戲、快感經驗與社會實踐—以世新、政大學生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厚銘(2000)。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台大社會學刊,28,117-154。
黃瓊妙(2000)。臺北市在學少年不同休閒參與類型之刺激尋求動機、休閒阻礙對其心理社會幸福感之探討。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俊傑(2007)。心理學新典範—談正向心理學。國教之友,59(2),58-66。
陳玉葴(譯)(2003)。Silverstone, R.著。媒介概念十六講 。台北:韋伯文化
陳正國(譯)(1993)Fiske, J.著。瞭解庶民文化。台北:萬象。
陳永隆(2001)。知識管理下的企業組織與知識社群。網際先鋒,81,24。
陳思萍(2006)。影響部落格沉浸經驗的消費者動機模式之探討。元智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桃園。
陳騏龍(2001)。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人際關係及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陳曉開、袁世珮譯 (1998) 。Don, T.著。N世代 Growing Up Digital.。台北: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陳淑惠(1999)。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一: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因之初探(2/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陳嬿竹(2002)。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未出版,屏東。
夏鑄九等(譯)(1998)Castells, M.著。網路社會之崛起。台北:唐山。
陸洛(1996)。中國人幸福感相關因素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85-2413-H-037-002)。
陸洛(1998)。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人文及社會科學彙刊, 8(1),115-137。
資訊工業策進會(2008)。 取自 http:// www.find.org.tw/find/home.aspx
葉光輝(譯)(2007)Lawrence A. P., &Daniel C., &Oliver P. J. 著。性格心理學:理論與研究。台北:雙葉。
葉重新(2004)。心理學(第三版)。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曾智彥(2007)。虛擬同居之遊戲、快感與互動關係之研究-以「愛情公寓」網站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曾鈺涵(2010)。台南地區大學生Bolg使用行為對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之影響。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科技發展與傳播碩士班,未出版,台南。
創世際市場研究顧問(2003)。『社群』類型網站使用者行為分析報告。2003年11月4日。取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11_04.html
創世際市場研究顧問(2009)。台灣大學生最夯娛樂掛帥網站。2008年5月19日。取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05_19_09.html
創世際市場研究顧問(2010)。網友花費在社群網站時間為電子郵件網站的9倍。2010年11月23日。取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11_23_10.html
董氏基金會(2007年10月)。大學生憂鬱情緒與求助行為之相關性調查。線上
檢索日期:2008年6月。網址:
http://www.jtf.org.tw/psyche/melancholia/survey.asp?This=68&Page=1
董潔如(2003)。高中學生網路使用動機、使用行為、個人特性與網路沉迷現象之初探。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聯合新聞網(2008)。 社交網站是啥米。2011年11月16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129392#ixzz1dpqQ3aV7
楊可凡(2001)。網咖使用對青少年的意義研究─傳播樂趣經驗與社會性使用分析。台灣區網際網路研討會論文集。
楊明玉(2010)。我國大學生幸福感之研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北。
楊胤甲(2006)。愛好自行車休閒運動者之流暢體驗、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靜宜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楊佳幸(2001)。大學生網路沉迷與網路心理需求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劉嘉逸(2000)。網路世紀中的台灣精神醫學。民92 年9 月11 日,取自:http://www.cgmh.org.tw/intr/intr2/c3360/B-Liu-1.htm
鄭麗玉、陳秀蓉、危芷芬、留佳莉(2006)。心理學。台北:五南。
簡恆信(1999),虛擬社群匿名行為模式研究---以網際網路電子布告欄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雅婷(2010) 。探討社會網絡網站的使用行為與人機互動及主觀幸福感研究-以Facebook為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未出版,高雄。
劉蕙如(2004)。台北市在學青少年網路使用動機、使用行為與幸福感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未出版,台北。
蔡珮(1995)。電子佈告欄使用行為與社會臨場感研究:以台大計中BBS 站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謝明華(2003)。國小學童之父親參與、幸福感及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彰化。
賴美蒨(2009)。大學生背景變項、人際親密、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差異研究。台北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未出版,台北。
盧浩權(2007)。青少年網路沉迷的心理分析與因應。社區發展季刊,119,206-221。
魏心怡(2001)。網際網路與心理幸福、學業成績。台東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東。
魏麗香(2002)。青少年沉迷網咖之經驗及其影響之研究:一位學校老師對學生網咖經驗之初探。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魏彰志(2000)。虛擬社群商業化關鍵因素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未出版,台中。
顏映馨(1998)。大學生的生活風格、人際親密和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二、西文部份:
Armstrong, A., & Hagel III, J. (1997). Net Gain: Expanding Markets Through Virtual Communitie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Andrew, F. M., & Withey, S. B. (1976). Social indications of well-being . New York: Plenum Press. 
Ang, I.(1985). Dalla: Between reality and fiction. In Watching Dallas : Soap Opera and the Melodramatic Imagination, pp13-50. London & NY: Routledge.
Argyle, M. (1987). 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London:Routcdge.
Barthes,R.(1975). The Pleasure of the text. Hill & Wang, New York: Jonathan Cape.
Beamish, A. (1994). Communities on-line: Community-based computer networks [Electronic Version]. Retrieved 1/10/2008 from http://alberti.mit.edu/arch/4.207/anneb/thesis/background.html
Campbell, A., Converse,P.E., & Rodgers,W.L.(1976). The quality of American life : Perceptions, evaluations, and satisfactions. New York :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Csikszentmihalyi, M.,& Fifrunski, T. J. (1982). Self-awareness and aversiveexperience in everyday lif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50, 15-24.
Cerulo, K., Ruane, J., & Chayko, M. (1992). Technological ties that bind: media generated primary group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 109-129.
Costa, P. T. Jr., & McCrae, R. R. (1989). The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manual. Odessa, FL: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Diener, E. (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 95, 542-575
Diener, E., & Lucas, R. E., (1999). Personali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Foundations of hedonic Psychology.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Digman, J. M., & Inouye, J. (1986). Further specification of the five robust factor of persona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Psychology, 50,116-123.
Emmons, R. A. & Diener, E. (1985). Personality correlates of subject well-being.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1,89-97. 
Eysenck, H. J. (1990).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contributions to individual differences: The three major dimensions of personality.Journal of Personality, 58(1), 245-261.
Fernback, J. (1999). There is a there :Notes toward a definition of cyber community. In S.G. Jones (Ed.), Doing Internet research: critical issues and methods for examining the Net (pp. 203-220).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Goldberg, L. R. (1990).An alternative “description of personality”: The Big Five factor struct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 1216-1229.
Hagel III, J., & Armstrong, A. (1997). Net gain: Expanding markets through virtual communitie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Hendershott, A. B., Wright, S.P., & Henderson, D.(1992). Quality of life correlates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NASPA Journal, 30(1), 11-19.
Hof, R. (1997). Internet communities. Business Week , 64-80.
Inbaria, M., & Shayo, C., & Olfman, L. (1999). On Becoming Virtual: The Driving Forces and Arrangements, Proceddings of SIGCPR’99 (pp.27-41). New Orleans LA USA 
Leung, A., Kier, C., Fung, T., Fung, L., & Sproule, R. (2011). Searching for happiness: 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capital.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12(3), 443-443-462. doi:10.1007/s10902-010-9208-8
Lu, L. (1999). Personal or environmental causes of happiness:A longitudinal analysis. Journal of social of Social Psychology , 139, 79-90.
Lull, J.(1990).Inside Family Viewing: Ethnographic Research on Television's audience.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Morris, M. & Organ, C.(1996). The Internet as Mass Mediu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6(1), PP.39-50.
Novak, T. P., Hoffman, D. L., &Yung, Y. F. (2000). Measuring the customer experience in online environments: A structural modeling approach. Marketing Science, 19(1), 22–42.
Omodei, M. M., & Wearing, A. J. (1990). Need satisfaction and involvement in personal projects: Toward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 762-769.
PEW Internet and American Life Project. (2000). Tracking Online life: How women use the Internet to cultivate relationship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Online Internet Life Report.
Pervin, L. A.(1993).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6th edition).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Radway, J.(1984). Reading the Romance: Women, Partriarchy and Popular Literature.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Reid (1995). Virtual Worlds:Culture and Imagination, in Cyber Society: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 London:Sage.
Rheingold, H. (1993). A Slice of Life in My Virtual Community. Global networks: Computers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57-80.
Saucier. G. (1994). Mini-markers: A brief version of Goldberg’s Unipolar Big-Five mark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63(3), 506-516.
Shore, C.(1994).“Community” in William Outhwaite and Tom Bottomore. The Blackwell Dictionary of 21th Century Social Thought. Massachusett, 98. Basil Blackwell,
Stephenson, W. Y.(1988). The play theory of mass communication. New Jersey:New Brunswick.
Veenhoven, R. (1994). Is happiness relative?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0, 333-354.
Vitrano, C.(2006). The structure of happiness.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New York .210p.
Vitrano, C. (2010). The subjectivity of happiness. Journal of Value Inquiry, 44(1), 47-47-54. doi:10.1007/s10790-010-9208-2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