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912202011064800
DOI 10.6846/TKU.2021.00828
論文名稱(中文) 農業勞動力變革對於台灣農業永續未來發展之影響-以新北市三芝區茭白筍產業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Impacts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aiwan with Transformative Agricultural Workforce- A Case Study of Water Bamboo Industry in Sanzhi District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未來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Futures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9
學期 1
出版年 110
研究生(中文) 謝宜真
研究生(英文) Yi-Jen Hsieh
學號 60870001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20-12-23
論文頁數 8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國華
委員 - 方顥璇
委員 - 紀舜傑
關鍵字(中) 永續發展
世代差異
價值觀
產銷方式
未來思考
關鍵字(英)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enerational Gap
Value
Agricultural Marketing
Futures Thinking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近年來,台灣的農業發展受困於缺乏及老化的農業勞動力、知識傳遞及技術學習的斷層、及農民學習速度不及於科技發展速度等問題。在科技進步及勞動人口的轉變下,為了讓台灣的農業能永續發展,台灣農業因而需要吸收創新的知識並加入轉型的科技技術來解決目前的困境。本研究藉由茭白筍產業如何在新北市三芝區永續發展,探討不同世代的農民對於茭白筍產業的技術與知識學習的方式、農民在學習後所形成的農業價值觀對於茭白筍產業的產銷方式之差異、面對新科技投入茭白筍產業的期待與擔憂、以及不同世代的農民對於三芝區茭白筍未來發展的想像。本研究透過半結構式訪談,訪談八位不同世代的農民,接著使用未來學思考方法中的未來三角(Futures Triangle)、情節分析(Scenarios)及因果層次分析(Casual Layered Analysis, CLA)作多種未來的想像及深度的社會解析。
本研究在半結構式訪談中發現農民前輩因保守的思維方式、不願意互相交流的互動模式,將自己困在技術失傳的問題中;在茭白筍的行銷方式上,運輸、包裝及販售之勞動力不足、消費者議價行為嚴重,但現今多種的銷售平台可以提供協助,讓農民無須駐點販售,省去許多人力需求。對於茭白筍產業的未來想像,農民是悲觀且無助的,子孫對於農業繼承的意願不高,讓農民前輩擔心無人願意繼承家業。但在本研究的未來想像探索中,發現新一代農民期待的是在未來,三芝能成為全台農業知識基地,搭配科技設備對於茭白筍產業的協作進行研究,以開放式的溝通行為及經驗分享,作為主要傳遞農作知識及技術學習的方式;成立茭白筍產銷合作社,透過生產與行銷分工,讓有系統性的管理方式得以協助農民在農作時無須憂心銷售問題;精緻農業成為主流,農民以小量生產為主,提供更多的觀光價值吸引消費者前來觀光,讓消費者瞭解產銷履歷與健康之關聯,創造三芝區茭白筍產業永續發展的未來多種可能。
英文摘要
In recent years, agriculture of Taiwan is troubled with many problems including elderly and fewer agricultural workforce, lacks of innovative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and lags behind the speed of social as well as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the process of technology and the transformative workforce, agriculture in Taiwan should assimilate the innovation knowledge and combine with transformation technology skill to keep the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This study tries to explore how water bamboo industry in Sanzhi District keep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analyzing how to learn skill and knowledge of the water bamboo with different generation of farmers, the different production and sales method make from the value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after farmers learning, the anticipate and worry to face new technology being used in water bamboo industry, and the images of futures after 20 years of water bamboo industry with different generation of farmers. This study begins wit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futures triangle, scenarios analysis and causal layered analysis to generate multiple future images and analyze its link with the deeper social structure.
In the study, I find that the conservative thinking style of farmers and unwilling communication with each other will loop themselves into the problem of the agricultural skills losing. In Marketing of water bamboo, less workforce and customers' bargaining lead to seriously problem of transportation, packaging, and selling, but now we can use different marketing platform for help, and so that no farmers need to stand by for selling. For futures of water bamboo industry, farmers are pessimistic and helpness, and worry about nobody will inherit family business because posterity are unwilling to inherit the farming industry. On the other hand, future of the younger farmers is that Sanzhi becomes the knowledge base of agriculture, researches the way planting water bamboo by advanced technologies equipment, with flexible ways of communication and experience sharing of delivering agricultural skills and knowledge. Establishment of the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 division the production and selling work, with systematic management can help farmers worry free about marketing problem. Delicate agriculture becomes mainstream, and then farmers could focus on small-scale production, in providing agricultural ecotourism, so that future customers will learn to appreciate agriculture as well as environment.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6
第三節 研究名詞定義	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8
第一節 從台灣與三芝區的人口結構及勞動力變化看農業趨勢	8
第二節 農業知識、技術的轉移及農業教育的重要性	14
第三節 農業價值觀差異的重要性	19
第四節 農業技術的未來可能性	22
第五節 農業未來化	2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2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8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9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發現	38
第一節 半結構式訪談分析與發現	39
第二節 未來三角分析與發現	53
第三節 整合式情節分析與發現	57
第四節 整合式情節分析之因果層次分析結果與發現	62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71
第一節 結論	71
第二節 建議	74
參考文獻	77
附錄	81

圖目次
圖一、台灣歷年人口百分比圖(1974年-2018年)	9
圖二、三芝歷年人口百分比圖(2012年-2019年)	10
圖三、台灣歷年三級產業佔總就業人口百分比(1978年-2018年)	11
圖四、歷年農牧業就業人數(1952年-2019年)	11
圖五、各年齡層之農業勞動力統計(2003-2018年)	13
圖六、研究流程圖	28
圖七、未來三角分析模板	32
圖八、Dator情節分析的原型模板	33
圖九、雙變項情節分析模板	34
圖十、多變項情節分析模板	34
圖十一、組織型情節分析模板	35
圖十二、整合性情節分析模板	36
圖十三、因果層次分析模板	37
圖十四、三芝區茭白筍產業之產銷模式	40
圖十五、三芝區茭白筍種植知識、技術之學習管道	42
圖十六、三芝區茭白筍行銷方式	46
圖十七、茭白筍永續發展未來二十年後的想像	51
圖十八、未來三角-新北市三芝區茭白筍產業之永續發展未來	53
圖十九、整合式未來情節分析-2040三芝區茭白筍產業永續發展之未來想像	58

表目次
表一、農業教育差異表	17
表二、舊農業觀及新農業觀之比較	20
表三、訪談對象一覽表	39
表四、三芝茭白筍產業-2040年最想要的未來情節之因果層次分析	63
表五、三芝茭白筍產業-2040年不想承認的未來情節之因果層次分析	65
表六、三芝茭白筍產業-2040年整合的未來情節之因果層次分析	67
表七、三芝茭白筍產業-2040年異變的未來情節之因果層次分析	68
參考文獻
EMBA智庫百科(2016)。農業科技創新。取自(2019.1.5)https://wiki.mbalib.com/zh-tw/%E5%86%9C%E4%B8%9A%E7%A7%91%E6%8A%80%E5%88%9B%E6%96%B0
三芝區公所(2020),性別統計專題分析。取自(2020.4.13)https://www.sanzhi.ntpc.gov.tw/content/?parent_id=10291&type_id=10291
上下游(2014),農村缺工報導。取自(2020.1.5)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57161/
中華民國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2019),人口統計資料。取自(2019.10.13)https://www.ris.gov.tw/app/portal/346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19),從事農牧業之農牧戶戶內人口數按性別及年齡分析。取自(2019.10.13)https://www.stat.gov.tw/ct.asp?xItem=37135&ctNode=517&mp=4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19),農林漁牧業歷次普查結果。取自(2019.10.13)https://www.stat.gov.tw/lp.asp?ctNode=555&CtUnit=389&BaseDSD=7&mp=4
方珍玲、黃馨慧、王俊豪、蔣憲國、蕭崑杉(2002)。台灣高等農業教育發展之研究。農業推廣學報,(19),61-98。
方耀華(2019)。循環經濟在農畜產業的實踐商務模型研究-以宇陽能源科技為例。台灣大學創業創新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王章逸、闕河嘉(2017)。台灣當代農家子弟的農業認同。傳播與發展學報,(34),106-133。
王菱妮(2017)。讓農作物脫胎換骨的新科技-基因編輯技術。農業科技專案計畫服務網。取自(2020.1.5)https://agtech.coa.gov.tw/Topic/topic_more?id=5d7140f64b854eb08f11717e29bd5f98
江秀娥、林弘堯、張采蘋(2017)。台灣雜糧產業多功能價值。技術服務,109:28-33。
江國源(2011)。農會員工人格特質,教育訓練與工作投入度之關聯研究—以仁武鄉農會為例。義守大學管理學院碩士班論文。取自http://ir.lib.isu.edu.tw/handle/987654321/11840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19),歷年農牧業就業人數。取自(2020.4.13)https://www.coa.gov.tw/ws.php?id=2447105
余祁暐、張羽萱、譚中岳(2018)。國際農業基因編輯科技發展現況與趨勢分析。台灣經濟研究院,生物經濟,55。取自http://www.biotaiwan.org.tw/download/structure4/%E9%99%B3%E6%9E%BB%E5%BB%B7/108/%E5%9C%8B%E9%9A%9B%E8%BE%B2%E6%A5%AD%E5%9F%BA%E5%9B%A0%E7%B7%A8%E8%BC%AF%E7%A7%91%E6%8A%80%E7%99%BC%E5%B1%95%E7%8F%BE%E6%B3%81%E8%88%87%E8%B6%A8%E5%8B%A2%E5%88%86%E6%9E%90(201812).pdf
吳惠卿(2019)。當前農業人力資源面結構之探討。技術服務,118:36-39。
吳惠卿與劉禎祺(2017)。影響青年農民農業知識分享意願因素之探討。技術服務,111:25-28。
李仁耀(2012)。亞洲新灣區下大高雄市的產業結構調整與人力發展策略。城市發展。取自http://ir.lib.kuas.edu.tw/handle/987654321/13918
李承嘉、方怡茹、廖本全、王玉真、藍逸之(2011)。台灣農地功能之研究: 一般民眾與農民態度及空間差異的比較。Journal of Taiwan Land Research, 14(1), 29-67。
李欣怡(2018)。台灣農業季節性缺工之多元化解決方案策略探討。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經營管理學程學位論文。
李郁璇(2011)。農業多功能論下農村永續社區之研究─以苗栗縣後龍鎮灣寶社區為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學位論文。
李景增(1994)。民生主義經濟建設的檢討和評估。三民主義學報,(16),103-123。
孟孟孝(2018)。植物育種技術之演進:談新興基因編輯技術 CRISPR/Cas9 於農業之應用。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取自https://agritech-foresight.atri.org.tw/article/contents/1530
林大利(2015)。保育性農業簡介與案例分享。自然保育季刊,(89),42-49。
林如萍(2007)。鄉村生活促進-以生活技能為導向之整合策略。農業推廣文彙,52,89-99。
林坤誼、梁宇承、李隆盛(2012)。高職農業群課程綱要的能源教育內涵之分析。中等教育,64(4),108-121。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驗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3(2),122-136。
珀愛婕 (Boeije, H., 張可婷, & Boeije, H. (2014)。質性研究分析方法。韋伯文化國際出版公司,1(4),15. 2(5),48-57。
張進益(1990)。台灣北部地區茭白種植期對生育與產量之效應。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6),27-34。doi:10.29567/ZHWHGX.199009.0003
曹建文(2012)。農民農業知識分享與移轉:一個農業產銷班之個案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嘉義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v3bt3b。
曹錦鳳、董時叡、蔡嫦娟(2017)。食農教育對都市型學生農業素養與飲食習慣之影響。農業推廣文彙,1-14。
郭哲昆、魏勝德、黃振全(2017)。推動屏東可可產業跨域發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全球資訊網,農政與農情,302。取自(2020.12.11)https://www.coa.gov.tw/ws.php?id=2506656
陳玲岑、郭愷珶、楊承叡、李政錩、陳建穎(2018)。107年農業推廣教育及科技研究成果。農業推廣文彙,33-41。
陳致德(2017)。農村再生社區落實永續發展策略之研究-以苗栗後龍福寧社區為例。逢甲大學都市計畫與空間資訊學系學位論文,1-105。
彭作奎(2011)。農業人才培育與產業發展。台灣農學會報,12(5),405-417。
黃彥慈(2013)。農業區域統計分析。政院農業委員會全球資訊網,農政與農情,251。取自(2020.12.11) https://www.coa.gov.tw/ws.php?id=2447516
楊宏瑛、倪葆真、呂美麗、陳玲岑、李苔寧(2010)。99年度農業推廣教育及科技研究成果。農業推廣文彙,219-227。
楊志維、林禎祥、簡禎佑、林孟輝(2018)。栽培密度對台灣北部地區茭白生育與產量之影響。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84),29-38。
楊志維、簡禎佑、林孟輝(2014)。台灣北部地區茭白種植時期對產量及糖度之影響。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76,1-12。
楊智凱(2019)。智慧農業發展現況。菇類智慧化生產與農場經營管理研討會專刊,農業試驗所,21-27。
楊智凱、施瑩艷(2016)。以智慧科技邁向台灣農業4.0時代。農政與農情,289。取自https://www.coa.gov.tw/ws.php?id=2505139
劉宥杉(2018)。走在農業智慧化的路上,美日先進國家之發展構想與期望達到之效益。台灣經濟研究月刊,41(11),119-126。
歐峻程、方珍玲(2018)。從地產地消理念探討消費者對在地食物認知及需求之關聯性。農業推廣文彙,61-69。
蔡靜瑩(2007)。加入WTO前後台灣農業勞動力變動分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全球資訊網,農政與農情,176。取自(2020.12.11)https://www.coa.gov.tw/ws.php?id=12427&print=Y
鄧建邦、陳瑞貴、陳國華、陳建甫、紀舜傑、宋玫玫、彭莉惠、吳姿瑩(2014)。未來學理論、方法與應用。淡江大學出版中心。
鄭博予、蔡晏霖(2017)。台灣新農民的建構:一種新舊來回穿梭的實踐 (Doctoral dissertation)。人文社會學系族群與文化碩士班論文。

Cofre-Bravo, G., Engler, A., Klerkx, L., Leiva-Bianchi, M., Adasme-Berrios, C., & Caceres, C(2019). Considering the farm workforce as part of farmers' innovative behavior: a key factor in inclusive on-farm processes of technology and practice adoption. Experimental Agriculture, 55(5), 723-737.
Inayatullah, S(2008). Six pillars: futures thinking for transforming. Foresight, 10(1), 4-21.
Inayatullah, S(2013). Futures studies: theories and methods. There's a future: Visions for a Better World, BBVA, Madrid, 36-66.
Mutenje, M., Kankwamba, H., Mangisonib, J., & Kassie, M(2016). Agricultural innovations and food security in Malawi: Gender dynamics, institutions and market implications.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103, 240-248.
Ortolani, L., Bocci, R., Bàrberi, P., Howlett, S., & Chable, V(2017). Changes in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ies can support emerging innovative actors in organic agriculture: The case of participatory plant breeding in Europe. Organic Farming, 3(1), 20-33.
Song, J., & Gao, Y(2018). Innovative Design of Agricultural Cross-border E-commerce Management Platform Construction between Hainan and Taiwan. In 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113(1), 012-168. IOP Publishing.
Šūmane, S., Kunda, I., Knickel, K., Strauss, A., Tisenkopfs, T., des Ios Rios, I., Rivera, M., Chebach, T.,& Ashkenazy, A, (2018). Local and farmers' knowledge matters! How integrating informal and formal knowledge enhances sustainable and resilient agriculture.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59, 232-241.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