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3001201522100800
DOI 10.6846/TKU.2015.01083
論文名稱(中文) 預測策略運用在國小一年級閱讀教學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ction Research on Teaching Reading with Predictive Strategies for First Grade Student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3
學期 1
出版年 104
研究生(中文) 吳惠敏
研究生(英文) Huei-Min Wu
學號 70175005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5-01-12
論文頁數 17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張雅芳
委員 - 林文韵
委員 - 薛雅慈
關鍵字(中) 預測策略
國小一年級
閱讀教學
行動研究
關鍵字(英) Predictive Strategies
First Grade students
Reading Teaching
Action research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行動研究法探究預測策略運用在國小一年級閱讀教學之實施歷程與結果。研究者進行九週共十八節課的教學,秉持著行動研究的精神,以計畫、行動、觀察、反省修正的循環歷程改進教學,藉由省思札記、觀察記錄、訪談、閱讀理解測驗和課程回饋問卷等資料,呈現教學歷程之真實面貌,並針對教學歷程所遭遇之問題與解決方法,以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與學習感受等方面提出結果與討論。本研究的結論如下:
壹、預測策略運用於閱讀教學的實施歷程
一、教師明確的策略示範與引導有助於學生在策略的習得與運用。
二、教學歷程中融入學生感興趣的遊戲增加策略的學習興趣。
三、小組協同對話的歷程能激盪出多元的思考提升學習成效。
貳、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改變情形
一、運用預測策略的閱讀教學能增進學生字面上理解的能力。
二、運用預測策略的閱讀教學能增進學生文本推論理解的能力。
三、運用預測策略的閱讀教學能提升低年級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參、學生對於預測策略的學習感受
一、運用預測策略的閱讀教學受到學生的肯定與喜愛。
二、運用預測策略的閱讀教學提升了大多數學生主動探究文本的
    意願。
肆、研究者本身專業知能的成長
一、研究者從行動研究的歷程中獲致專業的成長與收穫。
二、研究者從行動研究的歷程中提升自我反思的能力。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process and the effects of the application of prediction strategies in reading teaching for first-grade students in an elementary school. The researcher progressed the teaching of 18 classes which lasted for 9 weeks. Holding the spirit of action research, the researcher improved the teaching by the circulating process of planning, acting, observing, and reflection. With the data of reflective journal, notes of observation, interview, test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feedback questionnaire of curriculum, the researcher presented what the teaching process was. Aiming at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during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students’ reading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learning attitudes, the researcher presented the result and discussion. This study concluded as follows:

First,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of prediction strategies in reading teaching:
1.The clear demonstration and guidance of strategies from a teacher helped students learn and apply these strategies.
2.Integrating games which students were interested in dur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increased their learning interests toward strategies.
3.The process of team dialogue in groups could inspire multiple thinking and promote learning effects.
Second, the effects of students’ reading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1.With the application of prediction strategies, students’ abilities in word comprehension were improved.
2.With the application of prediction strategies, students’ abilities in text inference comprehension were improved.
3.With the application of prediction strategies, lower graders’ abilitie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were improved.
Third,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s toward prediction strategies:
1.The application of prediction strategies in reading teaching received recognition from and was popular with students. 
2.The application of prediction strategies in reading teaching promoted the willingness of exploring texts actively of most students.
Fourth, the resear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1.The researcher gained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harvest from the process of the action research.
2.The researcher promoted the ability of self-reflection from the process of the action research.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目次	I
表次	III
圖次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5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閱讀理解	11
第二節 閱讀理解策略與教學法	21
第三節 預測策略的探討	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5
第一節 研究取向	35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人員	36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教學設計	40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45
第五節 研究效度的檢核	5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1
第一節 預測策略運用在閱讀教學之實施與檢討	51
第二節 預測策略運用於繪本閱讀理解之成效	90
第三節 學生對於預測策略的學習感受	100
第四節 研究者本身專業知能的成長	106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09
第一節 結論	109
第二節 建議	112
參考文獻	116
中文部分	116
英文部分	121
附錄	124
附錄一 預測策略兩循環教學設計	124
附錄二 預測策略兩循環學習單	147
附錄三 預測題目的修正	155
附錄四 課程回饋單	159
附錄五 學生訪談紀錄表	160
附錄六 教室觀察記錄表	161
附錄七 教學省思札記	162
附錄八 閱讀理解測驗	163
附錄九 家長同意書	170
附錄十 閱讀理解測驗同意書	171
表次
表3 1閱讀理解測驗題目類型分析表	48
表3 2質性資料編碼及說明表	50
表4 1閱讀理解測驗前測成績結果	90
表4 2學生閱讀理解驗後測成績結果	92
表4 3閱讀理解前後測成績之相依樣本t檢定	92
表4 4學生字面理解前後測成績之相依樣本t檢定	95
表4 5學生推理理解前後測成績之相依樣本t檢定	98
表4 6學生運用預測策略的反應統計結果	100
表4 7學生對於預測策略課程的意見統計結果	104
圖次
圖2-1預測策略教學流程圖	31
圖3 1教室座位配置圖	38
圖3 2研究流程圖	41
圖3 3研究效度建構過程圖	50
圖4 1第二循環小組座位表	77
圖4 2「愛蓋章的國王」第五組預測學習單	81
圖4 3「威廉的洋娃娃」第二組預測學習單	8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丁嘉琳(2007)。借鏡國際 台灣閱讀出了什麼問題?天下雜誌
387,220-222。
王佳玲(2000)。交互教學法對閱讀理解困難教學之探討。台東特教,11,44-51。
王瓊珠(2005)。故事結構與分享閱讀。台北﹕心理。
江素枝、陳惠萍、黃秀霜(2009)。可預測書教學對偏遠地區國小學童閱讀理解能力及閱讀動機影響之研究。教育學誌,21,91-146。
呂素娥(2009)。閱讀討論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能力與閱讀態度之影響。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呂分菁(2010)。DRTA-「引導閱讀-思考活動」閱讀理解策略教學對國小二年級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李麗綺(2002)。國小低年級學童詞彙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之相關研究。台中師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沈欣怡(2007)。「推論性問題引導課程」對國小四年級學童推論理解與閱讀理解能力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谷瑞勉譯(1999)。鷹架兒童的學習:維高斯基與幼兒教育(原作者Berk, L. E. & Winsler A.)。臺北市:心理。
吳怡靜(2009)。英國如何讓學生樂在閱讀﹖親子天下, 4,32-35。
吳訓生(2002)。國小高、低閱讀理解能力學生閱讀理解策略之比較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6,65-104。
林建平(1994)。整合學習策略與動機的訓練方案對國小閱讀理解困難兒童的輔導效果。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主編,質的 教育研究方法,239-262。高雄市:麗文。
林文韵(2000)。中文為第三語言的實驗教學:採用可預測書與閱讀策略教學的行動研究。發表於第六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臺北: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
林天佑(2001)。提高兒童閱讀興趣的策略—美國加州聖塔芭芭拉市的經驗。教育資料與研究,38,12-15。
林玉芬(2002)。教學魔法石-交換教學法V.S.閱讀理解力。國教輔導,41(6),32-39。
林淑美(2003)。交互教學法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在科學性文章閱讀理解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秉武(2004)。交互教學策略對不同組型閱讀障礙兒童增進閱讀理解效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林淑珍(2005)。交互教學法對閱讀障礙學生閱讀能力提升之研究—以國小五年級學生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教育處教師在職進修語文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美青(2008)。老師行,爸媽也行。師友月刊,494,84-87。
林清山譯(1997)。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台北:遠流。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台北市:心理。
岳修平(譯).(1998)。E. D. Gagne, C. W. Yekovich, F. R. Yekovich著。教學心理學:學習的認知基礎。台北市:遠流
柯華葳(2007)。教出閱讀力。台北市:天下。
洪月女(譯)(1998)。Goodman, K. S.著。談閱讀(on reading)。台北市:心理。
洪秋蘭(2000)。國中語文學習困難學生閱讀理解與先前知識之評量與診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未出版,高雄市。
胡永崇(1996)。後設認知策略教學對國小閱讀障礙學童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屏東:屏東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
涂志賢(1998)。相互教學法對國小六年級學童國語科閱讀理解、後設認知、自我效能影響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許雅婷(2009)。後設認知策略在閱讀障礙學生之應用。 雲嘉特教,10,68-74。
莊景益(2008)。心智繪圖結合摘要教學法與寫作教學法對國小四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與寫作能力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莊梅君(2012)。可預測性繪本教學對國小聽覺障礙學生閱讀理解的成效。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淑絹(1997)。「指導合作學習」策略應用於國小閱讀教學之理論探討。台中師院學報,11,66-110。
陳伯璋(1998)。《教育研究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法》。台北市:南宏。
陳雅文(2004)。國小高年級學生閱讀理解策略量表編製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美靜(2006)。以教科書課文內容為主之相互教學法對輕度智能障礙學生之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昭霏 (2011)。交互教學法對國小二年級學童閱讀理解和閱讀動機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康宜(2007)。國際閱讀評比 臺灣待加油。國語日報,13版。
郭翠秀(2006)。閱讀教學與國民小學學童閱讀動機及行為的關係—以2005年PIRLS資料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黃美珠(2001)。美國兒童閱讀政策及暑期閱讀運動。文教新潮,6:(4),8-11。
黃智淵 (2004) 。相互教學法對國小五年級學童閱讀歷程中自我調整學習與閱讀理解之影響。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
教育部(2009)。教育部閱讀教學策略開發與推廣計劃成果發表會教學示例彙編。桃園市: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教育部(2010)。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手冊。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0)。我國參與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2009 結果。台北:教育部。
溫文玲(2006)。透過圖像化學習提升國小學童語文閱讀理解能力之行動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台北:師大書苑。
葉慧貞(2004)。語文閱讀策略融入社會學習領域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潘麗珠(2008)。閱讀的策略。臺北市:商周。
蔡依晴(2006)。圖畫預測策略對國小閱讀障礙學生閱讀理解之成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鄭燕玉(2013) 。預測策略融入讀報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能力影響之研究。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廖凰伶(2000)。直接教學與全語教學對國中低閱讀能力學生閱讀理解表現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錡寶香(1999)。國小學童閱讀理解能力之分析。國教學報,11,100-133。
賴瑋真(2005)。可預測性故事對國小低年級學童閱讀與寫作能力發展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魏靜雯(2004)。心智繪圖與摘要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與摘要能力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簡馨瑩(2008)。讓閱讀策略教學發生在你的教室裡-以預測策略為例。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8,21~36。
蘇宜芬(2002)。閱讀理解的影響因素及其在教學上的意義。教師天地,129,21-28。
黃瓊如 (2009) 。電子繪本融入故事結構教學對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生理解故事內容成效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齊若蘭 (2002a)。閱讀,新一代知識革命。載於天下雜誌,263,40-50。台北市:天下雜誌。

英文部分
Armbruster, B. B., & Anderson, T. H.(1988).On selecting“considerate” content area textbooks.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9(1), 47-52.
Altrichter,H. , Posch,P. & Somekh,B.(1993). Teachers investigate their work : an introduction to action research across the professions.London : Routledge.
Brown, A. L. (1985). Teaching students to think as they read: Implication for curriculumreform. (Reading Education Report No.58).Urbana,IL:University of Illinois,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Reading.
Chandler, J. & Baghban, M. (1986). Predictable books guarantee success. Reading Horizons, 26, 167-173.
Chall, J. S. (1996). Stages of reading development (2nd ed.). Fort Worth, TX:Harcourt Brace.
Collins, A., Brown, J. S., & Newman, S.E. (1989). Cognitive apprenticeship:Teaching the crafts of reading,writing, and mathematics. In Resnick, L. B. (Ed.), Knowing,learning,and instruction (pp. 453-494). 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iciates.
Curtain, H. &; Dahlberg, C, A. (2010). Language and
children: making the match: new languages for young learners, grade K-8. (4th ed.) MA:Pearson Education.
Duke, N., & Pearson, N. (2002). Effective practice for develop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In A. Farstrup & S. Samuels(Eds.), What research has to say about reading instruction(3rd ed.),(pp. 205-242).Newa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 Association.
Gagne, E. D. (1985),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 Boston,MA: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Gagne, E. D., Yekovich, C. W., & Yekovich, F. R. (1993).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Goodman, K. (1994). Reading, writing, and written texts: a transactional sociopsycholinguistic view. In R. B. Ruddell,.M. R. Ruddell, & H. Singer (Eds.).Theoretical models and processes of reading (4th edition).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Gunning, T. G. (1996). Creating reading instruction for all children. Boston, MA:Allyn & Bacon.
Heilman, A.W., Blair, T. R., & Rupley, W.H. (1990).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teaching reading. Columbus, OH:Merrill.
Kameenui, E. J., & Simmons, D. C. (1990).Designing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Columbus, OH: Merrill.
Lerner, J. W.(2000). Learning disabilities:Theories, diagnosi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8thed.). Boston, MA: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McKown, E. A., & Barnett, C. L. (2007). Improv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rough higher-order thinking skill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96222)
Neal, K. J. S. (1987). Prediction in the reading process: Providing a connection between prior knowledge and comprehension.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sternational, 49(04), 776A. (UMI No. 8805014)
Nolan, J. E. (1991). Self-questioning and prediction: Combining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Journal of Reading, 35(2), 132-138. 
Palincsar, A. S., & Brown, A. L. (1984). Reciprocal teaching of comprehension-fostering and comprehension-monitoring activities.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1, 117-175.
Palincsar, A. S. & Brown, D. A. (1987). Enhancing instructional time through attention to metacognition.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20, 66-75.
Palincsar, .A. S., David, Y .M., Winn, J. A., & Stevens, D. D. (1991)Examining the context of strategy instruction.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12(3), 43-53.
Perfetti, C. A. & Curtis, M. E. (1986). Reading. In R. F. Dillon & R. J.Sternberg(Eds.),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pp. 13-57).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Pressley, M. & McCormick, C. B. (1995). Cognition,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New York: HarperCollins.  
Rumelhart, D. (1977). Toward an interactive model of reading. In S. Doric (Ed.),Attention and performance VI (pp. 573‐603).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Stipek, D.J.(1996). Motivation and instruction. In D. C. Berliner & R. C.Calfee(Eds.).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pp.85-113). New York﹕Simon &Schuster Macmillian. 
Taylor, B., Harris L. A., Pearson, P. D.,& Garcia, G.(1995). Reading difficulties:Instruction and assessment.New York: McGraw-Hill. 
Thomas-Fair, U. C. (2005).The power of prediction: Using prediction journals to increase comprehension in kindergarte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90766).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