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907201214102600
DOI 10.6846/TKU.2012.01285
論文名稱(中文) 南海問題發展與兩岸合作可能性探討
論文名稱(英文) The possibility of exploration of South China sea issue and Cross-Strait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0
學期 2
出版年 101
研究生(中文) 王書毅
研究生(英文) Shu-I Wang
學號 69827012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2-06-08
論文頁數 12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林若雩(linjuoyu@gmail.com)
委員 - 林正義(cylin@sinica.edu.tw)
委員 - 趙春山(Vicilichao@hotmail.com)
關鍵字(中) 南中國海
東協
東協區域論壇
重返亞洲
兩岸
互賴理論
關鍵字(英) South China Sea
ASEAN
ARF
Pivot to Asia
Cross-Straits
Interdependence Theor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南中國海主權爭議問題存在已久,因其特殊的地理環境與政治背景,包含台灣、中國、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和汶萊均對該區域宣稱擁有部分南海群島或者海域主權。在1970年代以後,南海問題因周邊國家島嶼主權、海域管轄權以及海洋資源,包含該區域漁獲、石油與天然氣等,發生了多次衝突。

隨著冷戰結束,亞太地區逐漸走向區域多邊主義,東協組織的對話功能逐漸受到區域內國家的青睞,兩岸雖並非東協組織的會員國,但都積極尋求對話交流管道,中國在1990年後,睦鄰外交成為其外交政策主軸,與東協國家也大幅改善關係,並且在1994年成為「東協區域論壇」的一員;台灣雖然受到種種政治因素而無法參與,也藉由1991年起每年在印尼召開的「南海潛在衝突會議」的非官方機制來表述意見。2002年東協與中國在柬埔寨金邊共同簽署「南海各方行為宣言」,雖不具備國際法的法律效力,但已經凸顯在多邊機制下的豐碩成果。2010年美國高調的「重返亞洲」立場,更是牽動近幾年來,整個南海問題的錯綜複雜。

本文以互賴理論為理論架構,討論兩岸在過去南海問題上的歷史背景與實際作為,再從兩岸於一軌與二軌外交 (官方與非官方)機制上的相互競賽,並輔以東協聲索國的主張依據與聲明,做綜合性的整合,最後提出兩岸對於南海問題可能的處理機制。
英文摘要
The disputes of South China Sea sovereignty have existed for a long time, because of its speci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political background. Taiwan, China, the Philippines, Vietnam, Malaysia and Brunei each country claims to own some parts of South China Sea islands or sovereignty of the marine belt. After 1970's, the South China Sea sovereignty disputes of neighboring countries, the sea area jurisdictions and marine resources, contained the region of fishery harvest,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After the end of Cold war,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heads has been getting region Multilateralism gradually. The dialogue function of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 was to favor of countries in the region. Although China and Taiwan are not the member states of ASEAN, they still actively keep looking for dialogue channels of multilateral communication. China joined the ASEAN Regional Forum(ARF) in 1994. In 2010,The United States pivot to Asia seemed likely towards a high-profile position, the affect between the claimants is more complicated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s that the past ten years.



Firstly, this thesis adopts interdependence theory as it’s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it also discuss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actual achievement of Cross-Straits on 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s. Secondly, the Cross-Straits relations has engaged in both track one and two diplomacy (official and unofficial) of the mechanism. Thirdly, it discuses supplemented basis and declaration of the ASEAN all the claimants, and makes the comprehensive integration. Finally, it presents a possible handling mechanism of the two sides across the Cross-Strait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前言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4
第二節	 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                               9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15
第四節	 分析架構與章節安排                               16

第二章	南海周邊聲索國的主張與行為
第一節	  菲律賓的主張與行為                               18
第二節	  越南的主張與行為                                 24
第三節	 馬來西亞及汶萊的主張與行為                         27
第四節	 美、日大國的態度與影響                             29

第三章	南海問題的處理機制
第一節	 東協與東協區域論壇下的解決機制                      35
第二節	 第二軌道的南海問題解決機制                         41
第三節	 共同開發的解決爭議機制                             46

第四章	中共戰略變遷下的南海策略與作為
第一節	 中共建政初期的南海策略                          54
第二節	 冷戰後期的中共南海策略與作為                       57
第三節	 後冷戰時期的中共南海作略與作為                      61
第四節	 近期的中共南海策略與作為                         67
第五節	 小結                                           72

第五章	 中華民國的南海策略與作為
第一節	  南海領土取的根據                                 73
第二節	 我國早期南海政策演進                              77
第三節	 李登輝時期「南海政策綱領」                         79
第四節	 陳水扁時代我國南海政策與作為                        83
第五節	 馬英九時期我國南海政策與作為                        87
第六節	 小結                                            92

第六章	總結                                                  
第一節	 結論                              94
第二節	 研究建議                                         97
第三節	 政策建議                                        101
參考文獻

表次
表2-1 菲律賓海域主張演變及其他相關事件一覽表                  22
表2-2 越南經濟成長率(2001-2012)                               26
表3-1 歷屆東協高峰會舉辦時間、地點                          36
表3-2 目前亞太地區多邊安全組織與會議參與狀況                  45
表5-1 南沙周遭國家占領年分表                      78
表5-2 馬、蕭「藍色革命、海洋興國」政見                 87
表5-3 歷屆兩岸南海問題學術研討會                            90
表6-1 南海國家主張主權的範圍與理由                           96
表6-2 歷屆江陳會協議與成果                       99
圖次
圖1-1 南海諸島位置圖                                        2
圖1-2 敏感性與脆弱性相關圖                                  12
圖1-3 研究架構圖                                          17
圖3-1 南海「甜甜圈」示意圖                                  49 

附錄
附錄一 南海政策綱領                           106
附錄二 南海各方行為宣言                           109
附錄三 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中文版)                     113
參考文獻
一 、中 文 書 籍: 
1.	1998年中國法律年鑑,北京:中國法律年鑑出版社,1997 年。
2.	《中共海軍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關係檔集(1951-1953)》,第二集,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58年。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外交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0。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政策研究室編,《1996年中國外交年報》,北京,世
6.	界知識出版社,1996年 8月。 
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興文辦公室編,《中國的國防》,北京,人民日報,1998年 7月。 
8.	中央圖書館臺北分館編,《海南暨南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圖書館臺北分館,初版,民國85年。
9.	中山大學編,《南海問題研討會論文集》,高雄,民國80年1月。 
10.	宋國維,《中共與東南亞國協互動關係探討》,國立東華大學大陸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6月。 
11.	《春秋左傳集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12.	沈克勤著,《南海諸島主權爭議述評》, 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9年4月。
13.	呂秀蓮,《台灣大未來:海洋立國世界島》,臺北,知本家出版社,2004年2月14日。
14.	革命實踐研究院圖書資料室編,《南沙群島》,臺北,天一出版社,1983年。 
15.	吳建德著,《中國威脅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民國85年。 
16.	林若雩著,《東南亞政治發展》,臺北,韋伯出版社,1999年。
17.	林文程著,《中共談判的理論與實務兼論台海兩岸談判》,高雄市,麗文文化公司,2000年。
18.	林正義著,《台灣安全三角習題:中共與美國的影響》。臺北:桂冠出版社,1989年。
19.	林正義著,《南海情勢與我國應有的外交國防戰略》,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民國85年10月。 
20.	林正義等合著,《台灣的國防安全》,臺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1995年。
21.	林宗達著,《戰區飛彈防禦與台海安全》,臺北,時英出版社,2002年2月。  
22.	林金枝、吳鳳斌等著,《祖國的南疆—南海諸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 
23.	林郁方編,《第二屆二十一世紀海權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民國81年。 
24.	海南省蛇口縣編,《南海諸島學術研討會論文選編》,海南省,1991年9月。  
25.	政治大學歷史系所編,《南海戰略與兩岸關係海南及南海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民國84年10月。 
26.	黃祈霖,《南海衝突問題之中共因素分析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大陸所碩士論文,民國 87年 7月。 
27.	胡念祖著,《海洋政策--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圖書出版,二版,民國86年9月。 
28.	席來旺,《21世紀中國戰略大策劃》,北京,紅旗出版社,1996年11月。 
29.	徐舸,《共和國保護神—中國武裝力量綜觀》,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2年8月。 
30.	姚嘉文著,《南海十國春秋南海與台灣安全》,臺北,大村文化出版事業股份公司,民國84年。 
31.	國防部主編,《中華民國一百年國防報告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100年。
32.	國家政策研究中心編,《第四屆國防管理研討會:我國應有的南海戰略》,臺北,1995年 12月23日。 
33.	陳欣之著,《東南亞安全》,臺北,生智文化出版,1999年10月。 
34.	許介鱗主編,《中國與東亞--二十一世紀的課題》,臺北,台灣大學,1998 年。 
35.	高崇雲著,《中共與東南亞》,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70年。 
36.	黃錫煌著,《南海風雲:亞太國家的南海戰略探索》,南投市,領航文化,民國88年。 
37.	『越』阮雅 等著《黃沙和長沙特考》,戴可來譯,北京,白東嶽校:商務印書館,1978年。
38.	張文仁著,《外交部南海諸島主權問題研究》,臺北,外交部,民國 85 年。 
39.	張維一,《南海資源開發與主權維護》,台北,潘氏圖書館,1994 年。
40.	張亞中著,《兩岸主權論》,臺北,生智文化事業,初版,1998年。 
41.	張亞中  孫國祥著,《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夥伴》,臺北,生智文化,1999年。 
42.	張明睿著,《中共國防戰略發展:跨世紀軍事革命浪潮跟尖者》,臺北,紅葉文化, 1998年 9月。 
43.	張錫鎮著,《東南亞政府與政治》,臺北,揚智文化出版,1999年3月。 
44.	趙徐懿、蔡浩然編,《南沙歷史地理研究專集》,廣東,中山大學出版,1991年10月。 
45.	翁明賢著,《二0一0中共軍力評估》,臺北,麥田出版,1998年。 
46.	陶威廉等著,《後冷戰時期亞太集體安全》,臺北,業強出版,1996年。 
47.	陳鴻瑜著,《南海諸島主權與國際衝突》,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76年3月。 
48.	陳鴻瑜著,《南海諸島之發現、開發與國際衝突》,臺北,國立編譯館,民國86年。 
49.	陳鴻瑜著,《東南亞各國海域法律及條約彙編》,南投縣,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民國 86年。 
50.	陳可吼編,《戰爭和平與國防》,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89年。 
51.	謝福進著,《後冷戰時期中共與東協安全戰略關係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所博士論文,民國89年10月。 
52.	彭光謙、王光緒等編著,《軍事戰略簡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 
53.	黃異著,《國際海洋法》,臺北,渤海堂文化出版,民國81年。  
54.	鄭資約著,《南海諸島地理誌略》,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年。 
55.	楊志恆等著,《我國應有的南海戰略》,臺北,業強出版,1996年。 
56.	楊作洲著,南海風雲:南海海域及相關問題的探討》,臺北,正中書局,民國82年。 
57.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58.	傅崑成著,《南(中國)海法律地位之研究》,臺北,123資訊,1995年。  
59.	傅崑成著,《南海主權與礦藏-歷史與法律》,臺北,幼獅出版社,1981年。
60.	鍾天祥、韓佳、任懷鋒編,《南海問題研究研討會論文集(2002)》,海口市,海南南海研究中心,2002年。
61.	劉復國,〈區域主義與亞太區域經濟整合發展新趨勢〉,劉復國、薑躍春合編,《亞太區域經濟合作與兩岸合作前景展望》,臺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2008 年。
62.	劉復國、吳士存主編,《2010年南海地區形式評估報告》,臺北,政大國關中心,2011年7月。
63.	韓振華著,《我國南海史料彙編》,北京,東方出版社,1988年 7月。 
64.	聶全林編,《國防環境與未來國防》,北京,國防大學出版,1989年。

二、	英 文 書 籍 
1.	Acharya, Amitav, “Managing intra-ASEAN relations.” In Constructing a Security Community in Southeast Asia: ASEAN and the problem of regional order.(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2.	Buchholz, Hanns J., Law of the Sea Zones in the pacific Ocean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987) .
3.	Catley, Bob, and Makmur Keliat, Spraltys: The Disput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ingapore: Ash gate, 1997). 
4.	Gungwu, Wang, 1995.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Myth, Threats and Culture. (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1995).
5.	Gurtov, Mel and Byong-Moo, Hwang, China's Security: The New Role of the Military (London: Lynne Renner Publishers Inc., 1998). 
6.	Hamzah, B. A., The Spratlies: What Can Be Done to Enhance Confidence (Kuala Lump: Institute of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1990). 
7.	Henderson, Jeannie, “Reassessing ASEAN”, Adephi Paper 328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8.	Lo, Chi Kin, China's Policy Towards Territorial Disputes: The Cas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lands (London: Rutledge, 1989). 
9.	Lin, Cheng Yi, The Tacit U.S-Taiwan Military Alliance and China's Perception. (co-authored with Ji You). In Yoichi Funabashi(ed.), Alliance Tomorrow: Security Arrangements after the Cold War. (pp. 109-139) (Tokyo: Tokyo Foundation,2001).
10.	Lin, Cheng Yi, Taiwan's Security under the Rise of China. In Hans J. Giessmann(ed.), Security Handbook 2008 Emerging Powers in East Asia: China, Russia and India. (pp. 189-208). Baden-Baden, (Germany: Nomos,2008).
11.	Morada, Noel M. “ASEAN and the Rise of China: Engaging, While Fearing, an Emerging Regional Power.” In The Rise of China and a Changing East Asian Order. ed. Lokubun Ryosei and Wang Jisi. (Tokyo: Japan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2010). 
12.	Samuels, Marwyn S., Contest for the South China Sea (New York: Methuen, 1982). 
13.	Selig, Harrison, China Oil and Asia: Conflict Ahead? (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7).
三、	期刊、論文
1.	丁宗裕,〈論中共與南海周邊國家領土紛爭〉,《共黨問題研究》,第 21 卷第4期,民國80年4月,頁39-49。 
2.	王冠雄,「南海爭端之國際法觀點分析」,《展望與探南》,第9卷 第8期,民國100年8月,頁14。
3.	王崑義,《南海爭端與陳總統的「南沙倡議」》,《交流雜誌》,第97期,頁34。
4.	中國科學院南沙綜合科學考察隊,南沙群島歷史地理研究專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1 ,頁93-94。
5.	丘宏達,〈我國南海歷史性水域之法律制度〉,《問題與研究》,第32卷第8期,民國82年8月,頁17-23。 
6.	平可夫,〈中國對南中國海的可能行動之研究〉,《當代中國研究》 ,第二期(總第53期),1996年,頁81-91 。 
7.	玉木一德 李明峻譯,〈東南亞海域問題與東協〉,《東南亞季刊》,第 2 第卷3期,1997年7月,頁19-35 。 
8.	瓦連西亞,〈南海會議的解決:脈絡、選項與議題〉,《國家政策雙週刊》,第96期,民國83年10月,頁16-18。 
9.	老  兵,〈1974 年中共與越南—西沙之戰〉,《陸軍學術月刊》,第 35 卷第400期,民國87年12月,頁46-60。 
10.	宋燕輝,〈東協與中共協商南海區域行為準則及對我可能之影響〉,《問題與研究》,第39卷第4期,民國89年4月,頁17-39。 
11.	宋燕輝,〈美國對南海周邊國家歷史性水域主張之反應〉(上),《問題與研究》,第37卷第10期,民國87年10月,頁1-21。 
12.	宋燕輝,〈美國對南海周邊國家歷史性水域主張之反應〉(下),《問題與研究》,第37卷第11期,民國87年11月,頁49-66。 
13.	宋燕輝,〈我國參與第八屆「南海會議」之情形與觀察〉,《海軍學術月刊》,第32卷第6期,民國87年6月,頁4-9。 
14.	宋燕輝,〈南海爭端國批准 1982 年海洋公約法的影響〉,《國家政策雙週刊》,第171期,1997年8月,頁8-9。
15.	宋燕輝,〈第三屆印尼「處理南海潛在衝突研討會」的觀察〉,《國家政策雙週刊》 ,第124期,1995年10月,頁16-17。 
16.	宋燕輝,〈「南海問題」與中華民國之參與:回顧與展望〉,《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2期,民國85年2月,頁15-39。 
17.	宋燕輝,〈南海潛在衝突:海域主張之現況與可能影響〉,《國家政策雙週刊》,第77期,民國83年1月,頁15-16。  
18.	宋燕輝,〈南沙島與主權與南海國際航行問題〉,《國家政策雙月刊》,第116期,民國84年7月11日,頁12-14。 
19.	宋燕輝,〈各國南海政策發展與潛在衝突之處理〉,《國家政策雙週刊》,第52期,1993年1月26日,頁10-12。 
20.	宋燕輝,〈各國南海政策之發展與南海潛在衝突之處理:1988-1992〉,《國家政策雙週刊》 ,第52期,民國82年1月26日,頁10-12。 
21.	宋燕輝 ,〈2001年南海地區安全情勢〉,見http://www.dsis.org.tw/welcome.htm    
22.	宋燕輝,〈「台灣與南海地區之衝突管理」圓桌學術研討會會議召開情形報告〉, 《東南亞區域研究通訊》,第13期,2001年4 月,頁 47-56。 
23.	宋長志,〈中國南海諸群島問題研究〉,《海軍軍官學校學報》,第 17 期,民國87年4月,頁1-7。 
24.	宋鎮照,〈東協國家在亞太政經秩序變遷之挑戰與發展〉,《理論與政策》,第12卷第3期,民國87年9月,頁95-111。 
25.	李  曄,〈南海諸島國際戰略背景之剖析〉,《海軍軍官學校學報》,第4卷,民國83年12月,頁145-151。 
26.	李勵圖,〈東協與南海爭議〉,《國家政策雙週刊》,第96卷,民國83年10月,頁14-15。
27.	李瓊莉,《東協對南海問題的立場與回應》,《海峽評論》,第248期,2011年8月號。
28.	李敦謙,《艱險定疆——進駐南沙群島記實》,《中外雜誌》,第382期,1998年,頁11-13。
29.	佐藤考一,李明峻譯,〈南中國海的國際關係:「中國威脅論」與東協〉,《南亞季刊》 ,第2卷第2期,1997年4月,頁30-44。 
30.	林若雩,〈二十一世紀台灣與亞洲國家的關係〉,《國家政策雙週刊》,第161期,1997年4月,頁6-8。
31.	林若雩,〈台灣加強與東協十國的策略〉,《國家政策雙週刊》,第169期,1997年7月,頁9-10。
32.	林若雩,〈尋求經濟、外交與國家安全的平衡〉,《國家政策雙週刊》,第173期,1997年6月,頁12-13。
33.	林若雩,〈從全球化視野看臺灣歷史定位與未來外交政策〉,《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3卷第1期,1997年春季號,頁181-182。
34.	林若雩,〈新世紀台灣對東南亞的外交戰略-以新思維開創未來〉,新世紀政策. 研討會-台灣的國際角色,新世紀文教基金會、台灣大學主辦,2000 年4 月8 。
35.	林若雩,〈新世紀台灣對東南亞的外交戰略--「以敦親睦鄰、全民為交」新思維創造未來〉,《新世紀智庫論壇》,第10期,2000年6月,頁30-31。
36.	林若雩,〈東協整合與兩岸關係〉,《新世紀智庫論壇》,第13期,2001年3月,頁52-60。
37.	林若雩,東協與中國達成《南海行動宣言》的意涵與台灣的因應之道,《新世紀智庫論壇》,第55期,2011年9月30日,頁75。
38.	林文程,〈中共海軍戰略發展與亞太關係〉, 國家政策雙週刊》,第155期, 1997年 1月,頁12。 
39.	林文程,〈東協區域論壇與亞太多邊安全體系的建構〉,《戰略與國際研究》,第1卷第3期,1999年7月,夏季號,頁76-114。 
40.	林正義,〈台灣南海政策的困境〉,《國家政策雙週刊》,第116期,84年7月11日,頁4-6
41.	林正義,〈我國目前應有的南海政策〉,《國家政策雙週刊》,第128期,民國84年12月,頁2-9。
42.	林正義,〈中華民國南海政策之芻議〉,《國防雜誌》,第 11 卷第 9 期,民85年,頁31-47。 
43.	林正義,〈東協區域論壇與南海信心建立措施〉,第 2 卷第 1 期,《國家政策雙週刊》 ,民國89年1月,頁21-55。 
44.	林正義,〈十年來南海島嶼聲索國實際作法〉,《亞太研究論壇》,2003年,19: 1-11。
45.	林正義著,〈亞太地區安全保障〉,世界和平研究所、中華歐亞基金會主編,《世界新秩序與亞洲》,頁53-74。臺北:致良出版社,2004年。
46.	林正義,〈美國與台海兩岸信心建立措施〉,《問題與研究》,2005年,44(6): 1-28。
47.	林正義著,〈中國崛起與台灣在亞太安全的角色〉,王高成主編,《台灣的戰略未來》,頁159-184。臺北:華洋出版社,2006年。
48.	林正義,〈戰略模糊、戰略明確或雙重明確:美國預防颱海危機的政策辯論〉,《遠景基金會季刊》,2007年,8, 1: 1-24。
49.	林碧炤,〈我國南海歷史性水域之法律制度—學術座談會概要〉,《問題與研究》,第32卷第8期,民國82年8月,頁1-15。 
50.	林蘋蘋譯,〈第一屆東協區域論壇聲明〉,《東南亞季刊》,第 3卷第 3期,民國87年7月,頁121-122。 
51.	林蘋蘋譯,〈美國柯林頓政府對中共菲「美濟礁」爭議事件之立場與反應
1993-1996〉,《東南亞季刊》,第2卷第2期,1997年4月,頁45-65。 
52.	林滿紅著。<界定台灣主權歸屬的國際法-簽訂於五十年前的『中日和約』>。近代中國《中日和約簽訂五十年學術座談會專輯》(臺北),第 148期,民國 91 年 4 月 25 日出版。
53.	何燿光,〈在國際理論架構下看南海議題中海軍作為之選擇〉,《海軍學術月刊》 ,第33卷第6期,民國88月6日,頁4-8。 
54.	何燿光,〈從亞太區域安全角度觀察中共之區域霸權—以南海情勢為驗證〉 , 《海軍學術月刊》,第34卷第3期,民國89年3月,頁10-28。
55.	俞寬賜,〈比較兩岸對南海主權問題之立場與政策〉,《理論與政策》 ,第 9卷第4期,民國84年9月,頁104-120。 
56.	俞寬賜,〈我國南海大陸礁層政策之商榷〉,《國家政策雙週刊》,第116期,84年7月,頁7-9。 
57.	俞寬賜,〈從「歷史性水域」制度論—我國南海 U 形線之法律地位〉,《理論與政策》,第8卷第1期,民國82年11月,頁87-102。 
58.	徐本欽著、陳佩修譯,〈中共對南海的戰略思想與利益〉,《東南亞季刊》,第2卷第4期,民國86年10月,頁1-14。 
59.	盛力軍,《中菲南沙之爭的危險發展》,《明報》月刊,1995年5月號
60.	唐仁俊,〈後冷戰時期亞太地區集體安全機制之發展與限制〉,《空軍學術月刊》 ,第513期,民國88年8月,頁57-72。 
61.	陳永康、翟文中,〈中共海軍戰略演進研究〉,《中國大陸研究》,第40卷第9期,民國86年9月,頁7-20。 
62.	陳永康 翟文中,〈中共海軍現代化對亞太安全之影響〉,《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7期,民國87年4月,頁1-24。 
63.	陳治萍,〈由兩岸關係看我國南海政策之調整〉,《國家政策雙週刊》,第134
期,1996年3月,頁10-11。 
64.	陳欣之,〈南沙主權糾紛對台海兩岸關係的意義與影響〉,《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7期,民國88年7月,頁23-41 。 
65.	陳鴻瑜,〈南海之石油資源開發與政治衝突〉,《東南亞季刊》,第 1 卷第 3期,民國85年7月,頁19-42。
66.	陳鴻瑜,〈中國發現南海諸島史〉,《歷史月刊》,第89期,民國84年 6 月,頁124-128。 
67.	陳鴻瑜,〈南海石油資料及共同開發之可能性〉,《國家政策雙週刊》,第69期,民國82年9月,頁10-12。 
68.	陳鴻瑜,〈南海區域合作問題之探討〉,《問題與研究 ,第 30 卷第 8 期,民國80年8月,頁1-11。 
69.	陳鴻瑜,美國、中國和東協三方在南海之角力戰,遠景基金會季刊,十二卷一期,2010年1月,頁63。
70.	陳貽斌,〈中共近海防禦之戰略構想與我國應有之體認〉,《海軍軍官》,第17卷第2期,民國87年4月,頁6-15。 
71.	陳美妃,〈後冷戰時期美國東亞戰略及中共之對策〉,第 7 期,民國 86 年12月,頁223-231。 
72.	黃奎博,〈全球化、變遷中的主權與中華民國的南海戰略〉,《國防政策評論》,第 2 卷第 3 期,頁 93。
73.	黃  異,〈南海資源共同開發在法律上的可行性〉,《載於南海諸島學術討
論會論文選編》,北京,國家海洋局發展戰略研究所,1992 年,頁236-265。 
74.	張中勇,〈中共對南海紛爭的衝突策略〉,《國防雜誌》,第 11 卷第 4 期,民國85年4月,頁17-33。 
75.	洪鴻文撰,《中共南海戰略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2010年1月。
76.	張文仁,〈南海諸島主權問題的研究—研究經過及資料索引〉,《外交部通
訊》 ,第21卷第8期,民國86年3月,頁9-13。 
77.	張國城,〈中共在永興島興建機場對南海地區戰略態勢的影響之研究〉,《政治學刊》,第3期,民國83年,頁173-195。 
78.	張炳堂,〈冷戰結束後亞太地區海權態勢之研究〉(上),《海軍學術月刊》,第30卷第5期,民國85年5月,頁4-14。 
79.	張炳堂,〈冷戰結束後亞太地區海權態勢之研究〉(下),《海軍學術月刊》,第30卷第6期,民國85年6月,頁4-15。
80.	張毅豐,〈中國對南中國海的可能行動之研究〉,《中國前途與兩岸關係》,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1997年 6月,頁350-365。 
81.	覃  鑄,〈中共南海主權爭議基本立場之剖析〉,《中共研究》,第29第卷5期,1995年5月,頁79-89。 
82.	楊志恆,〈中共與南海週邊主要國家的軍事交流〉,《國家政策雙週刊》,第169期,1997年7月22日,頁6-8。 
83.	楊素蘭,〈南海紛爭與中共作為〉,《俄情雜誌》,第5卷第3期,民國85年6月,頁11-19。  
84.	馭   志, 擱置爭議不能解決主權問題—析近期中共與菲律賓的南沙爭端〉,《中共研究》,第29卷第5期,民國84年5月,頁32-38。 
85.	廖文中,〈從中共觀點看南海與南沙問題〉,《中共研究》,第 30 卷第 5 期,1996年 5月,頁79-114。 
86.	廖文中,〈中共躍向遠洋海軍戰略〉,《中共研究》,第28卷第12期,1994年12月,頁48-62。 
87.	劉永成,〈南海現況淺析〉,《空軍學術月刊》,第451 期,民國 83 年 6 月,頁78-87。 
88.	劉復國,〈國家安全定位海事安全與台灣南海政策方案之研究〉,《問題與
研究》,第39卷第4期,民國89年4月,頁1-15。 
89.	劉復國,「綜合性暨合作性安全概念」,ROC-CSCAP會訊,第3期(1998-01),頁 6-8。
90.	劉復國,「國家安全定位、海事安全與台灣南海政策方案之研究」,問題與研究,第三十九卷四號(2000-04),頁 1-15。
91.	劉復國,「我國加入WTO後的兩岸外交新形勢」,國際事務季刊,二○○二年夏季刊(2002-06),頁 26-35。
92.	劉復國,〈當前亞洲區域安全保障趨勢與台灣安全〉,世界新秩序與亞洲--台日論壇2003東京會議論文集,《世界平和研究所、中華歐亞基金會》,臺北:致良出版社,2004 年,頁 123-135。
93.	劉復國,〈我國還有南向政策的機會嗎?《檢視我國南向政策的實質內涵與新方向》〉,高崇雲主編,《海峽兩岸南向政策與東協》,臺北: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2005 年。
94.	劉復國,「南海新情勢與重建我國南海戰略新思維」,戰略安全研析(臺北),第34期(2008-02),頁 14-17。
95.	劉復國,「香格里拉對話」對我國重要意涵的探討」,戰略安全研析(臺北),第38期(2008-06),頁 20-23。
96.	鄭月遂,〈南沙群島爭端與兩岸應有的政策〉,《中國大陸月刊》,第26卷第6期,民國82年12月,頁13-16。
97.	閻學通,〈中國的新安全觀與安全合作構想〉,《現代國際關係》,第11期(總
第97期),1997年12月,頁1-20。 
98.	鍾  堅,〈南海主權紛爭與國際合作〉,《國家政策雙週刊》,第115期,民國84年6月,頁8-9。 
99.	鍾傳濤,〈中共現行南海政策之研究〉,《陸軍學術月刊》,第35 卷 401 期,民國88年1月,頁11-22。 
100.	謝啟文,〈亞太新秩序下的中共戰略〉,《立法院院聞》,第22卷第10期,民國83年10月,頁44-50。 
101.	謝昌生,〈後冷戰時期中共亞太多邊安全協作關係之探討〉,《共黨問題研究》 ,第24卷第12期,民國87年12月,頁27-39。 
102.	趙雲山,〈中共擴張的西太平洋戰略〉(上),《中共研究》,第29卷第3期,84年3月,頁57-68。 
103.	蕭朝琴,〈中共海權發展之探討〉,《海軍學術月刊》,第 34 卷第 1 期,民國89年1月,頁59-65。 
104.	羅斯平,《東沙島「南海屏障」國碑整建》,《海巡雙月刊》,第25其,2007年,頁75-76。
105.	蘇進強,〈我國的南海政策在那裡〉,《國家政策雙週刊》,第 67 期,1993年8月,頁12-14。 
106.	蘇進強,〈TMD 對東亞戰略的影響與我國應有的作為〉,《新世紀智庫論壇》,第5期,民國88年3月,頁84-86。 
107.	蘇雲峰,〈從南海觀點論南海主權歸屬〉,《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第1卷第1期,民國83年9月,頁57-64。 
108.	Cloughley, Brina 著,雷光墅譯,〈南海爭端無須訴諸武力〉,《國防譯粹》,151第23卷第1期,民國85年1日,頁18-24。 
109.	Scherer, Sabine 著、林中偉譯,〈中共在南海的擴張策略〉, 國防譯粹》,第24卷第9期,民國86年9日,頁42-52。

四、	英 文 期 刊 
1.	Bert, Wayne, “Chinese policies and U.S. Interest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sian Survey, Vol.23, No.3 (March 1993), pp.315-332 
2.	Chen, Jie. “China`s Spratly policy,”Asian Survey, Vol. 34, No. 10, (October 1994), pp. 893-903. 
3.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Diplomacy Papers: The Conference of Berlin(The Potsdam Conference 1945 ), 1960, Vol. Ⅱ, pp. 1471-1476.
4.	Gallagher, Michael G, “China`s Illusory threat to the  South China Sea,” Interaction Security, Vol. 19, No. 1 (Summer 1994), pp. 169-194. 
5.	Johnson, Stewart S., "Territorial Issues and Conflict Potential in the South China sea." Conflict Quarterly, Vol. 14, No. 4 (Fall 1994), pp. 26-44. 
6.	Kim, Shee Poon, “The South China Sea in China's Strategic Thinking,”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19, No.4 (March 1998), pp. 369-387. 
7.	Smith, Esmond D.,“China's Aspirations in the Spratly Islands,” 153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16, No.3 (December 1994), pp. 274-294. 
8.	Valencia, Mark J., and Masahiro Miyoshi,“Southeast Asian Seas: Joint Development of Hydrocarbons  in overlapping Claim Areas,”Ocean Development and nternational Law, Vol. 16, No. 3 (July-September 1986), pp.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