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3007200722551800
DOI 10.6846/TKU.2007.01019
論文名稱(中文) 觀光旅遊圖像的結構與解構--以淡水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The Construction and Deconstruction of the Picture of Tourism -- A Case Study on Tamsui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5
學期 2
出版年 96
研究生(中文) 葉冠伶
研究生(英文) Kuan-Ling Yeh
學號 692080061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7-06-26
論文頁數 16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趙雅麗
委員 - 鍾蔚文
委員 - 紀慧君
關鍵字(中) 觀光
旅遊
真實
符號
敘事
論述
關鍵字(英) tourism
sightseeing
reality
symbol
narration
discours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觀光旅遊是由觀光景點的「客觀景物」與觀光客的「主觀想像」相互為輔建構而成的意義情境。從意義本質對觀光旅遊進行一次總體驗,將可對當前國內觀光旅遊景觀深度不足、缺乏特色、同質性過高等諸多問題,提供一本質性的檢視與反思。

本研究透過對「坊間媒體書刊」與「學術研究文獻」的系統性分析,從「說什麼?」與「如何說?」所組構的而成論述架構當中,探討當前社會觀光旅遊所呈現的圖像,同時關注觀光旅遊論述背後的意義究竟如何形成?形成的基礎是什麼?等問題。

本研究分析發現,就「坊間媒體書刊」的報導而言,不同類型書刊的呈現方式,不僅在數量、順序上有所不同,其寫作方式也呈現對觀光地不同的「認知態度」或「旅遊動機」,這些差異可以透過「核心義」與「情境義」的原則加以分析。而就「學術研究文獻」的分析來看,諸多研究所一再指陳之政策多頭馬車的問題,其實正反映了觀光旅遊發展所具有之多元化深層意義的本質。而文化商品化的問題,從意義的觀點來看,文化與商品並非完全對立,商品化的文化其實提供了一種從「參觀與參與」之實踐意義的機制。

最後,本研究指出,觀光旅遊從微觀到巨觀豐富多元的內涵,可進一步藉由「符號、敘事、論述」三個逐漸擴大的意義層次,具體分析與掌握其意義的脈絡。
英文摘要
Tourism and sightseeing form a meaningful context which is constructed via the objective surroundings of the scenic spots along with the subjective imagination of the tourist.  This thesis engaging in overall firsthand experience offers an inherent survey and reflection upon certain existing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depth in quality, shortage of features, high similarity of features, et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aning by its nature.

By doing systematic analysis on the discourse constituted by “what is said” (story), and “how it is said” (discourse) by tour guides and academic studies,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whole picture depicted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pay attention to how meaning is constructed behind each discourse as well as to what constitutes the foundation of each discourse on tourism. 

The analysis of this study reveals that differences not only in quantity and sequence appear in different types of tour guides, but, that the writing style also shows different cognition and attitude or motive by the editors towards the same scenic spots. And these differences can be actually analyzed utilizing “semic nucleus” and “contextual semes” as frames of reference.  Meanwhile, the analysis of academic studies also reflects an inconsistency with management policy that happens to be caused by the nature of concealed meaning in tourism.

As to the issue of “commodification of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aning, “culture and commodity” are really not fully opposed concepts; merchandised culture in fact, offers tourists a mechanism by which simply looking around turns into a sense of participation. 

Finally, this study points out that a rich and diversified content may be grasped by further analyzing meaning in terms of three levels, “symbol, narration, and discourse,” to better comm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in tourism.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解構觀光旅遊論述的機制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探討	7
第一節	觀光旅遊之相關學術研究	7
壹、	當前觀光旅遊之學術研究	7
貳、	有關淡水的觀光旅遊學術研究	9
參、	傳播學門的觀光旅遊學術研究	11

第二節	相關理論	13
壹、	文獻探討法	13
貳、	符號理論	16
參、	敘事理論	21
肆、	論述理論	25
伍、	小結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0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0
壹、	符號	33
貳、	敘事	33
參、	論述	34

第二節	研究步驟	37
壹、	坊間之觀光旅遊書刊、雜誌、文宣分析	37
貳、	系統性的學術研究資料分析	39

第三節	個案研究法	41
壹、	個案之定義	41
貳、	個案研究的目的	41
參、	個案研究的優缺點	42

第四節	本研究選取之個案介紹	42
壹、	個案選取的理由	43
貳、	本研究之分析個案的介紹	46
第四章  資料分析	47
第一節	坊間之觀光旅遊書刊、雜誌、文宣資料分析	47
壹、	說什麼:景點報導次數排序統計	48
貳、	如何說:景點報導內容分析	54

第二節   系統性的學術研究資料分析	69
壹、	觀光旅遊具備的特質	70
貳、	觀光旅遊面臨的問題	76

第三節   淡水當前觀光旅遊的圖像	83
壹、	實質空間地景	83
貳、	抽象文化內涵	87
第五章 從傳播觀點解構觀光旅遊之論述	90
第一節	旅遊圖像解構的三個層次:符號、敘事、論述	90
壹、	觀光旅遊的發展趨勢:以文化資產作為觀光旅遊論述的資源	91
貳、	現代化典範:整齊乾淨的街區比較能夠吸引消費者	92
參、	從參觀轉向參與:觀光旅遊愈趨重視觀光客的體驗	93
肆、	消費典範:消費變成觀光旅遊的主要形式	9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96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摘要	96
壹、	什麼是當前觀光旅遊的圖像	96
貳、	什麼是觀光旅遊圖像被建構的機制	100
參、	小結	101

第二節	對未來之研究建議	102

參考書目	104
附錄	116
 
圖 表 目 錄
圖 3-1:研究架構圖..................................................................................................35
圖 3-2:研究步驟......................................................................................................36
表 3-1:國人進行國內旅遊之目的..........................................................................43
表 3-2:2005 年民眾觀光旅遊地區之比率............................................................44
表 3-3:2005 年旅遊地區出遊旅次百分比............................................................44
表 3-4:2005 年套裝旅遊路線之到訪比例............................................................45
表 3-5:2005 年國內旅遊前十大到訪據點............................................................45
表 4-1:淡水觀光旅遊書刊之景點項目比較..........................................................48
表 4-2:淡水觀光旅遊書刊之景點類型歸納..........................................................49
表 4-3:「淺白重點vs 深入詳盡」兩類書刊之景點項目分析統計......................51
表 4-4:「淺白重點vs 深入詳盡」兩類書刊之景點類型分析統計......................52
表 4-5:「人文情懷vs 綜合消費」兩類書刊之景點項目分析統計......................53
表 4-6:「人文情懷vs 綜合消費」兩類書刊之景點類型分析統計......................54
表 4-7:紅毛城觀光旅遊之敘事要素(存在物) ..................................................56
表 4-8:紅毛城觀光旅遊之敘事要素(事件) ......................................................57
表 4-9:紅毛城跨類型分析一:淺白重點 vs 深入詳盡......................................58
表 4-10:紅毛城跨類型分析二:綜合消費 vs 人文情懷.....................................59
表 4-11:可口魚丸觀光旅遊之敘事要素................................................................61
表 4-12:可口魚丸跨類型分析一:淺白重點vs 深入詳盡..................................62
表 4-13:可口魚丸跨類型分析二:綜合消費vs 人文情懷..................................63
表 4-14:漁人碼頭觀光旅遊之敘事要素................................................................65
表 4-15:漁人碼頭跨類型分析一:淺白重點vs 深入詳盡..................................66
表 4-16:漁人碼頭跨類型分析二:綜合消費vs 人文情懷..................................67
表 5-1:「以文化資產作為旅遊論述的資源」之意義層次....................................92
vii
表 5-2:「以文化資產作為旅遊論述的資源」之建構機制....................................92
表 5-3:「整齊乾淨的街區比較能夠吸引消費者」之意義層次............................93
表 5-4:「整齊乾淨的街區比較能夠吸引消費者」之建構機制............................93
表 5-5:「觀光重視觀光客體驗」之意義層次........................................................94
表 5-6:「觀光重視觀光客體驗」之建構機制........................................................94
表 5-7:「消費典範:消費變成觀光旅遊主要形式」之建構機制........................95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西文部分:
Barthes, R. (1966). Introduction to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narratives. In S. Onega & Landa, T. A. G. (Eds.) Narratology: An introduction. London: Longman.
Berger, A. A.(1997). Narrative in popular culture, media, and everyday life.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Berger, P. & Luckmann, T.(1966).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Harmondsworth: Penguin.
Blaxter L, Hughes C and Tight M (2000) How to Research (2nd ed.).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Bruner, J. (1991). The narrativ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Critical Inquiry, 18(1), 1-21.
Burr, V.(1995). In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i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ampbell, C. (1987). The romantic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modern consumeris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Chatman, S.(1978). 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Cohen, E.(1979). Rethinking the sociology of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6, 18-35.
Cohen, L., & Manion, L. (1989).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 (Third ed.). London, England: Routledge.
Cook, G. (1992). The discourse of advertising. London: Routledge.
Culler, J. (1975). Structuralist poetics : structuralism, linguistics, and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Ithaca, N.Y.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Deacon, D., Pickering, M., Golding & P., Murdock, G. (1999). Researching communications: A practical guide to methods in media and cultural analysis, London: Arnold.
Graham, B. & Julia, K. (2001). Movie-induced tourism:The challenge of measurement and other issues. 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 7(4), 316-332.  
Gunn, C. A. & Var, T.(2002). Tourism Planning. London: Taylor & Francis Books, Inc.
Haiyan, S. & Kevin, K. F. W. (2003). Tourism Demand Modeling: A Time-Varying Parameter Approach.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42(1), 57-64.
Hwan-Suk, C. C. & Ercan, S. (2005). Measuring residents’ attitude toward sustainable tourism :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tourism attitude scale.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43(4), 380-394.
Irena, A. & Stephen, D. (2003). Culture, economy and tourism commodities. Tourist Studies, 3(2), 123-141.
Jing-Shoung, H., Chung-Hsien, L. & Duarte, B. M. (2005). Antecedents of attachment to a cultural tourism destination: The case of Hakka and Non-Hakka Taiwanese visitors to Pei-Pu, Taiwan.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44(2), 221-233.
John, A. & John, L. C. (1998). Developing and testing a tourism impact scale.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37(2), 120-130
Julie, A. L. & William, D. (2002). Beyond authenticity: The meanings and uses of cultural tourism. Tourist Studies, 2(1), 5-21.
Kozloff, S.(1992). Narrative Theory and Television. In R. C. Allen(Eds.), Channels of Discourse, Reassembled(pp.67-100). London: Routledge. 
Littlejohn, S. W. (2003). Theorie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7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Littlejohn, S. W. (2005). Theorie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8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MacCannell, D. (1976). The tourist: A new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MacDonll, D.(1986). Theories of discourse: An introduction. Oxford:Basil Blackwell.
Mary, A. L., Rosalind, C. P. & Kun, S. (2004). Senior travellers: Tourism activities and shopping behaviors. 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 10(4), 348-362. 
Mathieson, A. & Wall, G..(1996). Tourism: economic, physical and social impacts. Harlow: 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 
Michael, J. E. & James, N. (2005). Determinants of tourism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in Asia Pacific: Comprehensiveness and universality.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43(4), 339-350.
Moya, K. (2000). Tourism, place identities and social relations in the European rural periphery. European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 7(1), 35-50.
Nelson, Kee-Fu, T. & John, A. (2007). Tourists’ perceptions of relational quality service attributes: A cross-cultural study.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45(3), 355-363. 
Newton, A. Z. (1995). Narrative ethic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arker, I.(1992). Discourse dynamics: Critical analysis for social and individual psycholog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Ray, R. (2000). Embeddedness and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Polish southern uplands. European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 7(3), 195-210. 
Rich, H. (2004). Residents’ attitudes toward tourism development: A literature review with implications for tourism planning. Journal of Planning Literature, 18(3), 251-266.
Richardson, L. (1990). Narrative and sociolog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thnography, 19(1),116-35.
Robert, S. (2002). Commodification, culture and tourism. Tourist Studies, 2(2), 183-201.
Simon, H. & Ritchie, J. R. B. (2006). Film tourism and destination marketing: The case of 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 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 12(3), 256-268.
Tazim, J. & Hyounggon, K. (2005). Bridging the interdisciplinary divide -- Towards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heritage tourism research. Tourist Studies, 5(1), 55-83.
Tim, O. (1999). Eating the food of the ancestors: place, tradition, and tourism in a Chinese frontier river town. Cultural Geographies, 6(2), 123-145.
Urry, J. (1990). The Tourist gaze: Leisure and tra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London: Sage
Urry, J. (1995). Consuming spaces. London: Routledge.
Urry, J. (2002). The tourist gaze, (2th ed.). London: Sage.
van Dijk, T. A. (1997). Discourse on structure and process-discourse studies: A multidisciplinary introduction (ed.). London: Sage.
van Dijk, T. A. (1980). Structure of news. In News as Discourse, pp.17-94. 
Wetherell, M. & Potter, J.(1992)Mapping the language of racism: Discourse and the legitimation of exploitation, Hemel Hempstead: Harvester Wheatsheaf. 
Wu, Q. (2006). Commercialization of digital storytell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9(3), 383-394.


中文部分

MOOK編輯室(2007)。《逛小鎮》。台北:墨刻。
MOOK編輯室(2007)。《騎單車》。台北:墨刻。
戶外生活圖書公司旅遊資訊部(2007)。《玩樂吃喝便利旅圖:台北縣》。台北:戶外生活。
文建會(1999)。《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王文科(1998)。《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志弘(2002)。〈流動地景與時空操演:台北捷運系統與新都市經驗〉。《地理學報》,31:83-115。
王昭正(2004)。《休閒導論》。台北:品度。
王銘偉等(2004)。《MOOK台灣好逷迌NO.39 淡水 金山 北海岸》。台北:墨刻。
王慧美(2002)。《觀光事業發展對淡水鎮老街社區環境之衝擊》。銘傳大學公共管理與社區發展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台灣國際角川編輯部(2004)。《玩在北台灣:北台灣兜風一日遊》。台北:台灣國際角川。
白錦門(1994)。〈個案法之研究〉。《教育研究方法論文集》,43-44。台北市:台灣書店。
伍立人(2002)。《從傳統中尋找新生命的文化創意產業:以白米木屐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婉寧(2005)。《台灣文化觀光中的認同建構:以客家桐花祭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貴龍(2004)。《台東都會區觀光發展策略之探討:資源基礎理論觀點》。中山大學高階公共政策碩士班碩士論文。
池宗憲(2001)。《台灣茶街探源》。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輔導美化地方傳統文化建築空間示範點:淡水規劃案》。台北:淡江大學建築系、淡水社區工作室。
行遍天下記者群(2006)。《北台灣城市新玩》。台北:宏碩文化。
吳思華(2003)。〈城市是土壤創意是花〉,《天下雜誌》,288:146。
吳素幸(1992)。《淡水鎮民日遊憩行為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力昌(2005)。《休閒社會學》。台北:偉華。
李奇樺(2002)。《休閒農業形象整合行銷傳播之研究:以宜蘭縣休閒農業為例》。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李明宗(2002)。《當代台灣節慶活動的形貌:休閒社會學詮釋觀點的提擬》。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英弘(1999)。《台中縣文化觀光資源調查暨發展研究計劃》。靜宜大學觀光學系碩士論文。
李淑宏(1999)。《因為旅行,所以存在:旅行世紀的台灣新世代》。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佩儀(2002)。《當代觀光凝視的建構:以鹿港古蹟旅遊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汪玉頻(2003)。《民俗節慶活動運用整合行銷傳播之研究:以大甲媽祖文化節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卓姿旻(1999)。《淡水鎮觀光遊憩資源發展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文賢(1991)。〈觀光、旅遊與遊憩等相關名詞之界定〉,論文發表於《民國八十年觀光事業發展學術研討會》,台北:觀光局。
周守真(1988)。《日據時期淡水之空間變遷》。淡江大學建築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周治平(2001)。《淡水‧三芝‧金山》。台北:太雅。
周彥文主編(2004)。《淡水生活風情》。台北:麥田。
周培芝、賴玉芬(2005)。《繽紛魅力大台北》。台北:環輿。
東白、宏升、莉亭、玉嬪、幼君(1998)。〈風華絕代,永不凋零的民安里〉。《文化淡水》,21:2-3。
林佑徽(2004)。《行動通訊科技應用在節慶活動行銷以2005年台中縣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為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宜蓉(2002)。《地方政府舉辦節慶活動之經營策略與行銷活動研究》。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裕強(2001)。《永續觀光發展指標之建立:從認知觀點》。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花開富貴(2007)。《話畫淡水之旅遊手札》。台北:花開富貴圖文。
俞建章、葉舒憲(1990)。《語言與藝術》。台北:遠流。
柯慶長(2003)。《淡水河發展藍色公路之潛力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紹嘉(1999)。(語言互動與經驗脈絡下的超自然論述:大學生對於新聞中靈異內容的意義建構與言說),《新聞學研究》,58:29-57。
倪炎元(1999)。(再現的政治:解讀媒介對他者負面建構的策略),《新聞學研究》,58:85-111。
倪炎元(2001)。〈初探論述分析與傳播研究—兼論其在中文傳播研究上的前景〉,《再現的政治:台灣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45-81,台北:偉伯。
唐學斌(2002)。《觀光事業概論》。復文書局。
夏恩等(2003)。《北海岸 淡水旅遊指南》。台北:西遊記。
夏鑄九(1989)。〈一個休閒空間的理論架構〉,《戶外休憩研究》,2(1):19-30。
孫武彥(1995)。《文化觀光:文化與觀光之研究》。台北:九章。
孫榮光(1992)。《宜蘭的變與不變:北宜高速公路衝擊宜蘭社經發展》。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座談會摘要(1993/06/15)。〈創造美麗的淡水河岸〉,《金色淡水》,4:1-2。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臺北:巨流。(原書Strauss,A & Corbin, J. 〔1990〕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高有智(1998)。《期待又怕被傷害:隔週休二日旅遊風潮對原住民部落的影響》。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涂淑芳(2001)。《休閒與人類行為》。台北:桂冠。
張文龍(2004)。《淡水漁人碼頭遊憩行為與效益之分析》。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君玫譯(2002)。《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原書Storey, J. 〔1999〕Cultural Consi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張志源(1988)。《殖民與去殖民文本的文化想像:重讀淡水埔頂之地景》。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耿輔(2000)。《影響淡水鎮各類型觀光遊憩資源對遊客吸引力的因素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憶真(2004)。《淡水漁港功能多元化計畫影響評估之研究》。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錦華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原書Fiske, J.〔1990〕.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
曹新宏(2001)。《邂逅,一種談論淡水空間被經驗的方式與態度》。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淡水鎮公所(1994/09)。《淡水河河岸遊憩規劃地點改善構想之3:渡船頭河岸整建構想》。淡水:淡水社區工作室。
淡水鎮公所(1994a/09)。《淡水河河岸遊憩規劃地點改善構想之2:捷運公園發展構想》。淡水:淡水社區工作室。
莊家維(2004)。《近代淡水聚落的空間構成與變遷:從五口通商到日治時期》。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莊瑋民(2004)。《整合行銷傳播於節慶活動應用之研究:以2004年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為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都會通情報小組(2007)。《捷運遊台北》。台北:戶外生活。
陳一夫(2002)。《博物館對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影響:以鶯歌陶瓷博物館為例》。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依萍(2004)。《台灣觀光產業沿革與統計分析》。暨南國際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冠允(2003)。《觀光發展衝擊對居民社區意識、生活態度影響之研究:以淡水鎮社區為例》。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珮馨(2004)。《流浪到淡水!捷運移動經驗與淡水空間的觀光化》。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菊萍(2003)。《地區推動永續發展行為意向之研究:以大鵬灣周邊鄉鎮為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運欽(2002)。《觀光地意象認知與旅遊選擇意願之研究》。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蕙菱(2002)。《淡水市街觀光地景環境體驗之研究》。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游瑛妙(1999)。《節慶活動的吸引力與參觀者對活動品質的滿意度分析-以第十一屆民藝華會為例》。私立靜宜大學觀光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湛明暉(2002)。《觀光整合行銷在中小企業運用之成效:以獅潭實質合作虛擬組織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文博(1992)。《台灣風土與民情》。台北:台原。
黃光雄、簡茂發(1996)。《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宏昭(1996)。《符號.擬仿.內爆:布西亞的媒介社會論述探討》。文化大學新聞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秀惠(2005)。《初探澎湖地區民宿行銷傳播策略之研究:從文化創意觀點》。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玲等(2002)。《來去小鎮作客》。台北:墨刻。
黃輝銘(2004)。《地方政府辦理節慶活動振興觀光文化產業策略之研究:以鹿慶端陽為例》。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黃蕙嵐(2004)。《由敘事角度切入看旅遊指南的景點再現與景點製造》。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智淵(1994)。《遊憩效益之評估:以淡水河為例》。中興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冠伶(2004)。〈文化消費中的真實建構:以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為例〉,《淡江大學2004年「知識」、「創新」、「傳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73-194,淡水: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心理。
葉智偉(2002)。《地域空間觀光化:淡水個案》。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葉智魁(2006)。《休閒研究-休閒觀與休閒專論》。台北:品度。
詹立群(2003)。《台灣香草農場發展探源》。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雅君(2003)。《港都再造一場空?基隆水岸開發的爭議》。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臧芷伶(1993)。《遊客對古蹟的環境知覺之研究:以淡水鎮古蹟為例》。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趙雅麗(2002)。《言語世界中流動的光影:口述影像的理論建構》。台北:五南。
趙雅麗(2003a)。〈符號版圖的迷思:影像化趨勢下語言的未來發展〉,《新聞學研究》,77:187-215
趙雅麗(2003b)。〈視障學生對口述影像卡通影片之理解機制的研究〉,《廣播與電視》,21:1-54。
趙雅麗(2005a)。〈認識的困境與結構:傳播學門之自我認同的病理學還原探索〉,《新聞學研究》,84:119-162。
趙雅麗(2005b)。〈傳播怎麼看創意?沒意義的創意vs沒創意的意義〉,《新聞學研究》,《傳播研究簡訊》,42:1-4。
趙雅麗(2005c)。〈什麼是意義經濟?當代社會中意義本質與意義產值的交鋒與辯證〉,《淡江人文社會學刊55週年校慶特刊》,17-32。淡水:淡江大學。
趙雅麗(2006)。〈跨符號研究:「結構 / 行動」交相建構中的傳播巨型理論藍圖〉,《新聞學研究》, 86:1- 44。
遠流台灣館(2001)。《淡水深度旅遊》。台北:遠流。
滕守堯(2001)。《視覺思維:審美直覺心理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蔡明學(2003)。《淡水鎮居民對觀光發展社經影響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蔡姿蓉(2004)。《地方藝術節之行銷模式研究:以鶯歌陶瓷嘉年華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琰(2000)。《電視劇: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台北:三民。
鄭如意(1997)。《觀光賭場誰的夢:澎湖開發爭議的政治經濟剖析》。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沁沁(2003)。《節慶活動公關策略之研究:以2004年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為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駱焜祺(2002)。《觀光節慶活動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屏東縣黑鮪魚文化觀光季活動為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夷珺(2005)。《生態旅遊的美麗與哀愁:以溪頭、梅峰、清境與草嶺為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淑芬(2003)。《觀光心理學》。台北:五南。
鍾文萍(2002)。《HOT! 人氣小鎮》。台北:太雅。
鍾宜庭(2004)。《淡水漁人碼頭遊客遊憩體驗與願付價格之研究》。臺灣海洋大學海洋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蔚文(2002)。〈從文本到言說:生存的困境〉。「二十一世紀傳播學門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台北:木柵。
鍾蔚文(2004)。〈想像語言:從Saussure 到台灣經驗〉,翁秀琪(編)。《台灣傳. 播學的想像》(上), 199-264。台北:巨流。
簡妙如等(1999)。《大眾傳播媒體新論》。台北:韋伯。
藍復成(2004)。《淡水休閒空間資源的整合與規畫》。元智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蘋果日報副刊中心(2006)。《此生必遊→台灣100點》。台北:商周。
顧郁珊(2005)。《淡水古蹟園區經營管理策略之研究:以淡水紅毛城、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滬尾砲台為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網站:
中華民國(台灣)交通部觀光局(2005)。交通部觀光局對國人旅遊狀況的調查報告。http://admin.taiwan.net.tw/statistics/File/200512/94國人中摘.htm
文建會(1998):《文化白皮書》。(未出版)網路版:http://www.cca.gov.tw/intro/yellow_book/
台北縣政府(2005)。旅遊景點介紹---淡水漁人碼頭。ttp://twcam.www.gov.tw/webcam/chinese/scenery/main.jsp?view_id=12&bel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