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907201316131900
DOI 10.6846/TKU.2013.01230
論文名稱(中文) 康僧會《六度集經》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Research on Kang Senghui's Liu-tu Chi-ching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1
學期 2
出版年 102
研究生(中文) 畢書徑
研究生(英文) William Bettinelli
學號 69802017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3-06-26
論文頁數 10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盧國屛
委員 - 高柏園
委員 - 李幸玲
關鍵字(中) 康僧會
《六度集經》
傳教
佛典
關鍵字(英) Kang Seng-hui
Liu-tu Chi-ching
Missionary Work
Buddhist Text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六度集經》是一部佛典,按照佛教文學分類方式,其收集的故事大部分屬於十二分教的本生類型,敘述釋迦牟尼佛尚未成佛前身為菩薩前生的經驗,其章節的遍體順序是以菩薩行之道,即「六度」(今譯為六波羅蜜多,六波羅蜜)編章,將裡面的故事按照其內容歸類於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種的修行方法。所謂「六度」強調的意義在於救度眾生,利人益己的精神。這是大剩佛教重要的修行概念,因為基本上,六波羅蜜在小乘佛教的基礎上,將早期佛教主張以內在修行方式來度世解脫擴展到一種處世,兼有內在與外在功夫的修行方式。
在介紹大乘佛教菩薩道的基礎上,康僧會特別注重所謂「六度」的第五項,禪度無極,而康僧會對禪學的瞭解源於東漢著名的翻譯家安世高和當時的小乘禪學學派的譯者和傳教者。因此,雖然菩薩思想屬於大乘佛教的範圍,若從思想的角度看《六度集經》,有關禪學的具體詮釋寫的極為周全,甚至曾經有學者認為,為了全面地理解當時的禪學思想,《六度集經》占有代表性的地位 。
鑑於《六度集經》的文化內含和語言風格特別異於前代的翻譯作品,如何對待其內容變為近代學者的研究議題。觀察以上的現象以及《六度集經》的其他與傳統中國思想相同之處,學者開始討論《六度集經》可否視為一部「以儒釋佛」甚至一種融合儒家和佛家思想之作品。但是《六度集經》故事的傳統中國文化內容不盡如此,其故事裡面也包括不少的方術內含和道家用語。若是「以儒釋佛」的角度來看六度集經,會不會矮化其較為廣泛的中國傳統內含?而若是以儒佛思想融合的角度來解釋,裡面的儒家和佛家思想是否應該受到平等的對待?至此系列的問題,我們現得釐清《六度集經》成書的社會歷史背景,並分析康僧會的傳教活動和其他作品,才能更進一步分析康僧會編譯《六度集經》的目標和裡面的文化內含。
本文採用有關康僧會的歷史文獻記載,其自撰作品的內容,《六度集經》故事文本分析,並且拿《六度集經》的一些故事的異譯文本進行比較分析,來突出《六度集經》故事的特質並以社會歷史背景去判斷該特質與當時傳教環境具有何種關係。筆者認為,《六度集經》的文化內含及語言風格跟當時的傳教環境與對象具有密切的關係,而康僧會應用一系列在中國文化很流行的概念,目的是為了使其著作更適合當時的政治社會局面,而在佛教的教義體系內給這些流行概念一點存在空間。
英文摘要
The Liu-tu Chi-ching is a collection of mainly Buddhist jataka tales which relate the former lives of the Budda before attaining enlightenment. Its tales are arranged in chapters ordered according to the “Six Perfections,” or “Six Pāramitā,” being dāna (generosity), śīla (morality), kṡānti (patience), vīrya (diligence), dhyanā (one-pointed concentration), prajna (wisdom). The heart of the six perfections lies attain what is known as the Boddhisatva path by saving oneself through saving others, which comprise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Mahayana Buddhism. 
Considering the diverse cultural subject matter and comparatively sinified linguistic structure of the Liu-tu Chi-ching, just how to interpret its unique content has become a topic of academic discussion. Some scholars have taken the viewpoint that the Liu-tu Chi-ching is a Confucian presentation of Buddhism, using popular Confucian concepts to introduce somewhat related Buddhist ideas, while other have gone as far as labeling it a form of philosophical fusion between Confucian and Buddhist thought. However, the Chinese cultural content incorporated in the Liu-tu Chi-ching isn’t limited to Confucian concepts alone, Daoist concepts as well as forms of divination and popular beliefs are also present. Does taking the view of a Confucian presentation of Buddhism diminish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other cultural content? As to the notion of cultural fusion, is the implication that the Confucian and Buddhist content within the text should be evaluated on equal footing? To further pursue these questions,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the Liu-tu Chi-ching was created along with the missionary activities and other works written by Kang Seng-hui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objective behind creating the Liu-tu Chi-ching and its cultural content.
	This paper uses historical documents related to the life of Kang Seng-hui, his own works, an analysis of the stories contained in the Liu-tu Chi-ching, as well as a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renditions of the stories present in other works to highlight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u-tu Chi-ching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contemporary missionary activities. The cultural content and linguistic structure of the Liu-tu Chi-ching are intimately tied to developments in the missionary activities taking place in China during the Late Han and Three Kingdoms Period. Kang Seng-hui applied a series of popular Chinese concepts in order to accommodate contemporary political and social circumstances and to acknowledge room for Chinese popular philosophical and ethical concepts within a Buddhism moral framework.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康僧會《六度集經》之研究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前言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及《六度集經》之研究價值			5
第三節	《六度集經》之前代研究 				7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4

第二章	康僧會生平					17
	第一節 	自述文獻					17
	第二節 	歷史文獻的記載				20
	第三節 	 康僧會學術觀念與特質			27
	
第三章	《六度集經》之時代背景與特質				29
第一節 	《六度集經》的內容簡介及特質 			29
第二節	孫吳國之學術環境					34
第三節	三國時代佛經翻譯方法之演變				38
第四節	《六度集經》之語言風格				42

第四章	康僧會的作品分析					50
第一節 	《六度集經》的提要分析-對於六度無極的解釋	        50
第二節 	文本分析						59
第三節	國王人物						93
第四節 	故事文本比較-前世後世				97
				長壽王經			97
				睒子經			102
				九色鹿王經		103
	
第五章	結語					104	
徵引文獻					        106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

《六度集經》 吳 ‧ 康僧會撰,CBETA T03 No. 152。
《長壽王經》西晉 ‧ 失譯,CBETA T03 No. 161。
《太子墓魄經》西晉 ‧ 竺法護,CBETA T03 No. 168。
《太子須大拏經》 西秦 ‧ 聖堅譯,CBETA T03 No. 171。
《菩薩睒子經》 失譯,CBETA T03 No. 174。
《佛說睒子經》 西秦 ‧ 聖堅譯,CBETA T03 No. 175。
《佛說九色鹿經》吳 ‧支謙譯,CBETA T03 No. 181。
《出矅經》前秦 ‧ 竺佛念譯,CBETA T04 No. 212。
《猘狗經》吳 ‧ 支謙譯,CBETA T04 No. 214。
《道行般若經》東漢 ‧ 支婁迦讖譯,CBETA T08 No. 224。
《法境經序》吳 ‧ 康僧會撰,CBETA T12 No. 322。
《佛說維摩詰經》吳 ‧ 支謙,CBETA T14 No. 474。
《維摩詰所說經》 姚秦 ‧ 鳩摩羅什,CBETA T14 No. 475。
《安般守意經序》 吳 ‧ 康僧會撰,CBETA T15 No. 602。
《佛說菩薩內習六波羅蜜經》 後漢 ‧ 嚴佛調,CBETA T17 No. 778。
《毗尼母經》,CBETA V24 No. 1463。
《高僧傳》梁 ‧ 慧皎撰,CBETA T50 No. 2059。
《經律異相》梁 ‧ 寶唱等撰,CBETA T53 No. 2121。
《初三藏集記》梁 ‧ 僧祐撰,CBETA T55 No. 2145。

二	古籍文獻
【漢】毛亨(傳),【東漢】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清】
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2)詩經正義》(台北市:藝文印書
館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8月,初版十五刷)。
【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5)禮記正義》
(台北市: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8月,初版十五刷)。
【東漢】趙岐(注),【北宋】孫奭(疏),《十三經注疏(13)孟子正
義》(台北市: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民國96年)。
【晉】郭璞(注),【北宋】邢昺(疏),《十三經注疏(12)爾雅正義》
(台北市: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民國96年)。
【南朝宋】范曄傳,《後漢書》,(鄭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10月
第一次印刷) 。
【梁】釋僧祐撰,蘇晉仁,蕭錬子點校,《出三藏記集》第二卷(北京市:
中華書局出版發行2003年10月)。
【宋】陳彭年,《新校宋本廣韻》(台北市:洪葉文化,1982年)。
【遼】釋行均,《龍龕手鏡》(北京市:中華書局初版1985年5月,第一次
印刷)。

三	佛學專書

方立天,《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台北市: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0
年6月)。
王永平,《孫吳政治與文化史論》(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12)。
中元村著、余萬居譯,《中國佛教發展史(上)》(台北市:天華出版事
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74年5月)。
任繼愈,《中國佛教史第一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5年6
月)。
朱恆夫,王學鈞,趙益注譯《新譯高僧傳》(台北:三民書局印行,2005年
10月)。
李煒,《早期漢譯佛經的來源與翻譯方法初探》(北京市:中華書店2011年
10月)。
周紹賢,《佛學概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6年)。
梁曉虹,《六度集經》(高雄市: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85年,初
版)。
彭自強,《佛教與儒道的衝突與融合》(成度:巴蜀書社,2000.8)。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上海:上海書店1991年12月)。
楊惠南,《佛教思想發展史論》(台北:東大圖書股份公司,2008年10月), 
199-201頁。
裴源,《佛經翻譯史實研究-中國翻譯史綱(上篇)》(台北市:大乘文化
出版社,民國六十二年四月八日)。
鄭鶴聲,鄭鶴春:《中國文獻學概要》(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6年
8月臺一版)。
鐮田茂雄著、關世謙譯,《中國佛教通史第一卷》(高雄市:佛光出版社民
國七十四年)。
釋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上海:中華書局,2011年10 月
01日)。
Zurcher, E. The Buddhist Conquest of China: The Spread and Adaptation of 
Buddhism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Leiden: E.J. Brill, 1972.

四	近人著作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上冊》(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12
月 )。
王邦雄等,《中國哲學》(台北:里仁書局,2005年9月)。
方一新、王雲路,《中古漢語讀本》(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9
月 )。
宋佩韋,《東漢宗教史》(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62年1月 )。
梁啟超,《佛學研究十八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
傅樂成,《中國通史上策》(台北市:弘揚圖書有限公司,2011年12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0
月)。
劉宓慶,《翻譯美學導論》(台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3月 )。
Lewis, Mark Edward. China Between Empires: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2009.
Taylor, Keith Weller. The Birth of Vietnam. Berk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3.

四	學位論文

阮氏碧玉(釋蓮海),《康僧會在《六度集經》中菩薩思想之研究》(臺北
市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08月13日)。
林彥如,《《六度集經》故事研究》,( 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
文,民國92年)。
	陳瓔秦,《《六度集經》菩薩行故事之研究》(嘉義縣:南華大學文學系碩
士論文,民國101年)。
張谷洲,《康僧會《六度集經》思想之研究》,(臺北市:淡江大學中文系
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七年六月)。

五	期刊

朱慶之,朱冠明,〈佛典與漢語語法研究〉,《漢語史研究集刊》第九輯,
2006年12月。
杜繼愈,〈略論康僧會佛學思想的特色〉,《內明》148期 ,1984年7月 。
李美煌(釋天常),〈六度集研究〉,《中華佛學研究》第02期,民國87
年。
胡湘榮,〈鳩摩羅什同支謙、竺法護譯經中語詞的比較〉,《古漢語研究》
第2期,1994年。
胡湘榮,〈鳩摩羅什同支謙、竺法護譯經中語詞的比較(緒)〉,《古漢語
研究》第3期,1994年 。
馬紅軍、盧穎,〈魏晉南北朝時期佛經翻譯對中國古典詩歌的影響〉,《四
川外語學院學報》第21卷第6期,2005年11月。
孫園園,〈《六度集經》中的同義詞連用〉,《安陽師範學院報》第6期, 
2007年。
梁曉虹,〈從語言上判定《舊雜譬喻經》非康僧會所譯〉,《中國語文通
訊》第40期,1996年12月。
焦琳,〈以儒釋佛:康僧會及其翻譯的《六度集經》〉《人文社科》 第28
期2010年。
曾亮,〈《六度集經》重的「厥」〉,《臨滄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7
卷第3期,2008年 7月。 
劉長慶、王桂琴,〈論我國早期的佛經翻譯特點-從東漢到西晉〉, 《襄
樊學院學報》第27卷第4期,2006年7月。
劉慶元,〈魏晉南北朝佛典翻譯的文體取向〉,《四川外語學院學報》第二
十四卷第二期,2008年3月。
Link, Arthur E. “The Introduction to Dhyana-Paramita by K’ang Seng-Hui in the 
Liu-tu Chi-ching.” Melanges de Sinologie II (Bibliotheque de l'Institut des 
Hautes Etudes Chinoises, Volume XX)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74.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