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908200613491600
DOI 10.6846/TKU.2006.00950
論文名稱(中文) 《聊齋誌異》「形變」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Meanings of “Transfiguration” of Fox Goddess in Adult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博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4
學期 2
出版年 95
研究生(中文) 黃麗卿
研究生(英文) Li-ching Huang
學號 890000051
學位類別 博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6-06-27
論文頁數 17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王邦雄
委員 - 袁保新
委員 - 王邦雄
委員 - 呂正惠
委員 - 高柏園
委員 - 陳德和
關鍵字(中) 花精鬼狐
形變
變形
真性情
以情制禮
關鍵字(英) Fox Goddess
Transfiguration
Transformation
True Disposition
Strangulate Code by Disposi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聊齋誌異》原名《鬼狐傳》,可見此書最受世人矚目與讚賞者,並非世俗之人物,而是許多可親可愛、深具人性的花精鬼狐。基於此,多數學者皆指出「變形」之意義,是此書藝術創造中極為凸出且重要之特色,作為論述這些花精鬼狐所呈現的各種形象。
然而從《聊齋》一書透過形體、生死、美醜等變異現象,重點在彰顯形之所以變的意義,由此意在點出時代的問題,試圖反轉世俗的既定觀念,從人與花精鬼狐在形體的「無障隔」,及由「死而復生」的精神等,來說明「真與偽」、「情與禮」的意義辯證,由此彰顯德行主體的真精神,情意生命的價值意義,來回應晚明以來「情之至者,鬼神可通」的精神,以此試圖化解「世情如鬼」的種種困境,透過層層的批判反省中,以「變」為手段來朗現「不變」的真性情,作為其終極關懷。
「形變」的意義雖然彰顯生命之本真、赤子之心及真實之價值等等,然而落在現實當中,依然有種種困境。因此,面對世俗之禮教規範時,蒲松齡是以「花精鬼狐」所呈現之「真性情」來作回應,創造出一些不受世俗侷限、束縛,且顛覆不合理框架等特質,得以自由地追尋情欲,並以「爛漫天真」之真性情,批判轉化人間的難題,強烈呈顯出「情至」之精神力量,由此可以超越世俗之情欲、形骸、生死等現象。再由蒲松齡所言「情之至者,鬼神可通」、「爛熳天真,佛之真也」等精神,可知「爛熳天真」的生命本真,極為可貴,如能真正體悟實踐,才能掌握「真實」的精義。
透過花精鬼狐「形變」意義之展現,蒲松齡意在超越世俗之困境,突破種種社會既定觀念,而當回歸人倫日常之際,面對著現實人生之種種禮法制度,仍要持續實踐人性之理,此時其所持守之「理」,並非「形而上者謂之道」的理,而是落實在「形而下者謂之器」的生活當中,彰顯真正之人性、人情。由此可知,蒲松齡藉由花精鬼狐「形變」,不管是要顛覆禮教,或要超越世俗規範,其最終目的,是在成全生命之美好,以朗現生命之真實意義。
英文摘要
The characters in Adults are not mundane but celestial beings with humanity. Many scholars had pointed out that “transformation” is the most obvious and important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Chinese ancient legend. However, worth of studying, what are the author’s accounts about “the hardest to get in our life” and what are the relations between figuration and human nature if people cannot self-consciously cultivate as well as hold their true disposition. That is, can all spiritual meanings about “transfiguration” be criticized by “transformation”? 
In order to response the question above, in this paper, I tried to manifest widely the meanings of “transfiguration” by human nature as well as true disposition and so on. After that, I devoted to find its cultural values and true human meanings by its extramundane elements such as eroticism, figuration, life and di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現況及討論…………………………………………7
  第三節 研究範圍──兼論「形變」與「變形」之區分………26
  第四節 研究進路與論述架構…………………………………36
第二章 《聊齋誌異》「形變」的現象解析…………………40
  第一節 形體的變異……………………………………………40
  第二節 生死的變異……………………………………………53
  第三節 形貌的變異……………………………………………68
  第四節 小結……………………………………………………82
第三章 《聊齋誌異》「形變」的意義與辯證………………84
  第一節 「形變」的意義………………………………………84
  第二節 真與偽的辯證…………………………………………92
  第三節 情與禮的辯證…………………………………………104
  第四節 小結……………………………………………………119

第四章 《聊齋誌異》「形變」的義理詮釋……………………121
  第一節 貞定德性主體的價值…………………………………124
  第二節 體現至情至性的價值…………………………………136
  第三節 真性情在晚明思潮之意義……………………………143
  第四節 小結……………………………………………………149
第五章 《聊齋誌異》「形變」的批判及其「孤憤」意涵151
  第一節 《聊齋》「形變」中的社會批判………………………152
  第二節 《聊齋》「形變」的「孤憤」意涵   ………………163
  第三節 小結……………………………………………………170
第六章 結語………………………………………………………172

附錄一:《聊齋誌異》「形變」現象一覽表…………………………178

參考、徵引書目舉要………………………………………………184
參考文獻
一、古典文獻
王士禛:《池北偶談》,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一版。
王夫之:《船山遺書全集》,臺北:中國船山學會、自由出版社,1972年一版。
王夫之:《詩廣傳》,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初版。
王弼:《老子王弼注》,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一版。
王陽明著、鄧艾民注疏:《傳習錄注疏》,基隆:法嚴出版社,1990年一版。
王陽明:《陽明全書》,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一版。
司馬遷:《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97年一版。
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1984年9月一版。
李昉等編:《太平廣記》,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再版。
李漁撰,紫珍道人評:《李漁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一版。
李贄:《焚書》,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5月一版。
郭慶藩輯:《莊子集釋》,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3月一版。
陳確:《陳確集》,臺北:漢京文化公司,1984年一版。
陸象山:《陸象山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75年一版。
湯顯祖:《牡丹亭》,臺北:里仁書局,1986年4月一版。
馮夢龍:《情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一版。
蒲松齡:《聊齋誌異》(全二冊),臺北:世界書局,1974年6月四版。
蒲松齡:《聊齋誌異手搞本》(全二冊),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3月初版。
蒲松齡著、張友鶴輯校:《聊齋誌異會校會注會評本》(全三冊),臺北:九思出版公司,1991年一版。
蒲松齡著、盛偉校釋:《異史》(全二冊),安徽:文藝出版社,1993年1月一版一刷。
蒲松齡著、盛偉編:《蒲松齡全集》(全三冊),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年12月一版一刷。
蒲松齡著、路大荒編:《蒲松齡集》(全四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4月一版一刷。
蒲松齡著、趙蔚芝箋注:「聊齋詩集箋注」,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1965年5月一版一刷。
蒲松齡著、劉階平選注:《聊齋詞集選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年12月初版。
釋慧能著、丁福保註:《六祖壇經》,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一版。

二、現代專著
于天池:《蒲松齡與《聊齋誌異》》,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一版。
尹恭弘:《世情與世相》,北京:華文出版社,1997年2月一版一刷。
毛文芳:《晚明閒賞美學》,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4月初版。
王平:《中國古代小說文化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第一版、1998年10月第二次印刷。
王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7月初版。
王先霈、周偉民:《明清小說理論批評史》,廣州:花城出版社,1988年10月出版。
王邦雄:《中國哲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3月增訂三版。
王邦雄:《老子的哲學》,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70年9月初版,1983年9月三版。
王邦雄:《儒道之間》,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8月20日初版、1987年12月20日四版。
王國良:《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7月出版。
王道成:《科舉史話》,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6月第一版,1997年10月三版。
王夢鷗:《唐人小說校譯》(全二冊),臺北:正中書局1985年8月臺初版二刷。
王爾敏:《明清社會文化型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7月初版。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
王曉傳輯錄:《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出版。
王鴻泰:《〔三言二拍〕的精神史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4年6月初版。
王鎮遠、鄔國平:《清代文學批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1月一版一刷。
出版。
石育良:《怪異世界的建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
安國梁:《《聊齋》釋真》,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出版。
朱一玄編:《《聊齋誌異》資料匯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第一刷。
江曉原:《性張力下的中國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出版。
何滿子:《中國愛情小說中的兩性關係》,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3年3月第一版第一刷。
余英時:《中國知識人之史的考察》,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一版一刷。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8月初版。
吳九成:《聊齋美學》,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年5月一版一刷。
吳士余:《中國小說思維的文化機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12月一版一刷。
吳存存:《明清社會性愛風氣》,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出版。
吳志達:《中國文言小說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9月一版。
吳秀華:《明末清初小說戲曲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9月一版。
吳康:《中國古代夢幻》,北京:海南出版社,2002年6月。
吳組緗等著:《《聊齋誌異》藝術欣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3月初版,1990年6月第二刷。
吳禮權:《中國筆記小說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5月初版二刷。
廷汝梅、張俊:《清代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一版一刷。
李悔吾:《中國小說史漫稿》,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7月一版。
李新達:《中國科舉制度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9月初版。
李壽菊:《狐仙信仰與狐狸精故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10月初版。
汪玢玲:《鬼狐風情:《聊齋誌異》與民俗文化》,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第一版第一刷。
林安梧:《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出版。
林辰:《神怪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一版一刷。
林素玟:《《禮記》人文美學探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10月初版。
林景蘇:《不離情色道真如:《紅樓夢》賈寶玉的情慾與悟道》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第一刷。
金榮華編:《六朝志怪小說情節單元分類索引》(甲編),臺北:中國文化大學,1984年一版。
侯忠義、劉世林:《中國文言小說史稿》(上)、(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5月一版二刷。
侯義編:《中國文言小說參考資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4月一版一刷。
胡從經:《中國小說史學史長編》,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年4月一版一刷。
胡萬川:《真假虛實──小說的藝術與現實》,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第一刷。
原田季清:《話本小說論》,臺北:古亭書屋,1975年初版。
唐君毅:《人生之體驗續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9月初版、1996年3月全集校訂版二刷。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臺北:正中書局,1953年5月臺初版,2000年10月臺二版第十二次印行。
唐富齡:《文言小說高峰的回歸─《聊齋誌異》縱橫研究》,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0年7月出版。
孫光浩:《聊齋誌異是與非》,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8月初版。
孫楷第:《俗講說話與白話小說》,臺北:河洛圖書,1978年初版。
孫遜、孫菊園編:《中國古典小說美學資料匯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1年初版。
袁世碩、徐仲偉:《中國思想家評傳書:蒲松齡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第一刷。
袁世碩:《文學史學的明清小說研究》,齊南:齊魯書社,1999年12月第一版。
袁保新:《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2月一版。
馬振方:《小說藝術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2月一版。
馬瑞芳:《神鬼狐妖的世界──聊齋人物論》,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0月第一版第一刷。
馬瑞芳:《馬瑞芳講聊齋》,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4月第一版。
高小康:《市民、士人與故事:中國近古社會文化中的敘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2月第二版第二刷。
高柏園:《中庸形上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出版。
高柏園:《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4月初版。
康逸藍:《明末清初劇作家之歷史關懷─以李玉、洪昇、孔尚任為主》,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4年9月出版。
康韻梅:《中國古代死亡觀之探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4年6月初版。
康韻梅:《唐代小說承衍的敘事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3月。
張永政、盛偉主編:《聊齋學研究論集》,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3月
張稔穰:《中國古代小說藝術教程》,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一版一刷。
郭玉雯:《聊齋誌異的幻夢世界》,臺北:學生書局,1985年一版。
陳文新:《中國筆記小說史》,臺北:志一出版社,1995年3月初版。
陳文新:《中國筆記小說史話》,臺北:正中書局,1995臺初版。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臺北:久大文化,1990年5月初版。
陳平原:《陳平原小說史論集》(上)(下),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一版一刷。
陳昌明:《沈迷與超越:六朝文學之感官辯證》,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11月10日出版。
陳德和:《從老莊思想詮詁莊書外雜篇的生命哲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10月初版。
曾昭旭:《在說與不說之間──中國義理學之思維與實踐》,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2月15日初版。
曾昭旭:《存在感與歷史感─論儒學的實踐面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8月。
程國賦:《唐代小說嬗變研究》,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一版一刷。
華瑋:《明清婦女之戲曲創作與批評》,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2003年8月初版。
黃霖等著:《中國小說研究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7月一版一刷。
楊義:《中國古典小說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12月初版。
楊義:《中國古典小說論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一版。
楊義:《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一版一刷。
楊義:《中國歷朝小說與文化》,臺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8月初版。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年11月初版、2004年12月二版二刷。
雷群明:《聊齋藝術通論》,上海:三聯書店上海分店,1990年2月。
葉朗:《中國小說美學》,臺北:里仁書局,1987年6月初版。
葉舒憲主編《文學與治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
葉慶炳:《古典小說論評》,臺北:幼獅文化公司,1985年5月初版。
葉慶炳:《談小說妖》,臺北:洪範書店,1973年5月三版。
葛荃:《立命與忠臣-士人政治精神的典型分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一版一刷。
鄒元江:《湯顯祖新論》,臺北:國家出版社,2005年6月初版一刷。
齊裕焜:《明清小說》,上海:上海古航版社,1998年12月一版一刷。
劉良明:《中國理論小說批評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1月一版一刷。
嘯馬:《中國古典小說人物審美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6月第一版第一刷。
樂蘅軍:《中國古典小說散論》,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82年5月三版。
樂蘅軍:《古典小說散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11月一版一刷。
歐陽健:《中國神怪小說通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7年8月一版。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臺北:里仁書局,1992年出版。
謝昕、羊列容、周啟志:《中國通俗小說理論綱要》,臺北:文武出版社,1992年3月初版。
韓秋白、顧青:《中國小說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初版。
韓經太:《理學文化與文學思潮》,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9月第一版第一刷。
顏崑陽:《莊子藝術精神》,臺北:華正書局,1985年7月出版。
顏清洋:《蒲松齡的宗教世界》,臺北:新化圖書有限公司,1996年9月出版。
羅小東:《話本小說敘事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4月一版一刷。
羅敬之:《聊齋詩詞集說》,臺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出版。
羅敬之:《蒲松齡及其聊齋志異》,臺北:國立編譯館主編,1986年2月。
顧俊:《中國古代美學範疇》,臺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7月初版。
龔鵬程:《飲食生活》,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9月出版。

三、期刊論文
于盛庭、李時人:〈《聊齋誌異》與《池北偶談》〉明清小說研究第二輯,1985年12月,頁271~285。
于欽明:〈科第不舉與蒲松齡的內心苦憤〉,《蒲松齡研究》第二期,1989年12月,頁81~89。
井玉貴:〈略論蒲松齡的宗法思想〉,《蒲松齡研究》,第四期,2001年,頁5-13。
王泛森:〈明末清初的人譜與省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三本第三分,(1993年7月),頁679-712
王茂福:〈《聊齋誌異》兩性關係評判標準探賾〉,《蒲松齡研究》,第四期,2001年,頁26~39。
王恒展:〈《聊齋誌異》家庭問題初探〉,《蒲松齡研究》第二期,1989年12月,頁142~155。
王慶雲:〈三百年來蒲松齡研究的歷史回顧〉,《山東社會科學》,第四期,2002年,頁108~111。
王樹民:〈從史學談明清小說野史的價值〉,《沿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一期,1998年1月,頁119~126。
史少博:〈論《聊齋誌異》與《周易》思維之交點(續)〉,第四期,2002年,頁62~67。
伏滌修:〈寓神學的自為於文學的自覺──蒲松齡《聊齋誌異》神道觀評判〉,《蒲松齡研究》,第四期,2002年,頁24~33。
成敏:〈比較閱讀中透視蒲松齡的敘述選擇及理想人格──從〈敬元穎〉到〈聶小倩〉〉,《蒲松齡研究》,第四期,2002年,頁14~23。
朴明真:〈《聊齋誌異》中的公案小說〉,《蒲松齡研究》,第四期,2002年,頁57~61。
朱振武:〈論《聊齋志異》創作題材的三個源頭〉,《蒲松齡研究》,第四期,1999年,頁14~32。
朱祺、王恒展:〈《聊齋誌異》與佛教文化研究述評〉,《《聊齋誌異》研究》,頁12~23。
余羽惠:〈「癡」─《聊齋誌異》形象塑造的美學追求〉,《株洲工學院學報》,第20卷第一期,2006年1月,頁78~80。
呂啟祥:〈快讀《從《聊齋誌異》到《紅樓夢》》〉,《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二期,頁24~26。
李永祥:〈論《聊齋誌異》情愛小說的結構模式〉,《蒲松齡研究》第一期,1989年6月,頁24~39。
李伯齊:〈《聊齋》敘男女 蒲翁自情深──從蒲松齡的情愛觀〉,《蒲松齡研究》第一期,1989年6月,頁40~43。
李怡芬:〈《聊齋誌異》中的女性形象析探〉,《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6卷,第一期,1997年6月,頁131。
李曉靜:〈《聊齋誌異》,在宗教層面的觀照──試論佛教文化對《聊齋誌異》的影響〉,《蒲松齡研究》2000年第二期,頁28~37。
李豐楙「不死的探求─從變化神話到神仙變化傳說」,《中外文學》,第15卷,第四期,1986年10月,頁39~41。
林維紅:〈婦道的養成──以晚清湘鄉曾氏為例的探討〉,《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性別與醫療》,2002年11月,頁105~126。
侯忠義:〈「用傳奇法,而以誌怪」──淺談《聊齋》藝術表現手法的繼承和創新〉,《聊齋誌異欣賞》,頁203~218。
夏艾青:〈《聊齋誌異》的女性觀〉,《湖南第一師範學報》,第6卷第2期,2006年6月,頁125~127。
孫樹木:〈談《聊齋誌異》中對仙的描寫〉,《蒲松齡研究》,第四期,1994年,頁11~16。
徐峰:〈《聊齋誌異》中的「癡男」形象解析〉,《湖南科技學院學報》,第27卷第二期,2006年2月,頁50~52。
真柳誠:〈日本江戶時期傳入的中國醫書及其和刻〉,《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性別與醫療》,2002年11月,頁243~283。
袁健:〈離魂主題的演化〉,《蒲松齡研究》第二期,1989年12月,頁211~227。
常金蓮:〈世情與狐鬼──從《金瓶梅》到《聊齋誌異》〉,《蒲松齡研究》,第四期,2002年,頁46~56。
常金蓮:〈知己人生 別樣情深──《聊齋》兩性關係新境界〉,《蒲松齡研究》,第一期,2002年,頁51~58。
張火慶:〈聊齋志異的靈異與愛情〉,《中外文學》第9卷,第五期,1980年10月,頁68~85。
張光興:〈對蒲松齡愛情觀的幾點分析與思考〉,《蒲松齡研究》,第三期,1994年,頁17~28。
張華娟:〈從《聊齋》看蒲松齡對儒家思想的接受與超越〉,《蒲松齡研究》,第一期,2001年,頁5~16。
張稔穰、王中敏:〈《聊齋誌異》美感探源〉,《蒲松齡研究》1992年第一期,頁47~60。
張義賓:〈〈勞山道士〉的本體美學批評〉,《蒲松齡研究》,第一期,2002年,頁16~26。
張靜:〈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飾─論《聊齋誌異》中超脫禮俗的婦女形象〉,《語文學刊(高教版)》,2006年第三期,頁23~24。
張豔君:〈論儒家思想對《聊齋誌異》的滲透〉,《蒲松齡研究》2003年第一期,頁5~15。
梁其姿:〈疾病與方土之關係:元至清間醫界的看法〉,《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性別與醫療》,2002年11月,頁165~211。
盛志梅:〈《聊齋誌異》的鬼小說文化解讀〉,《蒲松齡研究》,第三期,1998年,頁42~53。
郭濟生:〈《聊齋誌異》史學價值初探〉,《蒲松齡研究》,第三、四期合刊,1993年12月,頁77~82。
陳葆文:〈試論《聊齋誌異》之符號美學──以〈畫皮〉之「獰鬼」為例〉,《淡江中文學報》,第十三期,2005年12月,頁141~181。
程美秀:〈試論《聊齋志異》中的士人從商〉,《蒲松齡研究》第一期,1996年,頁72~83。
馮軍:〈反彈琵琶─蒲松齡對人與異類之戀的哲學思考〉,《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7卷第二期,2005年6月,頁90~92。
葉旦捷:〈試論《聊齋誌異》中的喜劇性小說〉,《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四期,2001年7月,頁61~65。
葉旦捷:〈《聊齋誌異》美學思想新探〉,《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四期,2004年7月,頁47-53。
葛麗英:〈近十年《聊齋誌異》文本研究述略〉,《語文學刊(高教版)》,2006年第三期,頁17~19。
蓋光、陳湘君:〈「解放想像力」:創造《聊齋》的「美學向度」〉,《蒲松齡研究》2001年第一期,頁17~27。
蓋光:〈論作為否定性召喚結構的《聊齋誌異》〉,《蒲松齡研究》,第三期,1998年,頁19~30。
趙美科:〈略論蒲松齡的情愛觀──《聊齋誌異》愛情小說管窺〉,《蒲松齡研究》第一期,1989年6月,頁44~57。
趙懷珍:〈聊齋著作中的有神論思想及對一些迷信的批判〉,《蒲松齡研究》第一期,2002年,頁27~33。
劉階平:〈從聊齋手稿說到鑄雪齋鈔本〉,《書目季刊》第16卷,第一期,1982年6月,頁15~23。
潘曉聲:〈再釋〈嬰寧〉〉,《蒲松齡研究》,第三期,1994年,頁85~88。
鄭金生:〈日本內閣文庫所藏元明醫籍的初步考察〉,《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性別與醫療》,2002年11月,頁213~241。
鄭紅翠:〈淺談《聊齋誌異》故事類型與大團圓結局方式〉,《蒲松齡研究》2003年第一期,頁39~49。
鄭培凱:〈出污泥而不染──梅鼎祚(1549-1615)論娼妓的才與德〉,《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性別與醫療》,2002年11月,頁51~72。
顏崑陽:〈論先秦美學的中心觀念與衍生意義〉引自《文學與美學》第三集,淡江大學中文所主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10月),頁416。
羅立群:〈神奇幻化 俠骨飄香〉,《蒲松齡研究》第二期,1989年12月,頁174~183。
羅敬之:〈聊齋誌異的「立意」與「寄托」〉,《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5卷,第一期,1981年1月,頁45~55。
譚本龍、王潔、陳菊:〈從《聊齋誌異》看中國女性意識的覺醒〉,《渝西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卷第一期,2005年1月,頁50~53。
陳炳熙:〈論《聊齋誌異》是孤憤之書〉,《蒲松齡研究》2002年第2期,頁14~23。
陳丹平:〈以談奇述異宣洩胸中孤憤─從鬼題材作品看蒲松齡的現實人生感悟:現實的孤憤,理想的彷惶〉,《湘潭師範學院學報》第20卷第4期,1999年8月,頁92~95。
楊廣敏:〈孤憤心態與《聊齋誌異》的創作〉,《齊魯學刊》1996年第六期,1996年6月,頁78~82。
杜桂萍:〈孤憤:《聊齋誌異》的精魂〉,《聊齋誌異研究》1999年第1期,1999年2月,頁27~37。
馮曉琴:〈明末清初小說家的孤憤心理探析〉,《延安教育學院學報》第19卷第3期,2005年9月,頁44~45。
張德瑞:〈「孤憤」的吟唱,人性的悲歌─論《聊齋誌異》的悲劇美〉,《聊齋誌異研究》2005年第1期,2005年3月,頁40~48。
周曉琳:〈「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蒲松齡「孤憤」心態新探〉,《聊齋誌異研究》2004年第1卷,2004年3月,頁12~20。
周曉琳:〈「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續)─蒲松齡「孤憤」心態新探〉,《聊齋誌異研究》2004年第2卷,2004年4月,頁38~46。
陳炳熙:〈論《聊齋誌異》是孤憤之書〉,《蒲松齡研究》2002年第3期,頁11~19。
董毅:〈新聞總入夷堅志─蒲松齡的另類「孤憤」〉,《蒲松齡研究》2005年第2期,頁5~10。
楊玉軍:〈論《聊齋誌異》的創作動機兼議「孤憤說」〉,《蒲松齡研究》2002年第1期,2002年3月,頁27~33。

四、學位論文
朴正道:《聊齋志異研究》,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8年。
朴永鐘:《聊齋誌異的再創作研究》,臺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2年。
周正娟:《聊齋志異婦女形象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林岱瑩:《唐代異類婚戀小說之研究》,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林陳萍:《《聊齋志異》婚戀故事中的士子形象》,臺北師範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林慧咨:《聊齋誌異諷刺性研究》,輔仁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4年。
金仁喆:《聊齋志異之宿命論與果報觀研究》,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論文,1989年。
禹東完:《〈聊齋誌異〉夢境與變形故事研究》,(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姜素芬:《中國傳統短篇小說中仙妻故事研究》,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徐志平:《清初前期話本小說之研究》,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張嘉惠:《《聊齋誌異》女妖故事研究》,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張燦堂:《聊齋誌異諸定評點研究》,暨南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1年。
陳昌遠:《蒲松齡聊齋誌異精怪變化故事研究-一個「常與非常」的結構性思考》,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6年。
喻緒琪:《明末清初世情小說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彭美菁:《聊齋誌異影響之研究》,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3年。
曾守正:《先秦兩漢文學言志思想及其文化意義──兼論與六朝文化的對照》,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楊惠娟:《聊齋志異畸人故事及其喜劇精神》,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劉岱旼:《蒲松齡地獄思想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劉惠華:《聊齋志異女性人物研究》,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蔡宜君:《搜「人」記──聊齋誌異的「文人」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謝佳容:《蒲松齡聊齋誌異「異史氏曰」之底蘊試探》,彰化師範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4年。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