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3006201015241300
DOI 10.6846/TKU.2010.01120
論文名稱(中文) 高中生社群網站使用行為與現實人際互動、學習風格之相關研究-以台北縣市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A correlative study on social network website usage with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and learning style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2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林淳蔭
研究生(英文) Chun-Yin Lin
學號 69569032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0-06-18
論文頁數 13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柯志恩
委員 - 田耐青
委員 - 李世忠
關鍵字(中) 社群網站
人際互動
學習風格
高中生
關鍵字(英) Social networking websites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Learning style
High school student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生在社群網站上的使用行為與其在現實環境中與他人的互動情形,以及在學習上所呈現出的學習風格類型之間的相關研究。研究對象為台北縣市之公私立普通高中、高職和五專一至三年級在學學生,利用叢集取樣的方式,取得正式樣本768人,並透過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的蒐集,所使用的工具為「基本資料表」、「社群網站使用行為調查表」、「現實生活人際互動量表」和「學習風格檢核表」。而問卷調查所得的資料分別以「敘述統計」、「t檢定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和「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
  研究結果發現:
一、高中生使用和瀏覽他人社群網站的原因皆與現實生活和同儕的互動有關,但較偏愛在現實中與他人互動;他們最常用網誌和相簿的功能,在網路上是較喜愛看圖片或影像的內容。
二、女性高中生比男性高中生更喜愛使用社群網站。
三、高職生比普通高中生更喜愛使用影音;而普通高中生在網路上較喜愛看文字的內容,且比高職生和五專生更喜歡以原創性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感受,並會深入探究與理解所學習的知識。
四、高中生最重視與同儕的互動關係,但父母與師長對其仍具有影響力。
五、使用社群網站中互動功能越多的高中生,其現實人際互動關係越親密。
六、越喜愛使用影音功能的學生,較偏愛單向訊息的接收以及在網路上與他人互動,且在現實中與同學、朋友的互動關係會越不親密,但與師長的互動關係反而會越親密。
七、高中生的學習風格大多為社交、友善以及人際取向的,而且他人的肯定與關懷對他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八、在網路上偏愛看圖片或影像內容的高中生,在學習中較偏好能看到有具體的結果,而且希望有機會能實際動手操作所學到的知能。
  根據以上的結果,本研究提出一些具體的意見及建議,以供學校任課老師與諮商輔導人員作為教學上與輔導上的參考依據之一。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on social network website usage with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and learning style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subjects are grade one to three students of public and private senior high school, vocational school and five-year upper secondary school in Taipei. The researcher adopts cluster sampling to collect 768 valid questionnaires. The materials are the “Basic information table”, the “Social network website usage questionnaire”, the “Real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scale” and the “Learning style checklist”. The gathered data are analyzed by several statistical procedures, such a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and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The major findings are as followings:
1.The reasons of that high school students use and browse social network websites are related with the peer interaction in real life, as they more like to interact with others in reality than on the Internet. Their favorite functions are blog and photo album, and they like to see the contents of picture or video on the Internet.
2.Female high school students like to use social networking websites more than male high school students.
3.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like to use audio and video functions more than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ompare with the vocational school and five-year upper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th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ike to read text contents on the Internet, and they like to use more creative ways to express their ideas and feelings, they also have more discussions into the explored learning.
4.High school students emphasize peer interaction, but parents and teachers still have some influence on them.
5.Using interactive functions and the real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have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6.The students who like to use more audio and video functions have the tendency to receive one-way message and to interact with others on the Internet, and thus they have less intimate interactions with classmates and friends in real life, but ironically they are closer to teachers.
7.High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style is social, friendly, and interaction-oriented, the support and care from others are also very important to them.
8.The students who like to see picture or video contents on the Internet prefer to have the exact results in their studies, and they also expect to have the chance to do the practical trainings.
 Based on the abovementioned results and discussions, the researcher has made some useful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teachers and counselor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6
第四節	名詞解釋	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社群網站使用行為概況及相關研究	11
第二節	人際互動理論及相關研究	22
第三節	學習風格理論及相關研究	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6
第四節	研究實施程序	69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71
第四章	研究結果	73
第一節	高中生社群網站使用行為的現況分析與討論	73
第二節	不同性別之高中生社群網站使用行為、現實的人際互動、學習風格
類型的差異分析及討論	78
第三節	不同背景之高中生社群網站使用行為、現實的人際互動、學習風格
類型的差異分析及討論	83
第四節	高中生社群網站使用行為與現實人際互動的相關分析及討論	95
第五節	高中生社群網站使用行為與學習風格類型的相關分析及討論	10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05
第二節	建議	110
參考文獻	114
中文部分	114
英文部分	120
附錄
附錄一 預試問卷 124
附錄二 正式問卷 130
附錄三 FIND網站-資料引用申請單 136
表 次
表2-1 部落格的定義整理	17
表2-2 部落格的特性整理	17
表2-3 學習風格定義	38
表2-4  Silver與Hanson的四種學習風格摘要表	45
表2-4  Silver與Hanson的四種學習風格摘要表(續)	46
表3-2-1 預試樣本人數分配表	54
表3-2-2 正式研究樣本施測統計數據	55
表3-2-3 有效樣本基本資料統計表	55
表3-3-1 專家效度意見一覽表	57
表3-3-2 社群網站使用行為調查問卷之信度統計量	58
表3-3-3 社群網站使用行為調查表	59
表3-3-4 現實生活人際互動預試量表因素分析之共同性結果	61
表3-3-5 現實生活人際互動預試量表之因素分析結果	62
表3-3-6 現實生活人際互動量表之信度統計量	63
表3-3-7 現實生活人際互動預試量表內容結構	64
表3-3-8 學習風格檢核表之信度統計量	66
表3-3-9 學習風格檢核表內容結構	67
表4-1-1 社群網站使用行為與頻率各題之次數分配與眾數分析摘要	74
表4-1-2 使用社群網站的原因之各題得分分佈(平均數由高至低)	75
表4-1-3 瀏覽他人社群網站的原因之各題得分分佈(平均數由高至低)	76
表4-1-4 使用社群網站各項功能之變項得分分佈
(平均數由高至低,但第9和第10變項不排序)	77
表4-2-1 不同性別高中生社群網站使用行為的平均數差異檢定摘要表	78
表4-2-2 不同性別高中生在現實人際互動的平均數差異檢定摘要表	80
表4-2-3 不同性別高中生在學習風格類型的平均數差異檢定摘要表	80
表4-2-4 不同性別高中生之社群網站使用行為、現實人際互動、學習風格類型達顯著情形摘要表	82
表4-3-1 不同學校類型高中生使用社群網站行為的平均數差異檢定摘要表	84
表4-3-2 不同學校類型高中生使用社群網站行為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84
表4-3-3 不同學校類型高中生在現實人際互動的平均數差異檢定摘要表	86
表4-3-4 不同學校類型高中生在現實人際互動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86
表4-3-5 不同學校類型高中生在學習風格類型的平均數差異檢定摘要表	87
表4-3-6 不同學校類型高中生在學習風格類型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87
表4-3-7 不同年級高中生使用社群網站行為的平均數差異檢定摘要表	88
表4-3-8 不同年級高中生使用社群網站行為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89
表4-3-9 不同年級高中生在現實人際互動的平均數差異檢定摘要表	90
表4-3-10 不同年級高中生在現實人際互動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0
表4-3-11 不同年級高中生在學習風格類型的平均數差異檢定摘要表	91
表4-3-12 不同年級高中生在學習風格類型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1
表4-3-13 不同學校類型高中生之社群網站使用行為、學習風格類型達顯著情形摘要表	93
表4-3-14 不同年級高中生之社群網站使用行為、學習風格類型達顯著情形摘要表	94
表4-4-1 高中生社群網站使用行為與現實人際互動關係之積差相關摘要	95
表4-5-1 高中生使用社群網站行為與學習風格類型之積差相關摘要	100
圖 次
圖2-1 社群網站使用者有經營部落格的原因	19
圖2-2 Kolb經驗學習模式	42
圖2-3 Silver與Hanson的四種學習風格	43
圖3-1 研究架構	53
圖3-2 研究實施程序圖	70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毛向輝(2003)。Blog將成為教育中的重要工具。2009年10月30日,取自http://www.isaacmao.com/works/essays/BlogEP/Weblog_Portfolios.htm
王柏壽(1985)。父母與同儕對青少年作決定的影響之比較研究。嘉義師專學報,15,47-198。
王雪貞、林翠湄、連廷嘉、黃俊豪(譯)(2006)。Shaffer, D. R.著。發展心理學。台北:學富。
王智弘(2006年,6月15日)。網路上的「薄紗舞台效應」與宣洩治療功能-部落格現象的心理學解讀。台灣心理諮商通訊電子報,192。2008年6月26日,取自http://www.heart.net.tw/192-1.htm
王智弘(2006,10月)。E世代網路交友行為之心理學內涵與相關影響。論文發表於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主辦之「大專校院網路交友風險管理」研討會,雲林。
王琇姿(2006)。學習風格理論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自我探索與瞭解」指定內涵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094NTPTC611031。
田耐青譯(2002)。Silver, H. F., Strong, R. W., & Perini, M. J. 著。統整多元智慧與學習風格:把每位學生帶上來。台北:遠流。
田耐青(2006)。知道你是誰~善用多元智能與學習風格。台北:大好書屋。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8)。九十七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台北:簡文吟。
江達隆(2008)。高職學生多元智慧、學習風格、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習成效相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博士論文,096NCUE5037066。
呂勝瑛(1984)。增進自我概念。台北:遠流。
吳百薰(1998)。學習風格理論探究。國教輔導雙月刊,37(5),47-53。
吳孟軒(2006)。部落客網路書寫之自我揭露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094PCCU1383008。
吳明隆(2009)。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五南。
吳齊殷(1998)。虛擬社區vs.真實生活。科學月刊,29(8),668。
吳韻儀(2004,9月)。從e-mail進化到部落格。Cheers雜誌,138-139。
林以正、王澄華、吳佳輝(2005)。網路人際互動特質與依戀型態對網路成癮的影響。中華心理學刊,47(3),289-309。
林克寰(2004)。妳不能不知道的部落格。2008年11月25日,取自http://jedi.org/blog/archives/003856.html#entr
林佳靜(2005)。Weblog使用者個人因素與書寫動機、書寫行為關聯性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094PCCU0383001。
林建丞(2006)。Blog網路互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095NKNU0634002。
林淑美(2005)。Blog在課後輔導之應用。中央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093NCU05392014。
林培淵(2005,9月)。網路相簿自拍者之動機與人格因素研究。論文發表於義守大學傳播系主辦之「2005傳播與媒體生態」學術研討會,高雄。
邱美華(2008)。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揚智。
岳修平譯(2005)。E. D. Gagne, C. W. Yekovich, & F. R. Yekovich著。教學心理學-學習的認知基礎。台北:遠流。
花逸文(2006)。部落格裡的日常生活再現:以無名小站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095NTUA0509003。
柯志鴻(2003)。網路成癮之精神醫療觀點。學生輔導,86,36-57。
施瑞瑄(譯)(2006)。C. Fievet & E. Turrettini著。誰沒部落格。台北:商周。

胡仲軒(2004)。RSS (Real Simple Syndication)-網頁資料交換技術介紹。2008年8月9日,取自http://www.elearn.org.tw/eLearn/NewsView/TechniqueView/
胡玲玲譯(2001)。誰說網路讓現代人更疏離?!電腦家庭,68,60-62。
胡嘉珍(2009)。「Web2.0世代」量表建構之初探。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09)。九十八年度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台北:梁德馨。
教育部統計處(2009)。97學年度各級學校縣市別校數統計。2009年12月10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location.xls
陸美如(2008)。高中生網路遊戲使用現況、人際關係、人格特質與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教育學誌,20,81~119。
莊雅如(2005)。以Weblog為基礎的合作學習之研究。中興大學資訊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093NCHU0394075。
莊道明(1998)。從台灣學術網路使用調查分析網路虛擬社群價值觀。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5(l),52-61。
梁朝雲、陳佳珩、許育齡(2008)。中文維基百科管理員參與動機與工作型態之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6(1),81-110。
許智豪(2005)。Y世代、X世代和嬰兒潮世代學習風格分析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093TKU01620002。
許瓊文(2007)。數位化媒體教育課程實驗初探與省思:以某大學實習媒體爲例。中華傳播學刊,11,3-47。
郭欣怡、林以正(1998)。網路使用者的心理特性與人際關係。教育資料文摘,42,66-80。
陳向東、張際平(2002)。博客文化與現代教育技術。2008年8月9日,取自
http:// www.being.org.cn
陳怡安(2003)。線上遊戲的魅力:以重度玩家為例。高雄:復文。
陳怡君(2003)。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與同儕關係、自我概念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皎眉(2004)。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台北:雙葉。
陳淑鶯(2008)。那一種類型青少年最喜歡Web2.0的應用服務-以台北縣某私立高中為例。東南學報,32,203-216。
陳順孝(2004)。部落格在教育上的運用。2009年10月30日,取自
http://ashaw.typepad.com/editor/2004/10/post_1.html
陳慶寬、謝永坤、鄭明長(2008)。部落格於教育上的運用。網路社會學通訊,72。2008年8月9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72/72-02.htm
陳增穎(2000)。開啟或封閉?網際網路對青少年關係的影響。師友月刊,392,27-30。
陳嬿竹(2001)。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090NPTTC328009。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2009a)。ARO觀察:社群網站正熱門,facebook近6個月到達率成長12%。2009年10月30日,取自http://news.ixresearch.com/?p=337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2009b)。創市際網路社群(部落格)小調查。2009年10月30日,取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specialtopic/2009_8_blog.htm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2009c)。社群類別網站黏度高於入口網站,網友每天花15分鐘Facebook。2009年10月30日,取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10_27_09.html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2009d)。研究案例:網路社群小調查。2009年12月23日,取自http://news.ixresearch.com/?p=1017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2009e)。Facebook榮登2009網路十大新聞冠軍。2009年12月28日,取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12_24_09.html
張月瓊(2008)。青少年網路人際關係之探究。教師天地,156,76-79。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2)。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維安(2002)。網路與溝通。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25。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25/25-05.htm
富邦文教基金會(2008)。2008 全國青少年媒體使用行為研究調查報告。2009.10.30取自http://www.fubonedu.org.tw/news/newsview.asp?cde=new20081016163820LL3
葉亭佳(2009)。資策會FIND/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化服務價值鏈研究與推動計畫」。2009.11.15取自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224
葉重新(2000)。心理學。台北:心理。
黃厚銘(1997)。虛擬社區中的人格認同與與信賴關係。國家政策雙周刊,168,5-7。
黃厚銘(2000)。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臺大社會學刊,28,117-154。
黃振誼、袁國榮(2007,5月)。運用部落格行銷創造個人利益之個案研究。載於朝陽科技大學管理學院主辦之「管理學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C107-C121),台中。
黃紹烈(2000)。親子互動關係與電腦網路態度之相關研究-以台北市高中高職學生及其父親為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088PCCU0164009。
黃德祥(1997)。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楊青垂(2006)。父母管教型態對於青少年網路成癮影響之研究。警學叢刊,36(4),153-184。
楊清順(2006)。紐約時報看世界-新一代顛覆分子:搞部落格的青少年。歷史月刊,216,134-135。
楊國樞(1984)。青年的人際關係:了解人生的第二次「獨立運動」。中國論壇,17(12),11-17。
萬榮水、梁瑞文(2007)。虛擬社群形成之意義及其衡量指標之探討:以網路書店為例。資訊社會研究,13,295-317。
翟本瑞(2001)。網路文化。台北:揚智。
維基百科全書(2007)。Facebook。2009年12月28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Facebook
劉玉玲(2002)。青少年心理學。台北:揚智。
劉玉玲(2005)。青少年發展-危機與轉機。台北:揚智。
蔡莉莉(2008)。探討青少年對各類型線上遊戲喜好差異之研究(以台北縣某私立高中職為例)。東南學報,32,319-332。
鄭和鈞、鄧京華(1995)。高中生心理學。台北:五南。
鄭紹成、王雪瀞、葉昱緯(2008)。部落格點閱影響因素探索研究。文大商管學報,13(1),19-46。
鄭國威(2005)。Blog, Research, and Beyond。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5。2008年8月9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5/45-05.htm
顏甫珉(2009年10月9日)。網路人際真實化,社群網新趨勢。聯合報。2009年10月30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MAIN_ID=314&f_SUB_ID=2923&f_ART_ID=216249
魏盈婷(2006)。網誌互動功能之使用行為、動機與滿足度研究。南臺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094STUT0676008。
藝立協(2003)。BLOG部落格線上出版、網路日誌實作。台北:上奇科技。
蘇健華(2007)。WEB2.0發展介紹。資訊社會研究,13,1-124。
羅耀宗、黃貝玲、蔡宏明(譯)(2009)。Don Tapscott著。N世代衝撞-網路新人類正在改變你的世界。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英文部分
Barger, J. (1997). Weblog resources FAQ. Retrieved November 25, 2008, from http://www.robot wisdom.com/weblogs/index.html
Battey, J. (1999). Weblogs mix creative expression with practical information.
Retrieved November 25, 2008, from
http://www.infoworld.com/cgi-bin/displayNew.pl?/hotsites/hotextra991101.htm.
Baym, N. K. (1994). The emergence of community. Cybersociety: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mputer and Education, 24(3), 247-255.
Blood, R. (2000). Weblogs: a history and perspective. Retrieved November 25, 2008, from http://www.rebeccablood.net/essays/weblog_history.html
Carr, N. (2008, August). Is Google Making Us Stupid? Atlantic. Retrieved
December 28, 2009, from http://www.theatlantic.com/doc/200807/google
Chan, C. M. L., Bhandar, M., Oh, L. B., & Chan, H. C. (2004, January).
Recognition and Participation in A Virtual Communit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Annual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 Hawaii.
Clark, C., & Dugdale, G. (2009). Young people’s writing: Attitudes, behaviour and the role of technology. Retrieved December 7, 2009, from http://www.literacytrust.org.uk/research/writing_survey_2009.html
Dekovic, M., & Messue, W. (1997). Peer relations in adolescence: Effects of parenting and adolescents’ se1f-concept.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 163-176.
Delmonico, D. L., & Carnes, P. J. (1999). Virtual sex addiction: When cybersex becomes the drug of choice.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2(5), 457-463.
Dindia, K., & Allen, M. (1992). Sex different self-disclosure: a meta-analysis.
Pshchological Bulletin, 112(1), 106-124.
Dunn, R., & Dunn, K. (1992).  Teaching secondary students through their
individual learning styles:  Practical approaches for grades 7-12. 
Boston: Allyn and Bacon press.

Felder, R. M., & Soloman, B. A. (2007). Learning styles and strategies.
Retrieved December 28, 2009, from
http://www4.ncsu.edu/unity/lockers/users/f/felder/public/ILSdir/styles.htm
Green, C. S., & Bavelier, D. (2003). Action video game modifies visual
selective attention. Nature, 423, 534-537.
Green, C. S., Li, R., & Bavelier, D. (2009).Perceptual learning during action
video game playing. Retrieved December 28, 2009, from
http://www3.interscience.wiley.com/journal/122669284/abstract?CRETRY=1&SRETRY=0
Gumbrecht, M. (2004). Blogs as “protected space”. Presented at the Workshop on the Weblogging Ecosystem: Aggregation, Analysis, and Dynamics:
WWW 2004. New York: ACM Press.
Hagel III, J., & Armstrong, A. (1997). Net Gain: Expanding Markets through Virtual Communities.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Hanson, W. A. (2000). Principles of Internet Marketing.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Ohio.
Hodgkinson, T. (2008, January 14). With friends like these. Guardian News. Retrieved December 28, 2009, from http://www.guardian.co.uk/technology/2008/jan/14/facebook
Hourihan, M. (2002). What We're Doing when We blogging. Retrieved November 25, 2008, from http://www.oreillynet.com/pub/a/javascript/2002/06/13/megnut.html
Jacobs, J. (2003, July). COMMUNICATION OVER EXPOSURE: The Rise of Blogs as a Product of Cybervoyeurism. Paper presented at ANZCA Conference 2003, Brisbane.
Kandell, J. J. (1998). Internet addiction on campus: The vulner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 11-17.
Kim, A. J. (2000). Community Building on the Web: Secret Strategies for Successful Online Communities. London: Addison Wesley.
Kolb, D. A. (1976). The Learning Style Inventory: Technical Manual. Boston,
Ma: McBer.
Kolb, D. A. (1985). Learning style inventory: Self-scoring inventory and interpretation booklet. Boston, MA: McBer.
McMillan, D. W., & Chavis, D. M. (1986). Sense of community: A definition and theory.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4(1), 6-23.
Morris, H. (2001). Blogging burgeons as a form of web expression.
U.S. News & World Report, 130(2), 52.
Mortensen, T., & Walker, J., (2002). Blogging Thoughts: Personal Publication as an Online Research Tool. Paper presented at the Researching ICTs in Context. Morrison.
O'Reilly, T. (2005). What Is Web 2.0? Retrieved October 16, 2009, from http://oreilly.com/web2/archive/what-is-web-20.html?page=1
Peluchette, J., & Karl, K. (2010). Examining Students’ Intended Image on Facebook:“What Were They Think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for Business, 85, 30–37.
Rheingold, H. (2000). 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London: MIT Press.
Reichardt, R., & Harder, G.. (2005). Weblogs: Their Use and Applic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ies. Science & Technology Libraries, 25(3), 105-116.
Schutz, W. C. (1960). A three-dimensional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 
New York: Holt.
Silver, H. F., & Hanson, J. R. (1998). Learning Styles and Strategies. Trenton,
N.J.: Thoughtful Education Press.


Suler, J. (1998). Adolescents in cyberspace: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Retrieved October 30, 2009, from http://www-usr.rider.edu/~suler/psycyber/adoles.html
Young, K. S. (2003). Surfing not studying: Dealing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on campus. Retrieved October 26, 2009, from http://www.netaddiction.com/articles/surfing_not_studying.pdf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