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906201218074600
DOI 10.6846/TKU.2012.01279
論文名稱(中文) 銀行業顧客之品牌權益認知對其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之影響--以關係品質為中介變項
論文名稱(英文) The impact of customers brand equity cognition on the customers’ satisfaction and loyalty in banking industry – Using relationship quality as an intervening variabl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0
學期 2
出版年 101
研究生(中文) 鄭美麗
研究生(英文) Mei-Lei Cheng
學號 79961048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2-06-02
論文頁數 10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洪英正
指導教授 - 張雍昇
委員 - 張愛華
委員 - 何怡芳
關鍵字(中) 品牌權益
關係品質
顧客滿意度
顧客忠誠度
關鍵字(英) Brand equity
relationship quality
customer satisfaction
customer loyalt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國內金融市場之銀行品牌名稱逐漸深刻在消費者心中,對於金融服務業而言更是重要(Kim and Kim,2005),由於關係品質的提升,不僅可以為競爭激烈的銀行帶來明顯的區隔及差異化,更可以提高顧客滿意度,進而使得顧客忠誠度的提昇(Fecikova ,2004)),而達到利潤極大化的目的。有鑑於此,本研究以競爭激烈的銀行業為研究對象,進一步瞭解品牌權益、關係品質、顧客滿意度及顧客忠誠度之間的關係,使業者更加瞭解顧客需求藉以獲得顧客信賴與支持,同時瞭解消費者在這些環境下之關係強度,以作為企業之行銷策略的參考依據。
本研究以銀行業一般往來顧客作為問卷調查對象。以實體問卷及網路問卷等方式進行抽樣問卷調查,總計發出問卷之總數量為300份,有效回收數量為264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88.0%;以統計軟體SPSS17.0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果發現︰
1.銀行業顧客之品牌權益認知對其顧客滿意度具有顯著正向影響。
2.銀行業顧客之品牌權益認知對其顧客忠誠度具有顯著正向影響。
3.銀行業顧客知覺之關係品質對其顧客滿意度具有顯著正向影響。
4.銀行業顧客知覺之關係品質對其顧客忠誠度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5.銀行業顧客知覺之關係品質在品牌權益對其顧客滿意度及顧客忠誠度之影響具有完全的中介效果。
6.銀行業顧客之人口統計變項在品牌權益、關係品質、顧客滿意度及顧客忠誠度有部分顯著差異。
經本研究實證結果顯示,品牌權益透過關係品質對於顧客滿意度及忠誠度具有完全中介效果,亦即關係品質中的信任與承諾確實能夠影響顧客對於銀行忠誠度及滿意度。因此,銀行業者可以在提供顧客服務時,儘量突顯出銀行的服務品質,讓關係品質與品牌權益相互連結,藉由銀行忠誠度及滿意度的提高,進而提升銀行之經營績效。
英文摘要
In Taiwan finance market, the customers have impressed by the bank brand gradually, which is quite important to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 (Kim and Kim,2005). The improvement of relationship quality not only could bring the apparent differentiation and segmentation in the competitive banking industry, but also enhance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loyalty to maximize the profit (Fecikova ,2004)). By viewpoints of the above, we’d like to know more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and equity, relationship quality,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customer loyalty by studying the competitive banking industr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the banks may know more about their customers’ needs, and als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strength between banks and their customers in order to gain more trust and support. This can provide enterprise the useful marketing strategy reference.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are customers who having transaction experience with banks. Thorough paper and on-line questionnaires survey, a total of 300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and264 questionnaires were return, the valid response ratio was 88%. By using the SPSS 17.0 to analyze,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The customers’ brand equity cognition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ir satisfaction in banking industry.
2.The customers’ brand equity cognition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ir loyalty in banking industry.
3.The relationship quality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customers’ satisfaction in banking industry.
4.The relationship quality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customers’ loyalty in banking industry.
5.The relationship quality have complete intervening impact on customers’ satisfaction and loyalty by customers’ brand equity cognition in banking industry.
6.There are parti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customers' brand equity cognition, relationship quality, satisfaction and loyalty with different customers’ demographic variables.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relationship quality has complete intervening impact on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loyalty, which means trust and commitment that incubated in relationship quality exactly could affect the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loyalty of banks. Therefore, the banks could emphasize their relationship quality when serving customers in order to make linkage between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brand equity. And by promoting customers’ satisfaction and loyalty, the banks could get better performanc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目錄		I
表目錄		II
圖目錄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	5
第四節 研究流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銀行的市場概況與競爭環境	7
第二節 品牌權益之理論與小結	12
第三節 關係品質之理論與小結	16
第四節 顧客滿意度之理論與小結	21
第四節 顧客忠誠度之理論與小結	24
第五節 各變項之關聯性	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2
第一節 研究假設架構	32
第二節 研究假設	33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設計	42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42
第四章	研究結果	45
第一節 問卷調查與資料陳述	45
第二節 因素分析與信度分析	50
第三節 研究變項之迴歸分析與假說驗證	59
第四節 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對之銀行顧客之品牌權益、關係品質與顧客滿意度及顧客忠誠度之差異分析	75
第五章	結論討論及建議	86
第一節 結論	86
第二節 研究之管理意涵	88
第四節 對後續研究之建議	94
參考文獻		95
中文文獻		95
英文文獻		98
附錄:本研究問卷	100

表目錄

表2-1 本國銀行業營收獲利彙整分析概況	9
表2-2 品牌權益定義或相關理論	13
表2-3 品牌權益的衡量指標	15
表2-4 關係品質定義或相關理論	18
表2-5 顧客滿意度定義或相關理論	22
表2-6 顧客忠誠度定義或相關理論	25
表3-1 品牌權益構面定義與衡量	36
表3- 2 關係品質構面定義與衡量	38
表3-3 顧客忠誠度構面定義與衡量	39
表3-4 顧客滿意度構面定義與衡量	41
表4-1 問卷回收統計	45
表4-2 樣本人口屬性統計表	48
表4-3 品牌權益之KMO與Bartlett檢定	50
表4-4 品牌權益之因數分析、信度分析與命名	51
表4-5 關係品質之KMO與Bartlett檢定	51
表4-6 關係品質之因數分析、信度分析與命名	52
表4-7 顧客忠誠度之KMO與Bartlett檢定	53
表4-8 顧客忠誠度之因素分析、信度分析與命名	53
表4-9 顧客滿意度之KMO與Bartlett檢定	54
表4-10 顧客滿意度之因素分析、信度分析與命名	55
表4-11 品牌權益、關係品質及顧客忠誠度、顧客滿意度的相關分析	59
表4-12 銀行顧客知覺的品牌權益對顧客滿意度之迴歸分析表	61
表4-13 品牌權益品牌知名度、知覺品質、品牌聯想對其顧客滿意度之迴歸分析表	62
表4-14 銀行顧客知覺的品牌權益之品牌知名度對顧客滿意度之迴歸分析表	63
表4-15 銀行顧客知覺的品牌權益對顧客忠誠度之迴歸分析表	63
表4-16 品牌權益品牌知名度、知覺品質、品牌聯想對其顧客忠誠度之迴歸分析表	64
表4-17 銀行業顧客知覺之關係品質對其顧客滿意度之複迴歸分析表	65
表4-18 銀行業顧客知覺之關係品質之信任及承諾對其顧客滿意度之迴歸分析表	66
表4-19 銀行業顧客知覺之關係品質對其顧客忠誠度之複迴歸分析表	67
表4-20 銀行業顧客知覺之關係品質之信任及承諾對其顧客忠誠度之迴歸分析表	68
表4-21 銀行顧客知覺的品牌權益對關係品質之迴歸分析表	69
表4-22  關係品質為品牌權益與顧客滿意度之中介變項之檢驗	70
表4-23 關係品質為品牌權益與顧客忠誠度之中介變項之檢驗	71
表4-23 性別在各變項之T檢定	75
表4-24 婚姻在各變項之T檢定	76
表4-25 年齡在各變項之ANOVA檢定表	77
表4-26 學歷在各變項之ANOVA檢定表	78
表4-28 職業在各變項之ANOVA檢定表	80
表4-28 職業在各變項之ANOVA檢定表(續)	81
表4-29 您在現在的公司服務年資在各構面之ANOVA檢定表	81
表4-29 您在現在的公司服務年資在各構面之ANOVA檢定表(續)	82
表4-30 職級在各變項之ANOVA檢定表	83
表4-31 假設驗證結果表	84


圖目錄
圖1-1 研究流程圖	6
圖2-1 本國銀行業利率及利差走勢	7
圖2-2 五大銀行新承作放款利率走勢圖	8
圖3-1 研究架構	32
圖4-1 主要交易往來之銀行統計表	46
圖4-2 消費者使用銀行服務項目的人數統計表	46
圖4-3 選擇往來銀行的原因之統計表	47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1.中央銀行(2011)。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整理。
2.王振明(2006)「運用結構方程模式探討品牌權益、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關係品質與顧客忠誠度之關係-以桃園縣加油站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
3.王婷穎 (2002)「國際觀光旅館之服務品質、關係品質與顧客忠誠度之相關性研究─以台北、台中及高雄地區為例」。南華大學碩士論文。
4.池文海、陳瑞龍及潘美雪(2009)「品牌權益、服務品質、知覺價值、顧客滿意與顧客忠誠之探討-以台灣中油加油站為例」品質學報。
5.吳芳靜(2006) 「品牌權益、知覺風險、顧客滿意度、關係品質與顧客忠誠度之影響-以台灣銀行業貴賓理財為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
6.吳嘉慧(2004)「金融服務業顧客關係利益與忠誠度之探討台灣 」。管理學刊第 4 卷第2期 2004年 8月。
7.李文彬(2004)「銀行業關係行銷策略對顧客信任、滿意度與忠誠度影響之研究」。大葉大學碩士論文。
8.李月華與丁學敏(2005)「以顧客為基礎的品牌權益之探討」。台北科技大學學報。第三十九之一期。
9.李佩娗(2005)「網路銀行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10.官振豐(2004)「網路銀行客戶滿意度、忠誠度調查之實証研究—以富邦銀行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
11.林佑達(2006)「旅遊網站服務品質對顧客關係品質及忠誠度影響之研究」。輔仁大學碩士論文。
12.林忠勳(2004)「品牌聯想、知覺風險對企業經理人購買意願之影響研究」。南華大學碩士論文。
13.林慶村(2005)「銀行業服務品質、企業形象、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關聯性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14.高育民(2004)「服務接觸與服務品牌權益之研究-以關係品質為中介變數」。中興大學碩士論文。
15.張伊嫻(2001)「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信任、承諾與行為意圖—以銀行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16.張清泉(2007)「服務品質、滿意度與忠誠度關聯性之研究─以企業金融客戶為例」。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17.張銘純(2002)「品牌策略、組織系絡性變數、組織設計策略與品牌權益關係之研究」。中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18.許展維(2001)「銀行兼營保險之服務品質、知覺價格、顧客滿意度及顧客忠誠度之關聯性研究」。靜宜大學碩士論文。
19.郭憲章、俞淑惠、溫德威及吳壽山(2006)「銀行評價:整合財務績效及金融商品創新、市場競爭力之觀點」。台灣管理學刊第6 卷第1 期。
20.陳中智(2006)「包裝茶葉產品品牌權益與知覺風險對顧客忠誠影響之研究-中國與台灣市場的比較」。實踐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1.陳東霖(2005)「企業形象、品牌來源國對品牌權益的影響研究-以化妝品為例」。立德管理學院碩士論文。
22.陳林鴻(2009)「服務品質、關係品質、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影響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市民運動中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   
23.陳思成(2008)「大台北地區綜合性影城品牌權益、關係品質與顧客忠誠度相關性分析─以威秀影城、美麗華影城及 Showtime 影城為例」。銘傳大學碩士論文。
24.陳振燧、洪順慶(1998)「顧客基礎的品牌權益建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
25.陳振燧、洪順慶(1999)「消費品品牌權益衡量量表之建構—顧客基礎觀點」。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
26.陳淑芳(2002)「顧客關係、服務品質、品牌形象、顧客滿意度與再購意願間關係之研究— 以銀行業為例」。大同大學碩士論文。
27.黃清波(2000)「品牌要素對品牌權益影響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28.黃逸甫(2004)「服務品質、價格、品牌形象與品牌個性對顧客滿意度之影響─以銀行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29.黃逸甫(2004)「服務品質、價格、品牌形象與品牌個性對顧客滿意度之影響—以銀行業為例」。廣告學研究,第二十一集。
30.黃鴻斌(2003)「健康體適能俱樂部會員參與動機、顧客滿意度及忠誠度關聯性之研究--以金牌健康體適能俱樂部為例」。南華大學碩士論文。
31.楊秋宜(2006)「銀行業經營策略差異性分析」。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32.楊智欽(2011)「品牌權益及顧客關係品質對顧客採購行為影響之研究-以台灣地區進口五金產業為例」。中原大學碩士論文。
33.鄭文銘(2005)「國內線航空公司顧客滿意度調查-以北高航線為例」。逢甲大學碩士論文。
34.經濟部(2008)在「金融服務產業分析及投資機會」
35.臧魯望(2003)「品牌權益、顧客滿意與消費者購買行為之關係- 以加油站為例」。朝陽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36.劉衍慶(2011)「關係結合方式、關係品質與顧客忠誠度關聯性之研究─以第一銀行為例」。康寧大學碩士論文。
37.戴麗紅(2006)「運用結構方程模式探討品牌權益、服務品質、關係品質、知覺風險與顧客忠誠度之關係- 以台灣證券業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
38.謝憶文(1999)「顧客滿意、品牌權益與顧客終身價值關係之研究- 以服務過程為服務業分類之實證」。中原大學碩士論文。
39.蘇元含(2003)「運用線性結構模式探討服務品質對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之影響- 以中油加油站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
40.曾國烈 (2004),〈台灣金融產業提升競爭力改革──銀行業〉,收錄於《台灣金融改革之路》,台北: 國家政策基金會。
41.陳羚螢(2009年5月4日)。從施振榮演講談品牌的重要性。台灣服務業聯網。取自  http//www.twcsi.org.tw/columnpage/expert/e072.aspx  
42.陳雲上(2011年11月30日)。台灣第16家 合庫金控明天掛牌。聯合理財網。取自http://udn.com/NEWS/STOCK/STO2/6751465.shtml
43.鉅亨網2011年《BrandZ》全球100大品牌,寰宇投資。取自http://www.cnyes.com/globalinvest/100Brands.aspx  



英文文獻
1.Aaker, D. A. (1992). “The Value of Brand Equity”,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13, p. 29.
2.Aaker, D. A.(1995). Managing Brand Equi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3.Aaker, D. A. (1996). “Measuring Brand Equity across Products and Market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38(3), p.315-327.
4.Barwise, P. (1993).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on brand equ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10(1), p.93-104.
5.Biel, A. L. (1992). “How brand image drives brand equity”,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32(6), p.6-12.
6.Crosby, L. A., Evans, K. R., and Cowles, D. (1990). “Relationship quality in services selling: An Interpersonal influence perspective”, Journal of Marketing, 54(3),p. 68-81.
7.Fecikova, I. (2004). “An index method for measurement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The TQM Magazine, 16(1), p.57-66
8.Garbarino, E. and Johnson, M. S. (1999). “The Different Roles of Satisfaction, Trust, and Commitment in Customer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keting, 63, p.70-87.
9.Keller, K. L. (1993). “Conceptualiz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Consumer-Based Brand Equ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57(1), p. 1–22.
10.Keller, K. L. (1998). 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 Build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Brand Equity, Upper Saddle River: Prentice-Hall.
11.Keller, K.L. (2001). Building and Managing of Corporate Brand Equity,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2.Kim, P. (1990). “A Perspective on Brands”,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7(4), p. 20-30.
13.Kim, H.B, and Kim, W. G.(200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and Equity and, Firms’ performance in Luxury Hotels and Chain Restaurants”, Tourism Management, 26(4), p. 549-560.
14.Kotler, P. (1999). Marketing Management, 7th Ed., Prentice- Hall, p.455-459.
15.Mattila1 A. S. (2001). “The Impact of Relationship Type on Customer Loyalty in a Context of Service Failures”, 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 4(2), p.91-101.
16.Smith, J.M. (1991). “Brand Equity and the Analysis of Customer Transactions”, Science Institute, p.91-110.
17.Tauber, E.M. (1988). “Brand leverage: strategy for growth in a cost control world”,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28(4), p.26-30.
18.Tsiros, Vikas, and William (2004). “The Role of Attributions in Customer Satisfaction: A Reexaminatio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1 (2), p. 476-483.
19.Yoo, B. and Donthu, N. and S. Lee, (2000). “An Examination of Selected Marketing Mix Elements and Brand Equity”,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8(2), p. 195-211.
20.Yoo, B. and Donthu, N.(2002). “Testing Cross-Cultural Invariance of the Brand Equity Creation Process”, The Journal of Product and Brand Management. 11(6), p. 380
21.Yoo, B. and N. Donthu, (2001). “Developing and Validating a Multidimensional Consumer-Based Brand Equity Scale”,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52(1), p. 1-14.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