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906200909352300
DOI 10.6846/TKU.2008.01043
論文名稱(中文) 從求助到助人 ─ 靈乩的生命成長
論文名稱(英文) Converting from Help Seeker to Help Provider – Life Growth of Spiritual Medium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2
出版年 97
研究生(中文) 林佳芃
研究生(英文) Jia-Perng Lin
學號 69213009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5-29
論文頁數 14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洪素珍
指導教授 - 呂旭亞
委員 - 鄭志明
委員 - 黃宗堅
關鍵字(中) 靈乩;靈療;生命成長;助人者
關鍵字(英) spirit mediums; spiritual healing;grow up;helper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社區裡助人服務的靈乩,他們成為一位助人者的生命成長,以期對同在社區裡作助人服務的諮商心理師,提供一些在地的素材。使能瞭解長期在社區裡做助人服務的靈乩,他們的生命成長與專業養成。以及對於社會上尋求靈乩幫助,以靈療獲得問題解決的助人方式,有所暸解與關切。所以研究方法是以「民族誌」的研究視框進入田野,瞭解靈乩成乩歷練與靈療助人的生活方式。並且以「詮釋學」的理解概念,表達兩位研究參與者成為一位靈乩助人者的生命成長脈絡。
    而從文本分析與詮釋的研究結果,理解兩位研究參與者從求助到助人的生命意義追尋,雖然有著不同的核心主題,但都經歷了「陷落困境」、「接受成乩歷練」與「成為一位靈乩的助人者」的過程。在這三個歷程中,兩位參與者在陷入困頓的生活裡,因為神靈的啟示,而接觸了靈性經驗,並且找到存在的希望與勇氣。所以成為一位靈乩,雖然不是兩位研究參與者預期的生命目標,但是與神相遇的無意識經驗,卻是牽動兩位參與者內在的心靈能量,使他們在成乩歷程中,滋養了個人生命底層的負向經驗,並且朝著靈性成長的路邁進。因此成為一位靈乩的助人者,是兩位研究參與者生命的蛻變與轉化。他們因而有了可以重新理解自身生命的視框,並且以助人行動,展開尋回個人自性主體的生命成長。
    並且也從研究結果中發覺,靈乩的助人養成,雖然沒有一套系統化的助人養成訓練,但是他們有著不同於社區裡的其他助人者的專業成長。靈乩主要是以開啟的通靈能力,及個人在宗教氛圍所習得與內化的靈性觀與人觀的知識,以及個人所涵融的生命經驗,作為靈療助人的知識與信念。而本研究也從兩位研究參與者與神相遇,所接觸的無意識心靈,及他們以靈性視野帶給求助者的靈性療癒,瞭解他們的靈性經驗均是屬於人類心靈共有的一種集體無意識底蘊,因此而理解靈乩的助人者角色與宮廟林立是一種社會需求。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ortray the growth path of spiritual mediums who serve in the community as mental helpers. By probing into the life path and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spiritual mediums and by revealing the demand of the society to seek for spiritual solution, the study may provide conventional consultants who also serve in the community with local materials.
The field study is based on ethnography that describes the training for spiritual mediums and the life style in spiritual healing. The concept of hermeneutics is also adopted to express the life paths of the two spiritual mediums who participate in this study.
From th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study, it is realized that although the two participants had different topics pursuing their life goals, both of them have undergone the same three stages: falling into torment, receiving spiritual training and becoming a helper as a spiritual medium. During the three stages, they encountered spiritual experiences and were inspired by deities while trapped in their tormenting lives. That helped them discover the hope and courage of life. Although it was not their expected life goals to become spiritual mediums, during their spiritual training, the unconscious experience of encountering deities triggered the interior mind energy of the two participants, appeasing their negative life experiences deep in their souls and making them stride forward along the path of spiritual growth.
    Therefore, their becoming spiritual help providers can be seen as a metamorphosis of the lives of the two participants. Hence they can view themselves from a new angle and seek for the essence of their own lives while helping others.
    The research results also show that despite the lack of a systematic training cours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piritual mediums, the path of their career growth differs from that of other conventional consultants in a professional way. With the power of an opened spiritual connectivity, spiritual mediums combine their internalized views of spirituality and humanity learned in the religion with their life experiences to form the knowledge and faith of spiritual healing.
From the archetypal images obtained during their spiritual encounters with deities as well as from the spiritual sights during the healing, it is realized that the spiritual experiences are commonly shared as a collective unconscious among human minds, and therefore it is also understood that the roles played by the spiritual mediums and the existence of various temples reflect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意識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靈乩的相關研究	5
    第二節	生命成長的相關理論	1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3
    
    第一節	研究取向	23
    第二節	研究者視框	26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	30
    第四節	研究倫理	38
    第五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40
    第六節	研究嚴謹度	47

第四章  文本分析與詮釋	49
    
    第一節	阿良生命意義的追尋	49
    第二節	阿雅生命意義的追尋	77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108
	
    第一節	研究結果 ─ 靈乩生命意義的追尋與轉化	108
    第二節	研究討論	120
    第三節	研究省思與建議	129

參考文獻	134

附件	140
	
     附件一 訪談大綱	140	   附件二 訪談同意書	141		
 
表   次

表3-2-1  研究參與者的基本資料表	33
表3-5-1	  訪談時數表	41
表3-5-2  資料分析編碼表	42
表3-5-3依據參與者談話內容形成逐字稿編碼與內容摘要	42
表3-5-4 從逐字稿內容與摘要,找出主顯節與主題	43
表 3-5-5依據主顯節,形成替代性文本	44


圖   次


圖2-1 海島	20
圖5-1 研究參與者生命意義的追尋           122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仁傑(2005)。會靈山現象的社會學考察:去地域化情境中民間信仰的轉化與再連結。台灣宗教研究所,4,p57-111。
王慶節、陳嘉映譯(1993)。Martin Heidegger著。存在與時間。台北:桂冠。
王秀婷(2002)。一個女乩童的生活世界—從起乩到冷爐的社會網絡發展。國立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雯鈴(2002)。台灣童乩的成乩歷程—以三重童乩為主的初步考察。輔仁大學
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田寶顧、利忠張(1997)注釋,傅武光校閱。新譯老子想爾注。台北:三民書局。
王卡(1998)注釋,黃志民校閱。太上老君。內觀經道門觀心經(p27-30)。
台北:三民。
文榮光、林淑玲(1996)。靈魂附身現象與心理治療。華人的心理與治療,
     22,295-331。
申荷永(2004)。心理分析入門。台北:心靈工坊。
劉翔平(2001)。尋找生命的意義。台北:貓頭鷹出版:城邦文化發行。
任凱‧王佳煌 和譯(2005)。John Lofland‧Lyn H.Lofland著。質性研究法─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台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朱慧雅(2004)。松山慈惠堂的靈驗經驗之研究。
    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勝瑛(1884)。諮商理論與技術。台北市:五南。
余德慧、彭榮邦著(2003)。從巫現象考察牽亡的社會情懷。載於余安邦(主編),情、慾與文化(p109-150)。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余德慧、劉宏信(1993)。台灣民間宗教虔信者的「啟蒙神學」。
    新世紀宗教研究,1,64-94。
彭榮邦、石世明、余德慧著(2006)。台灣巫宗教的田野反思。載於余德慧主編,台灣巫宗教的心靈療癒(p.20-55)。台北:心靈工坊。
余德慧與劉美妤(2006)。從俗智的啟蒙到心性倫理。載於余德慧主編,台灣巫宗教的心靈療癒(p.94-135)。台北:心靈工坊。
吳麗娟(2001)。個人諮商理論的建構。測驗與輔導,176,1-8。
周惠玲譯(1997)。Paulo Coelho(1988)著。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台北:時報文化。
呂志鵬(2000)。道教哲學。台北市:文津出版社。
宋文里譯(1990)。Carl R.Rogers(1951)著。成為一個人。台北市:桂冠。
宋和(1977)。土著醫療人員─童乩─是否可以成功的醫治他人。人類與文化,9,p64-67。
李亦園(1978)。信仰與文化。台北:巨流。
朱侃如譯(1999)。Murray Stein著。榮格心靈地圖。台北市:立緒文化。
朱侃如譯(1997)。Joseph Campbell(1949)著。千面英雄。
    台北市:立緒文化。
吳衍慶(2006)。內丹思想中的人觀。輔仁大學宗教所碩士論文。
周慶華(2006)。靈療的社會意義及其後設轉向。宗教與民俗醫療學報,3,
106-123頁。
林富士(2002)。台灣童乩的社會形象初探(二稿)。論文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計畫主辦之「巫者的面貌」學術研討會,
台北。
高承恕(1982)。社會科學中國化之可能及其意義。於楊國樞、文崇一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p.31-50)。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p.27-45)。台北:巨流。
劉仲冬(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p.173-192)。台北:巨流。
蔣季芳(2007)。第三隻眼的天空─靈乩宗教經驗之探討。國立南華大學生死學系。
梁福鎮(2000)。詮釋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p.221-238)‧高雄:麗文文化。
游恆山、邊光昶譯(1999)。Richard S.Sharf(1995)著。心理治療與諮商理論。台北市:五南。
劉國彬、楊德友譯(1997)。C.G.Jung(1961)著。榮格自傳。
    台北:張老師文化。
楊素娥(1998)。榮格分析心理學派之神話觀。私立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志賢(1997)。台灣社區輔導的省思:由乩童的助人行為談起。
    諮商輔導文粹,2,62-79。
陳藝勻(2003)。台灣童乩的社會形象與自我認同。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
連庭嘉、徐西森譯(2006) 。John Mcleod著(1971)。諮商與心理治療質性研究。台北:心理。
翁開成(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  
     究,16,23-69。
楊素娥譯(民89)。Mircea Eliade (1957)著。聖與俗-宗教的本質。台北;桂冠。
瞿海源(民88)。術數流行與社會變遷。台灣社會學刊,22,3-41。
廖世德譯(2007)。Jeffrey Raff(2000)著。榮格與煉金術。
    台北:人本自然文化
羅正心(1993)。算命與心理輔導。載於楊國驅(主編), 本土心理學研究,(p316-335)。台北:桂冠圖書。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p.195-221)。台北:巨流。
嚴平譯(1992)。Richard E.Palmer著(1968)。詮釋學。台北:桂冠。
盧嵐蘭譯(1991)。A.Schutz著(1932)。社會世界的現象學。台北:桂冠。
易之新譯(2001)。Russell Shorto著(2000)。聖徒與瘋子。
                 台北:張老師文化。
易之新譯(2003)。Irvin D. Yalom著(1980)。存在心理治療(下)。
    台北:張老師文化。
易之新譯(2005)。Brant Cortright(1997)著。超個人心理治療。
    台北:心靈工坊
鄭素春著(2002)。道教信仰、神仙與儀式。台北市:台灣商務。
張澤洪(2003)。道教神仙信仰與祭祀儀式。台北市:文津出版社。
許木柱(1881)。影響民眾就醫之社會與心理因素。人類與文化,15,p28-35。
許雅婷(2002)。母娘與祂的兒女—慈惠石壁部堂宗教人的經驗世界。國立東華
    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庭進(2007)。一位女性之成乩過程與自我認同的研究。私立淡江大學教育心  
    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淑玲(2005)。正宗書畫社的乩示治療。私立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張珣(1989)。疾病與文化:台灣民間醫療人類學研究論集作。
    台北縣:稻鄉出版社。
張珣(1993)。台灣漢人收驚儀式與魂魄觀,黃應貴(主編),人觀、意義與社會,(p.207-228)。中央研究院。
沈亦元(民93)。弗蘭克意義治療理論其於生命教育之蘊義。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明磊(2001)。資深工作者的專業發展。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輔導所博士論文。
鄭志明(2004)。宗教與民俗醫療。台北市:大元書局。
鄭志明(2005)。台灣靈乩的宗教形態。宗教與民俗醫療學報創刊號,1-29。
鄭志明(2005)。通神與神通的文化意識。文明探索,41,39-62。
蔡佩如(2001)。穿梭天人之際的女人:女童乩的性別特質與身體意涵。
    台北:唐山。
鄭納無譯(2002)。Viktor E. Frankl(1996)著。意義的呼喚。
    台北:心靈工坊。
王季慶譯(1999)。Neale.Donald Walsch(1993)著。與神對話。
    台北:方智文化
趙可式、沈錦惠譯(1998)。Viktor E. Frankl(1967)著。活出意義來。
    台北:光啟。
龔卓軍譯(1999)。Joseph L.Henderson著。古代神化與現代人。載於Carl G.Jung 
                主編,人及其象徵(p.113-184)。台北:立緒文化。

二、英文部分

Adler,A.(1930).Individual psychology.In C.Murchison(Ed),Psychologies of 1930.Worcester,MA:Clark University Press. 
Burkhardt, M.(1989).Sprituality:An analysis of the concept.Holistic     
    Nursing Practice,8(4),12-21。
Burkhardt, M.(1994).Becoming and connecting:Elements of spirituality
   Of women. Holistic Nursing Practice,8(4),12-21。
Fabry,J.(1980).Use of the transpersonal in psychotherapy.In:S.Boorstein
   (Eds),Transpersonal psychotherapy(pp.81),Palo Alto,CA:
    Science&Behavior book.
Chawla, L. (1998). 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s revisited: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sources of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4(4), 369-382.
Frankl, V. E. (1984).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An introduction to  
   logotherapy (3rded. ).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Kopala,M.&Suzuki,L(1999).Using Qualitative Methods in ychology.   
    London:SAGE.
Neuman,B.(1995).The Neuman systems model(3 rd ed.),Norwalk,CT:Appleton 
    and Lauge
Ross,L.A.(1995).The spiritual dimension:Its importance to patient’s
    health,well-being and quality of life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nursing practice.Internation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32(5),457-468.
Rogers,C.R.(1951).On becoming a person:A therapist’s view of  
    psychotherapy.Boston:Houghton Mifflin.
Speck,P.(1988).Being there.London:SPCK.
Stoll,R.I.(1989).The essence of spirituality.In V.B.Carson 
    (Ed),Spiritual Dimensions of Nursing Practice
    (pp.4-23).Philadelphia:Saunders.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