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3006201222162000
DOI 10.6846/TKU.2012.01314
論文名稱(中文) 從《海角七號》到《艋舺》的媒體論述:分析台灣電影生產文化的轉變
論文名稱(英文) The Media Discourse From "Cape No. 7" To "Monga" : Analysis of Changes In the Culture of Film Production In Taiwa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0
學期 2
出版年 101
研究生(中文) 杜胤廣
研究生(英文) Yin-Guang Du
學號 697050101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2-06-08
論文頁數 19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楊明昱
委員 - 紀慧君
委員 - 趙庭輝
關鍵字(中) 文化中介者
媒體論述
文化場域
電影評論
海角七號
國片復興
關鍵字(英) Cultural Intermediaries
Media discourse
Cultural Field
Cinema-Critique
Cape-No.7
Taiwan-Movie-Renaissanc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2008年《海角七號》創下台灣電影票房奇蹟後,陸續帶動起近年來的電影消費風潮,並引起主流媒體的持續關注,如《不能沒有你》與《艋舺》。不僅在許多學者與民眾的迴響之下,開啟了國內電影票房奇蹟的話題,更可在這股現象中發現觀眾對台灣電影的認同與共鳴。重要的是,作為文化中介者的記者、影評學者專家等知識份子,不斷在平面、電視與網路等各大媒體空間中引起相當程度的評論與反省,在整個社會環境與娛樂的表象下中介了「國片復興」現象中的一股論述。從評論中表達個人想法與評價,也給予電影生產與文化政策上的建議之外,都開始正視台灣電影所帶來的文化、經濟價值。媒體不僅呈現台灣電影消費問題,也包含如何在此論述的過程中扮演實踐場域的角色,並藉由這群文化中介者的身分與發言權力,中介了台灣電影在生產觀念上的對話,也重塑了台灣電影生產文化上的可能。

  觀察過去台灣電影與媒體之間的關係可以發現,早期台灣電影不只受到國家機器的監控,甚或當時的平面媒體與電影雜誌都在尚未解禁的年代中處於言論自由壓迫的社會氛圍。隨著70年代社會改革運動與文化藝術的反思潮流,過去習得電影知識的影評學者開始不斷藉由電影雜誌引薦西方電影的美學知識與思維,開啟了他們對國內電影的反思言論。80年代新電影的出現,媒體的角色就中介了影評學者對當時台灣電影的批判性言論,在媒體場域中展開作者藝術電影與觀眾娛樂電影之間的言論鬥爭。而認同新電影文化自覺的創作者與影評人也相對造成市場品味的嚴重分歧,並創造出台灣電影史上的革命性力量。這股力量也不斷延續影響不同世代的創作者與影評人,甚或不只是在電影評論性雜誌占據媒體場域,也開始在台灣各個電影文化場域。從80年代各自成立的電影學會團體、中時晚報電影獎到不同大專院校的電影教育,及至90年代的影展風潮,佔據了部分台灣電影文化機構,不論是創立教育機構,還是進入影展行政、評審與電影政策決策工作,都再再顯示文化中介者的實踐行動。不過,面對好萊塢與亞洲電影的全球化市場競爭之下,台灣電影更顯得趨於弱勢,每況愈下,最後2003年更面對了年產量不到10部電影的窘境。

  然而,台灣電影的生存困境在新一代創作者與文化中介者共同培養的資本上共同尋求出路時,也發現到影評學者與記者等新一代中介者都面對到相同的工業結構困境,甚至無法建立一套完善的評論機制,但在《海角七號》後的媒體空間中都各自擁有了極大的評論空間與身分權力,並可能改變台灣電影的生產文化。
英文摘要
After in 2008 "Cape Seven" set the record of the Taiwan movie box office miracle, led the recent years movie to expend the unrest one after another, and aroused the mainstream media continually interest, like "No puedo vivir sin ti" and "Monga". Not only in many scholars and under populace's echoes, has opened the domestic movie box office miracle topic, may discover the audience in this phenomenon to the Taiwan movie approval and the sympathetic chord. More importantly, took knowledge individual contributions and so on cultural intermediary reporter, movie criticism scholar, unceasingly in the plane, the television and the network and so on in each big media space cause the suitable degree commentary and the introspection, intermediary “Taiwan Movie Renaissance” in a phenomenon elaboration in the entir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under the entertainment representation. They besides express individual idea and the appraisal from the commentary, gives in the movie production and the cultural policy suggestion, all starts the culture, the economic value which faces up to the Taiwan movie to bring. Not only the media presents the Taiwan movie to expend the question, also how contains acts the practice field territory in this elaboration process the role, and because of this crowd of cultural intermediary identity and speech authority, intermediary Taiwan movie in production idea dialogue, also remoulded the Taiwan movie to produce in cultural the possibility.

  The observation passes between the Taiwan movie and the media relations may discover, not only the early Taiwan movie receives the state apparatus the monitoring, even the plane media and the movie magazine then all not yet were lifting a ban in the age was in the freedom of speech oppression the social atmosphere. Along with the 70's social reform movement and the cultural art reconsidering tidal current, movie criticism scholar who the custom results in the movie knowledge in the past starts unceasingly to recommend the Western movie because of the movie magazine esthetics knowledge and the thought, has opened them to the domestic movie reconsidering opinion.

  The 80's Taiwan New Cinema appearance, the media role on the intermediary movie criticism scholar to at that time the Taiwan movie criticalness opinion, has launched between the author art movie and the audience entertainment movie opinion struggle in the media field territory. But approves the Taiwan New Cinema culture aware creator and the movie critic also relatively creates the serious difference which the market savors, and creates in the Taiwan movie history the revolutionary strength.

  This share dividend quantity also unceasingly continues the influence different generation not only creator and movie critic, even in movie critical magazine hold media field territory, also starts in the Taiwan each movie culture field territory. From 80's respective establishment movie academic society association, when the evening news movie prize to the different universities, colleges and institutes movie education, until the 90's film preview unrest, occupied the part Taiwan movie culture organization, no matter establishes th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enters the film preview administration, the appraisal and the movie policy decision-making work, all again and again demonstrates the cultural intermediary practice motion. Facing Hollywood and under the Asian movie globalization market competition, the Taiwan movie appears tends to the weak trend, becomes worse and worse, finally in 2003 has faced the annual output not to 10 movie predicaments.

  However, the Taiwan movie survival difficult position when which the new generation of creator and the culture intermediary raise together the capital seeks the outlet together, also discovered movie criticism scholar and reporter and so on the new generation intermediary all faces arrives the same industry structure difficult position, even is unable to establish a set of perfect commentary mechanism, but in after media space all respectively had the enormous commentary space and the identity authority in "Cape No. 7", and possible to change the Taiwan movie the production cultur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壹章、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1
第二節  文獻探討…………………………………………………6
       (一)媒體作為電影商品的生產工具……………6
       (二)媒體作為藝術品味的中介場域……………8
       (三)媒體作為電影論述的實踐場域……………9
第三節  研究問題…………………………………………………12
第四節  理論視野與研究方法……………………………………14
       一、理論視野………………………………………14
       (一)Bourdieu的文化社會學理論………………15
       (二)論述分析……………………………………17
          二、研究方法…………………………………18

第貳章、80年代「新電影」到《海角七號》:電影環境與文化中介者………………21
第一節  70年代台灣社會、經濟與文藝思潮的騷動……………21
       (一)70年代的電影文化反思與美學啟蒙………21
       (二)電影刊物與報紙專欄………………………22
       (三)影評人與知識份子的批判…………………23
第二節  80年代「新電影」在媒體環境中的文化自覺…………25
       (一)新電影的誕生………………………………25
       (二)新電影的文化價值與輿論認同……………29
       (三)工業衰退的改革信念………………………32
第三節  90年代工業衰退中的影展道路…………………………34
       (一)新電影的死亡………………………………34
       (二)批判改革聲音下的文藝電影………………36
       (三)新電影的延續………………………………38
第四節  2000年過後新生代的商業摸索…………………………42
       (一)全球競爭下的生存之道……………………42
       (二)回歸商業本質-新生代的突圍……………44
       (三)創作者、影評、記者的電影認同…………47

第叁章、中介者在電影文化場域中的實踐行動與生存狀態…………50
第一節  文化中介者生存心態的建立……… … ………………51
(一)	新電影時代下的影評人……………………………51
(二)	新時代下的影劇記者………………………………55
第二節  新電影的集體認同與文化建設…………………………60
(一)	影評人的文化實踐與身份建………………………60
(二)	文化實踐下的傳承與延續…………………………65
第三節  台灣電影困境中的生存心態……………………………69
(一)	共同的困境:影劇記者的生存心態………………71
(二)	《海角七號》的突圍前後…………………………74

第肆章、國片復興的懷疑:中介者的論述實踐與台灣電影價值的確立………………80
第一節  評論形式與風格的展示:文字創作與影評的模糊……81
(一)	華麗的文字美學專家………………………………83
(二)	拼貼化的電影札記…………………………………86
第二節	商業化的突破:台灣電影的文化經濟論述……………90
(一)	文化認同策略:小人物的集體投射………………91
(二)	工業問題的反思策略:電影文化商品觀念的重整……98
第三節	台灣商業電影的成形與產業危機………………………109
(一)	商業化的認同:小人物成為真英雄………………109
(二)	台灣電影工業的危機與挑戰:從投資制度、類型到人才技術……119

第伍章、結論…………………………………………………………122

參考文獻………………………………………………………………143

附錄 A 80年代新電影中的電影工作者與影評人一覽表
附錄 B 90年代台灣電影文化中的影評人與電影工作者一覽表
附錄 C 2000年過後新生代導演一覽表
附錄 D 新一代資深影劇新聞記者與網路影評一覽表
附錄 E 受訪者個人資料一覽表
附錄 F 訪談問題
參考文獻
中文論文文獻:
王裕仁(1991)。〈八十年代我國新電影之意識型態分析〉。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研究所。

古淑薰(2004)。〈台灣電影生產場域分析1998-2003〉。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吳廷勻(2006)。〈藝術電影迷與台灣電影消費階層化現象之研究:以布迪厄(Bourdiue)文化社會學為研究取徑〉。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呂政霖(2008),〈台灣小成本電影的生存之道─以《17 歲的天空》、《盛夏光年》和《刺青》等三部同志題材電影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雨澄(2005)。〈影舞者的夢醒時分:小眾影迷的習癖與場域之分析〉。交通大學與言語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維敏(2009)。〈右翼文藝戰鬥復生、電影政經監控起飛、敘事文本美學再現:六十年代台灣健康寫實電影的崛起〉。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

梁文琦(2005)。〈再現電影:以中國時報及民生報的電影資訊為例(1996-2004)〉。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

張世倫(2001)。〈台灣「新電影」論述形構之歷史分析(1965-2000)〉。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陳蓓芝(1991)。〈八十年代臺灣新電影現象之社會歷史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魏玓(1994)。〈當前台灣電影工業的政治經濟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中文書目:

小野(1986)。〈一個運動的開始〉。台北市:時報。

小野(1988)。〈白鴿物語〉。台北市:時報。

小野(2011)。〈翻滾吧!台灣電影〉。台北市:麥田。

小野(1999)。〈小小撒個謊─台灣新電影傳奇〉,《狂飆八0: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頁132-140,台北:時報。

王俊傑(1988)。〈五顆子彈,時代見證?-從《惜別海岸》的影像意義開始觀察〉,收於迷走、梁新華(編)(1991),《新電影之死-從《一切為明天》到《悲情城市》》,頁9-26,台北:唐山。

王茜穎(2008),〈《封面故事》 螺絲釘也會變星星 小人物影響力〉,《商業週刊》,1088:130-135。

田竹英(1989),〈《悲情城市》的國際貿易策略〉,《商業週刊》,103:24-30。

史千(1982)。〈電影界「聲討」聯合報,五個影劇團體‧抗議輿論裁判〉,《電影沙龍》,6:12-31。

電影沙龍(1982),〈「聲討」聯合報後續報導〉,《電影沙龍》,7:9-13。

朱柔若譯(2002)。《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揚智。(原書Neuman, W. L.〔1997〕.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Boston:Allyn and Bacon)

宇業熒(1990)。〈電影被我跑垮了〉。台北市:時報。

李天鐸、陳蓓芝(1996)〈八0年代台灣(新)電影的社會學探索〉,收於李天鐸(編),(1996),《當代華語電影論述》,台北:時報。

李焯桃(1985)。〈從金馬獎看台灣新電影的前途〉,收於焦雄屏(編)(1988),《台灣新電影》,頁101-107,台北:時報。

李詠薇、彭小芬(1987)。〈台灣「新電影」十七位工作者訪問錄〉,《電影欣賞》,26:5-16。

李亞梅 (2002),〈從《臥虎藏龍》看國際合製路線的迷思〉,中華民國九十一年電影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李亞梅 (2008),〈困境與創意:談現階段台灣電影的行銷與宣傳〉,中華民國九十七年電影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李佳玲、謝鳳娟、吳翔宇(2003)。〈電影已不是那麼純了--訪問張作驥〉,《當代》,第189 期:84-89。

李志薔(2007),〈後山桃花源,開拓國片新視野〉,中華民國九十六年電影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吳正桓(1987)。〈台灣電影文化和兩種電影觀〉,《當代》,10:97-105。

吳其諺(1989)。〈《悲情城市》現象記〉,收於迷走、梁新華(編)(1991),《新電影之死-從《一切為明天》到《悲情城市》》,頁83-87,台北:唐山。

吳舜華(1994)。〈《獨立時代》的發行策略〉,《影響》,52:42-43。

周新富(2003)。《Bourdieu文化再製理論及其在台灣地區之驗證》。高雄:復文。

林銳(1982)。〈「電影廣場」─兩大報惡性競爭下的怪胎〉,《生活與環境》,11:54-55。

林銳(1986)。〈【電影通訊】時代〉,收於李幼新(編),(1986),《電影‧電影人‧電影刊物》,台北市:自立晚報社。

林宗德(2004)。《文化理論的面貌》。台北:韋伯文化。(原書:Smith,P. 〔2001〕.Cultural Theory : An Introduction.)

林智祥(1995)。〈專訪《我的美麗與哀愁》導演陳國富-到製片導演之路〉,《影響》,61:58-64。

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

邱誌勇、許夢芸譯(2005)。《文化研究的基礎》。臺北:韋伯。(原書.Jeff Lewis〔2002〕. Cultural Studies: the Basics.)

倪炎元(2003)。《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台北:韋伯。

莊瑞琳(2002)。〈應用波笛爾〉,《當代》,174:24-39。

高山隼(1980)。〈十大爛片風波〉。台北:藍燈文化。

迷走(1989)。〈環繞《悲情城市》的論述迷霧〉,收於迷走、梁新華(編)(1991),《新電影之死-從《一切為明天》到《悲情城市》》,頁108-113,台北:唐山。

迷走(1993)。〈對台灣電影的幾點思考-由最近幾部影片談起〉,《影響》,41:110-112。

徐立功(1995)。〈徐立功談影展心得與影展策略〉,《影響》,61:51-57。

徐樂眉(2011)。《百年台灣電影史》。台北市:揚智。

梁良(1988)。《電影的一代》。台北市:志文。

梁良(1984)。〈「淡」不是唯一的路〉,收於李幼新(編)(1986),《電影、電影人、電影刊物》,頁98-107,台北:自立晚報。

梁良(1987)。〈台灣新電影又有得玩啦?放言高論與腳踏實地〉,《世界電影》,220:85-88。

梁良(1990)。〈故步自封還是接受挑戰?〉,《世界電影》,258:76-78。

梁良(1993),〈誰是上帝?誰是教宗〉,收於梁良(編)(1993),《影評人的真面目》,頁189-193,台北:淑馨出版社。

梁良(2004),〈為何逐步衰退〉,收於黃仁、王維(編)(1993),《台灣電影百年史話》(下),台北:中華影評人協會。

高宣揚(2002a)。《流行文化社會學》。台北:揚智。

高宣揚(2002b)。《布爾迪厄》。台北,生智。

高仁君(1991)。〈國片輔導金,抽絲剝繭〉,《影響》,21:148-152。

馬西宇(1991)。〈救片意識面面觀〉,《影響》,13:120-122。

馬森(2011)。〈台灣啊!我的困惑〉。台北市:秀威資訊。

黃仁(2004)。〈台灣影評六十年:台灣影評史話〉。台北市:亞太圖書。

黃仁(1977),〈中國影評人協會成立經過〉,《電影評論》,1:228-235。

黃建業(1986)。〈【劇場】與【影響】〉,收於李幼新(編),(1986),《電影‧電影人‧電影刊物》,台北市:自立晚報社。

黃建業(1986)。〈座談會:台灣新電影與影評人的關係〉,收於梁良(編)(1993),《影評人的真面目》,頁194-214,台北:淑馨出版社。

黃建業(1986a),〈訪談實錄:台灣影影評人之一-黃建業〉,收於梁良(編)(1993),《影評人的真面目》,台北:淑馨出版社,頁9-14。

黃建業(1993)。〈90年代兩岸三地電影匯流的文化新風貌座談會〉,《影響》,57:98-107。

黃櫻棻(1995)。〈長拍運鏡之後-一個當帶台灣電有美學趨勢的辯證〉,《當代》,116:72-97。

黃婷(2002)。《雙瞳研究讀本》。台北:角川。

陳國富(1982)。〈「廣場事件」─觀眾和媒體之間的對抗〉,《生活與環境》,11:56-57。

陳國富(1983)。〈台灣有,香港沒有〉,收於李幼新(編)(1986),《電影、電影人、電影刊物》,頁69-72,台北:自立晚報。

陳文(1989)。〈現代版拉伕-軍教宣傳片的政治〉,收於迷走、梁新華(編)(1991),《新電影之死-從《一切為明天》到《悲情城市》》,頁33-38,台北:唐山。

張錦華(2001),〈從Bourdieu 的文化社會學看閱聽人質性研究〉,《傳播文化》,9:61-106。

張世倫(2003)。〈台灣新電影與國際影展路線的形成〉,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編)《台灣新電影二十年》,頁21-28。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

張世倫(2003)。〈新電影、影展與「後」新電影〉,《當代》,196:98-107。

張靚蓓(2005),〈《生命》與《全景映像季》行銷初探〉,中華民國九十四年電影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馮建三譯(2003)。《全球好萊塢》。台北:巨流。(原書Miller, T., Govil, N., Mcmurria, J., & Maxwell, R. [2001]. Global Hollywood. British: Film Institute)

孫智綺譯(2003)。《以火攻火:催生一個歐洲社會運動》。台北:麥田出版社。(原書 Bourdieu, Pierre[2001]. Contre-Feux 2 Pour un mouvement social europeen.)

孫智綺譯(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麥田出版社。(原書Bonnewitz, Patrice [1997]. Premieres Lecon sur La sociologie de Pierre Bourdieu. Paris: Ellipses.)

焦雄屏(1988)。〈從電影文化出發-序〉,收於焦雄屏(編)(1988),《台灣新電影》,頁15-17,台北:時報。

焦雄屏(2002)。〈世紀末的台灣電影〉,收於焦雄屏(編)(2002),《台灣電影90新新浪潮》,頁2-7,台北:時報。

游惠貞、李顯立(譯)(1994)。電影意義的追尋-電影解讀手法的剖析與反思。臺北市:遠流。(原書Bordwell, D. [1989]. Making Meaning: Inference and Rhetoric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inema. New York: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詹宏志(1983)。〈削蘋果事件:國產影片的新起點〉,收於焦雄屏(編)(1988),《台灣新電影》,頁85-88,台北:時報。

詹宏志(1984)。〈台灣新電影的來路與去路-一個報導與三個評論〉,收於焦雄屏(編)(1988),《台灣新電影》,頁25-39,台北:時報。

詹宏志(1985)。〈新電影的結構性危機〉,收於焦雄屏(編)(1988),《台灣新電影》,頁89-96,台北:時報。

詹宏志(1987)。〈民國七十六年台灣電影宣言〉,收於焦雄屏(編)(1988),《台灣新電影》,頁111-118,台北:時報。

項貽斐(2006),〈以市場為導向的創作策略:三和娛樂與前景娛樂的製作嘗試〉,中華民國九十五年電影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項貽斐(2009),〈《海角七号》效應造成的媒體現象觀察〉,中華民國九十八年電影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董成瑜(1995)。〈台灣影評人的境遇正是新聞局無能的明證〉,《黑白新聞周刊》,81:74-75。

鄭立明(1999)。〈徵婚啟示錄-訪陳國富〉,《電影欣賞》,100:19-22。

楊立(1982)。〈為聯合報「影評」而憤慨!片商,戲院兩公會理事長接受本刊訪問〉,《電影沙龍》,7:9-13

影響雜誌編輯部(1994)。〈影展策略和海外出擊-訪電影年副執行長焦雄屏〉,《影響》,46:101-106。

萬仁(1984)。〈從攝影機到筆〉,收於李幼新(編)(1986),《電影、電影人、電影刊物》,頁62-66,台北:自立晚報。

聞天祥(2005)。〈影展在台灣:驀然興盛,隱然危機〉,《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1898—2000》,頁11-14。台北市:文化建設委員會。

聞天祥(2005b),〈由三部作品談年輕創作者的崛起與困境〉,中華民國九十四年電影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葉至誠(2000)。《社會科學概論》。台北:揚智。

劉現成(1996)〈放開歷史視野:檢視八0到九0年代偏執的台灣電影論述〉,收於李天鐸(編),(1996),《當代華語電影論述》,台北:時報。

劉森堯(1986),〈訪談實錄:台灣影影評人之一-劉森堯〉,收於梁良(編)(1993),《影評人的真面目》,台北:淑馨出版社,頁2-6。

陳修賢(1990)。〈90年代台灣電影誰來喊開麥拉?〉,《天下雜誌》,113:190-202。

陳玉箴譯(2005)。《媒介與傳播研究法指南:質化與量化方法論》。台北:韋伯。(原書Jenson, K.(ed)〔2002〕 A Handbook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Lodon:Routledge.)

陳寶旭(1999)。〈一個媒體記者的趨勢觀察〉,《電影欣賞》,100:21-26。

遲延奇(1989)。〈電影、歷史與政治-《悲情城市》觀後札記〉,收於迷走、梁新華(編)(1991),《新電影之死-從《一切為明天》到《悲情城市》》,頁94-99,台北:唐山。

盧非易(1998)。〈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市:遠流。

藍祖蔚(1992)。〈炫目的光彩-國際影展對電影的價值〉,《幼獅文藝》,76(5):61-64。

傅睿村(2005),〈奇蹟與灰燼─編劇談《十七歲的天空》的構想過程〉,中華民國九十四年電影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報章雜誌部分:

李幼新(1990.06.20)。〈西部來的人,富思想批判,具詩般美景〉,《聯合報》(電影新聞),30 版。

王瑋(1993.05.30)。〈影屏大家寫-只要為你活一天〉,《聯合報》(影視廣場),22 版。

英文部分:

Allen, R. C. & Gomery, D. (1985). Film history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Astous, A., & Colbert, F. (2002). Moviegoers' Consultation of Critical Reviews:Psychological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s Management, 5, 24-35.

Bourdieu, Pierre (1977).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Cambridge Uni. Press.

Bourdieu, Pierre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ierre & Wacquant, L. J. D. (1992).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ambridge: Polity.

Bourdieu, P. (1998). Practical Reason: On the theory of action. Cambridg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urr, V. (1995). In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i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Baumann, S. (2002). Marketing, cultural hierarchy, and the relevance of critics : film in the United States, 1935–1980. Poetics, 30, 243-262.

Basuroy, S., Chatterjee, S., & Ravid, A. (2003). How Critical Are Critical Reviews? The Box Office Effects of Film Critics, Star Power, and Budgets. Journal of   Marketing, 67, 103-117.

Cornejo, V. T. (2008). Is There Something Between You And Me? Critics And Their Role As Cultural Mediators. Doxa Comunication, 6, 207-235.

Cameron, S. (1995). On the Role of Critics in the Culture Industry.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19, 321-331.

Debenedetti, S. (2006). The Role of Media Critics In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s Management, 8, 30-42.

De Silva, I., (1998). Consumer Selection of Motion Pictures. In B. R. Litman (Eds.), The Motion Picture Mega-Industry (pp.144-171).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Bacon.

Eliashberg, J., & Shugan, S. M. (1997). Film Critics: Influencers or Predictors?.Journal of Marketing, 61, 68-78.

Farber, S. (1976). The Power of Movie Critics. American Scholar, 45, 419-423.

Gemser, G., Oostrum, M. V., & Leenders, M. A. (1997). The impact of film reviews on the box office performance of art house versus mainstream motion pictures.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31, 43-63.

Gans, H. J. (1957).The Creator-Audience Relationship In The Mass Media: An Analysis of Movie Making. In B. Rosenberg, & D. M. White (Eds.), Mass Culture: The Popular Arts in America (pp.315-324). Glencoe, Ill: Free Press.

Holbrook, M. B. (1999). Popular Appeal Versus Expert Judgments of Motion Picture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6, 144-155.

Jedidi, K., Krider, R. E. & Weinberg, C. B. (1998). Clustering at the Movies. Marketing Letters, 9, 393-405.

Litman, B. R. (1983). Predicting the Success of Theatrical Movies: An Empirical Study.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17, 195-175.

Litman, B. R., & Ahn, H. (1998). Predicting Financial Success of Motion Pictures. In B. R. Litman (Eds.), The Motion Picture Mega-Industry (pp.172-179).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Bacon.

Lampel, J. & Shamsie, J. (2000). Critical Push: Strategies for Creating Momentum in the Motion Picture Industry. Journal of Management, 26, 233-257.

Parker, I. (1992). Discourse dynamics: Critical Analysis for Social and Individual Psycholog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Reinstein, D. A., & Snyder, C. M. (2005). The Influence of Expert Reviews on Consumer Demand for Experience Goods: A Case Study of Movie Critics.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53, 27-51.

Shrum, W. (1991). Critics and Publics: Cultural Mediation in Highbrow and Popular Performing Art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7, 347-375.

Walker, C. (1995). Word of Mouth. American Demographics, 17, 38-44.

Winckler, E. A. (1984).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n Taiwan : From Hard to Soft Authoritarianism ? . China Quarterly , 99, 481-499.

網路資料部分:

王清華(2003.11.30)。〈2002年台灣電影市場〉。上網日期:2012年01日21日,取自「台灣電影網」http://www.taiwancinema.com/ct_7255_258

胡清輝(2007.09.12)。〈華語電影參加國際影展得獎紀錄、重要回顧展 1982-2003〉。上網日期:2012年01日10日,取自「台灣電影資料庫」http://cinema.nccu.edu.tw/cinemaV2/lwisdominfo.htm?MID=16

黃仁(2002.05.09)。〈80年代台灣新電影興起的背景和影響〉。上網日期:2012年02月10日,取自「台灣電影筆記」
http://movie.cca.gov.tw/files/13-1000-601.php?Lang=zh-tw

邱惠儀(2008.12.05)。〈第四十五屆金馬獎系列研討會:電影-城市行銷的最佳推手〉。上網日期:2012年01月10日,取自「台灣電影網」http://www.taiwancinema.com/ct.asp?xItem=57769&ctNode=258

劉秀玲(2009.08.14)。〈導演戴立忍專訪〉。上網日期:2012年01月05日,取自「台灣電影網」http://www.taiwancinema.com/ct.asp?xItem=57769&ctNode=258

王玉燕(2010.03.14)。〈義氣至上的生猛青春《艋舺》導演鈕承澤專訪〉。上網日期:2012年01月05日,取自「放映周報」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asp?period=244

陳佩詒(2011.03.15)。〈專訪台味十足的美商公司-福斯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涂銘〉。上網日期:2012年01月05日,取自「台灣電影網」http://www.taiwancinema.com/ct.asp?xItem=63781&ctNode=259

周岳翔(2010.05.20)。〈製片李烈談《艋舺》的成功策略〉。上網日期:2012年01月01日,取自「放映周報」http://movie.cca.gov.tw/files/13-1000-3031.php

劉秀玲(2011.01.26)。〈台式英雄故事-《雞排英雄》〉。上網日期:2012年01月05日,取自「台灣電影網」http://www.taiwancinema.com/ct.asp?xItem=63252&ctNode=259


報紙、雜誌文獻部分:

王乾任(2010.02.21)。〈《艋舺》經驗 在地都是寶〉,《中國時報》(時論廣場),A15版。

沈政男(2009.12.01)。〈九份熱絡依舊誰還記得電影〉,《聯合報》(民意論壇),A17版。

趙天楫(2008.09.13)。〈馬總統 看看海角七號〉,《聯合報》(民意論壇),A11版。

凌珮君(2008.12.08)。〈城市變樣 非電影導演責任〉,《聯合報》(地方版),C1版。

林佳弘(2008.12.08)。〈《熱門話題》恆春小鎮 還能純樸多久?〉,《中國時報》(時論廣場),A14版。

林正二(2008.09.21)。〈《咱的文化》看見「新台客」精神〉,《中國時報》(時論廣場),A12版。

李雨勳(2009.08.08)。〈製片:多開放國片登陸 增加投資意願〉,《中國時報》(綜合報導),A4版。

鄭立明(1999.09.18)。〈批不批評有關係 我們需要一種怎麼的影評〉,《中國時報》,42版。

項貽斐(1999.07.30)。〈陳國富與哥倫比亞有約簽研發專案 合作導演或監製〉,《聯合報》(影視廣場),26版。

項貽斐(2000.05.17)。〈陳國富監製 上億巨片將開拍美商哥倫比亞投資香港「天外金球」、大陸「天地英雄」、台灣「雙瞳」籌拍中〉,《聯合報》(影視廣場),26版。

項貽斐(2000.07.28)。〈修法保護國片 新聞局須再協調〉,《聯合報》(影視廣場),26版。

項貽斐(2001.01.22)。〈入圍柏林影展慶功 大方亮相 李心潔、張震 否認愛你愛我〉,《聯合報》(影視焦點),25版。

項貽斐(2001.07.21)。〈陳柏霖、桂綸美及梁淑慧連手摘星 三個新人敲開藍色大門〉,《聯合報》(娛樂萬象),29版。

項貽斐(2001.10.11)。〈林正盛、陳玉勳拍片 赴韓尋奧援〉,《聯合報》(娛樂萬象),29版。

項貽斐(2002.10.20)。〈看電影之死 影人唏噓 侯孝賢、小野開藥方 盼政府健全機制 讓電影再發光〉,《聯合報》(娛樂大搜查),26版。

項貽斐(2003.11.25)。〈魏德聖 籌拍 霧社事件 掏光存款和人情 「賽德克巴萊」5分鐘樣帶花 250萬 盼募 2億完成史詩片〉,《聯合報》(星聞e把罩),D4版。

項貽斐(2004.04.11)。〈十七歲的天空衝破250萬 同志慶功〉,《聯合報》(星聞e把罩),D4版。

項貽斐(2004.09.01)。〈搶救國片 電影人提六訴求反對文化霸權 恢復「國片映演比例」 呼籲政府正視〉,《聯合報》(星聞e把罩),D6版。

項貽斐(2008.09.12)。〈負債三千萬 魏德聖賭出新希望 海角七號 他的導演初  體驗 蟄伏十五年 曾想籌拍預算兩億元的「賽德克巴萊」〉,《聯合報》(焦點),A3版。

項貽斐(2008.11.05)。〈負債也要拍海角 魏導:肚子弄大 不得不生〉,《聯合報》(星blog),D4版。

葛大維、項貽斐、林欣若、蘇詠智(2006.09.17)。〈從影不歸路,新銳導演終不悔-專題報導〉,《聯合報》(貼星報報),D6版。

葛大維(2008.11.24)。〈4導峰會 台灣電影發燒 Director 火花?浪花? 海角七號大賣,燕子回來了-專題報導〉,《聯合報》(星.com),D5版。

蘭祖蔚(1993.02. 23)。〈電影年大喜訊 電影處長眉開眼笑 新聞局也要辦喜宴啦! 中影李安各獲金三百及一百萬元〉,《聯合報》(綜藝焦點),12版。

蘭祖蔚(2001. 02. 15)。〈《臥虎藏龍》金光閃閃,導出台灣一片天〉,《自由時報》,26版。

郭繾澂(2001.02.16)。〈《臥虎藏龍》給華人的光榮〉,《明報》,C7版。

郭繾澂(2001.02.26)。〈《臥虎藏龍》揚威,國片再振雄風?〉,《大成報》,10版。

蘇詠智(2009.08.15)。〈中西溫情片 賺人熱淚 不能沒有你 姊姊的守護者〉,《聯合報》(生活周報本周新片),G12版。

芝蘭(2001.02.26)。〈台灣電影的出口〉,《大成報》,10版。

王長安(2007.10.12)。〈國片加油 國片加油 苦等檔期 國片「最遙遠的距離」〉,《聯合報》(民意論壇),A23版。

王長安(2007.10.12)。〈回顧2007年 台灣影視 未來在哪裡?〉,《聯合報》(民意論壇),A15版。

聞天祥(2008.07.27)。〈《有意事的人物》魏德聖:就是要說一個動人故事〉,《中國時報》(浮世繪),E8版。

張士達(2008.09.12)。〈《特稿》雅俗共賞 海角七號吸睛也吸金〉,《中國時報》(深度報導),A7版。

張士達(2010.01.23)。〈艋舺醜化萬華? 製片李烈:教父不會貶抑紐約〉,《中國時報》(社會綜合),A14版。

何榮幸、張士達、高友智(2008.09.12)。〈海角、囧男孩拍出國片復興年〉,《中國時報》(深度報導),A7版。

黃哲斌、張士達、高有智、何榮幸(2008.10.31)。〈「海角」出頭 國片脫困還很拚〉,《中國時報》(專題報導),A8版。

翁禎霞(2008.11.18)。〈搭海角七號熱 把屏東推向國際〉,《聯合報》(地方版),C1版。

張企群(2010.01.23)。〈械鬥情節演過頭 地方耆老猛搖頭〉,《中國時報》(社會綜合),A14版。

中國時報(2008.09.20)。〈在國境之南 看見美麗的海角〉,《中國時報》(時論廣場),A17版。

中國時報(2009.12.04)。〈《社論》最佳導演飆淚 台灣電影還是陷谷底〉,《中國時報》(時論廣場),A27版。

中國時報(2010.02.13)。〈《社論》《艋舺》與城市行銷〉,《中國時報》(時論廣場),A15版。

聯合報(2008.12.08)。〈《社論》找回觀眾才能驅動台灣電影重生〉,《聯合報》(文化廣場),A15版。

經濟日報(2010.12.28)。〈尋找影視產業的台積電〉,《經濟日報》(話題),A2版。

網站部分:
聞天祥的新聞台:http://movie.kingnet.com.tw/movie_critic/index.html?act=listc&c=BA0001

藍祖蔚-藍色電影夢電影評論部落格:
http://4bluestones.biz/mtblog/

膝關節-愛護你的膝關節電影評論部落格:
http://blog.roodo.com/blue1989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