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906201102223200
DOI 10.6846/TKU.2011.01032
論文名稱(中文) 砂拉越福州人經濟發展(1900-1962年)
論文名稱(英文)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Foochow People in Sarawak(1900-1962)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歷史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Histor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9
學期 2
出版年 100
研究生(中文) 鄭毓瑩
研究生(英文) Yu-Ying Cheng
學號 69603007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1-06-16
論文頁數 14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黃建淳
委員 - 陳潄石
委員 - 王樾
委員 - 黃建淳
關鍵字(中) 砂拉越
詩巫
福州
經濟
銀行業
火鋸業
關鍵字(英) Sarawak
Sibu
Foochow
Economy
Banking
LumberIndustr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1900年在布魯克政府的政策之下,黃乃裳已訂約的方式,率領閩北福州人移民至砂拉越詩巫墾殖。1904年衛理教會富雅各牧師承接「新福州墾場」事務,在劉家洙與黃景和的協助之下,設立教會與學校、引進橡膠種植、機械化的設備及建設民生設備,並且配合政府土地政策與人口移入法令,藉由地緣、血緣、業緣等組織凝聚福州人力量,為福州人帶來經濟上的新契機。
    因第一次世界大戰與世界經濟衰退的影響,橡膠價格跌落,加上1928年詩巫全城遭受祝融之災,造成許多福州人因而失業。1942—1945年日軍佔領期間,人民生活陷入困境,當地經濟困窘,社會發展停頓。福州人面對經濟上的困境、政府政策的轉變,以及日軍佔領統治,他們緊密結合同鄉力量,維護自身團體利益,並且不斷擴增其商業版圖。
    二次大戰結束後,福州人口快速成長,以及砂拉越交通的改善,福州人得以大量向外擴張,找尋土地發展機會與開發林木資源。而散佈於各地的衛理教會與福州公會,是福州人向外擴散的據點,使得福州人在砂拉越各地進行商貿活動時,能獲得同鄉幫助。並以福州人在銀行業與火鋸業上的發展為例,藉由「福華銀行」、「啟德行」、「W.T.K.機構」、「常青集團」、「公明銀行」的研究,實際探討福州人在砂拉越經濟發展的情況。
    本文以文獻研究和歷史社會學作為研究主軸,又輔以田野調查與訪談作為其研究方法。來探討二十世紀初期移民至砂拉越的福州人,在馬來西亞成立之前,如何以人口的優勢和族群的團結,成功在各個行業順利發展,使得福州人在砂拉越的經濟立於不敗之地。
英文摘要
In1900, Wong Nai Siong recruited Foochow People to Sibu region of Sarawak, they developed river bank of the Rajang. In 1904, James Hoover was appointed as “Protector of the Foochow”, Lau Hoi Chew, Wong King Ho, and he cooperated to built schools and churches, recommend plating rubber, constructed modern equipment. Foochow people maintained contacting with kinsmen or friends and neighbors in China, gathering their power to develop economy. 
    The price of rubber fell sharply in the World War One and The Great Depression. In 1928, Sibu had a fire accident, therefore Foochow People lost their jobs.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in 1942-1945, people were mired in difficulties;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was stopped. Confronting these difficulties, Foochow People still advance courageously, expanding their commercial domain in Sarawak.
    After World War Two, the population of Foochow People grew up rapidly. The traffic of Sarawak got better, they moved to the other regions. The Methodist Church and Foochow Association distributed to Sarawak, so Foochow People could help each other in everywhere. They assembled own economic strength, especially in baking and lumber industry, by discussing Foochow’s businesses to understand Foochow People’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arawak.
    In the thesis ,we can discuss that Foochow People emigrate from China to Sarawak in early 20th, to 1962 this period, Foochow People how to use the advantage of population and dialect group’s strength to develop successfully in every trade and let Foochow People stand in the top of Sarawak’s econom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方法與研究限制 …………………………………6
第二章 砂拉越與福州人 ………………………………………………7
第一節 中國與汶萊的關係 ……………………………………………8
  一、中國史籍中汶萊的記載…………………………………………8
  二、砂拉越與汶萊之關係 …………………………………………13
第二節 清廷對華人移民的反應………………………………………18
  一、清廷的政策 ……………………………………………………18 
  二、華人移民之因素 ………………………………………………24 
第三節 詩巫榕僑先驅黃乃裳史略……………………………………27
  一、早期西婆羅洲的華人公司 ……………………………………27
  二、黃乃裳與移殖砂拉越 …………………………………………33
第三章 詩巫福州人初期的經濟型態…………………………………38
第一節 詩巫「新福州」墾場的建置…………………………………39
  一、土地分配與種植 ………………………………………………39
  二、教會與學校的發展與功能	……………………………………44
  三、港主黃乃裳的困境與評價	……………………………………50
第二節 富雅各與墾場的新契機	……………………………………53
  一、種植橡膠解決困境 ……………………………………………53
  二、現代化器械刺激商貿發展	……………………………………60
第三節 詩巫經濟發展之危機…………………………………………65
  一、世界經濟蕭條的波及 …………………………………………65
  二、日據時期對詩巫華社的損害 …………………………………72
第四章 戰後福州人經濟發展…………………………………………79
第一節 榕僑幫權社會分析……………………………………………79
  一、血緣性宗祠 ……………………………………………………80
  二、地緣性公會 ……………………………………………………81
  三、業緣性商會 ……………………………………………………86
  四、幫權領導的特質 ………………………………………………89
第二節 各業百工的發展………………………………………………91
  一、人口的優勢 ……………………………………………………91
  二、向外擴張 ………………………………………………………94
  三、銀行業與火鋸業的發展 ………………………………………98
第三節 個案分析 ……………………………………………………104
  一、陳立訓與福華銀行……………………………………………104
  二、劉會幹與啟德行………………………………………………110
  三、其他企業………………………………………………………115
    1. W.T.K.機構 …………………………………………………115
    2. 常青集團 ……………………………………………………115
    3. 公明銀行 ……………………………………………………116
第五章 結論 …………………………………………………………118
參考書目……………………………………………………	…………123
附錄……………………………………………………………………135

圖 次
圖2-1:東南亞砂拉越形勢圖 ................................................................................ 13
圖2-2:砂拉越王國歷年領土擴張形勢圖 ............................................................. 15
圖2-3:閩粵各屬僑鄉 ............................................................................................ 25
圖2-4:西婆羅洲三大華人公司分佈圖 ................................................................. 29
圖3-1:拉讓江盆地 ................................................................................................ 41
圖3-2:1901年新福州墾場六區分佈與今日道路圖 ............................................. 42
圖4-1:福州人在砂拉越分佈圖 ............................................................................ 95

表 次
表2-1:砂拉越建國前西(北)婆羅洲華民人口統計表 ...................................... 28
表2-2:十八世紀七0年代西婆羅洲三大華人公司組織分析表 .......................... 30
表3-1:天主教設立的墾場學校 ............................................................................ 46
表3-2:黃乃裳、富雅各及劉家洙所設立的墾場學校 .......................................... 47
表3-3:有附設衛理公會禮拜堂的墾場學校 ................................................... 48-49
表3-4:教會與社區發展的相關變化表 ................................................................. 50
表3-5:與劉家洙、黃景和所相關的墾場學校 ..................................................... 55
表3-6:1901—1920年福州人登岸總數,地契與橡膠行情 ................................. 58
表3-7:1911年至1917年間每年橡膠出口與占總出口比例 ............................... 59
表3-8:華僑基督教領袖(黃景和與劉家洙)的背景 .......................................... 60
表3-9:1929年到1937年砂拉越每年出口的橡膠數量 ....................................... 67
表3-10:1921—1940年福州人登岸總數,地契與橡膠行情 ............................... 68
表3-11:1930年到1939年砂拉越華人移入與移出人口 ..................................... 69
表3-12:各地區受到「固打」制度所分配的橡膠數量 ........................................ 70
表3-13:砂拉越1934年到1938年所分配的橡膠數量 ........................................ 71
表4-1:砂拉越福州公會之分佈 ...................................................................... 84-85
表4-2:1947年詩巫營業商號統計表 .................................................................... 88
表4-3:砂拉越州福州人的主要分佈縣區(1947-1991) ..................................... 92
表4-4:砂拉越華人的人數與籍貫(1947-1991) ................................................ 94
表4-5:1948年砂拉越木材輸出表 ...................................................................... 101
表4-6:1958年和1959年砂拉越主要出口貨物................................................. 102

相 片
相片2-1:第一任砂王詹姆士‧布魯克 ................................................................. 14
相片2-2:第二任砂王查爾斯‧布魯克 ................................................................. 14
相片2-3:第三任砂王維納‧布魯克 ..................................................................... 17
相片2-4:林文慶.................................................................................................... 36
相片3-1:黃乃裳.................................................................................................... 38
相片3-2:富雅各牧師 ............................................................................................ 38
相片3-3:第一座禮拜堂 ........................................................................................ 44
相片3-4:富瑪麗.................................................................................................... 46
相片3-5:毓英女校 ................................................................................................ 46
相片3-6:劉家洙.................................................................................................... 53
相片3-7:黃景和.................................................................................................... 53
相片3-8:1950年所建造的福源堂 ........................................................................ 56
相片3-9:2009年的福源堂 ................................................................................... 56
相片3-10:富雅各牧師所成立的米較 ................................................................... 62
相片4-1:古晉玄天上帝廟 .................................................................................... 83
相片4-2:詩巫福州公會 ........................................................................................ 83
相片4-3:詩巫銀行街 ............................................................................................ 87
相片4-4:詩巫打鐵街 ............................................................................................ 87
相片4-5:泗里街批發市場 .................................................................................... 96
相片4-6:陳氏父子合照 ...................................................................................... 104
相片4-7:籌組福華銀行開會人士簽名 ............................................................... 107
相片4-8:福華銀行 .............................................................................................. 108
相片4-9:林鵬壽.................................................................................................. 109
相片4-10:劉會幹 ................................................................................................ 111
相片4-11:參與賣花隊的同學合影,第三排左二為劉會幹 .............................. 111
相片4-12:詩巫啟德行有限公司(舊址) ......................................................... 113
相片4-13:啟德行村 ............................................................................................ 114
相片4-14:張曉卿 ................................................................................................ 116
相片5-1:與陳立訓哲嗣陳錫監先生合影 .............................................................. 121
相片5-2:現今拉讓江 ............................................................................................. 122
參考文獻
一、古籍:
1.(元)脫脫等撰,《宋史》,卷489〈外國五〉(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6月初版)。
2.(宋)趙汝适,《諸藩志》,李調元〈序〉(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初版)。
3.(明)朱元璋,〈皇明祖訓‧祖訓首章〉收錄於《皇明祖訓‧祖訓首章》(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年3月初版)。
4.(明)胡廣〈浡泥國恭順王墓碑〉收於(明)程敏政《皇明文衡》,卷81〈碑〉(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無錫孫氏小添天藏明刊本)。 
5.(唐)樊綽,《蠻書》,〈蠻書提要〉(台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初版)。
6.(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卷2〈太祖本紀(洪武四年是年條)〉(台北:鼎文書局,1982年11月四版)。
7.(清)陳壽祺等撰,《福建通志》(台北:華文書局,1968年10月初版)。
8.《明實錄》,卷471〈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四月丙午條〉(台北:中文出版社,1962年刊本縮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國立北平圖書館紅格鈔本微捲影印)。
9.《高宗純皇帝實錄》,卷471〈乾隆十五年五月〉(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12月初版)。
10.《清史稿》,卷473〈張勳康有為〉(台北:洪氏出版社,1981年8月初版)。
11.《德宗景皇帝實錄》,卷458〈光緒二十六年正月〉(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7月初版)。
12.《德宗景皇帝實錄》,卷486〈光緒二十七年八月〉(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7月初版)。
13.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卷112〈選舉七(捐納)〉(台北:洪氏出版社,1981年8月初版)。
14.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卷119〈職官六(度支部、清理財政處、大清銀行、造幣總廠)〉(台北:洪氏出版社,1981年8月初版)。
15.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卷149〈交通一(鐵路)〉(台北:洪氏出版社,1981年8月初版)。
16.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卷446〈郭嵩燾弟崑燾崇厚曾紀澤薛福成黎庶昌馬建忠李奉苞洪鈞劉瑞芬徐壽朋楊儒〉(台北:洪氏出版社,1981年8月初版)。
二、專書、論文集
1.Harold Underwood Faulkner著,周憲文譯,《美國經濟史》下冊(台北:台灣銀行,1977年12月出版)。
2.巴素著,郭湘章譯,《東南亞之華僑》(台北:國立編譯館,1966年10月初版)。
3.王賡武著,張亦善譯,《南洋華人簡史》(台北:水牛圖書出版,1988年5月二版)。
4.丘立基,《砂勞越史話》(古晉:黃文彬報業機構,2003年1月初版)。
5.田英成,〈砂勞越華人政治演變〉收於林水檺,何啟良,何國忠,賴觀福合編,《馬來西亞華人史新編》第二冊(吉隆坡: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1998年2月出版)
6.田英成,《田農文史論集:族群、政治與文學》(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2004年9月初版)。
7.田英成,《砂拉越華人社會的變遷》(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1999年4月初版)。
8.田英成,《砂朥越華族社會結構與形態》(吉隆坡:華社資料研究中心資訊部,1977年5月初版)。
9.田農,《森林裡的鬥爭》(香港:東西文化事業出版公司,1990年9月出版)。
10.田農,《歲月章回》(古晉:砂拉越華文作家協會,2006年5月初版)。
11.朱杰勤,《東南亞華僑史》(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5月初版)。
12.朱峰,《基督教與海外華人的文化適應—近代東南亞華人移民社區的個案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9月初版)。
13.朱敏華,《詩巫廣東墾場史》(詩巫:砂拉越文化協會,1998年3月)。
14.伯希和著,馮承鈞譯,《鄭和下西洋考》(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0年1月初版)。
15.何綿山,《閩文化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出版)。
16.吳俊才,《東南亞史》(臺北:正中書局,1977年1月初版)。
17.吳修安,《福建早期發展之研究沿海與內陸的地域差異》(台北:稻香出版社,2009年12月)。
18.吳華,《馬來西亞華族會館史略》(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1980年出版)。
19.吳華,《新加坡華族會館志》第一冊(新加坡:南洋學會,1975年4月出版)。
20.吳劍雄,《海外移民與華人社會》(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0月初版)。
21.宋哲美,《馬來西亞華人史》(香港:中華文化事業公司,1963年9月初版)。
22.巫樂華,《南洋華僑史話》(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10月二版)。
23.李元瑾,〈林文慶:中華文化復興者與現代教育家〉收於何國忠主編,《承襲與抉擇:馬來西亞華人歷史與人物-文化篇》(台北:中央研究院東南亞區域研究計畫,2001年12月初版)。
24.李東華〈梯山航海—海外貿易的發展〉收於劉石吉,劉岱主編,《中國文化新論—經濟篇‧民生的開拓》(台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二版)。
25.李長傅,《中國殖民史》(上海:上海書店,1990年出版)。
26.李南林,田農編,《砂朥越華族史論集》(古晉:砂朥越第一省華人社團總會史學組1985年6月出版)。
27.李振源,林家昌,黃紀鄰,《砂朥越歷史回顧》(古晉:國際時報有限公司,出版年月不詳)。
28.李惠良等著,《東南亞簡史》(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6月初版)。
29.李維麟,《華僑革命史》(台北:中正書局,1988年5月初版)。
30.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2003年2月十五版)。
31.汪大鑄,〈中國古代與南洋諸國通商之研究〉收於《華僑問題論文集》第五輯(台北:海外出版社,1958年10月出版)。
32.汪榮祖,《晚清變法思想論叢》(台北:聯經出版社,1984年9月二版)。
33.汪慕恆主編,《東南亞華人企業集團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5年5 月初版)
34.狄克遜‧維克特(Dixon Wecter)著,秦傳安譯,《經濟大蕭條時代》(台北:德威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年1月初版)。
35.周丹尼著,黃順柳譯,《砂朥越鄉鎮華人先驅》,〈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學會,1990年出版〉。
36.周偉民、唐玲玲,《中國和馬來西亞文化交流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西元2002年3月初版)。
37.房漢佳《砂拉越巴南河流域發展史》(古晉:砂拉越人民聯合黨總部研究與資料中心,2001年初版)。
38.林伍珖,〈戰後馬來西亞華僑、華人經濟的發展與現狀〉收於汪慕恆主編,《東南亞華人經濟》(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初版),頁69。
39.林煜堂,《江河浪淘沙—砂拉越大時代兒女情懷》(古晉:馬聯印務有限公司2009年9月出版)。
40.邱炫煜,《明帝國與南海諸蕃國關係的演變》(台北:蘭臺出版社,1995年8月初版)。
41.邱新民,《邱菽園生平》(新加坡:勝友書局,1993年4月出版)。
42.姜鳴,《龍旗飄揚的艦隊—中國近代海軍興衰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
43.姜濤,《中國近代人口史》(台北:南天書局,1998年8月初版)。
44.郁樹錕主編,《南洋年鑑》三冊,(新加坡:中央研究院圖書館館藏影印版,1951年)。
45.唐力行,《商人與中國近世社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7月)。
46.徐揚杰,《中國家族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92年7月初版)。
47.徐揚杰,《家族制度與前期封建社會》(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年9月初版)。
48.秦孝儀,〈華僑為革命之母〉收於《近代中國》第20期(台北:近代中國雜誌,1980年12月出版)。
49.馬洪林,《康有為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2月二版)。
50.張玉法,《辛亥革命史論》(台北:三民書局,1993年1月初版)。
51.張奕善,《東南亞史研究論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3月三版)。
52.張哲郎,〈鄉逐遺規—村社的結構〉收於杜正勝,劉岱主編,《中國文化新論—社會篇‧吾土與吾民》(台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11月初版)。
53.莫爾頓著,王聿修譯,《美國經濟發展》(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5年5月初版)。
54.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下冊(台北:曉園初版社,1994年5月初版)。
55.陳支平,《五百年來福建的家族與社會》(台北:揚智文化專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3月初版)
56.陳直夫,《華僑與中國國民革命運動》(香港:香港時報有限公司,1981年3月初版)。
57.陳國棟,〈懋遷化居—商人與商業活動〉收於劉石吉,劉岱主編,《中國文化新論—經濟篇‧民生的開拓》(台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二版)。
58.陳琮淵,《文學、歷史與經濟:砂拉越華族社會發展探思》(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2010年10月)。
59.陳達,《南洋華僑與閩粵社會》(上海:上海書店,1990年出版)。
60.陳嘉庚,《南僑回憶錄》上冊(台北:龍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6月初版)。
61.陳碧笙,陳毅明編,《陳嘉庚年譜》(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3月初版)。
62.陳翰笙主編,《華工出國史料匯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2月初版)。
63.麥留芳,《方言羣認同—早期星馬華人的分類法則》(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5年9月出版)。
64.傅衣凌主編,《明史新編》(台北:國家圖書館,2003年12月四版)。
65.曾慶輝,《海外華商銀行之經營及其發展》(台北:華僑協會總會,1987年9月初版)。
66.湯志鈞,《戊戌變法史論叢》(台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10月出版)。
67.湯志鈞,《康有為與戊戌變法》(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10月初版)。
68.華僑志編纂委員會主編,《華僑志‧總志》(台北:華僑志編纂委員會,1964年7月修訂版)。
69.華僑革命史編纂委員會編,《華僑革命史》下冊(台北:中正書局,1981年12月)。
70.馮爾康,《中國古代宗族與祠堂》(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9月初版)。
71.黃世廣,《華僑在詩巫》(台北:中國印刷廠,1954年元月初版)。
72.黃典權,《鄭成功史事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9月初版)。
73.黃孟禮,《福州人‧拓荒路》,〈詩巫:詩巫福州公會出版,2005年7月〉。
74.黃季陸等著,《研究孫中山先生的史料與史學》(台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1975年11月初版)。
75.黃建淳,《中國近代史》(台北:高立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7月三版)。
76.黃建淳,《砂拉越華人史研究》(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月初版)。
77.黃建淳,《晚清新馬華僑對國家認同之研究─以賑捐投資封爵為例》(台北: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出版,1993年5月初版)。
78.黃珍吾,《華僑與中國革命》(台北:國防研究院,1963年9月初版)。
79.黃盛璋,《中外交通與交流史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初版)。
80.黃福鑾《華僑與中國革命》(香港:亞洲出版社,1954年初版)。
81.黃寬重,〈從塢堡到山水—地方自衛武力〉收於杜正勝,劉岱主編,《中國文化新論—社會篇‧吾土與吾民》收於杜正勝,劉岱主編,《中國文化新論—社會篇‧吾土與吾民》(台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11月初版)。
82.黃耀明編著,《沙羅越風土誌》(砂拉越:黃耀明,1961年出版)。
83.楊力、葉小敦,《東南亞的福建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7月初版)。
84.楊建成主編,《三十年代南洋華僑團體調查報告書》(台北:中華學術院南洋研究所,1984年2月初版)。
85.楊建成主編,《南洋華僑抗日救國運動始末(1937-1945)》(台北:中華學術院南洋研究所,1983年11月初版)。
86.楊進發,〈陳嘉庚:為振興中華而不悔〉收於林水檺主編,《創業與護根:馬來西亞華人歷史與人物儒商篇》(台北:中央研究院東南亞區域研究計畫,2001年12月初版)。
87.葛惠良著,許世韜譯,《富雅各傳》(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1993年8月出版)。
88.葛劍雄,《中國移民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6月初版)。
89.詹冠群,〈論砂撈越木材業華商集團〉收於楊學潾主編,《改革開放與福建華僑華人》(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9年9 月初版)。
90.詹冠群,《維新志士‧拓荒者‧革命黨人黃乃裳傳》(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初版)。
91.詹冠群,《劉會幹與啟德行》(香港:商務印書館,1996年12月出版)。
92.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明實錄閩海關係史料》(台北:中華書局,1971年10月出版)。
93.劉子政,《砂拉越史事論叢》第一輯(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1999年10月初版)。
94.劉子政,《砂拉越史事論叢》第二輯(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1999年10月初版)。
95.劉子政,《砂拉越史事論叢》第三輯(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1999年10月初版)。
96.劉子政,《砂拉越史事論叢》第四輯(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2000年2月初版)。
97.劉子政,《砂拉越百年紀略》(詩巫:慕娘印務有限公司,1996年10月三版)。
98.劉子政,《砂朥越散記》(新加坡:青年書局,1964年12月再版)。
99.劉子政,《砂羅越五十年代史事探微》(詩巫:砂羅越華族文化協會,1992年6月初版)。
100.劉子政,《婆羅洲史話》(詩巫:拉讓書局,1964年5月初版)。
101.劉子政,《黃乃裳與新福州》(新加坡:南洋學會,1979年1月出版)。
102.劉子政,《詩巫劫後追記》(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1996年10月再版)。
103.劉子政,《詩巫埠發展史略》(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2000年2月初版)。
104.劉子政《砂朥越與其人民》第二冊(香港:友聯書報發行公司,1965年4月修訂版)。
105.劉芙,〈一八五七年石隆門華工「公司」反英失敗原因初探〉收於李南林,田農編,《砂朥越華族史論集》(古晉:婆羅洲出版有限公司,1985年6月出版)。
106.劉詠芝,《鐵蹄下的回憶》(香港:上海印書館,1968年9月再版)。
107.劉鳳翰,《中國近代軍事史叢書》,第二輯(台北:久裕印刷事業,2008年11月初版)。
108.劉繼宣,束世瀓《中華民族拓殖南洋史》(上海:上海書店,1990年)。
109.廣東華僑華人研究會,《海外華人企業家》(廣州:廣東華僑華人研究會出版,1994年)。
110.慕倫著,朱洪聲譯,《砂拉越簡史》(婆羅州文化出版局,1963年再版)。
111.潘子豪,《中國錢莊概要》(台北:文海出版社,1986年1月出版)。
112.蔡存堆,《百年滄桑話詩巫》(詩巫:詩巫慕娘印務有限公司,1994年10月出版)。
113.蔡增聰,《歷史的思索》(詩巫:砂拉越留台同學會詩巫分會,2004年10月初版)。
114.蔡增聰,《歷史與鄉土》(詩巫:砂拉越留台同學會詩巫分會,1998年8月初版)。
115.蔡增聰主編,《砂拉越華人研究譯文集》(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2003年6月初版)。
116.蔣永敬,《孫中山與中國革命》(台北:國史館,2000年12月初版)。
117.蔣永敬編,《華僑開國革命史料》(台北:正中書局,1977年11月初版)。
118.衛理報編,陳康勝等譯,《婆羅洲的美以美(1901-1910)》(詩巫:砂拉越衛理公會華人年議會文字事業部,2001年11月初版)。
119.衛理報編,陳康勝等譯,《婆羅洲的美以美(1911-1930)》(詩巫:砂拉越衛理公會華人年議會文字事業部,2002年9月初版)。
120.鄭樑生,《史學方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7月初版)。
121.歷史科教學研討會主編,《中國近代史》(台北:幼獅文化事業,1990年5月二版)。
122.錢穆,《國史大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行,1995年三版)。
123.霍德明、熊秉元、胡春田、巫和懋合著,《經濟學》下冊(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2002年11月三版)。
124.篠崎護著,羅新桂譯,《星洲日軍暴行錄》(台北:希代書版有限公司,1975年3月初版)。
125.顏子魁,《美國經濟史》(台北:華香園出版社,1990年6出版)。
126.顏清湟,《海外華人社會變革與經濟成長》(廈門:廈門大學,2005年12月初版)。
127.顏清湟,《新馬華人社會史》(北京:中國華僑出版公司,西元1991年10月初版)。
128.顏清湟著,李恩涵譯,《星馬華人與辛亥革命》(台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5月初版)。
129.顏清湟著,崔貴強譯,〈海外華人與中國的經濟現代化(1875-1912)〉收於《海外華人史研究》(新加坡: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92年7月出版)。
130.顏興編,《鄭成功復明始末紀》(台南:台南鳴雨廬,1953年出版)。
131.羅英祥,《飄洋過海的客家人》(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4年10月初版)。
132.羅香林,《西婆羅洲羅芳伯等所建共和國考》(香港:中國學社,1961年6月初版)。
133.饒尚東,〈東馬華人人口變遷〉收於林水檺、何啟良、何國忠、賴觀福編,《馬來西亞華人史新編》(吉隆坡: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1998年2月初版)。
134.饒尚東,田英成編,《砂朥越華族研究論文集》(詩巫:砂勞越華族文化協會,1992年6月初版)。
三、期刊論文:
1.吳鳳斌,〈黃乃裳創建新福州墾場的因由及其影響〉收於《黃乃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福州:福州市歷史學會,1992年)。
2.林咏榮,〈新福州墾荒的黃乃裳〉收於《黃乃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福州:福州市歷史學會,1992年)。
3.夏斳,〈鄭和第七次下西洋地名考〉,刊《大陸雜誌》第26卷第5期,(台北:大陸雜誌社,1963年3月出版)。
4.高天朗,〈砂朥越經濟簡介〉收於《南洋文摘》第5卷第1期(新加坡:新加坡世界書局,1964年元月出版)。
5.張靜宜,〈台灣拓殖株式會社在南洋貸款投資事業之初探〉,刊《東南亞季刊》,第3卷第3期(南投: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1998年7月出版)。
6.陳琮淵,〈砂拉越華人資本發展探析—以福州與客家兩個族群為中心〉,刊《淡江史學》,第17期(台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2005年8月出版)。
7.黃建淳,〈他鄉變故鄉:略論移殖砂拉越的新福州〉收錄於「海外華人之文化變遷與文物維護」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海外華人,2008年12月出版)。
8.黃建淳,〈邱菽園傳〉,刊《國史擬傳》,第10輯(台北:國史館,2001年12月出版)。
9.黃建淳,〈星洲邱菽園的政治活動及其影響(1900-1911〉,刊《淡江史學》,第7、8期合刊本(台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出版,1997年6月)。
10.黃建淳,〈星洲邱菽園與維新派的關係(1900-1911)〉收錄於「華僑與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國民革命」學術研討會的論文集(台北:國史館,1997年8月出版)。
11.黃建淳,〈砂拉越華人對布魯克王朝的貢獻(1841-1945)〉,刊《淡江史學》,第20期(台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2009年3月出版)。
12.黃建淳,〈晚清新馬華僑領袖進階模式的探討(二)〉,刊《國史館館刊》,第15期(台北:國史館,1993年6月出版)。
13.黃建淳,〈清末民初南洋富商張振勳對族國認同的態度與影響〉《時代變局與海外華人的族國認同》(台北: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2005年3月出版)。
14.黃建淳,〈黃乃裳與新加坡和砂拉越的歷史關係(1899-1904)〉,刊《淡江史學》,第11期(台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2000年6月出版)。
15.黃英湖,〈戰後東南亞華人資本的演變〉收於蕭效欽,李定國主編,《世界華僑華人經濟研究》(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6年1月初版)。
16.劉子政,〈砂朥越華族的出版事業〉收於《南洋學報》第20卷,第1、2合輯(新加坡:新加坡南洋學會,1966年出版)。
17.潘行駿,〈明初與浡泥國關係攷〉,刊《逢甲學報》第16期,(台中:逢甲大學,1983年11月)。
18.蔡石山,〈一九一一年革命與海外華人〉收於《辛亥革命與南洋華人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辛亥革命與南洋華人研討會論文集編輯委員會,1986年9月出版)。
19.鄭德坤著,振亞譯,〈從沙撈越考古發現談中國與東南亞地區的古代文化交往〉,刊《東南文化》02期(南京:南京博物館,1986年出版)。
20.鄭樑生,〈明嘉靖年間的倭亂與靖倭的官軍〉,刊《淡江史學》,第16期(台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2005年12月出版)。
21.賴美惠,〈新加坡華僑對中國革命運動的貢獻〉收於《近代中國》第20期(台北:近代中國雜誌,1980年12月出版)。
22.顏建發,〈東南亞華人的商業網路與企業經營策略〉,刊《東南亞季刊》,第2卷第3期(南投: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1997年7月出版)。
四、學位論文
1.林宜慧,〈砂勞越詩巫福州人領導層之研究〉(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
2.張曉威,〈晚清駐檳榔嶼副領事之角色分析(1893-1911)〉(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研究部博士論文,2005年6月)。
3.陳琮淵,〈砂拉越詩巫華人社團聯合會研究〉(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4.楊昇龍,〈砂拉越華人的抗日活動(1937-1945)〉(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5月)。
五、社團刊物
1.《砂拉越基督教衛理公會五十週年紀念冊(1901至1950)》(詩巫:詩巫衛理公會,1951年6月出版)。
2.《馬來西亞砂拉越詩巫福州公會五十週年紀念刊》(詩巫:詩巫福州公會,1997年12月出版)。
3.《馬星福州社團聯合總會特刊》(馬星福州社團聯合總會,1970年出版)。
4.《陳贊湯公誕辰一百周年紀念冊》(詩巫:詩巫慕娘印務有限公司,1994年1月出版)。
5.《詩巫光遠慈善社成立四十八週年暨新宿舍落成紀念刊》(詩巫:詩巫光遠慈善社,1958年8月出版)。
6.《詩巫華族史料集》(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1992年9月初版)。
7.《詩巫福州公會創會五十週年紀念刊》(詩巫:福州公會,1997年12月出版)。
8.《詩巫福州墾場九十週年紀念刊》(詩巫:福州公會,1991年出版)。
9.《詩巫福州墾場八十週年紀念刊》(詩巫:福州公會,1981年出版)。
10.《詩巫福州墾場五十週年紀念刊》(詩巫:福州公會,1951年3月出版)。
11.《詩巫福州墾場六十週年紀念刊》(詩巫:詩巫福州公會,1961年12月出版)。
12.《福華銀行有限公司創立十週年紀念特刊(1952-1962)》
13.《墾荒七十年》(詩巫:福州公會,1971年出版)。
14.房年勝主編,《詩巫華人社團大觀》(詩巫:砂羅越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1995年出版)。
15.南洋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會主編,《社會科學研究集刊》(新加坡:南洋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會,1959年10月出版)。
六、工具書
1.王雲五總編,《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一冊,社會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3月第十版)。
2.王雲五總編,《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十二冊,歷史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年1月第二版)。
3.宋哲美主編,東南亞人物叢刊編纂委會,《東南亞叢刊‧星馬人物誌》第二集(香港:東南亞研究所,1972年5月出版)。
4.林圃,林耕,《華人財團大觀‧海外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7月初版)。
5.華僑協會總會華僑大辭典編輯委員會主編,《華僑大辭典》(台北:華僑協會總會)。
6.華僑華人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華僑華人百科全書‧人物卷》(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1年2月初版)。
7.華僑華人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華僑華人百科全書‧經濟卷》(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0年7月初版)。
8.華僑華人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華僑華人百科全書‧僑鄉卷》(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1年11月初版)。
9.華僑經濟年鑑編輯委員會編,《華僑經濟年鑑》(台北:海天印刷廠,1959年出版)。
10.潘翎主編,崔貴強編譯,《海外華人百科全書》(香港:三聯書店,1998年10月初版)。
11.龔延明編著,《宋代官制辭典》(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9月二版)。
七、英文資料
1.Kiu Mee Kuok, The Diffusion Of Foochew Settlement - In Sibu-Binatang Area Central Sarawak 1901-1907.(Sibu : Sarawak Chinese Cultural Association, 1997)
2.Craig. A. Lockard, “Voluntary Associations and Chinese Society in Sarawak 1870 - 1941” Journal of the South Sea Society 32: 1~2(Singapore:South Sea Society, 1977) pp.1-29.
3.Michael B. Leigh, The Chinese Community Of Sarawak. (Singapore : Singapore Studies on Malaysia,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1963.)
4.Michael B. Leigh, The Rising Moon-Political Change in Sarawak. (Sydney : Sydney University Press, 1974.)
5.Peter Boomgaard and Ian Brown, “Weathering the Strom : The economies of Southeast Asia in the 1930s Depression”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 Studies 33(Singapore: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02)pp.561-563.
6.R. A. Cramb and B. H. W. Reece, Development In Sarawak :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 (Australia : Centr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Monash University, 1988.)
7.Yin Chien-chung, “The Role of The Kinship System in Chinese Social Organization” Asain Culture Quarterly 4:3 (Taipie:Asia Culture Center)pp.32-37.
八、報紙:
1.《南洋商報》DEC. 10. 1965,DEC. 12. 1965,DEC. 20. 1965,DEC. 22. 1965,JAN. 15. 1966,JAN. 18. 1966,APR. 10. 1966,JUL. 6. 1970
源於《外交部檔案》檔號:001/0014,冊名:馬來西亞政情,
影像號:11-EAP-03686
原件存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圖書館。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