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3005201318272100
DOI 10.6846/TKU.2013.01248
論文名稱(中文) 唐代鳳翔節度使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f Fung Cheung Jiedushi in Tang Dynast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歷史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Histor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1
學期 2
出版年 102
研究生(中文) 洪子容
研究生(英文) Zih-Rong Hong
學號 69803005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3-05-16
論文頁數 16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林煌達
委員 - 黃繁光
委員 - 康才媛
關鍵字(中) 鳳翔
節度使
神策軍
變亂
宦官
吐蕃
關鍵字(英) Fung Cheung
jiedushi
Shen Cejun
turmoil
eunuch
Tubo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唐代鳳翔地區的軍事地位舉足輕重,有「關中之心膂、長安之右輔」之稱。肅宗至德二載(西元757年)十二月,將鳳翔郡升格為鳳翔府,號為西京,與京兆、成都、河南(洛陽)、太原合稱五京。鳳翔地區位處交通要衝,東臨長安,西接隴右,南下可通興元及成都。其富饒的自然環境,更提供良好的農業及牧馬條件。
    本文主要分析關於鳳翔節度使的建置過程、人事結構、在安定李唐帝國內部亂事中所作的貢獻及禦邊功能等問題,希望藉此探究鳳翔節度使與李唐王朝之關係。研究之時間範圍,主要始自唐肅宗上元元年(760)鳳翔建節,以迄僖宗光啟三年(887)李茂貞擔任鳳翔節度使止,期間近127年。
    安史作亂時,吐蕃乘機攻佔西域,頻寇鳳翔地區。為了抵禦吐蕃之東進政策及安史叛軍的向西進攻,於肅宗上元元年(760)設置鳳翔節度使,統轄鳳翔府及隴州。由於鳳翔地區為神策軍勢力範圍,其藩帥任命多由神策中尉派遣武將出任。另外,近半鳳翔節度使與宰相職有關,顯示此區深受唐室重視。
    中晚唐時期,鳳翔節度使在安定李唐帝國內部的亂事及抵禦外族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涇師之變時,鳳翔節度使僚佐韋皋,對叛將李楚琳進行牽制。黃巢之亂爆發後,鳳翔節度使鄭畋所率領的軍隊,於龍尾陂一役取得勝利,提振唐軍士氣。而在誅除宦官的行動上,鳳翔節度使曾投入誅殺魚朝恩、「甘露之變」及討伐田令孜的行列。此外,鳳翔節度使李抱玉、李晟、邢君牙等名將,有效發揮防衛功能,成功地遏阻吐蕃的進犯。
    綜觀唐代歷任鳳翔節度使,多能克盡厥職,並達成使命,因此極獲唐室之器重。
英文摘要
Reputed to be “Heart of Ganzhong” and “the auxiliary to Chang’an (the capital city)”, Fung Cheung Region was in a significantly strategic position. In December, 757 AD, Fung Cheung was promoted administratively from City to Special Municipal City and entitled as “Xijing”, one of Five Municipalities apart from Jingzhao, Chengdu, Henan and Taiyuan. As a transport hub, Fung Cheung Region bordered to Chang’an to its east, LongYou to its west and controlled a southward passage to Xingyuan and Chengdu. Besides, its prosperous environment provided for the good development of farming and horse-raising.
     This thesis analyzed and emphasized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Li Tang Empire and Fung Cheung Jiedushi (the region’s garrison commander) through its designation, evolution, composition in human resources, fortification of the national boundaries, and its contributions to quelling political unrest. The study chronicles the broad social and political changes that occurred from 760 AD (the establishment of Fung Cheung Jiedushi) to 887 AD (Li Maozhen served as Jiedushi), approximately 127 years.
     During An Lushan and Shi Szeming rebellion, taking advantage of occasion, Tubo invaded the Western Regions and frequently attacked Fung Cheung Region. To defense Tubo’s aggression and to suppress the revolt, the military commissioner of Fung Cheung (jiedushi) was created in 760 AD, governing Fung Cheung and Longzhou. Under the control of Shen Ceju Army, its lieutenant sent and dispatched the military officers as jiedushi, most of them appointed later as prime ministers. From this viewpoint, Fung Cheung Jiedushi was a position that Li Tang Empire authorities valued highly of.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Fung Cheung Jiedushi played an vital role in the internal stability of Li Tang Empire and its national defense. The significance of Fung Cheung Jiedushi lay in the following cases mentioned. In the insurgency of Jingzhou, Fung Cheung Jiedushi’s assistant Wei Gao effectively contained the renegade general Li Chulin’s action. Furthermore, when Huang Chao Rebellion broke out, Fung Cheung Jiedushi Zheng-tin led the troop to victory at Lung Mei Pei, which boosted up the morale of the Tang’s army. What’s more, in assassination of eunuchs, Fung Cheung Jiedushi assisted in murdering Yu Zhaoen, dealing with “turmoil of sweet dew” and crusading against Tain Lingzi. In addition to domestic affairs, several renowned generals of Fung Cheung, such as Li Baoyu, Li Sheng, Xing Junya, successfully employed their military tactics for intimidating the foreign invaders.
     Overall, all Fung Cheung Jiedushi in Tang Dynasty could perform diligently their duties and accomplished their mission. Therefore, it was apparent that this post was highly praised by Li Tang Empire authoritie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範圍...................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2
第三節  章節架構.............................	10

第二章  鳳翔地區的地理形勢與歷史沿革.........	11
第一節  自然地理略論.........................	11
第二節  交通概況.............................	18
第三節  行政建置的變遷.......................	31
第四節  經濟狀況.............................	41

第三章  鳳翔節度使人事結構的分析.............	47
第一節  鳳翔建節前的發展.....................	47
第二節  歷任鳳翔節度使分析...................	71
第三節  鳳翔節度屬州刺史分析.................	95

第四章  中晚唐時期的鳳翔節度使...............	101
第一節  鳳翔節度使個案研究—李抱玉、邢君牙...	101
第二節  涇師之變與鳳翔節度使.................	111
第三節  黃巢之亂與鳳翔節度使.................	119
第四節  宦官與鳳翔節度使.....................	130
第五節  鳳翔節度使對吐蕃的防禦...............	144

第五章  結論.................................	152

徵引書目.....................................	154

表目次

表2-1  西漢至唐鳳翔地區天災表	17
表2-2  德宗幸興元及還京行程	24
表2-3  僖宗幸成都行程	25
表2-4  僖宗幸興元行程	26
表2-5  玄宗幸蜀行程	27
表2-6  唐代鳳翔府屬縣等級	36
表2-7  漢至隋鳳翔行政建置的變遷	36
表2-8  唐代鳳翔行政建置的變遷	37
表2-9  北魏至隋隴州行政建置的變遷	38
表2-10 唐代隴州行政建置的變遷	38
表2-11 貞觀、開元時期鳳翔地區折衝府的分佈及其與戶口關係表	39
表3-1  薛舉集團與唐軍交戰表	49
表3-2  武德年間東突厥入侵鳳翔地區表	51
表3-3  肅宗年間党項侵寇鳳翔地區表	54
表3-4  唐代鳳翔節度使建置過程與職權、轄境變遷表	54
表3-5  岐州刺史宗室世系表	59
表3-6  唐代岐州刺史年表	60
表3-7  鳳翔節度使初加使相銜表	74
表3-8  唐代鳳翔節度使年表	76
表3-9  唐代鳳翔節度使遷轉官職表 (遷入)	87
表3-10 鳳翔節度使遷轉地域表 (遷入)	88
表3-11 唐代鳳翔節度使遷轉官職表 (遷出)	90
表3-12 鳳翔節度使遷轉地域表 (遷出)	91
表3-13 唐初以降入仕鳳翔地區蕃胡表	94
表3-14 唐代鳳翔節度管內屬州刺史表	97
表4-1  李抱玉任內文職人員表	105
表4-2  李晟任內文職人員表	110
表4-3  邢君牙任內文職人員表	110
表4-4  張鎰任內文職人員表	116
表4-5  龍尾陂之戰唐軍將領	122
表4-6  龍尾陂之戰巢軍將領	123
表4-7  鄭畋任內文職人員表	126
表4-8  巢軍攻取洛陽、長安歷程表	127
表4-9  歷任鳳翔監軍	128
表4-10 鄭注任內文職人員表	136
表4-11 李訓之遷官程序表	138
表4-12 鄭注之遷官程序表	139

圖目次

圖2-1  黃土高原示意圖	13
圖2-2  鳳翔地形圖	14
圖2-3  隴州地形圖	15
圖2-4  鳳翔地區衛星地形圖	16
圖2-5  鳳翔東出京兆府路線	21
圖2-6  鳳翔西行至涼州路線	22
圖2-7  隴州北行至涇原路線	23
圖2-8  鳳翔南下興元府路線	29
圖2-9  鳳翔南下成都府路線	30
圖2-10 唐代各期鳳翔府戶數增減示意圖	35
圖2-11 唐代各期隴州戶數增減示意圖	35
圖2-12 唐代鳳翔地區農林牧分布圖 	45
圖2-13 唐宋時期鳳翔地區森林分布圖	46
圖3-1  鳳翔節度使遷轉官職示意圖(遷入)	90
圖3-2  鳳翔節度使遷轉官職示意圖(遷出)	93
圖4-1  李唐應變部署圖	106
圖4-2  京西北諸道節度使圖	118
圖4-3  鄭畋盟軍圖	129
圖4-4  定邊八軍圖	133
圖4-5  神策軍屬地圖	134
圖4-6  吐蕃沿涇河,再渡渭河,東進長安	146
圖4-7  吐蕃、党項沿洛河進攻長安	147
圖4-8  吐蕃、羌、渾沿汧水進逼長安	148
參考文獻
一、史料 :

元  稹(唐),《元稹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8月初版。
王  溥(宋),《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1月4刷。
王欽若等撰(宋),《冊府元龜》,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7年5 
月初版。
王鳴盛(清),《十七史商榷》,臺北市:樂天出版社,1972年5月初版。
司馬光(宋),《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6月11刷。
司馬遷(漢),《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11月2版。
白居易(唐),《白居易集》,臺北:里仁書局,西元1980年10月初版。
宋敏求(宋),《唐大詔令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4月初版。
李  昉(宋),《太平御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4月初版。
李  昉(宋),《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66年5月初版。
李吉甫(唐),《元和郡縣圖志》,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1月2刷。
杜  佑(唐),《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8月3刷。
長孫無忌(唐),《唐律疏議》,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9月2刷。
唐玄宗御撰,李林甫奉敕註(唐),《大唐六典》,臺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9月3刷。
孫光憲(五代),《北夢瑣言》,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月2刷。
班  固(漢),《漢書》,臺北:洪氏出版社,1975年9月3版。
康  駢(唐),《劇談錄》,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張大齡(明),《唐藩鎮指掌》,臺北:廣文書局,1969年9月初版。
陸心源(清),《唐文續拾》,臺北:文海出版社,1962年11月初版。

董  皓等編(清),周紹良等新編,《全唐文新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12月初版。
趙  翼(清),王樹民校證,《廿二史劄記校證(訂補本)》,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11月1版2刷。
趙元一,(唐),《奉天錄》,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劉  昫等撰(後晉),《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4月8刷。
樂  史(宋),《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1月初版。
歐陽修(宋),《新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2月8刷。
歐陽修、宋祁合撰(宋),《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月8刷。
薛居正(宋),《舊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4月8刷。
魏  收(北齊),《魏書》,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9月初版。
魏  徵等撰(唐),《隋書》,臺北:中華書局,2008年4月9刷。
顧祖禹(清),《讀史方輿紀要》,臺北:樂天出版社,1973年10月初版。
酈道元注(北魏)、楊守敬、熊會貞疏(民國),《水經注疏》,南京:江蘇古籍出版,1999年8月2刷。


二、墓誌:

周紹良、趙 超等編,《唐代墓誌彙編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2刷。
周紹良等編,《唐代墓誌銘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1月初版。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編,《千唐誌齋藏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12月2刷。


三、近人著作:

(一)專書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97年9月2刷。
方積六,《黃巢起義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8月初版。
王永興,《唐代前期軍事史略論稿》,北京:崑崙出版社,2007年7月2刷。
王永興,《唐代後期軍事史略論稿》,北京:北京大學,2006年1月初版。
王華隆,《中國區域地理綱領》,臺北:中華大典編印會,1967年6月初版。
王壽南,《唐代人物與政治》,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6月初版。
王壽南,《唐代宦官權勢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72年12月初版。
王壽南,《唐代政治史論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4月2版。
王壽南,《唐代藩鎮與中央關係之研究》,臺北:大化書局,1978年9月。
王穎樓,《隋唐官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5年9月初版。
史念海,《中國歷史地理綱要》,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初版。
史念海,《河山集》(四集),西安:陝西師範大學,1991年12月初版。
史念海,《唐代歷史地理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史念海,《唐史論叢》(第六輯),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初版。
史念海,《黃土高原歷史地理研究》,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8月初版。
石璋如等撰,《中國歷史地理》,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4年7月。
任育才,《吐蕃與唐朝關係之研究》,臺中:自立出版社,1971年元月初版。
任育才,《唐德宗奉天定難及其史料之研究》,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70年4月初版。
何永成,《唐代神策軍研究-兼論神策軍與中晚唐政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3月初版。
吳廷燮,《唐方鎮年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2月1版2刷。
岑仲勉,《元和姓纂四校記》,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1年12月2版。
岑仲勉,《通鑑隋唐紀比事質疑》,臺北:九思出版社,1978年5月初版。
岑仲勉,《黃河變遷史》,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4月初版。
李錦繡,《唐代財政史稿》第五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6月初版。
李樹桐,《唐史研究》,臺北:中華書局,1979年6月初版。
杜文玉、於汝波合撰,《中國軍事通史:唐代軍事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年10月初版。
谷霽光,《府兵制度考釋》,臺北:弘文館出版社,1985年9月初版。
周偉洲,《吐谷渾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6年6月初版。
屈萬里,《詩經釋義》,臺北:中國文化大學,1993年12月4刷。
林冠群,《唐代吐蕃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2011年8月初版。
林恩顯,《突厥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4月初版。
武漢水利電力學院,《中國水利史稿》,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87年6月初版。
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合肥:合肥大學,2001年1月初版。
凍國棟,《唐代人口問題研究》,武漢:武漢大學,1993年2月初版。
翁俊雄,《唐代人口與區域經濟》,臺北:新文豐出版,1995年9月初版。
翁俊雄,《唐初政區與人口》,北京:首都師範大學,1990年8月初版。
翁俊雄,《唐後期政區與人口》,北京:首都師範大學,1999年12月初版。
翁俊雄,《唐朝鼎盛時期政區與人口》,北京:首都師範大學,1995年9月初版。
馬  馳,《唐代蕃將》,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6月初版。
張國剛,《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論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5月初版。
張國剛,《唐代藩鎮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初版。
章  羣,《唐代蕃將研究(續篇)》,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年9月初版。
章  羣,《唐代蕃將研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6年3月初版。
陳志堅,《唐代州郡制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9月。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3月10日7刷。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考》,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3月10日7刷。
陶希聖、鞠清遠,《唐代經濟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4月初版。
傅樂成,《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81年6月2刷。
黃永年,《唐代史事考釋》,臺北:聯經出版社,2005年4月初版二刷。
賈志剛,《唐代軍費問題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2月初版。
雷家驥,《李靖》,臺北:聯鳴文化出版公司,1980年7月初版。
寧志新,《隋唐使職制度研究(農牧工商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2月初版。
戴偉華,《唐方鎮文職僚佐考》,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7年12月初版。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五冊,隋、唐、五代十國時期,上海:中國地圖出版社,1989年6月2刷。
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秦漢地方行政制度》,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年6月4刷。
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5年5月初版。
嚴耕望,《唐史研究叢稿》,香港:新亞研究所,1969年10月初版。
嚴耕望,《唐僕尚丞郎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初版。
嚴耕望,《嚴耕望史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0月初版。
顧頡剛、史念海,《中國疆域沿革史》,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1999年7月初版。


(二)期刊論文

1.中文

毛漢光,〈唐代軍衛與軍府之關係〉,《國立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嘉義:中正大學,1994年第5卷第1期。
方震華,〈才兼文武的追求—唐代後期士人的軍事參與〉,《臺大歷史學報》,臺北:臺灣大學,2012年第50期。
王建懷,〈唐代北方稻作區〉,《中國歷史地理論叢》,西安:陝西師範大學,2000年第4期。
王洪軍,〈唐代水利管理及其前後興修重心的轉移〉,《齊魯學刊》,曲阜:曲阜師範大學,1999年第4期。
王壽南,〈唐代藩鎮與宦官〉,《思與言》,臺北:思與言雜誌社,1969年5月第7卷第1期。
王壽南,〈從藩鎮之選任看安史之亂後唐中央政府對地方之控制〉,《政治大學歷史學報》,臺北:政治大學,1988年第6期。
王鳳翔,〈唐代西北藩鎮與地域社會〉,《唐都學刊》,西安:西安聯合大學,2010年9月第26卷第5期。
王鳳翔、孫遠方,〈論晚唐鳳翔劫遷〉,《寶雞文理學院學報》,寶雞:寶雞文理學院,2010年6月第30卷第3期。
王賽時,〈唐代中後期的軍亂〉,《中國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89年第3期。
王賽時,〈論唐朝藩鎮軍隊的三級構成〉,《人文雜誌》,西安:陝西社會科學院雜誌社,1986年第4期。
中國國家地理編輯委員會,《中國國家地理:東北、西北、港澳》,臺北:大旗出版,2009年3月初版。
冉萬里,〈唐代蠟燭小考〉,《人文雜誌》,西安:陝西省社會科學院雜誌社,1994年第1期。
史念海,〈開皇天寶之間黃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區農業的發展〉,《唐代歷史地理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12月初版。
田  尚,〈唐代政區中的府制〉,《鄭州大學學報》,鄭州:鄭州大學學報,1987年第6期。
石雲濤,〈唐代幕府辟署制之認識〉,《許昌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許昌:許昌師專,1997年第1期。
石雲濤,〈唐後期有關方鎮使府僚佐辟署對象的限令〉,《唐研究》,北京:北京大學,1997年第3卷。
何敦鏵,〈唐代藩鎮割據及其形成的政治原因〉,《歷史教學問題》,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88年第6期。
宋剛強,〈試論唐代藩鎮的歷史地位和作用〉,《四川教育學院學報》,成都:四川教育學院,2002年第3期。
李宗保、曾 敏,〈淺析唐末藩鎮的特點〉,《唐都學刊(社會科學學刊)》,西安:西安聯合大學,1992年第3期。
李宗保、曾 敏,〈試論唐末藩鎮對昭宗朝政局的影響〉,《史學月刊》,開封:河南大學,1993年第3期。
李發良,〈令狐綯任鳳翔節度使補證〉,《文博》,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4月。
李煥青,〈唐憲宗中興與藩鎮政策〉,《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呼和浩特:內蒙古社會科學,2001年5月第22卷第3期。
李樹桐,〈唐太宗渭水之恥的研究〉,《史學彙刊》,臺北:中華學術院中華史學協會、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與史學系,1986年9月第14期。
谷霽光,〈唐折衝府考校補〉,《二十五史補編》第六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2月7刷。
竺可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竺可楨全集》,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初版。
段希祥、王  芬,〈試論唐代宦官監軍制度〉,《臨沂師專學報》,臨沂:臨沂師專,1999年10月第21卷第5期。
夏 炎,〈唐代刺史的軍事職掌與州級軍事職能〉,《南開學報》,上海:南開大學,2006年4期。
桂齊遜,〈唐代都督、都護及軍鎮制度與節度體制創建之關係〉,《大陸雜誌》,臺北:大陸雜誌社,1994年10月第89卷第4期。
張廣達,〈唐代六胡州等地的昭武九姓〉,《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北京:北京大學,1986年第2期。
張衛東,〈唐代刺史的任期與特點〉,《中州學刊》,鄭州:中州學刊社,2009年7月第4期。
張學軍、張生三,〈略論唐代宦官監軍之弊〉,《南都學壇(社會科學版)》,南陽:南陽師範學院,1989年第3期。
陳沅遠,〈唐代驛制考〉,《史學年報》,北京:景山書社,1933年8月第1卷第5期。
陳明光,〈鄭畋宦績考論〉,《唐研究》,北京:北京大學,1997年第3卷。
陶  然,〈李茂貞其人〉,《寶雞文理學院學報》,寶雞:寶雞文理學院,2003年第2期。
傅功振,〈周粟、周風、周禮-談岐山嫂子麵〉,《咸陽師範學院學報》,咸陽:咸陽師範學院,2010年5月第25卷第3期。
湯承業,〈論李訓所以敗於仇士良-甘露之變的檢討〉,《食貨月刊》,臺北:食貨月刊社,1973年10月第三卷第7期。
程 志,〈晚唐藩鎮與唐朝滅亡〉,《東北師大學報》,長春:東北師範大學,1988年第3期。
程 志,〈論中唐藩鎮的本質和作用〉,《東北師大學報》,長春:東北師範大學,1986年第6期。
華林甫,〈唐代粟、麥生產的地域佈局初探(續)〉,《中國農史》,南京:農業出版社,1990年第3期。
華林甫,〈唐代粟、麥生產的地域佈局初探〉,《中國農史》,南京:農業出版社,1990年第2期。
黃  樓,〈唐李業生平事蹟述考〉,《珞珈史苑》,武漢:武漢大學,2011年。
黃利平,〈中晚唐京西北八鎮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西安:陝西師範大學,2004年6月第19卷第2期。
黃清連,〈忠武軍:唐代藩鎮個案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3年3月第64本第1分。
雷家驥,〈唐初十二軍及其主帥雜考論〉,《中國中古史研究》,臺北:蘭臺出版社,2004年3月第3期。
雷家驥,〈從政局與戰略論唐初十二軍之興廢〉,《中國中古史研究》,臺北:蘭臺出版社,2003年4月第2期。
雷家驥,〈從戰略發展看唐朝節度體制的創建〉,《唐代研究論集》第4輯,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2年12月初版。
雷家驥,〈試論唐初十二軍之建軍及其與十二衛的關係〉,《中國中古史研究》,臺北:蘭臺出版社,2010年12月第十期。
靳強,〈唐代自然災害問題述略-側重於災害資料的統計與分析〉,《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20輯,武漢:武漢大學,2003年12月。
廖德松,〈論鳳翔鎮在唐末五代初期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影響〉,《史苑》,臺北:輔仁大學,2000年5月。
滿志敏,〈關於唐代氣候冷暖問題的討論〉,《第四紀研究》,北京: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第1期,1998年2月。
趙忠虎,〈試論岐王李茂貞〉,《寶雞文理學院學報》,寶雞:寶雞文理學院,2003年第2期。
齊勇鋒,〈唐中葉的削藩措置及其作用〉,《陝西師範大學學報》,西安:陝西師範大學,1985年第1期。
劉俊文,〈唐代水害史論〉,《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北京:北京大學,1988年第2期。
劉樸兵,〈略論唐宋麵食烹飪的差異-以中原地區為考察中心〉,《揚州大學烹飪學報》,揚州:揚州大學,2009年第2期。
藍  勇,〈唐代氣候變化與唐代歷史興衰〉,《中國歷史地理論叢》,西安:陝西師範大學,2001年3月第1輯。
嚴耕望,〈唐代方鎮使府僚佐考〉,《嚴耕望史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0月初版。
嚴耕望,〈唐代府州僚佐考〉,《嚴耕望史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0月初版。
嚴耕望,〈唐代方鎮使府軍將考〉,《慶祝李濟先生七十歲論文集》上冊,臺北:清華學報社,1965年9月初版。
嚴耕望,〈唐代河湟青海地區交通軍鎮圖考〉,《新亞學報》,香港:新亞書院圖書館,1974年9月第11卷上冊。

2.日文

日野開三郎,〈唐代藩鎮的跋扈與鎮將〉,《東洋史學論集》第1卷,東京:三一書房,1980年9月初版。


(三)學位論文

桂齊遜,〈唐代河東軍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陳素月,〈唐代監軍制度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陳奕亨,〈國家政策與地域社會變動─唐五代忠武軍個案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古怡青,〈唐代役法中衛士負擔的探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趙國光,〈唐代河南道及都畿道與國勢興衰之關係〉,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陳奕亨,〈唐五代河南道藩鎮與中央關係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
蔡瑞家,〈李唐與吐蕃和戰關係之研究-以代、德二朝為中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陳建廷,〈唐代浙東變亂研究〉,臺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江依璇,〈唐代武寧軍研究〉,臺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四)網站

Google map,版權為Google公司所有,2013年1月22日瀏覽,http://maps.google.com.tw/maps?hl=zh-TW&ie=UTF-8&tab=wl&q=%E9%99%9D%E8%A5%BF%E9%B3%B3%E7%BF%94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