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3007201021403900
DOI 10.6846/TKU.2010.01130
論文名稱(中文) 王弼道論之詮釋與重建
論文名稱(英文) Interpretation and Reinterpretation of Wang Bi's Ontolog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2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呂學遠
研究生(英文) Hsuen-yuan Lu
學號 69501045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0-06-18
論文頁數 19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曾昭旭
委員 - 袁保新
委員 - 林安梧
關鍵字(中) 王弼
老子注
周易注
體用
氣化
關鍵字(英) Wang Bi
Commentary on the Laozi
Commentary on the Zhouyi
Tiyong
Chi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書共為七章,除緒論及結論外,現展開如下:
第二章〈王弼老子學現代詮釋與展開〉。現代詮釋《老子》以及王弼的系統中,能涵具整全性、一致性的並持論清新精妙而自成一家之言者,有湯用彤、牟宗三與袁保新三人。本章嘗試探究三人建構《老子》以至於王弼的哲學體系,並在這些「不同的理解」中判議何體系對應王弼道論較能貼適道論本懷。
第三章〈王弼道論存有之重衡〉,筆者企圖迹索袁保新先生調適上遂牟宗三「老子學」的問題意識,反省牟先生平義王弼「老子學」以至於道家義理為「境界型態的形上學」而產生的疑慮處。以為王弼「道」依然有其客觀性,是一規範生命本真無妄之價值理序,一無時引領生命開顯真樸的意義根源,而「道」與「道心」之間為彼此相互隸屬,又涵具著「存有論的差異」之不即不離。
第四章〈王弼道論系統的重建〉,由挺立王弼道論「體無用有」的骨幹復開闢血肉,嘗試為王弼道論系統作一完整性、一致性的詮釋工作,吾人更藉由研討分疏子題而凝成全面系統之重建。分疏子題為:
一、「性體沖和,情應哀樂」:「情」在王弼道論中實與「氣」等同,皆涵具著適悅感通,物我、道我相契玄冥,復歸於「通天下之一氣」的義涵。王弼理解聖人的「觀照」是適應每個殊異的生命實存,從感通潤覺的「同情」中輔導生命棄造偽,推誠情,進而體覺本真自性。
二、王弼「體用」義之詮定:王弼使用「體用」實與宋明理學甚至是當代哲學的「體用」涵意不同,吾人今判議王弼無論《老子注》抑或《周易注》,「體」皆為「體性」義——指涉一物的「內容」、「質性」、「德性」,而「道」依然有其豐盈無窮的「體性」。
三、決勝圓聖諦義——「崇本」與「冥本」:本節我們試圖廓清學界爭執王弼道論圓成義究竟應落處於「崇本息末」還是「崇本舉末」的障霧。認為:「崇本舉末」與「崇本息末」實是互文足義。如有些微差異,只是輔嗣注解《老子》時,對「體用」兩端實踐進路不同觀點與著意處而產生論述上的殊別。又一言蔽之道論圓勝諦義,並不能執淖在都屬於「分別說」的「崇本息末」與「崇本舉末」上,而應歸極於「玄默無有」的「冥本」中。
第五章〈王弼《周易注》詮釋學〉,吾人援引曾昭旭先生創發的「儒道互為體用」的詮釋方法,闡釋王弼詮釋《周易》,實是將道家義理作為「本質原理」,而把儒家義理當作「實現原理」——藉由儒家據仁誠身之道德實踐而證成道家無為而治之理境。
第六章〈漢魏思潮斷裂之縫補——王弼道論「宇宙生成論」義蘊〉,王弼《老子注》與《周易注》中顯豁的「不生之生」亦含具著「氣化」的義蘊。「道」的開顯,卻又是生命持守真性之「陽」,發露於情用、凝具之「陰」中而濟成自我價值,此「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的流行歷程,實表詮了一相續性、連續性的一氣充盈之流行。
附錄〈王弼「言意之辨」解〉,主要反省當代詮釋於王弼「言意之辨」上,總將〈明象〉所言之「意」與〈老子指略〉所論述的「道」混同為一。吾人認為,輔嗣〈明象〉篇指稱的「意」,是指〈乾〉、〈坤〉等六十四諸卦的卦義,屬於殊理,而〈老子指略〉所論「名號則大失其旨,稱謂則未盡其極」的「道」,則是無形不繫,常不可名的整全之理」。兩者實有著「存有論」的差異。王弼「言意之辨」中依然承襲了《老子》「始制有名」的思維,是「化育萬物的形上之道在人間的落實與運用」,更強調「道」必因憑於「形名」本真開展中,始能將其靈明彰顯開來。
英文摘要
There are seven chapters in this paper. Except the introduction and the conclusion, the content of the paper is as follows:
    The second chapter, " Wang Bi’s Modern Interpretation on Lauzi’s Philosophy”. With integrity and consistency, Tang Yong-Tong, Mou Zong-San, Yuan Bao-Shin express the most exquisite and original view about Wang Bi's interpretion on Lauzi’s Philosophy. In this chapter we try to explore the above three person’s theories and evaluate which one conforms to Wang Bi's Ontology best.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Re-examination on Wang Bi's Ontology”, the author attempts to look into Yuan Bao-Shin’s doubt about Mou’s interpretation on Wang Bi's Ontology, which is“metaphysics in the line of vision(境界型態的形上學)” .Mou thinks there is objectivity in “Dao”. It’s the value defining innocence life. “Dao” and mind belong to each other, which means “ontological difference”.
    In the fourth chapter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Wang Bi's Ontology”, we attempt to interpret Wang Bi's Ontology completely and consistently based on “Tiyong(體用)”. It’s described as follows:
1、Human beings are pure but moody. Mood is equal to “Chi(氣)”, both refer to the harmony in human interaction. Through caring for each other, the individuals blend into the universe. Wang Bi thought that the “Guanxao” of saints is aimed to understand every different person and sympathize with them. 
2、An Interpretation of Wang Bi's Tiyong:Wang Bi’s Tiyong is different from the Confucianism in Song Ming Dynasty and the modern philosophy. We think, “Ti(體)” is defined as the content, the substance, and the virtue in the commentary on Lauzi and Zhouyi.”Dao” is infinite and abundant in its nature.
3、“Zhongben(崇本)” and “Mingben(冥本)”—Which one is the  sublime state? We judge that “zhong ben qi mo(崇本息末)” is the same as “zhong ben ju mo(崇本舉末)”. However, if we try to judge the sublime state in Wang Bi's Ontology, the term “Mingben(冥本)” should be referred to it. 
    The fifth chapter, “Wang Bi’s Commentary on Zhouyi”, applies “ru dao hu ui ti yong(儒道互為體用)” developed by Zeng Zhao-Xu to interpret Wang Bi’s Commentary on Zhouyi. We think Taoism’s “governing by doing nothing against nature” is proven by Confucianism’s “practicing morality” in the Commentary on Zhouyi.
    The sixth chapter is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Han and Wei Jin Ideological Orientation—Cosmogony in Wang Bi’s Metaphysics”. There is Cosmogony in the concept “bu sheng zh sheng(不生之生)” in the Commentary on Lauzi and Zhouyi. 
     In the appendix “Wang Bi’s explanation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ruth and language”, we believe that no truth is interpreted without languag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魏晉時代風氣與社會課題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	1
第三節  研究動機與方法	2
第二章  王弼老子學現代詮釋與展開	7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7
第二節  湯用彤的理解——「道」為「至健的秩序」	9
第三節  牟宗三詮釋王弼道論之義理開展	15
一、「有生於無」或「有無相生」	15
二、牟宗三詮解王弼注《老子‧首章》之轉折	18
三、牟宗三老學義理結構	25
(一)、不著的宇宙生成論——「不生之生」	25
(二)、「不生之生」,「作用的保存」臻至「主觀境界型態」	28
四、「二層說」或「三層說」?——牟宗三詮釋王弼道論之整全	31
第四節  袁保新《老子》形上性格重建——「道」為「存在界的價值理序與意義根源」	38
一、從「以道觀道」的實踐進路證成「玄冥之絕對」	39
二、「道」為「存在界的價值理序與意義根源」義再分析	46
第三章  王弼道論存有之重衡	51
第一節  道體神用骨幹之遺落	51
第二節  玄冥自然的道物周流歷程	56
第三節  「道之與形反」——存有論的差異	65
第四節  「物極則反」——存有論之隸屬	68
第五節  本章之彙整與檢討——道論「文化治療學」涵蘊	73
第四章  王弼道論系統的重建	77
第一節  「既超越又內在」的血脈	77
第二節  性體沖和,情應哀樂	79
一、暢情達性之氣化流行	80
二、聖人有情論——王弼之「觀照」義	84
第三節  道體神用宗骨之重建	91
一、「體用」義之詮定	91
二、神无方道無體	100
第四節  決勝圓聖諦義——「崇本」與「冥本」	108
第五節  本章結論與延伸——「有」「無」玄同的思想體系	115
附錄:「性有濃薄」說之疑慮	118
第五章 王弼《周易注》詮釋學	121
第一節  前言——王弼注《易》詮釋理脈	121
第二節  王弼《易》學乾坤、陰陽概念	128
一、「乾」全用剛直,遠放善柔	128
二、「坤」體无剛健,極物通理	132
三、《易》注「陰陽交感」之存有結構	136
第三節  本章結論——儒始道終,互為體用的《易》學詮釋	143
第六章  漢魏思潮斷裂之縫補——王弼道論「宇宙生成論」義蘊	147
第一節  「道」本體論與宇宙論的紛爭與消解	147
第二節  「存在的流行,流行的存在」之薪火	155
第三節  「氣化陰陽」至「體無用有」的成發歷史	159
一、漢代經學簡化運動風潮	159
二、「不生之生」中的「氣化」義蘊	162
第四節  本章結論——漢魏哲學史斷裂之重接	168
第七章  結論	171
第一節  「體用形上學」	171
第二節  即「有待」而「無待」的生命實踐	171
第三節  「道性通覺,情氣交感」的性情論述	173
附錄  王弼「言意之辨」解	175
一、「盡意莫若象,盡象莫若言」——王弼「言盡意論」	175
二、「言之者失其常,名之者失其真」——王弼「言不盡意論」	179
三、「舉終以證始,本始以盡終」——王弼「盡而不盡論」	181
四、結論	184
參考書目	187
參考文獻
、原典文獻:(依照時代先後排序) 
1、(魏)王弼撰,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2006年8月二版一刷)。
2、(周)韓非:《韓非子》(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初版)。
3、(漢)劉安編,張雙棣校釋:《淮南子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8月一刷)。
4、(漢)司馬遷:《史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5、(漢)董仲舒撰,(清)蘇輿義證:《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9月初版二刷)。
6、(漢)班固撰,(清)陳立疏證:《白虎通疏證》(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初版)。
7、(漢)揚雄撰,汪榮寶義疏:《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9月初版二刷)。
8、(漢)王充撰,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5月初版二刷)。
9、(漢)荀悅撰,林家驪注譯:《新譯申鑒讀本》(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2月初版)。
10、(魏)何晏撰,(梁)皇侃義疏:《論語集解義疏》(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5年6月初版)。
11、(晉)嵇康撰,魯迅輯錄:《嵇康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初版)。
12、(晉)阮籍撰,林家驪注譯:《新譯阮籍詩文集》(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2月初版一刷)。
13、(晉)陳壽撰,楊家駱主編:《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1995年4月七版)。
14、(南朝宋)劉義慶撰;(粱)劉孝標注;楊勇校箋:《世說新語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5月初版二刷)。
15、(南朝)劉勰撰,王更生校讀:《文心雕龍讀本》(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初版九刷)。
16、(梁)蕭子顯撰,楊家駱主編:《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11月初版)。
17、(唐)房玄齡等撰,楊家駱主編:《晉書》(臺北:鼎文書局,2003年1月, 九版)。
18、(宋)程頤:《易程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10月二版)。
19、(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1月初版十刷)。
20、(明)王夫之:《老子衍、莊子通、莊子解》(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初版1月二刷)。
21、(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初版)。
22、(清)阮元編,(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23、(清)郭慶藩:《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2004年7月初版一刷)。
24、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輯:《緯書集成》(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初版一刷)。

二、近人專書:

1、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湧編,李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和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10月二刷)。
3、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台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1月初版一刷)。
4、王邦雄:《儒道之間》(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8月初版)。
5、王邦雄:《中國哲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3月增訂三版)。
6、王邦雄:《老子的哲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8月修訂二版一刷)。
7、王邦雄:《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解讀》(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2月初版一刷)。
8、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中國哲學史》(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9月修訂一版)。
9、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8月二版一刷)。
10、王葆玹:《正始玄學》(濟南:齊魯書社,1987年9月初版一刷)。
11、王葆玹:《玄學通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4月初版一刷)。
12、王曉毅:《王弼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三次印刷)。
13、王慶節:《解釋學、海德格爾與儒道今釋》(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一刷)。
14、弗蘭克(Viktor E. Frankl):《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到存在主義》(臺北:光啟文化事業,2008年3月7版十刷)。
15、李明輝編、蔡仁厚等著:《牟宗三先生與中國哲學之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12月初版)。
16、李明輝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二):儒學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2004年6月)。
17、李晨陽:《道與西方的相遇——中西比較哲學重要問題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一刷)。
18、李玲珠:《魏晉新文化運動:自然思潮》(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4月一刷)。
19、任繼愈:《中國哲學發展史‧魏晉南北朝》(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初版二刷)。
20、江建俊編:《竹林名士的智慧與詩情》(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7月初版)。
21、那薇:《道家與海德格爾相互詮釋——在心物一體中成其人物成其物》(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12月一刷)。
22、那薇:《天籟之音 源自何方——莊子的無心之言與海德格爾的不可說之說》(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4月一刷)。
23、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8月再版八刷)。
24、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8月第九次印刷)。
25、牟宗三:《周易哲學演講錄》(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3月初版三刷)。
26、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8月修訂版九刷)。
27、牟宗三:《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四月2刷)。
28、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3月初版十二刷)。
29、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6月四版)。
30、牟宗三:《牟宗三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4月初版)。
31、沈清松編:《哲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4月初版三刷)
32、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岀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1月初版八刷)。
33、余英時:《人文與理性的中國》(臺北:聯經岀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6月初版)。
34、余敦康:《魏晉玄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初版二刷)。
35、吳怡:《老子解義》(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0月初版七刷)。
36、吳怡:《莊子內篇解義》(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月初版三刷)。
37、吳怡:《易經繫辭傳解義》(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8月)。
38、帕瑪著,嚴平譯:《詮釋學》(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0月四刷)。
39、林安梧:《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臺北: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7月再版)。
40、林安梧:《新道家與治療學——老子的智慧》(臺北:臺灣商務印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8月初版一刷)。
41、林麗真:《王弼》(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7月)。
42、周大興:《自然‧名教‧因果——東晉玄學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年11月)。
43、洪漢鼎:《詮釋學——它的歷史和當代發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二刷)。
44、洪漢鼎:《重新回到現象學的原點——現象學十四講》(臺北:世新大學出版社,2008年7月初版)。
45、郭梨華:《王弼之自然與名教》(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12月初版)。
46、約瑟夫‧科克爾曼:《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6月二刷)。
47、馬丁‧海德格著,王慶節、陳嘉映譯:《存在與時間》(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2月初版三刷)。
48、剛村繁:《漢魏六朝的思想和文學》(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5月初版二刷)。
49、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臺灣商務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0月初版十三刷)。
50、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年2月初版刷二刷)。
51、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篇》(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年2月初版刷二刷)。
52、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5月初版十二刷)。
53、徐志銳:《周易大傳新注》(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10月初版三刷)。
54、徐志銳:《周易陰陽八卦說解》(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5月初版三刷)。
55、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9月全集校訂版)。
56、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香港:新亞書院研究所,1968年2月初版)。
57、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5月修訂再版)。
58、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8月修訂再版)。
59、唐翼明:《魏晉清談》(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初版2刷)。
60、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12月初版二刷)。
61、袁保新:《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2月初版)。
62、袁保新:《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10月初版)。
63、高柏園:《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5月初版二刷)。
64、高懷民:《兩漢易學史》(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1年12月初版)。
65、陸建華、沈順福、程宇宏、夏當英:《道家與中國哲學‧魏晉南北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初版一刷)。
66、逯耀東:《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2月初版)。
67、陳榮捷:《中國哲學文獻選編》(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6月初版)。
68、陳榮華:《海德格存在與時間闡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年10月二版)。
69、陳鼓應:《易傳與道家思想》(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4月初版一刷)。
70、陳鼓應:《老莊新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1月二版一刷)。
71、陳鼓應:《老子註譯及評介》(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2月二版十三刷)。
72、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7月初版九刷)。
73、陳俊輝:《海德格論存有與死亡》(臺灣: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3月初版)。
74、陶國璋:《莊子齊物論義理演析》(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4月一版)。
75、莊耀郎:《郭象玄學》(臺北:里仁書局,1998年3月初版)。
76、康中乾:《魏晉玄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初版一刷)。
77、許抗生:《魏晉思想史》(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2月初版一刷)。
78、項退結:《海德格》(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月二版二刷)。
79、勞思光:《中國哲學史》(香港:香港大學崇基學院,1980年11月三版)。
80、曾昭旭:《王船山哲學》(臺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96年5月再版)。
81、曾昭旭:《道德與道德實踐》(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10月二版)。
82、曾昭旭:《在說與不說之間——中國義理學之思維與實踐》(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2月初版)。
83、曾昭旭:《良心教與人文教——論儒學的宗教面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8月)。
84、曾昭旭:《存在感與歷史感——論儒學的實踐面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8月)。
85、曾昭旭:《儒學傳統與現代生活——論儒學的文化面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8月)。
86、曾春海:《兩漢魏晉哲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6月二版二刷)
87、傅偉勳:《西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二版3刷)。
88、張立文:《氣》(臺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12月一刷)。
89、張默生:《莊子新釋》(臺北: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1月初版一刷)。
90、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4月初版)。
91、張世英:《哲學導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2版一刷)。
92、張世英:《新哲學講演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7月初版一刷)。
93、張祥龍:《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終極視域的開啟與交融》(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8月初版三刷)。
94、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初版五刷)。
95、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7月初版)。
96、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初版一刷)。
97、黃漢青:《莊子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1月初版一刷)。
98、葉海煙:《老莊哲學新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10月二版)。
99、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12月初版一刷)。
100、湯用彤:《理學•佛學•玄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2月)。
101、湯一介:《郭象與魏晉玄學》(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3月)。
102、湯一介:《郭象》(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月初版)。
103、湯一介:《非實非虛集》(北京:華文出版社,1999年1月初版一刷)。
104、湯一介:《魏晉玄學論講義》(廈門:鷺江出版社,2006年12月初版)。
105、楊儒賓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三):文學與道家經典篇》(臺北:財團法人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年3月初版一刷)。
106、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9年12月初版三刷)。
107、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5月初版一刷)。
108、熊十力:《韓非子評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8年10月初版)。
109、趙衛民:《老子的道》(臺北:名田文化有限公司,2003年10月初版)。
110、維克多‧法蘭可(Viktor E. Frankl):《意義的呼喚》(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初版五刷)。
111、漢斯-格奧爾格‧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4月一刷)。
112、熊偉編:《現象學與海德格》(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10月初版一刷)。
113、蒙思明:《魏晉南北朝的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初版一刷)。
114、萬繩楠:《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臺北:雲龍出版社,2002年3月初版二刷)。
115、萬繩楠:《魏晉南北朝史論稿》(臺北:雲龍出版社,2002年3月初版二刷)。 
116、萬繩楠:《魏晉南北朝文化史》(臺北:雲龍出版社,2002年3月初版二刷)。
117、錢穆:《國史大綱》(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3月初版十刷)。
118、錢穆:《中國思想史》(臺北:蘭臺出版社,2001年2月初版)。
119、錢穆:《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120、賀昌群、劉大杰、袁行霈:《魏晉思想‧甲編三種》(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8月初版)。
121、魯迅、容肇祖、湯用彤:《魏晉思想‧乙編三種》(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8月初版)。
122、劉小楓編:《海德格與有限性思想》(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年10月初版一刷)。
123、劉笑敢:《老子古今:五種對勘與析評引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5月初版)。
124、劉笑敢:《老子》(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4月初版)。
125、劉笑敢:《詮釋與定向——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探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3月初版一刷)。
126、劉笑敢編:《中國哲學與文化第二輯——注釋、詮釋,還是創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7年11月初版)。
127、劉國英編:《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現象學與道家哲學專輯》(臺北:城邦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2月)。
128、賴賢宗:《道家詮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初版一刷)。
129、賴錫三:《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初版)。
130、謝大寧:《歷史的嵇康與玄學的嵇康——從玄學史看嵇康思想的兩個側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12月初版)。
131、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2月二刷)。
132、戴璉璋:《玄智、玄理與文化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3年6月二版)。
133、「戴璉璋先生七秩哲誕論文集」編輯小組編:《含章光化:戴璉璋先生七秩哲誕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12月初版)。
134、龔鵬程:《漢代思潮》(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6月二刷)。

三、期刊論文:

1、李美燕:〈嵇康古琴美學中的身體觀與自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第六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2009年4月17、18日)
2、吳志鴻:〈概論兩漢以後至宋明前氣論思想之發展與影響〉,《哲學與文化》第33卷第8期(臺北:哲學與文化月刊編輯委員會,2006年8月)。
3、林麗真:〈王弼援老莊入易乎——從「動靜」論的詮釋說起〉,《六朝學刊》(臺南:臺灣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2004年12月)。
4、林琬茹:〈析論《周易》中的陰陽概念及其玄思——以王弼《周易注》為討論中心〉,《思辯集》第六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2003年3月)。
5、林建德:〈《老子》有無觀之哲學新解〉,《長庚人文社會學報》第1卷第2期(桃園:長庚大學,2008年)。
6、林建德:〈《老子》語言觀之哲學新解——以「善言」為中心的探討〉,《東吳哲學學報》第21期(臺北:東吳大學,2010年2月)。
7、周大興:〈儒家大路道家棧——《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評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二卷第3期(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2年9月)。
8、周大興:〈有邪?無邪?——王弼對《老子》之道的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9期(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6年9月)。
9、周芳敏:〈王弼「體用」義詮定〉,《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六卷第1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2009年6月)。
10、高柏園:〈論牟宗三先生對老子形上思想之定位〉,《儒道學術國際研討會-先秦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等主辦,2002年11月)。
11、高齡芬:〈論王弼《周易注》〉,《鵝湖學誌》第38期(臺北:鵝湖月刊雜誌社,2007年6月)。
12、高齡芬:〈王弼《周易注》之主爻論述〉,《北台國文學報》(臺北:北台灣科學技術學院)。
13、孫長祥:〈董仲舒的氣化圖式論〉,《哲學與文化》第33卷第8期(臺北:哲學與文化月刊編輯委員會,2006年8月)。
14、莊耀郎:〈言意之辯與玄學〉,《哲學與文化》第30卷第4期(臺北:哲學與文化月刊編輯委員會,2003年4月)。
15、莊耀郎:〈魏晉儒道會通理論的省察〉,《中國學術年刊》第23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2年6月)。
16、莊耀郎:〈論牟宗三先生對道家的定位〉,《中國學術年刊》第27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5年6月)。
17、莊耀郎:〈王弼道論的義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第三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魏晉南北朝」(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7年4月14、15日)。
18、陳榮灼:〈王弼與郭象玄學思想之異同〉,《東海學報》第33卷(台中:東海大學,1992年6月)。
19、陳榮灼:〈王弼解釋學思想之特質〉,《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5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2001年11月)。
20、陳鼓應:〈乾坤道家易詮釋〉,《人文學報》第20、21期合刊(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1999年12月-2000年6月)。
21、陳鼓應:〈王弼道家易學詮釋〉,《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8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2003年5月)。
22、陳鼓應:〈「理」範疇理論模式的道家詮釋〉,《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0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2004年5月)。
23、陳鼓應:〈王弼體用論新詮〉,《漢學研究》第22卷第1期(2004年6月)。
24、陳明恩:〈氣化自然,無為而成——略論魏晉玄學之宇宙論面向〉,《哲學與文化》第30卷第4期(臺北:哲學與文化月刊編輯委員會,2003年4月)。
25、陳伯适:〈魏晉時期象數易學之發展流變——兼舉爻位觀與互體作說明〉,「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第六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2009年4月17、18日)。
26、曾春海:〈《易》、《老》哲學理趣之異同〉,《哲學雜誌》第十六期(1996年4月)。
27、曾春海:〈比較王弼與程頤的《易》注及本體論〉,《哲學與文化》第25卷第11期(臺北:哲學與文化月刊編輯委員會,1998年11月)。
28、曾春海:〈玄學人性論的現代意義〉,《哲學與文化》第26卷第7期(臺北:哲學與文化月刊編輯委員會,1999年7月)。
29、黃慶萱:〈王肅及其周易注〉,《幼獅學誌》第10卷第一期(臺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2年3月)。
30、黃金榔:〈試論兩漢到魏晉時期人性論的發展〉,《嘉南學報》第31期(臺南:嘉南藥理科技大學文化系,2005年)。
31、黃冠閔:〈牟宗三的感通論:一個概念脈絡的梳理〉,《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9卷第3期(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9年)。
32、齊婉先:〈王弼《論語釋疑》詮釋中儒、道對話意義之探析〉,「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第六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2009年4月17、18日)。
33、鄭世根:〈《周易》的體觀〉,《儒道學術國際研討會-先秦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等主辦,2002年11月)。
34、蔡振豐:〈語言與道:《老子》的語言策略與致虛工夫〉,《法鼓人文學報》第2期(2005年12月)。
35、蔡振豐:〈對反或連續:王弼與郭象思想的詮釋〉,《臺大中文學報》第24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6年6月)。
36、劉笑敢:〈儒家不能以道家為忌——試論牟宗三「以道釋儒」之詮釋意義〉,《人文學報》第24期(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2001年12月)。
37、盧桂珍:〈王弼、郭象性情論研考〉,《臺大中文學報》第25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5年12月)。
38、賴錫三:〈「境界形上學」的繼承、釐清和批判與道家式存有論的提出〉,《鵝湖月刊》第23卷第6期總號270(臺北:鵝湖月刊雜誌社,1997年12月)。
39、賴錫三:〈「實有姿態」的消解轉譯與「道家式存有論」的詮釋還原(上)〉,《鵝湖月刊》第23卷第11期總號275(臺北:鵝湖月刊雜誌社,1998年2月)。
40、賴錫三:〈「實有姿態」的消解轉譯與「道家式存有論」的詮釋還原(下)〉,《鵝湖月刊》第23卷第11期總號275(臺北:鵝湖月刊雜誌社,1998年5月)。
41、賴錫三:〈當代學者對《老子》形上學詮釋的評論與重塑——朝向存有論、美學、神話學、冥契主義的四重道路〉,《清華學報》第38卷第一期(新竹:國立清華大學,2008年3月)。
42、鍾振宇:〈海德格與老子論「同一與差異」〉,《鵝湖月刊》總號344(臺北:鵝湖月刊雜誌社,2004年2月)。
43、謝大寧:〈易詮釋與家派〉,「第二屆『《易》詮釋中的儒道互動』國際學術研討會」(高雄: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等主辦,2008年12月6日、7日)。
44、戴璉璋:〈玄思與詭辭——魏晉玄學契會先秦道家的關鍵〉,《國文學報》第42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2007年12月)。
45、羅翌倫:〈王弼「崇本舉末」與「崇本息末」之辨——以《論》、《老》、《易》的互補觀點出發〉,《東吳哲學學報》第17期(臺北:東吳大學,2008年2月)。

四、學位論文:

1、吳秉勳:《魏晉氣化思想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9月)。
2、周大興:《王弼玄學與魏晉名教觀念的演變》(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
3、謝大寧:《從災異到玄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年)。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