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3006201313391700
DOI 10.6846/TKU.2013.01250
論文名稱(中文) 國民中學三位資深男性導師班級經營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n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of Three Senior Male Homeroom Teach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Leadership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1
學期 2
出版年 102
研究生(中文) 蔡惠娟
研究生(英文) Hui-Chuan Tsai
學號 70072025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3-06-18
論文頁數 19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潘慧玲(panhlw@gmail.com)
委員 - 黃馨慧(t10001@gmail.com)
委員 - 薛雅慈(selenahsueh@gmail.com)
關鍵字(中) 班級經營
資深導師
關鍵字(英) Classroom Management
Senior Homeroom Teacher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論文名稱:國民中學三位資深男性導師班級經營之研究 頁數:194 
校系所組別:淡江大學 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畢業時間及提要別:101學年度 第二學期 碩士學位論文提要
研究生:蔡惠娟 	    指導教授:潘慧玲 教授
論文提要內容: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國中資深男性導師班級經營信念的形構背景、意涵、班級經營的策略以及其面臨的困難和因應之道。緣此,本研究採質性的個案研究,以訪談為主,觀察與文件分析為輔,針對三位國中資深男性導師進行研究。根據研究結果,提出本研究的結論如下: 
壹、個案男性導師班級經營信念的形塑主要受到生命經驗中重要事件
的影響
   酷叟老師因為曾經被看成弱勢的生命經驗,所以著重公平與正義的信念;定遠老師源於幼年時期的家庭教育,培養他逆來順受的心性,所以耐心成為他日後為人師表的信念;盼望老師生命中因基督宗教的影響,以愛和尊重為其核心信念。
貳、個案男性導師班級經營信念意涵因生命經驗的影響,呈現多元面
    貌
   本研究歸納整理三位資深男性導師信念的內涵分別是:關注學生需求,強調積極性差別待遇、促進弱勢者的彰權益能;放下身段、對學生有期待;陪伴、善意對待學生、給學生改過自新的機會。
參、個案男性導師強調尊重學生、以身示範的班級經營策略
 一、班級常規的制定:尊重學生的需要
 二、學生行為輔導:呈現溫柔寬容的態度
 三、促進學生學習:呈現多元的鼓勵方式
 四、班級物理環境的經營:營造促進學生學習的空間
 五、班級心理環境的經營:溫馨有愛的大家庭
 六、親師溝通與合作:用心經營班級,取得家長的信任並與家長建
      立良好關係
 七、老師的態度會成為學生的榜樣
肆、個案資深男性導師有面對女性學生輔導的困難
   本研究歸納整理三位資深男性導師班級經營的困難分別是: 體育運動上較無法與學生有交流;導師的專業能力不被家長信任;在輔導女性學生時,對她們的心思較難理解。對於困難的因應,主要是以自我反思、閱讀、不同時期的生命經驗的體悟,來解決其困難。
伍、個案男性導師對行政主管工作較無興趣,他們享受當導師的成就感與喜悅

基於本研究的發現與結論,文末針對國中導師班級經營提出研究者的啟示:
壹、導師應重視學生行為背後的發展脈絡
貳、導師班級經營須創造對話的環境,用尊重代替命令
參、導師班級經營宜以身作則,形塑良好的榜樣
肆、導師班級經營的課題複雜多變,唯有愛與耐心,可化解難關
伍、中小學教職工作無性別的框架,有愛心、耐心、認真都是好老師
陸、後續研究可探討新生代、中生代男性導師

關鍵詞: 班級經營 資深導師
英文摘要
Title of Thesis: 	A Study on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of Three Senior Male Homeroom Teach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Key word:	Classroom Management Senior Homeroom Teacher
Name of Institute: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Leadership,TamKang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Graduate date: June, 2013   Degree Conferred: Master
Name of student:Tsai,Hui-Chuan  Advisor:  Pan,Hui-Ling 
                蔡惠娟                        潘慧玲 
Abstract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of three senior male homeroom teach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erms of their beliefs, beliefs formation context and strategies utilized as well as difficulties faced and their solutions. A qualitative case study was conducted. Interviews as the main method, with observation and document analysis were employed to collect data.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s,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The case study revelaed that the formation of classroom management beliefs was affected mainly by the important events of life in the three senior male homeroom teachers. Mr. Kuh Soou, having experiences of being treated as disadvantaged minority, held beliefs of being fair and justice. For Mr. Dinq Yeuan, growing up in a well educated family made him resign himself to adversity and had faith to be patient in teaching work. Becoming a devout Christian, Mr. Pann Wanq changed his attitude to deal with students with love and respect. 
2.The case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beliefs varied due to the three teachers’ different life experiences. From interviews, it was found that one teacher emphasized to mind the students’ needs and concern positive discrimination, another teacher stressed giving equal right to the disadvantaged minorities and the third teacher claimed that one should feel what student feelings, have expectation from them but have to accompany and trust them, and give the opportunities to correct their mistakes.
3.The case study showed that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strategies were based on respect and setting role model to the students. Several aspects were covered: a) Classroom discipline should respect students’ needs. b) Student counseling should be gentle and forgiving. c) Advancing student leanings should be in multiple phases and with encouragements. d) Physical classroom management should be healthy for leaning. e) Mental classroom management should be full with warm and fragrant of family love. f) Communication between parents and teachers required a good relationship and trust. g) The behaviors of homeroom teachers would be the role model for students.
4.The case study showed that the male homeroom teacher faced difficulties while for female students’ quidance. After reviews of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of three male homeroom teachers, there were common difficulties, such as difficult to assist students on physical exercises, not trusted by parents, hard to understand the thoughts of female students. However, they tried to handle the difficulties by means of self-reflection and reading.
5.The case study showed that the three senior male homeroom teachers were not interested in administrative duties but enjoyed a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and being a homeroom teacher.
Based on the studies from the three male homeroom teachers, some implications were proposed:
I.Students’behaviors should be examined from their background.
II.The importance for classroom management is to create wealthy interaction environments, respect to the students instead of ordering. 
III.The homeroom teacher is a role model for students and is expected to be well behaved.
IV.Classroom management is full of complexities. One should treat students with love and be patient while having problems.
V.School teachers should be gender free, whoever having love, patient, and earnest can be an excellent teacher.
VI.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junior and middle-age male homeroom teachers can be continued.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論文提要………………………………………………………………i
英文論文提要 (Abstract)……………………………………………iii
目次……………………………………………………………………v
圖次……………………………………………………………………vii
表次……………………………………………………………………v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5
第三節   名詞釋義……………………………………………………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班級經營的相關意涵………………………………………9
第二節   國中導師班級經營的相關研究……………………………22
第三節   國內男性教師的相關研究…………………………………2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35
第一節   研究方法……………………………………………………35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39
第三節   資料的蒐集與分析…………………………………………50
第四節   研究的信實度………………………………………………54
第五節   研究者角色與研究倫理的關注……………………………55

第四章   三位資深男性導師的班級經營……………………………59
第一節   兼顧公平與正義的酷叟老師………………………………59
第二節   富耐心又認真的定遠老師…………………………………95
第三節   倚靠上帝、用愛澆灌的盼望老師…………………………120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啟示……………………………………………149
第一節   結論…………………………………………………………149
第二節   啟示…………………………………………………………158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162
二、英文文獻………………………………………………………172

附錄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176
附錄二	導師訪談大綱……………………………………………177
附錄三	學生訪談大綱……………………………………………179
附錄四	國內有關國中導師班級經營量化研究論文整理………180
附錄五	國內有關國中導師班級經營質性研究論文整理………188

圖   次

圖2-1 班級經營內涵示意圖 ………………………………………………………	18
圖3-1 研究流程圖 …………………………………………………………………	38

表   次

表2-1  國內外學者對班級經營的定義 …………………………………………	11
表2-2  國內外學者對班級經營內涵的看法 ……………………………………	14
表3-1  研究參與者之簡介 ………………………………………………………	40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方德隆(1993)。班級經營的理論基礎及研究。載於屏東師範學院舉
    辦之「班級經營」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頁1-26)屏東縣。
王文科(1996)。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雅各 (1996)。男性研究: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婦女與兩性研究通
    訊,41,1-6。
王玉珍 (2010)。國中優良導師班級經營策略之個案研究。靜宜大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王素淳 (2007)。一位國民小學男性教師性別角色經驗之研究。國立
    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王錦鈴 (2007)。桃園縣國民中學導師人格特質對班級經營策略影響
    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
    版,台北市。
卡爾‧榮格(Carl G. Jung)主編,龔卓軍譯,《人及其象徵》,新北
    市:立緒,1999。
朱文雄(1992)。班級經營。高雄市:復文。
朱若柔(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話與量化取向。台北市:
    揚智。
朱蘭慧 (2001)。男性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形成與鬆動之研究。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呂佳玲 (2011)。桃園縣國民中學導師正向管教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
    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
    出版,新北市。
呂怡慧 (2006)。國小男性教師關懷圖像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杜宜儒(2005)。愛與勇氣-一位國小男性教師的敘說探究。國立屏
    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沈廉雅(2010)。國民中學導師的學生權利態度對班級經營策略之相
    關研究─以新北市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
    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市:桂冠圖書。
吳明芳(2001)。國民小學教師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
    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
    北市。
吳宗立(2002)。班級經營:班級社會學。高雄市:復文。
吳明隆(2001)。班級經營中學生不當行為內涵的探究與因應。輔導
    與諮商,186, 5-10。
吳明隆(2003)。班級經營與教學新趨勢。台北市:五南。
吳武典(1985)。青少年問題與對策。台北市:張老師。
吳武典(1988)。教室管理的理論與實務。教師天地,33,44-49。
吳清山、李錫津、劉緬懷、莊貞銀、盧美貴(1990)。班級經營。台
    北市:心理。
吳清山(1991)。班級經營的基本概念。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吳清山(1992)。學校效能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吳清山(1995)。教育的制度與行政。台北市:五南。
吳清山(1997)。新世紀班級經營的桃戰與因應。教師天地,89,11-16。
吳清山(1998)。班級經營的基本概念。載於吳清山、李錫津、劉緬
    懷、莊貞銀、盧美貴班級經營。台北:心理。
吳清山(2004)。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8,30-    44。
吳清基(1990)。精緻教育的理念。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耀明(2005)。國小班級經營問題及其解決策略之研究。台東大學
    教育學報,16,113-150。
吳怡慧 (2002) 。教室裡的企鵝爸爸--三位國中男性教師關懷經驗之
    探究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市。
李佳潔(2011)。營造討論社群的班級經營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
    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彥慧(2012)。學生民主參與和法治理念下紮根之研究—從國小教
    師班級經營的角度出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
    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國勝(2004)。國中導師領導行為、班級氣氛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
    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縣。
李園會(1989)。班級經營。台北市:五南。
李園會(1996)。班級經營。台北市:五南。
李錫津 (1998)。談情境知覺與班級氣氛。班級經營,39(1),45-
    48。
周新富(2006)。班級經營。台北市:華騰。
林玉雯 (2006)。性別角色對中學男性教師的影響─以桃園縣某中學
    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市。
林欣怡 (2008)。那方小小講台是阿拉丁的魔毯~國中經驗教師有效班
    級經營策略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台北市。
杜宜展(譯) (2009)。Ellen L. Kronowitz 著。初任教師班級經營指
    南 (Your FirstYear of Teaching and Beyond )。臺北市:心
    理。
林珍旭 (2010)。班級經「贏」之研究」~中生代導師與資深優良導師
    的對話。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花蓮市。
林進材 (1995)。教育理論與實務─課程與教學。臺北市:商鼎。
林進材(1998)。班級經營-理論與策略。高雄市:復文。
林進材(2007)。愛與關懷的班級經營理論與策略。教育研究月刊,
    154,5-15。
林清財(1990)。我國國小學教師教育信念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煜騰 (2009)。國民中學教師性別意識其及管教行為關係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
    北市。
林麗淑 (2011)。屏東縣國中導師領導行為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
    究。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
    東市。
金毓翎 (2006)。得勝課程教師信念與教學實踐之研究。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金樹人(1989)教室裡的春天 ─ 教室管理的科學與藝術。台北:張
    老師出版社。
胡定凡(2005)。尋找生命的位子:一位國小男性教師生命敘說之探
    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
    竹市。
胡幼慧 (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
    市:巨流。
柯斯媛 (2008)。國中初任導師班級經營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玉卿(2003)。導師帶班的難與能-我對班級輔導工作複雜性的反
    探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
    版,臺北市。
洪瓊亮 (2010)。從新/心開始:一個高中導師班及經營的敘說研究。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高月圓 (2008)。國中導師班級經營策略之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高強華(2007)。班級經營新論。台北市:南宏。
高勤益 (2012)。新北市國中導師師生互動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研究。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職與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
    北市。
高靜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徐宗國 (1995)。工作內涵與性別角色。台北市:稻香。
徐忠義 (2006)。任重而道遠~四名國中導師壓力因應的故事。銘傳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孫丕信(2007)。國民中學男教師生涯發展中的性別情結。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孫敏芝 (1995) 國民小學教師對班級常規觀點之質化研究。屏東師院
    學報,8,43-70。
許清田 (2002)。教師權力運用類型、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經營效能
    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市。
許慧瑜 (2009)。國民中學導師班級經營人際與自我層面之研究。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市。
游珠莉(2008)。資深國中教師教學信念與班級經營策略之個案研
    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民杰(2007)。班級經營:學說與案例應用。台北市:高等教育。
張志明(2008)。發展團隊領導的路徑:從SL經由LMX到TL。教育研
    究月刊,171,83-91。
張秀敏(1998)。國小班級經營。台北市:心理。
張春興(1994)。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
    華。
張春興(1997)。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景惠 (2004)。國民中學導師人格特質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
    究 -以桃園縣
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新仁(1999)。班級經營:教室百寶箱。台北市:五南。
張德銳(1996)。班級紅綠燈—有效能的班級常規管理。班級經
    營,12,23-29。
張  蘋(2005)。醜小鴨蛻變的故事-班上有被拒絕男童之班級經營個 
    案
    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詹為淵 (1993)。班級經營決策支援系統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工藝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木金(1996)。國民小學教師領導技巧、班級經營策略與教學效能
    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市。
陳木金(1999)。班級經營。台北市:揚智
陳佑任 (2002)。他們的故事:三位國小男性教育人員的生命史研究。
    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未出版。
陳向明 (2002)。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台北市:紅葉
陳竹明 (2004)。三位國小男性教師教室關懷之探討。屏東師範學院
    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陳美環(2007)。台北縣國中導師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研
    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市。
陳淑琍(2011)。國小男性教師教學信念中的性別角色態度之研究—以
    臺北市為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學領域教學碩士論文,未出
    版,台北市。
畢恆達 (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
    -理論‧方法. 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27-45。台北市:巨流。
畢恆達(2003)。男性性別意識之形成:應用心理研究,17期,51-
    84。
單文經(1994)。班級經營策略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單文經(1995)。班級時間經營的原理與策略。台灣教育,536期,
    4-18頁。
單文經 (1996)。師生關係與班級經營。臺北市:三民。
單文經 (1998)。美國教育研究─師資培育及課程與教學。臺北市:
    師大書苑。
單文經(譯)(2004)。班級經營的理論與實務(原作者:M. L. 
    Manning, & K. T. Bucher)。台北:學富。(原著出版年:
    2002)
曾美蕙 (2006)。學習,讓你活出自己。台北市:聯經。
曾慶台 (2001)。面面俱到?處處保留?~一個國小男性教師的自我敘
    說。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曾潤玉 (2010)。影響班級經營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靜宜大學管理
    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黃若雯(2009)。桃園縣國中導師領導風格與班級經營成效關係之研
    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黃月美 (2005)。敘事研究─一種理解課程與教學的新途徑,教育研
    究,130,30-44。
黃業德 (2006)。邁向喜悅自在─一位國小教師班級經營的敘說探
    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區域人文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
    竹市。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瑞琴 (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黃瑞琴 (200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黃夢涵 (2006)。國民中學專家/新手導師之教師信念與班級氣氛關係
    研究-以彰化縣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彰化市。
黃德祥(1993)。學生違規及暴力行為的成因與處理。載於黃政傑、
    李隆盛主編:班級經營-理念與策略。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德祥(1995)。班級經營的困境與突破。教育實習輔導季刊,l
    (4),1-7。
黃德祥(1996)。學生行為的改善。載於陳奎熹、王淑俐、單文經、
    黃德祥等合著:師生關係與班級經營。台北市:三民。
郭明德 (1997)。國小教師班級經營實務及有效策略之探討。初等教
    育學報,12,169-204。
楊紀代 (2008)。名句中的人生。2008年5月8日,取自
      http://www.epochtimes.com/b5/8/5/8/n2110254.htm
葉至誠 (2008)。性別平等與社會政策。空大學訊,2008,54-55。
葉姿伶(2011)。情緒教育應用於班級經營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教
    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葉濟銘(2011)。新北市國民中學男性教師生涯發展與工作滿意度之
    研究。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葉興華(1995)。國小班級管理。台北市:漢文圖書公司。
鍾美英(2002)。國小學生家長參與班及親師合作之研究。國立屏東
    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鄭玉疊、郭慶發(1994)。班級經營:做個稱職的教師。台北市:心
    理。
鄭石岩(2001)。生命轉彎處。台北市:遠流。
鄭鈞丰(2011)。國中導師正向管教、班級氣氛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
    研究—以新
竹區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鄭桂美 (2008)。國中導師學習型組織知覺與班級經營成效之相關研
    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鄭淑文 (2006)。尋找班級經營的典範~分析power教師的班級經營策
    略。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
    市。
鄭陳宏(2003)。教師性別意識及其性別平等教育實踐之現象研究:以
    五位國小男性教師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論文,
    未出版,新竹市。
劉玲君 (2005)。我的變與辯﹣一位國小女性代課老師追尋教師專業
    認同的生命敘說。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培村(1996)。學校經營與管理。高雄市:復文
蔡明富(1998)。自動化的經營-談班級自治的策略。班級經營,3
   (2),27-28。
蔡篤堅(2000)。男性研究的歷史與文化意義。兩性平等教育季刊,
    12,25-27。
潘慧玲 (2003)。緒論:轉變中的教育研究觀點。載於潘慧玲(主編),
    教育研究的取徑:觀念與應用 (頁1-34)。台北市:高等教育。
潘慧玲、陳怡錚(2001)。教師生涯的再概念化。教育研究月刊,
    87,51-60。
賴慧珠 (2006)。專家與新手教師在班級經營的知識結構之差異研究~
    以口試題目檢驗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未出版,  
    台北市。
賴麗珍(譯) (2006)。R.J. Marnano著。有效的班級經營:以研究為
    根據的策略。台北市:心理。
齊宗豫(2001)。男性身份、自我探索與教育實踐--一位國小準校長
    的成長之路。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新竹市。
謝宜君(2005)。國中導師之教師專業倫理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
    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簡成熙 (1996)。理性‧分析‧教育人。臺北: 師大書苑。
簡成熙 (2000)。男性研究在性別研究及教育上的價值。兩性平等教
    育季刊,12,p. 19-24。
簡紅珠、江麗莉(1996)。國小成功、不成功經驗教師與初任教師的
    班級管理認知與內隱信念之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0,411-
    445。
簡紅珠(1997)。在新世紀的學教育脈絡中建構良性互動與有效學習
    的班級環境。教師天地,89,25-29。
簡驪潔 (2007)。國中教師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及工作倦怠之研
    究-以三鶯地區教師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在職
    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戴文琪 (2003)。台灣「班級經營」博碩士論文之整合研究。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戴汝卉(2010)。國中導師人格特質、實用智能與班級經營效能之關係
    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
    雄市。
顏火龍、李新民、蔡明富(1998)。班級經營-科技整合取向。台北
    市:師大書苑。
顏大凱 (2009)。運用訪談法探究導師信念及班級經營態度。國教之
    友,60,42-49。
顏銘志(1996)。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教師效能與教學行為之相
    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屏東市。
龐偉華(2001)。國小男性教師性別角色態度與性別角色壓力關係之
    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市。
教育部(2008)。教育部試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評鑑規準
   (參考版)。
貳、英文文獻
Burden, P. (1981). Teacher's perception of their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idwestern Educationa Research Association.
Brophy, J. E. (1979). Teacher behavior and its effect . Journa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1 , 733-750 . 
Brophy, J. E., & Putman , J. G. (1979 ). Classroom management in the ementary grades.  
In D. L. Duke ( Ed.), Classroom management ( pp. 182-216 ). The seventy-eight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 PartⅡ.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rophy, J. (1988). Educating teachers about managing classrooms and student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lion, 4(1), 1-18.
Casey, K. (1990). Teacher as mother: Curriculum theorizing in the life histories of contemporary women teachers. 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 20(3), 301-320.
Clark, R.W. (1999). Introduction: Definition,description,and benefits of 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 (PDS).In R.W.Clark (Ed.).
Connell, R.W.(2002). Studying men and masculinity. Resource for Feminist Research,  29 (1), 43-58.
DeMounlin, D. F.& Guyton, J. W. (1988). A measure of common variable associated wariable associated with career model for career development. San Fransico: Jossey-Bass.
Doyle, W. (1986). Classroom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In M.C. Wittrock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3nd ed.).( pp. 392-431).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Edwards, C. H. (1993). Classroom discipline and management. NewYork: Macmillan.
Emmer, E. T. (1987). Classroom management and discipline. In V.
      Richardson-Koehler & D. C. Berliner (Eds.), Educators’ handbook:
A research perspective (pp. 233–258). White Plains, NY: Longman.
Emmer, E. T. (1995). Teacher managerial behaviors. In L.W. Anderson, (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 ( pp. 219-221). New York: Elsevier Science.
Epstein, J. L.(2001). School, family, community partnerships: Preparing educators and improving schools. Boulder, CO: Westview.
Evertson, C. M., Emmer, E.T., & Clements, B. S. (1983). Improving classroom 
management: An experimental in elementary school classrooms.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nary, 84 (2), 173-188.
Fessler, R. (1981). A model for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In P. J. Burke & R. G. Heideman, Career-long teacher education. pp. 181-193. IL:C. C. Thomas.
Fuller, F. (1969). Concerns of teachers: A developmental conceptualizatio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for Teacher Education.
Froyen, L. A. (1993). Classroom management: The reflective teacher-leader 
(2nd ed.). New York: Merrill.
Grumet, M. R. (1988). Bitter milk. Amherst: 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setts Press.
Jones, V. F. & Jones, L. S. (1990). Comprehensive classroom managemenl: Motivating and managing students. Bostom: Allyn & Bacon.
Jones,V. F. & Jones, L. S. (1994). Comprehensive classroom management:
Creating posi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for all students . Boston: Ally & 
Bacon.
Jones, V. F., & Jones, L. S. (1995) Comprehensive classroom management: Creating posi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for all student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Jones, V. (1996). Classroom management. In Sikula, J.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2nd ed.).( pp. 509-521). NewYork: Macmillan.
Katz, L. G. (1972). Developmental stage of preschool teachers. Elmentary School Journal, 73 (1), 50-54.
Kratochwill (2011). Classroom management : Teacher modules. Retrieved June 20, 
2011, from http://www.apa.org/about/index.aspx.
Marshall, C. & Rossman, G. (1995).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McDonald. J. H. (1985). A career Ladder and Career Alternatives Teachers. In Burke. P. J. & Hoideman. R. G. (ed.) Career-long teacher education. pp. 25-37. Illinois: Charles C. Thomas.
Moustakas, C. (1994).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methods. Thousand Oaks, CA: Sage.
Newman, K. K. (1980). Helping teacher examine their long-range development, ERIC ED 204321.
Noddings, N. (1984). Caring: 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ajares, M. F. (1992). Teachers’ beliefs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Cleaning up a messy construct.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2(3), 309.
Peterson, A. (1979). Teachers' changing perceptions of self and others throughout the teacher career: Some perspective form an interview study of fifty retire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eidman, I. E. (1991). Interviewing as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Vander Ven (1988). Pathways to professional effectiveness for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In B. Spondek, O. N. Saracho. & D. L. Peters (Eds.) Professionalism and the early childhood practitioners, pp 137-160.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Wong, H. K.,&Wong, R. T. (1998). How to be an effective teacher: The first days of school. Mountain View, CA: Harry K.Wong.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