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3008200523563300
DOI 10.6846/TKU.2005.00785
論文名稱(中文) 後冷戰時期中共「睦鄰外交」之研究 -一個「社會建構主義理論」的觀點-
論文名稱(英文) China's Good-Neighbor Diplomacy after the Cold War – A social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3
學期 2
出版年 94
研究生(中文) 陳士勳
研究生(英文) Shyh-shiun Chen
學號 69126008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5-06-21
論文頁數 16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王高成
委員 - 鄭端耀
委員 - 潘錫堂
關鍵字(中) 睦鄰外交
冷戰
中共崛起
社會建構主義
區域政治與經濟秩序
台灣
關鍵字(英) good-neighbor policy
cold war
China’s rising
social constructivist
reg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der
Taiwa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二十一世紀經常被宣揚是亞洲的世紀。然而,在過去將近半個世紀以來的冷戰時期,中共的周邊環境常被認為存在許多軍事衝突的熱點。許多難解的衝突、國家主義以及戰略利益時常造成中共的外交政策成為區域局勢的緊張來源。然而,從冷戰末期到冷戰結束之後,許多國際與國內的因素逐漸改變了中共的外交政策。近年來,中共已經基本的扭轉了國際社會對他的負面印象。雖然還不清楚這樣的趨勢對於未來國際局勢的影響是走向激化或是穩定,傳統的國際關係理論未能針對這樣的現象提出有創見的預測與分析,而亞歷山大.溫特(Alexsander Went)的社會建構主義的理論也許能夠為這樣的走向提供重要的研究視角。
    冷戰結束之後,中共提出的睦鄰外交成功的改變自己是區域麻煩製造者的角色、轉而成為溫和的、有貢獻的與發展中國家的形象。這樣角色的扭轉至少發生在東亞經濟、政治與軍事層面。換句話說,中共持續與穩定區域和平的意向是符合他周邊國家的期待的。在今天,中共地位的崛起讓許多觀察家做出更有創見的預測來做樂觀的期待;而中共的鄰國對於中共的敵視也比冷戰時期紓解許多。而中國共產黨領導人也已經降低了中共主動侵略他國的可能性。不尋常的是,這個階段的中國的國力成長卻是在近百年來最大幅度的。當然,有一些觀察家對中共崛起有不同的見解。他們認為中共並非是真心和平。在未來,中共的崛起仍是造成亞洲國家間局勢緊張的主因。無論中共崛起的局勢如何,無疑的,這個局勢將深刻影響台灣的國家地位以及利益。
    總之,近年來中共地位的提升已經衝擊到亞洲傳統強權的既有框架。因此,隨著中共穩定的發展,中共運用什麼方法來維持他週遭環境的和平以及如何確保進一步的發展是本文研究的主軸。本文試著透過社會建構主義的觀點來研究發生在亞洲接連不斷的和解與衝突的議題、從中更清楚的了解驅動中共外交發展走向的本質。這些議題主要意涵包括:中共做為一個崛起的強國,是如何被既有的區域政治與經濟結構所影響?中共又如何反饋影響區域的安全與穩定?中共是如何運用睦鄰外交來重塑在亞太地區的形象?美國因素在過去到未來是如何影響中共的睦鄰外交?最後透過社會建構主義途徑的分析,也嘗試歸納出東亞各國互動的模式,並為台灣在面對這樣的局勢時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議,以維持台灣將來的國家利益與國際地位。
英文摘要
The 21  century has often been touted as the Asian Century.  However, for exactly half a century, the China’s surrounding has often registered at the list of the world's military hot spots.  China’s diplomatic policy often makes troubles in the region from unresolved conflicts, intense nationalism, and competing strategic interests. However, many international and internal reasons change China’s diplomatic policy gradually from the dernier period to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In the last few years, China has fundamentally altered the negative image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Yet it is not clear whether these changes have made the region (Asia) a hotter flash point or a cooler one. The theory of the social constructivist would be the important predict and analysis of this situation.   
   After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the good-neighbor policy carried out by the PRC successfully changes the image of the PRC from an unstable factor to a benign development country, at least in the economic, political and military fields in Eastern Asia.  In other words, the attempt of the PRC to maintain regional peace and stability meets the need of its neighboring countries.  Today, the rising in the posture of the China has given many watchers reasons for optimism by conventional standards, the China threat in aggregate terms is less than it was during the Cold War. Communist leaders have reduced the China’s conventional invasion capabilities.  However, the power of China becomes much stronger than before. Of course, some researchers consider that the China might not be certainly peaceful. In the future, China would make the tension on the situation of the countries in Asia.  No matter what situation of China’s rising will be, undoubtedly, the situation affects Taiwan’s national status and interests deeply.
    All in all, recent rising of the status of China have impact the common framework of the traditional national powers in Asia. Thus, with China’s steady development, in what ways China uses to keep the future peace in her surrounding for her further development is the major theme of this research.  Thus, I try to research the series of conflicts and engagements through the social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 the true nature of recent developments in China would become clear. Moreover, through analyzing the issue by social constructivism, I also try to develop an interactive model of countries in Eastern Asia research, and the thesis discuss these and related issues. To what degree of China, as a rising power, is affected by the existing reg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der? What will be the probable impact of China’s growing power on regional security and stability? How does the extent of China’s good neighbor diplomacy reconstruct China’s image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How does the factors of United States affect to China’s Good-Neighbor diplomacy from the past to the future?  At last, we will support our government with a policy reference for keep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s and international status of Taiwan in the futur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途徑與架構……………………………………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8
第四節  文獻探討 …………………………………………10

第二章  「社會建構主義」理論之內容與特點……………28
第一節  社會建構主義之發展與內涵……………………28
第二節  社會建構主義之研究分析途徑………………35
第三節	社會建構主義對於國際關係理論思維之衝擊…39
第四節	小結………………………………………………41

第三章  後冷戰時期國際體系成員建構之「共同觀念」…42
第一節	後冷戰時期國際體系「共同觀念」形成之背景
……………………………………………………42
第二節  後冷戰時期國際體系「共同觀念」之內涵……46
第三節	  後冷戰時期國際體系「共同觀念」對中共國際
「身分」之形塑…………………………………49
第四節  小結………………………………………………57

第四章  後冷戰時期中共「睦鄰外交」戰略之建構………58
第一節	後冷戰時期中共國際「身分」對中共「國家利益」之形塑……………………………………………58
第二節	後冷戰時期中共「國內因素」對中共「睦鄰外交」之影響……………………………………………63
第三節	後冷戰時期中共「國家利益」與「國內因素」對「睦鄰外交」之戰略指導………………………………75
第四節	小結…………………………………………………84

第五章  後冷戰時期中共「睦鄰外交戰略」對外政策
之實踐……………………………………………………85
第一節	後冷戰時期中共睦鄰外交關係中對美國關係…85
第二節	後冷戰時期中共與周邊主要國家之睦鄰外交關係        -俄、印、日、兩韓…………………………… 96
第三節	後冷戰時期中共與周邊主要國際組織之睦鄰外交關係
-上海合作組織、東南亞國協與十加三、亞太經合會…………………………………………………113
第四節	後冷戰時期中共與其他周邊國家之睦鄰外交關係…………………………………………………124
第五節	小結………………………………………………130
        
第六章  後冷戰時期中共「睦鄰外交戰略」實踐之影響…131
第一節	後冷戰時期國際對中共「睦鄰外交戰略」實踐之回應…………………………………………………131
第二節	後冷戰時期中共「睦鄰外交戰略」對國際體系「共同觀念」之再建構…………………………………………………138
第三節	後冷戰時期中共「睦鄰外交戰略」對台灣國際處境之影響…………………………………………………141
第四節	小結………………………………………………145
第七章  結論………………………………………………146
第一節、研究心得…………………………………………146
第二節、從社會建構主義觀點評估中共「睦鄰外交」之未來方向…………………………………………………149
第三節、台灣之因應策略…………………………………152

參考資料與附錄……………………………………………158

表目錄
表2-1  新現實、新自由與社會建構主義之比較…………………37
表2-2  建構主義與社會建構主義之比較…………………………38
表5-1  1991-1996 年世界軍貿成交額……………………………91
表5-2  全球綜合國力前15大國家………………………………98
表5-3  東亞區域內貿易佔有率百分比……………………………118
表5-4  中巴貿易統計表…………………………………………126
表6-1  1991-2000年外商直接投資中共情況(金額:億美元)
…………………………………………………………134
表6-2  1999年中共按地區分類的利用外資的情況………………136
表6-3  臺海兩岸國民生產毛額比較……………………………143
表6-4  臺海兩岸經濟成長率…………………………………144

圖目錄
圖1-1  研究層次概念圖…………………………………………5
圖1-2  研究架構:國際體系文化與中共外交行為的關係…………5
圖1-3  中共睦鄰外交概念架構……………………………………7
圖1-4  研究時間動線與睦鄰外交發展分期………………………8
圖1-5  研究區域層次圖……………………………………………9
圖2-1  觀念與國家身分利益與行為的層次關係…………………32
圖4-1  國際體系文化、國內層次、國家性格行為與利益建構示意…64
圖4-2  體系影響力量、國內因素影響力量與綜合國力消長關係圖……………………………………………………………66
圖4-3  認知對於行動者之利益與行為之建構關係………………………………………………………67
圖 4-4  國家外交戰略觀與國家內外環境關係……………………73
圖 4-5  國際與國內因素對中共外交決策的影響力……………75
圖5-1  美國國家利益與安全的改變趨勢………………………88
圖6-1  中共與周邊國家總體貿易情況…………………………134
圖7-1  中共國家性格與睦鄰外交關係圖…………………………148
圖7-2  體系文化影響力與國際衝突關係…………………………155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
中文部分

古代文獻:
1.《論語》,卷三.雍也第六。
2.司馬遷。《史記》,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
3.左丘明。《左傳》,隱公六年。
4.孟軻。《孟子》,公孫醜上。
5.張廷玉。《明史》,暹羅傳。

譯著:

1.Alexander Wendt著,秦亞青譯。《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2.Almond,Gabriel Abraham著,曹沛霖等譯。《比較政治學:體系、過程和政策》。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
3.Anthony Giddens 著,李康等譯。《社會的構成》。北京:三聯書店。1998 年。
4.B. H.Liddell-Hart著,鈕先鍾譯。《戰略論—間接路線》。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 年。
5.Friderich Wilhelm Nietzsche著,陳濤、周輝榮譯。《歷史的用途和濫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6.Georg Szegedy von Lukacs著,張西平譯。《歷史和階級意識》。重慶:重慶出版社。1989年。
7.Hans J. Morgenthau著,徐昕等譯。《國家間政治—尋求權力與和平的鬥爭》。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0年。
8.Jawaharlal Nehru著,扎布譯。《印度的發現》。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56年。
9.JohnJ.Mearsheimer著,王義桅、唐小松譯。《大國政治的悲劇》。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3年。
10.Martha Finnemore著,袁正清譯。《國際社會中的國家利益》。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年。
11.Richard Bernstein, Ross H. Munro著,隋麗君、張勝平、任美芬譯。《即將到來的美中衝突》。北京:新華出版社。1997年。
12.Richard Rorty著,李幼蒸譯。《哲學和自然之鏡》。台北:桂冠出版社。1994年。 
13.SamuelP.Humtington著,周琪、劉緋、張立平、王圓等譯。《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華出版社,1998年。 
14.Takeshi Hamashita著,朱蔭貴、歐陽菲譯。《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朝貢貿易體系與近代亞洲經濟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15.Terry L. Heyns著,顧世純譯。《美國戰略文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7年。
專書:
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外交史研究室。《中國外交概覽》。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1年。
2.方長平。《國家利益的建構主義分析》。外交學院。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
3.毛澤東。《毛澤東外交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年。  
4.王良能。《中共崛起的國際戰略環境》。台北:唐山出版社。2000年。
5.王逸舟。《全球化時代的國際安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6.王緝思主編。《高處不勝寒─冷戰後美國的全球戰略和世界地位》。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9年。
7.朱浤源:主編。《撰寫碩博士文實戰手冊》 台北:正中書局。1999年。
8.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出版社。1998年。
9.呂亞力。《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1987年。
10.李少軍。《國際政治學概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1.李五一等著。《大國關係與未來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12.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1991年。
13.施正鋒。《美中臺三角關係─由新現實主義到建構主義》。台北:前衛出版社。2001年。
14.洪停杓,張植榮。《當代中國外交新論》。香港:立志出版社。2004年。
15.張登及。《建構中國:不確定世界中的大國定位與大國外交》。台北:揚智文化。2003年。
16.陳向陽。《中國睦鄰外交:思想.實踐.前瞻》。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年。
17.嵇文甫。《嵇文甫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18.鈕先鍾。《戰略研究入門》。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19.楊成緒。《中國周邊安全環境透視》。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3年。
20.熊華源。《鄧小平思想年譜(1975—1997)》。北京:中央文獻研究室出版。2004年。 
21.蔡明彥、陳鴻瑜編著。《俄羅斯安全情勢》。台北:臺灣綜合研究院戰略與國際研究所。2001年。
22.鄭雪主編。《人格心理學》。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 。
23.鄧小平。《鄧小平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24.鄧小平。《鄧小平思想年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25.權延赤。《毛澤東與赫魯雪夫》。中外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 


期刊與專文:
1.毛澤東。〈從歷史來看亞非拉人民鬥爭的前途〉,《毛澤東文集》,人民出版社,1999版第八卷,1999年。
2.王正毅。《亞洲區域化:從理性主義走向社會建構主義?—從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角度看》,世界經濟與政治,2003 年第5期,2003年2月25日。頁1~9。
3.王高成。〈九一一事件後美國的外交政策與亞太安全〉,《第三屆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國防大學, 2002年11月。頁3~4。
4.王高成。〈從理論與實務的層次檢討我國當前的大陸經貿政策〉,《「兩岸經貿關係之檢討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992年。頁171-188。
5.王崑義。〈中國全球戰略的轉變中國全球戰略的轉變與臺灣的外交困局〉,《中華歐亞基金會專文》,國策研究院,國策期刊No.173,時事評析一。1997年9月16日。
6.王穎。《中朝韓經貿關係變局》,《21世紀經濟報》,電子化文件,http://www1.nanfangdaily.com.cn/b5/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zt/2004nztk/zz/200412300002.asp。2004年12月29日。
7.米利特。〈父權制的麻煩〉,《新政治家》,第98期,1979年。頁970~990。
8.吳偉。〈中國與「東協」關係愈走愈近〉,《多維週刊》,電子化文件,http://www1.chinesenewsnet.com/MainNews/SinoNews/Mainland/2003_10_8_19_24_38_341.html。2004年3月4日。
9.洪小勇,盛世良。《2003中共周邊外交豐收年,新時期亞洲政策受歡迎》,電子化文件,http://www.china.org.cn/chinese/HIAW/451392.htm,2003年11月28日
10.郭學堂。〈新世紀中國對外戰略的背景與思考-一種理論與現實分析〉,《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總目錄,第4期。2003年9月16日。
11.諾姆•喬姆斯基(Noam Chomsky)。〈句法結構〉,《當代美國資產階級哲學資料》,第3輯,頁335。1979年。
12.張佛泉。〈梁啟超國家觀念之形成〉,《政治學報》,第1期。1971年9月。
13.遲愛萍。〈毛澤東國際戰略思想的演變〉,《毛澤東百周年紀念》,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1991年12月5日。
14.邁克爾.亞胡達。《國務活動家鄧小平》,《國外中國黨史研究動態》,1994年第1期。1994年1月。
15.徐星瀚。〈中俄關於世界多極化和建立國際新秩序的關合聲明〉,《人民日報》海外版,1997年4月24日。
16.莫大華。〈「安全研究」論戰之評析〉,《問題與研究》,37卷,8期, 1998年8月。頁19-33。
17.任慧文。〈江澤民談:世界兩化下的中國外交〉,《信報》。1998年8月29日。
18.張顯超。〈有關閻學通:中國國家利益分析一書之重要摘述與評論〉,《國立中山大學期刊》。1999年2月9日。
19.王逸舟。〈外交政策與國內進步,國家與社會在中國之互動關係的一個側面〉,載「中評網」網站。1999年9月。
20.江澤民。〈增進睦鄰友好,共創光輝未來―在泰國國家文化中心的演講〉,《人民日報》,第八版。1999年9月4日。
21.李悅。〈中國與東南亞國家關係定位〉,《東南亞縱橫》,2000年第5期。2000年5月,頁51~55。
22.龐中英。〈亞洲應是中國對外戰略重點〉,《聯合早報》。2001年8月31日。
23.唐家璿。〈新中國外交的光輝歷程〉,《人民網》。2001年10月23日。
24.朱鋒。〈2001年中國外交的回顧與展望〉,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2001年12月19日。
25.葉自成。〈自律、有序、和諧。關於老子無政府狀態高級形式的假設〉,《國際政治研究》,2002年第1期。2002年1月。
26.關中。〈後冷戰時代美國外交政策的批判〉,《遠景季刊》,第3卷,第1期。2002年1月。
27.張文木。〈處在一個怎樣的時代-中國新世紀安全戰略〉,《中國與世界》,第69期。2002年3月17日出版。
28.簡.帕爾萊思/JANE PERLEZ。〈中國取代美國成為亞洲經濟核心〉,《紐約時報》,轉引自: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2002年6月28日。
29.蔡瑋。〈北京亞太戰略日漸明晰〉,《聯合早報》,國際版。2002年7月3日。
30.劉志海。〈美軍進駐中亞意欲何為〉,《參考:消息》,第8版。2002年9月17日。
31.陳宜君。〈組自由貿易區 中國與東協簽字、利誘日韓〉,《自由時報》,國際新聞版。2002年11月5日。
32.李寒秋。〈綜述朝鮮半島地緣政治格局和外交戰略框架〉,《中國報道週刊》。2003年1月28日。
33.王毅。〈中國與周邊國家外交關係綜述。與鄰為善以鄰為伴〉,新華網,《求是》雜誌。2003年2月21日。
34.吳榮義。〈亞太地區自由貿易協定(FTA)之現況-從困境中,找出可行之路! 〉,《電工資訊雜誌》,4月刊, 2003年4月。頁56-60。
35.曹廣傑。〈不斷發展的中俄關係〉,《新華社》。2003年5月26日。
36.弗雷德•韋爾。〈胡錦濤訪俄為建立戰略夥伴關係鋪平道路〉,《南華星報》,香港。2003年6月8日。
37.蘇開華。〈俄美戰略調整及其影響〉,《當代亞太》,2002年,第3期, 2003年6月24日。頁39~41。
38.穀源洋。〈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新態勢〉,《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3年9月18日。
39.李向陽。〈坎昆會議與WTO多邊貿易體制的發展方向〉,《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國際專稿。2003年9月19日。
40.溫家寶。〈發展是亞洲振興必由之路〉,《中華工商時報》。2003年10月8日。
41.阮宗澤。〈相互依存度空前提高 中國建構大周邊外交遇良機〉,《解放軍報》。2003年10月20日。
42.張劍荊。〈十六屆三中全會確立經濟外交路線圖〉,《財經雜誌》。2003年11月6日。
43.蔣道力。〈美國國務卿鮑威爾:中美關係處於最好時期〉,《環球時報》,第三版。2003年11月14日 。
44.傅瑩。〈亞洲形勢和周邊外交:中國崛起是亞洲重要變化〉,《中共中央宣傳部:時事報告》。2003年11月21日。
45.洪小勇。〈盤點2003年中國周邊外交成就〉,《東方新聞》。2003年11月28日。
46.張文木。〈大國政治中的南亞問題〉,《滄海網站》。2004年1月。
47.袁智兵。〈中國國際定位的十個判斷〉,《學習時報》。2004年1月12日。
48.宫秀川。〈中國和平崛起的國際社會與國際戰略〉,《人民網學習時報社》。2004年3月25日。
49.阮宗澤。〈中國和平崛起發展道路的理論探討〉,《國際問題研究》,2004年第4期。2004年4月。
50.陸南泉。〈中俄油管突生變故的國際和俄羅斯國內的因素〉,《學習時報》。2004年4月2日。
51.平可夫。〈以武促統與以武拒統〉,《亞洲週刊》,香港, 2004年4月4日。頁66~68。
52.李景治。《專家縱論中國「和平崛起」經略》,《國際先驅導報》,中國新聞網。2004年04月08日。
53.溫家寶。〈中共,走向和平崛起之路〉,《時事資料手冊》,2004年第二期。2004年4月15日。  
54.郭樹勇。《試論建構主義及其在中國的前途》,世界經濟與政治,2004年第7期, 2004年4月27日。頁1~14。
55.唐世平。〈理解中共的安全戰略〉,《國際政治研究》,2002年第3期, 2004年5月。頁128-135。
56.陳健。〈中國:繁榮背後的貧困〉,《美國之音 財經縱橫》,第6期,第3卷。 2004年6月。
57.龐中英。〈建設中國與世界的價值關係〉,《南方都市報》。2004年7月19。
58.袁正清。〈建構主義與外交政策分析〉,《世界經濟與政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2004 年9 期,第11頁。2004年11月27日。
59.王逸舟。〈面向新世紀的國際關係理論研究。若干思考與建議〉,中國社會科學院。2004年9月21日。
60.阮宗澤。〈與世界相處〉,《匈牙利:新導報特稿第》,193期。2004年9月29日。
61.楊永明。〈置身亞太環境、瞭解區域國家用心〉,《聯合報》,國際版。2004年9月30日。
62.康世人。〈中國恐嚇將刺激臺灣民族主義發展〉,《中央社》,台北。2004年11月23日。
63.石洪濤。〈中韓接近的戰略考量〉,《中國青年報》,國際戰略評論版。2004年12月03日。
64.郭清水。〈中國參與東協主導的地區機制的利益分析〉,《世界經濟與政治》,2004年第9期。2004年12月15日。
65.穀源洋。〈2004年世界經濟回顧〉,《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12月16日。
66.李詩佳,郝亞琳。〈經濟外交引領中國睦鄰關係〉,《新華網》,年終特稿。2004年12月18日。
67.楊立群。〈中國外交體現新思路。四個環境三個層次兩個平臺〉,《解放日報》。2005年1月13日。
68.焦興華。〈中國北韓關係並非那麼密切〉,《美國之音》,電子化文件,http://www.epochtimes.com/b5/3/2/25/n279451.htm。2003年2月24日。
69.郭樹永。〈國際制度的融入與國家利益—中國外交的一種歷史分析〉,《世界經濟與政治》,1999年第4期, 2005年3月28日。頁61~70。
70.西米恩。〈五角大樓評估中國軍備和雄心〉,《美國之音》,電子化文件,http://www.epochtimes.com/gb/4/7/27/n608613.htm。2003年7月27日。
71.李豔。〈性別差異與意識形態〉,《視角》,第5卷,第2期, 2005年4月30日。頁15~26。
72.孫溯源。〈集體認同與國際政治—一種文化視角〉,《現代國際關係》,2003年第1期。2005年5月4日。頁11~27。
73.亞歷山大・溫特,秦亞青譯。〈建構主義的發展空間〉,《世界經濟與政治》,2005年,第1期, 2005年5月23日。頁2~18。
74.陳勁松。〈中印關係:前景並不看好〉,《自由亞洲電臺》。2005年12月5日。

論文:
1.郭岱君。《美國武器銷售之研究》,淡江文理學院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66年11月。
2.柯朝欽。《在〈全球化〉中浮動的〈臺灣利益〉》,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班研究。民國89年12月。

報紙:
《人民日報》(北京)
《中華工商時報》(北京)
《北京晚報》(北京)
《自由時報》
《社會科學院院報》(北京)
《青年報》(北京)
《信報》(香港)
《南方都市報》(廣州)
《政治學報》(北京)
《經濟日報》
《環球時報》(北京)
《聯合報》

網路資訊:
人民日報網(http://www.people.com.cn)。
人民網(http://finance.people.com.cn)。
大紀元(http://www.epochtimes.com)
中國社會科學院(http://www.cass.net.cn)。
中國網(http://www.china.org.cn)。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http://www.fmprc.gov.cn)。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官方網站(http://www.mofcom.gov.cn)。
中華民國國防部(http://www.mnd.gov.tw)。
北京大軍經濟觀察研究中心(http://www.dajun.com.cn)。 
北京郵政大學網站(http://www.bupt.edu.cn)。
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資料網(http://rcted.ncu.edu.tw)。
多維新聞網(http://www1.chinesenewsnet.com)。
亞太經合組織中文網(http://www.apec-china.gov.cn/cn/apec.htm)。
亞太經合組織官方網(http://www.apec.org/apec/about_apec/history.html)。
東方新聞網(http://news.eastday.com)。
南方網(http://www.southcn.com)。
政治學研究網(http://www.pssw.net)。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
陸委會網(http://www.mac.gov.tw)。
博訊新聞網(http://www.boxun.com)。
雲南幹部教育網(http://www.ynce.gov.cn)。
新浪財金縱橫網(http://finance.sina.com.cn)。
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
新導報網(http://www.xindb.com)。
遠景基金會網(http://www.future-china.org)。
鳳凰新聞台(http://www.phoenixtv.com)。




外文部分
專書(Book)
1.Alexander Wendt and Raymond Duvall, “Institutions and International Order,” in Ernst-Otto Czempiel and James N. Rosenau, eds., Global Changes and Theoretical Challenges : approaches to world politics for the 1990s (Lexington, Mass. : Lexington Books, 1989).
2.Alexander Wendt, "Collective Identity Form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Stat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94, p. 385.
3.Charles Krauthammer,“Why We Must Contain China,”Time, July 31,1995, p.72.
4.David M. Lampton and Gregory C. May, "Managing US-China Relations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Washington: Nixon Center, 1999 ,p29.
5.Emanuel  Adler and  Michael  Barnett, "Security  Communiti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98.
6.Hedley Bull,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1919-1969", in International Theory, Critical Investigations, edited by James Der Derian,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5.
7.Hemmer, Christopher and Peter J. Katzenstein.. “Why is There No NATO in Asia? Collective identity, regionalism, and the origins of multilateralis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 2002.
8.Joseph S. Nye, “Bound to Lead”,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1990.
9.Kenneth N. Waltz, Man, “the State and War: A Theoretical Analysis.”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4.
10.M. Doyle, “Liberalism and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in Richard Ned Lebow and Thomas Risse-Kappen (e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and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1995 b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1.Politics(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6.
12.Robert Jervis ,The Symbolic Natureof Nuclear Politics ,mimeo ,Urbana,I.L.,University of Illinois,1987.
13.Robert O. Keohane and Joseph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Little Brown, 1977).
14.Susan Strange, 「The Name of the Game」, Sea-changes,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Press, New York, London, 1990.
15.Zalmay Khalilzad, “U.S. Grand Strategies :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World”, Strategic Appraisal 1996, sous la dir. de Z. Khalilzad, Santa Monica, RAND Corporation, 1996.



期刊(Periodical)

1.Alexander Wendt  "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s of i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 ,"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 Vol.46 , 1992.
2.Alexander Wendt, "Constructing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0, No. 1 (Summer 1995).
3.Alexander Wendt, “The Agent-Structure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1,1987.
4.Copper,R: “The Economics of Interdependence: Economic Policy in Atlantic Community”, MIT Press,1968.
5.David Dessler , "What’s at Stake in the Agent-Structure Debate? " ,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 Vol.43 , 1989.
6.David Dessler, "What's at Stake in the Agent-Structure Debate? "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3, No. 3 (Summer 1989).
7.David Dessler,"What'sat Stake in the Agent-Structure Debat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 43,No. 3 (Summer 1989).
8.David Kang。Getting AsiaWrong 。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7。No.4。Spring 2003。pp.57-85.
9.Department of Defense,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 〈United States Security Strategy for the East Asia-Pacific Region.〉 Washington D.C.,February 1995.
10.Joseph Y.S. Cheng,  " C hina’s ASEAN Policy in the 1990s: Pushing for Multipolarity in the Regional Context,,"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 21, No.2 (August 1999). p9.
11.K. Akamatsu, "A Historical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Developing Economies, No.1,Mar.-Aug., 1962.
12.Lucian Pye and Sidney Verba, ed. Politic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5.
13.Mayumi Itoh,〈Expanding Japan’s Role in the United Nations.〉 The PacificReview, Vol. 3,No. 3 (January 20, 1992).
14.Michael Schulzetal, eds,"Regionalization in a Globalizing World”, Zedbook Ltd, 2001.
15.Richard Higgott, "Ideas, Identity and Policy Coordination in the Asia-Pacific," The Pacific Review, Vol.7, No.4, 1994.
16.Ruggie, "What Makes the World Hang Togethe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3,  No. 3 (Summer 1989).
17.See Sebastian Mallaby,「Reluctant Imperialist」, Foreign Affairs, March-April 2002.
18.Theodore H. Moran,「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National Security」,  Foreign Affairs, Winter, 1990/91, p.90.
19.U.S. Department of Defense,“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September 30, 2001, p.12.
20.中曽根康弘。《21世紀日本の国家戦略》,HP研究所。2000年5月。
21.日本經濟新聞社編。《中國〈世界の工場から市場へ〉》。日本經濟新聞社(東京),頁219。2002年8月。

報紙(Newspaper)
New York Times
Time
Washington Post


網際網路(Internet)
1.Alamut(http://www.alamut.com)。
2.BBC NEWS(http://news.bbc.co.uk)。
3.Rand(http://www.rand.org/)。
4.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Official Website(http://www.defenselink.mil/)。
5.日本財務省(http://www.mof.go.jp)。
6.日本讀賣新聞網(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