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3007201300341400
DOI 10.6846/TKU.2013.01260
論文名稱(中文) 另類教育師生關係經營圖像之研究–以泥娃娃小學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n the alternative education’s image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in case of NiWaWa Primary school.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Leadership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1
學期 2
出版年 102
研究生(中文) 陳俐瑩
研究生(英文) Li-Ying Chen
學號 699720164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3-06-27
論文頁數 14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薛雅慈
委員 - 鄭同僚
委員 - 黃儒傑
關鍵字(中) 另類教育
師生關係經營
關鍵字(英) Alternative Education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一、瞭解泥娃娃小學師生關係經營現況與方式。二、展現泥娃娃小學之師生關係經營圖像。三、展現泥娃娃小學之師生關係經營理想圖像。四、提出具體建議供學校教育人員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為深入瞭解泥娃娃小學師生關係經營圖像,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法,以訪談法為主要研究之方式以獲取資料;研究對象方面,以北部一所另類教育學校為例,並探討其師生關係經營現況與方式,描繪師生關係經營圖像意境,展現師生關係經營理想圖像,本研究歸納結論如下:
一、	師生關係經營現況與方式:經營現況有真心誠意、定位清晰與平等與指引;方式有相互尊重、用心聆聽及彈性與自由。
二、	師生關係經營圖像:有七種圖像意境,分別為1.教師就像大樹,學生就像圍繞在大樹周邊的小樹或小花。2. 教師就像潺潺流水,師生關係是細水長流。3.默默地陪伴學生成長,就像春風與明月般。4.發現新事物的探索陪伴者。5.教師給予學生家的溫暖。6. 教師就像是候鳥遷徙中的領航者。7. 教師是與學生一起奔跑的學習者。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First, understand the status and mod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in the NiWaWa Primary school. The sencond, I want to show the image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form NiWaWa Primary school. The third, I desire to show the ideal image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form NiWaWa Primary school. The Fourth, we would propose and give the advice to follow-up study of school education staff and reference.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show the image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form NiWaWa Primary school, this study adopte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o study interviews as the main way to get the information; study area to the north an alternative education schools, for example, and to explore it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status and mode, depicting the image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showing the ideal image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This study is summarized as the follows conclusions:
1.	The status and mode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urrent situation there is sincere, clear positioning, equality and guidelines; way there is a mutual respect, listen carefully and flexibility and freedom.
2.	The image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There are seven images mood-(1) The teacher is like big tree, the student is around like in small tree or floret of big tree perimeter. (2) The teacher likes the gurgling water,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s that thin water is long and flows. (3) The teacher silently keeps company with a student to grow up and be like spring breeze and bright moon. (4) Discover new things to explore companion. (5) The teacher gives students the warmth of home. (6) The teacher likes the leader in migratory, and (7) The teacher is the learner that runs together with student.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3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1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7
第一節 師生關係經營之概念與意涵	17
第二節 另類教育學校的師生關係經營圖像之探討	33
第三節 師生關係經營與另類教育之相關實證研究	54
第四節 泥娃娃小學成立背景、發展脈絡與特色	6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7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7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7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73
第四節 研究工具	75
第五節 資料處理	76
第六節 研究倫理	7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81
第一節 師生關係經營現況與方式之探討	81
第二節 泥娃娃小學師生關係經營圖像之探討	107
第三節 綜合討論與分析	116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1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1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21
第三節 研究省思	124

參考文獻	126
壹、中文部分	126
貳、英文部分	136

附  錄
附錄一 訪談邀請函		139
附錄二 訪談大綱	140

 
表次
表2-1 師生關係類型	30
表2-2  師生關係經營相關論文整理表	54
表2-3  另類教育相關論文整理表	58
表3-1 訪談對象一覽表	72
表4-1 師生關係經營之現況訪談結果分析	92
表4-2 師生關係經營之方式訪談結果分析	103
表4-3 師生關係經營之圖像訪談結果分析	115

圖次
圖2-1.1 教師權威來源	23
圖2-1.2  教室互動的教師影響力	26
圖2-1.3 影響班級氣氛因素	28
圖2-1.4  影響班級氣氛之因素	28
圖2-1.5  師生關係類型	31
圖2-2.1  全球另類教育學校類型	39
圖2-2.2 台灣另類教育學校類型	46
圖2-4.1 泥娃娃小學成長歷程	65
圖3-1  研究架構圖	71
圖3-2  研究流程圖	74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Lemmo Hsu(2007年5月2日)。關於泥娃娃小學【部落格文字資料】。2013年3月27日,取自http://blog.xuite.net/lemmo/stilt/11373724-%E9%97%9C%E6%96%BC%E7%A8%AE%E7%B1%BD
Merleluo(2010年6月17日)。烏來 - 泥娃娃小學【部落格文字資料】。2013年3月27日,取自http://merleluo.pixnet.net/blog/post/8440718-%E7%83%8F%E4%BE%86---%E7%A8%AE%E7%B1%BD%E5%AD%B8%E8%8B%91
人文國民中小學。2012年6月6日,取自http://www.jwps.ilc.edu.tw/
山峰數位機會中心(2011年3月11日)。110226當華德福遇見山峰【部落格文字資料】。2013年6月16日,取自http://webs.ylc.edu.tw/~doc-sfd/wordpress/?p=4370
中華基督教慕真在家教育協會(2011年4月11日)。台灣在家教育的歷程及現況,2012年6月13日,取自http://www.mujen.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313&Itemid=330
王克難譯(2003)。夏山學校:實踐自由發展,見證愛的教育〈原作者:Neill A. S.〉。台北市:遠流。
王炎川(2008)。台灣另類學校家長教育選擇權意識發展之研究-以宜蘭慈心華德福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班。台北市。
王秋萍(2002)。德國自由另類學校簡介。教育研究月刊,102,138-142。
王雅惠(2007)。覺醒與爭權的社會行動-另類學校家長教育選擇權意識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王德華(2012年2月4日)。導師與學生的關係常有一個痛苦的結局?【線上論壇】。2012年6月13日,取自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757&do=blog&id=534237
成虹飛(1997)。另類教育的另類反思。我們的教育,2,34-35。
朱世芳(2011)。我為什麼選擇華德福教育~台灣家長選校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明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彰化縣。
朱台翔(1993)。森林日記。台北市:書泉。
朱啟華(2008)。論康德的教育學說及其性格。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2(3),1-14。
朱敬先(1995)。教育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江雪齡(2000)。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市:師大學苑。
吳兆祥(2011)。班級經營探討。雲林國教,57。取自http://ceag.ylc.edu.tw/~wupig/ylc57/pdf/3-8.pdf
吳武典(2003)。多元智能與學校經營。教育研究月刊,110,20-40。
吳清山(1999)。教育基本法的基本精神與重要內涵。學校行政,2,28-41。
吳清山、林天祐(2003)。教育名詞─自由學校。教育研究月刊,209,141-142。
吳蔓玲(2009)。「在家教育」,世外桃源?【討論群組】2012年6月13日,取自http://www.campus.org.tw/public/cm/cm12/9812-4.html
吳麗媚(2011)。教師情緒管理與師生關係之敘事研究:一位教師的自我反省(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屏東縣。
李克寰(2011)。尼采的教育哲學:論作為藝術的教育。苗栗縣:桂冠。
李佩芬(2009年5月)。泥娃娃小學選課權握在孩子手中。親子天下特刊。取自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30011&page=2
李佩勳(2011)。台灣蒙特梭利中小學家長選校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明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彰化縣。
李宜蓁(2009年2月)。兒子從公校、私校到人文的流浪記。親子天下,4。取自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0543&page=3
李真文(2009)。另類教育如何看待學生的行為問題。研習資訊,26(4),51-57。
李崇建、甘耀明(2004)。沒有圍牆的學校:體制外的學習天空。台北市:寶瓶文化。
李雪如(2011年3月)。森林小學:培育思考力,成為改變的種子。親子天下,親子天下特刊。取自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30097&page=2
李雅卿(1997)。泥娃娃小學手記。台北市:遠流。
李雅卿(2004)。乖孩子的傷,最重。台北市:遠流。
李靜怡(2005)。國中生的師生關係、同儕關係與其快樂來源、快樂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台中市。
周志宏(1998)。體制內/外教育的迷思:從教育哲學、歷史與憲法保障談起。人本教育札記,106,74-76。
周義雄(2011)。家長學校選擇權與體制內另類教育學校經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階公共政策碩士班。高雄市。
易琳(2006年11月23日)。用愛去經營和諧的師生關係【討論群組】。2012年6月13日,取自http://www.cxbcxx.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22
林天祐(2002)。認識研究倫理。載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生輔導中心主編,研究倫理與報告撰寫手冊,73-80。台北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林月娥(1998)。班級經營有一套。台北市:聯經。
林玉体(2008)。蘇格拉底的教師圖像。載於林逢祺、洪仁進(主編),教師哲學-哲學中的教師圖像(頁1-27)。台北市:五南。
林玉珮(2009年2月)。家族取代班級的動態教育。親子天下,4。取自http://www.parenting.com.tw/CP/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0540&page=1
林玉珮(2009年5月)。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中小學溫柔啟發孩子智慧。親子天下,親子天下特刊。取自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30003&page=1
林生傅(2000)。教育社會學。台北市:巨流。
林志穎(2005)。杜威的社會論教育理念之探討。南大學報,39(1),41-62。
林佩蓉(2002)。家長教育選擇權意識之研究─「台北市自主學習實驗計畫」家長生命經驗為例的探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台北市。
林佩蓉、倪鳴香、黃心怡(2011)。家長教育選擇權意識之研究:以「臺北市自主學習實驗計畫」家長命經驗為例。另類教育期刊,創刊號,67-91。
林怡呈(2010)。國小資深教師的師生關係-師者與父母心的雙軸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林明地(2002)。學校與社區關係。台北:五南。 
林進材(1998)。從時代變遷談師生倫理的重建。輔導通訊,53,5-8。
泥娃娃小學,2012年3月27日,取自http://www.seedling.tw/。
邱良慈(2001)。描繪一幅自主學習的圖像~泥娃娃小學六年級畢業製作課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芮小蘭(2008)。西方學徒制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現代企業教育,8,21-22,2012年5月10日,取自http://wuxizazhi.cnki.net/Article/XDQJ200808015.html
姚季沁(2007)。國小班級經營中教師權威展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嘉義縣。
洪秀熒(2008)。從漂流、陶養的另類教育理念談學校行政思維。學校行政雙月刊,54,117-130。
科學教師及實習教師專業成長(2007年4月6日)。如何經營師生關係,管理上課秩序?【討論群組】。2012年6月13日,取自http://best-pdm.blogspot.tw/2007/04/blog-post_06.html
范熾文(2000)。營造優質的班級氣氛。國教新知,46(3),92-102。
苗圃蒙特梭利中小學。2012年6月6日,取自http://www.miaopu.chc.edu.tw/home2.html
唐宗浩(無日期)。另類教育電子報。2012年3月27日,取自http://www.alearn.org.tw/mag/
唐宗浩(無日期)。學術研討:泥娃娃小學參訪報告。2013年3月27日,取自http://www.alearn.org.tw/mag/doc/e000803.htm
唐宗浩、李雅卿、陳念萱(2006)。另類教育在台灣。台北市:唐山。
翁凱婷(2007)。另類學校中的人權教育之研究:以泥娃娃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高延玉(2008)。國中導生關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台北市。
張文軍(1998)。後現代教育。台北市:揚智文化。
張春興、林清山(1993)。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惠祝(1999)。班級氣氛之演變有關因素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嘉義縣。
張慧文(1984)。國小師生領導類型、師生關係與班級適應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莊慧珍(1985)。國中教師教導方式及學生內外控信念與學生生活適應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許雅惠(2004)。探討我國實施多元文化教育的現況與問題。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0。
許維峰(2010)。相遇的時刻-一位國中輔導老師陪伴學生的敘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
郭妙雪、陳李綢(1998)。教育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郭建球(2008)。古文觀止。台北市:典藏閣。
陳木金(2009)。建置我國校長培育制度之師傅校長經驗傳承資訊網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98-2410-H-004-012),未出版。
陳朱強(2001)。雅歌實驗小學。台灣立報,教育版。
陳伯璋、盧美貴(1991)。開放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明莉(2009)。在太歲頭上動土?以性別觀點探究國中女教師的師生關係與權威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陳奎憙(1995)。現代教育社會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奎憙(2007)。教育社會學。台北市:三民。
陳奎憙、王淑俐、單文經、黃德祥(1999)。師生關係與班級經營。台北市:三民。
陳羿凡(20101222)。森林小學養出高「貴」草莓? 人本:是另類辦學。今日新聞,地方版。
陳齊亮(2007)。試論《論語》所反應的超前的師生關係。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8(3),56-59。
陸鴻宗(無日期)。真情、善意、美感─談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2012年2月8日,取自http://wwwdata.fy.edu.tw/student/counseling/%E5%B0%8E%E8%BC%94%E6%89%8B%E5%86%8A/%E7%9C%9F%E6%83%85%E3%80%81%E5%96%84%E6%84%8F%E3%80%81%E7%BE%8E%E6%84%9F%E2%80%94%E8%AB%87%E5%BB%BA%E7%AB%8B%E8%89%AF%E5%A5%BD%E7%9A%84%E5%B8%AB%E7%94%9F%E9%97%9C%E4%BF%82.pdf
傅橋(譯)(1992)。愛、管教與紀律(原作者:Thomas Gordon)。台北市:生命潛能。
單偉儒(1999)。與您預約跨事蹟英才:蒙特梭利教育的真理與實踐。台北市:蒙特梭利文化。
曾端真、曾玲珉(譯)(2000)。教師與班級經營(原作者:Tony Humphreys)。台北市:揚智文化。
雅歌實驗中小學。2012年6月6日,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isxO.Z2WFQWsH0ndbn.xwAs-/article?mid=1659
馮朝霖(2001)。另類教育與全球思考。教育研究月刊,92,33-42。
馮朝霖(2006)。另類教育與二十一世紀教育改革趨勢。研習資訊,23(3),5-12。
黃心怡(2002)。自主學習與學生自我賦權─以北市自主學習實驗計畫學生為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台北市。
黃崇銘(20110310)。簡述日本自由學校專法之倡議。台灣立報,教育版。
黃瑞琴(1997)。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心理。
黃曉星(2002)。邁向個性教育─一位劉英、美學者解讀華德福教育。香港:中文大學。
黃藿(2008)。亞理斯多德哲學中的教師圖像。載於林逢祺、洪仁進(主編),教師哲學-哲學中的教師圖像(頁47-63)。台北市:五南。
慈心華德福實驗國民中小學。2012年6月6日,取自http://www.waldorf.ilc.edu.tw:8000/
楊文貴、游琇雯(2011)。人文國民中小學另類嗎?是,也不是:一所既主流又另類的專業學校。另類教育期刊,創刊號,127-146。
楊深坑(2004)。從希臘三哲的師生情論文化理想與教育動力。載於張建成(主編),文化、人格與教育(頁47-64)。台北市:心理。
楊深坑(2008)。柏拉圖哲學中的教師圖像。載於林逢祺、洪仁進(主編),教師哲學-哲學中的教師圖像(頁29-45)。台北市:五南。
楊舜閔(2007年6月19日)。師生關係與溝通技巧【部落格文字資料】。2012年6月13日,取自http://192.83.167.53/blog/index.php/72/action_viewspace_itemid_718.html
經濟部(2009)。美國勞工部運用「學徒制」建立高需求的職業技能。2012年5月10日,取自http://itriexpress.blogspot.com/2009/03/blog-post_6504.html
葉上雄(1995)。教育學專題。中國大陸:北京師範大學。
詹士弘(2012年2月9日)。山峰華德福開學增22名轉學生。自由時報,中部新聞。
道禾實驗學校。2012年6月6日,取自http://nw2011.heart.net.tw/
翠亨心實驗教育學校,2012年6月6日,取自http://heart.idraw.idv.tw/?cat=3
蔡珮瑤(2009年5月)。諾瓦創意小學主題課程學習更活。親子天下,親子天下特刊。取自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30013&page=3
蔡璧煌(1995)。班級氣氛與學生政治社會化。台北市:師大書苑。
蔡璧煌(1998)。社會再造與教育改革-教育社會學的政策觀點。台北市:師大書苑。
鄭同僚(2000)。教育目的何在?載於詹志禹、鄭同僚、楊順南主編,探索教育(頁43-56)。台北市:台灣書店。
鄭同僚(2011年9月15日)。牆上相片-小樹屋【社群網站相片資料】。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236469136401473&set=a.122022234512831.11674.100001151663628&type=1
鄭同僚(2011年9月23日)。牆上相片-導師室【社群網站相片資料】。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239875232727530&set=a.122022234512831.11674.100001151663628&type=1
鄭同僚(2011年9月27日)。牆上相片-大樹屋【社群網站相片資料】。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241572885891098&set=a.122022234512831.11674.100001151663628&type=1
鄭同僚(2011年10月6日)。牆上相片-圖書館借書登記表【社群網站相片資料】。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245362888845431&set=a.122022234512831.11674.100001151663628&type=1
鄭同僚(2011年10月11日)。牆上相片-撿拾花瓣果實【社群網站相片資料】。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247502371964816&set=a.122022234512831.11674.100001151663628&type=3&theater
鄭同僚(2011年10月24日)。牆上相片-法庭【社群網站相片資料】。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253127548068965&set=a.122022234512831.11674.100001151663628&type=1
鄭同僚(2011年11月28日)。牆上相片-生活討論會【社群網站相片資料】。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254885214559865&set=a.122022234512831.11674.100001151663628&type=1
鄭同僚(2012年6月11日)。教育可以不一樣4:泥娃娃小學的空堂【社群網站相片資料】。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89406741107711.85103.100001151663628&type=1
鄭秀珍(無日期)。在家教育面面觀。2012年3月27日,取自http://ms3.ntcu.edu.tw/spc/aspc/6_ebook/pdf/9103/10.pdf
鄭鼎耀(1997)。善、真、美的學校:華德福教育入門(原作者:Roy Wilkinson)。新北市:光佑文化。
黎建球(2004)。中國百位哲學家。台北市:三民。
盧美貴、廖雪珍(1995)。緒川學校-開放式的個別化教學。台北市:師大學苑。
諾瓦兒童創意學校。2012年6月6日,取自http://www.renoir.com.tw/index.htm
賴靜如(2011)。新北市蘆洲區國小高年級學童師生關係與挫折容忍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台北市。
龍捲風(2005)。博物館化的小學─人文國小。2012年6月13日,取自http://www.wretch.cc/blog/tornadohsu/1740912
薛曉華(1995)。八0年代中期後台灣的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社會」的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薛曉華(1996)。台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與社會分析。台北市:前衛。
薛曉華(譯)(2002)。學習自由的國度:另類理念學校在美國實踐(原作者:Koetzsch)。台北市:高等教育。
謝易霖(2004)。邂逅.敘說.蛻變─一個另類學校教師的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謝雯惠(2007)。國小教師領導風格對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經營效能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新竹市。
謝雯伃(20110922)。教育模式探新路英廣設自由學校。台灣立報,國際版。
謝維和(2002)。教育社會學。台北市:五南。
羅正(2007)。另類教育與教育哲學。教育趨勢導報,26,137-148。
羅宇媛(2007)。台灣與美國實施公辦民營學校之比較─以台北縣泥娃娃小學親子實驗國小及美國艾迪生學校公司為例。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67。
羅斐文(2007)。建構未來世代理想之教育圖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未來研究所碩士論文。新北市。
鐘美鈴(2005)。民主與權威的辯證:我形塑班級文化的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貳、外文部分
Apprenticeships.History of Apprenticeships. May 18th 2012, Retrieved fromhttp://www.apprenticeships.org.uk/About-Us/History-of-Apprenticeships.aspx
Buscaglia, L. F. (1990). Loving Each Other: The Challenge of Human Relationships.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ETA (Employment and Training Administration).ApprenticeshipHistory.May 18th 2012, Retrieved fromhttp://www.doleta.gov/oa/history.cfm
Husen T. &Neville T. P.(1994).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Oxford : Pergamon.
IOW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ternative Education. June 1th 2012, Retrieved fromhttp://educateiowa.gov/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727&Itemid=728
James, W.G., et al. (editor) (2003). Education Encyclopedia.New York :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John, M. H. (2009). An Explo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Leadership and the Principalship in Nurturing Student Learning. (Master’s thesis).Retrieved fromhttp://dlibrary.acu.edu.au/digitaltheses/public/adt-acuvp155.30052008/
L&I (Labor and Industries).History of Apprenticeship. May 24th 2012, Retrieved fromhttp://www.lni.wa.gov/TradesLicensing/Apprenticeship/About/History/default.asp
Leo, R. E. (2009).Parental choice and education : the practice of homeschooling in New Zealand : a thesis presented in partial fulfi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Education at Massey University, Palmerston North, New Zealand. (Doctoral dissertation). Retrieved fromhttp://mro.massey.ac.nz/handle/10179/1227?show=full
K12academics. March 27th 2012, Retrieved fromhttp://www.k12academics.com/
Maria L. (2001).An Inquiry of Caring in the Classroom: A Teacher Story. (Doctoral dissertation,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University).Retrieved fromhttp://scholar.lib.vt.edu/theses/available/etd-04132001-174625/unrestricted/caring.pdf
Mintz, J., et al. (editor) (1994). The handbook of alternative education.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Macmillan (Macmillan Library Reference USA).
Nancy, H.K. (2005).Moral Leadership in Alternative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School Administrat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MiamiUniversity).Retrieved fromhttp://etd.ohiolink.edu/view.cgi?acc_num=miami1114085889
Maria L. (2001). An Inquiry of Caring in the Classroom: A Teacher Story.(Doctoral dissertation,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University). Retrieved from http://scholar.lib.vt.edu/theses/available/etd-04132001-174625/unrestricted/caring.pdf
Raywid, M. A. (1998). The journey of the alternative schools movement: Where it's been and where it's going. High School Magazine, 6(2), 10-14.
Romona, G. V. (2010).Using Critical Pedagogy to Educate for Democracy in the Graduate Classroom.(Doctoral dissertation). Retrieved fromhttps://tspace.library.utoronto.ca/handle/1807/19147
Shirley, G. K. (2010). What Parents Expect of Urban Alternative Schools and How These Schools Address Parents' Expectations to Make Needed Changes. (Doctoral dissertation, CincinnatiUniversity).Retrieved fromhttp://etd.ohiolink.edu/view.cgi?acc_num=ucin1273841020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