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3006201508484300
DOI 10.6846/TKU.2015.01089
論文名稱(中文) 從淡水河預見淡水新意象
論文名稱(英文) Developing Future Images of Tamsui City from Tamsui River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未來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Futures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3
學期 2
出版年 104
研究生(中文) 林育旻
研究生(英文) Yu-Min Lin
學號 60170008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5-05-25
論文頁數 10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國華
委員 - 紀舜傑
委員 - 顏建發
關鍵字(中) 河川城市
淡水
在地文化
未來學
未來圖像
關鍵字(英) River
Tamsui
city
culture
Futures Studie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河川城市中,河川與城市彼此之間相互牽動影響,而導致消長與再生的現象。淡水因地理位置的得天獨厚讓城市能見度大增,更重要的是因為淡水河存在,透過與河川的交流,帶給淡水獨特的文化發展、人文藝術與歷史資源,儘管隨著不同時期,城市有不同的發展重心,但不可抹滅的是淡水河對於這座城市的影響。因此本研究將藉由河川城市的相關發展理論切入,探究河川與城市彼此遞變的關係;接著透過創意城市的概念,探討淡水可能的城市發展走向。
本研究採用半結構式訪談,彙整10位淡水在地居民的訪談,研究結果發現:首先,淡水河始終影響著淡水的發展;其次,發展是永不停歇的,淡水的居民希望透過與淡水河的連結,更凸顯本身城市的特色;最後,在台北都市圈形成後,淡水面臨新舊住民的問題,它會是一個危機,也可以是一個轉機。研究者藉由受訪者們不同差異性的想法,來了解淡水發展的優勢與劣勢,並透過未來三角法分析出在地居民所渴望的淡水未來,最後運用未來情節分析的建構,勾勒出淡水城市發展的多種可能情節,分別為「黃金鳥籠」、「水岸度假別墅」、「智慧博覽會」、「世界遺產」四個未來圖像。
英文摘要
In urban cities where the rivers and city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which led to the phenomenon of fluctuation and regeneration. Tamsui, which located at a Superior geographic position, enables the city become more popular. And most importantly because of the existence of Tamsui River, the city is endowed with unique cultural developments, arts of humanities and abundant historical resources. Despite the facts that there are distinct highlights of developments in different period for the city, the influence of Tamsui River cannot be denied. Therefore, in this research, I will show you how the rivers and the cities affect each oth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ative theories. Then explore the potentials of development of Tamsui city through the concept of creative cities.
In this research, the researcher adopt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fter analyzing the context of the interviews , the major findings are; 1) Tamsui River has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Tamsui; 2) the development is permanent, and the residents of Tamsui hope that the city can show more its features with the connection of Tamsui River; 3)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Taipei metropolitan area, Tamsui city are facing the problem between new coming and original residents. It might be a crisis, or an opportunity. By the interviewees’ various ideas, the researcher classified the advantages and the disadvantages of developing Tamsui city. And through the triangulation,the researcher analyzed what the locals expected to see for their future city. Finally, the researchers used the methods of scenario analysis to present the possibilities of the city. They are "golden cage", "waterfront vacation villa", "wisdom Fair" and "world heritage" four future image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3
第二節 研究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目的 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7
第一節 今非昔比-淡水河歷史脈絡探討  8
第二節 轉化重生-河岸城市發展的遞變 12
第三節 內在本質-文化建構與創意城市 22
第四節 新興再起-發展模式的典範轉移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37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7
第二節 研究設計 41
第四章 淡水城市發展之建構與展望 45
第一節 變動中的淡水 46
第二節 內化中的淡水 54
第三節 展望中的淡水 64
第四節 淡水城市發展之未來三角分析 71
第五節 淡水城市發展之未來情節分析 7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5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 85
第二節 後續研究與建議 91
參考文獻 94
附錄 100

表目錄
表 2-1 港灣城市發展階段彙整表 15
表 3-1 訪談對象名單 訪談對象名單 44

圖目錄
圖 2-1三重底線概念圖 三重底線概念圖 32
圖 2-2 S 曲線圖 35
圖 3-1 未來三角法 39
圖 3-2 訪談示意圖 42
圖 4-1 淡水城市發展之未來三角分析 淡水城市發展之未來三角分析 71
圖 4-2 淡水城市發展之未來情節分析 淡水城市發展之未來情節分析 79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丁仁方(2002)。全球化與地方主義。檢索日期:2013年11月20日,擷取自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IA/091/IA-C-091-234.htm 。
王銘、王薇(2004)。英國工業革命的前提條件。瀋陽:遼寧大學學報,32(1):92-97。
王智平(1997)。淡水。台北市:遠流。
王淑燕、陳光達、余智敏譯(1998) 。原著。文化(原作者:Chris Jenks)。台北市:巨流。
李寶芳(2009)。英國城市復興及其對我國的啟示。未來與發展,9:168-169。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文化白皮書。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吳明容(2004),後工業都市水岸發展計畫之比較研究-以高雄及溫哥華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育諄(2013)。河川都市主義的想像:屏東的萬年溪整治。檢索日期:2013年11月20日。擷取自http://twstreetcorner.org/2013/03/03/linyuzun/。
林慧萱、吳玉成(2004)。英國格拉斯哥健康城市推動經驗。健康城市學刊,1:79- 88。
林志忠譯(2002)。原著。文化的理念(原作者Terry Eagleton)。台北市:巨流。
林倖妃(2012,7月)。城市經驗-台灣高雄:用文化、綠意打造悅活走廊。天下雜誌,502:72。
周宗賢(2007)。淡水:輝煌歲月。台北市:台灣商務。
河東波(2002)。日本都市再生政策推展與課題,土地問題及都市發展趨勢系列研討會之一日本經驗。國家政策論壇,2(5):159-160。
金元載、福田建(2004)。清溪川復原事業。JICE,6:64-67。
洪千惠(1995)。河流與城市的對話-THE RIVER SITE。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洪鐮德(1999)。人文思想與現代社會。新北市:揚智。
陳明竺(1992)。都市設計。台北市:創興。
陳志梧(1994)。淡水河河岸遊憩規劃。新北市:淡水社區工作室。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國華(1999)。未來研究的預測與研究方法。載於林志鴻、董娟娟(主編)。社會未來學(119-157頁)。台北市:華泰文化。
陳國華、廖德智(譯)(2008)。未來學研究:價值、客觀、與良善社會(原作 者:Wendell Bell)。台北市:學富。
陳一壯(2007)。論貝塔朗菲的一般系統論與聖菲研究所的復雜適應系統理論的區別。山東科技大學學報,9(2):5-8。
陳昺麟(2008)。社會科學質化研究之紮根理論實施程序及實例之介紹。勤益學報 ,19:327-342。
浦忠勇(2012)。河川公共性的轉化:曾文溪上游至治理人文反思。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12:93-128。
郭中端(1991)。水的文化理念。水的關懷:河川環境與水源保護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時報文化。
徐偉傑(2004)。全球在地化:理解全球化的一條路徑。思與言,41(1):1-18。
徐苔玲、王志弘譯(2012)。原著。城市與自然(原作者:Lisa Benton-Short)。新北市:群學。
連樹聲譯(2005)。原著。原始文化︰神話、哲學、宗教、語言、藝術和習俗發展之研究(原作者:DavidTaylor)。廣西:廣西師範大學。
張建邦、林志鴻 (1996)。未來學。台北市:書華。
張子超(2000)。教育大辭書。檢索日期: 2013年12月20日,擷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4283/。
張基義(2004)。創意城市與都市空間美學。藝術與文化產值創業,194:8-17。
黃瑞茂(2003)。淡水、河岸與落日:觀光凝 vs.在地生活。淡水學學術研討會-歷史、生態、人文 論文集,台北市:國史館。
黃瑞茂(2007)。淡水河口藝術網絡建構計畫,台北縣淡水鎮:北縣淡水古蹟博物 館,未出版。
黃昆揮(2000)。一般系統理論。載於國立編譯館(主編),教育大辭書(一)(頁17)。台北市:文景。
黃政傑(1998)。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漢文。
楊幼蘭(2008)。原著。創意城市(Charles Landry)。台北市:馬可孛羅。 許春山、朱邦俊譯(2008)。原著。文化引導未來(原著作者:Schafer,D.Paul)。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董奇、戴曉鈴(2007)。英國文化導引形成市更新政策的實踐和反思。城市規劃,31(4):59-63。
楊振富、潘勛譯(2007)。原著。世界是平的(原作者:Thomas Friedman)。台北市:雅言文化。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2011)。邂逅漫步淡水古蹟-導覽手冊。新北市: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廖珮君(2009)。建構淡水創意城市未來圖像。淡江大學未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劉俊裕(2007)。文化全球化:一種在地化的整合式思維與實踐。國際文化研究 ,3(1):1-30。
蔡文杰、陳金木(2004)。社會系統理論及其在學校行政之應用分析。學校行政雙月刊,31:97-118。
賴兩陽(2006)。全球化、在地化與社區工作。社區發展季刊,107:102-133。
賴炳樹(2009)。都市再生、都市更新與舊城改造之比較分析。土地問題研究季刊,8(3):131-142。
蘇文魁(1992)。滬尾江河。新北市:淡水基督長老教會。
陳文福、曹鎮、林志憲(2007)。淺談韓國清溪川復育計畫。中興工程,94:117-112。
鄭武國譯(1999)。原著。第三條路:社會民主的更新(原作者:A.Giddens)。台北市:聯經。
鄭春發(2012)。高雄港、市發展及互動模式之回顧與展望。高應科大人文社會科學學報,9(1):144。
應益華(2012)。三重底線報告-政府財務報告未來的發展方向。華東經濟管理,26(6):122-126。

英文部分
Bertalanffy, V. (1968).General System Theory: Foundations,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New York: George Braziller.
Boyle,R. (1989).Partnership in Practice: An Assessment of Public-Private Collaboration in Urban Regeneration—ACase Study of Glasgow Action. Local GovernmentStudies, 15(2):17-28.
Braudel, F. (1984).Trans Siân Reynolds.Civilisation andCapitalism 15th-18th
Century. Vol. III, ThePerspective of the World. London: Collins.
Castells, M. (1997).The Rise of Network Society.Economy,Society and Culture, Massachusetts and Oxford: Blackwell.
Chorofas, D. (1965).Systems and Stimulation.New York: Academic.
Elkington, J. (2004).Enter the Triple Bottom Line.ESTBL,7(1):1-6。
Gilroy, P. (1993).The Black Atlantic.Modernity and Double Consciousness.
London &New York: Verso.
Hayuth, Y. (1988). Revitalising the Waterfront: International dimensions of Dockland Redevelopment, Changes on the Waterfront: AModel-Based Approach. In Hoyle,B.S.,Pinder, D.A. & Husain, M.S. (Eds.), Great Britain:Belhaven Press:52-64.
Hoyle, B. (1988).Development Dynamics at the Port-City Interface. In Hoyle, B.S.,Pinder, D.A. & Husain, M.S.(Eds.),.Great Britain: Belhaven Press.
Inayatullah, S. (2007).Questioning the Future: Methods and Tools for Organization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Taipei: Tamkang University Press.
Inayatullah, S. (2008). Six Pillars: Futures Thinking for Transforming. Foresight, 1(1):4-21.
Landes, D. (1998).The Wealth and Poverty of Nations. London: Abacus.
McLuhan,M. (1964).Understanding Media.London: Routledge.
McNeill,W. (1992),The Rise of the West:A History of the Human Community.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arsons, T.(1951).The Social System.New York: Free Press.
Robertson, R. (1992). 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London:
Sage. Wallerstein,I. (2001). Trans Anand Kumar & Frank Welz, Culture in the World-System: An Interview with Immanuel Wallerstein. Social Identities 7(2):221-231.
Williams,R. (1983). Keywords :A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