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907201311352000
DOI 10.6846/TKU.2013.01224
論文名稱(中文) 以類神經網路作鋼結構最佳化設計
論文名稱(英文) Optimal Design of Steel Structures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土木工程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1
學期 2
出版年 102
研究生(中文) 薛宇辰
研究生(英文) Yu-Chen Xue
學號 601380024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英文
口試日期 2013-06-23
論文頁數 16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高金盛(csk@mail.tku.edu.tw)
共同指導教授 - 葉怡成(140910@mail.tku.edu.tw)
委員 - 段永定
委員 - 苟昌煥
關鍵字(中) 鋼結構
最佳化
類神經網路法
實驗設計法
關鍵字(英) Steel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desig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Design of experiment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論文提要內容:
    早期求解結構最佳化問題時,大多採用數學規劃法,此方法需要計算繁雜的梯度函數,而且求得的解答往往僅為局部最佳解;而類神經網路法有別於此類方法,是一種平行分散處理的計算模式,其所建構的分析模型具有非線性特性,可獲得較一般迴歸分析更準確的結果。為此,本文以類神經網路法進行鋼結構最佳化設計,一方面藉此瞭解類神經網路法在求解結構最佳化問題之適用性,一方面藉以建立梁柱構件及梁柱構架等鋼結構之最佳化設計模式。
本文針對梁柱桿件及梁柱構架等鋼結構,首先利用鋼結構設計手冊內的常用H型鋼斷面,以及由均勻隨機亂數產生的可變H型鋼斷面建立兩種不同測試集,再以自編軟體進行測試樣本之結構強度計算,以ETABS軟體進行結構分析,以類神經網路法建立預測模型,最後以CAFE程式進行結構最佳化設計。本文所採用的CAFE程式是一種基於類神經網路法與實驗計畫法的最佳化設計系統。研究成果顯示,運用本文之最佳化設計模式搭配CAFE程式確實可以獲得比以往文獻更輕的設計成果。本文研究成果大幅提升類神經網路法應用於結構最佳化之實用性。
英文摘要
In the past, the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method is often used to solve the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problems. This method requires calculating the complex gradient function and sometime its answer is only a local optimum.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differs from this one. It is a 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 mode of calculation. It can obtain more accurate results than those of regression analysis because its analytical model that has characteristics of nonlinear. Therefore, this thesis uses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ethod to optimize the design of steel structures. On the one hand, it is used to underst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ethod in solving optimization of structures problems of applicability,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used to establish the optimal design patterns for   beams, columns and frame structures of steel.
Firstly, for beams, columns and frame structures of steel, this thesis uses two types of H-beams section to establish two different test sets. One type of the H-beams section is commonly used in the steel-structure design manual and the other is generated by the uniform random number. Next, this thesis composes the software to calculate the structural strength of the test samples, then using ETABS software for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to build predictive models. Finally, the optimum structural design results are obtained by using CAFE software. The CAFE software used in this thesis is an optimization design system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d design method of experiments. The result of the thesis have shown that using the design pattern in this article together with the CAFE software will result in getting a lighter structural design than the previous literature result. This research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practicality of using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on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
致謝	III
目錄	IV
圖目錄	X
表目錄	XIV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	1
1.2  動機與研究目的	4
1.3  研究步驟與方法	5
1.4  研究內容	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1
2.1  結構最佳化	11
2.2  類神經網路與交叉驗證法	12
2.3  實驗計畫法	14
2.4  鋼結構構架最佳化	15
第三章  基本理論	17
3.1  類神經網路法介紹	17
3.1.1  類神經網路法	17
3.1.2  類神經網路法演化之機制	18
3.1.3  類神經網路法的之演算步驟	20
3.1.4  類神經網路法特色	23
3.2  CAFE 程式	24
3.3  鋼結構設計	26
3.3.1  純受壓柱桿件設計	27
3.3.2  梁桿件設計	28
3.3.3  梁柱桿件設計	33
第四章  純受壓柱桿件設計	37
4.1  前言	37
4.2  柱桿件最佳化之目標函數及約束條件	37
4.3  純受壓柱桿件之最佳化設計流程	38
4.4  鋼結構純受壓柱桿件最佳化設計	39
4.5  類神經網路法分析結果	43
4.6  數值分析結果	48
4.6.1  案例一  作用軸力 400 t	48
4.6.2  案例二  作用軸力 800 t	51
4.6.3  案例三  作用軸力 1200 t	55
4.7  小結	58
第五章  鋼結構梁桿件最佳化	61
5.1  前言	61
5.2  鋼結構梁桿件最佳化目標函數及約束條件	61
5.3  鋼結構梁桿件最佳化流程圖	63
5.4  鋼結構梁桿件最佳化設計	64
5.5  CAFE 分析結果	67
5.6  數值分析結果	73
5.6.1  案例一  作用彎矩 100 t-m	73
5.6.2  案例二  作用彎矩200 t-m	76
5.6.3  案例三  作用彎矩300 t-m	79
5.7  小結	82
第六章  鋼結構梁柱桿件最佳化	84
6.1  前言	84
6.2  鋼結構梁柱桿件最佳化目標函數及約束條件	84
6.3  鋼結構梁柱桿件最佳化流程圖	86
6.4  鋼結構梁柱桿件最佳化設計	87
6.5  CAFE 分析結果	90
6.6  數值分析結果	97
6.6.1  案例1  (P,M1,M2)=(0,10,50)	97
6.6.2	案例2  (P,M1,M2)=(0,50,100)	99
6.6.3  案例3  (P,M1,M2)=(0,100,200)	102
6.6.4  案例4  (P,M1,M2)=(400,10,50)	104
6.6.5  案例5  (P,M1,M2)=(400,50,100)	107
6.6.6  案例6  (P,M1,M2)=(400,100,200)	109
6.6.7  案例7  (P,M1,M2)=(800,10,50)	112
6.6.8  案例8  (P,M1,M2)=(800,50,100)	114
6.6.9  案例9  (P,M1,M2)=(800,100,200)	117
6.7  小結	119
第七章  鋼結構梁柱構架最佳化	123
7.1  前言	123
7.2	鋼結構構架桿件最佳化目標函數及約束條件	123
7.3  鋼結構梁柱構架最佳化流程圖	125
7.4  平面構架最佳化設計	126
7.5  案例分析結果	131
7.5.1  案例A1,柱不變,梁不變	131
7.5.2  案例 A2,柱不變,梁分樓層變化	135
7.5.3  案例  B1,柱不變,梁不變	138
7.5.4  案例  B2,柱不變,梁分樓層變化	140
7.5.5  案例  C1,柱不變,梁不變	142
7.5.6  案例  C2,柱不變,梁分樓層變化	143
7.5.7  案例  D,柱與梁皆分樓層變化	145
7.5.8  案例  文獻單跨十層樓	152
7.5.9  案例分析9  單跨十層樓含斜撐	156
7.6  小結	160
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	162
8.1  結論	162
8.2  建議	163
參考文獻	164

 
圖目錄
圖1. 1  傳統結構最佳化設計方法流程圖	3
圖1. 2  類神經網路法最佳化設計方法流程圖	4
圖1. 3  基於類神經網路法之結構最佳化設計方法流程圖	8
圖3. 1  類神經網路流程圖	19
圖4. 1  柱桿件最佳化流程圖	39
圖4. 2  柱桿件輸入CAFE之數值	43
圖4. 3  500筆與100筆交叉驗證法的誤差收斂曲線圖	45
圖4. 4  500筆與100筆訓練測試法的誤差收斂曲線圖	45
圖4. 5  500筆與100筆A帶狀主效果圖	45
圖4. 6  500筆與100筆P帶狀主效果圖	45
圖4. 7  500筆與100筆H/B帶狀主效果圖	46
圖4. 8  500筆與100筆H/tw帶狀主效果圖	46
圖4. 9  500筆與100筆B/tf帶狀主效果圖	46
圖4. 10  500筆與100筆tf/tw帶狀主效果圖	46
圖4. 11  500筆與100筆A線性敏感性直條圖	47
圖4. 12  500筆與100筆P線性敏感性直條圖	47
圖4. 13  500筆與100筆A測試預測樣本散佈圖	47
圖4. 14  500筆與100筆P測試預測樣本散佈圖	47
圖5. 1  梁桿件最佳化流程圖	63
圖5. 2  梁桿件輸入CAFE之數值	67
圖5. 3  500筆與250筆交叉驗證法的誤差收斂曲線圖	69
圖5. 4  500筆與250筆訓練測試法的誤差收斂曲線圖	69
圖5. 5  500筆與250筆A帶狀主效果圖	69
圖5. 6  500筆與250筆M帶狀主效果圖	70
圖5. 7  500筆與250筆Z帶狀主效果圖	70
圖5. 8  500筆與250筆A線性敏感性直條圖	70
圖5. 9  500筆與250筆M線性敏感性直條圖	71
圖5. 10  500筆與250筆Z線性敏感性直條圖	71
圖5. 11  500筆與250筆A測試預測樣本樣本散佈圖	71
圖5. 12  500筆與250筆M測試預測樣本散佈圖	72
圖6. 1  梁柱桿件最佳化流程圖	86
圖6. 2  柱桿件輸入CAFE之數值	90
圖6. 3  梁柱桿件交叉驗證法誤差曲線圖	92
圖6. 4  梁柱桿件訓練測試法誤差曲線圖	92
圖6. 5  梁柱桿件A線性敏感性直條圖	92
圖6. 6  梁柱桿件I線性敏感性直條圖	93
圖6. 7  梁柱桿件P線性敏感性直條圖	93
圖6. 8  梁柱桿件M線性敏感性直條圖	93
圖6. 9  梁柱桿件A帶狀主效果圖	94
圖6. 10  梁柱桿件I帶狀效果圖	94
圖6. 11  梁柱桿件Z帶狀效果圖	94
圖6. 12  梁柱桿件P帶狀效果圖	95
圖6. 13  M帶狀效果圖	95
圖6. 14  A訓練測試樣本散佈圖	95
圖6. 15  P訓練測試樣本散佈圖	96
圖6. 16  M訓練測試樣本散佈圖	96
圖7. 1  梁柱構架最佳化流程圖	125
圖7. 2  模型輸入資料(單垮十層樓)	127
圖7. 3  構架桿件輸入輸出函數表	130
圖7. 4  模型A的層間位移轉角	138
圖7. 5  模型B的層間位移轉角	141
圖7. 6  模型C的層間位移轉角	144
圖7. 7  模型D與梁不變的層間位移轉角比較圖	151
圖7. 8  模型D與梁可變的層間位移轉角比較圖	152
圖7. 9  柱尺寸不變之層間位移轉角	154
圖7. 10  10F含斜撐	156
圖7. 11  單跨10F含斜撐層間位移轉角	157

 
表目錄
表4. 1  常見斷面軸力四分位表	41
表4. 2  測試案例	41
表4. 3  輸入變數上下界	42
表4. 4  柱桿件輸入CAFE之數值	43
表4. 5  100筆與500筆訓練相關係數因子	48
表4. 6  400 t 斷面尺寸表	50
表4. 7  400 t 斷面尺寸預測值表	50
表4. 8  400 t 斷面尺寸比較表(1)	51
表4. 9  400 t 斷面尺寸比較表(2)	51
表4. 10  800 t 斷面尺寸表	53
表4. 11  800t 斷面尺寸預測值表	53
表4. 12  800 t 斷面尺寸比較表(1)	54
表4. 13  800 t 斷面尺寸比較表(2)	54
表4. 14  1200 t 斷面尺寸表	56
表4. 15  1200 t 斷面尺寸預測值表	57
表4. 16  1200 t 斷面尺寸比較表(1)	57
表4. 17  1200 t 斷面尺寸比較表(2)	58
表4. 18  CAFE實際值與常見斷面案例比較表	58
表5. 1  常見斷面彎矩四分位表	65
表5. 2  測試案例	65
表5. 3  輸入變數上下界	66
表5. 4  梁桿件輸入CAFE之數值	67
表5. 5  250筆與500筆訓練相關係數因子	72
表5. 6  100 t-m斷面尺寸表	74
表5. 7  100 t-m 斷面尺寸預測值表	74
表5. 8  100 t-m 斷面尺寸比較表(1)	75
表5. 9  100 t-m 斷面尺寸比較表(2)	75
表5. 10  200 t-m斷面尺寸表	77
表5. 11  200 t-m 斷面尺寸預測值表	77
表5. 12  200 t-m 斷面尺寸比較表(1)	78
表5. 13  200 t-m 斷面尺寸比較表(2)	78
表5. 14  300 t-m斷面尺寸表	80
表5. 15  300 t-m 斷面尺寸預測值表	80
表5. 16  300 t-m 斷面尺寸比較表(1)	81
表5. 17  300 t-m 斷面尺寸比較表(2)	81
表5. 18  CAFE實際值與常見斷面案例比較表	82
表6. 1  測試案例	88
表6. 2  輸入變數上下界	89
表6. 3  柱桿件輸入CAFE之數值	90
表6. 4  500筆訓練相關係數因子	96
表6. 5  (P,M1,M2)=(0,10,50)斷面尺寸表	98
表6. 6  (P,M1,M2)=(0,10,50) 斷面尺寸預測值表	98
表6. 7  (P,M1,M2)=(0,10,50) 斷面尺寸比較表	99
表6. 8  (P,M1,M2)=(0,50,100)斷面尺寸表	100
表6. 9  (P,M1,M2)=(0,50,100) 斷面尺寸預測值表	101
表6. 10  (P,M1,M2)=(0,50,100) 斷面尺寸比較表	101
表6. 11  (P,M1,M2)=(0,100,200)斷面尺寸表	103
表6. 12  (P,M1,M2)=(0,100,200) 斷面尺寸預測值表	103
表6. 13  (P,M1,M2)=(0,100,200) 斷面尺寸比較表	104
表6. 14  (P,M1,M2)=(400,10,50)斷面尺寸表	105
表6. 15  (P,M1,M2)=(400,10,50) 斷面尺寸預測值表	106
表6. 16  (P,M1,M2)=(400,10,50) 斷面尺寸比較表	106
表6. 17  (P,M1,M2)=(400,50,100)斷面尺寸表	108
表6. 18  (P,M1,M2)=(400,50,100) 斷面尺寸預測值表	108
表6. 19  (P,M1,M2)=(400,50,100) 斷面尺寸比較表	109
表6. 20  (P,M1,M2)=(400,100,200)斷面尺寸表	110
表6. 21  (P,M1,M2)=(400,100,200) 斷面尺寸預測值表	111
表6. 22  (P,M1,M2)=(400,100,200) 斷面尺寸比較表	111
表6. 23  (P,M1,M2)=(800,10,50)斷面尺寸表	113
表6. 24  (P,M1,M2)=(800,10,50) 斷面尺寸預測值表	113
表6. 25  (P,M1,M2)=(800,10,50) 斷面尺寸比較表	114
表6. 26  (P,M1,M2)=(800,50,100)斷面尺寸表	115
表6. 27  (P,M1,M2)=(800,50,100) 斷面尺寸預測值表	116
表6. 28  (P,M1,M2)=(800,50,100) 斷面尺寸比較表	116
表6. 29  (P,M1,M2)=(800,100,200)斷面尺寸表	118
表6. 30  (P,M1,M2)=(800,100,200) 斷面尺寸預測值表	118
表6. 31  (P,M1,M2)=(800,100,200) 斷面尺寸比較表	119
表6. 32  CAFE實際值與常見斷面案例面積比較表	120
表6. 33  CAFE實際值與常見斷面案例型號比較表	120
表7. 1  九種案例表	127
表7. 2  輸入變數上下限	129
表7. 3  構架桿件輸入輸出函數表	130
表7. 4  輸出變數訓練因子	131
表7. 5  案例A1梁尺寸	132
表7. 6  案例A1柱尺寸	133
表7. 7  案例A1柱尺寸比較表	133
表7. 8  案例A1梁尺寸比較表	134
表7. 9  案例A1內力表與層間位移轉角	134
表7. 10  案例A2之4樓梁斷面尺寸	136
表7. 11  案例A2之10樓梁斷面尺寸	136
表7. 12  案例A2之4樓至10樓梁斷面尺寸比較表	137
表7. 13  案例A2內力表與層間位移轉角	138
表7. 14  案例B1,柱桿件之斷面尺寸比較表	139
表7. 15  案例B1內力表與層間位移轉角	139
表7. 16  案例B2內力表與層間位移轉角	141
表7. 17  案例C1,柱桿件之斷面尺寸	142
表7. 18  案例C1內力表與層間位移轉角	143
表7. 19  案例C2內力表與層間位移轉角	144
表7. 20  D模型斷面	146
表7. 21  D模型一至四樓柱子斷面尺寸	146
表7. 22  D模型三至四樓柱子斷面尺寸	147
表7. 23  D模型五至六樓柱子斷面尺寸	147
表7. 24  D模型七至八樓柱子斷面尺寸	148
表7. 25  D模型九至十樓柱子斷面尺寸	148
表7. 26  D模型一至二樓柱子斷面尺寸比較表	149
表7. 27  D模型三至四樓柱子斷面尺寸比較表	149
表7. 28  D模型五至六樓柱子斷面尺寸比較表	150
表7. 29   D模型七至八樓柱子斷面尺寸比較表	150
表7. 30  D模型九至十樓柱子斷面尺寸比較表	151
表7. 31  設計結果比較表	153
表7. 32  案例比較層間位移比較表	154
表7. 33  桿件內力比較表	155
表7. 34  單跨10F含斜撐之斜撐常見斷面資料表	157
表7. 35  單跨10F含斜撐之梁斷面常見斷面資料表	158
表7. 36  單跨10F含斜撐之柱斷面常見斷面資料表	158
表7. 37  單跨10F含斜撐之斷面尺寸	159
表7. 38  單跨10F含斜撐之內力表	159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	簡士傑、葉怡成(1992),「以遺傳演算法作鋼桁架結構之離散最佳化設計」,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第八卷,第三期,第355-362頁。
2.	洪彥欽(1994),「基因演算法於結構最佳化之設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
3.	葉建祿(1995),「以改良遺傳演算法作桁架鋼結構最佳化設計」碩士論文,中華工學院土木工程研究所。
4.	梁俊偉(2000),「平行混成多層遺傳演算法應用於幾何非線性結構最佳化設計之研究」,碩士埨文,國立中山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
5.	陳士毓(2001),「多重進化遺傳演算法於結構最佳化設計之應用」,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研究所。
6.	葉怡成(2001),實驗計畫法 --- 製程與產品最佳化,五南圖書。
7.	謝阜錝(2002),「結構最佳化設計之新式協力進化遺傳演算法」,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研究所。
8.	葉怡成(2009),高等實驗計畫法,五南圖書。
9.	呂良正,呂其翰,「雙向結構最佳化演進法及多重材料拓樸最佳化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2010。
10.	呂良正(2012),楊楚賢,「結合有限元素及數學分析套裝軟體之諧調質量阻尼器最佳化分析與設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
11.	Hopfiled, J. (1982), "Neural networks and physical systems with emergent collective computational abilitie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A, Vol.79,pp.2554-2558.
12.	Rumelhat.(1986), D.E., McClelland, J.L., and the PDP Research Group, " 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 Vol.1, MIT press, Cambridge, MA.
13.	于化蛟(1996), 「類神經網路之全域最佳化應用」,淡江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14.	柯星竹(2005),「應用遺傳演算法與類神經網路於結構最佳化設計之研究」,淡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15.	林軍威(2009), 「應用類神經網路預測矩形斷面高層建築之風力頻譜」,淡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16.	Jin Cheng.(2009), "A hybri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ethod with uniform design for structural optimization",Comput Mech, 44:61–71.
17.	Oscar Moller.(2009),"Structural optimization for performance-based design i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neural networks",Structural Safety, 31:490–499.
18.	Saeed G. , Eysa S. (2010),"Optimal Design of Structures for Earthquake Loading by Self Organizing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s",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Vol. 13 No. 2.
19.	Jiin-Po Yeh, Kun-Yu Chen.(2012), "Forecasting the lowest cost and steel ratio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imple beams using the neural network",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 March ,Vol. 3(3), pp. 99-107.
20.	Jiten Patel, Seung-Kyum Choi.(2012), "Classification approach for reliability-based topology optimization using 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s",Struct Multidisc Optim, 45:529–543.
21.	Mohd Suhairil Meon et al .(2012), "Frame Optimization using Neural Network", international journal advanced science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Vol. 2 ,No. 1.
22.	Reza Kamyab Moghadas et al.(2012), "Prediction of Optimal Design and Deflection of Space Structures Using Neural Networks",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Volume , Article ID 712974, 18 pages
23.	鄭建麟(2002),「利用實驗計畫法研究氟化物電漿中氮化矽反應性粒子蝕刻之最佳化」,國立清華大學。
24.	張凱評(2006),「田口式實驗計畫法應用於板金液壓成形最佳化製程與回彈分析-以中部某航空製造廠為例」,雲林科技大學,2006年。
25.	許鴻川(2008),「以實驗計畫法探討燒結型熱管之性能」,國立成功大學。
26.	鄧在國(2010),「實驗計劃法應用於可靠度環境測試實驗最佳化之探討-以背光模組為例」,明新科技大學。
27.	陳建志(2011),「實驗計畫法應用於太陽能光電製程改善:以線鋸切片機台製程最佳化為例」,國立成功大學。
28.	吳政昌(2011),「田口實驗計畫法導入氣壓回收系統發電最佳化分析」,逢甲大學。
29.	黃延年(1990),「考慮結點區效應之鋼結構最佳化設計」,國立台灣大學。
30.	Pezeshk, S., Camp, C. V. and Chen, D. .(2000), "Design of Nonlinear Framed Structures Using Genetic Optimization",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Vol. 126, No. 3.
31.	蔡銘山(2005),「鋼構架結構之最佳化設計」,屏東科技大學,2001年。
32.	陳振邦,「考慮LRFD構材強度與使用性之鋼結構輕量化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
33.	曾志偉(2006),「應用遺傳演算法於鋼構架之最佳化設計」,義守大學。
34.	Mohsen Kargahi,James C.Anderson.(2006), "Structural weight optimization of frames using tabusearchII:evaluation and seismic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December,1869-1879.
35.	Helena Barros,Vitor D.Silva.(2010), "Carla Fenceh Second order effects in slender concretecolumns reformulation ofthe Eurocode method based on nominal curvature[J] ",EngineeringStructures,2010,32:3989-3993.
36.	廖庭億,「應用遺傳演算法於三維鋼構架之最佳化設計」,義守大學,2009年。
37.	Feng Fu,3-D.(2010), "Nonlinear Hynamic progressive collapse analysis of multi-storey steelcomposite frame buildings-parametric study[J] ".Engineering Structures, 32:3974-3980.
38.	Maria Belcha Prendes Geroa,Antonio Belle Garciaa.(2005), "Juan Jos6 Hel Coz Diazb Amodifiedelitist genetic algorithm applied to the design optimization of complex steel structures[J]",Journalof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61:265—280.
39.	Ali Mehrabiana,Tarig AliAchintya,Haldar.(2009), "Nonlinear analysis of a steel flame[J] ".Nonlinear Analysis,71:616-623.
40.	AfonsoC.C.Lemongea,Helio.J.C.Barbosa,AlvaroL.G.A.Coutinho,Carlos C,H,Borges.(2011), "Multiple cardinaliw constraints and automatic member groupmg in the optimal design of steelframed structures[J]",Engineering Structures,33:433-444.
41.	劉元志(2011),「框架鋼結構的研究及優化設計」,武漢理工大學碩士學位。
42.	陳維志(2012),「台灣中低層鋼骨建築構件最佳化設計之視窗程式研發」,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43.	中華民國鋼結構協會(2002),「鋼結構設計手冊」,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44.	陳生金(2003),鋼結構設計:極限應力法與容許應力設計法,科技圖書,台北。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