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識別號 | U0002-3007201216352300 |
---|---|
DOI | 10.6846/TKU.2012.01326 |
論文名稱(中文) | 單身女性理想的家 |
論文名稱(英文) | The Ideal Home of Single Women |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 |
校院名稱 | 淡江大學 |
系所名稱(中文) | 未來學研究所碩士班 |
系所名稱(英文) | Graduate Institute of Futures Studies |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 |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 |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 |
學年度 | 100 |
學期 | 2 |
出版年 | 101 |
研究生(中文) | 陳彥儒 |
研究生(英文) | Yen-Ju Chen |
學號 | 698700092 |
學位類別 | 碩士 |
語言別 | 繁體中文 |
第二語言別 | |
口試日期 | 2012-06-11 |
論文頁數 | 84頁 |
口試委員 |
指導教授
-
陳瑞貴
委員 - 賴嘉玲(laicl@ntnu.edu.tw) 委員 - 鄧建邦(dengjianbang@gmail.com) |
關鍵字(中) |
家 未婚單身女性 理想的家 性別 遷移 空間 |
關鍵字(英) |
Home unmarried single women the ideal family gender migration spatial |
第三語言關鍵字 | |
學科別分類 | |
中文摘要 |
本研究最主要的目的在於找尋新時代未婚單身女性有關於「家」的新意義,過去對於傳統「家的意義」,女性受到了許多束縛,但是在現在女性地位、教育、經濟能力不斷提高下,她們對於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規劃。本研究著眼於來自不同縣市,但卻遷移到台北市工作的未婚單身女性,從她們經驗當中,更清楚地理解她們對於「家」的想法。這些來離鄉背井的女性,有了另外一個專屬於自己的家,那這個家跟在原生家庭的家以及曾經居住的空間,這種空間的遷移過程中,家的條件是如何建立? 本研究透過家的意義、家的功能、流動的家來分析出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意義,再使用質性研究中的深度訪談法,訪談10位受訪者,從她們對於原生家庭、曾經居住的空間、現在所居住的空間,希望從三者的比較,得到她們對於家的實質、心理形象的建立,找出她們所認為的理想的家。 透過深度訪談以及分析比較,本研究歸納出結論現代的未婚單身女性,對於「家」的想法已經大大的差異於以往傳統對於「家」的觀感了。「家」對於她們這些未婚單身女性而言,是一個放鬆自我,絕對自由的空間,它可以不限至是固定的,只要是她們喜歡的、自由的,那都是家,在她們眼中,「家」不是一種束縛,不是一個固定的地方,她們重新的詮釋她們真正理想的家。 |
英文摘要 |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find a new meaning on "home" for unmarried single women in the new era. In the past, facing the traditional conception of home, women were chained a lot of aspect, however,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s of the social status、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and economic capacity, they have new plans now.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ose unmarried single women who came from different cities or countryside in Taiwan but move to Taipei just for their careers, co that we may understand more clearly their idea of “home” through their own experiences. These women leave their hometowns and have another “new home” of their own. Yet, how are the conditions of this “new home” connected with the original family and the previous living space environment during the process of moving from their hometowns to their new residences?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specific meaning of home through the qualities and functions of home, and then uses qualitative study interviews with 10 subjects, by comparing their original families, their previous living space and their present living environments, in order to figure out their so-called “ideal home”. Through analyses and the deep interviews above, this study comes to a conclusion that for these modern unmarried single women, the notions of home are greatly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ones. In their eyes, a “home” is a self-relaxing and absolute free space; it can be mobile, and it is no longer an airtight restraint. They have entirely re-annotated their true and ideal home! |
第三語言摘要 | |
論文目次 |
訪談問卷 VIII 表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12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17 第四節 研究架構 21 第二章 文獻分析 25 第一節 家的意涵 25 第二節 家的功能 28 第三節 家與家屋–購屋選擇 33 第四節 流動的家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9 第一節 紮根理論 39 第二節 文獻資料分析 41 第三節 深度訪談 42 第四章 家的意義與流動的家 47 第一節 家屋–居住環境的條件 47 第二節 流動的家–選擇 52 第三節 家的意義–這就是家:都會單身女子對家的認同 55 第四節 小結 57 第五章 新時代未婚單身女性理想的家 59 第一節 家與原生家庭的影響 59 第二節 曾經的空間、曾經的記憶 62 第三節 理想的家 63 第四節 小結 65 第六章 結論 69 第一節 流動的空間所帶來的的自由–一個人的自由 69 第二節 流動的自由與孩子、婚姻的羈絆 71 第三節 流動空間中流竄的親情 72 第四節流動的家、理想的家 73 參考書目 附錄 訪談問卷 表目錄 表 1 1 初婚與再婚人數-年齡中位數 ……………………..15 表 1 2 初婚與再婚人數-年齡平均數 ……………………..15 表 1 3 歷年十五歲以上女性人口數按婚姻狀況分布……..16 表 1 4 我國女性人力資源概況 ……………………………19 表 1 5 我國女性人力資源概況 ……………………………20 圖目錄 圖 1 1 2009年兩性具高等教育程度比率 7 圖 1 2 非農業部門受僱員工平均薪資 9 圖 1 3 研究架構圖 23 |
參考文獻 |
中文部份 Berger P.L. and Luckman T. (1967/1991). 知識社會學:社會實體的建構,鄒理民譯(2005)。台北:巨流。 Cooper Marcus, C. (1995/2000). 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徐詩思譯(2000)。台北:張老師文化。 Carol M. Anderson. (2008). 單飛不寂寞,朱恩伶譯(1997)。台北:時報文化。 Shere,Hite. (1994). 海蒂報告,林淑貞譯(2002)。台北:張老師文化。 Weisman, L. K. (1992/1997). 設計的歧視:「男造」環境的女性主義批判,王志弘、張淑玫、魏慶嘉譯(2001)。台北:巨流。 上野千鶴子(1948)。父權體制與資本主義:馬克思主義之女性主義,劉靜貞、洪金珠譯(1997)。台北:時報文化。 文崇一、楊國樞(2000)。訪問調查法。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台北:東 華。 女性學學會(1995)。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 年。台北:時報文化。 王仁宏(2004)。資訊時代住宅空間之研究-以獨棟住宅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志弘(1996)。空間的社會分析。 王志弘(1998)。流動、空間與社會。台北: 田園。 王婉宜(2000)。地理資訊系統在不動產查詢與分析上之應用,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 王應棠(2000)。家的認同與意義重建:魯凱族好茶的案例,畢恆達主編:家的意義,應用心理研究,8 期,149–168。 王瑞香(1996)。基進女性主義:女性16 解放的根本契機,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105–137。台北:女書文化。 何志南(2000)。住宅消費模式之建構與分析,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碩士論文。 何智明(1998)。消費者住屋購買行為關鍵因素之研究-以台北都會區為例,中興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怡卿 (2004) 。我的單身何必議論紛紛。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昱廷(2000)。同居伴侶家庭的生活與空間:異性戀VS男同性戀同居伴侶的比較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芝儀(2000)。生涯輔導與諮商(理論與實務)。嘉義:濤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吳瑾嫣(1999)。女性遊民研究:家的意義與城市生活經驗。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威 (2009)。調動之網:國小教師調動經驗中的旅行隱喻與家的意象。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卉羚(2003)。女性流動經驗下身體與空間關係的轉化-以台灣女留學生在北美公共空間中身體經驗之轉變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莉菁(2000)。單身父親的男性角色與親職角色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莉菁(2000)。單身父親的男性角色與親職角色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季鐵男(1992)。建築現象學導論。台北:桂冠。 金耀基(1992)。中國社會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侯娉婷(1995)。從漢人傳統生活空間看台灣婦女角色之定位及其在空間中的矛盾性。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淑貴(1991)。家庭社會學:台灣地區的家庭與婚姻。台北:黎明文化。 孫瑞穗(1996)。城市中的單身女人與家變:以80 年代以來台北單身城鄉移民女人的居住處境與經驗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珮庭 (2004)。她為什麼還沒嫁?~台灣當代熟齡女性未婚現象探究。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雅琪 (2007)。台灣地區教育程度別女性初年齡分佈模式。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源在(1988)。「新莊市人口遷移及其決策與適應」,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舜文(1994)。人際關係與爭議解決程序之選擇:由關係性質之組型探討。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麗珍 (2003)。解讀居家中女性的自我與異己。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郭嘉昌(2000)。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員工對於住宅環境偏好之分析。中華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宗國(1996)。紮根理論研究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台北:巨流, 4 7 - 7 3。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 台北:巨流。 徐光國 (2003)。婚姻與家庭,台北:揚智文化。 孫瑞穗( 1996)。城市中的單身女人與家變:以80 年代以來台北單身城鄉移民女人的居住處境與經驗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畢恆達(1995)。住宅空間體驗的性別差異。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畢恆達(1996)。已婚婦女的住宅空間體驗,本土心理學研究,6 期,300–352。 畢恆達主編(2000)。家的意義,應用心理研究,8 期。 張弘源 (2006)。遷移的家園-探討新定居者的消費網絡 。東海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 莊英章 (1994)。家族與婚姻:台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中研院民族所。 黃敏禎 (1992)。台灣私立大學學生宿舍問題之政治經濟學分析:淡江大學個案。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鄒理民譯(1991)。知識社會學:社會實體的建構(Berger P.L. and Luckman T.(1967). 原書名,出版地:出版社)。台北:巨流。 彭詩容 (2010) 。從空間流動觀點探討打工度假者跨文化適應與自我認同之研究-以國人赴澳洲打工度假者為例 。南台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 楊茹憶(1996)。未婚單身女性生活適應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美慧(1991)。單身女性之婚姻觀:現象學方法論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明華(1990)。中國人的家族主義及其變遷。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廖和敏 (1991)。不婚俱樂部,台北:方智文化。 鄭育松(2002)。「資訊地景---都市地景之資訊重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雅馨 (2009)。未婚單身女性購屋研究-自己的房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鄭淵聰 (1998)。中老年人對老人住宅購買行為及行銷策略之初探性研究- 以台中都會區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天壹(2002)。變遷的家空間。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佳芳(2005)。CA 應用於臺中地區人口變遷之研究,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文輝(1987)。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 歐宇帥(2000)。台北都會區年輕高學歷女性的居住處境以及家的認同。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文宜(2006)。為什麼結婚:國內將婚伴侶婚姻承諾考量因素之探討。中華輔導學報,20,51-82。 藍采風(1996)。婚姻與家庭。台北:幼獅。 顧愛如(1993)。住宅空間使用的性別差異。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外文部份 Baudrillard, J. (1981). For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ign. St. Louis: Telos Press. Campbell, K. (2001). Beyond ‘Bridget,’ a fuller view of single women.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93, 1-4. Chapin, F. S. (1935). A measurement of social status. in Contemporary American institution. New York: Harper. Cooper, C. (1974). The house as symbol of the self. In J. Lang, C. Burnette, W. Moleski, & D. Vachon (Eds.) , Designing for human behavior. (pp. 130-146). Stroudburg, PA: Dowden, Hutchinson, &Ross. Cooper, C. (1978). Remembrance of landscapes past. Landscape, 22(3): 34-43. Despres, C. (1992). The meaning and experience of home in shared housing. In M. V. Giuliani(Ed.), Home: Social, temporal, and spatial aspects. (pp. 53-66). SanGiuliani Milanese, Italy: Progetto Finalizzato Edilizia. Dovey, K. (1985). Home and homelessness. In I. Altman & C. M. Werner (Eds.), Home environments. (Vol. 8, pp. 33-64). New York: Plenum Press. Duncan, J. S. (1985). The house as symbol of social structure. In I. Altman & C.M. Werner (Eds.). Home environments. (pp. 133-151). New York: Plenum. Duncan, J. S. & Duncan, N. G. (1976). Housing as presentation of self and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networks. In G. T. Moore & R. G. Golledge (Eds.), Environmental knowing (pp.247-253). Stroudsburg, PA: Dowden, Hutchinson & Ross. Gifford, R. (1997).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2n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Hayward, D. G. (1975). Home as an environmental and psychological concept. Landscape, 20(1), 2-9. Heidegger, M.(1962). Being and Time, New York: Harper & Row. Marc, D. (1977). Psychology of the house,Wood, J. Trans,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McCracken, G. (1987). "Homeyness”: Culture made material in the modern north American home. Working paper No. 87-105. Guelph, Ontario, University of Guelph. Moore, J. (2000). Placing home in contex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 207-217. Norberg-Schultz , C. (1985). The Concept of Dwelling: On the Way to a Figurative Architecture, New York: Rizzoli. Somerville, P. (1992). homelessness and the meaning of home : Rooflessness or rootlessness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16, 528-539. Stull, W. J.(1975). Community Environment Zoning, and the Market Value of Single-Family Homes,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8, 12-28. 網路書目 內政統計資訊網 ,檢視日期:2011年11月17日 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x 林鴻文(2009)《網路社會學通訊》,第81期,檢視日期:2009年 10月15日 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81/81-21.htm 高學歷女性婚不婚35歲是關鍵中國時報(2008 / 01 /27), 檢視日期:2011年10月26號 取自http://city.udn.com/54543/2693779?tpno=17&cate_no=70061 粉厲害!女性購屋比再創新高 房地產新聞,檢視日期:2011年10月23日 取自 http://www.mygonews.com/news/detail/news_id/4094/%E7%B2%89%E5%8E%B2%E5%AE%B3%EF%BC%81%E5%A5%B3%E6%80%A7%E8%B3%BC%E5%B1%8B%E6%AF%94%E5%86%8D%E5%89%B5%E6%96%B0%E9%AB%98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檢視日期:2011年11月14日 取自http://www.edu.tw/ |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