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3007202012434400
DOI 10.6846/TKU.2020.00916
論文名稱(中文) 白居易題畫詩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Research of Bai Juyi’s Painting poem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8
學期 2
出版年 109
研究生(中文) 詹皇毅
研究生(英文) Huang-i Chan
學號 60501009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20-06-30
論文頁數 10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馬銘浩(minghao@mail.tku.edu.tw)
委員 - 王皖佳(vivimay999@gmail.com)
委員 - 普義南(pupu6521@gmail.com)
關鍵字(中) 中唐
白居易
題畫詩
自我寫真詩
諷喻詩
花詩
畫竹詩
日常化
關鍵字(英) Mid-Tang Dynasty
Bai Juyi
Painting poems
Self-portraiting pomes
Allegory Poem
Flower pomes
Painting bamboo Pomes
Dail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目前對於題畫詩的興起,多認為發展於魏晉,成熟於唐朝,興盛於宋後,並尊唐朝杜甫作為擴展題畫詩類型之先鋒,然在中唐時,白居易同為題畫詩創作能手,並結合中唐詩風革新對其展現平易、通俗的語言,開創自我寫真、花木類型、畫竹、山水、景物等貼近日常生活的題畫詩作品,展現多元的生活記事風格,並為後世有獨特的承繼風格。
   本文將以白居易題畫詩作為主要探討,一方面觀看這些詩在他生活中所展現的生命歷程,一方面去探析這些詩的意象、特色還有後續人們對此的承繼。
英文摘要
At present, regarding the rise of poems with paintings,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it developed in the Wei and Jin, matured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prospered after the Song Dynasty, and respected Du Fu of the Tang Dynasty as a pioneer in expanding the types of painting poems. However, in the mid-Tang Dynasty, Bai Juyi was the same as painting poems. Creative masters, combined with the innovation of the Mid-Tang Dynasty poetry style to show 
easy and popular language, create self-portrait, flower and tree types, painting bamboo, landscape, scenery and other close to daily life paintings and poems, showing a diverse life memorial style, and Later generations have a unique inheritance style.
  This thesis will focus on Bai Juyi's painting poems. On the one hand, he observes the life course of these poems in his life, on the other hand, it analyzes the imag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poems and the subsequent  inheritance of them.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緒論 ……………………………………………………………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文獻探討 ………………………………………………… 4
一、題畫詩方面相關研究 …………………………………… 4
二、白居易相關研究 ………………………………………… 8
三、中唐社會相關研究 ……………………………………… 9
第三節、研究範疇與方法 ………………………………………… 12
一、研究範圍 ………………………………………………… 12
二、章節安排 …………………………………………………  15
三、研究方法 …………………………………………………  18
第二章、中唐題畫詩的發展  ……………………………………………  20
	第一節、題畫詩概論 ……………………………………………… 20
		一、 廣、狹定義 ………………………………………………  20
二、 題畫詩起源 ………………………………………………  21
三、 詠物與題畫 ………………………………………………  23
四、 唐代題畫詩的特色與手法 ………………………………  25
			(一)、以真寫畫  ………………………………………  27
			(二)、純述畫面、近乎白描  …………………………  27
			(三)、藉畫發揮  ………………………………………  27
			(四)、評論繪畫、闡發畫理  …………………………  28
	第二節、時代走向和題材改變  ……………………………………  28
一、魏晉情景的自覺融和  ……………………………………  29
二、繪畫觀念的改變  …………………………………………  30
三、社會變動的相互交融  ……………………………………  35
四、詩之歷程與元和詩風新變  ………………………………  36
第三章、白居易題畫詩的分期及其心境轉折 …………………………  41
第一節、前期進取的諫官生活  ……………………………………  41
第二節、貶謫江、忠的詩人自覺  …………………………………  48
第三節、杭蘇生活的自然適意  ……………………………………  54
第四節、晚年致仕的老年閒適  ……………………………………  58
第四章、 白居易題畫詩中表現意涵   …………………………………  62
	第一節、 寫真詩的自我描述   ……………………………………  62
一、自我的另類觀看  …………………………………………  64
		二、老病描寫所展現的調適  …………………………………  65
		三、數字紀實的時空變化  ……………………………………  67
	第二節、 諷諭詩的託物言志   ……………………………………  68
		一、以鰲喻藩鎮  ………………………………………………  69
		二、八駿圖的戒佚遊  …………………………………………  71
		三、小結  ………………………………………………………  75
	第三節、 花木寄託的詩人風情  …………………………………  76
		一、源自楚《騷》的遇合之意  ………………………………  76
		二、詩人的自覺稱呼  …………………………………………  78
	第四節、 畫竹歌的寫意論畫   ……………………………………  80
	第五節、 致仕雅集的生命觀照   …………………………………  82
第五章、 白居易題畫詩的影響及特色   ………………………………  86
	第一節、開拓題畫詩內容以及類型─反映日常生活
  		………………………………………………………………  86
	第二節、寫真詩的自我生命紀錄  ………………………………… 87
		一、自傳性寫法  ………………………………………………  87
		二、對自我的解離觀察  ………………………………………  89
	第三節、開創後世的長者雅敘之風  ………………………………  90
	第四節、寫真至寫意的轉變  ………………………………………  93
	第五節、文人與畫家交往頻繁  ……………………………………  95
第六章、 結論   …………………………………………………………  97
	一、文藝精神的二重轉變  …………………………………………  97
	二、日常體現的自覺意念  …………………………………………  98
	三、影響與後世傳承  ………………………………………………  100
四、未來展望  ………………………………………………………  100
參考書目暨引用書目  ……………………………………………………  102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暨引用書目:
原典文獻(依時代先後排序)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1年)。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4月)。
(唐)白居易:《白氏長慶集》(台北,藝文出版社,1981年2月)。
(唐)白居易撰;(清)汪立名編:《白香山詩集》(台北,世界書局,2006年9月)。
(唐)朱景玄:《唐朝名畫錄校注》(合肥,黃山書社,2016年3月)。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3年)。
(後晉)劉昫:《舊唐書》(台北,台灣商務,2010年11月)。
(宋)王博:《唐會要》,新文豐編:《叢書集成新編28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2月)。
(宋)歐陽修、宋祁等合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1月)。
(宋)郭若虛:《圖畫見聞誌》《畫史叢書》本(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1月)。
(宋)蘇軾撰,(明)茅維編,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台北,中華書局,1986年3月)。
(宋)孫紹遠編:《聲畫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 年)。
(宋)嚴羽著,郭紹盧校譯:《滄浪詩話校譯》(台北,里仁書局,1987年)。
(明)高棅:《唐詩品彙》(台北,學海書局,1983年)。
(清)陳邦彥選編《御定歷代題畫詩類》(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6年
 9 月)。
(清)俞琰:《歷代詠物詩選》(台北,清流出版社,1976年10月)。
(清)沈德潜《說詩畔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
(清)沈德潜《杜詩鏡詮》,陽倫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

現代中西論著專書(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同一作者再用時間排序)
(日)川合康三著,蔡毅譯:《中國的自傳文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6月)。
北京大學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
孔壽山編:《唐朝題畫詩注》(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1988年)。
毛妍君:《白居易閒適詩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6月)。
王柏敏:《唐畫詩中看》(台北,東大發行,1993年)。
宇文所安:《中國「中世紀」的終結》(台北,聯經出版,2007年)。
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著;胡榮、王小章譯:《心靈、自我與社會》(臺北:桂冠圖書,1998年4 月)。
衣若芬:《觀看、敘述、審美─唐宋題畫文學論集》(台北,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 年6 月)。
衣若芬:《蘇軾題畫文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 年5 月)。
何寧:《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 年10 月)
吳在慶:《唐代文士與唐詩考論》(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
吳明賢、李天道編著:《唐人的詩歌理論》(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6年9月)。
呂正惠:《唐詩論文選集》(台北,長安出版社,1985年4月)。
宋立英:《元和詩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8月)。
李澤厚:《美的歷程》(台北,金楓出版社,1991年)。
周積寅,史金城:《中國歷代題畫詩選注》(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1998年)。
孟二冬:《中唐詩歌之開拓與新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9月)。
俞琰編選:《歷代詠物詩選》(台北:廣文書局,1968 年1 月)。
胡可先:《中唐政治與文學》(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
胡遂:《佛教禪宗與唐代詩風之發展演變》(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4月)。
唐曉敏:《中唐文學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日)埋田重夫著,王旭東譯:《白居易研究─閒適的詩想》(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19年6月)。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 年5 月)。
袁行霈:《盛唐詩壇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9月)。
張步雲:《唐代詩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10月)。
張修蓉:《中唐樂府詩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5年10月)。
張高評:《宋詩之傳承與開拓:以翻案詩、禽言詩、詩中有畫為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曹愉生著《唐代詩論與畫論之關係研究──僅以詩、畫論之專著為研究對象》(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日)淨永健、劉維治譯::《白居易寫諷諭詩的前前後後》(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0月)。
莊惠綺:《中唐詩歌的美學意涵》(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6年)。
許東海:《諷諭、美麗、感傷─白居易之詩賦邊境及其文化風情》(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許清雲:《皎然詩式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1月)。
陳友琴編:《白居易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重印)。
陳炎、李紅春著:《儒釋道背景下的唐代詩歌》,北京,崑崙出版社,2003年4月)。
陳高華編:《隨唐畫家史料》,(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10月)。
陳寅恪:《陳寅格先生文集》(台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
陳寅恪:《元白詩箋證搞》(北京,三聯書局,2001年4月)。
陳傳習:《六朝畫論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91年版)。
陳傳習:《中國繪畫理論史》(台北,三民書局,2014年1月)。
傅錫壬:《牛李黨爭與唐代文學》(台北,東大圖書,1984年)。
喬立智:《白居易詩歌詞彙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逯欽立輯:《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98 年)。
楊宗瑩:《白居易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4年4月)。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台北,學生書局,1997年6月)。
雷喜梅:《屈原〈天問〉〈離騷〉》(長江文藝出版社,2002年)。
廖美雲:《元白新樂府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89年6月)。
趙麗娜編:《故宫博物院歷代題話詩存》(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7 
  月)。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達史》(台北,中華書局,2018年12月)。
劉航:《中唐詩歌嬗變的民俗觀照》(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7月)。
劉寧:《唐宋之際詩歌演變研究─以元白之元和體的創作影響為中心》(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台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5月)。
鄭昶:《中國畫學全史》(中華書局印行,1966年10月)。
鄭昶:《中國畫學全史》(台北,中華書局,1966年10月)。
蕭麗華:《唐代詩歌與禪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
謝思煒:《白居易集總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97年8月)。
蹇长春:《白居易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5月)。
簡定恩等編著:《中國詩書畫》(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1年6月)。
羅聯添:《白香山年譜》(台北,國立編譯館,1989年7月初版)。
蘇雪林:《唐詩概論》(台北,商務印書館,1966年)。
饒英:《名家題畫》(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05年)。
蘭翠著:《唐詩與書畫的文化精神》(濟南,齊魯書社,2009年4月)。

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同一作者再用時間排序)
孔壽山:〈論中國的題畫詩〉,《文藝理論與批評》第6期(1994年),頁36-41。
衣若芬:〈自我的凝視:自居易的寫真詩與對鏡詩〉,《中山大學學報》第47
 卷第6期(2007年),頁51~57。
李栖:〈唐朝題畫詩初探〉,《高師大學報》第5期(1994年3月)頁21+23~
 35。
東方喬:〈題畫詩藝術價值初探〉,《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第2期(2003年),頁
 47~53。
青木正兒:〈題畫文學の發展〉,《支那學》第9卷第1號(1937 年 7 月),頁 1~24。魏仲佑譯作:〈題畫文學及其發展〉《中國文化月刊》第9期(1970 年),頁76~92。
張高評:〈蘇軾題畫詩與意境之拓展〉,《成大中文學報》第二十二期(2008年10 月),頁23~60
張瀟瓊:〈論繪畫手法在唐代題畫詩中運用〉,《語文學刊》第3期(2015年),
 頁63~67。
陳家煌:〈論中唐「詩人概念」與「詩人身分」〉,《文與哲》第17期,
 頁137~168
趙桂芬、周明儀:〈試析白居易詠花詩中的情與志〉,《台南應用科技大學通識教 
 育學刊》第10期,頁1~22。
鄭騫:〈題畫詩與畫題詩〉,《中外文學》第8卷第6期(1979年11月)
  頁5~13。
鄭建忠:〈唐代題畫詩中之題馬詩析探〉,《北臺灣科技學院通識學報》第3期(2007年),頁227~244。

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同一作者再用時間排序)
呂正惠:《元和詩人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3年)。
林明珠:《白居易詩探析》(台北,東吳大學博士論文,1997年5月)。
莊淳斌:《兩宋題畫詞研究》(台北,淡江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6月)。
閆立寒:《全唐詩》題畫詩探論(湖南,吉首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6月)。
陳怡玲:《白居易花木詩研究》(嘉義,中正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陳昌明:《六朝緣情觀念研究》(台北,台大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陳金現:《宋詩與白居易的互文性》(高雄,中山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6月)。
陳家煌:《白居易生命歷程對詩風影響之研究》(高雄,中山大學碩士論文,1999年7月)。
陳家煌:《白居易詩人自覺研究》(高雄,中山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3月)。
陳熙熙:《唐代題畫詩略論》(陝西,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4月)。
曾磊:《唐代題畫詩研究》(南昌,南昌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11月)。
廖慧美:《唐代題畫詩研究》(台中,東海大學碩士論文,1991年4月)。
齊亮亮:《北宋山水題畫詩研究》(河北,河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4月)。
蔡叔珍:《白居易「閒適」詩研究--以「情性」為考察基點》(台南,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3月)。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