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3007200812152700
DOI 10.6846/TKU.2008.01339
論文名稱(中文) 環境正義與科學園區設置: 以新竹科學園區宜蘭基地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Environmental Justice and Science-based Industrial Park Siting:The case of Hsih-Chu’s Science-Park in I-La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6
學期 2
出版年 97
研究生(中文) 簡宏昌
研究生(英文) Hung-Chang Chien
學號 69455002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8-06-17
論文頁數 12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范玫芳
委員 - 杜文苓
委員 - 陳志瑋
關鍵字(中) 科學園區
環境正義
分配正義
差異肯認
程序正義
高科技風險
關鍵字(英) environmental justice
science-based industrial park
high-tech risk
distributive justice
recognition of difference
citizen participation
procedural justic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科學園區的設置往往被視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同義詞,不過科學園區內的高科技產業,在生產製程可能帶來的汙染,所衍生的高科技風險問題已經漸漸受到關注,政府在宜蘭籌設科學園區的政策,在當地引起相當大的反動,代表科學園區在宜蘭設置的過程中,存在某些衝突或是矛盾。本研究以Schlosberg(2004)所提出的環境正義理論為基礎,以分配正義、差異肯認、程序正義作為分析架構,探討下列問題: (一)在地民眾如何看待科學園區設置所衍生的環境風險以及利益的分配? (二)民眾如何認知竹科宜蘭基地設置的爭議,在地居民的知識、經驗、文化如何呈現? 政府相關單位對於在地知識、文化及經驗,所呈現出的差異如何肯認?(三)在地民眾有哪些政策參與的方式與機會?
本研究以文獻分析法與深度訪談作為資料蒐集方法。研究發現如下:(一)竹科宜蘭園區的三處基地,在地特殊的條件與狀況,形塑了不同地區民眾的風險認知;在地居民、地方政府、開發單位、在地非營利組織等不同利害關係人,對於科學園區的設置呈現了多元的風險認知。三星紅柴林基地以及宜蘭城南基地呈現風險分配不公平的情況。(二)行政機關對於在地居民所呈現出的價值、經驗、文化並未高度肯認,顯示科學園區設置政策並未考量宜蘭當地的特殊性。(三)政府對於相關政策與風險資訊揭露的保守態度,以及環境影響評估第一階段所舉辦說明會的形式與內容,都凸顯出在地民眾在環境影響評估第一階段未能獲得足夠的資訊與參與機會;環評制度的審查方式以及環評委員的組成,也凸顯出環境影響評估制度設計的缺失。研究顯示在地居民所面臨風險分配不公平、差異並未被政府肯認、現行制度民眾參與機制的不健全,構成了竹科宜蘭基地環境不正義的系絡,促使在地居民發起地方行動,迫使政府與在地居民進行對話,透過在地居民自身的行動體現自己的参與權,捍衛環境權利與環境正義。
英文摘要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ce-based industrial parks has been seen to promote local economy, but there is a concern that the high-tech industry will cause pollution. Local opposi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cience-based Industrial Park in I-Lan shows the controversies of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he  thesis uses Schlosberg’s(2004) framework to examine the distributive dimension of environmental justice, recognition of difference, and the participatory and procedural dimension of environmental  justice. The research questions are as follows: (1) How do local people perceive the distribution of environmental risks and benefits? (2) How do people perceive the controversy of constructing the Science-based Industrial Park in I-Lan? How does the government recognize local knowledge, experiences and culture? (3)How can local people participate in the policy making process?
The research methods adopted documentary analysi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he research leads to the following results: (1) Three cases of Hsih-Chu’s Science-Park in I-Lan reflect their own peculiar conditions that shape different local risk perception. The stakeholders which include the Local government, local residents, the developmental unit, the local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lso show diverse risk perception. Local residents in Hong-Chai-Lin and Cheng-Nan township will be forced to bear disproportionate risks, which shows the problem of unjust risk distribution. (2) Local value, knowledge, experiences and culture have not been recognized by the Executive Departments. (3) The case shows the Executive Departments conservative attitude toward the policy and risk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the project, and the problem of lack of information and lo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the first stage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process. The ways of inspection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Review Committee also reveal the defects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The research highlights the problems of unjust risk distribution, local of recognition of local difference, and incomplete public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Local people take actions 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 and the Executive Departments to have a dialogue with local residents. Local activism reflects the practice of local residents’ right to participation and their fighting for environmental right and environmental justic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5
第四節  章節大綱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環境正義相關論述	9
第二節  科學園區設置的高科技風險	15
第三節  環境正義相關研究	21
第三章 研究設計	27
第一節  個案描述	27
第二節  分析架構與研究流程	3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35
第四章 分配正義分析	41
第一節  竹科宜蘭基地設置的影響與衝擊	41
第二節  風險認知與分配正義	48
第三節  土地徵收補償與回饋	60
第五章 差異肯認與程序正義	67
第一節  宜蘭在地差異的肯認	67
第二節  程序正義探討	76
第三節  地方行動與環境正義	87
第六章 結論	97
第一節  研究發現	97
第二節  政策建議	101
第三節  研究限制	105
第四節  後續研究建議	106
參考文獻	107
附錄一:新竹科學園區宜蘭基地設置過程大事紀	112
附錄二:在地居民訪談大綱	119
附錄三:在地非營利組織訪談大綱	121
附錄四:政府官員訪談大綱	122
附錄五:民意代表訪談大綱	124
圖 表 目 錄
表一:進駐紅柴林基地高科技產業汙染物分類表	18
表二:訪談對象編碼表	39
圖一:竹科宜蘭基地位址圖	32
圖二:竹科宜蘭基地設置之環境正義分析架構圖	34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俊秀,(2001),《環境社會學的想像》,台北:巨流出版社。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5),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宜蘭基地籌設計劃書。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1),《綠色矽島建築藍圖暨相關政策方案》。
何明修,(2006),《綠色民主: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台北:群學。
吳釧瑜,(2004),〈鄰避情結與環境正義—以民營電廠興建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杜文苓,(2006a),〈審議民主與社會運動:民間團體籌辦新竹科學園區宜蘭基地公民會議的啟發〉,《公共行政學報》,23:67-93。
杜文苓,(2006b),〈高科技產業與環境政策的挑戰〉,收錄於余致力主編,《新世紀公共政策理論與實務》,頁157-176。
杜文苓、施麗雯、黃廷宜,(2007),〈風險溝通與民主參與:以竹科宜蘭基地設置為例〉,《科技、醫療與社會》,5:71-110。
杜文苓、陳致中,(2007),〈民眾參與公共政策的反思─以竹科宜蘭基地設置為例〉,《台灣民主季刊》,4(3):33-62。
李永展,(1997),〈鄰避症候群之解析〉,《都市與計劃》,24(1):69~79。
李永展,(2006),〈環境正義與生物多樣性的共生策略-達娜伊谷案例分析〉,《建築與規劃學報》,7(1):19-45。
李卓翰,(1998),〈自然資源開發與環境正義的衝突分析-以花蓮縣和平水泥專業區的開發為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宗瑞、高少凡、許湘濤、陳淑鈴譯,(2004),David Held,Anthony McGrew,David Goldblatt,Jonathan Perration原著,《全球化衝擊:全球化對政治、經濟與文化衝擊》。台北:韋伯。
汪浩譯,(2003),Ulrich Beck原著,《風險社會:通往另一個現代路上》,台北:巨流。
周桂田,(2003),〈從「全球化風險」到「全球在地化風險」之研究進路:對貝克理論的批探思考〉,《台灣社會學刊》31:153-188。
周桂田、張淳美,(2006),〈遲滯型高科技風險社會下之典範鬥爭:以換發身分證按奈指紋案為分析〉,《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17:127-215。
尚榮安譯,2001,Robert K.Yin原著,《個案研究法》,台北:弘智。
宜蘭縣政府,(1993),《蘭陽地理》,宜蘭縣政府。
林佑聖、葉欣怡譯,(2005),David Held、Anthony McGrew原著,《全球化與反全球化》。台北:弘智。
林忠毅,(2007),〈風險溝通與環境民主-以新竹科學園區宜蘭基地為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2007),新竹科學工業園區九十五年年報。
胡太山、張素莉,(2000),〈技術基礎設施、產業聚群與地方創新網絡建構之初探─以新竹科學園區暨週邊地區為例〉,《建築與規劃學報》,2(1):27-42。
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譯,(2000),Ranjit Kumar原著,《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台北:學富文化。
紀駿傑,(1996)。〈環境正義:環境社會學的規範性關懷〉,發表於環境價值觀與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化研究中心,11月30日。
紀駿傑、王俊秀,(1997),〈環境正義:原住民與國家公園衝突的分析〉,《山海文化雙月刊》,19:86-104。
紀駿傑、沈嘉玲、林湘玲,(2005),〈邁向自主的地方發展:宜蘭與花蓮的環境與發展課題〉,《邊陲社會及主體性論文集》,頁31-55。
徐宗國譯,(1997),Anselm Strauss、Juliet Corbin原著,《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財團法人宜蘭社區大學教育基金會、財團法人台灣智庫,(2005),〈「新竹科學園區宜蘭基地公民會議結論報告」〉。
陳秉亨,(2004),〈六輕設廠歷程正義問題之探究〉,靜宜大學生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冠甫,(1990),〈台灣高科技工業的依賴發展與空間結構─新竹科學園區的個案〉,《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1):113-149。
陳柳均,(2000),〈新竹科學城的迷思〉,《師大地理學報》,32:125-145。
黃瑞祺、黃之棟,(2007),〈環境正義理論的問題點〉,《台灣民主季刊》,4(2):113-40。
黃懿慧,(1994),《科技風險與環保抗爭:台灣民眾風險認知個案研究》,台北:五南。
葉名森,(2002),〈環境正義檢視鄰避設施選址決策之探討-以桃園縣南區焚化廠設置抗爭為例〉,台灣大學地理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穎超,(2003),〈環境正義的實踐:大林反焚化爐抗爭運動個案分析〉,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一萍、林雪瑜,(2007),〈我國政府主導型園區概況〉,《台灣經濟研究月刊》,30(1):16-25。
劉阿榮、石慧瑩,(2004),〈社群意識與永續發展:鄰避現象及補償金之分析〉,《中國行政評論》,13(2):1-32。
潘明宏、陳志瑋譯,(2003),C.Frankfort-Nachmias、David Nachmias原著,,《最新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韋伯文化國際。
蕭新煌、朱雲鵬、蔣本基、劉小如、紀駿傑、林俊全,(2003),《永續台灣2011》,台北:天下遠見出版社。
蕭新煌、紀駿傑、劉維公、張景旭、黃世明、張翰璧,(2003),〈地方永續發展政策之評估〉,《永續台灣簡訊》,5(2):1-17。
魏瀅珊,(2000),〈以環境正義作為永續台灣的社會基礎:台灣環境意識調查分析〉,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顧忠華,(1994),〈「風險社會」的概念及其理論意涵〉,《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9:57-79。
顧忠華編,(2001),《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台北:巨流。
顧洋,(2000),《高科技產業環保政策-產業現況問題分析與建議》,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二、英文部分
Buhrmann, J. (2002), A Framework to Assess Environmental Justice, In Justice and Natural Resources: Concepts, Strategies, and Applications, Mutz, K.M., Bryner, G.C. and Kenney, D.S.(ed.),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
Bullard, R.D. (1983). Solid waste sites and the black Houston Community. Sociological Inquiry. 53(2-3):273-288.
Bullard, R.D. (1996). Environmental Justice: It´s More Than Waste Facility Siting.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77(3):493-499.
Bullard, R.D. (1999). Dismantling Environmental Racism in the USA. Local  Environment.  4(1):5-19.
Bullard, R.D. (1994). Overcoming Racism Environmental Decisionmaking. Environment.  36(4):10-44.
Bryner, G.C. (2002). Assessing Claims of Environmental Justice:Conceptual Frameworks. In Justice and Natural Resources: Concepts, Strategies, and Applications, Mutz, K. M. ,Bryner, G.C. and Kenney, D.S. (ed.),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
Capek, S.M. (1993). The Environmental Justice Frame:A Conceptual Discussion and an Aplication. Social Problems .40(1):5-25.
Fan, M.F. (2006a). Environmental Justice and Nuclear Waste Conflicts in Taiwan. Environmental Politics.  15(3):417-434. 
Fan, M.F. (2006b). Nuclear Waste Facilities on Tribal Land: The Yami´s Struggles  for Environmental Justice. Local Environment 11(4):433-444. 
Hofrichter, R. (ed.) (1993). 〝Toxic Struggle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Justice.〞 Philadelphia: New Society Publishers. 
Getches, D.H. & Pellow, D.N. (2002). Beyond Tranditional Environmental Justice. In Justice and Natural Resources: Concepts, Strategies, and Applications, Mutz, K.M. ,Bryner, G.C. and Kenney, D.S. (ed.),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
Luthje, B. (2006). The Changing Map of Global Electronics:Networks of Mass Production in The New Economy. In Challenging The Chip:Labor Right and Enviromental Justice in The Global Electronics Industry. Smith, T. , Sonnenfeld, D.A. and  Pellow, D.A. (ed).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
McGurty, E.M. (1997). From NIMBY to Civil Rights: The Origins of the Environmental Justice Movement. Environmental History. 2 (3):322-323.
Pellow, D.N. (2001). Environmental Justice and the Political Process: Movement, Corporation, and the State. 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 42(1):47-67.
Smith, T. ,Sonnenfeld, D.A. and Pellow, D.A. (2006). The Quest For Sustainability and Justice In A High-Tech Word. In Challenging The Chip:Labor Right and Enviromental Justice in The Global Electronics Industry. Smith, T. ,  Sonnenfeld, D.A. and Pellow, D.A. (ed).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
Schlosberg, D. (2004). Reconceiving Environmental Justice:Global Movements and Political Theories, Environmental Politics .13(3):517-540.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